佛光山的大众,都应该先知道这个问题。举凡佛光山的宗旨、目标、道风、守则等等,在山上住过的老师、学生、徒众,都应有深切的认识。
佛光人第一讲
台湾大学的师生,都自称“台大人”,在中国文化大学的华冈师生,称作“华冈人”。所以过去、现在,凡与佛光山有缘的人,都应称为“佛光人”。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佛光山的大众,都应该先知道这个问题。举凡佛光山的宗旨、目标、道风、守则等等,在山上住过的老师、学生、徒众,都应有深切的认识。
现在我把“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分为四点,贡献给与佛光山有缘的大众。
一、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在家,父母生我形体,养我色身;因此父母第一,自己第二。出家,常住生我慧命,养我法身,同样的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常住是我们的根,没有根的草,生命不能长久;没有根的树,既不能开花也不能结果。没有常住的人,就好似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常住是我们的家,家里有温暖,家里有教言。没有家的孤儿,日子不好过;没有常住的徒众,既没有师承,也没有法统,哪里像是佛弟子呢?
古德们有的为常住服务终生,甚至艰苦或兵难都不和师长分离;有的人为常住奉献所有,与常住生死相依。现在有一些人擅离常住,忘失初心,不知恩义,不重根源,人道既亏,何能进入佛道?佛光人应把常住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忠臣义士,甘愿为国牺牲,这个国家哪有国魂?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尽心尽力的干部,这个团体怎有生命?所以做一个佛光人,凡常住需要,无不全心全力来承担,因为在我们的思想精神里,本来就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二、佛光人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
有常住就有大众,常住是我们的家园,大众是我们的法侣。没有大众,不能办事;没有大众,不成僧团。爱护大众的人,才是尊重自己的人。《维摩经》里说:“佛道到哪里去求?佛道在众生中求!”凡是具有圣贤气质的人,都是把大众的存在建立在自己之上;凡是自私的俗人,才忽视大众,注重自己。我们到佛光山来成为佛光人的一分子,要知道佛光山不是靠一人所能担当的,承担佛光山弘法利生的是常住三宝和十方大众!可以说:没有大众,就没有佛光山;没有大众,就没有个人。佛光人应尊重大众,不可忽视大众;应容纳大众,不可排除大众。
僧团,本来就是和合众的意思,也就是清净和乐的大众。个人,只是大众里的一颗螺丝钉,只是混凝土里的一粒砂石。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这颗螺丝钉,把整个机械锁紧;用自己的这粒砂石,把混凝土牢固。要尊重大众,帮助大众,不可自己先做大众里的逃兵。
三、佛光人是事业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很多,在佛光山的聚集,不是痴聚!我们有兴隆佛教的理想,我们有普济社会的愿心。我们知道未来佛教的慧命,完全寄托在佛法的事业上。教育、文化、慈善等佛化事业,都是传教的方便。
我国自明清以来,教务衰微,僧伽素质低下,主要原因就是佛教没有事业。社会信众除了丧葬仪式偶需佛教外,竟不知佛教对他们还有其他关系。
近四十年来,我们为佛教造就人才,而这些人才办了养老院、育幼院、托儿所、幼儿园、中学、大学、杂志、报纸、电台、电视、讲堂、医院、出版社、图书馆等,可以说我们的事业带动了佛教的发展。
菩萨道的弟子,本来就该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我国号称大乘佛教地区,但目前能有几人具备菩萨道的慈心悲愿?所以应披心沥血,誓愿身为佛光人,要以弘法利生的事业为职志!“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求佛教的发展,不管自我如何牺牲,也是心甘情愿。我们决心以弘法利生的事业,供养三宝,奉献给一切众生。
四、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语云:“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佛光人应改为“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为了佛教故,两者皆可抛。”如果不把对佛教的信仰,建立在自己之上,是无法获得宗教所给予的价值。
自古以来,历代都有英雄豪杰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事迹,他们成仁取义的风向标,应该就是我们佛光人信仰上的蓝本。
唐朝玄奘大师为了佛教译经事业,亲往印度求法,面对一片荒漠,他立誓“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往东土一步生”的精神,便是以佛教为第一生命,自己为第二生命的精神;扬州鉴真大师为了前往日本弘法,历经7次危险,共费12年时光,才将佛法带到日本。那种“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精神,也就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的认识。古德们凭借这种精神和认识,佛教在世间,才能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我们非为衣食而信仰佛教,非为名利而信仰佛教,非为安逸而信仰佛教,非为逃避而信仰佛教;佛光人是为了佛教而信仰,为了佛教而服务,为了佛教而奉献,为了佛教而牺牲。所以,我们佛光人的守则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第二讲
佛光人所以称作佛光人,当然在思想、精神、风格等各方面,佛光人与一般大众是不一样的。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第二讲中,我也提出四点意见和佛光人共同勉励。
一、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
佛法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般把世间法称作俗谛,把出世间法称作真谛。有些人以为佛教只尊重出世间法,鄙视世间法。但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世间人道未成,怎能完成出世的佛道?故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不容否认的,今日佛教衰微的原因,就是过分地忽略了世间人生的问题,急于求证出世的解脱,致使世人病我佛教为消极、厌世。不知大乘佛教的精神,虽然要有出世的思想,但也要先做入世的事业。
没有入世的事业,和人间实际的生活脱了节,假如天天高呼出世的口号,不爱国家,不孝父母,不亲族友,这样就能容存于天地社会之间吗?
基督教虽有天国的思想,但他们对人间的事业非常热心,创办学校、医院,赚了大家的钱,大家还说他们好。佛教提到世间,就认为娑婆似苦海,三界如火宅,把人间形容得像牢狱一般可怕,但谁又不在三界娑婆的人间讨生活呢?
由于这种思想的偏差,可怜的佛教自隋唐以后,出现了数百年日渐衰微的现象。近三十年来,因为社会的进步,时代的需要,佛教入世的事业越来越多,佛教的发展也越来越蓬勃。所以,我们佛光人要肯定复兴佛教的不二法门,必然是先有入世的事业,然后再求出世的依归。
二、佛光人要先度生后度死
社会对佛教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佛教是度死的宗教。平时不知佛教何用,到了往生的时候,才知道要诵经超度,致使人天师范的僧宝,沦于以经忏为职业,误尽了天下苍生,损失了无限的人才。
我们佛光人并不反对功德佛事,但我们认为度生比度死更重要,我们必须先度生后度死。不用说,在佛教里度生的活动难做,度死的功德好为,因此谚云:“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假如要弘法利生,就不是那么简单。一个人间佛教的推动者,不但要博通经论,而且必须具备一般社会知识,甚至天文地理、政经常识、讲说写作、各种技能,还有宗教体验、庄严行仪等,如果这些不能具备,就成为度生事业的缺失。
度死的功德,当然也可作为度生的因缘。例如,一场庄严如法的功德佛事,不但亡者受益,生者也会因此有了得度的因缘。不过,佛光人还是应该先充实六度四摄的修养,并且培养多种技艺的能力,以作为度众的方便。比如,佛光比丘要以做医师、教师、教诲师、布教师、工程师、领导师为职志;佛光比丘尼要以从事护士、教师、文教撰写编辑、音乐师、美术师、家政师、语文师等为目标;佛光优婆塞、优婆夷,要护持真正的佛法——所谓真正的佛法,就是先度生后度死的人间佛教。
我们佛光人要把佛化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推动到大学;从个人家庭推动到整个社会;从寺庙出家众推动到大众生活里。我们佛光人要把佛教文化普及于一切家庭,一切社会;我们佛光人要到处设立佛教慈济事业,我们要把佛光幸福、欢喜,布满人间。
我们佛光人先度生后度死,至少也要做到生死一起度,千万不可只度死而不度生,因为我们佛光人感到生者比死者更需要佛教!
三、佛光人要先生活后生死
经常听到有人问:你为什么学佛?回答总是了生脱死;你为什么出家?回答也是了生脱死。“了生脱死”,当然是我们学佛出家的最高目标,但是如果把这件神圣大事,当成一句应付的口号,岂不是太不重法尊教。不少人学佛太过躐等,好高骛远,致使许多言行都像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把话说得很大,却一点也没有实践。
佛光人所以要这么想,并不是不重视了生脱死。只是,生活问题尚未解决,如何能解脱呢?比方你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如何能借假修真?如何能安心办理生死大事?
我们常遇到一些初学的佛教人士,一开口都说:“我喜欢过清净的生活”,一闭口也说:“我喜欢入山修行”。这都是非常冠冕堂皇的话,仔细研究起来,就会发现问题。因为你喜欢过清净的生活,我就应该忙碌给你饭吃?你喜欢入山修行,我就应该苦命工作,帮助你的生活所需?你不觉得你的学佛太过于自私吗?你去修行了生脱死,我们为你谋取生活所需,永远沉沦生死苦海,我们怎么办呢?
古来的大德宗师们,他们学佛修行,都立志先发心为人服务。有的发愿生生世世做一条老牯牛,为众生拉车负重;有的人发愿陆沉头陀苦行,一工作就是数十寒暑。因为他们知道,生活的资粮不具备,生死又何能了脱?
《阿弥陀经》说:若人欲生极乐国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这意思就是要我们办好生活上的福德资粮。佛陀住世时,每在说法中强调穿衣吃饭,经行劳动;我国百丈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呼吁。所以佛光人应上体佛陀和祖师们的慈悲,在此高度工业化的时代,人人都能先照顾自己的生活,进而断除忧悲苦恼,超越三界,永离生死轮回。
四、佛光人要先缩小后扩大
在社会人群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意谓真正有学问、有能力的人,并不急于求表现;一些不成熟的人,却反而喜欢耀武扬威,争取表现。
佛教中的学道者,有不少人不知养深积厚,不明大器晚成,总汲汲于攀缘,希望一蹴而就能功成名就。
目前佛教里的情况,自己未受僧众教育,却喜欢作僧伽师资;自己尚未受具足大戒,已经招收徒众;出家后不安于学,喜欢云游浪荡;佛门规矩不懂,已在专职贩卖如来。在这种情况之下,怎能出现法门龙象?佛寺丛林又怎能成就圣贤?
所以,我们佛光人,不可流于时习。我们学道,要甘于十载寒窗的煎熬,要接受安贫乐道的生活;宁可无钱无位,不能无道无格。我们要先缩小自己,不要急于求售,等到因缘成熟,再自然扩大。
最后,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千年老松,能经得起岁月寒暑的迁流;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严冬腊梅,能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验;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空谷幽兰,能耐得了清冷的寂寞;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秋天的黄菊,能熬得过寒霜雨露的摧残。因为唯有能忍耐的人才能成功立业,唯有能缩小的人才能扩大自己!
佛光人第三讲
我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讲佛光人应该如何如何,主要因为佛光山开山数十年以来,佛光人一天多过一天;我们佛光人不能不树立风格,不能不确立原则。其实这些佛光人所应树立的风格和确立的原则,也不一定只限于佛光人必须这么做,凡所有佛教徒,不分宗派,不论老少,大家都应该遵守这些规定,自能影响到佛教的兴隆。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的第三讲,我分为四点来说明。
一、佛光人不私收徒众
印光大师论及佛教衰微的原因有所谓“三滥”,即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其中尤其是滥收徒众,导致僧格堕落、教团散漫,最为严重。我们如有志于重整佛教僧伦,应从不滥收徒众做起。
目前,出家太过容易,因此有一些人的福德因缘和善根既不具备,预习僧团的生活行仪和信心也不够,便急急忙忙地出家,也急急忙忙地还俗;进出佛门太过容易,这是佛教的缺失,也是这一代青年的悲哀。
出家,不能不找一个师父依止剃度。在佛教里,师父度人心切,告诫弟子的条件并不苛刻,甚至还有些讨好徒弟的诺言。因此,师教徒不严,徒敬师不够;师不像师,徒不像徒,就是这样形成的。
尤有甚者,有些师父收徒,并不是为佛教培养人才,而是为自己收人众有所斩获;徒弟拜师也不是为了献身佛教,而是寻找一个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佛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师徒间用心如此,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就算在家信徒宣誓入佛,那也是皈依三宝,不是如一般所说“拜师父”。佛教所以缺少推展的力量,就是因为信徒全都给师父占去了,真正的佛教已没有佛教徒了。
不少在家信徒,也只知有师父,不知有佛教;只知供养师父,不知护持佛教。“教”与“徒”分了家,佛教又怎会有弘法利生的力量?
我们佛光人不可以私收徒众,要把徒众还给常住,甚至还给佛教。出家弟子只论辈分,不依某一人。例如第二代的都是师父,则第三代的就都是徒弟;如果是在家众的弟子,所有出家人都是师父,所有在家众都是弟子。
佛光人的僧宝,人人都可以收徒弟,但男女众只有大师兄为法定的代理师父,自己只是很多师父之一。佛光人应明白将此告诉下一代,否则,不算佛光人!
我之所以有此主张,实因见到佛教中人人收徒、收孙,有时师父们各自卫护自己的徒弟,造成同参道友彼此之间势如水火;就算师父们无争,弟子们也会各自以师为背景,划清界线:“这是我师父的!”“那是你师父的!”,自然而然就会闹得人我是非、乌烟瘴气了。
希望佛光人都能体念佛法根本精神:“我只是众中之一。”让清净和合的僧团,真正做到一切是公的,不是私的;徒弟是佛教的,不是自己的。
二、佛光人不私蓄金钱
金钱是烦恼祸患的根源,但也是修道的资粮和佛化事业的净财。发心出家为僧的佛光人,应该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及合理的态度。
我们不可贪财,但也不必自命清高说:“我们不要钱。”烦恼祸患的金钱固应远离,但净财资粮对于修道、弘法事业的推动,也是非常重要。个人可以没有钱,佛教不能不富有。
目前佛教界对金钱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做法,例如:
1.以为有钱就没有道德,有道德的人不该有钱。
2.佛教人士不会用钱,但会积聚。
3.个人比寺庙富有,寺庙比教会富有。
4.委托信徒放高利贷,和信徒合作投资世俗事业(如养鱼、开百货公司),供俗家亲人使用,或留给子孙。
5.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知道用在佛法事业上。
6.只知道收,不知道舍。
世俗人对金钱不能看开,贪得无厌,还情有可原。但佛教人士对金钱放不下,甚至不会使用,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佛光人不是不该拥有金钱,但佛光人不该私蓄金钱。佛光人对金钱处理的方法应该做到下列数点:
1.出家、在家,彼此不可有金钱的借贷。
2.为常住大众积聚净财,不为自己储蓄。
3.不私自化缘,不贪取檀越的供养。所谓“信施”,只是透过我们,用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
4.有钱,十方来十方去,把钱用在佛教和大众身上的人,才是会用钱的人。
5.假如为理想、事业和计划中的需要而储蓄,应存在本山福田库中,否则即不合法。
6.本山大众,不管任何人,如查询某人在福田库中存款多少,或议论其长短,乃是干涉他人之行为,应提出纠举。
吾等佛光人,所有净财资粮,如果能遵照以上原则奉行,庶几对金钱就无过了。
三、佛光人不私建道场
佛光人的聚合,乃是有志奉献佛教的僧团。我们认为佛教比寺院重要,常住比个人重要。因为个人只是常住的一分子,常住只是佛教的一个单位。佛教的利益才是寺院常住的利益,寺院常住的利益才是个人的真正利益。
佛光人应有团队的精神,应有整体的观念,要以佛教的利益为利益,要以常住的利益为利益。往大处去设想,往远处去计划,自己不要营求私利,自己不可私有道场。道场,乃修行办道的场所,供十方大众修学之处,不是个人的安乐窝。今日佛教界,到处都有私自营建的道场,分散了佛教的力量,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不易发挥集体的力量。另外,有些佛教僧众的观念,是“宁可吃一家饭,不愿吃万家饭”,意谓只要侍候好一两位有财力的信者,免得麻烦为信徒大众服务,致使佛教弊病丛生,佛教衰微的现象,莫此为甚!
佛光人不可私建道场,古德所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佛光人要从大众里培养奉献的精神,要从团体里磨炼入道的信念。学佛首重发心,不发心弘法,如何能使佛法普及?不发心利生,如何能拥有众生?须知佛教的慧命乃寄在传教的事业上。我等朝暮所求的佛道,是在一切众生间,佛光人如要保持一份佛子纯真的德性,千万不可牟取私利,自图安乐。宁可庸庸碌碌在僧团中修行,也不要瞎打主意,以为自己有某些信徒护持,有力量拥有道场,这里成立一间精舍,那里开设一间佛堂。既不能挂单接众,又不能专心办道,忙碌地应付于生活之间,与当初出家时的大心宏愿相距甚远,反而更不能贡献于佛教,也可说是自己最大的损失。
佛光人虽不要私建的道场,但可以有公众的道场,把自己的心量放大,公众的道场就是自己的道场。在公众的道场里,可以获得大众的助缘,可以增加学道的见闻,还有同参们的激励,职务上的观摩。佛光人若是拥有私自的道场,不只会失去大众,甚至还会失去自己。
四、佛光人不私交信者
佛教里有些僧众把信徒看作是自己私人的,因此常听到:“某某信徒是某某法师的徒弟。”私人的徒弟多了,“佛教”反而没有“徒”了。
信者皈依的时候,本来就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某人,即使皈依某某师父,仍然应该称作佛教徒。
佛教徒,是佛教的,是僧团的,是大众的,我们在感情上不可把他们看作是属于自己所有的。佛光人和信徒来往,要以常住代表的身份,接引信徒,照顾信徒,这纯是道情法爱,不可建立私人的来往关系;因为一有私人来往,就不会以常住为重,最后自己和信徒必然都为常住及大众所弃。
我见到一些和信徒有私交的青年僧众,接受信徒的馈赠,等于是公务员接受了民众的贿赂。吃了五谷不能不消灾,因此就会徇私,不是拿佛法做人情,就是拿常住做牺牲,甚至和信徒结成世俗的兄弟姐妹,反认信徒为义父义母,使僧格堕落,法统废弛,良深浩叹!
我又见到一些佛教中的大德,和信徒合伙经营事业,最后失败时痛不欲生。或委托信徒转放贷款,导致倒闭时不敢吭声;就算不致失败倒闭,当无常一到,是他自己的,但也是佛教的净财,究竟存放在哪里,却没有人知道,这不是很大的损失吗?
佛光人不可在世俗人家轻易走动,不可轻易交托信徒购买物品,不可把钱财存放在信徒家中,不可随便接受信徒的馈赠。我们佛光人与信徒来往纯是佛法的、公众的,僧俗之间需要净化,不可俗化。
佛光人第四讲
我自童年进入僧团,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岁月,在佛教里所修所学,所见所闻,自有些心得,尤以目前佛教的现状,僧众的臧否,有一些耿耿于怀,甚至忧心忡忡。如部分僧众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想的都是自私愚痴的观念,这样怎能绍继如来,弘范三界呢?因此,我们佛光人要学习自我要求,改革思想,增强信念,把不当的习气扬弃,把不正的言行摒除,所以在第四讲里,提出了以下四点意见。
一、佛光人不私自募缘
化缘,在佛教里是一件很美而又很有意义的好事,宇宙的一切人和一切事,要靠缘才能存在;佛教界的事业,要靠缘才能办理。可惜多少善缘善事,都给不当地运用,成了恶缘恶事;如强捐强募,私有私占,致使美好的法缘,成了今日佛教最为人诟病之处。
例如出家尚未受戒,或受戒尚未参学,就先学会化缘;那些挨门挨户的索讨,只赢得一句“老板不在家”的回答,佛教丢失体面,莫此为甚!
近来,由于各大德的弘传圣教,佛教徒也逐渐增加,化缘并非十分困难之事;所以一些无志无愿的僧徒,不用自己的智慧道德、苦劳牺牲来奉献佛教,却先想到化缘。滥用了化缘,自己纵有收获,但佛教的公益,佛教的尊严,损失更多!
本来,佛教有句谚语:“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但一些初出家者,假借闭关住山之名,先向信徒化缘,先找信徒护法。甚至买电视机向人化缘,出外旅行向人化缘,要衣服穿向人化缘,要买书籍向人化缘。化缘、化缘,招致了信徒的穷于应付,最后他们只得宣布与佛教无缘。
我们佛光人,应有忧道不忧贫的精神,除佛法公众的事业以外,绝不私自向信徒化缘,宁可无衣无食,无钱无缘,也不私自化缘。
二、佛光人不私自请托
佛光人不私自化缘,更不私自请托。
一些不明事理不顾大体的僧众,见到信徒,有诉说不完的一些请托:“请代我买一件布料”、“请代我买一双鞋子”、“我要维生素、药品的治疗”、“我想要日本生产的收录两用机”,信徒买好以后,因是出家师父,他不好意思要钱,只得说由我供养好了。受者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供养,不知道这是最恶劣的行为。
不但如此,还有一些好走官势豪贵之家的僧徒,今天拜托你护持法会,明天拜托他帮助化缘,引权位而自重,托巨室为后援,庸俗腐化,僧格堕落,僧伦不修,无过于此!更有甚者,自己无才无能,无学无道,但又喜好建寺,待寺成之后,既无信者,又无徒众,只好请托地方土豪劣绅,参予名位,你做管理人,他做董事长。最后这些临时乌合之众,因为理想不一,信念不同,纠纷者有之,诉讼者有之,这一切皆种因于请托所造成的后果。语云:“人到无求品自高”,《八大人觉经》云:“无自多求,增长罪恶。”所以,我们佛光人应学普贤大愿王之“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宁可求法求道,也不要向世俗请托。当然,人间所贵者,相互依助,虚心请托,也是正常的人际关系。为了弘法利生,即使向人叩头请托也无可厚非。但不可为一己之私利,忘记僧宝的尊严,走权势之门,托自己私事。佛教里请托越少,僧宝的地位就越高。
三、佛光人不私置产业
我在第三讲里希望佛光人不可私建道场,现在我还要强调佛光人不应私置产业。
有一些年轻者,常希望自己有一栋房子,或是希望父母分给他一份产业。我常看到年轻的学道者,当他们有了产业,自己的道业就没有了。
过去有一位女众不愿嫁人,来山要求出家,她带来父母给她预备的嫁妆,如电冰箱、电视机、汽车等,当时我叫她把那些东西送回去,她说她自己并不要那些东西,送给常住大众用好了。我说:“不行!你以后在教室里听课,听到电视机的声音,你会想那是你的电视机;你看到有人吃棒冰,也会想到那是你电冰箱里的棒冰,你怎么能安心修道?”
她回答说不会,又说了很多好听的话。但后来当我仍坚持叫她把东西送回去的时候,她舍不得那些东西,只有自己和那些东西一起回家,不再来了。
还有一些原来已出家多年的人,本来在佛教里很安住身心地在求学求道,但后来他的父母买一栋楼房给他,他为了要管理那栋楼房,也只好回家守门户去了。
财产,对俗家人有其必要;但对出家人,如果他不会运用财产的话,产业会埋葬一个修道者。世俗之人,产业越多越好;学道之人,产业越少越好。否则,产业不但不能帮助修道,反而成为修道的障碍。基于上述理由,佛光人除了常住公众的产业,千万不可存有置产的私心;因为私置产业长养贪心,贪欲的洪流,会把我们本已安住的身心冲失。
四、佛光人不私造饮食
在佛教里做住持当家,学问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品德和供养心。本山对大众是有心供养的,尤其饮食、灯光、热水,不愿意限制大众。但私造饮食,这是绝对不许可的。
有名的律宗首刹——江苏龙潭宝华山隆昌寺,自古以来,每年春秋二季传戒,住众千人,严持戒法,被尊为模范道场。不知由什么时候开始,准许大众除正餐过堂以外,个人可以“烧小锅”,私造饮食。从此,住众成年累月不上殿者有之,不过堂者有之,在房中宴请外客者有之,偷窃山中蔬菜竹笋者有之,盗用常住油盐者有之;僧格的堕落,制度的破坏,自此,宝华山无复昔日的庄严神圣了。
偶尔私造饮食,本是轻微小事。但私造饮食影响所及,却使僧团弊病丛生,岂能不戒慎之。丛林里面,在大寮监斋侍者像旁,写着一副对联:“未供先尝三铁棒,私造饮食九铜锤。”可见过去大陆诸大丛林,已注意此事,所以要提早防患未然。今我佛光人应体会开山建寺的苦心,了解僧团制度的重要,千万要遵守,绝不私造饮食。
本山所有设备,已够大众使用。若有宾客,可在朝山会馆用餐;若有病者,如意寮中可以方便饮食;若因公务误餐,法味堂中留有菜饭;若是特别喜吃酸甜苦辣者,可以吩咐典座特别制造供养大众。
佛光人如系精舍颐养天年者,年老对常住有贡献者,或已担任常住堂主多年者,对于饮食虽可方便,但仍不可邀约他人共进餐饮。
如果大家都能奉行以上各点,则我佛光人必能团结自强,光大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