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真正学习好、理解好、应用好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充分了解其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充分把握其鲜明特色和重大意义,努力掌握学习方法,以此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和实践遵循。
第一节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源流
习近平同志告诫我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传承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1.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始终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第一,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习近平同志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创造性应用。第二,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认识的升华,贯穿着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的观点。第三,习近平同志提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生动体现,要求我们尊重和把握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实践推进中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四,习近平同志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论述,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宣示,响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的期待,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发扬光大。
(2)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以辩证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就是发展中最大的辩证法。”强调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同志遵循科学的辩证方法论述生态文明建设。首先,科学应用对立统一规律。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多年来,一些地方在认识上有误区,实践中也走过不少弯路。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明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生态优势不仅可以转化为经济的优势,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这些关于生态环境生产力和生态财富的科学论述,为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的经济和生产力属性。其次,习近平同志通过实践,正确地把握内在规律,科学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系统、严密地论证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的论断、以“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论证“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两型社会建设路径、“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等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闪烁着唯物辩证法正确方法论的光芒,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发展。最后,习近平同志关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生态文化,同世界各国共建生态良好的美丽地球家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等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事物联系多样性、普遍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的唯物辩证法精髓。
2.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相继推行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将环境与发展统筹考虑,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把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着眼于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和维护中华民族长远生存发展,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突出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创新,以及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为习近平同志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3.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丰富营养
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宇宙观、生态伦理观、生态行为观等三个方面。在宇宙观方面,要求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目标。“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和谐理念源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认为人与天(自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在生态伦理观方面,要求顺应自然,借鉴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法自然”是一切事物运行的不变法则。在生态行为观方面,要求保护自然、返璞归真。“道法自然”思想认为人产生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中,人类应效法天地之道,对一切事物采取顺应自然、遵循天道自然本性的态度。
4.传承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
习近平同志坦言,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保护生态环境要从节约资源这个源头抓起等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传承了革命老前辈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习近平同志有着从严教子、勤俭持家的家风。在父母严格要求下,受父母耳濡目染影响,习近平同志秉承家风,生活俭朴。正是传承了革命老前辈良好作风,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节约型社会建设要从小抓起,指出:“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小时候都接受了这方面的严格家教,不要说剩饭,就是一粒米家长也不让浪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约粮食的内容,应该从小给孩子们灌输,弘扬勤俭节约的好风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生态文化的建设,需要从小抓起,才能做到入脑入心,真正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基本观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习近平同志从政经历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成为他探索实践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舞台。从陕北梁家河大队沼气化村建设,到福建的生态省建设、“绿色浙江”的打造等,习近平同志始终持续不断地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1.修建陕北第一口沼气池,建成陕西第一个沼气化村
习近平同志曾作为知青到陕北农村插队7年,直至担任大队(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黄土地的生态环境恶劣,生活异常艰苦。为增加农田面积,寒冬农闲时节,习近平同志带领乡亲们修筑淤地坝,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努力改善环境和生产条件。在报纸上看到四川在搞沼气,就去考察取经,回村修建了陕北第一口沼气池,带领村民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沼气化村,解决了村民做饭、照明、环境卫生问题。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下姜村察看建设中的沼气池,回忆起陕北插队修建沼气池时风趣地说:“30多年前,我在农村插队时曾经是建沼气的‘专业户’”。这是习近平同志对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化发展的第一次重要探索。
2.推进福建生态省建设
福建是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时间里,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福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论断。福建提出建设生态省目标10多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抓到底,坚持把生态省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认为“建设生态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2001年,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前瞻性地提出生态省战略构想。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同年8月,福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
生态省建设是新时期福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实现途径,也是福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饱含了习近平同志对福建的殷切期盼和美好设想。在2002年的福建省环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福建要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建成生态效益型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省。”这既是对生态省内涵的注释,也描绘了一幅生态省建设的蓝图。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加快发展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而且要全面提高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如果经济增长了,人们手中的钱多了,但呼吸的空气是不新鲜的、喝的水是不干净的,健康状况不断下降,那样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人民群众所希望的”。这些论述把生态省建设上升到关系人民福祉的高度,认为生态省建设既是实现福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对于推进生态省建设,习近平同志进行了科学部署,指出:“建设生态省是新世纪福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既要明确长期建设的目标,做到中长期目标与全省中长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并亲自指导、编制实施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指出应从近期可开展的工作入手,具体落实每一项部署,即要在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优先抓好一批近两年可实施的、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重点工程和重点区域生态工程的建设。对于现有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要加强保护,对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的要采取措施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已遭破坏的要采取抢救措施,加大生态建设和恢复力度。生态省建设既要着眼于长期目标,又要落实到目前最迫切的工作,通过划分阶段性任务,真正把生态省建设落到实处,为福建生态省建设指明了方向。
3.打造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绿色浙江”
2002年11月,习近平同志赴浙江工作,将建设生态省的思想和经验带到了浙江。上任之初,习近平同志提出,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浙江为继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之后的全国第五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浙江在推进生态省建设,打造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绿色浙江”过程中取得的生动而丰富的实践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实践范例,成为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又一重要实践基础。
在2003年浙江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这是建设生态省的核心所在。”习近平同志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即“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大力倡导经济消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推动发展模式从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使生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态经济格局”。十分清晰地回答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推进动力、实施主体、具体路径、发展目标等关键问题,成为浙江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南。自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以来,浙江把发展循环经济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阶段。2007年,浙江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2012年2月,浙江颁布了《浙江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2011—2015年)》,作出了开展循环经济“九大重点领域”的工作、打造“循环经济的九大载体”、实施“循环经济十大工程”等重要部署。
习近平同志对海洋强国建设的认识和重视,与他在浙江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和发展海洋经济等工作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很多关于海洋事业、海洋经济的重要论述,为浙江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他还高度重视海洋环境的建设,把保护和治理海洋环境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海洋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
浙江海洋环境曾经有过比较严重的污染,2003年共发生较大海洋污染损害事件42起,其中海上船舶造成的重大污染事件1起,陆源排污造成的污染事件41起。近岸海域污染严重,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海区面积占70.7%,全省无Ⅰ类海水,近海环境污染导致了局部海域赤潮频发。对此,浙江省加强陆域污染源防治、海洋开发经营活动监管、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抓紧修复近海重要生态功能区,并推动环境保护部门和海洋渔业部门联合开展海陆同步监督管理。2003年,浙江深入开展了“碧海生态建设工程”,陆海兼顾,河海统筹,综合治理近岸海域污染。具体包括: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沿海城镇建设和产业布局,做到与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严格控制陆源、船舶和养殖污染物排放,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实行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建立重大海洋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和灾害防御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对赤潮的监测和研究,预防赤潮灾害。全面建立海域使用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保护海洋自然资源。加强对海岸带、近海湿地、人工鱼礁等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效恢复和改善近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
习近平同志主张“坚持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相统一,坚持海洋经济发展与陆域经济发展相协调”,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浙江坚持陆海统筹、产业集聚、绿色发展、规划先行、创新驱动的原则,在统筹协调、有序推进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沿海基础设施网络,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海洋综合开发体制等六个方面不断推进,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第二节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共同思想基础,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一、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同志吸收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成果,形成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前人相比,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思想在三个方面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
其一,永续的利用观。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北京环境治理时指出:“首都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这一论述是将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作为统一体来考虑的。“永续理论”往往偏重于对自然资源(生态)的永续利用,其前提是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而习近平同志提出对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突出了历史文化的稀缺性,强调了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人类文明史的演进并不是一种新的文明对旧的文明的简单否定,而是辩证的“扬弃”,并将其合理因素永续利用。
其二,积极的生态观。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这一重要思想将保护生态环境融入人类文明发展之中,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做到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对生态进行修复。
其三,绿色的生活观。习近平同志提出“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积极倡导适度、健康、低碳、绿色的消费模式,坚决反对和抵制浪费性、污染性消费,努力在消费终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些论述的实质是提倡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与超越。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基础上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追求“诗意存在”和“创意存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
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遵循。
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生态文明的看法,以及关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工作着力点、制度保障等,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思想一脉相承,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部署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二是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发展。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和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就是以新的发展思路来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现代化建设执政理念的丰富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的新理念。第一,发展内涵的新揭示。突破了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立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顺应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福祉的要求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二,发展价值的新原则。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为我们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价值新原则,是贯穿在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具有方向性、目标性和价值性的根本原则。第三,发展目标的新要求。那就是建设美丽中国,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实现环境美、人美、社会美。建设美丽中国的本质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经济社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建成经济发展持续、社会发展持续、生态保障持续的美丽国家。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我们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拓宽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第四,发展制度的新保证。既提出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又提出完善法律法规、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制度,还提出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行动指南
习近平同志“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等重要论断,反映了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回应了公众最关心的环境污染等热点问题,顺应了城乡居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普遍追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行动指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直接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二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推动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共同增长,实现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同步提高,其价值取向还能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利他主义精神,抵制见利忘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取向,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同志立足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条件作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是一种以追求人与环境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漠视自然、不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的摒弃,提出的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是生态文明建设演进的过程,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现实追求与长远发展关系的过程。必须遵循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通过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推动各项制度日益科学完善,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增强按照法律和制度治国理政的本领,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通过满足公众良好生态环境需求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一再强调,政府必须扩大公共服务容量,将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纳入公共事务管理范围,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满足公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政府要有针对性地满足公众良好的生态环境需求,回应社会公众的诉求,扩大公共服务容量并实施有效的治理。
第二,通过生态道德建设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所蕴含的生态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一部分。通过生态道德建设,提升公众生态道德自律,养成正确判断人与自然关系的是与非、善于恶的素养,强化人们内心对环境和生态的责任感,从而改变行为,转变发展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提倡和推行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都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客观需要相一致。把生态道德建设融入社会道德建设之中,落实到国家制度、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民族自信心、公众法律观念、公众诚信意识等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必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通过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反复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强化党的领导、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生态文明建设贵在全民参与,必须坚持走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群众路线,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促进公众环境意识的强化、公众参与环保机制的健全,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使公众的各种活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有效提升公众参与治理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五、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共同思想基础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提供了生态文明世界观。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认为,世界是一个包括人类在内的、具有内在关联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世界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人、社会和自然共同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差别是相对的,联系才是根本的,生态文明世界观昭示了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不仅包含在社会中也包含在自然中,人、社会和自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不可分割。把世界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比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为重要。
第二,提供了生态文明价值观。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中所具有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将对象从人及社会扩展到自然界,揭示自然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身价值,具有自身的权利,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突破与反思,具有建设性意义。这一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本质,是按照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实现美丽中国、中国梦愿景提供价值共识。
第三,提供了生态文明消费观。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中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倡导人们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倡导一种健康、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消费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是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也是事关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兴衰存亡的问题。当今世界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人类“现代病”蔓延,严重威胁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对此,要积极提倡适度消费,强调消费要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相适应或者同步,反对过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生态文明消费观强调消费的协调性,也就是要重视精神消费,不能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生态文明消费观提倡勤俭节约,引导绿色消费、节约自然资源和减少环境破坏,有利于美丽中国、中国梦愿景的实现。
第四,提供了生态文明幸福观,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中所体现的生态文明幸福观认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的生活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幸福观是建立在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基础上,有别于传统工业文明注重物质享受、追求物欲的满足和感官的快乐,建立在牺牲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的不可持续的幸福。
第三节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特色鲜明,集中体现为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性,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系统性,因时制宜、勇于开拓的创新性,关爱民生、以人为本的民本性,求真务实、实干兴邦的实践性。
一、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性
战略性就是在空间上具有全局思维、在时间上具有长远思维,既站得高,又看得远。“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等重要论断,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
从大局出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突出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战略地位、战略目标、战略部署等方面。在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表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不同的理解,习近平同志以战略眼光,科学阐明了这些重大战略性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些重要论述,生动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顺应国际潮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统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维。
从历史出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深邃的历史思维。从历史长河中探索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总结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启迪和警示。面对未来,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振兴中华的战略谋划,是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共识的精神旗帜。
二、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系统性
系统性就是树立系统观点,通过系统结构并利用系统的特征和属性,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性要求局部服从整体,以整体最优为目标。“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等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系统性。
第一,强调宏观的整体思维。在宏观战略上,要求搞好顶层设计。在微观实践中,立足于生产全过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强化制度建设,并以环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环境治理上,“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这些部署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宏观整体思维。
第二,强调科学的辩证思维。习近平同志经常强调要讲辩证法、两点论,要求“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他特别强调:“我们以辩证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就是发展中最大的辩证法。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顾及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论断充分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对辩证法的科学运用。
第三,强调清醒的底线思维。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是清醒的底线思维的生动体现。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必须贯彻生态优先的原则,在企业评优、资格认证和有关创建活动中,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主要领导予以否决。”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必须有明确的底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只有坚守底线思维,并付诸实践,才能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强调严密的法治思维。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相当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法治思维,可以用“两个依靠”和“两个最严”来概括: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生态文明建设才有保障。
三、因时制宜、勇于开拓的创新性
习近平同志认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这一论述充分展现了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对生态价值观的创新。习近平同志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非常朴素地反映了生态价值的本质内涵,即生态资源就是生态资产。习近平同志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正确地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的原则。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价值观的要求,明确了生态资源、生态红线、生态红利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辩证关系,即生态资源是物质基础,生态红线是制度保证,生态红利是价值体现。
第二,对经济发展观的创新。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并一再强调,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做出交代。这些在制度层面、经济社会运行层面上所做的深刻阐述,对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对城乡发展建设理念的创新。习近平同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度关注,强调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城镇化,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明确粗放扩张、人地失衡、举债度日、破坏环境的老路子不能再走,也走不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作出了周密的部署,包括如何科学地搞好城市空间布局安排,如何保护好青山绿水,如何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视察时强调,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即使将来城镇化率到了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这些论述,是习近平同志对城乡发展建设理念作出的重大创新。
第四,对系统管理观念的创新。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十分必要。长期以来,国家在行政体制方面进行过多次改革,但仍未形成一套适应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管理体制。习近平同志的论述对政府机构的系统管理指出了方向,在系统管理观念上也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和创新。
第五,对政绩考核观的创新。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201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视察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地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他语重心长地指出,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要坚决地把中央关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不要顾虑重重、瞻前顾后,更不要为生产总值增长率、在全国排位等纠结。中央看一个地方工作怎么样,不会仅仅看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而是要看全面工作,看解决自身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这些论述对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四、关爱民生、以人为本的民本性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体现出习近平同志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爱和深厚感情,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脉相承。
第一,提出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强调“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二,指出改善民生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盼。对于如何改善民生,习近平同志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来进行。”这是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只有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做到雪中送炭,才有可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那么人民群众期待什么呢?习近平同志做的判断是:“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其中“更优美的环境”是人民群众期待的十分重要的生活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第三,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从以人为本、关爱民生的情怀出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环境与民生关系的论述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他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得出这一论断,是因为他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思考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如此准确的判断,展现了他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的民生情怀。
第四,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要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从民生出发,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蓝天、绿水、青山、新鲜空气、安全食品等等,都是优美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是美丽中国的必然构成要件。指出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对于如何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原则要求,指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最终归宿,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正是如何抓民生的工作方法。从当前来看,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一些城市空气质量不好,我们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要求“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这些论述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紧扣以人为本。
五、求真务实、实干兴邦的实践性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不断在实践中深化、在深化中指导实践。习近平同志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这一论述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为解决实践中生态和环境形势严峻的现实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习近平同志要求“察实情、讲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强调“求真务实”、“干在实处”,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实践观。
第一,察实情——以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习近平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他曾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县,跑遍了所有村;在福建宁德市,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调任浙江省后,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在上海市仅7个月,就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的足迹已遍及31个省区市。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大力倡导把调查研究贯彻于决策全过程,强调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抓住不放,主动调研。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正是习近平同志长期深入调查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二,讲实话——以求真务实引领干在实处。习近平同志提出,“现在,到很多地方去看,都是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大园区,土地利用率很低”,“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类似的大量重要论断,讲出了实话、引领了实干。
第三,务实事——以“实之又实”坚持实践第一。习近平同志十分强调“务实事”,指出“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在工作时就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要碰到矛盾不回避,真正沉下身子,痛下决心、真下决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谈到改革时,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建设生态文明,就得有习近平同志要求的“实之又实”工作作风和态度。
第四,求实效——以“事必有功”衡量实绩标准。习近平同志十分注重实效性,要求“事必有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关键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要求“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加快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并严肃指出:“我们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关键还得看结果、看实绩、看成效。
第四节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重在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7月在吉林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我们要提升思想认识、掌握正确方法、做到知行合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努力做到真知、善用、笃行。
一、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认识问题。
一是回答生态文明“是什么”的问题,阐发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这一论断,是科学理解生态文明内涵的根本依据。习近平同志以深邃的历史思维,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创造性地指出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揭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规律,科学回答了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充分体现了价值与真理的统一性。
二是回答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来源、真理性等问题,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政治意义。在现实意义上,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两个“清醒认识”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来源问题,即为什么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历史意义上,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的论断,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在政治意义上,表明了党和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表明了党和国家知难而进、勇于担当,既向国内外表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意志,还以两个“决不”,即“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表明坚强信心。
三是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在战略地位上,习近平同志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指出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突出地位,创造性地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联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梦有机联系起来,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新创造、新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昂旋律、思想引领和精神旗帜。在战略目标上,习近平同志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
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法论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方法论对治国理政的作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系统阐述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方法问题,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法论。
其一,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思路不对,方式不科学,即使生态环境不脆弱的地方也会导致环境问题。在理念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认识问题,顺应自然是方法问题,保护自然是实践问题,三者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新要求。在国策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方针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资源上把节约放在首位,在环境上把保护放在首位,在生态上以自然恢复为主,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具体化。在路径上,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其他四大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融入”既是思想认识,又是推进方法,也是实践要求。在着力点上,着力完善生态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经济社会评价指标,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着力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在目标指向上,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着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二,注重以系统工程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大重点任务的落实。党的十八大部署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抓好的四个方面工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明,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落实这四大重点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四大重点任务是一个整体,每个重点任务分别构成一个子系统,具有各自的定位、原则、任务要求、目标和措施。四个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功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其他三个子系统的任务、要求和目标需要在空间载体上的实施;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关注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必须坚持节约优先,注重资源节约子系统与环境保护子系统的直接关系,注重资源是否节约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好坏的决定性作用;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关系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需要通过优化国土开发子系统在空间上实施,更需要资源节约子系统从源头上实施保护;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其他三个子系统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制度支撑,依靠制度的创新驱动。
三、做到学以致用、推动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过程促进学习深化,也检验学习成效。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重要论述,尤其要紧紧围绕实际工作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真正做到武装头脑、做好表率、推进实践。
第一,结合实际往深处学,树立公心克服私心。做到知行合一、避免学用脱节的关键在于紧密结合实际。对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只有坚持一心为公,结合工作实践、把握问题导向,才能做到真学、真懂,发自内心增进认同。必须紧密结合全国、本地的经验教训和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问题深入学习研究,全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科学方法,做到真正转变观念、改造思想,改变老思维、老办法。
作为领导干部,尤其要通过深入学习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关键是解决政绩是为公还是为私的问题。一些地方在工作中把发展与保护生态对立起来,重产值轻环保,盲目上项目,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了老百姓的不满。原因很多,但根本性的还是政绩观有偏差,私心在作祟,想快点出政绩、出显绩。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殊性,为公还是为私更是重大考验。从时间上讲,环境污染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这一任造成的污染危害也许要下一任乃至下几任才能集中显现或爆发;从空间上讲,环境污染常常是跨区域的,这个地方污染的空气可能会飘到别的地方,上游地域排放的污水会流到下游的地域。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出于公心,尽力考虑得科学一些,上项目时既算经济账、也算生态账;考虑得长远一些,使祖宗留给我们这一代的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并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考虑得全面一些,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考虑得道义一些,把污染消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内。必须始终牢记,自己是“公家的人”,手里握的是公权,履行的是公职,代表的是公众利益,上什么项目、干什么工程,都要克己奉公、秉持公心,想明白、弄清楚环境能不能承载,资源有没有浪费,老百姓的生态权益有没有受到危害,将来会不会造成环境损害和生态灾难,确保若干年后经受得住“是为公还是为私”的拷问,经受得住历史和人民的评判。
第二,以“钉钉子”精神往实处干,要吃苦不要偷懒。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真学、真懂是基础和前提,真信、真用是重点和关键,只有在工作中真正去做,用工作效果来检验学习效果,才能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观念转变、利益调整、作风改进、社会行为规范等深层次问题,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并不容易。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决不能光喊口号、知行脱节,决不能装点门面、“挂空挡”,决不能怕吃苦当懒汉。
相对于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路子来讲,建设生态文明是更高要求,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更高标准,践行起来难度更大,如果当懒汉,注定不会有所作为。如果偷懒,就只能是“情况不明决心大、方法不对点子多”,决策时脱离实际。如果偷懒,欠发达地区只能坐等那些被人家淘汰掉、找不到地方落地的污染项目主动送上门来。很多违法排污,违法占用耕地、林地、水源地上项目的行为,其背后往往是利益链条,打击起来阻力很大,有时甚至还会冒相当大的风险,如果偷懒,就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这些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当勤官而不是懒官,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系数。必须有一股狠劲,有“钉钉子”的精神,真正做到常态化、长效化,“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久久为功。要把学习贯彻的成效体现在当地PM 2.5的逐步减少、水质的逐步提高、森林蓄积量的逐步增加等实际效果之上。
第三,以上率下往远处走,顺应潮流不要落后时代。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要在国土空间布局优化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要变化,并形成全民自觉参与的良好局面。为此,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身体力行、跟上时代潮流,发挥好以上率下、引领推动的作用;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谋划发展、科学决策、打基础利长远,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和进步。要带头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带头爱护生态环境并坚决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带头勤俭节约,养成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带动并促进广大干部群众节约环保意识的提高,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
领导干部自身做到顺应潮流而不落后时代,是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上发挥带头作用的基本要求。目前,有些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坐井观天,不了解大局大势,跟不上潮流,落后于时代,未能做到顺势而为、因势而动,往往导致很多失误、失败。领导干部必须清醒看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席卷全球,很多国家把节能环保、低碳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试图抢占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专门对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和法治建设作出具体部署,习近平同志对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次数之多、要求之明确前所未有。各省(市、区)竞相打生态文明牌,争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正在掀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旋风。从本质上看,潮流是民心的反映,顺应潮流就是顺应民心。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成为时代潮流,就是因为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掌握生态环保领域的新理念、新知识,带头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各项工作中,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亲自带头抓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经济效益、生态质量的GDP,为人民群众提供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饮用水、放心的食品,带领干部群众奋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