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记录我有趣的日常生活
16512200000039

第39章 吹牛x的人肯定觉得自己特牛x

一般吹牛都是形容没有实力,还喜欢装作自己很厉害的人,这个解释实在让人不能苟同,实际上有实力的人吹起牛来更让人觉得不靠谱,吹的更大发,更信口开河。

有一位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喜欢一点舞文弄墨,结交了一群笔友,笔友中不乏文字水平高的人,文章经常见诸报端。每当熟悉的人在他面提起谁谁谁的文章又见报了,他就会说想当初我是一家报刊的专栏作家,这些人最初发表文章的时候都是借助我的提携,才崭露头角的。有人不以为然,那个谁谁谁发表文章的时候还不认识你呢,和你有什么关系呀。一句话把他说个大窝脖,赶紧自圆其说,是吗?那是我记错了,但是那个谁谁谁一定是通过我才发表的文章,不信你去问问。问谁呀?十多年过去了,早就各奔东西了,能问到的人你记错了,只有问不到的人才成全了你的吹牛的虚荣心。

其实他也算是个有实力的人,在单位混的也算是人模狗样,笔头子也挺厉害,如果把他套入吹牛定义中的人群,还真是有点牵强,可是他就是喜欢吹,谁能说的明白他是怎么搞的呢?

最近他又在朋友中吹上了:“我认识了一群高端人士,以军队团以上退休人员为主,成立了一个投资集团,每人出资3万元,三年后就可以得到124万。”搞不懂这是在干什么,就听他摇唇鼓舌忽悠了。还真有人深信不疑,跟着他做起了发财梦。好像他这已经不是吹牛了,怎么听都有点行骗的嫌疑呢。也不知道是他被别人骗了,还是被骗之后转而去骗别人。总之等不到三年,凡是被骗的人就该为这3万元没有打起一个水漂而一声叹息了。虽说3万元搁到现在也不算什么,那也往心里添堵不是吗?

一个人一旦吹起了牛x,便愈发而不可收了,不把牛皮吹爆,怎对得起自己的一张嘴。闲来无事约了几个好友把酒言欢,席间他说你们知道吗,我中学这次有17个同学上了两会,靠,两会呀,两会代表牛x吧,哥们儿的中学同学,就有十七个是。别看都是代表了,在我面前没有一个敢牛X的。啧啧,把所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怎么优秀人口都集中到四十多年以前您所在的中学了。要说有个一个半个上两会的,大家可以相信,如果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出了两个精英,就令人怀疑了,何况是一下子出了17个,天方夜谭也断断不会有这种可能吧。

我当时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对他们谁都没有印象,这次有好事者把我们当时有头有脸与现在出头露面的同学聚在了一起。他们说你当时是学生会主席,眼里哪夹我们这些无名鼠辈呀。

他得意地说,可不是吗,当时你们连个班干部都不是,我哪能认识你们呀。现在倒好,你们都飞黄腾达了,也都到了退休的年龄了,这才想起我这个主席来了,早干嘛去了?要是早能想起我,我也跟着你们沾沾光呀,至少让我多挣点钱嘛。

有人说谁能想到您这么个堂堂的中学学生会主席,混的还不如我风生水起呢。以后吧,我们建立微信朋友圈,有什么好事大家分享,也算我们不忘你几十年前的辉煌,让我们大家再续辉煌,最不济,也能经常在一起下下馆子,尝尝北京的酸豆汁儿驴打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