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6日。无意中翻朋友圈,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中记述了他47年前参加国庆节25周年国宴的往事,令我不胜惊讶。读过之后就给他发了一段信息:我刚全文通读了你发在朋友圈的文章,不胜惭愧,原来你那么厉害呀!真没想到。能在网上结识你,直到今天才初识庐山真面目,我还以为你就是一个老乡呢。其实连老乡都算不上,我这辈子只回过稷山两次,第一次7岁,住了三个月,第二次30出头,路过,只在二姨家住了三天。所以与你也算不上老乡。别嫌我自作多情啊。
他马上回复我:我十分佩服你自学成才,古体诗及楹联写得那么好。还没等我谦虚呢,嗖,他又发给我一篇文章,还发了一段他自己的感想,最后他说:历史啊,让我们如何写你,读你,理解你!
读过他的文章,对他所表述的观点我不认可,就给他来了一段:历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带有不可磨灭的印迹,所以才成为历史。如果后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去谴责历史,未必明智。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正视、去反思、去总结、去接受,才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个人赶什么样的历史时代,是命运使然,没有个人的幸与不幸,就没有历史。没有惨痛的历史,就没有壮烈的篇章,末有牺牲多壮志,敢用惨淡换人间。过去的是前车之鉴,我们的国家不是越来越好吗?
其实我是一个不过问政治的人,写这番话不过是想告诉他,你以为我就知道风花雪月呀,本老妪肚子里的观点多着呢,水平高着呢,先露一小手给你看看。然后我又说:你关注的都是大事件,写的都是大场面。现在你还写作吗?能写写你的晚年生活吗?最好写点你的烟火色。
然后他就给我发了一篇《七十岁生日礼物》的文章,我方才弄明白了他的年龄,我也是够蠢的,能参加75年国宴的人,至少都七老八十了,那时我才多大呀,还在上学呢。于是我赶紧给自己圆场:哎哟,您都70多岁了,我还以为您比我年轻比我小呢,我以前跟您说的那些话是不是有点儿不太恭敬啊?是以比你年龄大的人的口吻,在跟你说话,实在对不起啊,请多担待,见谅。
他说:不用解释,我不是跟你说了吗,看到你的文字好,就是想和你交个文友。
我赶紧谦虚一番:您写的是文章,我写的是胡说八道,真的和您没法儿比。而且您写的东西都具有历史价值,我写的东西,就是家庭妇女的闲言碎语胡说八道,真的不一样。人与人的交流也是要有共同语言的,您就是一个作家,没准儿您都是作协成员,我只能拜读您的文章,我敬仰您。
我的这几句虚词,引起他话唠般的一通陈述,他说他是搞新闻的,最得意的新闻报道就是76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他写的新闻稿《红色电波通北京》,这是他写作的最顶峰。
通过与他几天的交流,我觉得挺好玩,也挺值得。
五言绝句羊群
绿草碧连天,羊群绵缎般,山坡殷灿灿,结队去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