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邹城)人。生卒年月不详,今日较为通行的有两种说法,即前372年—前289年,或者前385年—前304年,约为孔子去世后百年左右。孟子是鲁国没落贵族孟孙氏之后,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极为重视对儿子的教育,至今仍有“孟母三迁”之美谈流传于世。成人后的孟子曾师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从而确立其儒家信仰,并终身以学习并继承孔子为其夙愿。中年的孟子以大儒的身份周游列国近二十年,大力推行他的仁政主张,最终无果,于是孟子晚年归隐乡里,潜心教育子弟,著书立说。由于孟子极大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后世文化影响巨大,被后人视作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宗师,因此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并与孔子合称“孔孟”。
二、《孟子》一书的作者,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孟子》为孟子亲自编写。最早的孟子研究专著《孟子章句》的作者东汉赵岐即持此说。一种则认为《孟子》乃孟子死后,由孟子的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根据他生前的言论编定而成。唐代大学者韩愈即支持此说。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定而成,而主要的作者应为孟子。此种说法最早由司马迁提出,也是为今人所普遍接受的说法。《孟子》共分七篇,赵岐将此七篇分为上、下两卷,即现今通行于世的七篇十四卷。
三、孟子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
在政治上,孟子主张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民心向背,乃是国家治或乱的关键所在。在政治纲领上,孟子推行他的“仁政”主张,指出国家只有以民为贵,做到“保民”“养民”“教民”才能最终达到“王道”的政治理想。“王道”,也就是推行仁政,以德服人。
在哲学上,孟子系统地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孟子认为,人类有着共同一致的本性,在自然属性之外,人类还具有由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意识所组成的社会属性。孟子还认为,人类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并非后天形成。而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达到“尽心知性”,就都可以将自身具有的善性发展为完美的道德,因此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
现代的“教育”一词,最早即出自《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对于教育,孟子主张要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天性,要循序渐进,并且要注意因材施教。孟子还注重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指出为人师者要能够以身作则。
在文艺上,孟子主张文艺应当服从于政治教化的需要。比如在说到音乐欣赏时,孟子提出应“与众乐乐”“与民同乐”;在谈及文学鉴赏时,主张“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在谈到作家修养问题时,孟子则提出“知言养气”之说,指出作家不但要有辨别言辞是非善恶的能力,还要注重心性道德的修养。孟子的这些论述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同时,《孟子》一书,散文气势非凡,言辞富于雄辩,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充盈,并常用生动的比喻来论理叙事,这些特点都使得《孟子》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范本和楷模。
四、《孟子》一书在中国文化中地位极高。从南宋时起,朱熹即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并,统称“四书”,并作为科考的基本内容,沿袭至清朝。同时,《孟子》也被列入儒家最高经典“十三经”之中。由于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而《孟子》又最为侧重政治、思想,以及伦理道德,因此,即便从今日看来,《孟子》中的一些思想,比如“圣人论”“历史循环论”“劳心者治人”等观念有其消极之处,但《孟子》对于整个华夏文明乃至国民性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今日国人不可不读《孟子》。
五、此次新出版的《孟子》为详注版,我们秉着打造“中华典籍无障碍读本”的原则,对原文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注解工作。包括生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古地名的今址、人物生平及历史事件背景,我们都参照古今多个版本,竭尽所能为读者提供详细、权威的注释,在存有争议之处则列出不同的解释,供读者取舍。通过此版本,读者朋友不仅可以无障碍地精读此部经典著作,同时也可以对您学习和熟悉古文有所裨益。虽然我们力求精益求精,但限于学识和见解,书中译注仍难免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方家不吝赐教,我们自当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