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大学·中庸
16563000000003

第3章 大学(1)

·经·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6]。

物有本末[7],事有终始[8],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9];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0];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1];致知在格物[12]。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3],壹是[14]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15]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16],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17]。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指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2]明明德:前一个“明”为使动用法,即“使彰明”。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善良的品德。

儒家认为,人天性具备明德,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明德会被压抑蒙蔽。所以需要教育学习,保持发扬我们天性中善良美好的品质。

[3]亲民:“亲”(xīn),“新”的通假字,动词,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使民新,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人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的人。既明自身之明德,亦明他人之明德,若是身为君主天子,则可明天下百姓之明德,创造理想的社会。

[4]知止:知道应该停止的地方。也就是达到完善。

[5]有定:志向有明确肯定的方向。

[6]得:收获。

[7]物有本末:明德为本,新民为末。

[8]事有终始:知之为始,能得为终。

[9]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10]修其身:培养锻炼自身的品性。

[11]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提高认识能力。

[12]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推究其道理。

[13]庶人:指平民百姓。

[14]壹是:都是。本:根本。

[15]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6]厚者薄(bó):原本很厚的东西看成薄的。薄者厚:原本很薄的东西看成厚的。指该重视的不重视,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7]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民众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自己所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坚定;目标坚定才能够做到心境平和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够考虑周详;考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益,才可能达到完善的境界。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也都有终结有开端。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次序道理,就接近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了,也就与大学的宗旨相距不远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弘扬高尚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安定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安定好自己家庭家族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想修养自身品德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想端正自己内心的人,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得足够的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这世上万事万物的道理。

通过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内心才能端正;内心端正后才能修养自身品德;品德修养提高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使其和睦有序;每个家庭和家族和睦有序之后国家就能安定昌盛;各个国家都安定昌盛后整个天下就能太平。

因此,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个人品德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解读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三纲领,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的八条目,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就会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

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是“内修”,明明德之事也。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是“外治”,新民之事也。

·传·

第一节

明明德,奠定人生之基

《康诰[1]》曰:“克[2]明德。”《大甲[3]》曰:“顾[4]諟天之明命。”《帝典[5]》曰:“克明峻德[6]。”皆[7]自明也。

注释

[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康诰》是周公封康叔时作的文告。

[2]克:能够。

[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4]顾:顾及,惦念。諟:此。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高尚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伟大的德行。”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解读

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中起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并有典籍为证,并不是我们今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

周处悔过自新

三国末期,在东吴义兴阳羡,也就是如今的江苏宜兴,有一个叫周处的少年。他的父亲曾是鄱阳太守,但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周处还不到20岁,就已经臂力过人,他凶暴强横,好与人争斗,整天骑着马在街上驰骋,在山林打猎,纵情任性,随心所欲,成为当地百姓的祸患。

当时义兴的山里有一只猛虎,水里有一条恶龙,经常伤人,当地百姓将它们与周处并称为“三害”,而三害中,周处还是最严重的那个。

有一天,他问一个面带忧色的老人家:“如今时局安稳,风调雨顺,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老人叹口气说:“三害未除,又怎么快乐得起来啊!”就告诉了周处什么是三害。周处说:“若是担心这个,我可以为你们除掉。”

周处就进山去射死了猛虎。又跳到水里与蛟龙搏斗,水流湍急,蛟龙凶恶,周处与它一边搏斗一边漂流,有时候露出水面,有时候沉到水底,漂出去几十里路,三天三夜都没有回来。当地人以为他一定是死了,于是欢腾庆贺。

周处最终却杀死了蛟龙,回来以后发现人们如此庆贺,才知道自己竟然这么被人痛恨。

周处于是浪子回头,励志好学,很快便取得成就,不仅遵循忠信克己的圣人之道,而且显露出文学的才能。一年之后,就出来做了东吴的官员。

后来,吴国被灭,晋朝建立。

晋军大将王浑在建业宫中开庆祝酒会,半醉时问底下的吴臣:“你们的国家亡了,不难过吗?”周处站出来说:“汉朝末年天下分崩,三国鼎立,魏国灭亡在前,吴国灭亡在后,该难过的又哪里只是一个人?”曾是魏臣的王浑惭愧极了。

周处出仕西晋后,刚正不阿,得罪了很多权贵,最终在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时,孤军奋战,遇害于沙场。

周处死前在战场上留下一首诗:“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

意思是:

“走吧,走吧,世上的事已经完结了,就骑上马去,看看西戎外族吧。我甘心把低劣的野菜当作美食(我这个出身低微的人听命于尊贵的皇亲),只希望自己能坚持到最后啊。”

周处死后被追赠了“平西将军”头衔。

并且留下著作《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也曾撰集吴国历史。《风土记》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

吴地也留下了“周处除三害”的传说。

周处的生平经历充分展示了“明明德”的过程。

他天性具备明德,只是由于生长环境问题(比如父母早逝)明德被蒙蔽,才成为一大祸患。他斩杀猛虎蛟龙之后受到的刺激,以及陆云醍醐灌顶的点拨,就是他“明”自身之“明德”的开始。

经过不断的学习修为,周处成为一代名臣。他的为人和能力既影响了当时人,也随着史籍和传说影响着后世人。这便是“明”他人之“明德”了。

第二节

日日新,塑造人生之要

汤[1]之《盘铭[2]》曰:“苟[3]日新,日日新[4],又日新。”《康诰》曰:“作[5]新民。”《诗》6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7]。

注释

[1]汤:就是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2]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文辞。盘,是指商汤的沐浴器皿。《盘铭》就是商汤刻在沐浴器皿上用来自我警戒的箴言。

[3]苟:如果。

[4]新:文中本义是指洗澡去除身体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进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5]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意思是使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6]《诗》:这里的句子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是说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气助词,无意义。

[7]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没有一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

译文

商朝君主汤的《盘铭》箴言说:“如果一天能够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民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诸侯国,但却能够禀受天命除旧更新。”因此,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处处追求完善的境界,采用最好的办法使民众不断自新。

解读

如果说“明明德”属于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已经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的问题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原本是在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能够把全身的污垢洗干净,以后就要每天都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个人都要坚持。引申出来就是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进步,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这就像基督教的每日忏悔,《论语》中一直被后人引用强调的“三省吾身”。《庄子·知北游》中说“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中有“澡身而浴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是一种不断革新的姿态,促使人们弃旧图新。商汤王把它刻在洗澡盆上成为盘铭,我们则可以使它成为自己的座右铭。

王安石《伤仲永》

北宋年间,在离王安石家乡不远的江西省金溪县,有一户姓方的人家,祖祖辈辈都是靠种田为生。方家的小儿子叫方仲永,仲永自然也是从小过着村居生活,每日只在田间地头玩耍,不仅没有学习读书写字,甚至也没有见过别人读书写字。

方仲永很快就长到五岁了,这一天,他忽然哭喊着跟家里的大人索要笔墨纸砚这些书写用的东西,不拿给他就一直哭闹不止。父亲觉得非常奇怪,就到邻居家里借了来给他。他居然立刻就写了四句诗,还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谁指定了一个题目或事物,方仲永都能立刻写出一首诗来,而且诗的文采和旨趣都很有值得欣赏称道的地方,同县的人都为此惊奇,认为这是上天授予的才能,渐渐就开始有人请他们父子到家中做客,还有人准备了礼物钱财专门来请仲永作诗。

仲永的父亲自然为此高兴得意,尤其看到有利可图之后,就天天带着仲永在全县境内四处去拜访达官贵人,也不让仲永读书学习。

明道年间,王安石跟随父亲一起回到了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这位著名的神童。此时方仲永已经有十二三岁了,大家叫他写诗,写出来的诗句明显退步,已经不能与前几年的传闻相称了。但是仲永的父亲仍然不让仲永读书学习。

又过了七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家乡,去舅舅家里探望的时候,再次打听起仲永的情况。王安石的舅舅回答道:“如今他的才能已经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分别了。”

王安石对此非常遗憾伤感,他说:仲永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是上天赋予的,他的天资远远超出那些具有普通才能的人。他最终变成一个平庸的人,就是因为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没有继续学习。像仲永这样聪明才智超群的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尚且要沦落为普通人,那么,世上大多数天资平凡的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是连达到一个普通人的水平都很困难呢。

方仲永拥有让人艳羡的天赋,但是因为不肯学习无法进步,导致他的天才如昙花一现,虽美丽却短暂,最终也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如果不是王安石的记载,恐怕连名字都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第三节

止于至善,成就人生之本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1]。”《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2]。”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4]澳[5],绿竹猗猗[6]。有斐[7]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8]。瑟兮僩兮[9],赫兮喧兮[10]。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11]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12],前王不忘!”君子[13]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14]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jī),国境。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疆域,即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本意是居住的意思,指的是人和物都有其应该到达的处所和境界。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的声音。隅,角落。止,栖息。

[3]“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穆穆,仪表美好庄重的样子。於(wū),句首的赞叹词。缉熙,光明的样子。止,语助词,无意义。

[4]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

[5]澳:水边弯曲的地方。

[6]猗猗:茂密葱郁的样子。

[7]斐:文采,文雅。

[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好像是做骨器,要切断,磋光;好像是做玉器,要琢开,磨光。这句话是表明对治学修身应有精益求精的态度。

[9]瑟兮僩兮:庄重严谨而又胸襟开阔的样子。

[10]赫兮諠兮:显耀盛大的样子。諠,《诗经》原文作“谖”,遗忘。

[11]恂栗:恐惧,戒惧,这里有谦虚谨慎的意思。

[12]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wū hū):叹词。前王:前代贤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13]君子:指的是后继贤王。

[14]小人:后代的百姓。

译文

《诗经》说:“国都及其周围千里,都是老百姓向往居住的地方。”《诗经》又说:“细声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应该栖息的地方,难道人反而还不如鸟儿吗?”《诗经》说:“仪表庄重美好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德行高尚,使人无不敬慕。”身为国君的,要做到仁爱;身为臣属的,要做到恭敬;身为子女的,要做到孝顺;身为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青青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君子文质彬彬,他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态度庄重而胸襟开阔,仪表堂堂又很显赫。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以忘记!”这里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说做学问的态度;“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说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态度庄重”,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以忘记!”是说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善的最完美境界,所以人们自然难以忘怀。

《诗经》说:“啊,前代的贤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后世的君主们能够尊重前代君王所尊重的,亲近前代贤王所亲近的,后代平民百姓也都爱好前代贤王所爱好的,享受前代贤王所赐予的。这就是前代贤王虽然去世,但不会被人们忘记的道理。

解读

这一段文字是在由浅入深地阐释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

首先说身体上的“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留在什么地方,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适合自己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而停止追寻停下脚步,则应该是到达了对自己来说最为完美和理想的地方。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自古以来就是百姓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

接下来说精神上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这才是真正的经义所在。要达到这种“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有各自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是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之境界。

至善难得,最终的理想境界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但是惟其如此,向善的人们才会始终如一地修炼自己,孜孜以求至善之境,至善不得,则学习不止。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终其一生都不停止对善的追求,对理想的靠近。

当止之处,即是我们学习的目标所在,在于至善。

知其所止,即是明确人生努力的方向,在止于至善。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是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他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从此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社会,人心涣散,朝政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在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他学习用心刻苦,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轻视仕途,但还是在灵帝时遵从父命,通过举孝廉,进入官场,并于建安年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

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在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

回到家后,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面皮包好后,样子像耳朵,又因为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2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当初张仲景在长沙任职的时候,很受群众的爱戴。退休以后,长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乡去看望。

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灯油就要烧干了。

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起来。

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百姓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第四节

知所先后,接近做人做事之道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无情者,不得尽其辞[2],大畏民志[3]。此谓知本。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即审理诉讼。犹人,和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狡辩。

[3]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件的能力,我和别人一样。但是我力求做到的是尽力使诉讼不致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为自己辩解,使百姓心中敬畏。这便是认识了根本的道理。

解读

这一章文字是用孔子谈论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

审理案件只是手段,即便这手段再高超,也只是治世之“末”,无论是地方官还是一国之君,能达到的最理想境界是百姓安居乐业,民众心里畏服,诉讼不致发生,这才是治世之“本”。正如高尚的医者会说“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

作为圣人君子,教化民众是核心,是本,治理国家是效果,是末。由此出发,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理解了本末的关系,也就明白了事物发展的顺序,进而也就清楚修身治学的真正方向以及需要遵循的路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却无比深刻,这里充分显现了“经”的本色。

冯谖为孟尝君市义

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孟尝君礼贤下士,广招门客,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名,时人共称为“战国四公子”。

齐国有一个人叫冯谖。冯谖穷到不能养活自己,就托人去找孟尝君,想在他的门下寄居做一个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特长,他回答说没有什么特长。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本事。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

孟尝君的惯例是按照才能大小把食客分成三个等级的,上等出入乘车,中等餐餐有鱼,下等则只吃素菜,基本就是混饭吃的了。手下人觉得孟尝君是看不起冯谖的,就按下等对待,给他吃的饭菜很粗劣。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就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懒洋洋唱道:“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这里吃饭没有鱼。”左右的人把这事当笑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却说:“就给他吃鱼吧,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起来了:“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出来进去没有车。”左右的人和其他门客当场就取笑起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孟尝君则说:“那就给他车子吧,按照上等门客的生活待遇。”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们了,十分得意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此后不久,冯谖竟然又弹着他的剑,唱起来了:“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在这里又不能养家。”这个时候,左右的手下都开始厌恶冯谖了,认为这个人实在是贪得无厌。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问他:“冯先生家里有亲人吗?”冯谖回答说:“家中有一个老母亲。”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从那以后,冯谖总算是不再唱歌了。

又过了一年的时间,孟尝君做了齐国的相国,在薛地被封了万户食邑。由于他一直在门下广招食客,此时已经达到三千多,封邑的收入已经不够奉养食客,孟尝君就派人到薛地去放债以便收取利息增加收入。但是债放出去一年多,还没有收回息钱,门下食客的奉养眼看就没有着落了。孟尝君就想在食客中挑选一位能为他收取息钱的人。此时有人向他推荐冯谖:“您门下这位冯先生看起来能言善辩,他年纪又大,又没有什么别的本领,我看就让他去收债挺合适的。”孟尝君于是请来冯谖,说想请他帮忙去收取息钱,冯谖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准备好车辆,整理好行装,带好契约准备出发到薛邑去收债了。冯谖在辞别孟尝君时问道:“收完了债,买点什么回来呢?”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辞别了孟尝君,乘车来到薛地,他派当地官吏召集起那些应该还债的人,偿付息钱。结果收回了息钱十万,但仍然有多数债户交不上钱。冯谖就用收来的息钱买了很多酒和牛羊之类,然后把能够偿还息钱和不能偿还息钱的人都召集来验对债券。债户到齐后,冯谖一面劝大家饮酒,在一旁观察揣度债户的贫富情况,一面让大家拿出债券像前一次一样验对,凡是有能力偿还息钱的,当场订立还期,对那些无力偿还息钱的,冯谖则立即收回债券。并假传孟尝君的命令,为无力还款的老百姓免去了债务,把那些债券当场烧掉了。冯谖说:“孟尝君之所以放贷钱,是为一无所有的百姓提供本钱;之所以收取利息,是因为要奉养门客。因此,今天富裕有能力的人都约定了还钱的日期,贫穷的人则焚毁了债券不再收取。接下来各位就请尽情饮食吧,我们有一个这样仁德的恩主,怎么能辜负了他呢。”于是,那些坐着的人全都站起来恭敬行礼,百姓们心里十分感激孟尝君以致口称万岁。

冯谖办完事就马上赶了回去。孟尝君已经听到了冯谖烧毁契据的事,十分恼怒,就责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冯谖回答说:“您有了个小小的薛邑,还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加以抚慰,却用商人的手段向他们敛取利息,我认为非常不妥当,就假托是您的旨义,把收不回来的债钱赏赐给那些无力偿还的百姓。我为您买回来的东西,就是这一个‘义’字啊。”孟尝君听到这儿虽然心里仍然不痛快,但也无可奈何。

又过了一年,孟尝君遭人诋毁而被齐愍王罢掉了相位,孟尝君就带着一些门客返回自己的封地去,距离薛邑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就看见当地的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等待迎接他了。孟尝君这时才知道冯谖焚毁债券买义收德的用意,感慨地说:“先生为我买的这个‘义’字,我今天见到了!”

后来,也正是在冯谖的种种谋划策略之下,为孟尝君凿就三窟,使他不仅最终恢复了相位,而且地位更加稳固,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无“纤介之祸”,可谓高枕无忧。

冯谖是真正懂得本末先后,孰轻孰重的人,这个初看一无所能却索取无度的人,才是真正具有超群智慧的人。

第五节

格物致知,获取知识之途,丰富追求之源

所谓致知[1]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2]物,而穷[3]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4]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1]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程子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一段文字是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的。

[2]即:靠近,接触。

[3]穷:探究,彻底研究。

[4]益:更加。

译文

经文上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意思是要想获得足够的知识,就必须亲自接触事物本身从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因为人人内心都具有认识能力,而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在生长运行。只是因为这些原则和规律有很多尚未被了解掌握,所以我们的知识就有很多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引导学习者去接触天下的万事万物。没有人不是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做更加深入广泛的探究,以求了解和掌握万事万物的原则和规律。等到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后,就会有一天忽然把所有的认识贯通联系起来。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就没有认识不到了解不清楚的地方,而自己内心的认识能力也就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之处了。这便是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是掌握到知识的最高境界了。

解读

这一章解释“格物”。

《大学》经文中明确说出“致知在格物”,格物是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掌握大人之学,学习治国平天下,尚且需要通过格物来完成,学习修身齐家,学习各种新科学新技术,乃至一个小小的公式定理,又何尝不是如此?经过思考,经过探索,经过努力,那种忽而贯通豁然开朗的欣喜谁又不曾领会过呢?

只不过,宇宙空间无穷无尽,孔子之后2000年,对世界具体事物的认识和掌握取得了令人眩目的进步,然而,我们不仅未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的境界,反而觉得眼前需要探索的未知世界更加宽广无垠了。

“知之至也”可能永远不会真正实现,无论是个体生命还是整个人类,我们只能不断地向这个终极靠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永不停止的探索中保持长久的青春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