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广东人谈生意,除了钱,一切都是白搭。
在广东人眼中,有了钱,也就有了地位,有了面子。广东人给有知识、有能力、工作卓有成效的人的“面子”就是金钱。
在广东,人人都忙忙碌碌,为生计而忙碌,为挣钱而忙碌。为了钱,广东人可以放弃一切。
广东商人总是以最能显示其实力的一面与你接触,他的服装一定是名牌,他的手提包一定是精美昂贵的密码式手提箱,他的手表一定是世界名表。
广东人敢闯敢干,在商场上最善于借鸡生蛋。
广东人很迷信,尤其是生意人更是这样。
1.做生意不可不到广东
广东古时候被称为“沼泽瘴气弥漫”之地,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台风常常肆虐南粤,仿佛猛龙过江。广东地势虽非险峻,但是,丘陵遍地,出门见山极为平常,到处森林密布,瘴疠袭人。对人类生存而言,这样的环境的确太恶劣,远不如中原土壤肥沃,河水甘甜。因此,古越人要学会顽强生存的本领,这是第一位的,相对而言,文化需求较少一些。这样,自古以来,广东人抱着一种实利主义态度面对人生。
在地理上,一条东西横亘的岭南山脉,将广东自然而然地切割为一个小小的独立单元,阻碍了中原文明与岭南文明的交流。秦汉、宋元有大量汉人南迁至此,中原文化对广东产生了影响。但是这种中原文化传入广东是途经湖南、江浙时被“南方化”之后,才进广东的,所以已非正统,广东人最终还是少一点儒家的理想、中庸等级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实利主义。
南方女子精明能干吃苦耐劳,善于精打细算,家务、农活全由妇女承担,而男人则志在经商出外赚钱。“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南粤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在南方,就是农民的夫妻关系,也是对北方那种大男人主义的一种挑战。
广东相对独立,背山靠海的自然地理条件促成了广东人开放、自由的文化传统。由于相当一部分人靠海为生,因此,他们富有冒险精神;又由于远离中原文明中心,文化相对落后,所以他们登科取仕气氛不浓,至今广东人仍不“倾心”政治。相反,除了发达的稻作农业外,便利的海运、河运交通,丰富的海产、亚热带果品,都为他们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自西汉时广州就已成为南部中国珠玑、犀角、果品、布匹的集散之地,宋时的广州已是“万国衣冠、络绎不绝”的著名对外贸易港了。明代时,广东设了“十三行”,到清代,这里更是中国惟一的对外通商之地。
因为这样的商业传统习气,广东的农民自能出海与海外人进行交易之时起,商业活动就没有中断过。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广东人个个都是商人的后代。
广东人出海远航,与南洋各地来往密切,因此,广东籍华侨在南洋很多。同时广东地处南大门,广东人极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广东古代受东南亚文化影响相当深,到了近代,西方文化在广东也广为传播。佛教传入中国后,慧能创立禅宗南派,确立顿悟,完成了世界和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空前变革,在广东产生很大影响。近代史上频繁的海外贸易、华侨出入使西方大量先进的经营方式、生活方式、建筑制造、工艺美术率先传入广东,使广东人在封建社会的迷雾之中仍能看到西方文化的闪耀,没有完全封闭,这使广东成为近代西方民主革命思想摇篮。
开放经商的传统使广东人性格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商品意识浓厚,和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相比,他们排外性不强,通常只是以一种商人的眼光和方式热情接待每一个南来北往的客人。但是,文化素质较低则使他们缺乏长远的目标,一旦经济富裕则易自满自足。他们对中国传统国粹崇信不起来,又对西方宗教知之甚少,思想上的空白使他们的信仰多从面相、风水、命运等一类中寻找归宿,形成广东人迷信命运的风格。
有人这样总结广东人的性格:
(1)开拓。广东人祖先远行千里开发祖国边疆,要在广东荒山野岭中扎根就必须开拓。因此他们大多具有开拓精神。
(2)变通。古时广东是瘴疠之地,又是兵戈之地,广东人祖先学会了兔子般的灵活变通性格。
(3)实在。广东人祖先深深意识到生存的重要和生存的艰难,因此很实在。
(4)政治淡泊,厌恶斗争。因饱受战乱之苦,好不容易山高皇帝远,因此,广东人努力营造平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久而久之,广东人性格平和,广东文化没有政治文化的气氛,而是一种实用的农耕文化、大众文化、市民文化和经济文化。
(5)开放。因广东对外交流历史悠久,与外联系甚广,这种不同民族的交融与眼界的开阔,使广东人富有开放的因子。
正因为如此,作为商人后代的今日广东人具有天生的商品意识,他们继承和发扬他们先人的经商传统。如今的广东人,言必言商,言必言利,全民皆商,你很难分辨出谁是商人,谁不是商人。因此,一个真正做生意的人,不可不与广东人接触,一个会做生意的人,不可不到广东去。
2.利益交往,少空谈情义
在广东人眼里,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为了挣钱。有了钱,就有了地位,就有了面子,就有了一切。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钱是不好的东西。“有钱能使鬼推磨”,“君子不言利”等均是对金钱的鞭挞,似乎金钱自诞生之日起,就沾满了血污。因此,高尚的人不屑于谈钱,要谈钱,就掉了身份,违背了节义。目前,不少北方人在做某些事情说报酬时,还是羞羞答答,“报酬好说,事情办好了,什么都好说。”总是把钱作为办成某件事情的附属物,挣钱不是目的。
然而,在广东人眼里,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为了挣钱,不挣钱的事干它干吗?广东人的金钱观念很强烈。
广东人活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赚钱。由于目的单一,方向一致,使广东人在行动中少了一些盲目与动摇,多了些动力与恒心。他们是谁的钱都敢赚,外国的、中国的,外省的、本地的,山上的、水里的,总之,只要有钱赚,什么事都可以干,真正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把钱赚”。自然,广东人中出现了一批富豪,也出现了一批为了金钱而铤而走险的凶徒。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发了,但是,首先他们是发在观念上。
一位记者到广东的企业采访,发现这里的企业作风明显与北方企业不同。
第一,不善于介绍经验。
厂长经理介绍情况很少能滔滔不绝,没有“宣传”的“准备”。
第二,“保密观念”强。
许多能表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数字往往不告诉记者,怕记者写出来透给了同行业,影响竞争,有的企业某项经济指标明明已在全国领先,但偏不愿让人知晓。
第三,对上门谈生意的人的热情大大超过对记者采访的热情。
记者采访结束后,几乎没人送“纪念品”。遇到吃饭时,也简单实惠,决不铺张。
为了赚钱,广东人干得踏踏实实,他们没有心思、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人与人交往,是因为有利益才交往,反之,则视为浪费时间,做生意赚钱比一切都重要。
因此,在不少北方人眼里,广东人太俗了,谈起钱来,眉飞色舞,没完没了,除去了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广东人都认为有钱才行,没有钱就不能活,一分钱可以难倒英雄汉。
因此,和广东人谈生意,除了钱,一切都是白搭,赚钱是惟一的正事,空谈的情义是没有用的。因此,在与广东人做生意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要敢于谈钱,讨价还价,否则广东人认为你不是生意人。
(2)少谈哲理人生,一门心思做生意。
(3)少来人情交往,以利交友。
3.少谈政治
在做生意中,广东人最看重的是钱,在广东人的观念中,有了钱,就意味有了财富,可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了权力同样可以做到支配别人,支配各种资源。但是,广东人远离政治中心,政治对他们的影响太小,通过政治获取支配地位的人太少,这使得广东人干脆漠视政治,远离政治成为传统。
在广东,企业考核员工,对政治关心与否已不再重要,干活的效率、数量、质量最重要。上至经理、厂长,下至“打工族”,人人心里都明白,在广东,政治当不了饭吃,只有企业发展了,自己的饭碗才能有足够的粥。对员工的报酬,厂长经理也主要以物质刺激为主,广东的白领蓝领也只认物质报酬。
其实,广东人以金钱衡量人的地位、贡献也无可非议,有人认为甚至这要比权势标准公正得多。因为金钱是财富的代表,人能挣到钱意味着人能干,且干的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意味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人的自我价值可以通过金钱的数量来衡量。广东人正是这样理解金钱的,所以,他们远离政治。
在广东人眼中,有了钱,也就有了地位,有了面子。广东人给有知识、有能力、工作卓有成效的人的“面子”就是金钱,而不是一个“红顶”。于是有了珠海重奖有贡献的科技人员的壮举,有了一大批“人才东南飞”的情形。
为此,广东人摸准了轰动的规律:要奖就奖得出格,奖得尽人皆知,奖得让人眼红心跳。豪华的奥迪车,宽敞的住房……广东人用金钱向全国人郑重宣布:市场经济不排斥知识,知识不仅是力量,更是金钱。
珠海重奖科技人才的消息传出后,不同地方的人给予不同的评价,也由此折射出人们对利益观念的不同看法。
重奖消息传开后,北方寄往珠海的信函激增,有人赞叹:“重奖的意义不在于金钱,而在于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有人感慨:“虽然得奖的不是我,但我和得奖者一样高兴,因为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价值体现。”这些评价带有很大的道德评价。
而广东对此反应远不像北方。在珠海收到的众多信件中,几乎没有本地的,广东等东南沿海一带的信件也不多见。新闻媒介评价:“这正印证了近几年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一些改革举措,在外界看来非同小可,在当地都十分平常。个中缘由,实堪琢磨。”
其实,广东人与北方人对这一事件的不同反应,正反映了不同地方人观念的差别。在广东人看来,人干活就是为了赚钱,干得多,自然也应该拿得多。这些人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拿点奖金很自然,很正常。他们对此的看法是:“少一些感情的评价,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他们中的知情者都算了一笔账:奖金只占了获奖者创造的税后利润的4%—6%,94%—96%由国家、企业所得。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是奖金,不如说是合理的“报酬”。一个珠海人说:“但愿今后重奖不再成为新闻。”
对这一事件的不同评价,反映出广东人理性、重利的典型倾向。
广东人脚踏实地,一门心思赚钱,尝到了甜头,“老广”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日渐“高大”起来,广东人对自己所走的路更加坚信不移,不声不响地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做向了全世界。但腰缠万贯的广东人仍未对政治表示出太大的兴趣,他们认定政治太空、太虚,无味而枯燥,与其与人勾心斗角谋政途,不如一门心思赚银子来得实在、踏实。
在广东,曾流传一个笑话:某学生在校不好好学习,其母就吓唬说:“再不好好学,以后就当官去。”
由此可见当官在广东人心目中的地位。
当然,以追求利益为第一目的的广东人也不是一心只闻盈利事,两耳不闻他人言。他们中也有关心政治的,比如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做生意的人也有关心政治的,如玩期货、炒股票的。因为他们不关心政治不行,但在这里他们对政治的关心完全是出于对钱的关心而致。
由于这种“政治观念”,广东商人与政治也是离得远远的,甚至其中一部分厌恶谈论政治,因此与广东人做生意时,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谈论政治,瞧不起广东人的兴趣,可能会在商务交谈中出现冷场。
(2)谈论政治可能会引起一些广东生意人的反感,认为你有政治背景,而不愿与你合作。
(3)多讲钱,少谈政治。
4.尽管开展富有新意和风险性的合作
有人说东北人打架胆大,经商胆小;广东人经商胆大,打架胆小。此话虽不能说完全准确,但广东人在斗心眼、玩心计上,的确敢于冒险。
在历史上,广东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近代凡是与西学有关的事和物,大都是由广东人最先尝试。因为远离中土,传统文化影响弱,对外来文化的“免疫力”差,在轰轰烈烈的近代史上,广东被人称为“思想家”的摇篮,许多仁人志士为构造新的中华民族精神,首先提出接受西方思想的观念。其中康梁变法曾震动中华。广东人康有为是维新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维新思想体系包括具有自然辩证法观的宇宙发展观、自然人性论和大同思想。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是广东人,他为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提出“中国传统,西洋精华,自己创见”的主张。针对广东出思想家的历史,有人用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广东人和东北人:广东人是文大胆,东北人是武大胆。
广东商人敢为天下先。据史载,早在唐代就有广东人到海外做生意;到了近代,广东商人更是足迹遍天下,广东成为我国著名的侨乡。至今,广东的海外商人形成了巨大势力。
海外广东人勇于开拓、善于变通、踏实肯干的习性,使他们易于适应异国他乡的环境。一旦遇着机遇,就迅速发达起来。
李嘉诚是当今香港首富,其在香港雄厚的资财,在香港回归前,只有港英政府可比。但是,开始时,李嘉诚只不过是个打工仔,他成功的秘诀在于他善于抓住机会,一旦瞅准了,就敢冒风险。
1966年,大陆上“文革”轰轰烈烈,影响到香港稳定,一时间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对政治经济形势极为敏感的香港房地产极度疲软,价格猛跌,房地产商竞相抛售楼盘。李嘉诚料定香港社会不会就此崩溃,很快还会恢复生机,因而不退反进,逆流而上。在别人廉价抛售地产之时,他倾尽全力大量吃进,结果正如他所料,香港社会很快恢复平稳,房地产价格猛升,李嘉诚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成为香港头号“土地爷”。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处处身体力行敢为天下先,这已成为广东人精神的核心内容。广东人发财的精义在于“敢”和“先”二字。“敢”即大胆,别人不敢干的事我敢干;“先”是先行一步,争取第一。
在广东人的性格中,只有“先”了才有意义,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广东人喜欢“头啖汤”。
第一个引进社会资金修桥铺路,而汽车过桥需“留下买路钱”者,是广州至珠海的五座公路大桥,它率先结束了过去道路难走的苦难史。它的意义,不仅是解决了资金问题,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冲破了人们僵化的思维模式,即:不见得只有国家、政府投资才可修高桥铺大路。于是,广佛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广州地下铁路都出头露面。
第一个在纽约华尔街40号金融中心(华尔街的摩天大厦群落的最高点)摘下星条旗、换上五星红旗的中国企业,是广州开发总公司和美国速成物业有限公司(华人公司),他们成为这座70层高厦的新主人。这座高达240米的大厦,总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是全美“制高点”之一。大楼易主,引起美国及世界瞩目:中国人来了。
当中国的知识分子还在为接到几千元报酬而颤怵不已时,珠海已举起“重奖科技人员”的大旗,打破了中国人造原子弹不如卖茶鸡蛋,握手术刀不如握剃头刀的困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也是生产力”,从而在全国掀起重知识重人才的浪潮,也吸引了各地人才再次汇赶南海潮。
敢为天下先,使广东这个昔日经济上的小老弟变成了今天的老大哥。因此,和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做生意,以下几点是应当注意的:
(1)尽量开展富有新意的合作。
广东人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做新的生意。正因为新才没有竞争,没有对手,才可赚取垄断利润。与他们在这方面进行合作很合乎他们的性格,也很容易成功。
(2)一旦看准,敢冒风险。
做生意风险与收益并存,广东人敢冒风险,而一桩生意对双方而言风险值是相近的。因此,和广东人做生意时,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势,生意才容易合作。
5.注重在销售服务上的竞争
在产品生产上,广东人重市场;从销售服务上,广东人也重视开拓市场,维护市场,不断推出新的销售方式和服务项目,处处为顾客着想。广东人的这一招常常令人不得不感叹。
有人归纳了广东人卖东西的五大优点,它们是:
(1)免费送货上门。送零件上门维修,大宗商品免费送货,安装调试。
(2)出售商品实行三包:包质量、包退、包换,以使顾客购物无后顾之忧。
(3)增设廉价商品专柜、特殊规格商品专柜、中青年人或妇女儿童商品专柜,人称“三专”,以满足人们的特殊需求。
(4)买衣服可以试穿,化妆品可以试用,饮品样品可以试饮,亦称“三试”,让顾客可以切实感受商品的品质。
(5)广泛开展邮购业务,促进业务面的扩大。
此外,在广东,免费咨询服务、缺货商品预订等多种服务项目等也被普遍采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广东商人的这些服务,不是印在宣传品上、讲在口头上,而是干在实际中。因此,全国人普遍的看法是:广东人商而不奸,变得很快,但信守诺言。
因此,要与精明的广东人做生意,尤其是在竞争中,必须注意产品的销售服务工作,讲究服务质量,并且要略胜一筹,否则,纵使质量好,价格优,也可能打不过广东人。
6.要发财,忙起来
广东人忙,整日东奔西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得把一分钟“劈”成两分钟用,从每分钟里挤出几张“三人头”。
广东人很有钱,然而,有钱的广东人赚钱来得正道,来得辛苦,来得自然。广东人以钱为人生第一要义,因此,也为钱而孜孜不倦,不遗余力地追求之,四下奔忙。
很多北方人对广东人很眼红,甚至有些北方姑娘眼红到了一心要嫁个老广。其实,广东人富得很顺理成章。
因为开始时,广东并不是人人都是腰缠万贯的大亨,绝大多数广东人是在自己的勤奋努力下才走向富裕之路。例如,现在很多的广东大商人是从小商小贩起家。
虽然广东人和北京人一样也讲面子,但他们非常清楚,口袋里空空的是最没有面子的,老幻想别墅、汽车,酒桌上谈论大生意、赚大钱的生意,是很不现实的。因此,广东人更讲究实际,从实利出发,从小生意出发,卖小吃,摆地摊,开发廊,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在广东,人人都忙忙碌碌,为生计而忙碌,为挣钱而忙碌。为了钱,广东人可以放弃一切,可以去受累,可以去受苦。
就以广东人最有代表性的广州人而言,广州人是中国城市人中最忙碌的一群人。广州比上海小多了,但汽车摩托车之多令人难以置信。一天24小时马路上似乎永远是车轮滚滚。夜幕降临之时,司机们奔波劳累一天挣足了自己的钱后,洗车擦车人又开始表现出不怕脏、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莉莉是广东省一家外贸公司的外销员,捧的是“铁饭碗”,她每年出国两三次,每个月只要完成几笔订单便可以高枕无忧了。由于工作的关系,与她结交的朋友无数。但是,闲不住的她却寻到一位香港老板,成了他在广州的代理人。这样只不过三四年工夫,莉莉赚得的钱已经可以在“五羊新城”买一所公寓了!
“爬格子”卖文,这在广州也是少数文化人干的行当。广州早些年红过一阵的作家新秀,出国的出国,改行的改行,但是,仍然坚守这一阵地的,“业余”时间大多干起了承包版面的“第二职业”。广州小报如林,大多数版面都是个人承包的,周刊、旬刊、月刊,一版、二版、三版……刊期不同,版面不同,承包的价钱也不同。承包了版面的作家只需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今天约张三明天约李四,手头的“枪手”越多,他的日子便越好,承包一个版面,千把块钱是稳拿的。有的干脆当起“二道贩子”,将承包的版面再转包给上海或其他地方的哥儿们,他从中抽成。非到万不得已的紧急关头,这些作家们是不屑于动笔的。但这些小报小刊由于稿酬极高,请得动国内一流的写手,所以照样办得红红火火。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广东人忙,广东人对时间特别钟情,因此,广东人东奔西跑,要把每一分钟都变成效益,人们总是来也匆匆,也去匆匆,希望有人能发明时间机器,把一分钟劈成两分钟使用。因此,他们活得累也活得踏实。
因此,要和广东人做生意,慢慢腾腾是根本不行的。
太慢了,一是容易错过时机,误了生意;二是与广东人合不了拍,“步调不一难以得到胜利”;三是因为你的动作慢了,思维慢了,让广东人占先手,抢先机,你总是得跟在广东人后面跑,吃亏是难免的。
7.注意手脚要快
市场经济的最有魅力之处在于“市场”,商人的市场嗅觉是否敏锐,是否能及时地捕捉市场信息,是否能洞察市场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思想和产品状况,决定这个商人能否在市场上站住脚。
商场如战场,战场中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市场竞争对手也是白刃相争。“战况”瞬息万变。谁早变,谁就占有优势,掌握主动权。与广东人做生意,首先要做到的一条就是手脚要快。
广东对外开放早,且有经商之传统。广东人在市场的海中游泳具有上得快,转得快,变得快的特点,他们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因为善于变化并且速度快,这使得广货走俏全国。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厂,往往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企业之星。
广东顺德县裕华电风扇厂,被称为“顺德一把扇”,是顺德有名的厂家。但是,它原来却仅是一家生产酱油、豆腐的小厂。转产电风扇后,才十几年时间,就产值超亿元,其发展速度惊人,就是善于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该厂生产的10寸小型台扇,销路一直很好,历久不衰。有一段时间,许多人认为国内风扇市场饱和,而且趋向大型化。但该厂通过社会调查则认为:风扇仍大有市场,随着消费者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将从过去“一户一扇”向“一室一扇”、“一人一扇”发展,所以,经济实用、移动方便的小型电风扇仍为大众所需。但是,他们也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必须不断更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他们从海外获悉,日本人在香港市场上新推出的“鸿运扇”,美观实用,十分畅销。他们立即购进两台,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解剖。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研制出国内第一台DF250导风格栅无级调速座钟式“鸿运扇”,而且比国外产品具有更多优点。
结果,日本厂家也跟着改进了他们原来的产品。
这种新风扇风力柔和、自然、款式新颖、耗电很少、绝缘性能好,尤其适合放在蚊帐内使用,深受消费者喜爱。旺季时,工厂生产多少,就运走多少,根本不用进仓。
广州市有一家知名的时装设计公司——壹加壹,其发展之迅速,令同行业睁大了眼睛。但是,其经营上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快速变化,其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以月计、以日计。
公司的老板说,为了适应市场,他采取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款服装,必先放一排“排头炮”,投入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状况,再根据第一炮的“轰击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而“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市场总有余地,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壹加壹”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跟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旦吃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吃它的兴趣。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如果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前一种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从营销理论上讲,因为生活水平、社会环境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为适应于这种变化,企业就应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满足这种需求。新产品开发战略是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
“广货”的成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正以实践验证了这一理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日用品的需求也不断有新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结实耐用,而向情感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一件日用品,仅仅有用是不够的,还要讲究与家中环境的搭配,对居室环境的影响,并要和购买者的身份地位相适应。日常用品已经向高、精、轻、美的方向发展,广东商人适应并引导了这种变化。
广东的家具已走向全国,它已经突破了家具讲究用途广、容量大、方便这些基本的功能,向组合化、主体化、套装化、高档化方向发展。广东家具已成为精巧、细致、雅致的象征。
广东的日用五金制品是全国最早向多功能、配套系列化、工艺装饰化方向发展的。
广东的家用电器率先向美观、多功能、耐用、电子电脑化、安全节能方向发展。广东家电业已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每每由广东率先打破市场格局。
广东的塑料制品也是比较早地实现了多色、组合、复合、冷粘等新款式,日常用品美观大方,连垃圾斗都做得像工艺品似的。
“上得快,转得快,变得快”,这是人们对广货的评价,也是广货生产、经营的秘诀之一。
近两年,VCD市场异军突起,广东在起步上慢了拍,但是,他们一发现市场有机会,就立刻奋起直上,而且上得快捷,上得有规模,在市场运作上也敢于大动干戈。爱多VCD的大幅降价给全国VCD厂家以很大的冲击。
广东人看到VCD火暴了,马上联想到,用VCD必须有光盘,因此,光盘制作成为广东音像业的另一个热点。大量源自广东的光盘源源不断送往全国各地。
广东商人从不将自己的生产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因此与广东人做生意,必须注意手脚要快,适应市场需求,讲究变化的速度。
(1)一个新产品面市了,市场反应好,马上大批量投放。
(2)一旦市场没有接受,马上调整产品生产。
(3)始终保持一种高度警觉状态,随时准备应付市场变化。否则,就会被广东人击败。
8.注意外表要气派
尽管广东人挣钱时一分一厘抠得很死,挣得仔细,但花起钱来却慷慨大方。在广东,穿衣朴素是被人瞧不起的,更谈不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因为,你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就显示出你的身价有多高,在生意场上它意味着你的经济实力。
广东人文化素质并不高,消费缺乏自身主导价值观,在消费上他们是跟别人学,即跟比本地发达地区的人学。
有人比较北京人、上海人和广州人在穿着方面的不同,结论是北京人讲“派”,赶新潮;上海人注重品味和仪表,外表最重要;广州人则是跟着香港的品味摆,易于接受新潮的消费品,只要新潮,再贵也得买,花钱方式比香港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穿衣是让人看的,广东人尤其注重穿衣,从儿童身上就可窥见一斑。在深圳服装市场上,往往是童装比成衣贵,青年夫妇喜欢去“鳄鱼仔”时装店为孩子选购服装,孩子穿得出类拔萃,显示其高贵,孩子的父母也很风光。
为了显示身价,广东人对洋货显示出巨大的热情,从牛仔系列到西装套服,从羊毛衫到T恤衫,从领带到皮鞋、旅游鞋,洋货充斥市场。
既然讲究穿,就少不了化妆品的配合,在广东,化妆品的丰富繁多令小姐们目不暇接,数不清的洋“霜”、洋“膏”、洋“液”、洋“油”,让人如临“洋”境。
追逐洋货,追逐名牌成为广东人消费最显著的特征。有人讲,广东人是“上名牌、下名牌,捉个虱子也金利来”,“绅士淑女们,有吃没吃,头得保持”!
广东的大款总是全身上下清一色名牌,出门打的或乘私家车,总要显示出自己的高贵,与北方款爷的“不显山不露水”相比,广东的大款更喜欢冒富。
因此,广东商人总是以最能显示其实力的一面与你接触,他的服装一定是名牌,他的手提包一定是精美昂贵的密码式手提箱,他的手表一定是世界名表,与人交往乘车,如有可能他绝不会打档次低的面的。当然,广东商人的办公室一定是豪华漂亮,老板桌尽可能地大,沙发尽可能地高档,从表面上充分显示:广东商人有大把大把的钱,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即便其账面上已无分文,他们仍要给人以气派的感觉。
因此,和广东人做生意:
(1)千万不能把“艰苦朴素”的作风带进去,也无须“谦虚”,因为那将会招致势利的广东人的小看。
(2)也不要被广东的颇有气势的“外观”所影响,按照自己的策略,精心地一步步地走下去,摸清对方的底细,认真地做好生意。
9.小心他利用你的钱办他的事
广东人敢闯敢干,在商场上最善于借鸡生蛋。
由于特殊的地缘优势,广东省得到了国家特殊政策,这使得敢闯敢想、勤奋重利的广东人有了发挥才干的绝好机会。广东人乘机大展商才,左招右引,左右逢源,外地资金、技术、人才纷纷汇入广东,广东人借鸡生蛋,终于获得了先富起来的地位。
改革开放后,广东人借鸡生蛋,首先是充分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以广州为例,开放以来,在广州登记来华投资中,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从1979年的7.3%提高到1993年的30%左右。外资已渗透到广州的各个部门。
同时,港澳台华资也是广东人借鸡生蛋的重要资金来源。
广州毗邻港澳,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有2000万左右,遍布世界五大洲,占全国华侨、华人总数的70%。在600万港澳同胞中,祖籍广东的占80%,归侨侨眷、港澳同胞的亲属约有2000万。这一巨大的资金库,广东人巧妙地引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创造出了经济奇迹。
伴随外资,广东人引进的,是一系列先进的外国技术和管理方法。广东的独资合资企业数不尽,它们引进外国设备生产彩电,生产电冰箱、音响、汽车、空调、化妆品、家具、服装、玩具等,这些性能好、款式新颖的产品使广货迅速走红全国,走出国门。
广东经济要发展,广东商人要赚钱,没有人才绝不行。人才不仅需要高级专门人才,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广东人借鸡生蛋又开始了引进人才和劳动力。
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广东为内陆人提供了诸多的方便。只要你是广东所需的人才,你肯来,所有一切后顾之忧由我们解决。工资待遇从优,高出原来的几倍、几十倍,提供住房,并且宽敞明亮,家属可以随到随安排,孩子入学入托帮助解决,没有人事档案,没有户口,没有粮本,广东人都给你解决!因此,许多人离开原单位,到广东去发财,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
金为民,惠州惠信公司副总经理。1987年时,他造了18年飞机。还在贵州某山沟里无所事事。当时,国家军工产品需求减少,工程师们太多,可调又调不走,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惠州的招才广告,就写了封信试试,未想到竟回信面试。惠州工业发展总公司的领导明确表示:“如果你愿意来,我们给你解决无户口、无粮簿、无档案的‘三无’问题!”
金为民倒犹豫了,观念难以一下子转变,金为民的友人也说:“这怎么行,铁饭碗不要了?”他考虑许久:“我先去干三个月试试。”谁知这一去,工业发展总公司任命他为当时投资额最大的3000万美元企业中做负责人,筹备惠信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金为民干了起来,一天睡四五个小时,汽车就是旅馆。这一干,金为民就走不了啦。爱人也来了,半年时间,1万平方米的厂房建成,几百台设备安装完毕,公司开业了。
而在贵州,金为民被原厂“除名”,且“党内除名”。除名文件寄到惠州,惠州大喜:“出身、成分、学历、职称都有,这不就是档案吗?”他们给金为民重新建档,重办户口,重新入党,让金为民从“黑户”变成了“白人”!
结果,广东人才荟萃,全国各地的人才汇聚广东,为广东经济注入了不会枯竭的动力。
广东人借鸡生蛋很有招式,也很有成效。
有人分析了广东人的发家史,认为广东人发财的有两类:
一类是靠自己发家的,这包括一些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养鱼、养禽生蛋等致富;另一些就是靠胆大,钻法律空子,投机取巧以倒买倒卖、走私贩私发的家,但这些人大多只是小打小闹,发了点财也便“知足而退”了。反之,则多到号子里蹲着。
一类是办实业发家的广东人。
这些人的发家史是靠外地人打出天下,技术是人家带来的,管理是人家操作的,市场是人家开拓的,自己只是因为先天的条件而当了总经理、董事长,成了“款爷”、富翁。
这句话虽不全准确,但却道出这一事实,这些广东的“实业家”倒能“借”来人才、资金和技术。
因此,与广东人做生意时,必须小心他借鸡生蛋的招式,否则你的人才、物力和技术全都会为他所用。当然,这其中最有效的“双赢”策略就是各取所长,各补其短,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10.小心“王婆卖瓜”
产品只有送到消费者手中,才会实现其价值,厂家才会盈利。
秉承中国文化传统,北方人多不喜欢标榜自己,蔑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
广东人就不同了,广东人喜欢冒险,自我表现意识强。
广东人敢于“毛遂自荐”,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他们“王婆卖瓜”的意识和手段最强。广东人的广告很有震撼力。
广告起源于人类的商业活动,广告最基本的职能是传递商业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的作用越来越大,已不在局限于简单的商品情报的传送,而在于引导消费者消费,产生新的需求,常常会导致消费方式、观念的转变,而且,广告也越来越在塑造企业自身形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广东人绝不是中国人中最早认识到广告重要作用的人,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广告曾令全世界为之侧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很快操起广告这把利器,大肆开拓市场,却比历史上的上海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广东人做广告,其大获成功之处,首推大搞“名人”战。
名人广告又首推全国最著名的演艺圈人士李默然的三九胃泰广告。当他神情严肃地提醒消费者使用三九胃泰“谨防假冒”时,全国其他地方还对名人做广告议论纷纷。但是,广东人并没有理会这些,接下来,又推汪明荃,又推沈殿霞等香港明星的商业广告,向全国的消费者推荐着广货。当内地人士把“名人广告”的指责与非议消除之后,起而仿效广东人时,广货已赫然摆上全国各地药店、商店。世界体操王子李宁更把“健力宝”这瓶“东方魔水”推遍全国,推到了海外,而国际上红得发紫的影星巩俐更以一个很大数目的广告身价为广东美的集团挣回上百个这样的数目,国际影星成龙更不遗余力地向全中国的小朋友们推荐小霸王学习机……
除了敢于早投入,高投入外,广东人做广告还有很成功的一点就是善于通过广告把产品和人们日常生活事件联系在一起,塑造一种消费环境,当人们接触到这一环境时,自然容易联想起这种商品。
这其中极为成功的,当属“健力宝”与“太阳神”。
李经纬是健力宝的创始人。1983年初,李经纬获悉中国体协总会想为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准备运动饮料。精明透顶的李经纬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一切就绪后,他们大力宣传,把样品送到包括国家女子排球队等许多体育单位,女排队员反映颇佳,终于,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会代表团指定饮料之一。
在奥运会开幕前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日本记者询问健力宝,欧阳孝回答:“且看女排比赛结果。”结果是,中国女排荣获金牌。这位日本记者在文章中称健力宝为“魔水”。此后,“东方魔水”健力宝名扬天下,并登陆美国。
健力宝一开始就以健康运动为销售的主题。“健力宝”这个名称上就体现出了产品设计人的这个用心。在此后的健力宝广告中,无不以体育运动、健康强壮为宣传主题,肌肉发达、动作优美的体操王子李宁,更把健力宝销售推向高潮。
此后,每逢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就是健力宝广告活跃之时,广播、电视、报纸、运动场地、路牌、纪念品等,凡是能用的广告媒体,无不被健力宝用来造势,最终使健力宝稳坐全国同类产品的头把交椅位置。
广东“太阳神”口服液,原名为“生物健”,初创时,其产品虽有奇效,无奈名不见经传,知之者甚少,买的就更寥寥无几,后经广告公司精心策划,重新包装,更名为太阳神,并大做广告,顿时名声大振,销量猛升。
“太阳神”的广告突破了单纯传播信息的广告的旧有模式,不宣传太阳神产品的科学性,而只着力突出其东方式的神秘色彩,从而使太阳神产品在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宣传广告之中脱颖而出。太阳神通过介绍产品的适用对象,功用原理,到最后突出品牌概念,强化广告的主题。通过正常的新闻媒介进行广告活动,人们终于认准了太阳神。
广东人利用广告为广货冲开了销路,也更下力气大做广告,在每次糖酒交易大会上,位置最醒目的广告多是广货的广告,如健力宝等。
现在,广东人做广告越来越强调广告发挥作用的实际价值,使得广告也趋向于向有用、有保留下去的价值,有被消费者更多的关注机会去发展。同时,广东人尝到了广告的甜头,也更起劲、更有水平地利用广告来获取财富。
现在做广告的人越来越多了,广东人在广告战中更是出新招,创立新意,创造最佳效果。
1994年底,广州某家酒楼开张,在报上登上一张不大不小的广告,说是要招聘一位“公关”经理。尽管企业招聘公关人员的广告比比皆是,但这张广告登得特别,它所谓的“公关”经理不问性别年龄,除了外貌端庄外,惟一的条件是需懂5国语言。一家酒楼的“公关”人员要懂5国语言?一时整个广州为此议论纷纷,大家都要看看它招到的到底是何许人也?
结果,最后一位徐娘半老的越南归侨应聘就任。她从越南归来,自然懂越南话,又学会了法语,还学过日语,她长期生活在越南南方,与美国人打交道,同时又掌握了英语,再加上华语,不多不少恰恰5国语言。
这家新开张的酒楼就是通过这一张奇特的招聘广告在酒楼如林的广告一举成名,不少人上这家酒楼吃饭就是为了验证一下这位“公关”是否真懂5国语言。
广州人的广告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广东人做广告做出了心得体会,做出了名堂。
如今,广东人看准了广告是一种投资,并且是一种投入很小而收益很大的一笔投资,因而敢下狠手,敢出奇招,但是,广东人的广告做得让人心服也心虚,有时也往往存在夸大其词,名不副实之嫌。
因此,面对广东人的“王婆卖瓜”式的广告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心从事,提防被其虚假方面蒙住。
(2)仔细学习其方法,利用广告进行营销创利。
(3)重视其广告的宣传作用,从中领会其产品的实力和质量,然后选取好的产品进行销售。
11.讲究避讳,投其所好
广东人很迷信,尤其是生意人更是这样。
广东开平市某化工厂连续几年经营效益不好,偌大一厂分析原因时找不到究竟,结果找来找去找到一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来了后,手持罗盘东照西望一番后,找出了对策,令厂领导在厂里塑一奔马像,马头朝向西北,然后,循马头指向寻找“贵人”相帮。
这本是风水先生的一派胡言,可是该化工厂立刻点头依允,塑好像后,派人直奔兰州,把兰州某化工厂研究所的全部人员高薪“挖”至开平……
如今之广东,无论贫富贵贱,迷信之风如瘟疫一般四处弥漫。在广东街头上,摆摊算卦的比比皆是。算卦人没有了原先的瞎子、道士,而代之以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少明眼人,甚至计算机也派上用场,求卦人也林林总总,涉及各行各业。
生意场上更是如此,出门前,有条件的话,广东商人都要问问先生,几时出门好,向哪个方向好,重大生意谈判前总要求上一卦:生意可谈成否?对手会怎样。至于日常生活中,广东人的婚丧嫁娶求职谋财,则更是常请“神人”指点了。
广东人最讲意头,数字要“6”、“8”,因为其谐音是“顺”和“发”。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是“6”与“8”的就抢手,有时需要竞拍,店铺门牌号码最好也是“6”、“8”,图个吉祥。而逢6、逢8的日子也显得金贵。
据称1988年8月8日,20世纪第二多“发”期,广州市青年人结婚激增,广州各大酒店婚筵宴席皆爆棚,生意好做,商家满意,食客开心,大家都冲着这一世纪难得有的四个8字相连的日子,不少商家果真“发”了。
广东人在日常交往中,尤其是逢年过节,探亲访友,糖用大吉利,烟用双喜牌,图个吉祥,送礼绝不敢送钟,因为那是“送终”,梨也是不能送的,因为那是“离”。
广东人出门之时,如打个喷嚏,眼皮跳了,这都是办事顺当与否的兆头,他们会小心对待,认为这预示出门遇喜事,办事顺当,反之则不吉。如此等等,广东人有时候神经兮兮的。
深圳是全国各地的人流荟萃之地,深圳人观念现代感强,但在广东这个地方,封建迷信给深圳人涂上了浓浓的色彩。人们称深圳是“传统的神主宰着现代的城”。
走进深圳的商店饭店,你随时都会看见在货架上或餐桌边,都有一尊大小不等的卧佛,或如来、或观音、或财神,其色泽鲜亮,雕塑精细,且点缀上霓虹灯而常年不熄。在他们的心目中,求发财,图吉利,均离不开诸神的保佑。仅以坂田第一工业区为例,几乎所有的厂家都设有神像,大厂大设,小厂小设,仿佛不设神像就没了主心骨。
在广东,谁家要发生了什么事,其神像前就会香烟缭绕,纸灰飘浮。民间如此信神,厂区也不例外。
有个不到200人的小家具厂,三层楼房的车间内就有两处供奉神像,万年霓虹灯在像边闪烁,像牌上写着“前后五主五帝之神位”、“财神之神位”。厂里,如有些日常小活动,诸如老板经理过生日等,要去神像前梦香烧纸,供奉祭品,以讨个吉利。而厂里的产品滞销,钱财巨损时,常常还会进行大祭祀活动,这时可谓倾巢而出,热闹非凡。
龙华镇有一家新建的电子厂,破土时挖出了一些墓,老板就感到不吉利。开工不到一个礼拜,一位厂领导便突然得病呜乎哀哉了,紧接着,又先后发生了几起工伤事故,不少人就咋呼,说厂主犯了且鬼煞,不把那些阴鬼的家修理整齐或搬迁出去,这个厂是不会安稳的。
老板大骇,在风水先生的指点下,马上在古墓上盖了一座“压鬼挡煞楼”和一座“阴鬼棺材屋”。又怕阴风无孔不入地骚扰,又在棺材屋旁盖了一座小楼,设置了大大小小的菩萨,“以正压邪,大振厂威”。
这一“工程”花去了数十万元,换来的只是老板心理上的平衡。
在广东,有时候,生意场上风云多变,生意人拿不定主意时,他们就会想起去求签问卦。
布吉镇有家小电器厂,近年来生意颇不景气,今年3月,因其产品质量不过关,倒腾出去后一共贴了27万多元,这使得老板惶惶不可终日。
这天,香港一家发来传真,要购买他们的电器。货要得多,开价也高。老板喜中有忧,不销售怕到手的财气半途飞了,销售又怕受骗上当,落个鸡飞蛋打。眼看发货期到了,老板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销售经理大有谋略,建议老板求个签,吉利就发货,不吉利就拉倒。这正合老板的心意。
结果,俩人赶到了当地有名的胜寺里,好不容易挤进众多占卜者中抽了一签。翻开号码一看,俩人不禁大惊失色,原来是“下下签”。经理无奈地说这是天意,这趟生意不得不丢下了。老板虽不太甘心,但又确怕这次发货因小失大,断了销售的后路,只得忍痛作罢。
针对广东的迷信的注重,与广东人做生意时,很要讲究。
(1)送礼要防“忌”,说话要注意,多用6与8,处处图吉利。
(2)摸准他们的迷信心态,多从唯心角度去迎合他们避凶就吉的心理。
(3)谈生意,进行合作,多选择在“良辰吉日”、“风水宝地”。
这样,精明之至的广东人才会乐意与你合作交往。
12.小心黑道
广东商人对李宗吾老先生的“厚黑学”也颇有研究,其厚黑术玩得相当老道。加之其得开放之先,商业头脑发达,所以,初涉商海的外地人往往成了他们的囊中物,盘中餐。
广东人惟财是从,嗜钱如命。做起生意来,有的人脸皮厚比城墙,内心黑如墨漆。
和上海相比,同有重商的传统,上海人重财以文雅取胜,深谙商业伦理,凭实力赚钱;但是,广东人就不同,由于市场经济的熏陶,广东商人分化为黑白两道,不少人取正道追求利润,也有人把各种手法运用入黑道,黑道盛行是广东商人中的一个污点,这些人是坑、蒙、拐、骗,五毒俱全。
商场如战场,智者胜,广东人嗜钱如命,其从商先行一步,经验丰富;厚黑学用得老道,再加上广东人的聪明创造,外地人涉入生意场不久,经商欠火候,太嫩了,往往容易上了广东人的圈套。
广东人做生意手法成熟老到,坑了不少外地人。
80年代,广货风行天下,走向全国各地。与此同时,广东假冒产品也盛行天下,无数的地下工作室生产国内外名牌商品,从日常生活用品到电子电器,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到高技术产品,假冒产品应有尽有。在购买广货时,一不留心,买的东西就是假的。
中美知识产权纠纷,美方就提到广东省30多家地下厂仿制美方音碟,使美方受损,广东成了侵权最多的地区。
另外,广东的黑市发展迅猛,大有渗透到千家万户并被许多人接受的势头。走私与走私品推销是广东黑市的主要浊流,广东与港澳紧连,边境走私有利可图,有空可钻,黑市交易也由此而生。
广东的黑市有两大特点:一、价格比合法交易便宜,这也是黑市不被许多人抵制的最大原因;二、黑市交易几乎可以在任何领域出现,且损害的多半只是国家利益,个人得益,因此,不少人对黑市不反感,甚至觉得黑市“方便”。
广东的黑市因走私现象的存在而畸形地明生暗长着,彩电、录像机、高档香烟和西药等走私品,在广东的非法销售量是非常巨大的。
据了解,在广东,有的走私品一靠岸,便在岸边以极低廉之价批发给预先约来的商贩,有的则由岸上同伙运至仓库藏好,再想方设法寻找主顾,有的则将货转成合法商品,销往大陆腹地。
和国内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广东人的黑白两道相当分明。白的走白道,手法高,获利丰且奉公守法。黑的走黑道,有黑的规矩和门道。两道并存,发展都很迅速。不像有些地方,走白道的,时不时要运用黑道手法;走黑道的,也多不十分“专业”,且有不少人视黑道为短期一试,挣点钱就退。
因此,与广东人做生意时,必须小心小心。
首先,要先判断对手是白道还是黑道,选中做生意的合作对象。
其次,遇上黑道应极力避开,否则沾上就可能倒受其害,破财甚至亡命了。
再次,做生意时,小心黑道势力的干涉。
第四,遇上黑道,向有关公安、司法部门求助,得到他们的支持,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