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动态
Metonymy和借代是被广泛运用的修辞方式之一,它们不直接说出所指对象的名称,而是借用与该人或该物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所说事物和另一事物虽然并没有相似点,但却有着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本体、借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是构成该种修辞的三个要素。该修辞的作用就是使读者或听者不仅知道所写的是什么,而且还能使人想到所说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该修辞格的运用基础是联想,可以作为英语美学修辞范畴的一种修辞格。
Metonymy和借代修辞格的本体和借体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构成方式比较复杂,运用时很容易与Simile和明喻、Metaphor和暗喻混淆起来。该修辞格和比喻的区别在于:比喻的本体同喻体之间必须具有的是相似关系,而该辞格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的是相关关系。但就Metonymy和借代而言,两者十分相似,只是在分类上有所不同。另外,因为中英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译者在双语互译时要对Metonymy和借代做适当处理。
目前,学术界对Metonymy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借代形成动因和机制的研究,如郑文贞、余纲(1963)[76]曾撰文探讨修辞手法产生的客观基础,他们从哲学角度解释借代形成的客观依据。2.在心理学上的开拓。黄庆萱(1987)曾指出:“人类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刺激,常产生‘消极适应’……要想有效地刺激人类反应,便必须讲究刺激的新颖性。心理学上的实验也表明,新颖的刺激远较经常的刺激更易引起注意。‘借代’一法,就是在这种心理基础上架构而成。”[77]蒋童、钟厚涛(2008)在此基础上指出,借代的形成除了客观依据外,还有主观的人的认知心理上的依据。[78]3.在认知语言学上的解释。如刘大为(2001)从认知性角度对借代做了研究,认为借代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接近性原则。他还点评了接近性认知过程的两种方式,指出了近喻不对称的认知结构等。[79]4.对借代研究历史的梳理。如孙建友(1996)广泛搜集了有关借代的研究资料,初步理出了唐代到当代有关借代研究的线索,勾勒了这一研究的演进轨迹。重点论述了当代的借喻研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借代研究的内容范围、方法特色以及各家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80]
而国内对借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Metonymy和借代比较,阐述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如徐立本(2007)在论文中指出了区别两者的五种办法:①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点,有相似点的是借喻,没有相似点的是借代。②看能否转换成明喻的形式,能转换的是借喻,不能转换的是借代。③看是否采用了比喻说法,采用了的是借喻,没有采用的是借代。④看是两种事物还是一种事物,是两种事物的是借喻,只有一种事物的是借代。⑤看作用,凡是以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来描绘说明本体的是借喻,凡用来突出、强调事物特征、标志的是借代。[81]3.借代的应用与翻译。龙青然(2005; 2006)[82]写了多篇文章,介绍借代在汉语成语中的应用。陈红斌(2005)[83]讨论了古文中借代的翻译问题。另外,也有不同学者研究借代在颜色词、科技领域等多方面的应用。
二 词源追踪
Metonymy一词源于希腊语“metonymia”,意思是“changing of name”(换称)。《韦氏新世界词典》(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给Metonymy下的定义是:“A figure of speech that consists in using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something else with which it is associated(as in‘spent the evening reading Shakespeare',‘lands belongs to the crown',‘demanded action by City Hall',‘ogling at the heavily mascaraed skirt at the next table'.)”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这种修辞方式故意不用需要说明的人或物的本称,而是借与该物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即借乙名来代替甲称。The Cassell Dictionary of Literary and Language Terms是这样定义的:“The name of something that is used to represent a more general but closely-related thing”。
《修辞方式例解字典》这样解释借代:“在一定语境中,借用与所指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所指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又名‘代称’、‘代替’、‘替代’、‘换名’等等。所指事物叫‘本体’,借用事物叫‘借体’。”《汉语修辞学》给它的定义是:“借代,就是借彼代此,不用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用同它具有相关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辞海》给借代的定义是:“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的,叫借代。”借代还有许多别名,如:代替、替代、换喻、提喻、伴名、换名、类名等。借代的修辞作用在于通过换一个反映个体特征的名称来突出本体特征,引发读者的联想,给人造成具体生动的印象。
三 构造与分类
(一)Metonymy的构造与分类
Metonymy与Metaphor构成的客观基础不同。前者的要义是取代,后者重在喻。Metonymy通常被叫做“换喻”,其他两个与之相并列的辞格Synecdoche被译为“提喻”,Antonomasia被译为“换称”。Synecdoche 是指用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代替部分。有些修辞学家们认为Synecdoche是Metonymy的一种形式或特殊类型。Antonomasia专指用专有名词代替普通名词,或用普通名词代替专有名词的借代方式。英语修辞学家们通常把这三个辞格统称为Metonymy。三者统称的Metonymy与汉语“借代”基本对应。“借代”分为“对代”和“旁借”,可以说,包括了英语中的Metonymy,Synecdoche和Antonomasia,其中,“对代”基本对应Synecdoche,“旁借”基本对应Metonymy和Antonomasia。
1.Metonymy的构造与分类:
(1)用容器的名称来代替所盛的东西
①The kettle is boiling.
译文:壶里的水开了。
②Sorry,my pocket can't afford such a pair of shoes.
译文:对不起,我的钱不够,买不起这双鞋。
③Mrs.Reed was so hospitable that she entertained her guests with a good table from time to time.
译文:里德太太非常好客,常常以美酒佳肴款待客人。
(2)以处所代替本体
①If the grave were perceivable,it would be weeping in grief.
译文:如果亡灵有知的话,他定会伤心落泪的。
②Washington has reacted cautiously to the latest proposals for nuclear disarmament.
译文:美国政府首脑们对最近的核裁军建议做出了慎重的反应。
③The whole town attended the funeral.
译文:全镇的人都去参加葬礼了。
(3)用工具代替本体
①He believed that the gun was not so much as the plough.
(“gun”代替武装部队,“plough”代替农场)
译文:他认为,与其去当兵,还不如去农场干活。
②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pen”借代“从文,写文章”,“sword”借代“动武,使用刀剑”)
译文:文胜于武。
③The Japanese soldiers put all to fire and sword.
(“fire and sword”借代“burning and killing”)
译文:日军穷凶极恶,到处杀人放火。
(4)以人体部位、器官指代本体
①If there is any bad blood in the fellow he will be sure to show it.
译文:如果这个人心里有所怀恨的话,他一定会流露出来。
②She is slowly losing her eyes.
译文:她正慢慢丧失视力。
③Sheila is good at letting her mind rule her heart.
译文:希拉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
(5)以作者代作品
①To read a Shakespeare or a Mark Twain is to eat a food full of protein.[84]
译文:读一部莎士比亚或马克·吐温的作品就是吃一份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②Only billionaires are able to collect Picasso.
译文:只有那些亿万富翁才有能力收集毕加索的立体画。
③Recently he has been steeped in O.Henry.
译文:最近,他沉迷于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之中。
(6)以原因代结果,或以结果代原因
①There is death in liquor.
(“death”指代“poison”,毒药是导致死亡的原因)
译文:这种溶剂能置人于死地。
②O,for a beaker full of the warm south! [85]
(John Keats: Ode to a Nightingale)
(“the warm south”温暖的南方,指英国南方气候温暖,阳光催熟葡萄,葡萄最后酿成美酒。)
译文:啊!但愿有一满杯葡萄酒。
③And I also have given you cleanness of teeth in all your cities,and want to bread in all your places.
(“cleanness of teeth”是因为没有东西吃的结果)
译文:我使你们在一切城中牙齿干净,在你们各处粮食缺乏。
(圣经公会1919年中文版译文)
(7)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
①Without sweat,without bread.
(“sweat”代替辛勤努力,“bread”代替一切食物)
译文:没有汗水付出,就没有食物获得。
②Had he known a little about Pavlov's dog,he wouldn't have made such a blunder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86]
译文:如果他懂一点巴甫洛夫神经学的话,就不会在这个病人的处理方案上有这么大失误。
③With all the red tape I ran into a city hall,it took me three months to get my business license.
译文:我在市政厅遇到了各种官僚主义的麻烦,我花了三个月才拿到营业执照。
(8)以抽象概念代替具体事物
①Death fell in showers.
译文:死亡的子弹如雨般降落。
②The work is a pleasure to me.
译文: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件乐事。
③The law came just in time to catch the armed robber.
译文:执法人员及时前来抓住了那个持械强盗。
2.Synecdoche的构造与分类:
(1)以局部代整体
①For there was never yet a fair woman but she made mouths in a glass.
(William Shakespeare: The Tempest)
译文:从来没有一个美女不是对着镜子做她的鬼脸。
(威廉·莎士比亚:《暴风雨》;朱生豪 译)
②Now,all hands! I'm going below,and I leave you here on deck.
(Robert L.Stevenson: The Wrecker)
译文:喂,全体船员注意!我要到下面去了,你们留在甲板上。
(罗伯特·斯蒂文森:《肇事者》)
③This newspaper—and probably the whole country—will wait its time and see how the new faces perform before judging them.
(“faces”代替“那些新近上台的人”)[87]
译文:这家报纸——大概全国也一样——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这些新面孔如何行事,然后再对他们做出判断。
(2)以整体代局部
①It was reported that Italy was beaten by unknowns from North Korea.
译文:据报道,意大利足球队被一支毫无名气的朝鲜队打败。
②The birds are singing to welcome the smiling year.
译文:鸟儿们歌唱迎接春天的到来。
③Then the surgeon cut me open and took out the appendix and stitched me up again.[88]
译文:然后,外科医生把我的腹部切开,取出阑尾,最后又把腹部缝好。
(3)以种代替属
①Had he chosen painting instead of politics,he would have been a great master with the brush.
译文:如果他当初选择的是绘画而不是政治,他一定会成为一位驾驭美术行业的大师。
②This young man is very clear; he may be another Edison.
(“Edison”代表“像爱迪生一样聪明的发明家”。)
译文:这个年轻人很聪明,他可能成为一个爱迪生。
③She made her living by her needle.
译文:她靠做针线活度日。
(4)以属代替种
①The port of London is filled with vessels of all kinds.
(“vessels容器”指代“船只”)
译文:伦敦港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船只。
②Let it be admitted that I am a weak creature.
译文:应当承认,我是一个软弱的人。
③Bell,book and candle shall not drive me back.[89]
(遮子奉约翰王之命在开战前从法国战场命令英国没收僧侣们的财产。临行前说了这句话,意思是既然国王赦命,平时习惯利用百姓们迷信神灵,宣称“铃镱、《圣经》和蜡烛”能驱邪逐魔的教会肯定无能为力,只能就范。这些愚弄百姓的东西失去以往的魔力,暗示神权屈服皇权之下,借机讽刺宗教势力。)
译文:铃镱、《圣经》和蜡烛都不能赶走我。
(5)以材料代替制品
①She has been on the boards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译文:她在舞台上度过了20多个春秋。
②The marble speaks before the silent lookers-on.
译文:墓碑向那些漠然的来访者诉说着。
③The criminal was bound in irons,but made good his escape.
译文:犯人戴着手铐脚镣,但还是逃跑了。
(6)复数代替单数
Dread disaster smote his breasts with grief; so,panting,from out his lung's very depth he sobbed for anguish.[90]
译文:令人恐惧的灾难袭击着他的胸部,使他感到悲痛;于是,他喘着气,从他肺腑深处发出痛苦的啜泣。
3.Antonomasia的构造与分类
Antonomasia与Metonymy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中的专有名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深远的历史。用作Antonomasia的专有名词可以唤起固有的联想,成为某种象征,频繁使用后,便成了家喻户晓的词。这些专有名词具有宗教或神话渊源,历史渊源或文学渊源。而后者的词不具备这些条件。
(1)用普通名词代替专有名词
①Beefeater(吃牛肉者),指代“吃公家饭的人”;
②Foggy Bottom(雾谷),指代“美国国务院的代名词”;
③Father of Lies(谎言之父),指代“穷凶极恶的人”;
④The Big Apple(大苹果),指代“美国纽约市”;
⑤Shangri-la(香格里拉),指代“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⑥Downing Street(唐宁街),指代“英国政府”;
⑦The Prince of Peace(和平王子),指代“耶稣”。
(2)用专有名词代替普通名词
①Tartuffe(达尔杜夫),指代“伪君子”;
②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和朱丽叶),指代“苦命的恋人”;
③Munich(慕尼黑),指代“纵容(或姑息)侵略的协定”或“出卖弱国的绥靖政策”;
④Gatsby(盖茨比),指代“暴发户”;
⑤Holmes(福尔摩斯),指代“具有敏锐洞察力和推理能力的人”;
⑥The American Dream(美国幻梦),指代“人人都有致富成功的机会”;
⑦Tess(苔丝),指代“纯洁无辜的女人”。
(二)借代的构造与分类
《汉语修辞格大辞典》[91]将借代分为旁借和对代两种,其下又分若干小类。旁借的定义是:用表达对象的伴随或附属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代本称。旁借分为八小类:工具代、材料代、处所代、作者代、特征代、别称代、所属代、标志代。对代的定义是:借用表达对象的相对方面的人或事物的名称代替本称。对代分六小类:实代虚(即:具体代抽象)、虚代实(即:抽象代具体)、局部代、整体代、特例代、定代约(即:定数代不定数)。
1.旁借
(1)工具代
①有些人倒吊起来肚子里滴不出几滴墨水,因为家里有钱,捐了个县丞,县丞虽然是微秩,究竟是朝廷的命官,磨够了资格,就做了县令,知府,也是有的。
(秦牧:《愤怒的海》)
【点评】“墨水”是获取文化知识的工具,借代“文化知识”。
②陈景润……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庄严的科学院被骚扰了;热腾腾的试验室冷冷清清了。日夜的辩论,剧烈的争吵。行动胜于语言,拳头代替舌头。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点评】“拳头”是武斗的工具,“舌头”是言辞说服的工具。
(2)材料代
①天色将晚,他睡眼朦胧地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鲁迅:《阿Q正传》)
【点评】“银的”“铜的”是钱的材质。
②虽无管弦丝竹之盛,一觥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
【点评】“管弦丝竹”借代“乐器”。“管”指竹箫等管乐器,“丝”指弦乐器,都是以材料代本称。
(3)处所代
①我喝酒,就是他培养出来的,后来,他娶了马老师,喝不那么痛快了,就跑到我这儿来痛饮黄龙。
(李国文:《变异》)
【点评】“黄龙”是历史上的地名,全国的首府,岳飞曾发誓要打到黄龙,饮酒庆功,这里以相关地名借代“酒”。
②他小子在外边灌什么,甭当我不知道:茅台他够不上。专喝“啤的”,有瓶的不喝零的,有“青岛”不喝“北京”。
(张辛欣、桑晔:《北京人·温垫烫汤》)
【点评】“青岛”指代青岛产的啤酒,“北京”指代北京产的啤酒,属于处所代本称。
(4)作者代
①不过在我是一种宝贝,因为这是三十年前,正当我热爱彼得斐的时候,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去买来的。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点评】以诗人“彼得斐”代替“彼得斐的诗”。(注:一般译作“裴多菲”。)
②现在,这块钢铁片,已安放在小小的红木架上当作假山摆在我的案头了。……峰岗起伏的轮廓有些像倪云林。
(夏丏尊:《钢铁假山》)
【点评】以画家“倪云林”的姓名代称,以“倪云林绘画的风格”为本称。
(5)特征代
①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灭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鲁迅:《药》)
【点评】“硬硬的”是银元的特征。
②不知道是听信了他的话呢,还是自个看不上眼,老王太太离开玉石眼了。
(周立波:《暴风骤雨》)
【点评】“玉石眼”是一种马的眼病,此处指代马。
(6)别称代
例:“嘿!坦克!你可把人急坏了!”剑波上前用力握着刘勋苍的手。
(曲波:《林海雪原》)
【点评】以绰号“坦克”代刘勋苍本人。
(7)所属代
①第一次给住在庄上的骆老洗耳朵,她下手轻,决心可很大,居然用了剪子,替骆老放了脓,去了腐肉,洗得一干二净,老头轻松多了,笑着说:“没想着大姐还是个外科呢。”
(菡子:《内外科》)
【点评】说她是“外科”是赞她是个“外科医生”,以所属代本称。
②“磨蹭甚,就等你一个人了!”工作队员“武装部”气势汹汹地说。
【点评】“武装部”代一位工作队员。
(郑义:《远村》)
(8)标志代
例: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成为一支大辫子了。
(鲁迅:《风波》)
【点评】以形象标志“双丫角”和“大辫子”代替“头发”。
2.对代
(1)具体代抽象
①一阵大风,妇女孩子都跑上山头,烧香磕头,各人都望着亲人的船,哭啊叫的,凄惨极啦,——别说还有船主那把杀人不见血的刀逼在你的后颈脖子上。
(杨朔:《海市》)
【点评】此处,“船主的压榨和欺凌”是被替代了的本称。
②老拔贡的脚丫子迈进了民国,脑瓜子可还留在大清的门槛里,遗老思想,痰迷心窍,一心想教出个状元及第的徒弟,他也好人死留名。
(刘绍棠:《瓜棚柳巷》)
【点评】“脑瓜子”在行文中替代了抽象的老拔贡的遗老思想。
(2)抽象代具体
①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闻一多:《最后一次的演讲》)
【点评】“正义”替代了“坚持正义的人们”。
②小白脸向经营科及有关技术人员介绍了他的这种高珞铸球的ABC,接着听了工厂生产介绍,考察了钢球在磨机里的运行过程。
(程培远:《金娃娃和胖娃娃的传奇》)
【点评】“ABC”指代高珞铸球的各项具体性能、数据等。
(3)局部代
①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点评】“眉”替代“头”,以局部代整体。
②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点评】“孤帆一片”指代“一艘船”。
(4)整体代
①只听见蟋蟋唆唆的纸响和沙沙沙沙的写字声,此时此刻世界真静极了。
(沈锋:《这些“主任”呵》)
【点评】“世界”是代称,本称仅指大千世界中的这一个具体的角落。
②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点评】代称是“中国人”,本称是中国人中的一部分,指反动军阀、政客及其爪牙们。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5)特例代
①他的诗也有忧郁,但都是很美丽的忧郁,可以说是一种叶赛宁式的忧郁。
(陈慧瑛:《劲松三刘》)
【点评】俄国诗人“叶赛宁”是一类诗人中的特例,以特例代替一般。
②全部策划自不会出于李岩,但李岩总不失为一个触媒,一个引线,一个黄金台上的郭槐吧。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点评】画线处是代称,替代有影响力感召力的“士”,以特例代替一般。
(6)定数代不定数
①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点评】用“三”“五”这样确定的数字替代不确定的数字。
②朝鲜的冬天,三日冷两日暖的,碰上好天,风丝都没有,太阳暖烘烘的,好像春天。
(杨朔:《平常的人》)
【点评】也是用“三”“两”这样的定数替代不定数。
四 译例分析
(一)英译汉
1.文学作品实例
(1)The chair is calling for order.
译文:主席在叫大家遵守秩序。
【点评】“the chair”(椅子)是“主席的座位”,指代“chairman”(主席)。译文将这一层意思翻译了出来,因为“chair”可以同时指“椅子”和“主席”,这是汉语无法体现的。
(2)I heard this from the lips of my friends..
译文:我从朋友口中听说此事。
【点评】原文用了以部分代替整体,译文直接将意思翻译了出来,因为英汉表达不同。
(3)There are about one hundred hands in this factory.
译文:厂里大概有100位左右工人。
【点评】原文用了以身体部位代替本体,译文直接将意思翻译了出来。
(4)He stayed under the roof for ten years.
译文:他在屋里待了10天。
【点评】原文“roof”(屋顶)是房屋的一部分,以局部代替整体。译文如将之直译为“他在屋顶下待了10天”,那就很奇怪了,因此译文就没有采用借代,而是直接将意思翻译了出来。
(5)The school is not empowered to administer corporal punishment to students.[92]
译文:学校当局无权向学生施行体罚。
【点评】原文把“The school”以整体代替部分“学校当局”,译文若直接翻译成“学校”也未尝不可,但是翻译成“学校当局”意思更加明确,但是也就没运用借代修辞格了。此处两种译文都可。
(6)He sets a good table.
译文:他摆了一桌好菜。
【点评】此处以种类代替属类,翻译成“菜”,较为符合汉语表达,若直译翻成“他摆了很好的一桌”未能体现原文意思,读者会以为是桌子摆得很好看或装饰很好的意思。
(7)She is the Venus of Suzhou.
译文:她是苏州的爱神维纳斯。
【点评】爱神“Venus”(维纳斯)虽然已被很多中国人所知,但并不是所有读者都知道,因此,原文用“Venus”代替“爱神”,译文通过增译将个别代一般这层意思翻译了出来。
(8)It is a pity that there is more ignorance than knowledge in our country.
译文:在我国,有知识的人少,没有知识的人多,这是一件遗憾的事。
【点评】原文以属类代替种类,译文经过处理,将其真正意思翻译了出来,否则将成为了“无知比知识多”,这样意思不明确,也不符合汉语表达。
(9)The point is,does Prince Charming find Sleeping Beauty? [93]
(Mary Clark: Loves Music,Loves to Dance)
译文:问题是,白马王子能否找到睡美人?
(郑雅丽 译)
【点评】原文中的代体“Prince Charming”和“Sleeping Beauty”分别取代主体“少女的梦中情人”和“少男的理想对象”,形成借代格。“Prince Charming”和“Sleeping Beauty”均属于童话故事中的虚构人物,但深入国内外民间,这些代体已经跨越语言社团,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10)Frank's Mr.Hyde was a charmer,but his Dr.Jekyll was frightening,truly frightening.[94]
(Kitty Kelley: His Way: The Unauthorized Biography of Frank Sinatra)
译文:法兰·仙纳杜拉很有吸引力,但他的另一面却很可怕,真的很可怕。
(郑雅丽 译)
【点评】代体“Mr.Hyde”和“Dr.Jekyll”是史蒂文生笔下的小说人物,在英美国家成为了英语词汇中的常用语,但是并不为中国读者熟知,所以此处不能将人名直接翻译出来。原文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已故歌王法兰·仙纳杜拉生前喜怒无常。高兴的时候,人见人爱;生气的时候,十分可怕。因此,此处最好采用意译法,放弃代体,把主体的意思直接翻译出来。
(11)Cassandra's warnings,she thought bitterly.Pat won't listen to me.[95]
(Mary Clark: Stillwatch)
译文:这警告是白说了,她闷闷不乐,自忖碧儿不会听她的。
(玛丽·克拉克:《视而不见》,郑雅丽 译)
【点评】原文代体“Cassandra”是希腊神话人名,一般英语辞典也有收录,直接音译的话是“卡桑德拉”。传说太阳神阿波罗向卡桑德拉求爱不遂,大怒,令她成为先知来惩罚她。从此,卡桑德拉具有预见未来的本领,但没人相信她,甚至到处被人讥笑奚落。翻译这句话时,如果译者保留借代格,结果可能会使译句意思隐晦不清。
(12)Soapy stood still with his hands in his pockets and smiled at the sight of brass buttons.[96]
(O.Henry: The Police and the Anthem)
译文:苏比不声不响地站着,两手插在口袋里,一见到警察就露出微笑。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点评】铜纽扣是美国警察制服的一个特征,此处借以代指警察。翻译时不能采用直译翻成“铜纽扣”。
(13)A thousand mustaches can live together,but not four breasts.
译文:千条汉子能共处,两个婆娘难相容。
【点评】原文中斜体部分是代体,以身体部位来代替整体,译文不可将其直接翻译成“胡子”和“胸部”,而应将其本体指明。
(14)To appreciate it really one has to see it from underneath the fall,and to do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be dressed in a yellow oil-skin,which is as ugly as mackintosh and I hope none of you ever wears one.[97]
(Oscar Wilde: Impressions of America)
译文:要真正欣赏到它(指尼亚加拉大瀑布),人们必须从瀑布的下面去看,要这样做的话就必须穿上一件和马金托雨衣一样难看的黄色油布雨衣——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穿它。
(奥斯卡·王尔德:《美国印象》)
【点评】苏格兰的一位名叫Charles Mackintosh(1766—1843)的人发明了一种雨衣,后来人们便以他的姓“Mackintosh”来代指雨衣,因此,翻译时应增加“雨衣”使译文意思更加明确。
(二)汉译英
汉语借代翻译成英语有多种译法,可以直译也可以意译。下文将主要讨论经过处理的意译法,以供探讨和学习。
(1)自古说“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这孩子料想不能长大,我看也是个死数,不如早些替了大娘去,还保得这孩子一命。
(吴敬梓:《儒林外史》)
译文:A stepmother is always cruel.Then my son wouldn't live to grow up,and that would be the death of me.I'd rather die now,instead of you,to save this child's life.
(杨宪益、戴乃迭 译)
【点评】“拳头”是打人的工具,这里以“拳头”代替鞭挞。原文运用了借代,而译文将之意译为“A stepmother is always cruel”,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2)严致和又道:“却是不可多心;将来置备祭桌,破费钱财,都是我这里安排。”
(吴敬梓:《儒林外史》)
译文:“Please don't have any scruples,”Mr.Yen went on.“When you need money for sacrifices I'll be responsible for all expenses.”
(杨宪益、戴乃迭 译)
【点评】原文借祭祀的处所“祭桌”代替“祭品”。原文运用了借代,而译文将之意译为“sacrifices”(祭品)。
(3)虽无管弦丝竹之盛,一觥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
译文:No music is provided,but with drinking and with song,our hearts are gay and at ease.
(Herbert A.Giles 译)
【点评】“管弦丝竹”指代乐器,而且是中国特有的乐器。因此,译文将之直接翻译成“music”,未翻译出原文的借代。
(4)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不知六与七……[98]
(陶潜:《责子》)
译文:The eldest son,Ah Su,is now sixteen,
Whose laziness without a rival rests;
…The second son.Ah Hsuan,almost fifteen,
…To count to six or seven they do not know.
(杨宪益、戴乃迭 译)
【点评】原文用“二八”代替阿舒的年龄,以“六”和“七”代替最简单的数字,这是以事物的数量代替本称,另外以“志学”代替“十五岁”。(语出《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译文将“二八”和“志学”意译,没有采用借代法,但是“六”和“七”与原文对应。
(5)我们都把这一百多斤交给共产主义了。
(浩然:《艳阳天》)
译文:We have all devoted ourselves to the cause of communism,body and soul.
(李定坤 译)
【点评】“一百多斤”指代包括生命在内的全身心,因为一个普通成人的体重一般为一百多斤。译文用“ourselves”来处理“一百多斤”,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6)咱们这里都是三八六一部队的兵,得特别照顾。[99]
译文:We are all woman and children; special consideration is needed for us.
【点评】此处原文用“三八”代替妇女,用“六一”代替儿童,组成部队番号的模样,亦庄亦谐,倍增情趣。译文虽然翻译出了原文的意思,但是读起来就不如原文精彩了。
(7)春风秋月,地北天南,时间的长河流过了九曲十八弯,他至今还留在我记忆的沙滩上。
(韩少功:《风吹唢呐声》)
译文:Long years have passed away and his image still remains fresh on the sandy beach of my memory,although I am far away from that mountain village.
【点评】原文的“九曲十八弯”用定数代替不定数,表示时间之长。译文未用借代法将之翻译出来,但意思表达明确。
(8)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该是红肥绿瘦。”
(李清照:《如梦令》)
译文:Last night was windy with intermittent rain.
I've slept sound; but the effects of drink remain.
I ask how the flowers are of the curtain-drawer,
She says,“Begonias are e'er as before.
Don't you recognize it for a fact at all:
Now leaves should be large and flowers should be small? ”
(徐忠杰 译)
【点评】原文以抽象的“绿”色代替具体的“海棠叶”,以抽象的“红”色代替具体的“海棠花”。这种借代避免了词语的重复,增添了文笔的变化和活力。译文直接将意思翻译了出来,没有原文意境来得优美。
(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别留》)
译文:Would you have me bow my head before mighty princes,
Forgetting all the joy of my heart?
(杨宪益、戴乃迭 译)
【点评】原文以“摧眉折腰”代替“阿谀奉承”,用具体表示抽象。译文采用了“bow my head”,成功地对应了原文的借代,化隐为显,化深为浅。
(10)但是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书“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鲁迅:《社戏》)
译文:To me,however,it was heaven,for not only was I treated as a guest of honor but here I could skip reading the Book of Songs.
(杨宪益、戴乃迭 译)
【点评】原文以《诗经》中的诗句“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代替《诗经》,以局部代替整体。译文直接点明《诗经》。
(11)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以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
(毛泽东:《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
译文:Most poets of the Song Dynasty did not know that the art of poetry is thinking in terms of images.They departed from the laws of poetic writing of the poets of the Tang Dynasty,and as a result their poems are as inspired as chewing wax.
(李定坤 译)
【点评】原文以“宋人”代“宋代诗人”,以“唐人”代“唐代诗人”,这些都是以整体代局部。译文直接将意思翻译了出来,否则英文读者会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12)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译文:If popularization remains the same level forever,with the same stuff being supplied month after month and year after year,always the same“Little Cowherd”and the same“man,hand,mouth,knife,cow,goat”,will not the educators and those being educated be six or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北京外文出版社,1965年译文)
【点评】原文“小放牛”代一般的初级通俗文艺作品,以“人、手、口、刀、牛、羊”代启蒙识字课本或启蒙教学内容。该译直接对应原文,也采用了借代用法,较好地传达了原文意思。
(13)“宝宝”都上山来,老通宝他们还是捏着一把汗。
(茅盾:《春蚕》)
译文:The“little darlings”began spinning their cocoons,but Old Tung Pao's family was still in a sweat.
(Sidney Shapiro 译)
【点评】此处的“捏着一把汗”是提心吊胆、过分紧张的结果,是运用了借结果代原因的借代法,译文为了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将其直接译为“in a sweat”。
(14)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是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
(茅盾:《林家铺子》)
译文:Mr.Lin was drenched with perspiration,and although he was worn out,he was very happy.
(Sidney Shapiro 译)
【点评】此处“汗透棉袍”是“累”的结果。因为人累了,身上会出汗,所以属于以结果代原因。译文也采用了借代法,将之翻译为“was drenched with perspiration”。
(15)这少数人打倒了,“鲁智深”解放了。[100]
(毛泽东:《团结起来,划清敌我界限》)
译文:Once those few people are beaten,the monk will become a free man.
(郑雅丽 译)
【点评】原文“鲁智深”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一个英雄人物,其身份为和尚。以他指代“和尚们”,是以特定代一般。此处不能直译“Lu Zhishen”,因为英文读者并不熟悉这个人物形象。
(16)天知道——更有饿瘪的肚子知道。
(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
译文:Heaven knows—and the empty stomachknows.
(N.L.Cheng 译)
【点评】原文“肚子”以整体代局部,指代“胃”,译文直接将胃翻译了出来,更符合西方表达。中国人更喜欢说“肚子痛”,这也可以表示“胃痛”,但是西方人则说“stomach”。
(17)云南园虽然远离烦嚣,却不曾远离过苦难。……若干年前,时局骤变,园内的脚步声沉寂下来了。[101]
(云惟利:《南洋文学丛书缘起》)
译文:Though Yunnan Gardens were far away from the city,they had never been far away from predicaments….Many years ago,when the country was undergoing momentous changes,we could hardly hear any footfall in the Gardens.
(郑雅丽 译)
【点评】原文两处画线部分属于局部性代体顶替某件事情。“云南园”位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园一角,这里顶替主体“新加坡全国的华文教育”,译文保留了这个代体。“脚步声”取代的主体是“从事华文教育的活动”,译文也采取了直译法。
五 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讨论,我们发现,Metonymy和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联系多种多样,构成方式也比较复杂。汉语修辞格借代不仅与英语Metonymy相似,而且还包含英语修辞格Synecdoche和Antonomasia。它们在结构上和修辞作用上都彼此十分相似,而在相似之中又存在一些差异。
“修辞”是“说话的艺术”,是语言同义表达的探求。要表达一个思想,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而其效果常常差别很大。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历史发展不同,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相异,美学观念也有所差别,往往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会使用不同的比喻或不同的修辞格。但就修辞的手法而论,英语绝大部分修辞格都能在汉语中找到与它们相同或类似的修辞方式。借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使用借代修辞格,是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或者使语言更加整齐匀称,音调铿锵,显示出前后事物的内在联系,达到加强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产生丰富联想,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效果。
在翻译理论中,所谓“形”是指语言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和文化意象,所谓“义”则指内容或含义。在英汉翻译中,我们经常遇到“形”与“义”之间的矛盾,即如何把原文中的“形”与“义”同时移植到译文中的问题。无论是转喻也好,换称也好,提喻也好,都有一个特点:“以甲代乙,以此代彼”,因此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不是很不相同,就是不尽相同。
遇见这类修辞格,首先要在“甲”的“形”中,寻找出“乙”的实“义”,细读原作,反复探索。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达形式和文化意象之间的运用有较大差别,往往会引起“形”“义”难以两全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方法是“舍形取义”即意译或释义。在借代翻译时应注意适当运用直译、意译、引申词义、转换比喻形象等手段,以使译文与原文在思想与风格上保持一致。
总之,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译文“形”“义”兼备,使“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