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明著《慎德研究——以儒家传统为中心》一书,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经过修改而成的,三年前,她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伦理学专业的哲学博士学位,她是在我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业的。她的这本学位论文,是我十多年来指导博士生过程中最满意的博士学位论文之一,因此,在三年前审读她的论文时,就满怀喜悦的心情,一边看一边写下了这篇审读报告式的万字长文,当时,我难掩为师之乐,但对于自己学生的论文,过于溢美,不仅有失学术公正,而且可能导致师德之失。因此,我又是抱着一种非常慎重、严谨、客观的态度,做一次严肃的学术评论工作,因此,本文乃是对《慎德研究》一书的慎重评论。三年之后,这本论文经过修改终于要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仍然是难掩为师之乐,坚持“慎”之慎评。这篇长文的标题与内容基本还忠实于三年前所写,只是限于篇幅与公共性的考虑,做了必要的删节。
一读报告
(一)
先说说和玉明的结缘以及这个选题吧!玉明是来自吉林农村的一位东北姑娘,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本科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是伦理学专业。记得在她入学的前一年即2007年,我受到逝友、伦理学界曾经比较有名的学者、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兰秀良兄的邀请,去该校参加一个七八个人的小型学术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兰兄的《社会伦理学》提纲。在这个会上,第一次见到了玉明,她给我留下了一种诚挚朴实的印象。她向我表达了想跟我上博士的愿望,这当然是好事,但有这种愿望的学生不少,所以也没特别在意。她的丈夫当时已经是我们哲学院在读的硕士,是我的一位同学的学生,因此,不久他们夫妇俩就经过这位同学的介绍,专门来拜访我,表达了想随我上学的强烈愿望。可是,当年由于相关制度的限制,我已经接受了我名下的一名硕士同学作为直博生,原则上讲我不想再招第二个,因此,就给玉明出主意,让她报考了另外一位老师。考试成绩出来后,她的成绩考得也不错,完全符合录取标准,但她却以一分之差在那位老师的考生中名列第二,而这位老师是本校兼职导师,按人大规定只能招一名学生。那位排在第一的同学,已经是第三年报考他的博士生了,这么一听,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可是这对于玉明来说就意味着当年不能上学了,他们夫妇俩又一再找我,想上学的愿望之强烈,打动了我,就这样招了玉明,转了这么个大圈,最后还是成为正式的师生关系了,这也许就是缘分吧!
玉明入学后,对她的了解慢慢多了起来,玉明是一个聪明好学、刻苦努力的孩子,否则也不会从东北农村走到今天,虽然本科上的学校并不算特别有名,但由于她自己的努力,一毕业就考上了研究生,在读研究生期间,还曾经兼做过一段她们学校图书馆的办公室主任,办事干练很有章法,这都令我喜爱。就伦理学专业的生源来说,在我看来,第一自然是名校哲学系学生,第二就是师范大学的政教系学生,毕竟他们还是要系统学点伦理学,而且其课程体系较为宽泛全面,这对研究伦理学也有一定好处,比如,师范大学往往都开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而哲学系很少开这类课程,这样宽的知识结构对研究伦理学是很有益的。记得中国台湾的韦政通先生在介绍他为学的经验时,就曾介绍过他的科际整合法,这一点,自己在三十年的为学过程中,也是深有体会。在这篇论文中,玉明对慎德之心理结构的知情意的分析,就明显表现出她学过心理学的优势。在门内读书会上,我发现玉明是一个思路清晰、长于概括的人,尽管最初她的某些概括不尽准确,但善于概括、抽象、提炼思想,这对于一个从事理论工作的人来说,显然是一个长处。如果思维混乱,陷到材料中出不来,或者无思想,这对于一个学生或学者来说,是很令人担忧的。
在学期间,她也曾经跟我一起,注评了《贞观政要》一书,在此书中特别注重政治道德之慎德,“慎”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可能是一个全面的德目,但其在政治道德中表现得很突出,很多官箴都在讲“清、勤、慎”,在《贞观政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要统治者懂得“马上得天下易,守天下难”,因此,统治者要居安思危、慎始慎终。由此,我又想到,对于跟着我做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学生来说,方向无非两类题材,一类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或文本,另一类是一个问题或范畴。前几年在硕士课堂上,我曾经鼓励别人指导的两位同学在博士阶段写了中国的“报”,还有一位写了“俭”德,我毕业的学生已经写过“君子”、“义”、《管子》等,选题方向基本一致。我想干脆就让玉明写“慎”吧!这就是这个选题的由来。
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是一个兼具心理形式和道德实质主义内容的德目,我觉得它有点类似于西方的智,或者说是智的运用,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一种后台性的道德,似乎别的道德都离不开它,它似乎是一种形式的、后台的“全德”,而不像仁、义、礼式的全德是有实质内容的,比如,周人讲“克慎明德”,我理解似乎是说只有“克慎”才能“明德”,这是把慎作为实现一切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在周代的文献中,如说“慎德”有时并不是具体德目的意思,而是“慎其德”的意思。而且慎不仅是实现道德的手段,也是道德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境界,这就是儒家所讲的“慎独”境界。慎不仅是德,而且还有非德的含义,如为了避祸而“明哲保身”之慎就是一种功利的算计,是谈不上德的。可见,慎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又很复杂的问题,慎似乎无处不在,但你要说慎究竟是什么,又一下子难以把握,加之中国思想本身的特点就是长于综合而疏于分析,德目之间常常是相互联系的,分殊很难。
选题确定后,我们师生俩讨论过几次提纲,定了一个研究写作大纲,玉明就开工下工夫去了。她是工作有效率且听话的学生,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我本人的博士论文是写“孝”,现在在读的另一位学生准备写“忠”,玉明写“慎”,这种个案性的研究,对中国伦理文化的研究积累一定是有推动、有贡献的。问题论域集中且具有广泛的渗透性,选题独特且有一定的挑战性。从中国人的道德思维智慧角度看,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从另一个向度揭示中国伦理文化特质和中国国民性都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二)
那么,玉明的这篇论文究竟好在哪儿而值得推介呢?我想一篇好的论文,其之所以好的一些基本要素实际上是一样的,如问题意识突出、问题有意义、主题鲜明;对好问题还要有一个好的解决,即进行了完整系统的知识性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性见解;文献扎实、论证有力,是学问而不是意见,持之有据;论文的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文字流畅,遵守学术规范,引用得当,中规中矩。下面我将以这些一般的要求来分析介绍一下玉明的论文。
第一,对中国传统慎德做出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创新性观点,为中国伦理文化研究做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贡献。在前面已经提到,这个选题很重要但也有难度,虽然研究提纲是我们俩一起商量确定的,但写出来是什么样,我心里真没有底。可看了初稿,感觉非常好,由于选题本身是独特的,学界尚无一本专门研究慎德的专著,这本身就是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她对如此有难度的问题完全驾驭得了,对慎德作了全面、准确、周严的论述。论文正文的第一章“慎德及其演变”,先从字源上予以辨析,并提出“慎”的含义包括:第一,“警觉”,惧、忧、惕;第二,“收敛”,顺、静、戒;第三,“持重”,神、重、珍;第四,“认真”,真、审、密。在正面疏理“慎”之含义的基础上,还比较了相关的近义词——谨、谦、勤;反义词——懦、忍、卑,躁、轻、疏。这些梳理概括准确、细致、全面。进而提出了自己对慎之为德的概括,也就是说,慎德作为一种德性,包括人的哪些德性呢?这就是明辨是非、权衡取舍;思而后行,言行合宜;持盈惧满,省察克治;敬事趋善,守分尽职;知人识人,修己安人。而且仅用一节的篇幅对中国古代的慎德演变进行了宏观的回顾,对各个时期慎德的特点也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在第二章中,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慎德的内在结构,从知、情、意的心理结构上分析得缜密准确,从横向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慎德的应用范围(即处己、处人、处事),又从道德内在层次的纵向角度分析了慎德的几个内在层次,处于最低层的或道德性质还不十分突出的是避患保身之慎,处于第二层次的是敬德修持之慎,处于最高层次的是慎独至善之慎,这节的分析帮助人们厘清了慎何以为德以及慎之为德的层次性,使人洞彻了慎德的内在结构。不仅如此,她还把历史上有关思想家关于慎德的思想联结为一个逻辑的整体,如在讲到“避患保身之慎”时比较了刘向、王弼、王艮的思想异同;而在讲到“慎独至善之慎”时,又比较了荀子、《大学》、《中庸》和朱熹、刘宗周慎德思想的异同,从问题的角度,使人们获得了思想史的新知,难能可贵。为了使人们更好地把握慎德,本章第四节还对慎德与相关传统道德德目如孝、仁、勇作了比较研究。我想我不用再接着尽述其论文的精彩之处,否则有老师偏爱之嫌。
第二,观点与文献有完美的结合,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一种新的观点,如果没有文献和论据的支持,将会使学术观点变成空疏的意见,如果文献丰富到堆砌的程度而没有思想,那最多也是一个好的读书报告。任何一种学术创新,都离不开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前面已经说过,玉明作为一个女生或者未来的一个女性学者,具有长于提炼概括之优点,这是十分可贵的,这个“长”不仅在于会提炼概括,而且还概括得非常准确,换句话就是有思想,就是真正想明白、研究透了对象本身的客观属性和内在规律,从显性上看就是概括得准确。观点是从材料中概括出来的,这是归纳法;根据已经有的观点或结论再推出相关命题,这是演绎法。学术研究要掌握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料,使自己的观点持之有故。但如果材料不能为观点所驾驭,那将是一堆无逻辑联系的乱麻。在现代网络化条件下做学问,“学富五车”已经不再是第一优点,而是要有思想智慧。从与玉明的接触中,她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对现代电子技术和资料搜索技术有很好的掌握,曾经听她跟我说过,她善于向一切人学习,有一位已经是教授的她的好朋友,也是一位女性学者告诉了她治中国思想史的一些方法,还向她介绍了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的一个“语料库”软件。随着现在电子技术的进步,有关古代文献的数据库很多,用现代检索技术就可以找到大量文本书的专题信息,但仅靠这些数据信息,有可能会失去很多隐性的主题信息,而且如果不阅读消化,恐怕也是一堆无用的信息,知识区别于信息,就在于它对信息作了有序化整理和创新性拓展。玉明的论文中,观点和材料结合得非常完美,随手拈来,运用自如,不仅有思想信息资源,也有史实信息资源。如在讲到慎独时,不仅分析了相关思想家的慎独思想,而且还引用了一些史实信息,如文中就用这样两则史实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什么是慎独境界:“如蘧伯玉过卫君门,虽旁无一人,也能恭敬肃穆,揖让而过,遵守礼制,‘不为冥冥惰行’;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东汉安帝时的荆州刺史杨震亦能在夜深人静,无他人知晓之时,坚持正义,拒收行贿重金。”不仅有古代文本中的资源,也有现代人的研究著作中的信息,不仅有显性信息,如语句中直接言慎的,也有无“慎”字而意思是在谈“慎”德的隐性信息,从这些丰富的文献以及自如的运用中,可以明显看出,玉明是下了很大工夫的,是以认真阅读大量文献为基础的。另外,由于她对其所要论的论题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有着清晰的把握,所以非常逻辑地实现了她的相关观点与文献资料的完美结合。不仅原始的文献工夫很好,从行文中也可以看出,她阅读了大量当代人的研究著作,甚至我平时说过的比较好或重要的书她都及时读了,我在博士文献课上要求的书,她也读得很好,连我的著作她也是每本都认真读了,上述著作不仅读了,而且在文中得到了全面综合的运用,这真是一个聪明、刻苦的学生所当为呀!
第三,丰厚的知识积累,高度驾驭与娴熟的运用能力。玉明所写论文虽然仅是一“慎德”,给人感觉可能失之褊狭,但其实不然,不仅因为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而且还在于慎德在中国伦理文化中也有某种隐性综合的特质,无处不在,因此,所涉及的论域实际上是非常广泛的,涉及中国伦理文化的相关重大问题和德目。玉明能放能收,借着写这篇论文,以写带读,相信玉明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学习和理解也加宽加厚了,博士写论文不仅是一种思想、能力和文字的训练,而且也是综合使用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使自己具有一个博士的知识教养,这一点在玉明的论文中也典型地体现出来了。不仅阅读古人的著作,也广泛阅读今人的著作,文献支持之丰厚令人喜悦,但又能紧紧围绕自己的论题对文献进行选择取舍、概括、整合、创新。如在第三章第三节写慎德修养,我最初一看题目,噢,三个问题分别是孔子所言的“学、思、行”,感到似乎没谈出什么新意来,但深入进去一看,在这样一个大框子下,却是从三个方面条分缕析了孔、孟、荀的相关思想及其与慎德修养的关系,并做出进一步的精当论述,太好了。如围绕“为学”,将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博学”,并认为它是慎德修养的前提基础;将孟子的思想概括为“约学”,是慎德习性实现的简约之法;将荀子的思想概括为“强学”,锻炼了慎德修养的意志力。围绕“慎思”将孔、孟、荀的思想概括为“省思”“思诚”“思虑”等,在我看来都是非常准确而精当的。前三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照着讲,是对古人的思想进行逻辑疏理,当然这种问题专论不同于人物和文本个案的纯粹性、还原性疏理,而是也包含了整理者的思想和逻辑,相较于此,第四章“慎德的价值审视”则是要直接谈自己的学术见解了,有些学生,往往是做一种还原性整理还行,但到谈自己思想的时候就表现出贫乏。可是看了玉明论文的第四章,心里更加欣慰。她不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且从行文中可以感到她作为一个思想者的智慧和修德者的教养。如她对慎德的历史影响的论述,分别从个体人格塑造、交往伦理形成、政治环境构建几个方面,论述了慎德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历史影响,思想全面周密,富有辩证观点。对“慎德的现代价值”的论述,体现出她对现代生活的时代本质和生活特色有深刻的了解,并对慎德在现代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积极价值有非常深刻和全面的论述,并进一步论述了慎德的时代重塑问题,做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慎确实具有“慎其德”的全德和综合道德之特点,读玉明的论文,不仅领略了她作为一个学生、学者和思考者的知性智慧,更在眼前映现出她重视自己道德修养、不亢不卑的为人处世态度,淡定温和的笑脸和处事得当的干练作风,这一切也许都是玉明的慎其德或慎德吧!
第四,在论文形式上,思路清晰、逻辑严整、恪守学术规范、文字流畅。全文除导言和结论外,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慎德及其演变;慎德的内在结构;慎德的实现机制;慎德的价值审视,逻辑结构严整。在每一章下的几节里、几个问题里、问题下的小问题里,也都是层层相扣,脉络清晰,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对这样一个很难的问题,以宏大而缜密的思想建构,揭示了慎德的相关问题和规律,体现出玉明思维的清晰性。对每一个问题本身的概括都是挺好的,层次很清晰,这在行文中随处可见,为了凸显这一点,仅举一个例子:对“守德”原则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首先,“善”,慎德认同的道德价值;其次,“道”,慎德遵守的道德规范;最后,“德”,慎德的道德实践过程。这难能可贵。
文字表述虽然也有个别地方有不尽准确之处,但从总体上看,语言还是非常流畅的,特别令我高兴的是,在这么厚厚的一本论文中,几乎没看到过错别字,给老师交上来的初稿,在形式上,摘要、参考文献、注释都做得中规中矩,完全接近于一个完成稿,读这本学位论文,我感到是一种享受。
(三)
不是一般序言那样客气地蜻蜓点水式地说一点儿缺点,这可能不是为人师者的态度,论文的前两章的确令我满意,但读到第三章时,我觉得也有一些不足,其实写到此,这个序言已经变成指导教师的审读报告了,不过这样的文字对作者、读者可能是更为真实而负责任的。一些具体问题限于篇幅难于尽述,我都在论文中具体批注过了,这里主要说一些结构性的大的问题,供玉明修改初稿时参考,也在某种意义上记录、再现了师生间教学相长的真实过程。
从大的方面看,第一、二章写得非常好,我觉得似乎要改的不多。“导言”仅从文字上看,准确性、流畅性也不如第一、二章;第三章,某些观点和论述就多少有一些问题了。
我建议将第二章的章题由“慎德的伦理意蕴”改为“慎德的内在结构”,将第三章的章题由“慎德的伦理实现”改为“慎德的实现机制”更为周严准确。在一个题目中同时出现“德”与“伦理”似乎是不妥的,已经是“德”了,肯定含有伦理的意思,这有重复之嫌。第四章的章题由“慎德的历史审视”改为“慎德的价值审视”也许更为准确。
第二章第四节个别部分如“慎与信”一节似乎写得不甚好,没说清二者的关系,也不是必须谈慎德与儒家的每个主要道德的关系,是否可以考虑不要了。第三章第一节“慎德的实现基础”或可改题为“慎德的文化土壤”,“人性”“人情”两节写得似乎也不是太好,对“天命之性”我觉得也有理解上的偏差,另一方面又把荀子的人性论归结为与上述天命之性相对的“自然人性”,以这样的人性论作为基础来谈它对慎德的基础地位,这个前提是否成立就值得推敲!把中国的人情论概括为自然人情和社会人情两类,也值得推敲。另外,似乎着力在论述“人情”和人情法则了,与慎德的关联不够密切。这个问题也许比较难,难以说清楚,另外,其实讲的是慎德的现实基础,而不是实现机制,因此,也考虑是否这一节整个不要了。不要了并不影响全文,而且将写得不好的部分不要了,只会使论文显得更加干净漂亮,仅供参考,尚可讨论。我知道学生下了很大工夫,好不容易写出的东西你要让她不要了,这就像是从一个母亲手中想抢走她的娃娃那样不情愿,但如果这个娃娃是个先天残缺的,最好还是提前干预。第二节“慎德的伦理原则”建议改为“基本原则”;另外,提出的三个原则“执中”“守德”“公义”其逻辑顺序在我看来似乎应该将“执中”放在最后,因为它是形式上的或者是思维上的,而“守德”和“公义”是处于两个不同层次且具有实质的道德含义的,另外还建议要论述这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
一篇论文主体部分当然重要,但其引言和结论更加重要,因此,建议“引言”的起笔部分的问题意识、研究意义的阐述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文字上都可以写得再好些。结论在一篇论文中应该是更加大气的总体性总结和提升超越,目前大量篇幅还在论述“慎德之培养”,虽然也是一个逻辑的归结,但总令人觉得不够大气,因此,“结语”建议还可做较大幅度的修改。应该从总体上谈谈慎德在中国传统及当代道德结构中的地位、特点和重要性,慎德的演变、失落、挑战和重建,本研究最后解决了什么问题,做出了哪些贡献,对慎德和慎德研究的未来做出一些展望。目前的慎德培养部分,似可考虑移至第四章,或者保留在这儿也需要瘦身。这样是否大气一些?另外,我给玉明的结论加了一个标题——“追寻慎德”,这从总体上使人可以产生“美德伦理学”运动的联想,符合论文美德伦理学研究的性质,而且“追”有追求意,“寻”有探索意,也符合玉明对慎德的研究与实践追求的意蕴,也可以使“结论”的表述更鲜活生动、更有诗意和号召性。沿着这样的诗性哲学的风格去考虑“结论”的文字,这是更高一级的要求了!总之,希望“导言”能像演员出场有一个好的亮相,而“结语”成为超越提升的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
(四)
那么,总体上对这篇论文有何评价?有什么总体性的感受和一般性的启示呢?
以我自己浅薄的识见,这篇论文是玉明交给我的一部完全可以毕业的优秀答卷,这是一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她可以自豪地经过答辩戴上博士帽了,是一部经过修改绝对够得上出版水准的学术专著,为她今后成为一个独立学者奠定了学术训练和学术成果的基础。她确实可以毕业了、起飞了,不用在我的指导下学习研究了,她可以自己独立从事研究工作了,如果沿着一个正确的道路和学风走下去,一定会取得成绩,成为一名优秀的女性学者。至于这个选题和问题在中国伦理文化和学术积累方面的重要性,可能会有仁智互见的问题,我不能对之轻下结论,但同类研究专著我还没看到过,从这一问题领域的角度进行研究肯定是有其学术贡献的;不仅如此,以其质量,堪称一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
玉明的这篇论文,使我总是难以抑制自己的喜悦心情,我过去总是觉得师生关系也有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玉明的这篇论文是我目前指导的博士论文中我认为最好的一篇,给我带来了深刻的为人师者的幸福感。一边看就一边写这篇文字本身就体现出我情不自禁的喜悦之情,而且,读这篇论文,写这篇文字可以说是横跨了亚欧大陆、“文贯中西”了。玉明的论文也随着我在西方世界游历淬火了一下。这是因为在家看了不到一半,就于1月29日到2月8日偕夫人来西班牙和法国,看望女儿并旅行,一路上也带着这篇论文,借着倒时差和本人能早起的习惯,深夜两点、三点、五点都曾起来在卫生间看这篇论文(怕影响家人休息),一般人可能认为谈这个不雅,但古人自古就有“三上”之说,即马上、枕上、厕上读书之雅趣,因此,说出这个轶事,我自己觉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哈哈!
玉明的这篇论文涉及的题材,在我看来是一种综合性、隐含在各种德目之后的一种无处不在的德性,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况且学术界相关的研究几乎是没有的,在我看来,玉明的这篇论文是可以推荐参评优秀博士论文奖的。
读了玉明的论文,虽然难以掩饰自己作为一个为师者对好学生的喜爱和为师者的快乐和幸福,但基于职业道德和玉明所言之慎德,我想对玉明的论文做出尽可能严谨的评价,这是我作为一个为师者的慎德,因此,我上述审读报告想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况且要我这个人赞颂学生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不敢保证我的评价都是客观公正的,只是说,我从主观上力求做到公正准确。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感谢玉明为我带来的这种为师之乐,并祝愿玉明通过三年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学习和训练,通过《慎德研究》的磨炼,成为一个合格或优秀的学者,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事业有成,人生幸福!
2011年2月2日凌晨草成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某宾馆
二读报告
玉明的论文第二稿修改完成了,我又挑重点或者说她着力修改甚或是重写的部分来看,就再做点补记。
令人特别高兴的有两点:第一,凡是我在一稿审读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玉明都不打折扣地全部按我的意见做了修改,无论是某些章题的修改还是我建议要全部删除的某些章节,尤其是把自己辛辛苦苦写的东西整节拿掉,这很不容易。虽然我要求学生比较严,但实际上在学术上我还是主张人人平等的,并不是不让学生讲话,或者并不是认为自己说的都对,但一般来说,如果老师连自己学生写的文章都看不清哪里好哪里不好,那可能这个老师也就没有为人师的学术资格了!不管怎么说,玉明全按我的意见做了修改,我还是很高兴,不像有的学生水平不行还挺犟,不受教,这样的学生就真不知道该如何指导他们了!第二点令我高兴的是,玉明第二稿的修改较之第一稿,对问题的总体把握更加明晰深入,更加有高度,使论文的水平又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其“导言”和“结语”部分。在导言部分一开始,先写“慎德定位与研究价值”,在“慎德定位”中提出:慎德是隐含在中国伦理诸德之后的“全德”,是中国人的道德智慧思维模式,是探究中国伦理精神的独特视角。这种观点揭示了慎德的“隐德”和“全德”特性,为全文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准确的问题领域和视角,凸显了该研究的重大意义。在“结语”部分,总结论述了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地位和特点:“慎德”是实现一切道德的前提和基础,慎德涵盖其他道德的多重内涵,慎德是其他道德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境界即“慎独”。对慎德特点和变迁的论述有助于人们从总体上把握并实践慎德。
另外,在其一个注脚中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即《国语·卷三·周语下》中有“慎成端正,德之相也”。玉明认为这是古人把“慎”作为“四德”之一,但我所重视的却是,该文献对“慎”在四德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表述即“慎,德之守也”这句话,慎,作为智慧,可能是德之基,但其作为德,恐怕在全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可能是“德之守”即道德的守护和保障。这可以说准确地概括了慎之为德的作用和重要性。我以前曾经建议玉明将“结语”的题目定为“追寻慎德”,但现在我觉得将此题目定为“慎:德之守也”更为准确全面,也更有高度。
随着对慎德的德与非德性质、隐德与显德关系研究的深化,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建议玉明进一步思考:如德与智的关系、功利与道德的关系、个体善与社会善的关系问题,实现了个体人生善的事物是否为德?当个体善与社会善冲突时如何界定道德?是否基于个体功利考虑的幸福追求就一定不是德?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这次所写的总体性问题才能得到一个更为准确和深入的解决。但二稿的问题意识和总体提升的基本思想还是很不错的,方向是挺好的。我提的问题是进一步下工夫深入探讨的问题。另外,我感到结语后面的慎之演变与前面有重复,现在应该以“慎:德之守也”作结,即慎在全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慎德在现代人生活中的作用来作全文的结束,因此,结语实际上讲了三个总体性的问题,即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地位、慎德的特质、慎德的社会作用,这样既符合逻辑又有高度,是一个好的结语,对全文有提升作用。
总体上看,我仍然坚定地认为玉明的这篇论文是我目前所指导的学生中写得最好的一篇,由于她对该问题有着较长期的关注,因此,响鼓不用重棰敲,一说她反应很快,相信再经她下工夫修改,会不断提高论文的质量。
2011年3月12日补记于豳风轩
上述文字引言部分是这次改写时替换新写的,主体部分四节删除了太过于私人化的部分,其他全部照录三年半前的文字,补记则一字未改。这可能是一篇较为另类的著作序言,但我自己则相信,它是一篇更为真实的学术评论,而不是友情赞颂之文,也是一篇真实再现师生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互动情况的记录文字。这种文字让读者分享,在我看来也是负责任的,由于时间仓促,我未能对玉明在出版前再做修改的著作再次仔细审读,但我相信以玉明做人做事的风格,只会是越改越好!在本书即将正式出版前,我向玉明表示祝贺,也借此文向读者介绍推荐此书,愿此书的出版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贡献!
肖群忠
2014年12月10日于京华世纪城时雨园豳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