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飞云掣电:雷电灾害的防范自救
1689500000016

第16章 现场救护——雷电灾害的自救(2)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在场,未着火的人需要镇定、沉着,立即用随手可以拿到的被褥、衣服、笤帚等朝着火人身上的火点覆盖,或帮他撕下衣服,或用湿麻袋、毛毯把着火人包裹起来。

如何搬运被击者

根据现场情况分为紧急搬运和非紧急搬运。紧急搬运适合于现场环境危险;伤者需要更换卧姿以便于紧急施救,需心肺复苏时需要平硬地面;免于阻碍其他患者的急救。

非紧急搬运适合于经现场急救后将伤患搬运到急救车上或急救站内。

搬运时分为徒手搬运和器械(工具)搬运两种方法。现代各种灵巧、实用搬运工具的研发并投入急救使用,住房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正确、规范和科学的现场急救搬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徒手搬运

徒手搬运是指在搬运伤员过程中凭人力和技巧,不使用任何器具的一种搬运方法。该方法常适用于狭窄的阁楼和通道等担架或其他简易搬运工具无法通过的地方,伤患处境危险需紧急搬运时。此法虽实用但因其对搬运者来说比较劳累,有时容易给被击者带来不利影响,尤其不适合体重较重的伤患。单人徒手搬运常常用于危险环境、紧急情况,例如:灾害事故现场一定不要拘泥于形式,就地取材争取时间,常用扶、抱背、拖等方法:

(1)扶持法:此法适用于搬运伤病较轻、不能行走的伤员,如头部外伤、锁骨骨折、上肢骨折、胸部骨折、头昏的被击者。扶持时救护者站在被击者一侧,将其臂放在自己肩、颈部,一手拉被击者手腕,另一手扶住被击者腰部行走。作用是不仅给被击者一些支持,更主要能体现对被击者的关心。

(2)抱持法:适用于不能行走的伤者,如较重的头、胸、腹及下肢伤或昏迷的人。抱持时救护者蹲于被击者一侧。一手托其背部,一手托其大腿,轻轻抱起被击者,被击者(神志清者)可用手扶住救护者的颈部。

(3)背负法:救护人员先蹲下,然后将被击者上肢拉向自己胸前,使被击者前胸紧贴自己后背,再用双手抱住被击者的大腿中部,使其大腿向前弯曲,救护人员的双手绕过伤患的大腿抓住自己的腰带。然后救护人员站立后上身略向前倾斜行走。呼吸困难的被击者,如心脏病、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以及胸部创伤者不宜用此法。如被击者卧于地上、不能站立,则救护者躺于被击者一侧,一手紧握伤员肩部,另一手抱起伤员的腿用力翻身,使其负于自己背上,慢慢站起来。

(4)拖拉法:抢救时救护者站在伤员背后,两手从其腋下伸到其胸前,先将伤者的双手交叉,再用自己的双手握紧被击者的双手,并将自己的下颌放在其头顶上,使被击者的背部紧靠在自己的胸前慢慢向后退着走到安全的地方。

再进行其他现场救人徒手搬运时知用于急救人员多、没有搬运工具或山坡、沟壑不能使用担架等搬运工具。常用方法有如下四种:

(1)椅托式:两救护员在伤员两侧,各以右和左膝跪地,将一手伸入患者大腿之下并互相握紧,另一手交叉扶住病员背部。

(2)拉车式:由一个救护人员腋下抬起,将其头背抱在自己怀内,另一救护员蹲在被击者两腿中间,同时用手夹住被击者的两腿面向前,然后两人步调一致慢慢将被击者抬起。

(3)平拖式:两救护者站在被击者同侧,一人用手臂抱住被击者的肩部、腰部,另一人用手抱住病员的臀部,齐步平行走。

(4)双人搭椅:由两个救护人员对立于被击者两侧,然后两人弯腰,各以一手伸入被击者大腿下方而相互十字交叉紧握,另一手彼此交替支持被击者背部,或者救护人员右手紧握自己的左手手腕,左手紧握另一救护人员的右手手腕,以形成口字形。这两种不同的握手方法,都因形成类似于椅状而命名。

“假死”与人工呼吸

受伤者被雷击的电灼伤只是表面现象,最危险的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伤害。通常被雷击中的受伤者,常常会发生心脏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现象,这可能是一种雷击“假死”的现象。要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将受伤者平躺在地,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要做心外按摩。如果不及时抢救,受伤者就会因缺氧死亡。另外,要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有效的处置和抢救。

人工呼吸法有多种,以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最为简单且易掌握,效果也最好,同时还可以与胸外心脏挤压法配合进行。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口对口吹气法、口对鼻吹气法、举臂压胸人工呼吸法和举臂压背人工呼吸法等几种。

1.口对口呼吸法

伤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伤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伤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伤者头部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伤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伤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亳升左右,直到伤者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伤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是否有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伤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

2.口对鼻呼吸法

当伤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首先开放伤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伤者下颌使其口闭住。

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伤者鼻部,用力向伤者鼻孔内吹气,直到其胸部抬起,吹气后将伤者口部掰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伤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

3.举臂压胸人工呼吸法

伤者仰卧位,两上肢分别平放于躯干两侧,急救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端,用双手握住伤者的两前臂(接近肘关节的地方),并将其双臂向上拉,与躯体呈直角。

将双臂向外拉,使伤者的肢体呈十字状,维持此姿势2秒钟,使伤者的胸廓扩张,引气入肺(即吸气);接着再将伤者的两臂收回,使之屈肘放于胸廓的前外侧,对着肋骨施加压力。

持续2秒钟,使其胸廓缩小挤气出肺(即呼气)。如此往复,直至伤者恢复自主呼吸或确诊死亡为止。伸臂压胸的频率为每分钟14~16次。

4.举臂压背人工呼吸法

伤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腹部稍垫高,两臂伸过头或一臂枕在头下,使胸廓扩大。急救者跪在伤者头前,双手握住其两上臂(接近肘关节的地方),并向上拉过其头部,使空气进入肺内,然后将两臂放回原位;急救者双手撑开,压迫伤者两侧肩胛部位,使其肺内的气体排出。如此反复进行。

【注意事项】

1.解开被击者衣领、内衣、裤带、乳罩,以免胸廓受压。

2.仰卧人工呼吸时必须拉出伤者舌头,以免舌头后缩阻塞呼吸。

3.一般情况下应就地做人工呼吸,尽量少搬动。

4.将伤者抬置于空气流通的场所。使其头后仰,可在肩下垫枕头或其他物品,使其气管顺直。

5.人工呼吸要有节奏(每分钟约16~20次),并耐心地进行,直到自主呼吸恢复或者死亡症状确已出现为止。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是对心脏骤停被击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一旦发现被击者的心脏骤停,应迅速将被击者仰卧,抢救者用半握拳在被击者的心前区上反复敲击。如果敲击3~5次心脏搏动仍未恢复,则应立即改换胸外心脏按摩术抢救。

1.单人心肺复苏术

(1)操作要领:(1)首先判定被击者神志是否丧失。如果无反应,一面呼救,一面摆好被击者体位,打开气道。

(2)如被击者无呼吸,即刻进行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检查颈动脉,如脉搏存在,表明心脏尚未停搏,无需进行体外按压,仅做人工呼吸即可,按每分钟12次的频率进行吹气,同时观察被击者胸廓的起落。

一分钟后检查脉搏,如无搏动,则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抢救者面对被击者,跪在其身体一侧。

抢救者两肘关节伸直,双手重叠,将手掌腕部压在被击者胸骨中线下段、两乳之间。抢救者靠自己的臂力和体重有节律地向脊柱方向垂直下压后突然放松,如此反复进行。

成年被击者每分钟挤压60~80次。

抢救者在被击者胸部加压时,不可用力过猛,动作切忌粗暴。同时,挤压位置要正确,若位置过左过右或过高过低,则不仅达不到救治目的,反而容易折断被击者肋骨或损伤其内脏。

另外,为避免在心脏按摩时被击者呕吐物倒流或吸入气管,在做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将被击者的头部放低些,并使其面部偏向一侧。

(3)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比例为15:2,即15次心脏按压,2次吹气,交替进行。操作时,抢救者同时计数1、2、3、4、5、……、15次按压后,抢救者迅速倾斜头部,打开气道,深呼气,捏紧被击者鼻孔,快速吹气2次。然后再回到胸部,重新开始心脏按压15次。如此反复进行,一旦心跳开始,立即停止按压。

(2)注意事项: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1分钟后,可通过看、听和感觉来判定有无呼吸。以后每4~5分钟检查1次。操作时,中断时间最多不得超过5秒钟。

一旦心跳开始,立即停止心脏按压,同时尽快把被击者送到医院继续诊治。

2.双人心肺复苏术

双人心肺复苏法是指两人同时进行徒手操作,即一人进行心脏按压,另—个进行人工呼吸。

(1)操作要领:双人抢救的效果要比单人进行的效果好。按压速度为1分钟60次。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5:1,即5次心脏按压,1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如:

此反复,直到被击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死亡为止。

(2)注意事项:操作时,中断时间最多不得超过5秒。什么时候停止心脏按压好呢?

首先触摸被击者的手足,若温度略有回升的话,则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搏动,是心跳开始的证据,此时应立即停止心脏按压。

3.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

经现场心肺复苏后,可根据以下几条指标考虑是否有效。

(1)瞳孔:若瞳孔由大变小,复苏有效;反之,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说明复苏失败。

(2)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复苏有效;变为灰白或陶土色,说明复苏无效。

(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次按压可摸到1次搏动;如停止按压,脉搏仍跳动,说明心跳恢复;若停止按压,搏动消失,应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4)意识:复苏有效,可见被击者有眼球活动,并出现睫毛反射和对光反射,少数被击者开始出现手脚活动。

(5)自主呼吸:出现自主呼吸,复苏有效,但呼吸仍微弱者应继续口对口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