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平天国十四年
1691300000010

第10章 永安城中不永安(1)

随着天王陛下走水路的,还有他从随军家属或沿途村集所选的三十二个广西大脚妻子。

太平天国占领广西永安州(蒙山)是一个转折点。

金田起义后九个月,太平天国只是在紫荆山为圈子的东西南北中打转转,跳不出去,虽然打了不少胜仗。

洪秀全、杨秀清等领袖们在官村之战后,终于作出了攻打永安的战略。

这是一个被逼出来的高明决策。

当时清军主力麇集在柳州和浔州(桂平),南下和北上通途多被堵塞,只有走永安才是唯一道路。

永安州是一个小山城,防务空虚,也未纳入赛尚阿等清帅制定的包围圈。

转战九个月,行走二千里。长期的奔波,又拖老挈幼不得安定,需要有一个休整补给地方,藉此也要为新建的太平天国建构自己的政权组织。

太平军兵分两路向永安进发。洪秀全和杨秀清、冯云山走水路,水路满载辎重,还有洪秀全的后宫。他的后宫有元配赖莲英,那是在金田团营前夕,由花县家乡连同儿子洪天贵、女儿长天金洪天姣、次天金洪天口一齐接出来的;还有其他妻子,其中有在东乡称天王时,从随军家属或沿途村集所选的三十二个广西大脚姑娘。天王的得天独厚,他和所谓天父的其他子婿们是不必受“别男行女行”规定的。陆路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率领,沿湄江岸夹道而行,在挺进藤县境,于大黎山区驻扎五天,会集藤县、平南等县及其周边地区未能赶来金田团营的拜上帝会成员,据《李秀成供词》说,“西王在我家近村乡居住,传令凡拜上帝教之人不必畏逃,全家食饭,何必逃乎!我家寒苦,有食不逃。临行营之前,凡拜过上帝教之人,房屋俱要放火烧之,家寒无食之故,而随他也。”很多拜上帝会成员和穷苦农民纷纷参加了部队。

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军事领袖李秀成也是这时候加入进来的。当时他叫李以文,此后自己改名叫李寿成。1858年初,洪秀全因他从皖北前线,不远千里赶来援救镇江、中流砥柱,在回天京辅政时,才赐名叫李秀成的。洪秀全对他宠信有加,破格赐有与己名字相同的“秀”字。这在太平天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当然,他在小兵和中下级军官时代,还只能叫李以文和李寿成。

也有说陈玉成和李世贤等后期重要领袖也是在大黎参加太平军的,而且还是童子兵。但从他们家族许多成员投军远征,尤其是陈玉成的一个叔叔陈承珞,当时就进入高层,他在金田团营时就是与秦日纲并称的骨干人物。看来他们都是参加了金田团营了的。洪秀全也很赏识陈玉成。陈玉成本来叫陈丕成,因为有取武昌功,被洪秀全赐名玉成。但他当了统帅时的对手曾国藩、胡林翼和胜保之流,却谑呼他为“四眼狗”,这称呼出自敌对人物之口当然纯属是贬骂;他幼时在家乡确实有浑号“四眼狗”,“四眼狗”源由有两说,一说是两边眼下长有黑痣;一说是患有眼病,用艾草熏眼眶下,所留的不灭痕迹。

按照太平天国规定,年过十五岁才能是正兵,即精壮之兵。李世贤参加团营或编人正兵行列时,已是十八九岁,隶属于罗大纲麾下陆军作战,后来镇守在扬州瓜洲、镇江等地。他没有当过牌尾,所谓牌尾,通常即指在精壮兵丁后面所排列的非战斗人员,如年过五十,超过正兵年龄的伙夫、敲锣击鼓者和未过十五岁的少年儿童。

此中少年,就是通常所说的太平天国童子兵。

太平天国其实自己不叫“童子兵”。所谓“童子兵”,叫得最起劲的是张德坚主编《贼情汇纂》。这是一部由曾国藩授意、组织人员编集的“太平天国军政大观”。其中单独有一篇是写“童子兵”的。根据实况对照此篇叙述,太平天国只统称老小非战斗人员为“牌尾”;而不另称“童子兵”,是囿于他们不列入正兵编制,更没有自成编制;男性童子划归男营。

当然,太平天国的少年儿童也参加战斗。初生牛犊不畏虎。他们有时还担负冲锋陷阵的光荣任务,据记述,1853年1月,太平天国初占武昌省城,用地雷轰破武昌文昌门城墙根,就是五十名童子兵首先冲进缺口登城的。通常童子兵是不直接参加战斗的,有如在作战时,他们头缠红巾、手执竹枪在远处摇旗呐喊助威,或巡逻、放哨。

他们夺得永安州城的一大收获,就是坐上了官府拥有的绿盖围轿。

1851年9月25日太平天国攻占了广西永安州。这是金田起义以来攻占的第一座州城。

洪秀全自金田团营后的九个月,东战、西征,转战各地,主要的目的是招集金田周边还未赶来团营的拜上帝会成员。他们的战略方针只是游弋于村镇,而始终没有采取当时两广的天地会众的战术。当时,天地会众往往是稍有了几百几千人马,就包围州县,夺取州县,拼实力,打硬仗,以图一时之痛快。就这一点上,也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在起事时,是有远大的意向和卓越的指挥才能的。

就在金田起义二百五十余天后,太平军才选择进军永安州,夺取永安州。

前军主将萧朝贵等在大黎山区筹集军粮,扩充队伍,整装待发,由军帅罗大纲率领的一支千余人马的部队,担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路先锋。

9月23日,罗大纲部翻山越岭,进入永安州境,抢渡湄江、飞越咽喉要地古眉峡,击溃平乐协副将阿尔精阿和他的四百名部卒,攻占州南要塞水窦,直抵永安州城下。知州吴江打开城门放进了阿尔精阿的败兵,急忙派人向平南的乌兰泰军请援。

罗大纲部将士在东门外晒布岭上安置了几十门松木大炮,门门炮口针对州城。

9月25日中午,松木大炮向东门猛轰。而在州城西南角,太平军将士购得市场上所有出售的鞭炮,堆聚在城下,乘着西南风大作,将鞭炮点燃,顿时烟雾迷漫,城上守军眩迷难辨,于是就由陈姓门楼架天梯过城,便消灭了守军,打开了城门,罗大纲就率军冲进了城,吴江跳井自杀,阿尔精阿死于乱军中。

凯歌声中,萧朝贵等也相继入城。

10月1日,即攻占永安州的第七天,走水路的洪秀全和杨秀清、冯云山等溯湄江而上,也来到了永安州城。

洪秀全进州城时,全军用了最隆重的欢迎仪式,城里城外早已打扫得干干净净,锣鼓声、鞭炮声连续不绝。他坐在轿子里,后面的几十顶轿子坐着他的大小妻子群。

大概就从这个时候始,物质条件有所改观,轿子也多起来了。但这时的轿子很简单,无非是竹椅搭上两根长竿,数人舁之而已。洪秀全进永安州大概就是用这种简陋的轿子。在夺得州城后,他们才坐上官府拥有的绿蓝围轿,自此不断加宽加高轿子规格,形成太平天国轿子文化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洪秀全等领导人,都是喜欢乘轿子的。

乘着轿子多威风。文职官员乘轿子,就是武人行军,指挥战斗也常乘轿子。

当时官场风气,确实也很讲究乘着轿子去指挥战斗。

八十岁的署广西巡抚周天爵就是乘在轿子里,在将士身后督战的。

农民是善于模仿的。统帅指挥作战,亲临前哨,身处危境,也舍得性命坐轿子。1855年石达开在安徽石埭(石台)等地指挥打仗,就是坐在黄呢大轿里的。

领袖们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因此将坐轿也划分了等级。按照官阶高下规定轿子的乘坐规格。

从永安州突围北上,经长沙,至武昌,进南京,洪秀全等坐的轿子越来越富丽、宽敞;全军行走也远非在广西山谷奔波时,自携军火,裹粮以行,而是车辆相连,几千人队伍,就拥有几十个乘各色规格的坐轿,像在游街,真是好看。

在建都天京后,还设立了典天舆、典东舆等官衙。它的职责是安排天王、东王等及所属大大小小官员的坐轿。

太平天国官衙有很多是创造。轿子也有衙门,还设有职同于检点指挥等级别的轿官,它堪称是史无前例的。

在天京时,天王、东王等又非永安州时代可比。天王轿夫六十四人,东王轿夫四十八人,也有说五十六人,都是黄缎云龙坐轿。按规定,只要是官,就有坐轿,即使是一个只管二十五个兵或二十五户的两司马。也要坐由四人抬的黑绢大轿。

这是本本上规定,它还有更多的攀比、僭越。

轿子的特色是人抬人,众人抬一人,从金田团营、高喊平等口号的洪秀全、杨秀清等领袖们,终于自徒步走进了轿子。

洪秀全向全军大小将士承诺:到了小天堂,最小的也封军帅,人人都得享有累代世袭的特权。

太平天国占领永安州城的第二天,乌兰泰大军才踱着方步赶到城西南文圩,旋即进驻佛子村。随后,各支清军陆续赶到,分头驻扎,至10月底,向荣大军进驻城西古排塘。至此永安州城四郊多垒,太平军为保卫永安州城,和围城清军展开了多次的战斗。

永安州失守使赛尚阿受到咸丰帝严责,说他调度失宜,议以革职留任;并勒令他立即收复州城。赛尚阿一筹莫展,被迫走出桂林,将总指挥部扎在阳朔,就近指挥前线军事,他以乌兰泰为南路主帅,向荣为北路主帅,对永安州进行围攻。两路兵力共有四万六千多人,超过太平军一倍多,当时能作战的太平军不到二万人。

但是,清军的多次进攻均未得逞,几乎是每战必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将帅不和,相互倾轧。乌兰泰主张“围而击之”;向荣倡导“纵而掩之”,一个要在合围中歼灭对手;一个主张网开一面,在追击中歼除对手,两个各持己见,谁也不服贴谁。赛尚阿于军事一窍不通,悬而难决,拖了两三个月,方才采纳乌兰泰围城的战略,以重兵包围永安州。这时的清兵人数虽众,装备也多是属于国内先进武器的火药枪,但却非常怕上阵。据赛尚阿的翼长(参谋长)姚莹说:“自来我兵(清军)之败,多由远望见贼(太平军)在一二里之外,即放枪炮,相去甚远,不能伤中贼人,惟惧其前进而已。贼俟我火药铅弹渐尽,然后蜂拥而来,我之枪炮,已不可用,不得不弃之而去矣”。(《中复堂遗稿》)

清军虽重重围困永安州,却又怕接近州城。因而当时有个佚名的文人写道:

孤城在望无人近,

半载遥从壁上观。

在敌人围困圈里,太平天国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战略,坚守永安州六个多月。

在此期间,太平天国领袖们,拉开了各项政治建制,使初具规模的国家结构基本奠定。因此后人称这个时期为“永安建国”或“永安建制”。

重要的是鼓励士气,强化将士的信念。

鼓励士气就是要给人们有奔头、有方向。

自从萧朝贵以天兄传言提出赴小天堂的号召后。洪秀全在突围诏中又重加申明,但此时所说的小天堂乃是朦胧与遥远的,并没有具体和实际的含义,而农民大众是最讲究要能看得见摸得到的。太平天国进永安州城不久,就两次以洪秀全诏旨,对小天堂作了比较清楚的阐述,明确些说,就是许愿。

第一道诏旨,是命令各军每场战斗后,各级军官逐级按将士表现登记,遵令向前杀敌,则在花名前画圆圈;逆令退缩,则画交叉,以记功罪,“俟到小天堂,以定官职高低,小功有小赏,大功有大封,各宜努力自爱”。它将小天堂封赏与现实的战斗结合在一起,激励将士立功受赏的积极性。

第二道诏旨,是号召将士踊跃同心,杀敌立功。它特别提出凡是跟到小天堂者,均可享有“累代世袭”的特权。“现封及者,袍帽遵依官制;未封及者,封帽一概尽与两司马同。既封及者一体。未封及者一样。上到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山功勋等臣,大则封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至小亦军帅职,累代世袭,龙袍角带在天朝。”(《谕兵将立志顶天真忠报国到底诏》)。

这是说永安州的太平军将士,人人不分上下,都可享受世袭制政治待遇,即使是未授官职的普通一兵,也给与两司马官职。永安城里无兵卒。如从永安跟到未来的小天堂,则最少也能连跳四级至军帅。这个愿许得多好,有既得利益保证,又能不断获得权力和财产分配权。利益均露,但它只能是永安州时期的太平军将士才能享受的。

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这样小天堂已不是上帝天国的幻影,这是人间的“天国”的写真。它的淡化宗教色彩,宣扬世袭制度,正合符农耕社会小农执持的文化思维。由永安颁布的世袭制度,贯串了太平天国全时期。此处所提及的官阶可以世袭,与官阶搭界的官职、官衔都可取得世袭。让子子孙孙都能享受自父祖辈得来的这份特权。它是古今中外从未有的世袭制全方位的国家。

太平天国开始用封官进爵刺激将士,鼓舞斗志,为向小天堂进军继续奋斗。

可是这个小天堂在什么地方呢?

当时,洪秀全或是杨秀清、萧朝贵,谁都没有再进一步提出具体的答案。因为就在此间,他们在永安忙于封王大典,颁布《太平礼制》以及开科取士,还没有想到下一只棋摆在何方哩!

因为严格等级,没有官职的兵丁只能用红布扎头,老百姓不准戴帽,只允许用灰黑布扎头,犯者是要杀头的。

永安建制是明确等级。

太平天国是很讲究上下等级的。各级就有各级的政治待遇、物质享受。所谓当年拜上帝会时期倡导的“平等”、“平均”,那是在物质生产和分配相当贫乏时说说而已,是很难真正做到的。

因为讲等级,天王和各级官员的帽子、服饰以至旗帜都分别有严格规定,与民间更有严格区别。

官员可按级别戴相应的官帽、扎黄巾、红巾,人们也可凭所扎的黄红巾长短判别官阶;没有官职的兵丁,只能用红布包头,其它服饰一概不能采用黄红两色,否则是要杀头的;老百姓不准戴帽子,民间用帽一律禁止,也不能用红布头包头,只允许用灰黑布扎头;如有婚娶,新郎特许添加红额一个,民间着服,也只能用青、蓝和灰黑三色,不得与官服颜色混淆,犯者也是要杀头的。

旗帜是很能显示官员地位的。太平军各级官员都规定有特色旗号,以旗式大小长短就可看出主官官阶的高下。旗色都用黄色,按官阶定,如正军师长阔各九尺五寸,副军师各九尺;最小的两司马也有边长二尺五寸的黑色无边三角旗。清军军官是没有自己专用旗的。很长时期内,他们因情报失灵,弄不清太平官制,有次向荣就将缴获的“太平水营前二前四北上上黄旗两司马”旗,视为重要战利品送呈北京。

永安建制的一件头等大事是封王,这才真算是过把瘾。

洪秀全自称万岁,在进永安州后,就封所谓天父诸子婿,他的天父所生同胞兄弟杨秀清九千岁,萧朝贵八千岁,冯云山七千岁,韦昌辉六千岁和石达开五千岁。

封了千岁当然还得封王。

于是洪秀全不久下达了封王诏旨:

“前此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各军师,朕命称为王爷,姑从凡间歪例。据真论道,有些冒犯天父,天父才是爷也。今特褒封左辅正军师为东王,管治东方各国;褒封右弼又副军师为西王,管治西方各国;褒封前导副军师为南王,管治南方各国,褒封后护又副军师为北王,管治北方各国;又褒封达胞为翼王,羽翼王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天王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