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1692600000019

第19章 沟通(1)

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角色转换

“成功的人”知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高高的雪山顶上有一粒小水滴被固化在冰川里动弹不得,虽然每天居高临下地放眼世界,但从来没有机会去周游列国,看着周围的伙伴都去过大海,它羡慕之余也充满了期待。俗话说“心想事成”,渴望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成为现实,机会终于来了。(固态水的状态)

小水滴觉得自己在松动、下滑,最后不由自主地奔跑起来了,太棒了!汇入到河流里去了,只要跟着走,就可以见到大海了。(液态水的形态)

走着走着,越来越慢了,前面横亘着一片沙漠,小水滴被滞留在沙粒中动弹不得,但脑海中仍然魂牵梦绕着传说中的大海。渐渐地,它觉得自己越来越轻,飘起来了,飞上了天空,融入到了云朵里。(气态水的姿态)

随着云的太空漫步,小水滴也在空中从这个地方飘到另一个地方。突然有一天,它觉得浑身发冷,身子变得沉重了起来,开始下降,随着一场大雨,它从空中掉落了下来,像坐过山车一样滑进了大海。在不断转换角色的过程中,小水滴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当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英国人沟通的时候,要么中国人讲英语、要么英国人说汉语,否则他们之间无法交流。问题的关键是,谁先调整自己,谁就有可能先达成目标。

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我们用“爸爸”的角色跟“孩子”互动;我们用“孩子”的角色跟“爸爸”互动;我们用“丈夫”的角色跟“妻子”互动;我们用“老总”的角色跟“员工”互动……

当面对不同对象的时候,彼此的需求不同且不断地变化着,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与之互动的方式,即使都说同一种语言,也未必能读懂彼此的心。

“成功的人”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看到了别人眼中的世界,进而也有能力在原路返回的过程中把别人带进自己的世界。

“成功的人”经常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做对了合适的事情。因为不断地变换自己与外界各个层面对接的端口,他们似乎总能恰如其分地梦想成真。虽千变万化,但不变真身。

“成功的人”主动地调整自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他们知道自己是一切的根源;他们不苛求“改造世界”而要求“调整自己”;他们透过调整“内在的自己”来调动“外在的世界”。

角色混乱

“失败的人”经常扮演“关公”去迎战“秦琼”

民国期间,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老爹过生日。于是,韩复榘就请了一个戏班子到家来唱堂会,唱的是《千里走单骑》。演关云长的演员表演得实在是太精彩了,大家喝彩声不断,而那位老爷子却没有反应。

结束的时候,他问身边的人:“那个红脸的家伙是谁啊?”

“关老爷啊!”身边的人一脸的兴奋。

老人家生气了:“他有啥了不起的!难道比咱们山东的好汉秦琼还厉害吗?叫他跟秦琼比比!”

戏班子为难了:“关公身在三国时期,而秦琼生在隋末唐初,两个不同时期的人没有相关联的故事,怎么演呢?怎么比呢?”

老头子发狠了:“怎么没法比?饿你们三天不管饭,看你们还能不能比!”

足球场上,如果一名左后卫不能完美地诠释左后卫的价值,而去踢了右后卫的位置,或者去踢前锋的位置,或者把守门员的活儿给干了……这样的假设一定会让我们感受到这只球队正在走向失败。

“失败的人”也解决过很多问题,也许是凭着这身本事才当上的领导。当手下请示工作的时候,他们通常习惯于放下手头的工作,投入到下属抛来的问题中,以此证明自己是个高手,而下属却一身轻松在一旁坐等答案。这样的行为习惯,让一个领导角色贬值成了员工身份,让一个员工身份反串成了领导角色。

“失败的人”在面对员工的时候表现着“老总”的角色,当回到家里面对着妻子、应该表现出“丈夫”角色的时候,依然还是面对员工时的趾高气扬。这样的表现多少让妻子感受到了不舒服的感觉,无形中增加了她的压力。这个时候的妻子希望得到“丈夫”的爱抚,而不是“老总”的训斥;这个时候的他们,“身”虽处于同一个环境,但“心”却已经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了。

“失败的人”在扮演社会角色的时候,经常抓不住重点、找不准重心,要么演不像自己的角色、要么演的是别人的角色,这让跟他们互动的人无所适从、无所事事,也让他们的生活经常阴差阳错地事与愿违。

提问“对的问题”

“成功的人”顺风扬帆

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成功的人”有着清晰的目标,他们也会把很多的目标合并为某一个焦点目标,以求解决了主要矛盾之后,次要矛盾也随之迎刃而解。清晰的目标如同磁力强劲的磁铁,让他们的激情四射,也让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循声而至;持续的专注最终让凸透镜下的光点点燃了火柴,引发了燎原的烈火。

从这个结果中,我自己能得到哪些好处?别人又能得到哪些好处呢?

“成功的人”能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既有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有物质层面的满足,这是他们虽长途跋涉但仍一如既往的不竭动力。价值本身除了让本人受益之外,还要能给别人带来价值才算是真有意义。他们想到的是让这个世界因为有自己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也愿意带着别人到达终点。这让别人期盼着他们成功,因为他们成功了,自己也就离终点不远了。

红军长征的时候,没有钱买粮食,就给老百姓写借条,“等革命胜利了,凭借此条到当地人民政府兑现。”除了甘愿支援自己队伍的鱼水情怀之外,谁不盼着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好让自己手中的白条变成现金?被更多的人拥护就有可能被簇拥到终点,成为最会(后)笑的那个人。

我必须做到哪些事情才能得到这个结果?

当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成功的人”就已经在马不停蹄地赶路了,不断地行动、行动、再行动,不断地前进、前进、前进进……

我需要哪些资源?

想要的结果并不在当下的现实中,构成结果的必备要素也不全在自己的手头上,“成功的人”就开始提前备战了,准备好那些可能用到但必须储备的装备,使自己不至于在冲锋的关键时刻才发现枪里没装满子弹,也不想在停下脚步找子弹的时候错过最佳的进攻时机。当《寻物启事》张贴出来的时候,就会有人把相像的东西送上门来;当《借款协议》写得清清楚楚的时候,甚至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会被送到眼前;当注意力过度停留在所欠缺的资源上时,就会产生匮乏的心理,降低自身的吸引力,最后连走都不敢走了。

在自我对话的时候,他们通过这样的自问自答从宇宙中调度能量;在与人互动的时候,他们也用这样的方式让彼此的心汇聚到一个建设性的行动方案上,并亲自推动前赴后继的革命进程。

回答“错的问题”

“失败的人”逆水行舟

我不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最想要的目标只是遥远未来的一个光点,当视线离开这个焦点的时候,也就身(深)陷于无穷无尽的茫茫黑暗(诸多挑战)之中了。因为害怕失败,所以增加了对于失败的关注,也纵容了跟失败相关元素的蠢蠢欲动,并最终把我们滞留在黑暗中,直到摧毁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和突破挑战的勇气。请你试着闭上眼睛,嘴里一直默念着“我不要红色、我不要红色、我不要红色……”,一直坚持5分钟以上的时间。请问:在这5分钟的时间里,大脑屏幕上一直呈现着的是什么颜色呢?红色!对!一定是红色!既然不想要红色,那就清楚你最想要的颜色!如果是绿色,如果绿色就是你想要的颜色,请再次闭上眼睛,嘴里一直默念着“我想要绿色、我想要绿色、我想要绿色……”,一直坚持5分钟以上的时间。请问:在这5分钟的时间里,大脑屏幕上一直呈现着的是什么颜色呢?绿色!对!一定是绿色!恭喜你,在上路之前,你已经达成自己的目标了。刻在脑海里的清晰画面会像磁铁一样吸引着现实世界中跟目标相关的资源聚拢到你的面前,并在你这里组装出成功。与其与黑暗搏斗,不如放大遥远未来的那个光点,一点一点地放大、一步一步地靠近,并最终照亮我们的整个世界。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在未知世界的跋涉中,谁都有可能跌倒,但“成功的人”想的是“做哪些事情能够确保还能再爬起来”,而“失败的人”已经在准备创伤药膏,甚至是准备建一所野战医院了。当“失败的人”沉浸在野战医院的奠基仪式时,“成功的人”早就从他们的身边擦肩而过了。“失败的人”也在很努力地追求成功,但做的很多事情却是在准备失败。他们把手头上有限的资源大量地用于在自己失败了的时候怎么逃得更加体面,而并不全是防止失败的备战方案。大量“可能失败”的自我暗示让他们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己的劣势上,在不得不战斗的时候,都没能派遣出自己的优势兵力。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几番努力之后,终于失败了,好像是“如愿以偿”了。如果不找个替罪羊来承受失败,自己也太痛苦了。“都是别人害得我不能成功,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啊!”当矛头指向别人的时候,他们暂时缓解了一下痛苦,而对面的那个人正是之前和自己浴血奋战的战友,他们并没有注意到战友眼睛里委屈的泪水和脸部抽搐的神情,他们也不知道:除非意外伤害是别人害的你,否则都是自己在折腾自己。

对事不对人

“成功的人”专注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有一个把手伸到别人钱包里的人被抓了个现行,顷刻间,全车的人都把视线投向了这个小偷,指责声一片。

突然,车厢里传出了一个声音:“哥们儿,是不是车里人太多了,挤得你手没地方放?”小偷暂时缓解了一下压力:“是啊,真的很挤。刹车的时候站不住了,身子一滑,手碰到了人家的钱包……”整个车厢变换了气氛,响起了一阵笑声。

那个被偷的人看着完好的钱包,也没再说什么。大家也逐渐恢复了平静。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小偷,但我们知道的是那个人钱包里的钱并没有少。

剑,是双刃剑。好人拿着它想做的是好事;坏人握在手里想做的是坏事。剑是无辜的,而人又是可以选择的。连小偷都不愿意当众宣布自己的正当职业是偷东西。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再低也不愿意给自己匹配上这样的一个“光荣称号”。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不劳而获,但我们知道他们也不喜欢自己这样。如果有一个更好的方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许他们会选择放弃用一个错误的方案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事是人做出来的。做过的好事多了,就会被赞誉为好人;做过的坏事多了,就会被指责为坏人。好人也做过坏事,坏人也做过好事。我们都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才逐渐知道什么是正确答案的。我们也都喜欢被别人称之为好人。好人在做错事情的时候,通常会很自责,因为这太不匹配“自己是个好人”的自我认知了,内在的驱力会自动修正,并很快让他们回到好人的轨道上。

“成功的人”在一路摸爬滚打前进的过程中,并不在意别人对于他们拖泥带水的评价,而是专注于把事情做好。他们筛选出“对的事情”,然后努力把“对的事情”做对。当事情进展不顺利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怎样找到更好的方案,而不是去找出一个人来宣布他有罪。

“成功的人”内心强大,所以不会去“论人是非”。这样的习惯无形中满足了合作者、追随者的“我有价值”的感觉,在确认了自己的感觉不会被蹂躏之后,也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进而汇聚了共同的力量。

“成功的人”主动承担责任,努力把大家身上的担当元素汇聚成一股突破挑战的巨大力量。他们彼此间鼓励着拿出最好的状态、切磋着可以更好的方法;他们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他们越来越靠近各自心中的梦想。

对人不对事

“失败的人”专注于比别人更加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