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的纲领与指引。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新一轮经济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就相关决议展开进一步研讨与深化,为我国经济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创新拟定了更为清晰的目标与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创新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只有积极参与到此次改革战略中来,才能够共同推进此次改革的成功,从而推动着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固发展。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基础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的新概括,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体现。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这样并列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并依法加强管理。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下决心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就从基本制度上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补充的提法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国家根本大法上确认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之一。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毫不动摇”,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这不仅强调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是相互融合的、相互促进的,而且是可以共同发展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与时俱进地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样就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公有制为主体密切联系在一起。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党的十八大强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决定》进一步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平等竞争主体,他们统一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标志着我们党对基本经济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从实践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并不断得到完善,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极大发展,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国有企业规模迅速壮大。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14.47万户,资产总额85.4万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实现净利润分别占全社会工商企业的35%、43%,上缴税金占全国税收的38.4%;在21个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中,国有资本比重超过50%,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发挥了主导作用;中央企业在电信、机械、海运、建筑、工程承包等领域已成为国际跨国公司竞争对手;在高铁、航天、载人深潜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竞争力大幅提高。2012年,个体工商户4059.27万户,私营企业达到1085多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60%,占全部税收比重的73.1%,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决定》关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的论断,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并作出了各项改革的具体部署。这不仅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变革,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最初只是“允许存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在“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30多年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明显地优化了所有制结构,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力地保障改善了民生。我们不断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在功能定位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新的表述,提升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已超过60%,提供的税收占全部税收的73.1%,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大量创新型科技企业都是民营中小企业,涌现出华为、海尔等一批技术创新走在行业前列的民营企业,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中,个体、私营企业的税收增长是最快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政策待遇上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创造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一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二是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形壁垒,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三是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指凡是国家不允许生产的产品、经营的业务和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规定,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等均以清单方式列明)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四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就是说,在保护方面,不只保护公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在监管方面,不只监管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公有制经济。五是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城市公用事业,要打破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目前这些领域理论上允许非公有制企业进入,但由于没有具体途径和办法,实际上还是进不去。六是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七是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八是针对私营企业家族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问题,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九是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十是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十一是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十二是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是我们党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贯彻这一决策,对于更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一决策是我们党对有关所有制论断和基本经济制度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追求资本组织形式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允许存在到定位“有益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股份制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随着产权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阐述了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的关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党的十七大提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是在新形势下探索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有效形式的成果,既与以往论述一脉相承,又结合实际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反映了经济市场化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必将有力地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本组织形式。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生产力不发达,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激发各种所有制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就是股份制经济,是一种富有活力和效率的资本组织形式。我国的股份制特点是不同性质的资本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经济,也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这样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推动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优化资本配置,使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依托多元产权架构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提高国有经济或公有经济效益;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更多领域,拓展发展空间。总之,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近些年来,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规模迅速壮大,2011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资产总额与2007年相比翻了一番多,影响力和控制力大大增强;2012年,进人世界500强的中国内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达到64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加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重要。据统计,2012年,私营、外资等非公有资本控股企业超过600万个,从早期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为主,开始从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等行业拓展,不仅在支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科技创新、外贸出口、走出去等方面成为生力军,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影响。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性作用”的提法,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飞跃,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必将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第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导向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市场交换规则普遍化,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所谓“决定性作用”,是指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决定权。“决定性作用”意味着,不能有任何力量高于甚至代替市场的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利润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以竞争为手段决定商品价格,以价格为杠杆调节供求关系,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总体平衡,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投向、产品消费、利润实现、利益分配主要依靠市场交换来完成。实践证明,迄今为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未发现任何力量比市场的作用更广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因此,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其他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
第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核心是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体制有机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更有优势,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了效率和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在参与资源配置过程中作用更加积极全面,更能发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弥补市场失灵、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仅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且要通过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市场化改革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越要发挥好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当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等于政府可以更多地直接参与资源配置、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更不等于代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多年来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取得重大进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改革遇到瓶颈、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也在于我们对市场作用的认识还不完全到位。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解决了我们思想上的一个禁锢,即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基础性作用”的定位并不彻底,容易让人理解为“基础性作用”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面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容易把“决定性作用”理解为政府的作用。这就为政府对市场直接干预、过多于预、不当干预开了口子,提供了理论依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程,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在理论上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进程。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从广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求我们在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全面深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体制改革,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方面体制机制。从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从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职能、财税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开放型经济体制等方面人手,在解决影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层次问题上着力,努力构建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则、法律体系、社会环境。
(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任务。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是完成宏观调控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制度性保障。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5大支柱之一。经过10年的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了发挥市场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既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改革开放特别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以来,我们通过宏观调控成功应对了短缺条件下投资消费双膨胀导致的经济过热和严重通货膨胀、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增长下滑和通货紧缩趋势、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造成的严重冲击以及重大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证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系列有关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定位是完全正确的。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也是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任务艰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面临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的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受到人才、技术、创新能力的制约,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微观主体行为不规范,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从国际环境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之中,需求低迷的状况可能长期存在,技术大变革和新的产业仍在孕育中,主要经济体主权债务问题积重难返,投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强化;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实施制造业回归,市场、能源资源的争夺和气候环境等方面的斗争更加激烈,影响国内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新矛盾,必须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但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在宏观调控目标方面,宏观目标与微观指标界限及关系不够清晰,微观指标较多,体现发展质量和效益、人民生活改善、生态建设的指标不足,不同领域指标之间、区域目标和全国目标不够衔接;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上,市场化工具不完善,行政手段使用仍然较多,政策之间效应相互抵消或负面效应叠加时有发生;在决策支撑方面,统计指标不完善,政策研究不够系统,智库作用发挥不够,社会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宏观调控机制方面,决策机制、实施机制不足,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统筹协调作用有待加强。必须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按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完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根据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健全涵盖关键领域、重点突出、相互衔接、导向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
第二,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规划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要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功能,发挥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的重要功能。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同时,还要发挥投资、消费、外资外贸、市场准入、土地、区域政策、节能环保等政策工具的支撑作用。
第三,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包括:建立健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和监测预测预警信息会商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储备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听证、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等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和调整机制,提高相机抉择水平;推进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建设,增强宏观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第四,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密切跟踪国际经济形势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主动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和沟通,更加积极参与多双边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营造有利于国内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
1.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全面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年,我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冲击,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要原因。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发展中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新的挑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本质上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2.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革命孕育突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从国内看,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仍然较大,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引领其他领域改革、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发挥其牵引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同时,改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支撑。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协调推进其他各方面改革,努力营造各领域改革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大改革合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二)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政策取向和最终成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就要求不仅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其他各领域改革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大在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成功实践、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有益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20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但也要看到,虽然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充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特别是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与监管不到位并存,权力腐败、行业垄断等问题日益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受到诸多制约。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市场化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只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任务没有完成,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就不能变,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就不能停顿。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人的创造力、增强社会活力最为有效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最高阶段,加深了社会分工,加快了经济运行的速率,扩大了社会交换范畴,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激发了各种生产要素创造活力,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一切必要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的废墟上诞生的,而是在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通过武装革命建立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自建立之日起,面临的最紧迫、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基础上,逐步构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最典型的就是“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新的现代化概念,与“四个现代化”一脉相承。实现这些现代化目标,其实都离不开市场经济这个最根本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现代化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就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二法门。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设计和体制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涉及其他各领域的体制改革。因此,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体制改革之中,使各领域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协同推进,推动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思路的核心所在。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和“六个紧紧围绕”,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主要是因为:
第一,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是其他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基础,其他各方面体制机制都是基于经济体制来设计和构建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改革,除了要求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外,也要求其他各领域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举措等必须围绕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战略目标来谋划和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时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第二,现阶段只有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带动全方位的改革。“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涉及面广,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而不能平均用力、分散用力。从现实情况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不能与经济体制改革牵涉范围之广相比,任何领域的改革都不可能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牵动全面改革。我们讲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首先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带动各方面改革整体推进。有人认为,现阶段改革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第一位,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影响和制约了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这种看法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是极端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在经济领域,如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这些都与我们的经济体制直接相关,不首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改革就失去了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二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依然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把“蛋糕”做大,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经济更加发展了,才能为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他各方面的改革才能有更加有利的社会条件。
第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其他方面体制改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必须继续坚持。我们的改革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并逐步延伸到其他领域。其他各领域的改革,都是为了配合经济体制改革而展开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步,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改革的领域不断扩大,但始终没有偏离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并依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逐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没有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路,尤其是没有走苏联所谓民主改革和“休克疗法”等激进路线,而是走稳健的改革路线。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先从人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人手,先易后难,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深化其他领域的改革。实践证明这个路子是正确的。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走政治决定论的改革路线,以为必须首先在政治领域进行改革,以为只要政治体制改革成功了,其他各方面改革就能迎刃而解,这种先政治后经济的做法,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也违背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教训极其惨重。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也要看到,在经济领域我们还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许多重大关系没有理顺,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主要还集中在经济领域。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创造更好条件。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的财产权都不可侵犯,都应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一些领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要素市场发育也不健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搭建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要让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让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让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推动重要要素市场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需要强调的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坚决防范各种风险,切实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这些重要举措针对性很强,有利于清除市场壁垒,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水平。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一方面要重点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不断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另一方面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坚决做到“三个一律”,即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的企业投资项目,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要特别强调的是,政府职能转变要注重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同步推进,权力要下去,标准要定好,监管要上来,增强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政府效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这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年,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税制结构不合理、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之间在劳动力就业、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同时也要看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包括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有利于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格局深度调整,世情、国情正发生深刻变化。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要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