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16953000000004

第4章 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

第一节 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方法创新

1.确定教学思路,导入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是一种单向的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就是学习的终点,而互动学习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视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循环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以弹性理论和知识网络结构为基础。互动学习的教学重心应是培养学生技能、探究和创新思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结构、主观经验、信念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注意发现学生原有思维框架中的缺陷和矛盾,真正领会到学习的目标所在,再进一步做深入的探讨。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我首先确定课程教学思路,进而导入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以工作及技能实践要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技能性、实用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总原则采用一路四段式教学模式,教学思路,课前引导,课堂讲授、课堂实践、实景考察实践。

2.课前引导,切入主题

教学的内容与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的教师与学生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对于给定的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理解,对于给定的教学意义都有自己的解读。这就需要教师从互动学习的教学观出发,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和专业发展水平,对所教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重组,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

3.课堂讲授,共同提升

课前导入,充分与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探讨后,针对不同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上借助多媒体、影像视频等教学手段采取了不同侧重点的具体教学。通过课程讲授,是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点,进而使教师在讲的过程中也获得知识提升。因为具体的知识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背景下,理解是不同的。在备课时可能是一种理解,但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受环境氛围等感染,突然之间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进而讲的传神。

4.课堂实践,相互学习

根据高职院校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课堂实践我一般将其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学期中课前分组课堂实践,一个是课程中章节内容课堂实践。以《景区规划与管理》课程为例,在第一第二章基础知识讲解介绍完后,通过分组(一般3-4人)安排各组同学分别搜集、选择一个景区,完成一个专题的景区规划开发案例介绍。然后让学生做成课件按组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介绍,最后通过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和教师点评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课程理论知识的操作理解能力。结合课程模块教学体系,在不同的技能阶段,在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讲授完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实践。如在介绍旅游景区资源评价的方法时,结合实践,让学生在对翠华山、汉宣帝杜陵景区资源现状搜集了解的基础上,采用八度法让学生先对翠华山和汉宣帝杜陵景区进行资源评价,然后让学生介绍他们评价的依据及分值,了解学生对景区资源评价的基本认识。最后由我结合自己的认识,将我自己对两个景区采用八度法评价的每一个因子依据做一介绍,分析我为什么选择相关因子的原因,并给出对景区资源最终评价的分值,让大家做一参考,以增强学生对景区资源评价的了解和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这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可以说在《景区规划与管理》这门课的开放性实践中,我更多的是在向学生学习,因为对一些选题的设计、策划,他们往往能提出你意想不到的方案。

5.实景考察实践

结合课程内容、特色、学生实际技能及工作能力需要,在课堂互动实践基础上,多次组织学生实地调查、了解、学习,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了解所学习的内容。如在上《中国古建筑与园林》这门课程时,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观赏相关的纪录片,在相对静态的基础上,动态直观接触所学章节内容;参观清真寺,使学生对中国古建筑的细部结构作直观的欣赏、对宗教建筑特点与园林设计布局有了直观的深刻的总体的认识;在《景区规划与管理》课程中,在第一第二章基础知识介绍的基础上,以汉宣帝杜陵为例,开展了实地调研,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汉宣帝杜陵景区为例,展开后续实践技能模块教学(如在景区资源评价、景区开发可行性分析、景区规划目标、主题定位、功能分区、形象定位、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标识解说系统知识方法介绍及相关案例分析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杜陵遗址景区实地调查及存在问题,展开相关专题的规划开发与管理实训)。

6.实践评价,互相促进

评价机制本身是一个反馈机制,是对教学过程的全方位信息的反馈。互动学习的教学观设计的评价机制主张多层面、多形态,动态性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实行评价与教学一体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策略,而不单纯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我将评价机制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教师教的评价是为了提高教师教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对学生学的评价是为了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以及增进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总之在评价中要以互动学习为核心,其理论的最终核心目标是既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对学生及教学评价过程中促进教师的学(对学生实践的评价,既是对学生的指导,也是对教师知识的梳理,自身的提高)。对于教师教的评价,一方面教师应根据自己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内容的贯彻以及教学情境的感受为依据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应积极收集学生对于课堂的有效评价,在综合二者评价的基础上,达到教师评价的统一。

对案例性介绍,我采取当堂点评,直接指出优缺点及存在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存在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采取直面问题的评价方式。(如在《景区规划与管理》学生课堂景区规划案例介绍分析专题实践环节,从学生团队在前期具体选题、制作环节过程中组织、沟通、协调、任务分配,讲解同学讲解过程中优缺点,PPT制作优缺点,具体内容选题、讲解框架、思路、内容不足等直接点评分析。)

对规划开发性开放性问题的讨论,我采用自由讨论,不做对错、优劣点评的模式,和学生平等相对,在学生自由阐释思想的基础上,说出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教学相长。

第二节 基于网络通信的合作式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通信的合作式学习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技术来建立起合作学习的大环境,再通过小组等形式来组织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和学习,从而对所学习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它的特点是以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和在线小组或团队合作学习,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展和继续努力的方向,不受时间及地点的约束。该模式有以下四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竞争形式。两名或多名学生在相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下通过网络进行竞争式的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程度来评价他们学习水平的高低。它一般是由学习操作系统先提出一个问题,再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看到竞争对手所处的状态以及自己所处的状态,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争取进步等。

第二种:协同形式。两名或多名学生充分发挥各人的优势,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学习任务。

第三种:伙伴形式。通常学生先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来找寻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学生,从而结为学习伙伴。当一方遇到问题时,可与伙伴进行交流或讨论,双方便相互研究、帮助,直至最终解决问题。

第四种:角色扮演形式。由不同学生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指导者负责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负责解答学习者的问题,可以随时互换角色。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式学习”模式形成了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创建了一个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进行学习以及交流的平台。

1.基于网上资源的自主式学习模式

“自主式学习”也称作“个别化学习”。基于网上资源的自主式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提供的支持学习系统主动且有主见地参与学习。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的工具,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手段。

该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

(1)学习任务:由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提出,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以作业的形式提交学习成果。

(2)信息资料:教师收集和该问题相关的各种资源,学生通过网络可随时查阅。

(3)学习指南:学生若遇到困难时,可通过网络查阅学习指南,或通过网络向老师咨询,由老师给予及时的帮助。

(4)成果反馈:学生通过网络将学习成果提交后,由老师或专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再通过网络给学生提出下一步学习的建议。

4.2 该模式的五个主要特点

(1)个性化。学生可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等,充分体现他们的个性特点,发挥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能全面发展。

(2)能动性。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积极主动。所以说自主式学习是一种主动和自律的学习。它以尊重信任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为前提。

(3)多元化。这种学习模式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是多样化的。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都可以通过网络表现出来。这样就使得参与评价的主体和内容多元化。

(4)自主性。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5)开放性。学生可以随时地参与学习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基于网上资源的自主式学习模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模式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学生进行学习的机会,强调掌握知识和方法同等重要。

2.基于网上资源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探究式学习”也称作“研究式学习”。它把学习看作是做研究。基于网上资源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的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再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交互环境中的协作、自主学习,通过主动探究活动以获取和建构知识的过程。

基于网上资源的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三个主要特点:

(1)开放性:学生的研究素材既可从网上搜来,也可以在报纸、期刊、杂志中获取,教师也把一部分资料和案例等放在网上,人人共享资源。

(2)实践性:学生从现实生活即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获取资料,在实践中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交互性: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咨询,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专家请教,从而获得指点和帮助。

建立一个探究式学习的站点应具有的功能:

(1)简介:简单介绍学生要探究的问题。

(2)任务: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结果等。

(3)过程:向学生指明完成任务的程序和步骤等。

(4)资源:建立相关学习站点的链接,方便学生及时了解信息。

(5)指示:指导学生按照任务和要求如何查询信息。

(6)评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7)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获得大量亲自参与探究的机会。从而来培养他们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收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面几种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理解分析信息、运用表达信息和自主创造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优越的网上教育资源优势、良好的存取方便性和交互的及时性进行学习和研究,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和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局域网上的教学模式

1.多媒体教学网的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流程。多媒体教学网络的教学模式是基于教室里的多媒体局域网,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相同之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这个教学模式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把准备的多媒体CAI(课件)放入服务器,以便上课调用,这些课件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信息处理系统是对教、学信息的处理,使教学双方随时能得到反馈的信息。

(2)教学模式的特点。①支持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可将教师机的屏幕(图像、动画、文字)语音(音乐等)实时广播给任意指定的个别、部分或全体学生。也可对学生机实现个别、部分或全体的轮流监看、监听。随时与学生机共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对话和可视化辅导,实现交互式教学需要时可指定学生机为教学实例。②有利于大班教学。传统的大班教学的效果一般不如小班。如何上好大班课值得考虑,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材的需求),大班教学普遍。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平台为教师上好大班的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

由于教学班规模增大,了解学生个人情况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由于可以实现互动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大屏幕的投影机及网络的广播功能,教师不需忧虑传统的大班教学的烦脑,可专心一意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教学设计。

2.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水平,选择或编制CAI课件,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的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可能来自其他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自己的工作总结,甚至是学生的习作等)。在提出某个课件的需求时,既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又注意它的教育性和艺术性。最后在计算机专家、教育心理学家,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制作出MCAI课件精品。这些MCAI的精品放在网络上,供师生们共享。

3.基于VOD教学模式

3.1 教学模式的流程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预先把选好视频教学节目或学习材料放入视频教学节目服务器,学生自主地利用VOD(视频点播技术)在视频点播系统中进行学习。其中VOD起着辅助教师的教,或起着辅助学生学的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信息加工者。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屏或鼠标器自由地点播自己想收看的教学节目,点播操作即时响应,图像画面清晰流畅,而且学生可以随意地控制教学节目的播放过程。

3.2 教学模式的分类

这种教学模式又可分为T模式和L模式。T模式的特点:利用VOD辅助教师的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首先把要讲授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材料编制成程序教学材料。然后设计IMCAI的课件(智能化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在VOD中预先存入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与VOD会话模拟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作业练习、实验模拟、考查等,使VOD的教学得以实现。

VOD教学光盘的研制成功与否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采用特定的智能算法或模型,其次要注意已有知识、教学专家和系统的推理功能,在学生模型、教师模型及教学策略模型的建立,使得教学系统更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体现出智能化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L模式的特点:利用VOD辅助学生的学,在这一教学模式中,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自行编制或从市场上各种的VOD学习光盘中选择出适合自己教学对象的光盘。

4.基于Internet教学模式

4.1 教学模式的流程

基于Internet教学模式,它包括教师、学生、课件(CAI、CAL、ICAI、IMCAI等课件),Internet和WWW(万维网)技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把课件文档,挂在WEB服务器上,网络上的学生经过注册登记,就可在自己工作站上访问教师的WEB站点。教师和学生通常不在同一地点,学生也不一定在同一个教室,他们也不一定在规定时间内上课。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学生通过Internet不仅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而且可以随时阅读、浏览世界各地图书馆的资料和信息;学生除了听课还可以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发言,开展课室讨论等。

4.2 Internet教学模式的分类

(1)个别学习模式。个别学习者可以通过WWW查询和阅读在线数据库中的信息;调用在网络上教学软件,由教学软件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通过E-mail或InternetPhone向教师提问,还可以在网上BBS站(电子公告)上提出疑问,征求解答。这种模式的特点可以24小时进行,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的内容或向教师请教,从问题的不同时间、角度来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提倡的随机访问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掌握非良构领域知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缺点缺乏实时的交互性。(2)ONETOONE学习模式。远距离教学中的一对一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和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在师生一对一的学习模式中,师生之间进行实时的多媒体交互。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对课程的具体指导,学习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

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学习属于协同型学习,即两个学生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络共用写字板、画笔或某些应用程序(课件注释系统)相互交流讨论,协同学习。通过种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总结和自述,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

(3)ONETOMANY(一对多的学习模式)。在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中,一位教师同时向多个学生授课,除独立操作外,学生只能和教师进行交互或者通过教师的控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互。这种模式的交互学习不仅仅是学生观看屏幕上远地教师的授课,而是在学生决定的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4)MANYTOMANY(多对多的学习模式)学习模式。

在多对多的学习模式中,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虚拟学习环境。事实上除实现一对多的模式中教师和多个学生之间的交互外,还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直接交互。学生可通过同步对话模式(SynchronousDialog)进行同步对话,展开更加广泛的学习合作,学生的网上学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