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及其影响因素
一、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
一个国家的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地域空间上的分异、形成不同的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经济结构和水平相异的区域,有其内在的、不质的必然原因。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或理论,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其产生和发展有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客观基础。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总要落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而这个地域空间经过亿万年的变迁,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一些地方的自然条件适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另一些地方就不适宜或难以适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些地方宜于粮棉油农业生产,另一些地方则宜于矿业开发建设;还有一些地方资源在这里组合效率优于其他地方。由此产生了区域差异、区位优势或区位的不同,这可以理解为自然形成的区域“级差地租”。
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相比较,无论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还是社会经济资源及社会财富,都是有限的。这些稀缺的资源,即使分布均匀,由于区位效用的作用,也会向某些地区集聚。由此产生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经济发展质量达到最大化的生产力布局这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倘若资源不是在稀缺的,而是无限的,那么区位将失去优势,区域差异消失,区域经济就成为无本之源了。
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假如生产要素分布是均衡的,或者即使不均衡但却在空间上可自由流动,各要素供给自然会从要素富集地区流向稀缺地区,形成世界大同的“均质”状态,要素可随时随处供给,这样,将不会存在交换,不会有要素价格,实际上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停滞、窒息和死亡。
(二)人类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毋庸置疑,自然禀赋的差异可以导致区分不同的经济区,但并不是自然禀赋完全一致时就不产生不同的经济区。自然条件的不同、资源的稀缺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只是解释区分不同经济区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不均衡性来看,它是流动性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不均衡才会产生流动的需要,但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阻碍了要素均衡的实现途径,产生了区域差异;从均衡条件看,即使要素分布完全一致,现实证明经济的空间格局也可能不完全一致。我们知道,经济从来不是完全在自然力作用下产生的,区域经济的差异实际上还有更深刻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即人类的主观活动。自然因素毕竟只是客观条件,它需要人类的主观活动才会发挥作用。否则就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信条中。确实,自然因素在区域经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这些因素如不通过人类有目的的经济活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条件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不论在自然条件均质的情况下,还是在自然条件不均质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更为根本的因素是人的因素。这就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极化性。
(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地域空间,有空间就有距离,有了距离,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就要支付距离成本。距离是区位论需要阐明的重要内容。尽管现代科技和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快速发展,使空间距离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但只要距离存在,距离成本便存在。空间距离不可灭性也是导致区域差异的基础,使得经济活动局限于一定的区域空间距离内。
所以,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这是自然力形成的,靠人力是难以改变或消除的,人类只能顺其自然,趋利避害,加以利用。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多样化、区域分工的前提,也恰恰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中心内容。经济活动的极化性,是人类经济活动对区域条件的利用、改造,它既有扩大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作用,也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即是使所有区域在发挥各自优势、尽可能获得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条件下,走向更高层次的均衡,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趋于均等化。这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区域经济存在和分异的重要基础,也相应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
二、区域经济存在的影响因素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当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一般经济增长论的研究成果,可以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概括为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劳动力、资本、制度等。
(一)自然条件因素
自然条件是指广义上的自然条件,包括了狭义上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具体地讲自然条件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矿物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一切与自然相关的和区域经济发展有联系的条件和资源。
区域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要素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长期共存,形成有机整体。二是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数量及质量都是有限的,大量的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价格不完全由其开发成本决定。三是区域性。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非常不均匀,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禀赋差异相当大。区域之间可以通过贸易往来弥补自然资源分布的缺陷,不过部分自然资源是不可以进行空间移动的(如土地)。四是用途的可变性。通常一定的自然资源有其特定的用途,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自然资源的用途也在不断变化。
(二)科学技术因素
马克思曾经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规律的概念、原因、方法和观念。我们这里谈的科学是指这种近代或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在《高级汉语大词典》中,对技术的定义是,技术(technology;art;skill;technique)指的是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钱时惕认为,技术是人类在实践(包括生产、交往等)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如工具、机器、仪表等)及经验、方法、技能、技巧等[3]。
可以说理论上把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达成一致。那些掌握和开发出先进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在竞争中就能够获得胜利,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往往也伴随着技术的落后。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形式也与生产的其他要素不同,它并不直接作用于生产,而是通过改变其他要素的配置或者通过提高生产力诸要素的效率而发挥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创新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技术创新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企业家的特长在于组织生产要素产生适宜社会需要的产品,而技术对生产要素都会产生作用。
(三)劳动力因素
毛泽东说过:“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4]人的可宝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同于其他一切事物,他可以制造工具,进行生产劳动,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创造日益增多的财富,并且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一定的劳动力规模为基础的。当然,劳动力的素质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它是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所以,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带来比物质资本高得多的收益,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比物质资本要高。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讲,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提高将极大地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因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区域的产出水平。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劳动者迅速地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尤其是劳动力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将大大增强劳动者创新的能力。
同时,人口的迁移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大量往城市迁移,山区人口的不断迁出,网经济条件好的地方迁移,主要聚集在沿海一带发达城市。当然大量的劳动力聚集发达城市从而降低了当地的劳动力成本,创造了一定经济效益,当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过多的迁入导致压力过大而引起一些治安问题等,还有就是一般迁出人口都是中青年,他们都是家庭主要劳动力,这样导致农村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或者小孩,在家没有大的经济价值产生,从而阻碍了家乡的经济发展。
(四)资本因素
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核心要素,资本流动规律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规律。在这里资本指的是质资本形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看是否有持续不断的物质资本收入。
资本积累过程有两种类型,即外延型资本积累和内涵型资本积累。所谓外延型资本积累指的是资本积累过程表现为资本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增长。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资本积累规模的最重要因素。国民收入的一部分通过储蓄转化为投资,最终形成资本,因而国民收入的高低,储蓄能否转化为投资,都会影响资本规模的大小。内涵型资本积累指的是通过资本综合效益的提高而使得资本在质上的改进。一般来讲,资本效益受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一是投资对象选择,如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部门或不同的项目等。其二是特定区域资本吸纳的能力,即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同区域利用资本的不同能力。如果特定区域不能充分吸收和利用现存资本,那么该区域的资本投资效率就会降低,资本积累也会受到影响。外延型资本形成主要依靠提高储蓄率、投资转化率来实现,而内涵型资本形成主要依靠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来达到资本形成的目的。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两种资本形成方式都很重要,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两种形成方式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资本资源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从历史继承的资源,另一种就是吸收国内外的资源。基础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就更有实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继承历史资源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各地区来说,劳动力是比较充裕的投入要素,一般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而资本存量的多寡,特别是资本增量的快慢,往往成为促进或妨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在经济日益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地区吸引国内外资本资源的能力直接决定这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在我国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最欠缺的就是资本,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五)制度因素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解释:“制度就是一系列被制度出来以约束行为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的规则、守法程序、道德和伦理的行为规范。”[5]从广义上可以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习俗、文化等内容被纳入到非正式制度里面。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不同的是,制度不是通过影响生产力的诸要素来影响经济发展的,制度主要通过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间接地制约或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属于正式制度的范围。所有的区域政策都会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最主要的还是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包括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区域经济政策两个层面。前者立足于区域差异,旨在控制差距幅度,协调区际关系,实现生产力均衡布局。而后者则立足于资源配置,旨在发挥地区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参与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而制定的,由政策目标、政策手段和政策效应评价等组成的一套政策体系。它是实现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解决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的有效措施。
同时,区域经济政策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联系十分紧密,但它属于特定的、不同于一般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范畴,也不同于协调区际关系、解决区际问题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主要体现在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的地方政府对其所辖的行政区全部或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干预措施。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政策三大理论基础。超越区域经济政策误区,关键在于区域合理分工[6]。
一般的讲,区域政策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制度来加以规范和保证。制度可分为正式的制度(约束)和非正式的制度(约束)两大类[7]。其中,正式制度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宪法层面的基础制度,这是制度规则的规则;一个是集体行动层面的运行规则,它是在宪法秩序框架内创立的各项操作规则。非正式制度则属于观念层次的规范性行为规则。生产要素的结合与经济资源的配置,不仅是一种技术关系(或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制度安排(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无效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理论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方法的应用性经济学科,其基本任务在于揭示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规律,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进行区域经济管理,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第一章里已经详细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这里着重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讲解。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倾斜政策的偏差
由于国家实施了不平衡发展战略,以效率代替公平,从而在具体政策上东西部拉开了差距。
(1)沿海一带享受特殊政策,特别是经济特区和开放口岸以及许多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财政、税收、投资、外贸、外汇审批权等方面享有内地所没有的特权优惠。
(2)产业政策的倾斜。沿海一带国家鼓励其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如轻工业、加工业等,这些产业投资少,见效快,且便于出口。而中西部主要是能源采掘、重工业,自然在转轨时期缺乏竞争活力。
(二)中部地区的“经济凹陷”
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20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20世纪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三)“资源换增长”模式
“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四)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其主要表现: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五)地缘因素
中西部地处内陆,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再加上贫困人口多,人口素质低;而东南沿海地区交通方便,商品意识强,同时,沿海一带非国有经济成分多,竞争活跃,这些地缘因素造成了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问题的对策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二)政府发展战略的重点要放到中西部
中西部地区占我国国土的大半部分,人口多,资源广,不解决中西部贫困落后的局面,将影响经济运行的稳定。
中央在战略上要高度重视中西部的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提出了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缩小地区差距的指导方针,今后中央对中西部的扶贫更要加强。建议中央设立中西部发展战略研究部门,直属国务院领导。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立足我国国情
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社会条件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国家建设资金不足,不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开发难度大。因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可以“一刀切”,齐头并进。平均分布资金、资源,这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先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和产业进行投资,以这些区域为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引领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从不平衡中求平衡,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个有效发展路径。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的指向是追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效率的指向是在发展生产力中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加快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是我们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也是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单纯要求缩小区域之间、各层次行政区之间经济总量的差距。而是着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使所有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文化、基本就业、社会保障等基础性社会公共服务的均衡提供和平等享用。这是现阶段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重要标志,是解开公平与效率这把矛盾之锁的钥匙。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体制和机制,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一方面,要打破行政区域分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应用好宏观调控手段,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公平提供公共服务,缩小区域差距。
总之,我国区域发展的政策理念、发展重点以及发展趋势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在区域发展的政策理念上,已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向注重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转变;在区域指向上,从注重行政区向注重功能区转变,重点发展区域已从开发区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转变;对区域发展的要求和考核上,从注重经济发展指标向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这三大转变,带来了区域发展的新趋势:即区域增长重心向北偏西转移,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区域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步伐逐渐加快等。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区域经济学概述
(一)区域经济学的界定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学者们对区域经济学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者艾德加·胡佛(Edgar M.Hoover)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种用以解释经济系统空间特征的理论框架。”[8]这无疑是一种最为简明的表述。诺思(H.O.Nourse)把区域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理查森(H.Hichardson)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家一直不愿承认的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
较完整地对区域经济学的概念进行表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特定区域或区域之间的经济运行规律,以合理地确定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进行正确的区域决策的科学。”[9]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遵循一定规则运行的活动。它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仅受自然规律制约,还受到经济规律及社会、文化、科技等人文规律的影响。纷繁的经济活动、复杂的经济现象总是要落脚在特定的地域空间。这种经济活动和地域空间的相互作用,不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区域经济,也构筑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研究领域。
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而且应该有一个准确、规范的表述。国内外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理解、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了不同的表述。有的从经济学出发,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域范围的经济学;有的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学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有的从区域内外两个层次加以界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此外,还有的学者从宏观上和政策实用层面上进行了界定。
不同的定义和界定,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学本质的把握和揭示。总体上来说,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综合,我们要从经济学和地理学两大学科的结合中作出概括和抽象。由此,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与经济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
二、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萌芽阶段
区域经济学处于萌芽阶段的主要标志,就是以西方古典区位理论为代表。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区位理论。一是以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J·H·杜能的农业生产布局的农业区位论;二是以1909年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韦伯的工业生产布局为核心的工业区位论;三是以1932年德国地理学家W·克里斯塔勒的城市规划布局为核心的城市区位论;四是以1940年德国地理学家A·廖什(A.Losch)的市场区位论。这些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的或某一方面的经济客体(如农业种植地带、工业企业、市场、城镇)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是寻求单个经济客体最优区位的决策因素。尽管这些理论存在着若干缺陷,但对区域经济学的诞生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这个阶段中,不少学者开始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探讨区域差异的形成及其作用因素,并对市场机制的缺陷开始进行反思,提出了实行国家干预的正确主张,端正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为推进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兴起阶段
在20世纪50—70年代,各国学者提出了许多很有影响的区域发展理论和战略模式,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输出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累积因果理论、新古典区域增长模型等。
输出基础理论最初是由诺思在其著名论文《区位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中提出(North,1955),后经蒂伯特(Tiebout)、博尔顿(R.E.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加以完善。它的理论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业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区内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增长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佩鲁,1988)。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布代维尔(J. R. Boudeville)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扩展到内容更为广泛的区域范畴。他认为,“一个区域增长极是指区位在一个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推进型产业”(Boudeville,1966)。20世纪60年代以后,弗里德曼(J. Friedmann)以及其他学者用“集中的分散化”思想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理论。
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第三个很有影响的区域发展理论是累积因果理论。最早在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 Myrdal)在其名著《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中,提出了循环与累积因果原理。按照他的观点,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繁荣地区会因市场的作用而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并同时产生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和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之后,卡尔多(N. Kaldor)、狄克逊(R Dixon)和瑟尔沃尔(A.P. Thirlwall)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缪尔达尔的思想,并提出了具体的累积因果模型。
新古典区域增长模型是运用标准的新古典国家增长理论来分析区域增长问题的一个学派。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区域经济学家开始把需求、规模报酬递增、新技术、集聚经济以及支持投资的公共部门的影响等因素引入新古典区域增长模型,使其逐步得以完善。如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理查森(H.W.Richardson)在其1973年出版的《区域增长理论》一书中,把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动对区域增长的影响引入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了融合空间维的区域增长理论模型(Richardson,1973)。
3.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背景下,区域经济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出现了许多新特征。如交通、通信设施的改善,特别是知识、信息、网络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区位要素、区域发展要素的内涵和组合发生根本性变化;发展目标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率、利润最大化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调整,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纠正单纯强调大都市、大规模、集中化的偏差,提倡小规模、分散化和“中间技术”的发展与扩散;研究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合作和共赢结局,实施正确的区域理论和政策,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区域经济实践、理论与方法研究中注入了大量丰富的新内容,使区域研究模型化、动态化,呈现非平衡和非线性的特点等。这一时期是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迅速发展和繁荣的新时期,也是区域经济学获得新发展的时期。
(二)我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萌芽时期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效仿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学术界也引进苏联生产力布局理论,研究了我国的生产力布局问题,主要是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分布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和实施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理论依据。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认为,所有生产要素都要落实到一定的空间进行生产是所有生产方式都遵循的客观规律,生产分布是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有生产就有生产的分布和再分布,生产力布局状况对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在平衡布局理论指导下,我国把全国经济分为华北、东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六大区域。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由于与苏联关系的恶化以及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从战备角度考虑,把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又依据各大军区,将全国划分为西南、西北、中原、华北、华东、东北、华南、闽赣、山东、新疆十大片。
2.初步形成时期
改革开放后,在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1)我国生产力布局总体框架的提出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主要讨论了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总的框架,先后提出了T字形生产布局、弓箭形生产布局,并提出了生产布局的一、二、三级轴线和国土重点整治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学界还探讨了经济区划问题,这种经济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它是地域组织形式和区域政策的一部分。学界所提出的“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成为1984年制定的我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指导思想。
(2)梯度理论、三大地带发展战略的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对梯度理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争论。总体的趋向是承认梯度理论,主张立足东部,循序西移。该期间,学术界还讨论了我国大范围的地域划分问题,主要目的是从变化了的现实出发,改革沿海与内地的两分法,重新确定地域关系的基本格局,为地域开发与生产力推移提供基础依据。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划分问题。
(3)不平衡发展理论、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讨论
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注重效率、超越与跳跃式发展的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以沿海为重点的倾斜式发展战略,并配合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以及优惠政策和管理特权等。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区域经济学界又提出了适度倾斜、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
3.正式建立时期
20世纪90年代,是区域经济学正式建立时期。1989年4月,程必定出版了《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一书,首次探讨了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的规律,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此后,杨海田、周起业、刘再兴、杨开忠、陈栋生等先后出版区域经济学研究方面的专著,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研究领域也逐步拓展到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政策、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方面。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合并了“经济地理”和“城市经济学”两个专业,“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正式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全国许多高校开始设立区域经济学的硕士、博士点,区域经济学成为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主持编写的“区域经济学系列丛书”和“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魏后凯主编的《现代区域经济学》、郝寿义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原理》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不断涌现。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群与城市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企业迁移、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创新、区域营销与管治等方面。
4.前沿创新时期
2000年以来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前沿创新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2)经济聚集研究(Economic agglomeration);
(3)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研究;
(4)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缓解区域差异研究;
(5)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成长管理研究;
(6)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市化研究;
(7)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8)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机制的设计与选择研究。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66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11。
[3]钱时惕:《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载《哲学研究》,1998(07),3~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1512。
[5]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6]周毅:《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及其误区超越》,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40~44。
[7]孟庆红:《区域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75~76。
[8]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态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1。
[9]陈自芳:《区域经济学新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