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认真才会赢
16955100000002

第2章 认真的对立面马虎的危害

马虎是失败之母

认真是一切成功的基石,而认真的对立面马虎却是失败之母。很多失败都应归咎于做事马马虎虎,可以说,在马虎中孕育出失败。198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专门出品了一部以马虎为题材的木偶剧《小马虎奇遇记》,深受广大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是一部“寓教于乐”的经典动画片。“小马虎”马小虎的形象成为70后和80后的永久记忆。

马小虎很马虎,做啥事都粗心大意,因此同学们送他一个绰号,叫“小马虎”。

马虎国王听密探报告后,便派了两名使者专程请“小马虎”到他们国家游玩。

小马虎可激动了!首先是自我介绍,小马虎在黑板上写了自个儿的姓名和身高,一眨眼间小马虎不见了,怎么回事呢?原来他把自个的身高写成了0.13米,怪不得变成了小不点。同学们好不容易才在黑板的后面找到他,他又在黑板上写道:“身高13米。”哇,一下子小马虎又变成了电线杆了!头都穿破屋顶伸到外面啦。这可怎么办呢?小马虎急哭了,这种样子怎么见人呢?

正在这时国王领着一个人来了,小马虎定睛一看,那不是数学老师吗?原来小马虎已有一个星期不做作业了,老师是跟他谈话来的!小马虎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在黑板上将他的身高改成了“1.3米”,这时小马虎才恢复原形,甭提多高兴了!老师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这一拍不打紧,小马虎给拍醒了,哈哈 ,原来一直在做梦呀!

从字面上,我们无论如何也看不出“马虎”这两个字与不认真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如果从两种动物的属性看,它们也相差甚远:一个是人类早已驯养成功了的家畜朋友,一个是野生凶猛的兽中之王。人若不小心落入虎口,就会被它吃掉,连马也不能幸免。为什么这两种性情截然不同的动物会搭配在一起,成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语“马虎”呢?

相传,北宋仁宗年间,京城有一位画家,造诣很高,颇有声望。但他爱喝酒,酒后常因草率办事闹笑话。

一次醉酒后,这画家应友人之托画老虎。刚画好虎头,另一人又请他画匹马,他便不假思索地在虎头后面画了一个马身子。友人莫名其妙,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画家回答说:“马马虎虎。”友人见他画得不伦不类,不满意地走了。而他却把这幅画挂在自家厅堂之上赏玩。

大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虎。二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马。后来大儿子去狩猎,途中遇到一匹马误认为是虎,就一箭把马射死了,结果赔偿了马主人的损失。二儿子在山上碰上了虎误认为是马,想去骑马,结果被虎咬死。这画家后悔莫及,痛心疾首,把那幅不伦不类的画付之一炬,并吟诗一首:“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二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马虎。”

从此之后,人们把这位画家称为“马虎先生”。后人又把处事草率,粗心大意,办事不认真统称为马虎,并沿用至今。

这位画家一开始并不觉得自己马虎的毛病有什么不好,还把非马非虎的画挂在厅堂上赏玩。直到他的二儿子被老虎吃了,才后悔莫及,痛心疾首。但是,恶劣的后果已经产生,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什么明知自己有马虎的毛病,却不愿意花精力去纠正呢?归根到底,跟这位创造马虎一词的画家的心态是一样的,在没有产生重大危害之前,对马虎的毛病不重视。总认为马虎是小毛病,不会有什么大危害。有些人还美其名曰:“这叫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这明显是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做大事者不拘小节”说的是,在处理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了,事情就好解决了。它绝对不是允许人们做事情可以马虎的意思,相反,凡是马虎的人是根本无法成就大事的。

容易让人们产生马虎的往往都是些微不足道、细枝末节的小事。一件小事虽然看似十分渺小,但它同样有着自己的分量。如果我们想要避免失败,就不应该忽视任何一点小事。只有这样,才能远离马虎。只有仔细认真,才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否则,错误将是致命的。阻碍人们成功的,往往不是巍峨险峻的高山,而是在你鞋里,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你的一粒沙子。和高山相比,一粒沙子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若不注意这个小小的沙子,马虎了事,你的脚就有可能被磨破,以至于无法翻越险峻的高山。在英国历史上,就发生过因“少钉一个马钉”而导致失败的著名案例。

为了争夺英国的国王权杖,英格兰的王室查理三世与蓝加斯特家族的亨利伯爵已经厮杀了30年。在1485年冬季的波斯沃斯战役中,两军又形成对垒。但见刀光剑影、旌旗猎猎;只闻战马萧萧,锣鼓锵锵。查理三世气宇轩昂、策长鞭、挥长剑,主动出击,千军万马紧随其后,步步紧逼,而亨利伯爵则连连后退。

眼看着,查理三世就要胜利了。正当查理三世沾沾自喜的时候,突然,他乘坐的战马一个趔趄,将他掀翻在地。摔下马的查理三世很快就被对手擒获。查理三世手下的官兵误认为统帅中箭身亡,顿时军心大乱,慌作一团,随之而来的是兵败如山倒。而亨利伯爵乘势大举反攻,在阵前生取查理首级,不仅化险为夷、转败为胜,而且从此将英格兰置于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查理三世之所以会从马上摔下,是因为在决战前夕,马夫在给查理三世的战马替换铁掌时,发现少了一个铁钉,一时间没有找到,马夫便草率地将就着过去了。

有谁能够想到,就在发动总攻的关键时刻,那只少钉了一枚铁钉的马掌偏偏在这个时候松掉了,马既失蹄,查理三世怎能不摔倒?

假设查理三世的马夫不是马虎了事,而是认真地找到,并钉上那颗马钉,英国的历史必将被重新改写。马夫的马虎直接导致了战争的失败,查理三世看上去显得很冤。事实上,查理三世对失败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错就错在用人不当。15世纪,马担负着冲锋陷阵的重任,因此马夫所扮演角色是举足轻重的。查理三世把自己的战马交给一个不负责、马虎的人去管理,焉有不失败之理?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在勉励工程人员时曾说过:“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是的,这句话太深刻了。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工程成功与否都是必须建立在“小心无错”这句话的基础之上的。那么,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小马虎造成大危害

在很多人眼里,马虎只能算是小毛病,无关痛痒,总觉得像查理三世那样因“小马钉”而惨遭失败的纯属巧合。对马虎这个词,人们记忆最深刻的是,读书时因为马虎,成绩考的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父母的批评。在印象中,马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多是挨批评而已。其实不然,小马虎往往造成大危害,因疏忽大意,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两个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台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的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宇宙飞船坠毁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告别仪式。科马洛夫永远地走了,他留下了对亲人对祖国永恒的爱。但更震撼人心的是他对女儿说的那番话。它警示着人们: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深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

一个小数点是多么微不足道,却让科马洛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让耗资数十亿,堆积了无数科研人员心血和精力的联盟一号毁于一旦。多么可怕!在航天领域,科研人员本应该追求完美、精确与百分之百的标准。每个人的工作都应当做到一丝不苟,每个地方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联盟一号事故的可悲可叹之处就在于牺牲一条无辜的生命竟是因为某个粗心大意的人少看了一个小数点。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小数点的问题,而是他忽视了一个致命的潜在危险。

像联盟一号这种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事故,可能发生的几率相对较小。但是那些因为马虎而引发的小事故却在地球上频繁地上演着。

上海《文汇报》上有一篇题为《英雄虎胆震长空——“飞豹”战机惊心动魄试飞故事》的文章,热情讴歌了我国试飞员谭守才为了试验新型飞机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文章中说:“……当高度降至1540米时,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前座舱盖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强大的气流将他压在座椅靠背上动弹不得,气流的呼啸声震耳欲聋,谭守才既看不到前方的空域,也听不到耳机里地面指挥员的声音。而且,由于前座舱盖飞掉,使弹射跳伞系统失去了保险,谭守才随时都有被弹离飞机的危险。这种故障在飞机中很少见的,死神正一步步地向他逼进!”

“……事后查明,工厂的工人在安装座舱盖时将活门螺钉装反了。”

看到这里,所有坐过飞机的人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说连战斗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普通的民航飞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应该感到意外了。就如同,2011年的俄国雅罗斯拉夫尔空难中,雅克-42的坠毁不仅是因为飞机技术故障,机场调度人员工作马虎也是事故的主要原因。面对这么多鲜活的例子,和一个个逝去的生命,人们难道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吗?难道不应该努力纠正马虎的毛病吗?

也许有人还会说:“像航天这类科学或工程领域的工作是需要百分之百的认真,绝对不允许半点马虎的存在。但是,如果从事文职工作,稍微马虎点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吧!”这种想法是万万要不得的,这是在思想上对工作不重视,麻痹大意,在工作中出现偏差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更何况,文职工作中,疏忽大意也会造成大的危害。“文革”期间,由于我国的外交工作人员的马虎就导致了一场巨大的外交事故,此事件被周恩来认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外交丑闻。

1973年5月7日,中国驻希腊大使周伯萍赴希腊外交部商定马卡雷佐斯副首相访华事宜。事毕已是13点15分。返馆途中,看到附近街道警哨、车辆都比平时增多,显示有重要外事活动。回官邸后,周伯萍要翻译去使馆查看请帖。翻译回使馆后从值班人员那里得到报告,说当天中午科威特大使馆有国庆招待会,只剩下10多分钟的时间了。周伯萍听到报告后,赶紧驱车前往。但其实那个翻译在匆忙中并没有看请帖,而那个值班员看到有一张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的请帖,大使的名字叫科威克,便误以为是科威特大使馆。

当时的周伯萍因为过于匆忙,自己没有按照程序亲自将请帖过目。当他们的车出了中国大使馆后,就随着车多人多和有警察引路的方向开,鬼使神差般地进了以色列的大使馆。

周伯萍既没有见过科威特大使,也没有见过以色列大使,以为站在门口迎接的就是科威特大使,下车后就和他握手,向他表示祝贺,并解释迟到原因。当时《纽约时报》一名记者在场,问周伯萍到这里来是否意味着中国承认以色列。翻译把“这里”译成“雅典”。周伯萍遂把这一很不寻常的问题只当作是他无故寻衅,予以简单顶回。

第二天,《纽约时报》就中国大使到场祝贺以色列国庆发了报道。从罗马尼亚大使那里得知事件真相的周伯萍这才如梦初醒,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国际“反华势力”定会以此事大做文章,离间中国与政治盟友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为防止事态扩大,周大使向希腊外交部和各阿拉伯国家解释,此事件系工作失误所致,中国外交政策不变。不久,外交部要他立即回国。

周恩来将此事定性为“特大丑闻”。说是“十分严重、极为荒唐的政治错误,成为外交界的丑闻,影响极坏”。在国务院此后召开的国务会议上,周恩来盛怒道:“美国出了水门事件,中国也出了雅典事件,雅典事件主角姓周,真是周门不幸!”

一系列的马虎导演了这场“雅典事件”,值得我们深思!哪怕当时有一个人认真点,有一个环节认真点,这件外交丑闻都不会发生。说到底,还是觉得马虎没什么大不了,即使错了,大不了弥补一下,不会造成什么危害的思想在作怪。于是,危机总是在不经意间酝酿出来的。因此,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本着认真的态度去做,切忌粗心、马虎!否则,后患无穷!

马虎的人是企业的害群之马

《庄子·徐无鬼》中有一则典故,轩辕黄帝去且茨山找神仙大隗讨教治理天下的良方,在半途中遇见一个放马的男孩。见男孩聪明伶俐,就与男孩探讨如何治理天下。男孩妙答:“所谓治理天下的人,难道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只不过是把危害马群的坏马驱逐出去而已。”轩辕黄帝听后颇受启发,于是对朝中贪官污吏进行了大清洗。

“害群之马”这个成语就出自这则典故。为什么要把坏马驱逐出去?理由很简单,它的存在会危及整个马群。对于企业而言,马虎的人无疑是害群之马,因为小马虎往往造成大危害,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于导致企业破产。马虎能让宇宙飞船坠毁,能够导演外交丑闻,让一家企业倒闭破产也就不足为怪了。

马虎对一个企业的危害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破坏力上,还表现在它有很强的传染性。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合作团队,其中有一个人有马虎的毛病,其他人慢慢也会沾染上。特别是那些马虎的人一旦成为领导,其恶习也必定会传染给下属。看到上司是一个马马虎虎的人,员工们就往往会竞相效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一来,每个人的缺陷和弱点就会渗透到企业,其结果必将是灾难性的。

李国军原是名化工技术员,因专业能力很突出,被化工厂领导提拔为二硝基苯车间的负责人。李国军能力强,人缘好,技术过硬,怎么看都应该是个称职的车间负责人。殊不知,他有马虎的毛病,平时大大咧咧,经常丢三落四。他的这个马虎的毛病被厂领导看在眼里,只是厂领导并没怎么当回事,心里还觉得李国军是个不拘小节、心胸坦荡的汉子。

在李国军的负责下,一年之后,车间的生产量提高了20%,工作氛围非常好,员工的工作热情异常高涨。与此同时,车间的小事故发生率也在提高。车间的员工明显比以前要马虎许多,比如像忘记关机器、少添了点原料是常有的事。李国军也不以为然,认为小事故是允许的,在自己的管理下,生产处于安全的状态。至于一些小错误,是完全可以弥补的。自己平时也时不时出错,也没法对别人太过严苛。此时,马虎就像瘟疫一样在生产车间蔓延,危险正一步步降临。

3月10日9时许,当班操作工发现正在进行硝化反应的二号反应锅的搅拌器停转,操作组长沈冰随即向李国军汇报。李国军问沈冰搅拌器停了多长时间,沈冰讲刚刚停。李国军布置找机修工抢修,自己和沈冰立即进入车间检查二号反应锅,发现反应锅温度计显示25摄氏度。正常情况下,此时温度应在37摄氏度至40摄氏度。李国军对这一异常情况未注意,马虎大意,误认为是温度计坏了,没有对温度计进行检查,沈冰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l0时20分左右,搅拌器即将修复,李国军在硝化反应已停止1个多小时的情况下,未对操作工人交代必要的注意事项,先行离开了车间。10时30分许,操作工人也没有太多在意注意事项,便启动修复后的搅拌器。因二号反应锅内留存一定量未经反应的硝基苯、混酸及一定量的反应产生物间二硝基苯,发生剧烈化学反应,锅内温度瞬间急剧升高,正常冷却失效,引起爆炸。结果,造成现场作业的8名工人死亡,7名工人受伤,经济损失严重。?

造成这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修理搅拌器,造成二号反应锅内留存有一定量的硝基苯、混酸及一定量的反应产生物间二硝基苯,未经充分的搅拌,产生化学反应,锅内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在这起事故中,李国军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的责任,后来被判入狱三年。李国军对间二硝基苯的生产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在生产作业中马虎大意,在检查出反应锅温度异常的情况下,完全有能力判断出反应锅炉处于危险状态,但其作出错误的判断,没有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酿成特大恶性事故。

还有就是,沈冰也同样发现了反应锅温度异常,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而操作工在恢复操作前没有在意注意事项。可以说,整个生产车间都被传染上马虎的毛病,作为领头马的李国军是马虎的传播者。以前的马虎只是引发了一些小事故,但运气总有用完的时候,恶性事故的发生将成为必然。李国军这匹“害群之马”毁了生产车间,毁了整个化工厂。这次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这家化工厂从此一蹶不振,最后不得不关门歇业了。

马虎的危害是无穷的,马虎的人注定不受企业的欢迎。很多企业想了很多方法,不仅要在招聘的时候严把源头关,在平时也要定期把马虎的人清理出企业,就像《庄子·徐无鬼》中放马牧童说的那样,把害群之马及时清理出去。

黑龙江的一家粮食企业曾经发生过直属库火灾。事故共造成78个露天储粮囤、储量4.7万吨的粮食表面过火。其中玉米囤60个,储量3.4万吨;水稻囤18个,储量1.3万吨。在事故现场可以看到,大量粮食表面烧焦和炭化,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多万。

火灾物证鉴定中心鉴定结果显示,造成火灾的原因是由于穿过金属配电箱的导线与配电箱箱体摩擦,致使导线绝缘皮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附近可燃的苇席和麻袋,进而引发火灾。

导线为何会与箱体摩擦?专家表示,由于粮食输送机和其配电箱在该粮库的实际操作中要随堆垛不断搬运,在移动过程中埋下了隐患。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普通员工,面对如此隐患,却未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这不能不说是这家粮食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巨大失误。

从此以后,这家粮食企业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检讨,并开展一系列的整改行动。上自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重新接受安全生产管理的培训;每周开展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生活会,围绕“提倡认真、切忌马虎”的主题展开;每天组织人员,定时对各个仓库进行检查、巡逻。尤其在企业招聘时,严把源头关,只招那些细致、认真、哪怕是按部就班的人。另外,还设立秘密监督专员,由员工轮流担任。只要被两个监督专员同时发现马虎的行为,则会被立刻辞退。至此,这家粮食企业的面貌焕然一新,所有的员工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不仅再也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而且没有一个员工因犯马虎的错误被开除。

像这家粮食企业一样,能够定期清理“害群之马”还是不多见了。正是企业上下都深切地体会到马虎带来的巨大危害,才能痛下决心,坚决地将马虎的人剔除出去。在其他企业,平时定期清理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马虎的危害往往都是潜在的,因为员工的小马虎,就要把他开除,似乎也有点不通情理,也没法得到大家的理解。但是,清理“害群之马”又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必须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建立一种长效的监督机制,至少要马虎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使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

马虎本质上是心态问题

马虎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不得不对马虎另眼相看,现在,我们绝不能用“小”字来形容马虎了。更令人担忧的是,马虎好像是人类的通病,谁也不能保证不犯马虎的毛病。要彻底杜绝马虎,必须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这里先讲一个小故事。

张广宁当了一辈子的玉匠,由于他技艺精湛,深得老板信任。年老力衰时,他想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尽管老板再三挽留,他还是决定辞职回家。于是,老板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又给了他一个新的任务,就是再帮老板雕一个玉山子。

张广宁的心思已经不在工作上了,选材也不那么严格了,无论是主体创意还是细部雕刻方面,都马虎了事,当然也就达不到往日的精湛水准了。玉山子雕好后,老板把它交还到他的手上,对他说:“这玉山子是我送你的礼物,你收下吧!”张广宁呆住了,悔恨和羞愧溢于言表。他一生雕了无数座漂亮的玉山子,最后却为自己雕了一座粗制滥造的玉山子。

张广宁的马虎产生于心态的变化,本来他绝对是个认真、勤恳的人。当他的心思已经不在工作上,而是想着回家如何享受天伦之乐时,马虎便产生了。因此,马虎是一只苍蝇,专叮有缝的蛋。接下来再讲一个由于心态变化而产生马虎的故事。

王芳从事会计行业已经十年了,对于工作,她的感悟是:“会计这个行业就是要细心认真,把简单重复的事情做到极致,容不得半点马虎。”曾经发生的一件事给了她深刻的教训,为此她差点儿倾家荡产,至今她仍以此鞭策自己。

王芳说:“我一直对做好会计工作很有信心,也许是因为太过自信反而大意了。”有一天,她和另一位会计人员在给客户转账时,居然两个人同时都出错了。她们给一个客户汇了100万美元的账款,由于该客户的名字和另一位客户的名字一样,所以她们就“张冠李戴”,将这100万美元转到了另一位客户的账户下,并和他结算了所有的账目。等她发现这个问题时,她们俩都吓傻了。无缘无故给一位客户送去100万美元,能收得回来吗?她们给那个客户打电话,而那位客户只是冷冷地丢下一句“叫你们老板来找我谈”,就不理她们了。由于王芳是财务经理,她得对这件事全权负责。

王芳和同事推开了老板办公室的门,告诉老板所发生的一切,老板脸色铁青地训了她们一顿,并撤了王芳财务经理的职务,叫她好好地反省。因为那时已经年底,所有的公司员工都放假回家了。春节那段时间,别人都在开开心心地过年,王芳却因为那件事没有解决掉而忐忑不安。如果钱收不回来,她得赔偿这100万美元的损失。那样的话,王芳不仅会倾家荡产,还会一辈子为此负债累累。庆幸的是,客户同意把钱转回来,事情有惊无险地解决了。

王芳的马虎同样产生于心态的变化,不过她与张广宁变化的原因是不同的,王芳是因为工作时间长了,产生了过于自信的心态,从而引发了马虎的行为。从以上两个故事中,可以发现,如果你原先是个认真的人,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与之前的心态有所不同时,你就应该引起警惕了。因为,此时说不定马虎已经找上你了。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心态变化诱发马虎外,更多的马虎是源自人们对工作的态度。所以,探究马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个态度问题。

一位心理学家为了探究马虎的本质,特意来到一所正在建设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他想通过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件工作在心理上所反映出来的个体差异,来揭示与马虎之间的内在联系。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这位工人的腿有些瘸:“请问你在做什么?”

瘸腿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还瘸了一条腿,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5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在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

随后,心理学家又找来工头,对刚刚访问过的三个工人进行深入的了解。这位工头告诉他:第一个工人,脾气差、工作马虎,前几天还因为马虎,被石头砸瘸了一条腿;第二个工人,工作表现差强人意,有时也马马虎虎的。当他谈到第三个工人时,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说他认真、能干,砸出来的石头都符合要求。

同样都是干着砸石头的工作,三个不同的人,有三种截然不同的心态。马虎经常会光顾第一和第二位工人,第一位工人还为此付出了代价。他们俩对工作没有热情,把工作仅仅看做是谋生的手段,可以说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而第三个工人恰恰相反,他对工作充满热情,认为自己正在参与兴建一所雄伟的教堂,是在为上帝工作,神圣感和荣誉感充满了内心。这样的人,工作起来又怎么会马虎呢?因此,这位心理学家得出结论,马虎本质上就是心态问题,只要对工作充满热情,就能有效地克服马虎这一人类的通病。

当然了,这位心理学家提出用“提高工作热情”的方式克服马虎,显然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他的分析对于深入了解马虎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寻找克服的方法上,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对工作有足够的热情,而要从内心层面提高他们的热情度,在现实中,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在这方面,得学学京津城际列车的做法。

京津城际列车全称是京津城际铁路高速列车,是在京津城际铁路开行的高速列车,是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时速350公里的C系“和谐号”动车组。只要坐过动车组“VIP”的乘客,都被列车司机的各种手势所吸引。因为购买了“VIP”乘坐席,就可以最近距离看到司机的整个操作过程。从列车启动那刻起,司机就在不断地打出各种手势动作,时而抬右臂上下晃动、时而高举左臂上下摇摆、时而右手前指等等,这些动作娴熟优雅,给人以美感。

原来,动车司机的这些动作是以身体语言以强制的形式来确认操作过程。高铁运行速度在每小时三百公里左右,所以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一点偏差,否则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列车事故,后果难以想象。高速列车上虽然有先进的计算机安全系统,但司机的正确操控仍是关键核心,铁路为了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而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列车司机不仅要用语言核对,而且要以身体动作来重复核对操控过程。在司机优雅动作的背后是铁路人对乘客的爱与责任,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高速列车的运行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稍微的马虎就可能意味着惨剧的发生。国外因列车司机马虎而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京津城际列车之所以能做到零事故,关键在于从规章制度上加以严格的规范,而且用语言和身体语言以强制的形式确认操作过程,这无疑是给安全上了双保险,使马虎无任何可乘之机!所以说,马虎本质上确实是心态问题,但要克服马虎,必须从各行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必要的措施,才能有效制止马虎的产生。

有人说世上硬病好医,马虎病最难治。尤其在安全管理中,由于“马虎病”造成的事故数不胜数。山西一家煤矿集团综采队检修班班长许德明在根治安全“马虎病”中,真算是下了一番苦心。他凭借自己特有的细腻和多年来当班长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愈班组职工“马虎病”的“灵丹妙药”,采取打“预防针”、翻看老“病例”、强灌“猛药”三种方式,为职工根治“马虎癌症”,切实消除职工“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的马虎心态。他带领全班连续6年实现了零三违、零事故、零工亡,推进了矿井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发展,受到了同行们的青睐。

第一剂良药——巧打“预防针”。 许德明说,“班组职工的马虎病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某些职工思想意识不集中,认识不到位造成的。”为此,他狠抓班组措施落实工作,开展了班前“五分钟小讲堂”把安全知识、安全管理、岗位应知应会、昨天当班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小课堂”形式逐一阐述,与职工心与心沟通,使职工们知理明事、分清利弊。真正把规章牢记心中,措施落实到岗位,班中巡查预警抓防范。通过走动式管理,进行巡查预警,对个别工作不严谨的职工按照作业规程,进行现场规范。严禁职工“图省事、走捷径”,起到未雨绸缪、防风堵洞的效果,切实根除了隐患毒瘤。

第二剂良药——勤翻安全“老病例”。为了加深班组职工对造成事故危害的结果。许德明从矿安监处借来了光盘,利用多媒体视频系统,让班组职工和其家属共同观看以前的事故案例,采取上下互动的方式,边看边讲解边谈认识,让班组职工认清马虎工作造成后果的重要性。触其心痛,使其谨记。让他们算清亲情账、算清幸福账、算清经济账。此外,他组织职工把以往发生的典型工伤事故案例重新整理,编订成册,通过闭路电视、广播、宣传牌板等,对事故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反复宣传,利用职工安全例会、班前会,让“三违”人员叙述事故发生过程,使职工引以为戒。

第三剂良药——强灌“猛药”。许德明说:“提高认识,加强教育使其不能;采取刚性手段,加大惩罚力度,使其不敢。只有软硬兼施才能根治安全隐患。”他不断加大班组职工的反“三违”力度,实施了班组职工安全风险账户管理制度,对于个别有令不尊,有章不循的三违人员,不但让他丢面子、还要让他丢票子。进一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采取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次数和全面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检查“三违”现象,建立了班组职工安全诚信档案,举办“三违”人员学习班。同时,利用经济杠杆将安全责任传递给每一名职工,使职工懂得违章作业就是掏自己的钱买教训的道理,增强了职工的安全自律意识。使广大职工从要我安全逐渐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行为,培养成了一种自我抵制“三违反行为”是我的义务,安全生产是我的责任的一种良好的习惯。

据美国五十年代统计,在75000件煤矿伤亡事故中,天灾仅占2%,即98%的事故在人的能力范围内是可以预防的。在可防止的全部事故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88%,与不安全行为无关的仅占12%。这表明,在构成伤亡事故的人与物的两个因素中,矿工因马虎而造成的失误占主要地位。在中国,许多调查也表明,在煤矿事故中,各种因马虎而导致的违章行为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如原淮北矿务局就曾对历年死亡事故进行过统计,其统计分析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因“三违”造成的,而马虎正是“三违”的先潜队和排头兵。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在煤矿事故中,人的因素也占主要地位,由人的马虎造成的失误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说,矿工马虎的代价是沉重和高昂的。

在高危险性的煤矿行业中,人的因素是决定煤矿安全生产好坏的首要的和核心的因素。而在人的因素方面,如何有效治愈人的“马虎病”,则是重中之重。许德明采取打“预防针”、翻看老“病例”、强灌“猛药”三种方式,彻底根治了职工的“马虎癌症”,切实消除职工“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的马虎心态,带领着全班连续6年实现了零三违、零事故、零工亡。这一强有力的事实证明,只要从人的心态入手,再配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措施,马虎将不再危害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