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早在初中的课本上就曾读过贺敬之的诗,“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啊,山几重?水环山绕桂林城……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
这些优美怡人的句子,当时只是觉得很优美华丽,并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并不懂得其中真实的含义。今天,只有身临其境才会真正觉得这种美并非是作者的夸张。
一清早从桂林出发到磨盘山坐船游漓江。登上游轮放眼望去,才真正感到什么是青山绿水!漓江不愧是国家的4A级景点,一上船导游就用标准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漓江有3399座山头,也可能是33999座。我觉得她真是太夸张了,哪能有这么多的山头?他们只是崇尚单数而已。谁知一登上安顺号游轮,便感到景色真是有些不同,重重的峰峦叠翠随游轮移动,满眼真正的绿水青山让漓江的美无以言说。由于漓江的水是各种地下水汇集而成,所以漓江水特别的清,含沙量只是黄河的千分之四,而又因为沿途的山上树木葱茏,所以水又特别的绿,是真正的青山绿水,一路上真正看到了数不尽的山头,童子拜观音、骆驼过江、独秀峰、九马画山、冠岩……真是惟妙惟肖。
尤其是冠岩这座山,是一座溶洞,从地下到地上,进洞以后先是船过一段水路,然后是火车,最后再坐现代化的电梯直到山顶出洞,简直是美不胜收。洞中的一段奇观雪山倒影,是利用白色的灯光反射到水中,那种冰冷像真正的千年的冰山倒影,让人叹为观止。冠岩只不过是漓江美景的一部分,最美的还要数兴平到杨堤的这一段距离。极近的一段距离中分布的是著名的九马画山,黄布滩等,九马画山从刀劈斧砍的山顶上自然形成九匹骏马的神态,让人称奇。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到此过,据说只有毛主席他老人家人才能看出是九匹马,而周总理只看出七匹马,一般的人也只能看出四五匹,其它的只有马头或是凭想象;黄布滩是公认的最美的一段水域,也是人民币20元背面的景色。远景是一座山峰,中景一个大江转弯时的大滩,两岸是最最茂盛而优美怡人的水草,近景是深深的碧水,而人民币上的则是有一个撑着竹筏的船家,这里的美真正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以前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总是不明白,在“康河的柔波里,我愿是一条水草”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我也很自然地明白了。同时也明白了陈毅元帅曾题的诗句“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是什么意思了,的确在漓江的碧波里又有谁不陶醉哪?!
再优美的地方也有缺陷。正是漓江的座座山川,挡住了此地经济的腾飞,广西现在还很落后,国民收入还普遍较低,还属于边远山区,还是属全国的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山高林密,人们长期的自给自足,所以人们的生活条件很是低下。在过了黄布滩之后的一段水域,有几个孩子在一边喊着,一边扔衣服,开始并不明白她们喊什么,后来才明白,他们是在喊船上的游客向水里扔钱,而他们再潜水往里面去打捞,他们也许有着沈从文笔下的大老、二老的形象。也许这与沈从文描写的湘西风情是一样的。这里的风景却使这里变得沉重起来,广西还很穷,十万大山压在这里,很多人一生一世也许都没有走出过大山。随车的导游讲,他们的工资很低,在桂林的一个中高档酒店,一个服务员的月薪除吃住外才200多元。他们工资低还因为桂林没有重工业,也许旅游业是他们的支柱产业,为了发展旅游业,他们斥资开辟了两江四湖夜航船等旅游项目。但是这并不能为市府减轻多少负担。听了导游的话,我们的心里很是沉重,是啊!桂林需要加快建设,需要改变,需要努力,需要发展,我们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