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立及其发展风格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发展历史由以下几个时期组成。
1.五四运动前夕的进步刊物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诞生于“五四”运动之中。进步刊物《新青年》杂志由中国共产党缔造者之一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1917年初迁往北京。《新青年》杂志自创刊伊始就极力宣传民主、自由、平等,倡导科学进步。
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警告青年》一文,这篇带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政论,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提出了六方面要求,希望青年自觉奋斗。他向读者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在他的带领下,《新青年》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其宣传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
李大钊是《新青年》团体中和陈独秀并肩战斗的一员猛将。1916年,他从日本寄给《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满怀爱国热情地号召青年们“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1916年4月回国后,担任《新青年》特约撰稿人,1918年初被聘为北京图书馆主任,参加《新青年》编辑部工作。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首先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篇章。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几篇热情洋溢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他在文章中指出:“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他鼓舞尚在黑暗之中的中国读者,要从十月革命中看到希望。
鲁迅从1918年应邀开始为《新青年》撰稿,随后参加编辑工作,是《新青年》团体中的另一猛将。他给《新青年》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他鞭笞封建主义,痛斥尊孔复辟势力,鼓舞青年投身反封建斗争。
其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虽然《新青年》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文章不多,但是它极力倡导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人生,看待社会,反对崇拜偶像,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提出,要打破一切“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这种科学精神显然和政治上、道德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精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三,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1917年初,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呼吁进行新文学革命,从而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随后,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周作人等不断推出力作,大力提倡白话文,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虽然说《新青年》前期对民主与科学的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范畴,但是其先进的启蒙思想却惊醒了一代青年,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基础。
除《新青年》之外,《每周评论》[2]是五四运动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其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他和李大钊都是主要撰稿人,旗帜鲜明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倾向于社会主义。《每周评论》大力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它配合《新青年》,支持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斗争。
五四运动后,适应群众政治斗争蓬勃发展的需要,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带动下,中国各地的革命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一年之内新出版的报刊就达400多种。著名的有瞿秋白等编辑的《新社会》旬刊、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3]和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4]。这些报刊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五四运动之后,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迅速转向社会主义。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兴起。1920年8月,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接着,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
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有自己阶级的新闻舆论工具来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党知识,发动工人运动。于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便应运而生。
(1)《新青年》改组与《共产党》创刊
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新青年》改组的主要标志:
一是掌握领导权。由于陈独秀已经从激进民主主义立场转换到无产阶级立场上,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负责人,他继续主持《新青年》编辑部工作,从组织上和经济上加强对中共上海发起组的领导。
二是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新青年》增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先后发表了36篇文章,对苏俄的国情、相关政策、列宁的生平及其著作进行了多方位介绍。该专栏的设置为中国读者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苏俄革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三是在政治思想上引导读者。《新青年》改组后,在言论上刷新论说、通信、随感录等栏目,用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引导读者。
为了作好统战工作,《新青年》与在北京的编者和作者依然保持着密切联系,继续发表他们的来稿。这样,既争取了原有民主主义作者和读者逐步跟上形势,同时也避免打出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的旗号而招来反动当局的注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新青年》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新创办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5]月刊。《共产党》月刊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其一,宣传共产党的建设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建党经验。其二,论述中国革命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够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中国共产党,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其三,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2)工人报创办
随着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建立,《劳动界》、《劳动音》、《劳动与妇女》等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工人为宣传对象的刊物相继创立。
《劳动界》[6]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8月15日创办的,32开,16页,共发行24期。陈独秀和李汉俊负责编撰,《新青年》社发行。《劳动界》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它以十月革命后的苏俄为榜样,鼓动工人联合起来,为改变受压迫的地位团结斗争。
《劳动音》[7]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创办的周刊,主要编辑人员有邓中夏和罗章龙等。《劳动音》着重反映工人受压迫的悲惨生活,详细报道唐山煤矿瓦斯爆炸数百矿工死难的惨案、南京万余纺织工人捣毁省议会的斗争,发表争论,予以声援,出谋划策,指导工人正确的斗争方法。不久被查禁停刊。
《劳动者》是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0月3日创刊,次年1月停刊。它向工人宣传只有组织起来,推翻现存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才能得到解放。它以《劳动歌》为题最早译载了《国际歌》歌词。
(3)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
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宣告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自觉地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为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旗帜、新闻传播者队伍和领导力量等必要条件。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吸收了国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民主主义新闻事业的革命精神和工作经验,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注重联系实际和联系群众,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由此开端。
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共产党发起组或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创办的。它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并使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筹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集体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改组后的《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的宣传实践就是证明。它们公开申明自己是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它们初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观察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劳动音》一创刊就明确指出:“只向知识阶级作‘学理’的宣传,而不向无产阶级作实际运动,结果只是空谈。”《劳动界》等工人报刊紧密联系工人生活和斗争的实际,通俗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取得了良好效果,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范例。
注意联系群众,并在工人中进行组织活动。改组后的《新青年》,成立了《新青年》社,作为联系工人群众的公开机关。它帮助工商友谊会创办了《伙友》周刊,扩大了《新青年》和工人群众的联系。《劳动界》用大号字刊出启事,“本报欢迎工人投稿”,发表了许多工人写来的文章和通讯,依靠群众办报等。这些活动加强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听取读者批评,及时改进工作。
3.中国共产党机关报问世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1日宣告成立之后,共产主义的宣传在中国开展得如火如荼,新的党报党刊不断涌现。
(1)《向导》周刊的创办
为了统一思想,扩大宣传力度,中国共产党中央于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办了《向导》[8]周报。这是中共中央创办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一创刊,就集中宣传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蔡和森担任第一任主编。
《向导》用大量事实揭露各帝国主义竞相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操纵军阀混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论述帝国主义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战乱不安的一大根源,明确指出打倒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它十分注重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新闻侵略的宣传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帝国主义在华的新闻机构得到大力扩充,如英国的《字林西报》、《京津泰晤士报》,美国的《大陆报》,日本的《顺天时报》等。从1921年到1922年,英国路透社、日本东方社、美国中美社、美联社、德国海通社等相继在中国建立了分社,依据其雄厚的资本,竭力为帝国殖民侵略政策作辩护,蒙骗中国人民,反对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向导》在头两年中,发表揭露列强在华新闻活动的文章30多篇,指出这是一种“新闻侵略”,并对他们的造谣惑众进行了驳斥。
在大力宣传反帝的同时,《向导》开展了打倒封建军阀的宣传。它通过大量事实和理论分析,说明封建军阀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战乱不安的另一个根源,明确指出打倒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又一个基本任务。
《向导》经过两年多的轰炸式宣传,终于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成为全国人民的政治常识。
继《向导》之后创办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还有《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等。[9]
(2)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特点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加强报刊工作建设,并开始形成具有无产阶级报刊特点的工作方式和办报思想。
第一个特点,报刊宣传是共产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报是共产党集体宣传的组织者和鼓动者。
第二个特点,宣传、组织广大民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能为自己的利益奋斗。
第三个特点,敢于正视现实,真实报道事实。这和一切反动报刊畏惧真理,歪曲事实,造谣欺骗的手法形成鲜明对照。
第四个特点,提倡朴实动人的文风,有的放矢,力避空泛。这个时期,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恽代英、萧楚女、赵世炎等的文风,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分析的精神,言之有物,语言精炼,代表了五四以来新文风的发展方向。
第五个特点,忠诚共产党的事业,立志献身大众利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研究洞察国内外政治时事,深入群众,勇于实践,不畏艰苦牺牲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
中国共产党早期出版物的宣传工作是共产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的报刊已经成为集体宣传员和组织者。这些报刊宣传和组织广大群众勇敢地组织起来,为共同的利益而奋斗。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报道和宣传事实,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宣传的经典手段。用简洁、陈述事实的质朴手段有效地避免了空谈和泛谈。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诞生和发展凝聚了力量,取得了经验,打好了基础。
二、十年内战时期的中共新闻事业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版的刊物数量得到了飞速发展。一方面在于共产党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在于同国民党新闻垄断制度作坚决的斗争。
1.中共报刊在国民党统治区由生存到发展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同时建立起为这一政权服务的新闻事业网,加紧对新闻事业的统治。国民党政府通过软硬兼施两手政策,对全国新闻事业进行垄断、对进步刊物进行控制和迫害。
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地下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应对国民党对新闻的垄断政策,迅速着手重建自己的报刊系统,秘密出版地下报刊,继续传播革命声音。这期间影响最大的要数《布尔什维克》与《红旗日报》。
《布尔什维克》[10]作为中共中央政治理论机关刊物,于1927年10月在上海出版。编委会主任由瞿秋白担任,继任主任有蔡和森、李立三。它先后以16开周刊、32开半月刊、月刊出版。它一创刊就全力以赴揭露叛变革命的国民党的真面目,历数国民党反革命罪状。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强调革命形势的高涨,主张以城市为中心在一省或数省首先实行暴动的盲目策略,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定界限,打击了应该争取的中间势力,给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与《布尔什维克》齐名的还有《红旗日报》[11]。《红旗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创刊于1930年8月15日,由《红旗》三日刊和《上海报》合并组成。李秋实担任主编。《红旗日报》开辟的栏目有消息、评论、中共中央文件、革命根据地来信、莫斯科通讯、欧洲通讯,还设有副刊《红旗俱乐部》。《红旗日报》在发刊词中指出:“在现在阶级社会里,报纸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红旗日报》多次遭受迫害,先后有40多名发行员被捕。它在“左”倾错误的领导下,宣传和扩散了“左”倾错误路线的主张,最后脱离了实际和群众。
除此之外,中共地下报刊还有《红旗》[12]、《上海报》[13]、《中国青年》[14]、《中国工人》等。一些地方党团组织也出版了地下刊物。列宁关于建立全俄政治报纸的论述,尤其是“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著名论断,就是《布尔什维克》和《红旗》最早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对党报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中央党报委员会,多次作出有关报刊工作的决议、指示,强调全党要利用党报来教育党员、联系群众、指导革命斗争。
在中共内部多次“左”倾错误路线影响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下,1932年前后,中共地下报刊几乎都被反动当局查禁、破坏,或被迫停刊。
2.中共新闻事业在革命根据地得到蓬勃发展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向井冈山进军,开始走上工农红军武装割据斗争的新道路。1928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会师井冈山,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在这里建立了中共武装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阐明了革命宣传的重要性,制定了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和基本原则。1931年9月,中共主力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军事“围剿”的胜利后,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从此,在人民政权下,根据地新闻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到1933年秋天,仅中央根据地就有各种大小报纸34种。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红色中华报》[15]、《红星报》[16]、《青年实话》[17]、《斗争》[18]等报刊和红色中华社。
红色中华社是革命根据地中央政府主办的一个专业新闻机构,1931年创立于瑞金。其主要业务是出版报纸和从事通讯社工作。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声中,红色中华社冲破敌人的封锁,向中国和世界首次报道大会胜利召开的消息,播发了大会的重要文告、宣言,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诞生。
1937年1月,红色中华社正式易名为“新华社”。为了纪念红色中华社,1931年11月7日,被定为新华通讯社诞生的纪念日。
红色中华社的主要任务是出版报纸。1931年12月11日,《红色中华》报正式创刊,作为革命根据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机关报。该报是根据地人民政权领导下第一份出版时间较长的中央级铅印报纸。初为周刊,后改为三日刊、双日刊。
《红色中华》设有多种栏目:社论、要闻、专电、小时评、红色区域建设、中央革命根据地消息、党的生活、赤色战士通讯、工农通讯、红色小词典、工农民主法庭、红军、突击队、警钟等。
《红色中华》报的宣传报道有如下三个方面:
(1)配合党政中心任务,积极进行了建设和巩固工农民主政权的宣传。它及时注意运动中的新问题,刊登读者来信,帮助党和政府发起了一个结合建政的检查工作运动。
(2)帮助党和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战争动员工作。它经常以报社名义发出号召,努力支援革命战争。
(3)宣传贯彻党的抗日救国的主张,及时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以及国民党的卖国政策,不断报道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和东北人民武装抗日斗争的消息。
《红星报》于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创刊,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由军委总政治部主办。从1933年8月开始,由邓小平任主编。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由陆定一担任主编。它是为了提高红军的政治素质,为实现“使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而创办的。
《青年实话》周刊于1931年7月1日在永丰龙岗创刊,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具有鲜明的青年报刊特色,编排形式和内容多样活泼,文字通俗生动,对青年读者富有引导、组织、鼓动作用。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尤其是受红军青年的欢迎。
《斗争》周刊于1933年2月在瑞金创刊,是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其主要内容是登载中共中央的决议、指示和中共中央负责人的文章。它刊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论述中国革命的重要译文,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两篇典型调查报告。这些对根据地共产党的建设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除了上述报刊之外,还有《红军日报》[19]、《湘潭红旗》、《红色湘潭》、《工农报》、《红旗日报》、《工农日报》、《列宁报》、《共产党》和《苏维埃》等一批报刊也比较有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1931年-1934年10月长征前夕,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出版的油印、石印、铅印的大小报刊约有160种。其中,中央一级报刊有66种。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下创办的全新的新闻事业。它不受国民党统治区法西斯统治的迫害,也摆脱了报业资本家追逐私利的影响,它是第一次在人民政权下人民大众创办的自由新闻事业,它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号角,是武装起来的根据地人民用以扩大巩固工农民主政权,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有力武器。其鲜明特色是艰苦奋斗的办报作风,紧密配合党政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推进政权建设,服务革命战争的宣传和组织作用等。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新闻事业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继续得到长足发展。
1.中共新闻事业在延安时期得到飞速发展
抗战时期,延安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新闻事业从初期的小型报发展到大型报,从单一的报刊扩大到拥有《解放日报》[20]、新华通讯社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多种新闻媒体兼备的初具规模的新闻事业,成为全国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
从1939年到1940年,延安报刊得到大力发展。中共中央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发,经过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成功地实现了革命根据地的大转移。1935年11月25日,因长征开始而暂时休刊的《红色中华》报在陕北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29日,《红色中华》报更名为《新中华报》。从1939年2月7日开始,《新中华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加强了中共中央的宣传力量。《新中华报》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反击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它和新华通讯社、《解放》周刊共同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
除《新中华报》、《解放》周刊之外,还涌现出了《八路军军政杂志》[21]月刊、《中国青年》[22]半月刊、《中国妇女》[23]月刊、《共产党人》[24]月刊、《中国工人》[25]月刊、《中国文化》[26]月刊、《边区群众报》、《前线周刊》、《红星》杂志等一大批报刊。这些对宣传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马列主义理论,指导根据地建设和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发挥了重大作用。
2.《解放日报》创刊
1941年前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延安和各地抗日民主根据地进入了极端困难时期,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集中了侵华的大部分兵力,对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另一方面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用大量兵力包围和进攻新四军、八路军,封锁陕甘宁边区。由此,导致延安经济困难,物资短缺。皖南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的各种报刊,受到越来越多的迫害,正常的宣传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在这种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的宣传力量,加强对各抗日根据地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调整新闻宣传工作,以便更有力地进行政治宣传斗争,更有力地指导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建设工作。每周出版二期的《新中华报》已经无法满足形势需要。
中共中央当即决定,将《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出版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毛泽东在起草创办《解放日报》的通知中强调:“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宣达。”为了集中力量办好《解放日报》,在它创刊前后,《八路军军政杂志》月刊、《中国青年》半月刊、《中国妇女》月刊、《共产党人》月刊、《中国工人》月刊、《中国文化》月刊、《边区群众报》、《前线周刊》、《红星》杂志等都先后停刊。
《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之下,为宣传贯彻党的总路线作出了重大成绩。它所进行的工作为丰富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3.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华北、华中、华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大批抗日、进步报刊。1938年秋,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要在敌前和敌后创办各种地方性通俗报纸,以提高人民的民族觉悟和文化水平,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从1937年末到1939年,仅华北和华中根据地抗日小型报刊至少有700多家。1941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指示进一步调整各根据地报刊网,集中精力办好各地政治性报纸,面向广大群众的通俗报刊。主要报刊如下。
《晋察冀日报》是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的机关报。社长、总编都是邓拓。《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河北阜平创刊的《抗敌报》,1940年11月7日改组成为《晋察冀日报》。
《新华日报·华北版》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1939年1月1日在山西沁县创刊。1939年7月在反扫荡中,该报出版了东线、南线、西线和北线四个版的油印报。1943年10月改为《新华日报·太行版》,成为中共中央太行分局机关报。它培养并输送了大批新闻工作人员,对推动敌后抗日新闻事业的发展起了显著的作用。
《大众日报》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1939年1月1日在山东沂水县创刊。在日寇扫荡中,报社以印刷工人为基干组成游击队,编辑、记者一手拿枪一手执笔,在战斗间隙写稿、编报、出版。
还有《抗战日报》、《江淮日报》、《前进报》等。上述报刊都是在中共中央的号召和领导之下,适应抗日战争形势需要而创办发展的。在引导广大军民坚持敌后抗战和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4.新闻整风运动
1942年春天,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共的新闻事业的整风改革是全党整风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毛泽东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这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整风改革指明了方向。1942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提出了党报改革的基本要求: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增强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加强报纸的战斗性。通知要求全党重视利用报纸宣传党的路线政策,统一思想指导,传播经验,更好地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通知发出后,从延安到各抗日根据地,新闻界掀起了整风改革的热潮。
《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最前面。1941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它在登载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的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社论检查了报纸创刊以来在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这些党报的基本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示要努力改进,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要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的改进。
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它在改革整风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社论和署名文章,对一些重大的新闻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在以下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
第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批判唯心主义的新闻观,主张新闻必须真实。陆定一在《解放日报》撰文指出,“新闻的定义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时,在编辑中必须尊重事实。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真实性的根本原则。
第二,确立“全党办报”思想,批判“同仁办报”观点。社论对列宁的“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作了深刻的阐述,指出全党办报的实质就是“办报要在党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
第三,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批判“无冕之王”的观点。无产阶级的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这个大集体的公仆,这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第四,提倡“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做新闻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如写作、编辑等,没有一定的技术技巧,是搞不好新闻工作的。但是,技术是为政治服务的,如果政治立场坚定了,技术的进步是可以求得的,也是必须求得的。
第五,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反对党八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点,可以有力地推动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前进。
第六,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经过整风改革,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工作的深入改革。
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不管是在根据地、日占区,还是在国民党统治区,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如春潮般涌现出来,从各个方面报道了人民同国民党反动力量的斗争场面,宣传了团结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思想,团结了一切可以争取的抗日力量,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新闻事业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经历了一个发展、收缩、再发展的历程。
1.中共新闻事业在发展、收缩、再发展过程中壮大
抗战一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冲破国民党当局的束缚,对日本侵略者开展全面大反攻,迅速收复了大片国土,解放区面积急速扩大。到1946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面积发展到近3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广大解放区内,人民新闻事业迅猛发展,报刊出版条件大为改善,绝大多数由油印改为铅印,不少扩版或改版为大型日报。随着一些城市和工矿区的解放,城市报刊和工矿报刊也应运而生,成为抗战胜利后解放区报业发展的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现象。
1946年5月15日,中共晋察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邯郸市创刊,对开4版。
1945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由双日报改为日报。
1945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中版》在淮阴地区的清江市创刊。1946年3月1日,由4开4版扩为对开4版日报。
1945年10月10日,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吉林日报》在吉林市创刊。
1945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在沈阳创刊。
与报业红火的场面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广播电台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广播网。
1945年8月下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
到1946年6月,哈尔滨、张家口、大连、长春、安东、鞍山、吉林、齐齐哈尔、承德等地先后出现了人民广播电台。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向中国共产党解放区全面发动进攻,内战爆发。由于人民解放军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主动放弃了一些地方,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转入收缩时期。
许多报刊被迫从城市迁回农村出版,由大报改为小报,由铅印改为油印,由日刊改为双日刊、三日刊、周刊,甚至不定期,发行范围与数量也由大变小,还有一些报刊被迫停刊。
直到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阶段,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才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由收缩阶段转入再发展阶段。随着一批又一批城市、矿山和交通中心的相继解放,解放区新闻事业获得了新的、更大发展空间,其中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1947年11月12日,《新石门日报》在石家庄创刊,后改为《石家庄日报》。
1948年1月1日,《内蒙古日报》在乌兰浩特市创刊;3月15日《吉林日报》迁回吉林市;10月1日,《新民主报》在山东济南市创刊;1948年6月15日,《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2.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的两条路线斗争
随着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1947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大纲》,规定了彻底消灭封建以及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全面展开,成为新华社、解放区其他报刊和电台宣传报道的重要内容。
在土改运动初期,实际工作中出现右的倾向,土改宣传报道一度犯了不少右倾错误。主要是没有充分反映农民群众的要求,却宣传地主拥护土改,一派“和平”土改的虚幻景象。报纸上的失实新闻报道也为数不少,出现了一些凭空捏造“英雄”与“模范”。这一切不仅妨害了土改运动的展开,还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广大农民对报纸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
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下,《晋绥日报》自1947年6月起,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取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反对“客里空”。
6月15日,《晋绥日报》用第四版整版的篇幅刊登苏联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情节。客里空是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记者,从不深入战场,而呆在总指挥部,根据总指挥部听到的一星半点材料胡编乱造新闻,最后暴露了马脚,被广大红军官兵从前线轰走了。《晋绥日报》在编者案中指出,“我们的编者作者应该提高警惕,并勇敢地严格地检讨与揭露自己不正确的采访编写的思想作风,更希望我们每一位读者都起来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
6月25日至27日,《晋绥日报》又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为题,将报社自我检查出的或群众揭发检举的失实报道连续曝光。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被推广到了各解放区的新闻界。《晋绥日报》发起并在各个解放区新闻界展开的反“客里空”运动,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季才告一段落。
这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3.新闻事业由农村走向城市
1948年秋后,人民解放战争向全国推进,大批城市被解放,人民新闻事业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自1948年下半年起,中共中央、中央宣传部、新华总社总结了党在城市报纸宣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发出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新闻工作方针的指示与决定。8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了关于城市党报工作的三大注意事项:第一,报纸主要为工农兵服务,但同时也要为干部、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服务。第二,报纸以报道农村与工厂的消息为主,同时兼顾市场、学校以及其他地方。第三,报纸副刊必须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入浅出地对读者做教育工作。这一指示,为党的城市办报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闻事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作好了准备。
1949年是中国人民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也是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领导的新闻机构陆续迁至北平。3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迁入北平出版,被定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49年3月25日,新华通讯社迁入北平,并根据中央决定,逐步调整全国各地的分社组织,在各大区建立总分社,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分社,在解放军部队中建立总分社、分社各级组织。努力组建一个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6月24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入北平,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播音。1949年7月13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在北平成立。
4.中国新闻事业网形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迅速对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进行调整和扩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业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党报系统、新华通讯社系统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电台系统。
与此同时,许多地、市乃至县的党委机关报纷纷创建,其中不少是原在本地出版的解放区报纸。此外,还有社会团体、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人民军队、少数民族和专业部门的报纸,如《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健康报》、《文汇报》、《大公报》、《解放军报》等。
据统计资料显示,1950年全国各类铅印报纸有382种,1951年增至475种。经过1952年的整顿和1953年的调整,至1954年10月,全国共有报纸248种。其中,国营报纸239种,公私合营报纸4种,私营报纸5种。
1958年,中国新闻事业规模迅速扩大。中国报纸数量增至491种,杂志拥有822种,91座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从1966年到1976年整整十年时间,“文化大革命”运动席卷了整个中国,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从无产阶级第一个出版物《新青年》的诞生,到人民新闻事业的建成,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走过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
五、中国现代新闻事业
“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新闻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呈现出一派高速发展、开放的景象。
中国具有225种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报刊、发行总量超过850万份,服务于8亿农民。除此之外,城市日报的覆盖面已经扩大到了郊区郊县。比如,《北京日报》的订户当时已经达到5.3万份,其中64%的订户为乡镇居民。
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报纸是创刊于1980年的《中国农民报》。该报是每周三次出版,1984年的印数是70万份。该报的宗旨是宣传中共和政府的农业政策。所有三农方面的报刊都是围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所以,这些报纸在中国农村发行得十分普遍。三农报刊向农民灌输的思想就是“报纸等于家庭事务的专家。如果你想成为农业技术的专家,那就请看三农报刊。”
中国出版发行的少数民族报刊有84种,83万份。主要是由少数民族地方政府编辑出版,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报纸,具有稳定的读者群。
杂志分为党刊、社政、科研、行业、专业、文学、艺术等种类。在出版发行的305种期刊中,有166种属于中央级核心期刊。比较有名的期刊有《中国青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学习》、政经期刊《新建设》、《新中国妇女》、《人民文学》、《瞭望》、《理论月刊》、《半月谈》、《世界知识》等。其中70%的杂志与自然和社会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85年,社科方面的期刊有400多种。
最受读者欢迎的科技刊物是那些科普期刊,它们不仅推广和普及科学常识,同时也能提高科学声望。
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艺术读物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这些刊物依然深受欢迎。因此,这些刊物的发行量一般都达到了200-300万份,比如《读者》、《小说月报》、《十月》、《收获》、《译林》等。
从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里,中国新闻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惊人成就。不仅报刊形成了系列、实现了专业化,就连广电事业也采用了数字技术,开通了卫星传输,实行24小时全天候播放。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互联网成为新兴多媒体。手机无线通讯技术的普及和使用,使新闻传播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可以说,中国新闻事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和产业化目标,正在打开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报纸分为全国报纸和地方报纸。全国性报纸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等,这些报纸不仅涉及政策问题、科学问题、教育问题、文学艺术问题,也有国内外时事、经济和国际关系问题等。除此之外,还有《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法制报》、《科技日报》、《中国体育报》、《文艺报》等在中国发行十分普遍。《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专门用英文向海外发行,从各个方面向国际读者展示和介绍中国社会生活。
到1996年,中国报纸发行总量为181亿份。1997年中国报纸发行量达到193亿份,杂志发行量为25亿份。今天,在中国新闻界工作的注册记者约40万人,如果加上媒体的其他从业及辅助人员,中国新闻从业队伍将远远超过百万人。
中国现代新闻事业与现代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适应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要,中国新闻界从1978年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中国新闻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业集团的组建、广电企业推行的强强联合,为中国的媒体经济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天地。
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现有报纸达到了2149种,全国总发行量突破300亿份。杂志数量超过8000种,总发行量25亿余份。新华通讯社和中国新闻社已经成为国际通讯社的成员。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
六、中国新闻理论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或形成的。我们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是为了认识和把握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从而在我们自身的新闻工作中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提高新闻传播的影响效果,增强其社会效果。
1.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内容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新闻理论研究和把握发展方向告诉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新闻业务研究具体业务运作策略,着重具体的运作方法。[27]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一部分,即它的理论基础部分。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功能和任务等。新闻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新闻活动的所有问题,即新闻的特征、目的、任务、活动原则、功能、与其他社会活动氛围之间的关系等。新闻理论是在总结各种新闻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对各种新闻活动的基本研究成果,归纳成对新闻活动的最一般的认识。
具体地说,新闻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其一,新闻自身的规律,包括新闻的本质和特点,新闻活动的规律,新闻价值等。其二,新闻事业,包括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新闻事业的性质、功能,新闻事业与政治、经济、社会等的互动关系等。其三,新闻工作者,包括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修养和行为规范等。
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中国研究马克思新闻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延安时期,它随着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思想和原则,即无产阶级报刊必须具备党性、联系实际、联系群众,记者必须处理好技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等。
这样看来,中国研究新闻理论的历史已经有80多年,到目前为止,依然保持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原则,研究新闻理论是为了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明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掌握从事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改革提供正确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2.中国新闻理论的研究方法
(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各种新闻现象,认识和掌握新闻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就是要用发展的、变化的、联系的观点关注新闻活动的现实,充分认识新闻工作各个环节和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规律,并且把新闻活动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去考察,真正找到新闻活动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在研究新闻理论的过程中,新闻学界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强调运用马克思新闻理论的同时,又不机械地去理解和生搬硬套。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借鉴吸收外来科研方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无产阶级新闻学的根本保障。所以,中国新闻学界即便是在改革开放的当今时代,仍然恪守这一原则。
新闻学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既有新闻工作的共性规律,也有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个性规律。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新闻学者总是科学地对待其他形态的新闻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西方新闻体系划分为宏观新闻学和微观新闻学。西方新闻学的宏观研究包括新闻体制研究、新闻事业与政治、经济等关系的研究等;微观新闻学包括新闻、新闻价值、新闻受众、新闻的客观性等常规课题的研究。
虽然说西方新闻学根本上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其阶级和根本目的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他们对新闻活动及新闻事业中带有共性问题的研究和结论,有许多借鉴价值。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正将“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拿来为我所用,丰富自己的理论宝库。因此,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另辟蹊径,扩大眼界,打开思路,提高水平,增加创造力,使社会主义新闻学真正成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的学科。所以,中国新闻学界在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和接受这种研究原则。
七、中国报刊语言的基本特点
语言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材料,是新闻信息和新闻思想的有效载体。一般来说,纸媒新闻的传播需要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广播新闻需要运用口语形式表达,电视新闻不仅需要图像手段,还需要书面语言和口语两种形式。
语言本身作为一种符号而存在,有其自身的特性。它被用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需要,又会被赋予各不相同的色彩,比如书面语与口头语的区别,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
新闻语言有其独特的规律和要求,这是由新闻报道的特性所决定的。这些特性可以概括为四点:真实性高、时效性强、篇幅有限、读者面广。从这些特性出发,来考察消息报刊语言的基本要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新闻写作的任务是传达事实信息,把事实表述清楚,新闻语言应该具体实在,准确精当,不能虚夸和造作。这是一个前提。其二,要让读者看得清楚。其三,要让读者喜欢。其四,要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28]
中国报刊语言的特点可以归纳成如下特点:具体、准确、简洁、通俗、生动。
1.具体
具体是指在一定量的语言符号中间,必须含有一定量的信息内涵。具体的对立面是抽象。抽象是一种高度概括,往往涵盖面较大,缺乏特定性、特指性。报刊语言的具体就是指在一个句子中或一个段落中,需要有足够的事实含量。事实是具体的,表述事实的语言也应该是具体的。假如一篇新闻作品都用抽象语言表述,那么丰富、生动的事实就得不到表现,就会使本来生动的内容表现呆板、没有生气而失去感染力。这正如列宁所说:“用抽象的概念代替具体的东西,这是革命中最危险最重要的错误。”[29]列宁这里所说危险的错误恰恰也是新闻写作中最常见的错误。可以说,抽象的语言,不是新闻语言。
比如:他干得很积极。[30]
这个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很模糊。
他干得忘了吃午饭。
这个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就比上个例子中具体。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小孩在吃东西。
句子中“吃东西”显得比较抽象。
小孩在吃水果。
句子中“吃水果”比上句中“吃东西”具体了一些。但是“吃水果”依然比较空泛,因为“水果”是一个母概念。如果能从水果中指出具体的名称,那就更好了。
小孩在吃苹果。
可以说,这三句话表述的是同一件事,但一句比一句具体、形象、生动。原因就在于使用的概念外延越缩越小。从“吃东西”—“吃水果”—“吃苹果”,是一个从“母概念”到“子概念”的过程。由于子概念的内涵总比相应的母概念的内涵大得多,丰富得多,所以多用子概念更能引起人们的形象思维。这就是语言具体的魅力所在。
2.准确
所谓报刊语言的准确就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事实、传达信息,不仅不能添枝加叶,就是措辞不当也不行。许多新闻报道由于用字不准,用词不当,造成的麻烦不在少数,甚至传达的信息严重“失真”。
1981年5月,上海市青年女工陈燕飞怀孕5个月,不顾个人安危,下水救人。事情发生后,多家报纸对陈燕飞的感人事迹作了报道。有一篇报道用了“陈燕飞怀孕5个月跳水救人”做标题,虽然陈燕飞奋勇救人的事迹更感人了,但因用词不准,在好新闻作品评比中并没有入选。原因在于“下水”和“跳水”对一个孕妇来说,危险性何大何小一目了然。如果那位记者当时能用“下水”救人,会更准确一些。
我们在报纸上常看到一些对海难、空难、矿难、火灾等事件的报道,其中经常有记者在使用“遇难”和“遇险”时,发生混淆。“遇难”是对那些死难者来说的,而“遇险”则是对那些遭遇生命危险而生存下来的幸运者来说的。两词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一旦用词不准,就会引起歧义。
比如:
一位青年专家在今天的排爆事故中受了伤。[31]
“受了伤”在例子中显得不准确、不具体,因为“受伤”一词有弹性,不够明确,只要没有被炸死,都可以说成“受伤”。同样是描写这一事件的另一篇报道则对青年专家的伤情,作了准确的描写。
有位青年专家在今天的排爆中,被意外的爆炸事故夺取了右手。[32]
新闻报道要准确地反映瞬息万变的客观事物,必须探索和精选构成新闻语言的每个词汇,熟悉词义和词性,掌握它们的确切含义。许多词的含义有量的界限,也有质的界限,各种词又依其界限相互区别,数字可精确到使用分数和小数点,选词用字上也需要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句随事变,词随景迁,方能使新闻作品中的每个词各尽其能,又表达准确。
当然,新闻语言的准确与否,有赖于记者详尽仔细的观察,还客观于本来面目。新闻语言的优美,必须是建立在准确基础上的优美。靠随意使用形容词是写不出真正的新闻作品来的。不能因为某些形容词具有闪电般的显示力量,就以为十个形容词能使一条新闻增色十倍。
新闻写作要精确地表意、写情、状物,这是中国新闻记者多年来一直在认真探求的重要课题。
3.简洁
简洁明快是报刊语言的本色。在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在多媒体同时并存的时代,报刊要想赢得生存空间,就必须使消息、通讯、特写等任何新闻体裁的作品,写得短些,精粹些。新闻报道只有短了,才能写得多,发得快,才能在有限的版面上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才能使读者在紧张的工作、学习、生产之余浏览更多的东西。当然,把新闻作品写得短小精悍,有多种途径。比如报道主题集中、单一、一事一报,改进新闻作品结构等。
但是,不管如何去安排材料和组织文章的结构,如果不从新闻语言的简洁方面着手,把新闻文章作短的目的是不容易实现的。
简洁就是能让读者在有限的语言符号内,花最少的时间获得尽量多的信息。当然,简洁并不等于简陋,不仅仅单纯以文字的多少为标准,而且含义要丰富。
凭笔者多年对新闻作品的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简洁明快的语言容易打动人,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相反,啰嗦的语言使人感到郁闷。正因为如此,国内外新闻界都把新闻语言的简洁,作为一种追求的目标,看作是新闻写作的一种最基本的规则。
在具体报道中,简洁明快的语言随处可见,而在一句话导语中最为明显。比如:
“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
“德国于今日黎明时分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不宣而战!”
“日本投降了!”
“人类今天登上月球。”
“橙色革命”已到梦醒时分?[33]
新闻写作字斟句酌的要求,就是要找出唯一需要的词,找出唯一需要的位置,并把这唯一需要的词,安放在唯一需要的位置上。我们来看下例。
新华社记者在《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一文中写到:.
意大利记者问:“当中国对越南进行反击战时,您是否注意到了意大利共产党所持的反对立场?”
邓小平把手一挥说:“这没什么!”[34]
在这里,记者仅仅用了“把手一挥”四个字,非常干练,却传达着无穷的内涵:一个不计前嫌、求同存异的豁达政治家形象跃然纸上。
在进行新闻写作是要精心修改,反复推敲,将可有可无的词句删去,凡是能用10个字表达清楚的事实,就应该坚持不用11个字。苏联社会活动家——加里宁在一次与记者座谈中说:“如果你把自己的通讯重写了10次,那么你就可以看出有很多多余的字需要删掉。”
在保证言简意赅的同时,要善于多用短句、短段。长达百余字的语句,夹杂多个事实的长段,是无论如何都称不上简洁的。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我国外交部今天就阿联驻中国使馆五月七日交来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外交部四月二十五日关于答复英国外交部四月二十四日声明的声明和阿联驻中国大使查卡里亚·阿利德·伊玛姆五月七日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的谈话照会阿联驻中国大使馆。[35]
这个长句共107字,包括3个国家、3个外交部、2个大使馆、2个人物、2个声明、一个答复、1个谈话、1个照会、5个日期共20个概念,使人产生费解,无法阅读。
如果将这个长句分割成短句,由一个段落划分成三个小段,就会显得简洁明了许多。
我国外交部今天照会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照会内容如下:
一是针对该国驻华使馆五月七日交来的一份声明。这份声明是四月二十五日该国外交部对英国外交部四月二十四日声明的答复;
二是该国驻华大使查卡里亚·阿利德·伊玛姆五月七日同我国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的谈话记录。
4.通俗
在所有公开传播的文章作品中,没有一个能像新闻作品这样,拥有最广泛的受众。上到国家领袖,下到普通百姓,文化程度有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也有识字不多的老奶奶、小孩子,每天都在和新闻打交道。新闻要传播,就必须让人懂。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把文章写通俗。
一个以清晰的文字、简单的结构、平实的笔法写作的新闻记者,甚至可能比一个学识渊博的天才作家更能获得受众,原因就在于他的作品是以通俗简明的语言,告知人们新近发生的新闻。
列宁曾经告诫苏俄的记者们说:“对人民不能咬文嚼字,而要讲得通俗易懂。”[36]假如新闻报道令广大群众费解或者看不懂,不管报道的内容多么重要,意义多么重大,都不会产生传播效果。
中国新闻界对新闻作品的通俗易懂历来很重视。早在1948年,新华通讯社就明确指出:“我们一切发表的文字必须以最大多数的读者能够完全明了为原则。”针对新闻稿件的通俗性,新华社在1952年重新作了解释:“拿给认识一两千字的工人、农民看,他们能看得懂,并且高兴看;也可以拿来念给不识字的工人、农民听,他们能听得懂,并且听得有兴趣。”
报刊语言如何做到通俗易懂呢?首先是在新闻写作中尽可能不用一般读者感到生疏的词汇。其次是处理好一些专业术语,尽可能作些解释、说明,最好不要把技术术语搬到新闻作品中去。
比如: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我国辽宁东沟县气象站不仅能够基本上准确地作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报,而且还能作出超长期天气预报。
究竟什么是“短期”、“中期”、“超长期”天气预报呢?报道中没加以说明,一般读者很难明白。法新社在转播这条消息时作了改写,使读者一目了然。
法新社北京2月2日电 绝大多数气象站可以告诉你今天、明天甚至两个星期内是否下雨。然而,中国一个县的气象站不仅可以做到这一切,还能相当有把握地对今后10年内的气象变化作出预报。
经过改写后的稿件,“短期”可以被看作“今天、明天”,“中期”被看作“两个星期”、“超长期”被看作“10年”。
除了恰如其分地解释专业术语外,记者在进行新闻写作时,还要尽量多地采用大众口语中新鲜活泼的语言。新闻语言要通俗易懂,与大众口语是分不开的,因为大众口语大都具有简短明白、平易朴实、生动形象的特点,生活气息浓厚,真切感人。群众语言来自大众,是他们的工作、生活、思想、感情、经验、教训的直接反映,也为新闻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
当然,运用群众口语必须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让新闻作品中的人物说的话切合人物的身份,照顾到不同类型人说话的习惯。总而言之,报刊语言要通俗,对大众口语的吸收要做到精心筛选,取其精华,方能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5.生动
新闻作品要讲生动性。新闻作品是以传播为目的,如果不讲生动性,就不会有读者去读,就不会产生传播效果。如果新闻作品生动形象,可读性强,则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穿透力和传播力。所谓生动,就是指写得新鲜活泼,富有形象性,读来动听,引人入胜。新闻语言不新鲜、不生动、往往难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内容的表达也要受到很大限制。
实践证明,新闻语言应该是在具体、准确、简洁、通俗的基础上的生动活泼、形象化的语言。事实上,有时语言具体了、通俗了,也就做到了生动。现实生活中,新闻事物是丰富多彩的,新闻语言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形象化的新闻语言能使人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富有真实感。鲜明生动的语言,不仅能在理智上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而且能从感情上给人以激动,给人以愉悦。
如何作到生动?首先需要在新闻作品中多用动词。动词在语言中主要用于陈述人物和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是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新闻写作中动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为电视新闻的冲击以及报纸上大量采用新闻照片,要求文字新闻也必须活起来,否则将失去读者。这也就是说,写作时多使用动词,既能把人物写“活”,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也能把环境写“活”,使读者如临其境,最终使消息“立于纸上”,可读性陡然提升。比如获得全国好新闻二等奖的消息《女排奏捷 场面感人》,报道中国女排勇夺“三连冠”时的场景。
当中国女排的张蓉芳最后一击,中国队以3比0将美国队打败后,在现场观战的中国代表团顾问荣高棠、路金栋、黄中以及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先生都跳了起来,冲出贵宾席,向中国女排祝贺。中国姑娘们兴奋地互相拥抱。
荣高棠大声叫:“郎平不要哭,要笑!”
这段文字用“一击”、“打败”、“跳了起来”、“冲出”、“拥抱”、“大声叫”等一系列动词,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现场的热烈气氛,使读者仿佛听到了当时夺得胜利的欢呼声。
中文的动词极富表现力。新闻作品中巧用动词,还能起到一种化静为动,赋静态事实以动感的时效。但是,中文中的动词内涵极为丰富,各种动作和行为的细微差别都可以用适当的动词区别开来。所以,记者在使用动词时,应该掌握动词的这个特点,注意其所处的语言环境,务求用得贴切,用得到位。
当然,新闻作品虽然是一种记叙为主的文体,但为了使语言生动,并不排斥使用白描手法。所谓白描,就是指用朴素、洗练的笔法,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重在传神的写法。事实上,有经验的新闻记者经常运用白描手法来写新闻。他们往往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用简洁的文字,不施浓墨重彩,不加渲染、烘托的朴素描写,勾勒出事物的鲜明形象,把新闻事实生动地、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新闻增添神采。我们来看下例。
1982年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飞天”凌空》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材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在70字左右的篇幅内,作者对吕伟起跳的一刹那,写了4个动作,一一分解,就像电视画面一样,不但让我们看到了吕伟的身影,而且看到她是如何轻舒双臂,如何向上一举,如何蹬脚,如何从高台往下跳。
中国报刊语言上述典型的特征可以归纳为5种要素:具体性、准确性、简洁性、通俗性和生动性。这些要素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用于新闻作品当中,构成中国报刊语言的个性特点。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诞生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之中。它从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开始,在同反动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到最终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后,迅速建立起了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事业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党报体系、以新华社为中心的通讯体系、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体系和以中央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传媒体系。发生在1966-1976年之间的“文化大革命”,严重阻碍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二节 俄罗斯报刊体裁的发展风格
一提起俄罗斯报刊的发展,我们不能不从前苏联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衣钵。除了其社会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外,其他领域几乎是全部沿袭了前苏联的既有体系,其中就包括新闻理论。所以,我们来观察和研究俄罗斯现代新闻理论时,不得不从前苏联时代开始。
一、俄罗斯报刊语言研究概论
通过对报刊语言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俄罗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因为报刊语言没有保守性,对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反映最迅速、及时。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某些过去常用的词汇逐步消失,而大量新词新义以及过去不常用或少用的词汇,在报刊上普遍出现。
比如:杜马、联邦委员会、圣彼得堡(过去的列宁格勒)、下新城(过去的高尔基市)、伏尔加格勒(过去的斯大林市)、白宫(俄联邦政府所在地)、经纪人、休克、赌场、吗啡、马匪、恐怖主义、吸毒、毒品、寡头、计算机、打印机、微波炉、电磁炉、多次往返宇宙飞船、太空游等。
1.俄罗斯报刊语言的研究历史
在苏联时期,语言学家和新闻学者们对报刊语言的研究倾注了不少心血,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根据俄罗斯当代语言学家和新闻学者们(Костомаров В.Г., Солганик Г.Я., Засурский Я.Н., Лаптева О.А., Розенталь Д.Э.等)的研究成果,俄罗斯报刊语言的研究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0-1930年)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联新闻和语言界的学者们在报刊语言研究方面已经发表了不少论著。这些论著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报刊语言的特征,报刊语言中存在的缺点,改进报刊语言的质量和提高报刊语言的水平。
这个时期的著作针对报刊风格方面的比较多,而研究报刊语言的著作相对少些。这些著作反映了当时的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沙菲尔(Я.Шафир)。其代表著作是出版于1927年的《报纸的质量问题》[37]。沙费尔认为,报刊语言应该适应广大读者的文化水平和兴趣,苏联建国初期的读者是农民,而不是读书人。因此,作为报刊语言的总体特征的书面语是一种缺点,用作报刊语言的缩略语、外来语、长句、动名词等都不可取。他提出报刊语言要进行变革,即为了适应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报刊语言应是工农群众喜闻乐见的口语,要求报刊语言迁就当时半文盲的群众水平。这种观点未免偏颇,是当时左的思潮在报刊语言问题上的反映。这显然是由于受了当时错误对待文化遗产影响的结果。
针对沙菲尔这种观点,什克洛夫斯基(В.Шкловский)认为,报纸肩负有提高群众语言、文化素养的任务,笼统要求报刊语言简化是无济于事的,重要的是普及群众教育。与其说让报刊语言去适应半文盲群众的水平,还不如让这些读者适应民族文化和语言所达到的水平。再说,不同领域需要有不同的词汇及其他相应的语言手段。根据报刊特点和任务长期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报刊语言不是随心所欲就可以改变的。
第二种观点是纯标准语。古斯(М.Гус)、扎戈良斯基(Ю.Загорянский)和卡甘诺维奇(Н.Каганович)三人在《报纸语言》[38]一书中首次指出,报纸语言存在着三大缺陷,即不规范、公式化和难以理解。这最后一个缺陷是根据他们在红军战士中调查得出的结论。这三位学者不是把报刊语言作为一种语体体系从整体上进行研究,而是脱离了根据报刊的传播领域、传播目的和任务对运用语言手段的要求,想当然地提出高标准的理想语言。因此,作者在书中所涉及的只是个别语言现象、一些偶然因素及错误,而对报刊语言的典型特征却没有论述。
但是,维诺库尔(Г.Винокур)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他在专著《语言修养》[39]中专门用一章论述了报刊语言。他从功能语体的角度阐述报刊语言的特征。维诺库尔认为,报纸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现象具有自己的特点,报刊语言及其客观规律正是由报纸的特点决定的。作为统一的标准语,它的传播领域与其他传播领域是有所不同的。研究作为书面语的报刊语言的任务是,阐明书面语言有别于一般语言,特别是有别于口语的特点,明确报纸书面语言有别于其他书面语言的特点。遗憾的是,其观点没有受到当时学者们的重视,但却为报刊语言后来的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1年科斯托玛罗夫(В.Г.Костомаров)在其专著《报章俄语》[40]中谈及苏联这一时期报刊语言研究情况时指出:“维诺库尔的著作是个例外,它在报刊语言论述中开创了功能修辞的研究方向。”
1976年索尔加尼科(Г.Солганик)在一次会议发言中对维诺库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在苏联的语言学界维诺库尔是第一个尝试正确阐明报纸的语言修辞特性的学者。”
第一个阶段前后持续了10年,为报刊语言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掀开了从社会传播角度来研究报刊文章的新篇章,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新闻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1930-1950年)
在这20年当中,由于受到苏联经济建设、肃反清洗、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影响,这个阶段苏联学者对报刊语言的研究没有什么新的进展,有关报刊语言的论文和专著也不多见。所涉及的只是报刊语言中的局部性问题。如词汇运用是否规范,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修辞方面的典型错误,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形象手段等。
康达科夫(Н.Кондаков)主编的《报刊语言》出版于1941年。该著作是这个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书中由贝林斯基(Былинский)执笔的第二章,标题叫《报刊语言的实用修辞》。虽然标题特别强调报纸语言的实用修辞,但是内容并没有脱离一般传统的实践修辞学范围,只是语言材料和例句都选自报刊。在《词汇和成语》一章中,只有一处提及反义词在报刊语言中的特殊作用,即赋予语言以更强的表现力。由于没有考虑到报刊语言的本质特点,作者对报刊语言中的动名词罗列了13条罪状,诸如动名词不能体现动词时间和体的意义,会造成主客体不清,与单个动词相比增加了句子的长度等。
第三阶段(1950-1990年)
这个阶段是苏联报刊语言研究的活跃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研究的角度也大大扩展。一些有分量、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学术论著相继问世。
最初的一些论著还不是以报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只是在研究报刊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现代俄语的句法现象进行探讨的。但是,这毕竟打破了研究俄语只局限于运用文学作品语言的框框。学者们开始把视线转向了报刊语言。
什维多娃(Н.Шведова)在《语言问题》1974年第2期上发表论文《现代俄语句法中的某些积极发展趋势》[41]。在1974年《俄语实践修辞学》[42]第三版中,该书的作者罗津塔尔(Д.Розенталь)在书中增加了单独的一章《语言语体》,他对俄语中的5种基本语体作了扼要的介绍。
格沃兹杰(А.Н.Гвоздев)在《俄语修辞学概论》[43]一书中对功能语体作了阐述,但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的描写修辞体系的方式进行的,即按照语言的几个结构层次分别加以论述。
《莫斯科大学学报》在1968年新闻类第1、2、3、4、6期上,对报刊语言中的程式套语问题展开了讨论。罗津塔尔在第6期上发表总结性文章指出,报纸的不同体裁使用的程式套语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对某一套语用得过多,或运用地方不当,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成为报刊语言中的消极因素。
还有一些著作是论述非报纸语体的语言手段在报刊语言中的运用特点及功能。1971年,什维茨(А.Швец)在其《报刊语言中的口语结构》[44]著作论述了接续结构、分指结构、问答结构在报纸中的功能和修辞。
1971年,科斯托玛罗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出版了的《报章俄语》[45]专著。他在这一专著中对报纸政论语体的语言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其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体现在该专著的第四章中。科斯托玛罗夫认为,报纸政论语体的语言特征就是表现力和程式化两者的统一和结合。两者的统一构成了该语体的语言组织和修辞原则。正是这一原则构成了报刊语体和其他语体的区别。科斯托玛罗夫这一观点已为当今许多研究报刊语言的学者所接受。
当时,还有一些从功能角度研究俄语语体的重要著作。比如科日娜(Н.Кожина)的《俄语功能修辞学》[46]于1977年出版。在这一类著作中都有专章论述报刊语体的语言特点。
1978年瓦库罗夫(В.Вакуров)、科赫杰夫(Н.Кохтев)和索尔加尼科(Г.Солганик)三人合著《报刊体裁修辞》[47]一书。该书专门论述了报刊语言及报纸不同体裁的语言特点,对新闻、采访、现场报道、社论、特写、小品等七种功能修辞的角度,对各体裁的言语和修辞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1982年,由瓦西里耶娃撰写的《报纸政论语体》问世。作者认为,由于报纸体裁不是一种纯语言现象,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素材的选择,篇章的结构组织和语言加工方法等多种因素,因此论述时往往忽略语言这一重要方面。因此,瓦西里耶娃不是按照体裁,而是按照语言组织的特点兼顾内容结构的异同,将报纸语体分为11种分语体,从功能的角度对每一分语体进行分析和论述。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报刊语言其他方面展开的论述。
1973年,迈丹诺娃(Л.Майданова)出版了《报纸的篇章结构》[48]。
1975年,克罗依奇科(Л.Кройчик)出版了《现代报纸小品文》[49]。
1979年什维茨出版了《现代俄语标准语中的政论语体》[50],专门论述现代俄语报刊语言句法结构的特点。
1981年,索尔加尼科(Г.Солганик)出版了《报刊词汇学》(《Лексика газеты》)专著。
1983年,玛玛雷加(А.Мамалыга)出版了《报纸话语结构》[51]等。
综上所述,苏联报刊语言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类,或者说三种不同的研究角度。
其一,报刊语言只是作为研究标准语某种现象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研究的直接对象。但是,研究成果中有一部分具有局限性,只适用于报刊语言的范围。这虽然不是研究的主要意图,但客观上有助于推动报刊语言的研究。
其二,规范修辞角度对报刊语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语言的质量,提高记者、编辑的文字加工水平和语言修养。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其三,功能修辞角度直接反映了语言学由研究语言结构体系到研究言语传播的发展进程。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传播功能,语言在行使传播功能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和满足不同领域的传播需要,而逐渐形成表达方式各具特色的若干种言语类型。报刊政论语体正是按照行使传播功能的基本领域划分的五个主要语体之一。报刊政论语体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为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传播服务。这一语体的基本功能是报道功能和感染功能。社会组织生活领域的这种传播特点决定了报刊政论语体的特征。
80年代之后,俄罗斯学者们研究报刊语言的方向,已经由单一的语言传播功能转向了信息传播功能,并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对新闻报道语言、大众传播术语、缩略语、外来语等进行了多方位研究。但是,这些术语是否能在新闻作品中准确表达,不仅要靠传播媒体的宣传和解释,还需要各个技术行业和信息教育行业进行推广。[52]
虽然这一时期对报刊语言研究的学者大多从功能语体角度出发,但他们对报刊语体的语言基本特点持有不同看法。
科斯托玛罗夫根据报纸的报道和感染功能,提出了程式化和表现力两者的统一是报刊语言的组织原则和修辞原则,并认为这是报刊政论语体的一条规律。
阿列克谢耶夫认为,报刊政论语体即纯政论语体,两者等同。因此,报刊语言的基本特点是逻辑性和形象性的有机统一,是概括性、逻辑推论、论证和具体的文学形象的结合。
索尔加尼科的观点是,苏联报纸的指导原则是党性原则,它和报刊语言的评价功能是紧密相连的。报刊语言的共同特点在于所使用的语言手段具有社会评价性。由于社会生活现实由正面和反面区别,相应反映到语言手段上也就有褒贬之分。他虽然同意科斯托玛罗夫提出的程式化和表现力相互交替和统一的原则,但认为这是报刊语言的社会评价性和传播的普遍接受性决定的。
这一时期研究报刊语体的视角除了上述提到的以外,还有采用统计语言学的方法、社会语言学、语言心理学的方法、语言国情学和对比语言学等研究方法。
雷萨科夫(И.Лысаков)在1981年出版的《报刊语言:社会语言学的视角》[53]论著中专门探讨了如何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报刊语言。雷萨科夫认为,研究语言应结合影响人们言语行为的社会因素进行。这对报刊语言的研究尤为重要。作者在论著中列举了影响语言的社会因素,即人的地位(如对“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理解和解释)、年龄差异、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区、性别、传播渠道、传播目的等方面的不同。书中还有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几个来自萨拉托夫的老乡是舰艇上的水手,他们都是共产党员。由于“老乡”、“水手”和“党员”这三种社会属性影响了他们的言语习惯,作者列举了在三个不同的场合,他们的三种不同言语习惯:当三个老乡在一起闲聊时,他们说的是萨拉托夫的方言。他们和来自不同地方的其他水手在一起时,使用的是水手行话。而在党的会议上他们说的又是标准语。[54]
现代社会由于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为了提高报刊的竞争力,就必须强化报刊语言的感染效果,就必须对影响报刊语言的社会因素加强研究。雷萨科夫在论著中指出,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原则,报刊语言应该考虑到以下三个基本因素,即读者的年龄(儿童、青年、成人和老年),读者的职业,报纸发行的时间(早报、午报、晚报、日报、周报等)。
第四个阶段(1991-2005年)
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在改制过程中社会动荡不安,给全国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困难,所有的科研机构几乎处于瘫痪状态,高校也被推到了崩溃的边缘。俄罗斯改制中的休克疗法给报刊语言、新闻作品的风格等一度造成强烈影响,原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突然变成了无政府状态。由于种种影响的困扰,俄罗斯在报刊语言等领域的研究陷入停滞不前状态。
90年代中后期,随着私有化浪潮接近尾声,俄罗斯社会逐渐趋于稳定,各行各业进入缓慢的复苏状态。新闻语言和新闻体裁发生的巨大变化,周围不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IT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三大媒体的冲击等,激起了俄罗斯新一代新闻语言研究者的兴趣[55]。格拉别利尼科夫(А.А.Грабельников)在专著中指出,俄罗斯新一代研究者近年来在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沃罗涅什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及其他高校新闻学科研会议上发表的科研论文;各种学术团体、非国有科研机构等举办的新闻理论研讨会上收集到的科研论文、论文摘要、科研报告或者讲稿等都具有相当高的科研水准。这些科研论文从各个新闻院系、新闻教研室、传媒企业等汇集而来,代表着俄罗斯现代新闻界整体科研水平。除了各种会议的论文集,俄罗斯还涌现出一批批新闻学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科研论著和新闻教科书等。
但是,到90年代中期为止,还没有任何全面研究俄罗斯传媒发展的论著问世。直到90年代后期,才涌现出一批总结俄罗斯大众传媒发展的书籍。其中,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新闻系教授格拉别利尼科夫博士撰写和出版的专著最多,最系统化。
格拉别利尼科夫教授指出,由于俄罗斯社会体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型信息传播渠道的产生,如何保证高质量新闻作品的问题,逐渐引起俄罗斯新闻学者们的密切关注。用科学观点来解决这个中心问题,对满足社会舆论和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有重要意义。新闻作品的好坏取决于新闻材料、新闻语言和写作技巧。当然,鲜活的新闻报道作品单靠写作技巧是无法完全实现的,还要需要有文化涵养和良好的遣词造句能力。[56]
为了帮助民主改革机制在俄罗斯尽快建立起自由、民主、独立的大众传媒体系,俄罗斯近年来出版了大量西方传媒研究者的科研著作、教学参考书,以及俄罗斯学者研究国外传媒经验的论著。
2.俄罗斯当前的报业体制
俄罗斯联邦是原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的报业是原苏联报业的主体。苏联中央一级的报刊都在俄罗斯境内,俄罗斯党政机构也层层办报。苏联解体后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接管苏联的各种舆论工具,包括塔斯社、全苏电台电视台等。但在报业方面,除了“8·19”事件后没收苏共的印刷出版机构外,俄罗斯政府并没有全面接管原中央一级或联邦级的报刊,也没有保留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的报业结构,采取的是类似西方的自由办报体制,根据1991年12月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大众传媒法》,国内的报刊只要向政府新闻出版部登记就可以出版。新闻出版部负责管理全联邦的各种新闻媒介,负责新闻媒介的注册登记,进行法律监督和行政调控,但不干预新闻媒介的业务,也不进行新闻检查。不过,前总统叶利钦为控制舆论、施加影响,在1992年末下令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新闻中心,这一中心直接受总统领导,负责协调国家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政策,以保证新闻媒介能“及时广泛准确地报道改革进程的消息并解释国家的政策”。
这些年来,俄罗斯报业一直处在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变迁的刺激,报刊数量很多,但是发行量都不大。地方报刊每期只有几千份、上万份发行量,莫斯科出版的中央级报刊有发行十几万、几十万份的,但与苏联时期相去甚远。据各种资料不完全统计,俄罗斯联邦现有日报500种左右,期发6000余万份,每千人平均400余份;出版期刊约3000种左右,各类报纸约5000种。
原苏联的几家全国性大报,经历了严重的政治剧变之后仍然存留下来,但是它们本身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真理报》(ПРАВДА),“8.19”事件后作为独立报纸恢复出版,报名旁边的列宁头像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全部消失。由于经济困难,不得不解雇几百名工作人员,关闭几十个驻外记者站,四处招揽广告。1992年3月因经济原因停刊20天。后来有家希腊公司愿意出资合作,才于4月7日复刊,此后该报由国际真理报股份公司出版。每周出5天,每天四版或八版,日发行量19万份左右。另有材料说,由于报社同希腊公司的矛盾,报社内部发生了分歧,有一部分人分裂出去在希腊公司的资助下另外出版报纸,取名为《真理报-5》;而《真理报》则依靠本国一些商业机构和军工企业支持继续出版。目前《真理报》不属于任何党派,主要反映左派观点,同国内各共产党(共有9个)以及主张社会主义的组织与学者保持联系,据说同议会大党俄共有较好的合作。
《消息报》(ИЗВЕСТИЕ),苏联解体后成为独立报纸,沿用原来的名称和创办日期,但是报头旁边原有的荣获几枚勋章的图案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全已除去。改制后的办报人为“消息报新闻工作者集体”,全社职工都是报纸的股东。后来俄罗斯一家大石油企业卢科公司买下了报纸 41%的股份,由于有了强大的经济后盾,几年来报纸的运营一直比较正常。目前的编辑方针是:站在宪法的立场上进行报道,支持改革、自由化和民主政治。读者对象主要是知识界、文化界,发行量约为61万份。但是,《消息报》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997年,《消息报》因转发了法国报纸的一篇披露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的巨额私人财产的文章,引起其最大股东卢科石油公司的不满。该公司指责《消息报》不负责任,并威胁要抛出手中的股份。《消息报》不甘示弱,一方面寻找新的经济来源,同时大造舆论,呼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但是终究无法抵抗卢科石油公司的压力。最后《消息报》主编戈列姆彼奥夫斯基被迫辞职,一大批忠于他的编辑和记者也一同离去。
《劳动报》(ТРУД),苏联解体后名义上属于独立工会联合会,但在经济上、业务上已完全独立,主要靠广告收入支持办报,另外还有出版社和其他商业活动。报纸仍侧重于报道劳动人民在社会变革中的情况和问题,宣称要反映他们的情绪,为他们伸张正义,捍卫工人阶级和普通劳动者的利益。每日发行约158万份。
《共青团真理报》(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已由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变为报社集体经营的企业,以后被“奥内克西姆”银行控股。该报除了名称没变外,内容和形式都与过去大不相同,目前发行量约166万份,居综合性日报之首。
《红星报》(КРАСНАЯ ЗВЕЗДА)是在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之后变化最小的报纸。现在它仍是国防部的机关报,它的地位和经济来源没有变,就连它的版面和编辑风格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目前由于经费原因,正面临着停刊的危险。
在旧报刊基本上保留下来的同时,新办报刊也有不少站稳了脚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由莫斯科知识界发起创办的《独立报》,是一份颇有见地的报纸,它的有关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的分析评论深受专业人士的喜爱。《今日报》的时事政治评论和社会报道,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生意人报》以经济内容为主,兼及其他,不仅为商业、金融界人士所偏爱,对普通读者也有一定的吸引力。时事周刊《总结》虽然问世不久,但地位迅速提高,已经可以同《星火》这样的老牌周刊平起平坐。
目前,俄罗斯主流报刊有《俄罗斯新闻报》、《俄罗斯报》、《红星报》、《劳动报》、《消息报》、《真理报》、《独立报》、《今日报》、《苏维埃俄罗斯报》、《工人论坛报》、《共青团真理报》、《莫斯科新闻》、《文学报》、《论据与事实》周报、《星火》周刊、《新时代》周刊、《经济与生活》周刊、《职业》周刊、《专家》周刊、《总结》周刊等。
与平面媒体相比,现代广电媒体是俄罗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大众传播手段。根据近年来的调研统计资料显示,在俄罗斯居民中只有18%的人口不听广播不看电视。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广电受众占总人口的82%,这种结果比纸媒的读者高出2%。阅读纸媒的受众占俄罗斯总人口的80%,纸媒在俄罗斯大众传媒中排在第二位。广电更能使受众得到满足。在俄罗斯立体媒体受众中,喜欢看电视的占65%,喜欢听广播的占76.9%。目前,电视传播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但电视收视率反而下降。这种下降趋势不仅表现在俄罗斯,也成为全世界普遍面临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俄罗斯现代广电领域,有两种经济模式同时并存。一种是国营媒体,一种是商业媒体。俄罗斯国营广播电台有《俄罗斯广播电台》(由全俄罗斯国家广播集团经营,为俄罗斯国营最大的广播电台);《灯塔广播电台》(由俄罗斯国家无线电广播集团经营,为俄罗斯国营第二大广播电台)。从2000年4月起,《灯塔广播电台》在莫斯科开始使用103.4兆赫调频和超短波频率进行广播。这样,《灯塔广播电台》成为俄罗斯唯一一家进行全波段广播的电台。
除了上述2家大型国营广播电台之外,俄罗斯还有国营《青春时代》广播电台、《歌手》广播电台(只进行调频广播)、《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上述所有国营广播电台都存在着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
俄罗斯目前最大的几家国家资本控股电视台有:《俄罗斯社会电视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独立电视台》、《文化电视台》等。
既有别于原苏联主要靠行政手段控制的高度集中的新闻体制,又不同于西方国家现行的新闻体制,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多元化的媒体归属形式
俄罗斯报刊的归属形式(也就是所有制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57]。大致有:
官办报刊 几年前中央级官办报纸有《俄罗斯报》、《俄罗斯消息报》、《红星报》,官办刊物有《俄罗斯联邦》、《俄罗斯》、《祖国》。1997年6月政府决定关闭《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1998年4月,叶利钦总统又宣布《俄罗斯消息报》不再为总统府机关报。
目前官办的中央报刊还剩下二报一刊,它们是政府推行内外政策的舆论工具,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经济上无后顾之忧,发行量相对稳定。另外,地方报刊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官办的,由地方行政机关创办或经营。
政党报刊 到1993年年底议会选举前,俄罗斯已形成了十几个较大的政党,其中最大的是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另外还有成百上千的各类政治组织。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这些政党和组织大都掌握或控制一定的报刊作为舆论工具。这类报刊有:《苏维埃俄罗斯报》、《俄罗斯真理报》、《公开性》、《斗争报》、《俄罗斯秩序报》等。各政党的资助是这类报刊的经费来源,它们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所属政党的实力的消长。
同仁报刊 这是指报社同仁,也就是报社从业人员共同拥有并经办的报纸。苏联时期的党政机关报,如《真理报》、《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工人论坛报》、《莫斯科真理报》等大都改为报社同仁集体办的报纸,它们的经费来源靠广告以及同仁们共同筹集,一般不受政府及党派资助。一些新办的报刊,如《独立报》等,也属于此类。
商办报纸 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型报刊,一般由经济实体或公司集团所办,以提供商业信息、指导商务活动为宗旨。通常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此类报刊有《生意人报》、《商业家周报》、《实业世界》、《经济与生活》、《财政报》、《交易所》、《股东》、《市场》等等。
应该指出,俄罗斯报刊被推向市场后,大多经济困难,在短期内很难依靠自己的广告或销售收入维持,因而急需寻求外来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某些财团便乘虚而入,通过购买股份获得控股权,甚至成了报社的老板。前面几类除官办报刊外,都有这种情况。比如,卢科石油公司成了《消息报》的最大股东,它还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一起控制着《劳动报》、《工人事业报》、《农村生活报》;原政府副总理波塔宁领导的“奥内克西姆”银行控制着《共青团真理报》和《文学报》,等等。这种情况还在发展,它对报刊的所有制结构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2)多样化的媒体调控形式
俄罗斯政府目前对报业的调控,已不同于苏联政府,它是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并用的调控。
第一,行政手段。
政府设有新闻出版部负责新闻媒介的日常管理,总统还直接领导俄罗斯联邦新闻中心,负责协调全国新闻媒介的活动。这是两个重要的行政管理机构。对于官办的、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报刊,政府直接加以控制,为其制定宣传方针,确定组织机构及人事安排,提供信息来源,把它们视为自己的舆论工具。比如,在1994年的车臣战事中,叶利钦置全国上下的反战呼声(反对俄出兵格罗兹尼)于不顾,要求自己统辖的新闻媒体——俄通社、奥斯坦基诺电视台、《俄罗斯报》、《红星报》等统一宣传口径,为他的军事决策辩护。
对那些民办的新闻媒介,政府一般不做过多的干预,这些报刊在业务上拥有自主权。但是,如果其言论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也会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干预。比如,1993年10月总统和议会冲突事件中,《独立报》发表了对政府不利的言论,叶利钦就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大段删除了准备付印的文章,致使报纸开了“天窗”。
第二,经济手段。
对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报刊,政府直接给予财政拨款,从经济上扶持它们。对各种民办报刊,俄罗斯政府则不给予经济上的援助,任其被抛向市场,自谋生路。1992年1月,俄罗斯政府开始实行自由价格政策,致使报刊发行费大幅度提高,许多报纸不得不减少出版次数,压缩版面,裁员以至停刊。为了在竞争中立足,存活下来的报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大量刊登广告,提高收费标准,有的争取外来资本的支持,并且尽量在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受众,走上了商业化的发展道路。
第三,法律手段。
俄罗斯联邦1991年12月通过的《大众传媒法》,一方面赋予新闻界许多前所未有的宽松条件和活动领域,同时也规定了消息报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界定了当局所能接受的“言论自由”和“舆论自由”的范围,以便将“解放了的”新闻界纳入政府所期望的“法制管理”轨道。
1993年12月俄新宪法生效后,联邦议会又对《大众传媒法》进行了多次补充和修改,以便使其更加符合俄联邦社会制度转型的现实需要,更加适应现政权建设西方式“民主”、“自由”、“法制”国家的需要。为了解决新闻领域内因新闻自由、广告等问题经常发生的争端,1993年又专门设立了俄联邦总统直属信息争议仲裁法院。该法院是国家和媒体之间的调停者,据认为其活动宗旨是既要保障新闻自由,又要同滥用新闻自由的行为作斗争。总之,俄罗斯政府正在通过对一系列具体问题的法律上的确认,来规范新闻媒介的行为。
二、影响俄罗斯报刊语言的主要外部因素
俄罗斯报刊语言除了其内在的构成规律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对它构成制约的外部因素。
1.传播环境
传播环境是影响现代传媒语言和部分报刊语言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每种语体及其每个词汇的构成完全取决于相应的传播环境,所选用的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都是由传播环境来决定的。
词汇原本是语言词典中的术语和概念,首先来自于那些具有实际含义的单个字符,是人们在传播环境中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构成词汇词组,遣词造句的原始材料。报刊语言不仅具有词汇意义,而且也反映周围世界的特征。因此,报刊词汇表现事物的综合性格,其具体性格取决于某个传播环境中特定的物体和事物。其共同特征则是指同类或者雷同的一系列事物所共有的特点。比如,人们对同义词、同音同形词、反义词、重复等修辞手段的运用,就是由传播条件来选择的,目的在于提高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度,加强新闻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感染力,满足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等领域的传播需要。
由此看来,传播环境是报刊语言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
2.传播的任务和目的
今天,大众传媒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一方面向受众传播信息,另一方面又承担着教育和影响受众的义务,或者说在传播领域中完成信息流通和反馈任务。
具体地说,俄罗斯大众传媒目前承担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是报道信息和影响广大读者。新闻媒体及时向广大读者报道国内外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消息;俄罗斯目前代表不同政党、阶级、社会团体的媒体都是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利益,从每日所发生的无数事件中选取新闻材料,经过加工后进行报道,以达到感染受众的目的。
媒体的报道功能和感染功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信息的报道中渗透着感染。当然,今天的俄国报纸与苏联时期的新闻媒体相比,报道功能和感染功能的比重是不一样的。苏联时期新闻作为苏共的喉舌,其功能在于为政治宣传。但是,时间进展到俄罗斯时代,其新闻的功能演变成了信息传播,试图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来扩大某一党派和政治力量的影响。
事实上,报刊的信息功能有别于其他语体的信息功能。如科技语体提供科技信息,公文语体提供法律、法制方面的信息,甚至文学语体里也包含着信息。报刊的传播领域、传播方式等一系列特点,决定其信息有别于其他语体。首先,报刊以最快、最及时的方式提供新近发生的信息。其次,报刊提供的是一般受众感兴趣而又较为重要的信息。报刊报道的信息不仅有国内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等领域的新消息,也报道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新闻,还刊登有大量的广告、通知、启事等信息。
报刊的感染功能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即以公开的、直接的方式感染读者,通过直接公开自己的立场、观点、评价来引导和影响读者。
早在1983年科日娜(Н.Кожина)就在专著《俄语修辞学》中指出,俄语报刊发展至今,其两种功能中的感染功能已占优势。其实,如果报刊仅仅是为了传播信息,其生命力将大打折扣。格拉别利尼科夫教授对这种观点比较支持。他认为,世界上纯粹是为了传播信息的报刊是不存在的。某些强调自己是专门为了信息传播而创办的报刊,也无非是一种虚设的招牌而已,因为经过筛选之后的报刊信息同样具有感染功能。[58]
这样,大众传播的目的在于交流信息,报刊特有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方法,决定着报刊语言的政论性格。
3.传播方式
从传播方式来看,报刊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传播者之间不直接接触,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存在着距离。报刊面对的读者群是不稳定的和不可预测的,报刊报道是一厢情愿的,信息报道是单向的,读者的反应只能预测,不能像面对面对话那样有来有往,及时了解对方的表情、心态和情绪。
其次是报刊与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也不相同。虽然传播者之间不接触,但是电视可以借助于语音、语调、手势、表情等手段进行报道和施加影响。
报刊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即书面形式进行传播,而且简讯、消息、社论、评论、讽刺小品等体裁都是采用独自表白的方式。只有在采访、现场报道等体裁的作品中才有对话的形式。
这种与受众非直接、以书面语体进行传播的方式,使报刊语言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传播主体和客体
由于报刊总是承担政党和社会团体的喉舌作用,所以话语权的主体通常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编辑部或者编辑部所属的机构或政治团体。因此,不论署名与否,集体性是报刊语言主体的特点,每一份报刊都有统一的话语主体,表达统一的立场、观点、思想。即便是在刊登表达个人意见的读者来信时,也毫不例外,因为编辑要考虑所发表的读者来信是否符合该报纸的需要。
报纸这种统一的话语主体特征不仅影响到消息刊登的选择,也影响到报刊语言。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不同的报刊由于立场各异,除了内容选择有侧重外,使用的语言在情态、主观评价和褒贬方面也各不相同。但是这种评价、褒贬不是个人所好,而是具有集体的性质。所以,俄罗斯报刊上经常使用含义概括的复数第一人称“我们”。这一词汇不仅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集体,有时也包括读者。[59]
写文章或说话者总是具体个人,但在不同的领域和场合进行传播时,其身份不同。在社会活动中,不论是党政团体的领导人,还是专家学者和普通工人、农民,不论是以通讯社、编辑部的名义,还是以个人名义,他们都是以社会政治生活参加者的身份出现,即以一种严肃的正式身份出现在报纸上。
当然,在提到报刊话语主体的身份时,还应该提一下作者形象问题。由于新闻作品具有纪实性的特点,文章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真人真事,对事对人的评价具有公开性。这就决定了报刊中作者“我”是以直接的、公开的身份出现。作者公开出现,使读者感到作者亲临现场、是事件的目击者、甚至是参与者,可以增强真实感和说服力,这符合报刊的纪实性需要。
作者形象的存在程度因报纸体裁的不同而有差别。如简讯中作者形象的存在就不明显,但可以通过词序的倒装或褒贬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态,而在现场报道和特写的体裁中,作者的存在就比较明显。
报刊与传播对象不进行直接交流的特点,决定了在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使用特殊的报刊语言。传播主体始终以集体身份出现,并不代表个性。
5.报刊的读者
报刊的读者是影响报刊语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报刊的读者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读者的群众性;其二是读者的不确定性。报刊面向全社会,读者既广泛而又不确定性。读者的政治、文化、语言水平、职务、地位、年龄大小差别很大。所以说,报刊必须得考虑读者的语言水平,报刊语言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书面语。如果在报刊上刊登科普文章,并且是专门针对读者的,就要多用简单句,避免使用那些深奥生僻的词汇和术语。
俄罗斯现代报刊语言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吸收更多的口语结构和词汇。读者的特点决定报刊语言的风格。
6.报刊的内容和形式
在报刊的传播中,报刊的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对报刊政论语体的形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报刊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题材广泛。报刊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教育、艺术、体育、卫生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题材广泛是报刊内容的一个明显特点。
第二,报刊内容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报纸报道立足于“今天”、“当前”、“现在”。报刊不是为了报道而报道的,而是在纷繁复杂的无数事件中择取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其中有一部分新闻具有轰动性。但是,如果一味追求耸人听闻的消息,就会使报刊失去严肃性。
第三,报刊报道的内容具有纪实性。由于新闻原则规定,新闻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地点、时间等必须是真实的。因此,报刊的报道一旦失实,就必须更正。一家媒体在读者心目中的信誉高低,除了其他因素外,往往取决于它报道的内容是否真实。
第四,重复性。由于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是长时间延续发展的,因此题材必然会不断地重复。如俄罗斯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在目前改制的过程中不断出现重复的新生问题,世界上某些地区的冲突、民族矛盾、乃至国际体育赛事、气象预报等都是俄罗斯报刊每日重复的题材。正因为报刊题材的重复性,报刊语言才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格式。同时,报刊又是新生事物传播最快的媒体之一,因此新词新意首先出现在报刊上,然后得到推广。当然,随着一些事物的消失,反映这些事物的词语在报刊上也随之消失。
报刊通过不同的体裁来报道新闻。报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体裁。
俄罗斯报刊目前分为三类体裁:消息体裁,主要包括轰动性新闻、简讯、新闻综述、答记者问、报道等;分析体裁,主要包括述评、通讯、社论、书评、报刊综述、本报评论员文章等;艺术政论体裁,主要包括讽刺小品、抨击性文章、特写(报告文学)等。[60]
三种体裁之间相互联系、交叉、渗透,各种体裁在语言表达和组织上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
这样,体裁广泛、针对性、纪实性、重复性等形成了报刊风格和新闻体裁的分类——消息体裁、分析体裁和艺术政论体裁。
综上所述,影响俄罗斯报刊语言的主要外部因素有6种。这些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对俄罗斯报刊语言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些主要外部因素是构成俄罗斯新闻体裁和报刊语言的基础。
三、俄罗斯报刊语言中的口语结构
高尔基认为:“标准俄语与人民的口头语言有最紧密的相互联系。”[61]。托尔斯泰指出:“标准俄语比其他所有欧洲语言都更接近于人民的口语。”[62]俄罗斯报刊语言始终是开放性的,它对语言的发展变化反应最敏感,其他领域的词汇极易进入报刊传播领域。报刊语言广泛吸收其他语体,特别是口语体的多种因素。现在俄语中,口语因素进入标准书面语一般都是经过报刊渠道,即首先在报刊语言中取得立足之地,然后再扩展到其他书面领域,比如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和公文事务语言。
口语对报刊语言的影响涉及报刊语言的各个层面。口语词汇在今天的俄罗斯报纸上比比皆是,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口语句型结构对报刊语言的影响则更有特点,口语结构在报刊语言中的运用,以及发展演变也更有规律性。
口语句型结构在报刊语言中的运用,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外来现象的借用,口语句型结构在报刊语言中的功能也不仅仅是增加一些口语色彩。口语句型结构被报刊语言吸收、运用并引起功能上的演变,这是一个复杂过程。[63]
1.复制
这是在报刊语言中类似照相式地反映口语句型结构的现象。在粉刺小品、特写等比较接近文学作品的报纸体裁中,常用人物对话。
在采访、答记者问等新闻作品中常用直接引语,来转达权威人士的谈话。这些片断中经常会有口语句型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口语结构是以直接借用、复制的形式引入报刊语言。口语结构的修辞特点和功能均无异于在日常口语传播中的情形,它直接、真实反映口语句型结构的特点。在人物对话中运用口语结构可造成人物某种性格特点,以口语的逼真写实手法,增加事实的真实可信效果。比如:
— 您想扮演谁?
(-- Кого бы вам хотелось сыграть?)
— 当然想扮演安娜·卡列尼娜,或者契诃夫剧中的角色……
—(-- Анну Каренину.И роли в пьесах Чехова…)[64]
在这个例子中就用了口语句型结构,用来表现自然交谈中随想随说、断断续续的口语特点。在新闻作品中使用口语句型结构,有助于表现人物语言的真实性,增加真实可信的效果。比如:
—您就是斯杰潘上校?
—(Вы же полковник Степан?)
—当然啦!怎么,我长得不像吗?喏,这是我的工作调令。[65]
—(Да, конечно! Ну и что, я его не похож? Вот приказ за новую работу!)
上校军衔在俄军中已经是高级军官,不管他去哪里,一般身边都会有警卫人员陪同左右。斯杰潘上校一接到工作调令,就急着去新岗位上班。不料却被新单位的哨兵挡在门外,要求检查其证件。这个例子中的口语结构,足见俄军哨兵严格执法,新来上校机智幽默的场面。
口语结构是一种鲜活的语言形式。今天,口语句型被俄罗斯记者们广泛地运用到讽刺小品、特写、采访、答记者问等新闻体裁之中,以提高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
2.模拟
口语句型结构用于描写、叙述和议论等场景中,可以有效地增加口语色彩,创造出生动活泼、平易近人等气氛[66]。比如:
他本来希望进大学,当大科学家。没曾想,他却学了建筑,毕业后当起了物理教师。
(Мечтал он в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о большой науке, а ему вдруг: в поту.Строительное.Учителем физики.)[67]
这个例子运用了接续结构。作者用一种很别样的笔调来描写其主人公的个性选择。
苦吗?这里根本就谈不上苦,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森林里,到处都是冰天雪地。温暖和幸福是不存在的。没有对比,也就没有苦可说,只要能活下来就算幸运啦!
(Не счастье? Здесь вообще нет счастья.В холодном лесу Сибиря везде снег и лёд.Тепла и счастья вообще нет.Не сравни, то горький не будет, а живой, это уже счастья!)[68]
在寒冷的冬季,作者前往西伯利亚,去体验曾经被流放到该地区的“犯人”生活。作者在这里使用问答结构,用拉家常的口吻开始描述流放地的自然环境,以及主人公们的命运。
这样,口语句型结构成为一种具有强烈色彩的修辞手段,给新闻作品赋予了生动活泼、随常亲切的效果。
3.演变
口语句型结构进入报刊语言后,在报刊传播氛围的作用下,会发生质的变化,其原有的口语色彩消失,在一定上下文中会获得特殊的书面语特点,产生高昂、庄严的感情色彩。这一演变过程在指示结构、接续结构和动词省略结构的运用中都能发挥出特有的作用。比如:
斯大林!斯大林!当集会人群再次呼喊起斯大林的名字时,斯大林的雕像在一辆重型吊车起吊臂缓缓举升的过程中被重新安置到原先的纪念碑上。经过长期的磨难,斯大林又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Сталин! Сталин! Когда люди в митинге снова закричали, Статуя Сталина медлинно поднималась из грузовика краном и поместилась на основе бывшего памятника.Через долго времении Сталин повернулся в жизни людей.)[69]
指示结构在这个例子中起到了直接修饰的感情色彩。斯大林被赫鲁晓夫完全否定之后,人们对斯大林一度仇恨满怀。推翻斯大林的纪念碑,打倒斯大林的雕像。时过境迁半个世纪之后,苏联在人们的记忆中正在逐渐消失,但是曾经为苏联的强大而立过汗马功劳的一代领袖却被人们从记忆的深处给挖掘出来,重新受到人们的瞩目和敬仰。
我们的国家很年轻,有着年轻的年龄、年轻的精神、年轻的心情和年轻的居民成分……
(Наша страна молода.Молода по возрасту, духу, настроению, молода по составу населения…)[70]
这个例子中使用的是接续结构,从多个角度来说明国家的“年轻”。接续结构在日常口语中也是反映语句生成特点的自然句法现象,体现口语的无准备性和边说、边想、边补充,语句一段一段添加、完善的过程。
比如:
我没有当成经理!这让我很郁闷,直到现在。
(Я не стал директором! Вот что меня глубоко печалит.До сих пор.)[71]
口语中的接续结构并没有明显的修辞色彩,也无增强表现力的功能。但这个例子中的接续结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演变成具有鲜明高昂、庄严色彩的手段。接续结构在报刊语言中还可造成铿锵起伏的节奏效果,抑扬顿挫的诗歌般的音调。来源于日常口语的接续结构,在报刊语言中演变成具有丰富功能的修辞手段,其修辞特点和功能已发生本质演变。
还有的口语句型结构在新闻作品的运用中保持了原结构的省略部分。比如:
在列宁旗帜的指引下——向前,奔向共产主义!
(Под знаменем Ленина – вперёд, к коммунизму!)[72]
例子中的“——”省略了“我们”、“我们的国家”或者“我们无产阶级”等主体,使用了动词谓语省略结构。在这种语言氛围中,即便是不说行为主体和动词谓语,读者也是一目了然的,起到了标语、口号式的修辞作用。
口语句型结构作为修辞手段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新鲜、活泼。它首先是被简单复制进入报刊语言,再经过逐步发展才能成为报刊语言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俄罗斯报刊语言的发展历史可以被划分成4个阶段。苏联新闻界和语言界的学者们出版了许多报刊语言方面的科研论著,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新闻理论基础。其中有些著作牵涉到了非报刊语言手段的特点和功用,被当做报刊语言使用的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俄罗斯社会体制进行改制,新闻功能、报刊语言和风格等都发生了变化,学者们研究报刊语言的速度急剧放慢或停滞。
报刊语言的形成过程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传播需要是密切相关的。报刊的受众对报刊语言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报刊内容具有自己的特点:题材广泛、针对性强、纪实性、重复性。这些特点确定了报刊语言和报刊体裁的特性。口语句型结构是一种新鲜活泼的语言,今天口语句型结构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被广泛运用于报刊语言之中。
第三节 苏联新闻对新中国新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从20世纪初到中叶,苏联先进的社会主义新闻对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始终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本节描述苏联新闻对中国新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回顾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时,部分内容可能会与本章第一节偶尔发生重复,目的在于从微观角度叙述和挖掘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受苏联新闻的具体影响,但是那些重复内容在这里的作用与第一节却不同。
俄国十月革命的欢呼声,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首先揭开了中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一、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在宣传十月革命胜利的浪潮中诞生
李大钊(1889-1927年),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五四时期,他曾广泛地从事报刊活动,撰写了大量的政论文章,揭开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新篇章。
1918年,正当军阀段祺瑞政府阴谋把中国拉进帝国主义反苏干涉战争中去的时候,李大钊在报刊上接连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年7月《言治》季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1918年11月《新青年》),《新纪元》(1919年1月1日《每周评论》)等,这些文章歌颂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他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失败”,“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73]
他解释什么是布尔什维克时说:“他们的主义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他们的党就是革命的社会党。他们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家马克思为宗主的。”他满怀信心地预言:“十月革命是世界新文明的曙光。”他鼓舞处于黑暗中的中国读者们,不要为俄国革命后“一时之乱象”而悲观,要从十月革命中看到新希望。
五四运动前夕,他把《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向读者推荐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的原动的学说”。
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的阶段。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全国新闻界83家新闻单位大力报道评论,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主义上空前一致,对推动运动的广泛深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
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的革命报刊犹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一年之内新出版的报刊就达400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有瞿秋白等编辑的《新社会》旬刊,孙中山指导国民党在上海办的《星期评论》,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和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公报》。
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迅速转向社会主义。在苏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兴起。迫切需要有新闻舆论工具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知识,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应运而生。
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同时,增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共发表了36篇译自美、英、法、日等报刊所载有关苏俄的情况、各方面的政策、关于列宁生平及其著作的介绍和资料。其中注明译自纽约进步刊物《苏共》周刊的最多。
这一专栏的设置,为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1921年中共成立之后,《新青年》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
《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创刊于上海。该月刊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
第二,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够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俄国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共,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为改造社会的根本手段。
第三,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刊登了《俄国共产党的历史》、《列宁的历史》等资料和文章。
1920年秋,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合筹经费,向俄罗斯派出瞿秋白、俞颂华、李宗武3名特派记者。1921年1月他们到达莫斯科,成为中国采访报道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的第一批记者。
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瞿秋白坚持在苏联采访活动2年,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通讯,发表在《晨报》和《时事新报》上的有50多篇。瞿秋白的作品如实地、深刻地报道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的状况,增进了中国人民对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马克思主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了解,在一代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瞿秋白在苏俄期间,于1922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他撰写的《新青年之宣言》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
二、中共早期机关报《向导》与苏俄建国思想的宣传
1922年9月13日,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报在上海创刊。它是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共出了201期。
《向导》报用大量事实报道和用马列主义理论分析,揭露了各帝国主义竞相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操纵军阀内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论述帝国主义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战乱不安的一大根源,明确指出打倒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该报为16开,发行量由3000份增至4万份,最高达到10万份。
蔡和森(1895-1931年)湖南湘乡人,是《向导》报的首任主编,中共早期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他于1925年冬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1927年回国。在俄期间,他曾阅读了大量马列主义的书籍和新闻报道,编译和采写了多篇苏俄的建国思想、体制等有关方面的文章。
三、积极推介列宁办报思想的中共地下报刊
《布尔什维克》1927年10月在上海创刊,是中共中央政治理论机关刊物,组成由瞿秋白任主任的编委会。继任主任有蔡和森、李立三。《布尔什维克》强调革命形势的高涨,主张学习苏俄革命经验,即以城市为中心,在一省或数省首先实行暴动。这些不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策略,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红旗日报》1930年8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中共中央机关报,后改为中共中央和江苏省机关报。李秋实为主编。内容有消息、评论、中共中央文件、革命根据地来信、莫斯科通讯等。
《布尔什维克》和《红旗日报》率先将列宁关于建立全俄政治报纸的论述,尤其是“报纸不仅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74]的著名论断介绍给了中国读者。
中共中央重视对党报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中央党报委员会,多次作出有关报刊工作的决议、指示,强调全党要利用党报来教育党员,联系群众,指导斗争。
为了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范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巧妙地创办了上述几家报刊。这些报刊秘密地宣传了苏联的革命思想和列宁关于创建全俄政治报刊的论断。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发展与莫斯科共产国际的支持
1937年4月24日,中共中央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解放》周刊创刊。创刊初期,以争取民主为中心的宣传,为实现全国团结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5年,中共在法国出版了《救国时报》。廖焕星、李立三先后担任主编。该报编辑部设在莫斯科,航运纸型到巴黎印刷发行。《救国时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外从事抗日宣传的机关报,发行43个国家,影响遍及国内外。
邹韬奋(1895-1944年)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新闻出版者。他一生办过6刊1报。其中最著名的有《生活》周刊和《生活时报》。1933年7月他被迫“出国避难”。在国外流亡的两年中,他先后考察了英、法、德、苏联和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他耳闻目睹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了马列主义的有关著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是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他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20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即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
从1937年到1945年在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报刊,其中最著名的是《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这是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型日报,也是抗战到解放战争初期革命影响最大的报纸。第一任社长是博古,以后是廖承志。
毛泽东为该报题写了报头和发刊词。该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丰富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带回一台共产国际援助的,发射功率为300瓦的广播发射机。1940年12月30日,中共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该电台被命名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五、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发展与反“客里空”运动
1945年8月16日,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领导创办了《新生活报》。该报以苏联塔斯社主办的俄文《新生活报》中文版的名义出版,并聘请苏联商人靳开莫(音译)担任发行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为了冲破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及时调整了战略方向,为配合政治调整和大转移,在中共根据地涌现出一大批由中共主办的报刊。其中最著名的有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市创刊的中共晋冀鲁豫边区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中共华东分局机关报《新华日报》,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吉林日报》,中共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等。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在中国向共产党发动了全面内战后,中共新闻报刊为了适应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时期的宣传报道需要,纷纷扩大建制,抽调大批记者深入前线,成功地报道了许多重大战役和战斗场面。在报道人民解放军不断胜利形势的同时,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造谣欺骗,产生了不少激动人心的战地报道和通讯。[75]
在报道革命战争取得节节胜利、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热闹场面中,报纸上的失实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些凭空制造的“英雄”与“模范”。这严重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广大受众对报纸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
对此,在中共晋绥分局领导下,《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纠正。为了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反对“客里空”,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晋绥日报》用大篇幅刊登苏联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情节。
客里空是苏军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记者,他从不深入战场,只是呆在总指挥部,根据从总指挥部听到的一星半点材料胡编乱造,最后终于暴露了马脚,被广大红军官兵从前线赶了。
《晋绥日报》在编者按中说:“我们的编者作者应该更加警惕,并勇敢地严格地检讨与揭露自己不正确的采访编写的思想作风,更希望我们每一个读者都起来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接着,一些记者、作者、通讯员也响应报社的号召,对自己采写的报道失实之处作了自我检查和自我批评。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行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它被推广到了各解放区的新闻界。
1947年8月28日,新华社发表专论《锻炼我们的立场与作风 —— 学习检查工作》指出:“《晋绥日报》这次反对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是有历史意义的。”
《晋绥日报》发起并在各个解放区新闻界展开的反“客里空”运动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季。这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和纠正了新闻报道中的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六、中国解放前后的新闻发展与学习苏联新闻的高潮(1949-1960)
1949年是中国人民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也是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领导的新闻机构陆续迁至北平。
3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迁入北平出版。8月,中共中央决定该报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
1949年3月25日,新华社迁入北平。随后,逐步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分社。
同一天,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也迁入了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播音。
1949年7月13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在北平成立。
1950年,中国各类铅印报纸有382种。
1951年增至475种。
通过1952年的整顿和1953年的调整,到1954年10月,全国共有报纸248种。其中国营报纸239种,公私合营报纸4种,私营报纸5种,各类报纸的期发行总数比1950年增加了近三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报业的特点是:党报与非党报并存,国营、公私合营与私营报纸并存。其中党报、国营报纸占绝对优势。
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和中央政府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另一个要求。
1950年1月4日,《人民日报》开辟了《新闻工作》专刊。其创刊号上发表的《编者的话》称:在创建我国人民新闻事业中,有一个便利的条件,这就是可以“大量地利用苏联的丰富经验”。本刊愿在介绍苏联新闻工作经验方面,作有系统的努力。
当年,《新闻工作》刊登翻译文章,介绍列宁、斯大林论报刊和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文章近30篇。
1954年,新闻界出现了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高潮。
1954年1月,人民日报社总编辑邓拓率领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访问了苏联《真理报》。3月初返回北京后,在《人民日报》等报纸上连续发表了多篇关于访苏收获的文章,后由人民出版社汇编成为《学习的经验》一书。
1954年7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温济泽率领的中央广播事业局代表团到苏联考察广播事业。回国后编印了《苏联广播工作经验》一书。
1954年底,新华社副社长朱穆之率领新华社代表团到苏联访问了塔斯社。回国后编印了《塔斯社工作经验》一书。
与此同时,苏联新闻工作者多次应邀到中国访问,介绍苏联新闻工作者的经验。
1954年10月,苏联报刊工作者代表团应邀访华一个月。多次在北京等地举行专题报告会或座谈会。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室将报告、座谈记录汇集出版了《苏联报刊工作经验》一书。
1955年底,苏联广播工作者代表团访问中国,向中国广播界介绍了苏联广播工作经验。
1954-1955年,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联共(布)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新闻班讲义汇编》、《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等书。
七、学习苏联新闻经验的得失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不少可供新中国人民新闻事业借鉴的经验。因此,学习苏联新闻经验,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通过学习苏联经验,中国新闻界系统地学习了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的传统,加深了对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苏联的新闻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建设中国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其次,全面学习与借鉴苏联新闻工作的业务经验,包括新闻的编辑、采访、写作以及经营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经验,使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犯了一味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以至束缚了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这种教条主义的学习在报纸工作中的主要表现为:
1.强调不犯错误
在学习《真理报》的过程中,认为该报从来不登“更正”,是一张“没有错误的报纸”。因而,《人民日报》也提出了“为没有错误的报纸而奋斗”的口号。显然,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2.每天一篇社论
在社论写作上,盲目模仿《真理报》,不论有无必要,硬是每天一篇,放在一版头条位置,结果不少是“无的放矢”之作。
3.业务的路子越走越窄
在新闻写作上,学习《真理报》和塔斯社后,新闻越写越枯燥。在标题制作上,由于苏联报纸是清一色的一行题,因而中国传统的多行题只得废止不用,标题越做越简单。《真理报》不登广告,中国的报纸也不重视广告。
4.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
各报袭用苏联的国际报道方法,对社会主义国际只说好,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只说坏,敌人骂我们的东西一概不见报等。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随着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而诞生,发展到五十年代中后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新中国新闻事业。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新闻系一位知名教授在一次国际新闻研讨会上发言说:“在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方面,中国曾是苏联的学生。但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经过20世纪后半叶的快速发展,积累下许多先进的经验。这些经验很值得现代俄罗斯新闻事业来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