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萧山记忆:改革开放40年启示录
17090000000004

第4章 心系千万群众,打造富美新华——萧山区宁围街道新华村党委书记沈毛银访谈录

采访时间:2016年7月8日(周五)

采访地点:萧山区宁围街道新华村村委会

被采访人:沈毛银(简称沈)

采访人:王春江(简称王)

录音整理人:王春江

书记简介:

沈毛银,男,中共党员,宁围街道[1]新华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1973年起担任新华大队团支部书记,1980年开始担任党支部书记至今,2004年组建了融农、工、贸为一体的村级集团——新华集团。2007年,村与集团合一建立新华集团党委后,担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当选为杭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萧山县第七届、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曾获中国十大有为村官、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他保持着艰苦奋斗的本色,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千万群众,带领百姓开启了新华村的新时代。

村简介:

新华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全村拥有耕地1700余亩(东江729亩,内地974.5亩),有20个村民小组,村民1176户,本村人口3566人,外来人口近20000人,是宁围街道第一大村。2015年,新华经济总量达到209亿元,实际可用资金达到了2900多万元(其中,村1812.18万元,集团投资公司1133万元),新华总资产达到了8.28亿元(其中,村约2.28亿元,集团投资公司近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1612元。新华村紧紧围绕“前片市场开发,后片大开发”的目标,目前已经形成其特色产业。前片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现有汽车、五金、建材三大市场(共有商户1148家)和新华集团荣恒物流、仓储、汽车维修、餐饮娱乐等三产服务业。后片主要发展工业(共178家),涵盖了汽车五金、印刷包装、建筑建材、纺织服装、标牌麻将、淘宝等产业。

王:沈书记,您好!首先,我们代表萧山区委党研室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我们知道,在带领新华村发展的过程中,您个人曾获得过中国十大有为村官、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市劳动模范等荣誉。那在正式采访之前,能否请您先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个人经历呢?

沈:我是1973年到新华大队工作的,那个时候22岁,担任团支部书记一职。1980年10月开始担任党支部书记,除了两年时间在乡镇企业任书记、厂长外,我一直担任着村集团书记的职务。2004年,组建了融农、工、贸为一体的村级集团——新华集团。2007年,村和集团合一建立新华集团党委之后,我担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务。

总体而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村民、企业职工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新华村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构筑起富裕温馨的家园。这期间,在畅通、有序的工作秩序下,我个人也取得了一些荣誉。这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体现了百姓对我的高度信任。

王:感谢您对个人经历的介绍。毋庸置疑,新华村在您几十年的带领下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能否请您大致地介绍一下村里的情况?

沈:好的。我们新华村是宁围镇的第一大村,全村拥有耕地1711.10亩,有20个村民小组,村民1176户。本村人口只有3566人,但外来人口膨胀,将近20000人。2015年,新华经济总量达到了209亿元;新华实际可用资金达到了2900多万元;新华总资产达到8.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1612元。经过全体村民的艰苦奋斗,“富美新华”的梦想成为可能。我们村干部也通过谋划全局发展的方式为村子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新华先后荣获了中国十大特色名村、浙江省五好党组织、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卫生村,杭州市基层先进党组织、现代化建设标兵村、示范文明村、廉政文化村、科技示范村、民主法治村、园林绿化村,萧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五星级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五星级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文化示范村、经济强村、敬老村等荣誉称号。我们得到的众多荣誉,都标志着上级领导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当然,我们也会再接再厉,携手村民共赴美好未来。

王:通过您的介绍,我们知道您是在改革之初当上新华书记的。请问当时新华村的面貌是怎样的?那时又有哪些困难摆在您的面前呢?

沈:那时候的新华跟其他农村一样,村子落后,大部分村民都比较贫穷,甚至有人称我们新华是一只“破大船”。为什么叫“破大船”呢?因为新华是宁围最大的村,内部情况复杂,脱贫攻坚的难度极大,所以人们就把它形象地比喻为一只又大又破的船。改革开放初期,村里基本没有开办或引进企业,村民的收入来源极为单一,依旧以务农为主。如何跳出单一农业经营的圈子,让村民富起来,是那时候最大的课题,也是我工作的难题。

虽然困难重重,不过经过全村人的通力合作,经过多次改革,村子逐步摆脱了落后贫穷的面貌。目前,村民们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全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王:虽然新华村在改革初期比较贫穷,但在您和广大村民、职工的努力下,新华村现今已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您是否能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新华的发展历程呢?

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华经历了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建设之路。20世纪80年代,我村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创办企业。先后创办了杭万九分厂、羊毛衫厂、针织厂、校办厂等多家企业,走上了一条“工业立村”的发展之路。到80年代末,人均收入已达到1700元,改革初见成效。90年代,农业实行大户承包,土地实行两级所有,企业进行了转制,实行“动产拍卖,不动产租赁入股”的体制改革。到90年代末,新华集体资产达到了1078万元,可用资金308万元,工业产值7604万元,利润达到455.8万元,人均收入增加到9787元,改革成效日益显著。

2000年,新华开始第二次创业,提出“前片市场开发,后片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实行政治、经济、管理三方位改革。到2000年年末,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1亿,2005年工企业产值首超50亿,2008年超过100亿,2015年超过200亿,达到了209亿。目前,我们新华村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列宁围第一、全区前列。

王:刚才您在介绍新华村的发展历程时提到,企业进行转制时实行了“动产拍卖,不动产租赁入股”的体制改革。除此之外,您还采取了什么措施使集体资产得以保值增值呢?

沈:我们以集团为主体,在巩固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对经济体制开辟了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渠道,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盘活存量。按新华交通和整体发展规划,广泛招商引资。我村采取将每家企业征地款中部分土地款入股的方式与其合作,既支持企业的发展,又可以每年为集体增加近70万元的收入。

二是资本运营。新华村盘活存量资金,把富余资金入股万向集团,每年可增加收入200多万元。同时,通过股份合作、建造房屋或集体土地依法出租等途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一年便可增加近1000万元的收入。

三是兴办三产。大力发展配套房产、仓储物流、农贸市场、超市、酒店等服务业,不断增加集体收入。80多亩仓储中心和物流基地一期工程可以使我们每年增加65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在村主干道路两边统一规划建造商贸一条街,为村民和外来人员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村级带来了可观的租赁收入。

集体资产的壮大,主要就是围绕这三点做文章,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王:作为新华集团党委书记,您必定为村子的发展绘制了蓝图。您能具体谈谈新华村未来的规划吗?

沈:新华总体规划是“一街、三区、四改、五配套、二接轨”。所谓“一街”,就是要建设好三横一竖呈“丰”字形一条街。这条街人气比较旺,生意也比较好。所谓“三区”,就是要建设好新华工业区、三产贸易区、行政服务区,并加快其建设。所谓“四改”,就是要逐步做好农户住宅平改坡、主要道路线路上改下、道路环境暗改亮、排水沟渠明改暗的建设改造。所谓“五配套”,一是指道路要与绿化、路灯、桥梁相配套;二是广场、公园要与沿河长廊相配套;三是文教体育娱乐场所要与宗教活动场所相配套;四是新农村小区要与多层公寓相配套;五是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要与城市高层规划建设相配套。所谓“二接轨”,即我们决心与萧山新城和钱江世纪城逐步接轨。

王:沈书记,听了您讲述的新华村的规划方案,我们坚信在您的带领下,村子会在宽阔的大道上极速驰骋。经了解,新华村在2004年成立了宁围镇首个村级企业集团——新华集团。作为新华集团的董事长,能否请您谈谈新华集团旗下具体有哪些产业?这些产业又有何特点和优势呢?

沈:新华按照“前片市场开发,后片大开发”的计划,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前片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现有汽车、五金、建材三大市场和新华集团荣恒物流、仓储、汽车维修、餐饮娱乐等三产服务业。后片主要发展工业,涵盖了汽车五金、印刷包装、建筑建材、纺织服装、标牌麻将、淘宝信息等产业。我们村的经济结构已经从以工业为主逐步调整为以三产服务业为主,结构合理,没有出现一家亏损倒闭的企业,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王: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尤其是公开村级财务。对这一决议,您有何看法?您在工作中是如何贯彻执行的呢?

沈:村级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个决议,我是坚决拥护并一直在努力贯彻执行的。我村按照上级统一规定,尽力做到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时间及时。对于村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征地款收支情况,工程招标投标情况,集体资产项目的经营、投资、收益和分配等情况,我们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听证会、三委会、村民社员代表会讨论表决确定,实现村务透明、公开,真正做到让村干部安心、群众放心。

王:2011年,新华村开始构建和谐村民关系,提炼了新华“四千四万”精神,您能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吗?

沈:我们新华有自己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千四万”的新华精神。所谓“四千四万”,就是“千解决万解决,改变村干部的浮夸作风才是真解决;千重要万重要,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才是最重要;千尊重万尊重,尊重老人才算得上尊重;千感谢万感谢,村民理解支持发展建设大家应该感谢”。

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办好事、办成事的动力和方向。我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实事求是地问一问自己,我们的作风有没有改变?村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有没有解决?老人们有没有安享晚年?村里与村民之间是不是互相理解支持了?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继续发扬做得好的地方,做得不好、不到位的地方要努力改进。

王:在民生上,您十分注重百姓生活环境的改善。您说过:“村庄都市化,不仅是在高层建筑规划的数量上体现,更多地要在提升村民生活环境、品质品位上去努力。”请问在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上,新华村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沈:我村以村庄规划为先导,通过调整用地政策、完善路网规划、整治环境状况等途径改善生活环境。近十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累计投入了近4亿,其中包括部分经营性建设。总体而言,我们村拓宽建设了振新路、团结路、新华路、新园路等村级道路;完善了绿化、路灯等配套设施;组级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完成了全村农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天然气安装到户的工程;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新华广场、小区公园、沿河公园、新华文体大厦、新华学校、幼儿园、医院、医务室、养老院等休闲、教育、医疗、服务场所,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城市化。另外,新华缘、新华服务大厦、文体大厦、中心街1号楼高层和1—8号楼的配套房等建筑业已建成,为进一步改善环境、发展新华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福利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总之,我村尽自己所能为百姓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

王:除了改善生活环境,为了改善民生,新华村也在其他方面不断努力着。请问新华村出台了哪些村民福利待遇政策呢?

沈:2008年,村里集体出资728.5万元,为50周岁以上的村民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与此同时,我们每年还会免费为村民供应大米、食油、天然气;对55周岁以上的老人,按年龄段分别发放每月50—1000元不等的养老金补贴;针对重病患者,村里按住院药费总额给予5000—10000元不等的照顾补助;因人口田征用,新华村的村民每月可领到90元生活补贴。此外,村民还能享受到适当收益分配、承包款、留学生奖励、丧葬补贴等福利待遇。大致估算,为了造福百姓,村每年都要支出1000万左右的福利。

王:听了您的介绍,我觉得生活在新华的老人实在太幸福了。除了可以领取养老金外,还可以领取村里发放的养老补贴,甚至连生活中的米、油、天然气都不用发愁,生病也能得到妥善照顾。新华村出台的村民福利政策中有些是专门针对老人的,对于这一点,您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沈:这也是新华“四千四万”精神的一种体现。现在的老人大多数都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参加过围垦造地、土地平整、农村各项改革等多种艰苦劳动和工作。可以说,没有他们艰苦奋斗取得的基础成果,就没有新华今天的发展成就。因此,让这部分老人受到尊重,受到子女重视,让子女争着照顾,可以安享晚年就是我最大的一个心愿。

王:萧山区政府极其重视农村的基础党建工作,请问您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沈:我们新华村集团党委下设5个支部,共有党员122人。作为党委书记,加强党的建设是首要任务,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围绕“组织建设规范化,思想建设系统化”的要求,主要紧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阵地建设。我们新华村集团党委有1个党员活动室、1个中型会堂和3个小型会议室,配备了电脑、投影仪、考勤系统等设备。下属每个党支部至少配备1个党员活动室,确保了党员的活动场所,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阵地和平台。

二是抓制度建设。每年年初制订并完善好争创五好集团党委和优秀党员争创规划、学习制度、党员活动室制度等计划要求,达到每个党员行动有目标、努力有方向的效果。

三是抓队伍建设。每年对下属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全体党员分别实行百分制考核。年终,每位党员的考核得分、全年的实际出勤率都将直接与他们的务工报酬及党员的先锋指数考评挂钩,有效地发挥了激励作用。

四是抓学习活动。我们会在年初制订好党员固定活动日计划,主要包括组织党员学习理论知识;组织收看电教片、红色讲坛等网上公开课;邀请党校教师上党课,当然我作为书记,也会给党员上党课;每年开展纪念建党节活动,开展民情联系服务月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另外,每单月组织一次支部活动,每双月组织一次党小组活动。学习活动方面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好人好事在党员群体中不断涌现,也让党员们在群众中树立了先进形象。

五是抓作用发挥。在新华发展建设过程中,遇到涉及征地、拆迁、环境整治、村规民约的执行等工作时,我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三委班子成员,要带头执行好任务,给村民群众做榜样,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华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王:听说新华村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村规民约,请问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制定的?现在具体有哪些主要内容?村规民约的实施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沈:我们从1989年开始制定新华村的村规民约。那时候制定的村规民约比较简单,后来经过每年的逐步修改完善,形成了现在的一套村规民约。内容主要包括新华每年的奋斗目标和思路、三委班子等职责分工及考核细则、企业管理责任制、农副业管理责任制、建房(维修)规定、越级上访有关规定、综治“四包责任制”、财务管理制度、村民福利待遇规定等方面。比如,我们新华规定了综合治理“四包责任制”的目标。所谓“四包责任制”,就是指“村包”“户包”“企业包”和“学校包”。由于社会治安的好坏与福利待遇、年终先进评比等直接挂钩,所以形成了大家共同担负维护社会治安责任的景象。再如,村规定的越级上访有关规定具体指凡村民无理取闹越级上访,将取消村级福利待遇。

村规民约实施以来,我村逐步形成了“新华发展建设由新华人民共同来办,新华的矛盾纠纷由新华自己来解决”的良好风气。今后,我们还将持续完善和实施村规民约,为文明、和谐新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王:新华村曾被评为省卫生村、森林村庄、市园林绿化村,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沈书记,请问新华村为改善生态环境做了哪些努力?获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呢?

沈:我村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造福子孙后代的实事工程来抓,以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进绿化建设,对公园、广场、道路、河岸、小区等地段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和种植,现全村绿化面积高有35000多平方米。同时,对全村的卫生、绿化、污水清理实行了市场化运作,落实了专职队伍进行管理。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新华的生态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王:不知不觉,您在村书记的岗位上已经坚守了30多年。您能否根据自身经历,与我们谈谈当好一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沈:我觉得作为一名村书记,要做到“五个过”。

一是“讲得过别人”。要有一套善于做群众工作,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处事应变能力、演讲能力、说服能力和沟通能力。当然,自己也要有底气。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到公私分明、处事公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碰硬、做红脸,说服教育群众。

二是“写得过别人”。自己学会写,才能厘清工作思路,提高指点工作的水平,紧握手中的主动权。

三是“算得过别人”。只有会算账、善经营、懂管理,才能拥有驾驭市场经济、指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本领。

四是“肚量大得过别人”。我们要有包容的气量,要有博大的心胸,要有良好的涵养。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矛盾,有利于妥善处理好各种问题,促进村内的团结和谐。

五要在必要的时候“斗得过别人”。在歪风邪气面前,要旗帜鲜明、一身正气、坦然面对。这样才能有威望,才能生存,才能坚守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王:作为新华的领头人,在带领全村上下加快发展建设的过程当中,您是如何协调好三委班子成员之间关系的?

沈:一个村若想发展建设好,首先,班子成员要有团队精神,每个同志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其次,在分工问题上,书记一般从全局出发,全面抓各项工作,做到动脑子、想法子、挑担子,注重工企业发展,做到总揽不包揽。而其他成员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一般工作独立负责,碰到难事共同配合,团结战斗,做到有分有合,形成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环境,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王:您多次被选为萧山区以及杭州市的人大代表,您曾说:“作为人大代表,为村民群众反映意见与建议是分内的事,如果连代表都做不到为百姓讲话,那也就愧对了这个身份。”请问您平时是如何联系选民群众,为民代言的?

沈:作为一名农村的基层代表,我一直把联系选民群众作为履行职责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主要围绕三种形式开展:一是日常接待。平时凡是选民群众来访,我都尽可能地挤出时间接待,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仔细回答他们的提问。每年接待选民群众不少于200人次,对选民群众所求、所想、所急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积累了比较好的群众基础。二是重点联系。我把村里的特殊人群,如高龄老人、老党员、困难户等,作为重点联系对象,每年都到农户家里询问生产、生活情况。2014年以来,我还结合了民情联系服务月活动,每年有代表性地走访30多户农户,面对面地听取村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定时联系。每次人代会召开前,我都会到村民小组、重点企业和有关选区单位转转,接触不同层面的人,听取不同的意见,为在人代会期间提交高质量的建议汇集信息并积累素材。

任职本届市、区人大代表以来,我根据平时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农村和工作实际,先后提交了《关于要求全面整治改造更新架空线缆线杆的建议》《关于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整顿非法物流的建议》《关于要求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切实做强村级经济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解决基层群众办事审批难的建议》等市、区两级建议共计42条。我提交的建议受到了市、区人大和政府领导的重视,并得到了有关职能部门逐一认真的答复。我发挥了一名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作用。

王:在具体工作中,您是如何协调好新华集团党委书记与人大代表这两重身份的呢?

沈: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在本单位不受群众拥护的人,是不适合当一名人大代表的。所以,我首先致力于完成新华集团党委书记的工作,与百姓和睦相处,为老百姓办实事,努力成为村民的知心人。在此基础上,我将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向上级反映村民的难处,为村民争取惠民政策。

作为人大代表,通过履行代表职责,审议政府各项工作报告,参加人大会议、培训和活动,我可以开阔眼界,提高决策水平,使自己在本职工作中能有更好的作为。

因此,我认为两个职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王:最后,您能分享一下多年来您在主持新华工作的历程中获得过的最大体会吗?今后您将把工作重心放在哪里呢?

沈:我最大的体会是,通过实践证明,新华村能够加快发展速度,提高村民生活品质。我觉得,思路决定出路,规划决定发展,目标决定成果,管理决定进步。

未来,我们新华要以提升效益为中心,积极开展“注重经营、强化管理、提升发展”的新思路。联系新华发展建设的新常态,努力实施“四大战略”,也就是要营造新华文化名村、建设都市特色新村、发展经济富裕强村、构建和谐幸福乐村,推动新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同步发展和进步。这是我的体会,也是未来的奋斗目标。

王:沈书记,感谢您与我们的分享,也感谢您对我们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给予的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衷心祝愿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