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直面人生的苦难
17169200000012

第12章 做人要懂得重视自己的价值

无论是淤泥,还是清涟,对于莲藕的成长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虽然我们平常对淤泥是决不会喜欢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它有自己的价值所在。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意义,必不可少。

同样的,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意义,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口头上承认每个人都有价值,但实际却存在很多偏见,无论是自己对自己,还是别人对自己,比如说:学校里用成绩来区分谁是好学生,谁是坏学生。只是重视这些外在的表现,而忽略了每个人的不同,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不能单从某一方面就断定一个人是否优秀。每个人生来资质不一样,长处不一样,但没人生下来就是注定失败的人。每个人都能够培养自己生活的能力,活活泼泼,堂堂正正,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人们还能够在成功的路上摸爬滚打,努力创造自己的成功,这实在是很伟大的价值。人生而不同,没必要非得强求与他人一样的成绩,我们有独属于自己的成功,这就看个人的了。重视自己的价值,才能找到存在的意义,才能树立信心,奋勇在人生路上前进。

世界著名企业松下电器公司,成立于1918年3月,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到1932年年初,作为创业者的松下幸之助,已经发现靠原来那样发展,已有很大局限。因此就召集干部发表了价值观:“我们的努力,正是为了提高全人类的生活水准、顺利地发展。也就是说,并不单指公司的业绩提高,或是保证从业人员的薪资,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而有更大的意义一一为社会全体的繁荣作最大的贡献。”正是有了这样的使命感,公司的业绩产生了很惊人的变化,员工们都说:“原来只知道好好干,而不知道为何而干。而现在,了解到工作的真正意义,应该更加努力。”此后的松下电器有了迅速的成长,在两年后,员工们的数目由1000名增加为2000名,在5年后增长为4000名。

松下集团找到了自己的意义,所以在风雨飘摇的商场上屹立不倒。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柯林斯与里·波拉斯,花了整整6年的时间,对美国等国家一些创立时间最久(有的长达100年)、最有建树的公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震惊了西方经济界:这些公司无一例外都是“目光远大的公司”,也就是说,是一些不仅赢利,而且有着存在于赢利背后的核心价值观和理想的企业。这些价值观和理想长期引导和激励着全公司的人,并且成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本。如默克公司,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制药企业之一。在过100岁生日的时候,出了一本书,书名是《价值观与理想:默克公司的100年》,书名连该公司是干什么的都没有说。为什么不说?因为该公司自成立不久,就推出了一系列的“超经济价值观”——如第一条:“我们的工作是维持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衡量我们一切行动的价值的标准是我们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是这样一个坚持“药是为人生产的,不是为利润”价值观的公司,成了世界医药界数一数二的企业。

默克公司跟松下集团一样,发现了自己的重大意义,所以他们都能够屹立不倒。

对于企业来说如此,对于个人也一样是这样的规律。发现自己的意义与价值,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所谓“价值”,就是人们对某事作评价时,对之作出的是否“合算”、“有意义”的评价。

对价值的判断,甚至决定了人的生死存亡。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在二战时被关进纳粹的集中营,甚至有一段时间他被关押进了号称有进无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那里的俘虏们被用于各种残忍的生活试验以及虐杀,很多人忍受不了那种折磨,只好乞求一死以解脱。弗兰克发现:很多放弃生存意志的人,都是由于感觉到自己已经“活得没意义”。相反,能坚持下来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还有着“我还会有意义”的信念。弗兰克也用意义来支撑着自己,终于他盼来了二战的结束。后来,他成了“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并写了两部姐妹著作《无意义生活之痛苦》、《活出意义来》。

有一份美国统计资料表明:在美国大学生中,自杀已经成为位居交通意外之后的第二大死因。在对爱达荷州立大学60名自杀未遂的大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85%的人自杀的根本动机,就是在生活中“再也看不到任何意义”!

找到自己的意义,肯定自己的价值,人们对于自己的价值的认知高低决定了自己事业的成败。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小时候瘦弱多病,羞怯胆小,他经常梦想自己做一个强者,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越来越体现出是一个弱者。为此罗斯福一家辗转搬迁,以便找个利于他养病的地方。后来,他终于明白:光靠改变环境解决不了自己的健康问题。他问自己:成为一个强壮而有力的人,在自己的生命中是不是占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回答说:“是!”再问自己:“为达到这一目标,是不是你愿意付出全力?”回答同样:“是!”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成为强者是我的最大价值,我将竭尽全力,尽我所能!”

从此,他开始进行大量的体力活动,下决心以最大努力向病魔挑战。为了增强勇气和力量,他屡次折腕断臂,伤痕累累。后来进入哈佛大学,他又参加拳击运动。虽然经常被揍得鼻青眼肿,但一想起自己还没有尽最大力量,就毫不畏缩地继续下去,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拳击手。后来,在美国与西班牙发生战争中,他荣任“狂飙骑士”中校。圣胡安战役中的赫赫战功使他成了英雄,而“狂飙骑士”的形象则使罗斯福成了备受欢迎的军界和政界名人,1901年当选了美国总统。

当你出现迷茫时,问一声“什么对我更重要”,以便指导决策。

江雅苓,她在悉尼的华人圈中地位显赫,30岁就获得了澳洲政府授予的“太平绅士”荣誉,但是,江雅苓却曾经是一个很不自信的女人。

她曾经不懂得爱自己,虽然她住在台湾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但由于父母貌合神离,她从小就没得到充沛的爱。22岁,她和男友私奔到了澳洲。但是这个男人是个好逸恶劳的人,养尊处优地赋闲在家,等着江雅苓的薪水开饭。她不想此后的几十年过着相同的日子。她在给男友找了一份工作后,决绝地离开了他。

之后,江雅苓嫁给了—个大自己26岁的男人,和他一起创业,和他一起照料他与前妻的4个孩子。他在公司里,他主内,她主外,她为公司赚得盘满钵满。尽管如此,她却不愿自己有权利消费,相反,她供奉着4个孩子的奢侈花销。

她骨子里的自卑,仍时不时地困扰着她。一度,她还曾得了抑郁症,深陷迷思,她觉得,人生没有出路,生命怎么这么脆弱,在家里睡觉都可能毙命。当江雅苓告诉女朋友她不想活下去的时候,女朋友说出了让她终身难忘的话:“江雅苓,整个唐人街都知道你是个可以做点事情的人!”一向不自信的她第一次受到高度赞誉,她振奋了,“既然别人都这么看我,我为什么不可以试一试!”

她开始懂得关切自己的感受,她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由于她的卓越表现,她经常成为当地报纸整版报道的人,30岁时她荣膺了澳洲政府授予的“太平绅士”头衔,这意味着她的任何文件都不需要法律公正,她拥有至高的荣誉与信誉。

此时,江雅苓骨子里的不自信又在捣鬼:“这一切都是别人高看了我而给我的,并不是我赚来的。”

因此,当环境部长力邀她参加一个监督公务员的委员会时,她畏缩了,直到逃不掉才去赴任。她所监督的公务员是管理动物园的,而在当地公务员本身就是有身份的人,所以只有社会名流才有资格监督公务员。在那个4人委员会中,既有动物专家,又有商界名流,于是江雅苓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只微笑的花瓶。但就是这只花瓶,受到了特别的褒奖,因为大家觉得她为动物园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可是,当时欠缺自我价值感的江雅苓并不认同自己。

随着阅历的逐渐丰富,江雅苓终于领悟到了自己的价值:“我个性里的无争总能把我推到一个有利的位置,当我坐到那个位置上的时候,我觉得欠别人的很多,于是拼命地做事情,而这种努力又使我赢得了下一个机会。”

现在的江雅事不无自豪:“我是有生活情趣的、三八的、快乐的、能给周围人带来积极影响的女人!”

江雅苓已经领悟到了自己的价值,不再低估自己,现在快乐地过每一天的日子。我们呢?我们是否也能够像她一样,正确看待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