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刚直正义的故事
17180000000005

第5章 执法天下无冤民的张释之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中国西汉法律家,法官。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历任谒者仆射、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文帝三年升任廷尉,成为协助皇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

汉朝人张释之当廷尉(如同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执法公正,铁面无私。

有一次,皇上外出路过中渭桥,忽然有一个人从桥底下跑了出来,惊了皇上驾车的马,皇上怒气冲天,立即派卫士逮捕了那个人,交给廷尉张释之审理。

那个人被宣来到公堂,他直言不讳地供称:“我从乡下来到长安,听说御驾经过禁止通行的命令,急急忙忙躲到桥下。过了好久,我以为皇上已经过去了。可是钻出来之后,看见皇上的马车正在通过,立即转身跑了。”

张释之呈上判决书:“这个人违犯戒严令,判罚赎罪金。”

皇上怒不可遏地说:“这个人吓惊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脾性温和。假如是一匹性情暴烈的,不就翻车摔伤我了吗!可是你居然只判处罚金!”

张释之心平气和地回答说:“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不应该偏私,按现在法律就是应该这样断法。如果擅自改动,加重处罚,那么,百姓也就不会相信法律了。况且在当时皇上要严办他,派人当场把他杀掉也就算了。现在你既然把案子交给廷尉,廷尉是执行法律的,是天下公平执法的模范,一旦有了偏差,天下众多执法官吏都会随心所欲增减刑罚,那怎么得了,叫百姓又怎么办呢?请您千万再仔细地考虑考虑。

皇上明白了,对张释之说:“廷尉你判得很对呀!”

后来有一个人盗窃高祖庙里神座上供着的玉环,被逮捕了。文帝十分恼怒,命令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根据盗窃宗庙先帝器物的法令规定,做出的判决是:死刑。

皇上勃然大怒,说:“这个人无法无天,竟敢盗窃先帝的器物!我把他交给廷尉审理,就是打算判他灭族的刑罚,可是你却依据一般的法律来判决,这不符合我敬奉先人的本意啊!”

张释之摘下帽子,叩头解释说:“依照法律判他死刑,也就到顶了。况且砍头与灭族同是死罪,但轻重的程度有差别。如今盗窃祖庙器物的就办灭族的罪,那么,万一有那个愚民偷着在长陵(皇帝的陵墓)上挖一捧土,陛下您还将怎么加重处罚他呢?”

许久,文帝和薄太后商议了这件事,才同意了廷尉的判决。人们称赞说:“张释之当廷尉,天下没有被冤枉的人。”

张释之以法律为准绳,不凌弱,不畏强的执法精神以及直言诤谏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正面价值,而且对于当今法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