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概述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就是借助市场交换关系,依靠供求、竞争、价格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人民利益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对称,二者都是从配置社会资源的角度界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资源配置的三种方式,即传统经济、命令经济、市场经济。在传统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习惯和本能;在命令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全部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一种价格制度(市场制度、盈利和亏损制度、奖励和刺激制度)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企业使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生产那些利润最大的商品,人们的消费产生于他们如何花费由于劳动和财产所有权带来的工资和收入的决策。”
市场经济是目前较为有效的经济运行模式,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现状来看,真正实现经济繁荣的,都是建立起规范和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从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
(1)主体的意思自由和身份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商品货币是天生的平等派,身份的平等既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又是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市场行为首先是人的行为,只不过这种人的行为是借助于各种有形的或无形的商品买卖来实现的。商品经济下的个人摆脱了对他人的依附关系,拥有自由决策的权力。各个利益独立的市场主体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私营和股份制企业都不享有任何特权,一律面向市场,在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实现优胜劣汰。在这个过程中,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权之间的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交换与社会分工相互作用,交换的产生与扩展为社会分工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社会分工的细密使“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才发生社会接触”。交换是生产者发生联系的唯一途径。每一生产者都需要和依赖市场,就生产者群体来说,交换的需要是时时处处都存在的,各部门、各地区的联系,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交换建立起来的。而交换过程向生产者提供决策信息,交换也就成为推动分工发展的重要力量。
(3)以价格、供求、竞争机制表现的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以价值追求为目标的商品生产,其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价值实现需要全面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和自由决定了买者对卖者有自由选择权,卖方不能依靠强制力迫使消费者接受他的商品,这就要求商品的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开拓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对每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而言,竞争是外生的,是作为外部强制力起作用的,但就市场经济系统或生产者整体而言,竞争又是内生的,是市场经济本身的一种推动经济效率提高的机制。
(4)市场体系的开放性和市场秩序的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下社会经济活动与交往的枢纽,它包括进入市场的人的主体结构和作为交易对象的客体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等,市场体系是一个多层面、多侧面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基于市场一致性和商品经济的本性,市场体系必然是一种趋向没有边界限制的统一性和开放性系统。因为,任何愿意接受上述市场经济要求的主体及其经济行为,都将自动纳入市场体系,而基于竞争关系的经济效率优势,市场体系则不断征服和摧毁拒绝市场关系的任何自我封闭的经济体系。市场体系的这种开放本能,使之不断为自己的扩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从一个地区到一个国家直至遍及世界,形成统一有序的国内市场和有众多国家参与的国际市场。
市场经济以等价交换为基础,构成了广义的市场关系和市场规则,这种关系和规则的维护必须借助于经济的法制化,即以法律的形式对经济生活中各项权利及其主体的地位、关系加以界定,并由相应的执法、司法、行政机构予以保障实施。市场秩序的法制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市场经济就无法实现。第一,市场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平等性的实现必须有法律保障;第二,市场交易本身并不是物与物的交易,而是物之上的权利的交易,因此,它要求对权利关系的规定,比如对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权、经营权等权利要有明确的规定;第三,市场交易的达成就是无数个合约的达成,合约的有效性是由相关法律来维系的,信用是交易顺利开展的前提,它更要求法律的切实保障;第四,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要以法律维持,这不仅表现于个体之间平等竞争原则的维系和反垄断,还表现于竞争之中个体与总体的关系,以实现规模经济并保持经济稳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环保和生态问题亦都要由法律来界定并保证实现,否则就会陷入盲目而漫无限制的过度竞争,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生态等的严重破坏,最终损害所有人的利益;第五,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也需要有国际统一通行的国际经贸条约、惯例和规则来保障市场经济在国界间的运行。
(二)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发展历程回顾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方式或基本手段的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18、19世纪的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市场经济首先成为在西欧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商品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价值规律的作用涵盖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价格机制成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从市场经济产生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有关的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也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反复发展,大致可分为自由竞争阶段、国家干预阶段、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自由竞争阶段是市场经济秩序初步确立与国家权力退却的时期。在18世纪中叶,欧洲发生了从国家主义经济到自由放任经济的深刻变化。亚当·斯密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亚当·斯密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国内外实行自由贸易的政策,并把国家的任务仅仅归结为以下三项:第一,“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第二,“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或压迫”;第三,“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这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使市场机制成了唯一的自发调节器,由于市场机制调节具有极大的盲目性,造成了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市场矛盾。从19世纪20年代起,西方经济大约每隔十年左右时间就发生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运作所带来的生产过剩、商品滞销和经常性的失业以及与需求不足有关的通货膨胀,迫使当时的经济学家们探索出路。当时最有影响的是凯恩斯,他在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由国家干预经济,由政府介入,采取财政和金融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息率、刺激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抑制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凯恩斯理论相继出台的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政府由亚当·斯密理论中的“守夜人”变为了积极的“干预者”。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凯恩斯革命基础上的再革命,是对市场与国家关系的再定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出现了凯恩斯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滞胀”现象。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来自于观点各异的不同学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自由主义思潮。这种主张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无限膨胀,国家侵蚀了市场,这是“滞胀”的根源。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与新自由主义的失误,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论重新受到重视提供了条件。现在,西方各主要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接受既保持自由经济体制又实行一定国家干预、既有私有经济又有国有经济的混合经济体制。
从总体上来说,市场调节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机制,经济自由的基本思想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的主导。西方不同市场经济学说的主要分歧点在于,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之上,国家权力究竟在多大的范围内起作用。实践的演变说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也是在不断地调和与折中。只重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忽视市场机制或相信市场的自由放任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实践证明都不可行。所以,要正确认识市场机制作用的领域和条件,在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而在市场机制无力发挥作用的地方则由政府的力量予以弥补。
(三)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现代社会推行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成功,社会主义国家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完整的市场经济模式仅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正因为如此,人们曾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看成是水火不相容。以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们虽然正确地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提出了问题,但他们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专有物。但中国经过艰难的探索实践,逐渐走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底,经过十多年市场化的改革实践,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庄严宣告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的确立,不是个人主观臆测的产物,而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邓小平多年来理论探索的宝贵成果。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和多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加了崭新的内容。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使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同时,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大力发展全国统一的市场,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这个报告不仅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强调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搞好总量平衡。“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后,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第一部分第一条中重点阐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及作出这一决定的历史背景。由于“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因此需要在这次全会上作出具体的部署和安排。在第二条中对改革的性质、目标和要求作了阐述和部署,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完全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邓小平同志带领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又重申和阐述了这条基本路线。报告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报告更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个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没有初级阶段理论,没有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客观认识和把握,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总结为过去五年的巨大成就之一,同时也总结为十三年的基本经验之一。他指出: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四)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这也源于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发展生产力唯一的有效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但是由于时代局限,只有仿照苏联建立计划经济模式,也由于犯了“左”的错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社会生产力不仅发展缓慢而且遭到严重破坏。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指出了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看到了社会主义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现实紧迫性。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江泽民同志在坚持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基础上,郑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和途径。其一,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方式。它通过竞争和价格把稀缺资源配置到能创造最好效益的环节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性质的经济形式。它以等价交换原则、企业组织形式和各种经济调节手段,有力地推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原有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改革,我国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出路。”江泽民同志还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党的先进性联系起来。他强调,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最后,市场经济还是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不可缺少的环节。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它总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科技发明的技术转让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成果能否尽快地运用到生产上去,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中间必须有一个转化过程。实现这种转化的最好形式是尽快走向市场,一旦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实现供需双方的直接见面,就可以大大拓宽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渠道,使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到生产中去。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与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靠的是人。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科技人才通过市场进入企业,他们的创造潜力就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企业通过市场选择到自己所急需的科技人才,就有利于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市场经济是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中介力量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为了生产而建立起的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历史活动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它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又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不仅推动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伟大进步。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人们曾把市场经济看做是产生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土壤,把发展市场经济看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其实,市场经济是中性的,它本身不是制度范畴,但又与制度紧密联系。市场经济不仅同资本主义相联系,而且还可以同社会主义相结合。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结合,便融合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与社会主义结合,便融合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马克思说过:“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同样也是一种普照的光,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与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现代社会生产关系日益明显的社会化趋势。在社会生产关系的总体中,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们通过与生产资料的关系而形成的经济关系,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人们的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反作用。历史上,由于市场经济都是与私有制联系在一起,造成过去人们在抛弃私有制的同时也要抛弃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化。所有者不再直接支配和使用自己的财产,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结果是无论财产归谁所有,都可以为社会所支配和使用。由此而来,现代股份制获得了普遍发展。马克思在后来也看到了所有权同管理权相分离的趋势。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使那种完全同资本所有权分离的指挥劳动比比皆是。因此,这种指挥劳动就无须资本家亲自担任了。”恩格斯在《一八九一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中写到:“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由许多人联合负责的生产。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没有了私人生产,而且也没有了无计划性。”可见市场经济给资本主义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采取非历史的简单否定的态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逐渐导致私有制的消亡,使人们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真正成为独立、自由、平等及全面发展的人,人类社会将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论述到:“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市场经济对于促进现代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说,市场经济具有普遍适用性与特殊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统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制度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性,也具有社会主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许多差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变化。在现代社会,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搞市场经济,又必然要求对原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过去我们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看到并强调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但却往往忽视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和其变化发展对生产力的作用力。这样的认识实际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应不断变化发展。因此说,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要调整原来的生产关系,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制度,重新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生产关系,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现状
(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初步建立
经过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其一,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自由决策得到保障,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根据市场供求和生产成本来决定产量、定价和投融资决策。新出台的《破产法》对各类企业同等对待,我国政府正加快国有企业的市场退出,各类经济主体的市场准入正逐步完善。其二,生产要素实现了市场化配置。资金和劳动力配置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股票市值与GDP的比例达到了1:2,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比重为97%。土地市场配置进程加快,2001年我国土地使用权转让中,通过市场的占到了绝大多数。其三,我国政府职能逐步转化,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并正逐步规范。我国政府职能定位于服务市场经济,保护企业利益和私有财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作用,价格的形成回归于市场竞争。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削减行政机关的审批权,保障市场主体自主权利。其四,金融行业营业逐步实现市场化。利率逐步市场化,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已成为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公开市场利率已成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将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使汇率对于市场更富有弹性。综上所述,从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角度看,我国国民经济已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
(二)我国市场经济存在的缺陷
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是市场经济建设中、尤其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遇到的首要问题。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正逐步发挥基础作用,但我国是一个缺乏市场传统,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法治不完备,市场经济体制也很不完善。不仅存在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即市场自身的缺陷,它本质上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的市场缺陷如出一辙,还存在先天性缺陷,这是我国没有经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和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的结果。
1、没有最后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场主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国经济基本上不存在私有经济成分。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上级行政机关的附属物,集体所有制企业也产权不清,经营管理、分配机制完全同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同样听命于上级行政机关。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所有制领域有所突破。截至2001年底,我国具有私营性质的企业已占全国注册企业的90%还多,其生产总值约占全国企业生产总值的60%。但私营经济主体还缺乏发展的良好环境,面临诸多来自政府的不当限制和干预。我国从单一的生产主体到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初步形成了规模,但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培育和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完成改革任务,还必须经历一个艰难的历程,才能最后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场主体。
2、市场存在着各种来自旧体制的缺陷,形成市场经济的先天不足
市场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经济体制改革前,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均受国家的控制,经过价格改革,从逐步放开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到实行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向市场价格并轨等几个阶段,现在商品的价格基本放开,走向市场。但仍然存在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低、价格形成和调节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专利技术市场等更是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因为市场不完善,加剧了市场主体行为的不规范,同时由于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难以形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难以形成实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这就是市场经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来自旧体制缺陷所形成的先天不足。
3、市场经济秩序问题
“十五”期间,我们党和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确立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就是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既是保证当前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三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有力保证。但是,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经济秩序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旧的计划规则被废除,而新的市场规则尚未完善和有效发挥作用,造成市场秩序的一度混乱。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进行整治,也为全面推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许多领域还相当严重,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假冒伪劣商品仍然猖獗。当前,从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一般生活用品,到高档消费品和重要生产资料领域,假冒伪劣商品无处不在,不仅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而且呈蔓延之势,一些地区甚至泛滥成灾。二是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屡禁不止。每年全国都要发生大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而且涉案数额巨大。不法分子骗取出口退税往往与骗汇、套汇交织在一起,非法买卖外汇,严重干扰了国家外汇市场。1998年开展打击走私贩私活动以来,大规模的走私活动虽有所遏制,但走私分子仍变换手法,继续进行走私活动。三是社会信用极度缺失,合同违约、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严重。有的企业胆大妄为,公然制造虚假广告;有的顶风作案,大肆推行非法传销,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扰乱社会秩序;还有不少企业利用改制、重组、兼并、破产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造成国家金融资产大量流失。四是财务失真、做假账、搞两本账,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较为普遍。从审计部门对外贸、电信、汽车、机械等行业的159户企业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情况看,有157户企业的会计报表没有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财务资金不按规定用途使用,损失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受局部利益驱动,热衷于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私设小金库,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混乱。五是文化市场混乱。近几年虽然对游戏机房等违法经营场所进行了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很不彻底,以“网吧”面目出现的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经营场所大量出现,色情娱乐场所以各种名目半公开地发展蔓延,盗版和非法出版物屡禁不止。
4、地区封锁问题
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起统一的市场,使商品能够自由流通。而地区封锁是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权力设置的妨碍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的行政性市场壁垒,是地区利益矛盾在市场和流通领域的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地区封锁并没有得到抑制和消除,反而不断以新的手段和形式表现出来。从近几年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是当前我国地区封锁问题的“重灾区”。采取的手段已从过去的“显性”的封锁市场到现在变相的地方保护。如据报载,陕西省某市就曾制定过新的交通违章处罚规则,该规则给交通违章者两种受处罚的选择:一种是根据违章情况接受100元的罚款;另一种是在300元以内选购本地卷烟厂生产的香烟,以此方法来推动本地产的香烟在本地市场的销售。而且,现阶段我国地区封锁涉及的商品已突破一般的商品和要素,扩大到汽车、药品等特殊用途的商品甚至电脑等一些高科技产品。地区封锁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在于:其一,行政性分权使地方政府拥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有了进行地区封锁的动机、能力和条件。从现阶段考绩制度看,中央决策部门非常重视用经济发展指标评价各级政府的政绩,而且将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考核的一个重点。因而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正是由于评价指标中偏重于地区短期性的发展内容,因而容易使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惜运用各种手段发展地方经济。由此必然导致在管理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干预市场以及与市场活动密切相关的活动,如设置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市场障碍,阻碍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等。加之分权制改革,又使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中拥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权力。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现有的制度和政策条件下,尽可能为本地谋取经济利益,并为此采取市场封锁的地方保护主义手段创造了条件。其二,经济性分权使地方政府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地方政府有了保护对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与企业便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对国家的依赖通过对地方政府的依赖而体现出来,地方政府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结成“利益共同体”,寄希望于通过扶持和保护,壮大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地方企业,达到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目的。
5、政府职能问题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1988年和1993年又经过两次以转变职能为重点的机构改革,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职能经过转变,大体上适应了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从无所不管的政府转变到为市场提供服务、对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进行调控。但政府职能仍然存在问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特别是政府集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于一身的问题,政府参与经济管理、参与企业管理,使国有企业长期处于政府附属物的地位。政企不分,企业领导者享受行政机关待遇,成为政府安排干部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在政企分开、将企业推向市场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但由于历史的惯性,政府对企业的行政控制依然很强,我们的政府仍是重于管理的政府。最为突出的就是行政任命方式仍然是企业经营者任职的主要方式。另外,政府职能膨胀,严重干扰微观经济运行;政府职能运行方式在不少方面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服务意识淡薄;“命令经济”的色彩依然较浓等等。在管理上效果也并不是很好,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乏配合,难以形成合力。例如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公安、各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都有权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各部门之间尚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
6、带有共性的市场自身缺陷
带有共性的市场自身缺陷在我国的表现大致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市场的盲目性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欠缺;二是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营利引发对经营者、消费者和国家权益的损害。我国市场运行中由于无规则或规则不健全加剧了市场失灵。我国的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时,市场规则却没有及时建立。究其原因,一是我国改革大多采取单线突破、重点实验、逐步施行、全面推开的模式,经济关系的变化一时难以协调,形成改革不配套,统一的市场规则当然难以尽快确立,更不用说超前的引导和保障作用了。二是思想意识不一致,这既表现在对改革措施的认识上,也表现在对市场规则的认识上。比如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方面,有的主张与国际惯例接轨,有的主张一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三是利益因素。市场经济本来就是主体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经济,市场规则务必要反映和体现这一特性。但我国却存在着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统一的市场规则的建立。
跨进新世纪,我国开始进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历史任务。到2010年,我国要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在新世纪的重大艰巨任务。
三、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我国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的存在以及逐步发展壮大和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发展几乎是同步的,而且私有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是相互促进的,这是因为没有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就没有私有经济生存的土壤;同时,没有私有经济的成长,就不可能在中国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
(一)非公有制经济即私有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即私有经济由“对立论”、“补充论”到“共同发展论”,使私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结论是经过社会主义的实践得出的,既证明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想绕过市场经济搞单一的公有制行不通,也从我国改革开放中看到,私有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家财政税收增加,市场形成有效竞争,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私有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拾遗补阙”,它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非公有制经济即私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源。私有经济以其生机盎然和迅猛发展的势头,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底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已占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非公有制经济已占53.3%。
(2)私有经济已日益成为我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一条主渠道。我国每年有几百万新成长的劳动力处于待业状态,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国企的改革以及我国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党政机构的深化改革,又使大批干部和职工由“在职待业”转为下岗待业。据预测,“九五”期间,我国新成长的劳动力约7200万人,待安置的转业退伍军人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5亿人,再加上全国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下岗分流人员近2000万,形成非常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同期全国城镇就业仅能容纳4000万人。所以,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严峻问题。即使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国家每年建成或扩建一批企业,但公有制经济所能容纳的就业量还是极其有限的,与我国劳动力的增长量形成极大的反差。为数众多的劳动者只能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自谋职业,私有经济的发展必然成为劳动者自谋生计、寻求就业或再就业的一条主渠道。实践也证明,私有经济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3)私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城乡协调发展和扶贫富民的新路子。缩小城乡差别、消除贫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就致力解决的一项艰巨任务,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收效不大,差距反而在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配合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有相当大的部分分布在广大农村,通过数以万计的私有经济主体的辛勤劳动改变着农村的贫穷面貌,广大农村迅速崛起的小城镇、商品街、农贸市场证明了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正在缩小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事实。同时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又开拓了一条扶贫富民、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的新路子。在广大贫困地区,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能人,又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以传、帮、带的形式,从资金、技术、经营方式等方面帮助周围群众,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形成“发展一个个体户、减少一个贫困户、带动一批富裕户”的自我脱贫的良性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逐步突破了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对立论”及“有害论”的传统观念,进而确立了“补充论”和“有益论”的新观念,党的“十五大”对传统所有制理论作了重大突破,使对私有经济地位的认识从“补充论”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和“共同发展论”,从而实现了由“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的质的飞跃。
(二)私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合一性
私有经济是一种天然的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私有经济,而私有经济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只有在市场经济中私有经济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1)明确界定产权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前提。产权的明确界定是指任何经济资源的运用,都有明确的行为主体、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即任何经济资源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是明确界定给个人和企业的。只有具有明确产权界定的个人和企业,才能根据市场变化有效地运用资源,才能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私有经济来说,资源的所有者、经营者、使用者都是非常明确的,从而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效率。对个体经济而言,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高度统一,私有财产、劳动成果和个人收入紧密相连,既得利益自发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在私有经济中,私营业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会有很强的成本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相比之下,许多国有企业缺乏活力,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产权不清,企业在责、权、利不对应的情况下,缺乏内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可避免地产生低效率。
(2)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供求关系引导资源流向,从而不断接近供求平衡的均衡状态。所以要求企业必须以市场为依托,面向市场走发展之路。私有经济自产生之初就直接以市场为依托。企业创建依靠直接融资、集体筹资和股本融资,企业运作的生产要素来自市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从市场上高薪招聘,劳动者用合同聘用,技术从市场上购买,设备及厂房从市场上购买或租赁,原材料等均采购于市场。企业营销直接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转移,产品面向用户和消费者,接受市场竞争和检验。企业效益直接来自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命运由市场来决定。因此,它们的预算约束都是硬化的。对它们来说,不存在什么可以依靠的“救世主”,只有依靠市场救自己,众多私有企业就是在市场的搏击中脱颖而出的。例如辽宁盼盼集团成功的口号是“企业的一线在市场”,山东扳倒井集团则信奉的是“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商品”,充分说明了私有经济企业对市场的高度重视。而公有制经济企业由于在计划经济时代依赖政府的计划与命令,缺乏对市场的敏感,与私有经济天然地存活于市场之中形成鲜明的对比。
(3)市场经济是以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以利润最大化为运转核心的社会化经济体系。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以微观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和行为准则是正常的,否则是不正常的。私有经济就是以经济利益驱动为核心,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经营目标。不论是生产还是贸易,都是以利润为首要目标取向,在行为中必须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在私有经济内部,则建立起一套以经济利益驱动为基础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企业主对员工实行择优录用、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多劳多得,拉开收入差距,给人以强大的动力。为了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一整套比较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督体系也在私有经济中普遍建立起来。
(4)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这就决定了实行竞争规则的经济体系,必须是一个沉浮不定的体系。企业在市场中的投资、决策等行为都存在风险,能规避、排除、战胜风险则属于优者胜,反之就会成为劣者汰。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的效率所在。私有经济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收益与风险是对称的。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承担的风险越多,收益也越多。因此私有经济企业始终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不仅企业本身如此,在企业内部也是如此。决策者承担决策风险,管理者承担管理风险,劳动者承担工作风险。一旦决策失误,决策者将承担全部责任;一旦管理出现漏洞,管理者将被引咎辞职;一旦工作出现严重差错,劳动者将面临被辞退的危险。正是这样,私有经济才始终处于优化重组过程之中。
私有经济具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本质特征,可以说它是天然的市场派。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私有经济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的必然选择。要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需要大力支持私有经济的发展,把它作为发展市场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三)私有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推动力量
私有经济既是改革的受益者,又是改革的推动者。私有经济的发展对推进我国市场化发展,起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私有经济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代中国私有经济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成功实验过程。这一实验过程的结果表明,各种私有经济不仅成为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而且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了一种极为宝贵的示范。当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还在步履艰难地进行放权让利、扩权试点而迟迟不能进入市场时,个体、私营经济已率先进入了市场;当国有企业还在争论两权分离、政企分开、转变经营机制时,又是个体、私营经济率先成为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等等。私有经济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灵活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示范,推动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2)私有经济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市场经济经营管理人才。私有经济的发展使一大批原来只会种地的农民摆脱了自然经济的羁绊,在市场经济中锻炼成为农民企业家。许多原来只会在办公室里“坐而论道”的干部、职工和“理论胜过实践”的书生们投身于私有经济的发展建设中,成了市场经济的弄潮儿。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千百年来形成的就业观念、城乡观念、义利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受到了涤荡。尤其是一些边远落后的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过去羞于上市、宁送不卖、做交易就不道德等传统落后意识正在转变,面向市场推销自己的特色商品,成为推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可以说,私有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产物,又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有生力量。
(3)私有企业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支撑市场运行的真正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一直重点向国有企业倾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是在不公平竞争的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竞争的。国家政策向国有企业倾斜带有全方位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财政的拨款,在银行融资上,国家垄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大多数贷款贷给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垄断了重要的产业部门,对外贸易实行歧视性的审批制度,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主要让国有企业上市。在不公平竞争中,民营企业只拥有一种优势,那就是产权优势,在双轨制中进行的产权改革,民营经济取得了远比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得多的成绩,成为支撑市场运行的真正市场主体。与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的状况不同,私有经济最大的特征则是产权明晰,正是产权明晰使企业内部权、责、利界定清楚,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有动力和活力来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产权明晰可为企业产品以及人、财、物各种资源配置得以在竞争环境中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使企业返回市场,同市场融为一体,在资源配置中名副其实起基础作用。产权明晰还是经营机制灵活的前提,“适合就干,不适合就转”,决策快为企业的技术开发、产业选择创造了条件。产权明晰有利于产权流动及技术和管理人员以知识产权入股,这就为大批企业家、科技人员的成长壮大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私有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宽松的宏观环境。公有制经济同私有经济在改革初期共同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私有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私有经济发展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宽松的宏观环境。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原有的“垄断利润”不断下降,其体制的无效率日益显露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生亏损,成为政府的包袱而不再是收入的源泉。与此同时,私有企业越来越显示出其提供产值、就业和税收方面的竞争能力。到1998年,非公有制经济已创造出73%以上的工业总产值、63%的GDP、100%以上的新增长就业和80%的经济增长。私有经济的发展,支撑了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剩余”,使得政府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利用这部分收入增量来对在国有部门改革中受到损害的利益集团进行一定的补偿,这可以减少改革可能带来的失衡,从而使改革的阻力减少。比如私有经济的发展,为转移一部分国有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当国有企业状态进一步恶化时,或当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有所进步时,一些国有企业职工往往会主动地离开国有企业,另一些职工则更容易接受“下岗”,这一趋势近年来已开始形成。
(5)私有经济的发展成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带来的包袱很大程度上是用“收入转移”的方式由非公有制企业承担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包袱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国企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越来越不对称。国家对国企的补贴不断增多,私有企业就不断地成为国有企业部门的“收入转移”,也就是私有经济对公有制经济的补贴,这是所有制结构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收入转移的具体形式有:①财政支出的企业亏损补贴,目前这种支付已比较少,但仍然存在。②企业欠银行的坏账。在现实中,私有经济企业和个人将存款放进银行,然后银行借给国有企业或政府,由他们花掉,因不能偿还而形成坏账。在民营企业创造着近70%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情况下,我们有理由说事实上发生着收入的转移,因为国有银行对银行业的垄断,国有企业对资本市场上市权的垄断,事实上决定了金融机构在执行着国有部门获取补贴所需要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另外还有直接融资情况下发生的“坏股”。随着财政资源枯竭,银行坏债膨胀,国有企业后来发展起来的一个融资渠道就是资本市场。在国有资产占大头、政府控制企业等条件不变情况下,为了给国有企业注资“输血”,就让它们上市融资。如果上市后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而没有亏损,当然不能说发生了补贴,但确有不少国有企业上市后变成垃圾股,说明上市的资源被浪费掉,这样国有企业就吃掉了相当于上市融资量的“社会补贴”,即民间资本。
私有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对国有企业的竞争压力,原有的垄断被打破,垄断利润消失,导致一些国有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亏损加剧,使得国有企业体制上的弱点进一步充分显露出来。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旧体制“难以为继”的危机的形成,是迫使国有企业走向改革的重要外部条件。私有经济的发展,形成既有资本实力又具备管理知识的新型企业与企业家,使得通过收购、兼并等较为平和、较为自然的方式改革国有企业成为可能。私有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也在事实上为企业资本重组提供了资金与资本的条件。私有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提供了国内的“体制示范”。同在一个经济大环境中,民营经济办得到的事,国有企业办不到,这样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就更加明显了。
(6)私有经济是市场改革的突破口。转型经济的国家实现所有制改革从而走向市场化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对原有国有经济实行产权改革;二是先在国有经济的旁边,发展起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我国改革目标原先也并不很明确,而后来实践的结果却表明,是首先发展私有经济,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然后再用非公有制经济去迫使和推动国有经济的改革,逐步实现企业的市场化改造。樊纲把这条道路叫做渐进式改革道路,这条道路尽管起初并不那么自觉,“摸着石头过河”,但实践证明这条道路较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来说是成功的,因为这种渐进式改革道路,给予了私有经济以成长空间。
三十年来,我国国有经济改革收效不大,把发展私有经济作为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正确的。这是由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的非相容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所决定的。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存在着一系列体制性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市场经济要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与国有制内在政资、政企合一的矛盾,加大了改革的艰巨性。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要求社会占主体地位的企业在制度上必须是政企严格分离,保证企业具有纯粹经济性质,因为既然市场经济是交易经济,交易应当是当事人所有权的彼此让渡,不受任何超经济干预。而国有制一经产生,便具有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特征。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像英、法、意等国,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国有制企业受政府领导,企业的负责人由政府任命。问题在于西方国家的国有制企业,同我国的国有企业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的国有企业一般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它们大多是公共福利性质的企业,并不同其他企业参加竞争,它们大多是当市场失灵时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经济管理方式和手段。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则完全不同,它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转轨过来的。国有企业不仅数量大,并且包罗万象,占领了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部门,是所有竞争性企业的主体。这就使国有企业的改革面临着一大难题: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社会绝大多数企业必须在产权上是单纯经济性质,要求占统治地位的国有企业必须普遍实现政企分离;而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制企业,它的功能并不要求它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要求它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所应负担的功能,因而这种国有制企业并不必须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难选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问题,不是国有企业管理方式上与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矛盾,而是国有制本身同市场经济的矛盾。不是国有企业要不要政企分离的问题,而是需要重新考虑国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定位,要不要在许多竞争性企业中继续采取国有制性质企业的形式问题。若要求企业适应市场并进入市场竞争,要求国有企业真正实现政企分离,其可行的道路应该是对它实行非国有制改造。
(四)市场化改革的深层障碍对私有经济发展的制约
经过三十年的实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非常大的进展,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基本取得主导地位,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形成,但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市场化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远未完成,改革在一般的竞争性领域成效显著,但垄断性领域改革缓慢;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双轨制特征明显,尤其是不同所有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不均等;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国内市场体系远未形成,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与不公平竞争现象仍非常突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远未建立与完善,法律对不同经济成分的保护和制约不够均衡与对称。这些问题,涉及改革中的深层矛盾,改革的推进也将极为艰难。这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私有经济发展所需的体制与政策环境改善缓慢的重要原因。现阶段私有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体制与政策法规困境主要表现在:①融资难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私有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实际上是金融体制改革与所有制改革的不配套造成的。在间接融资领域,国有银行对资金资源的占有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由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在所有权归属上的一致性,加上行政性干预,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资金支持的倾斜就成为必然,大量民营企业被排斥在正规融资市场之外。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缺乏一个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民营银行体系。许多民营企业对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寄予极高的期望,但证券市场的所有制歧视并不比信贷市场少。在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极强的行政化色彩,支持国有企业发展,是政府发展证券市场的主要动因。②私有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独立和平等主体的合法权益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在很多方面难以取得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地位。③私有经济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保护,其财产权与收益权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政府部门对私有经济企业随意收费、摊派、罚款和集资。一些民营企业家尤其担心自己的私有财产安全问题,这使得不少国内民营企业家害怕露富,不敢公开自己的财产,不敢把企业做大,甚至把财产转移到国外,减少了在国内的投资,成为约束国内私有经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
(五)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整体推进是私有经济进一步
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私有经济的发展在市场化改革中起到了先驱与突破口的作用,但私有经济发展到今天,也面临市场化改革不配套的约束。比如,民营私有经济融资难问题早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一直不能得到解决。事实上,它受到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滞后的困扰。解决私有经济融资难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深化我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①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与市场化发展,国有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改变“重国轻民”、“重大轻小”的歧视政策。国有商业银行是否重视和关心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仍然很大程度上决定民企的“命运”,关乎民企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改革创新,以满足民企融资要求,包括改变现有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状况,制定符合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点的评定标准;改革现行贷款审批程序;加强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种创新,积极采用新的营销方式营销金融产品;对民营中小企业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类型中小企业采取区别的操作性对策与措施;建立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库,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分析、决策咨询服务,辅助中小企业发展。②发展地方民间股份金融机构。长期以来,金融部门一直是国有金融企业的垄断行业。我国《银行法》明确规定禁止私人经营,这种金融体制不仅限制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成熟,而且成为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必将修改,我国必将要建立大批中小型、地方性的民营金融股份机构。这不仅可以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并且将迅速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③构建为民营私有企业金融服务的框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改造及创办民营股份银行均属银行体制改革与体制创新问题,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途径。然而在短期内这是满足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的,因此,近期内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建立符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实际的金融服务框架,才能满足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
(六)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发展私有经济
私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当然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这些私有经济全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使得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实,不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不能没有私有经济,即使初级阶段结束以后,也很难说不需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为没有私有经济,就没有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就没有竞争,而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私有经济的出现并且开始形成了气候。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实际上就是说,私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一种天然的、内在的联系,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轴心来配置社会资源,就不能不发展私有经济。实践证明,哪里市场发育程度高,哪里的私有经济必定较为发达。从根本上说,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而交换必须是多元产权主体的交换,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自己不能同自己交换。所以,在单一的公有制下是不能实行市场经济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从私有经济的发展来说,要发展私有经济,也需要培育各种各样的市场,私有经济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市场。它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原材料等全部靠从市场上购买;它的产品、服务全部依靠市场销售和实现;甚至信息、技术等也得由市场获得。市场越大,它就越活跃,私有经济不仅需要国内市场,还要开拓国外市场。一切私有经济都是为市场服务的,并且一开始就由市场来自发地调节,适应了市场的需要,能够开拓市场,它们就必然地发展起来;而不适应市场的,便自然地被淘汰,并且一般地不会给社会造成什么麻烦。这些年来我国市场竞争愈益激烈,公有制经济感到压力很大,调整起来十分困难,而私有经济同样感到有压力,但它随时随地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在市场上的承受力和活力相对要强得多,这也证明了私有经济更加适应市场。所以,私有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在市场经济下必须发展私有经济,不发展私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不起来的。
四、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要、增加就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加速市场化改革以及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私有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使国民经济能够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较宽松的环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提供了物质生产的基础,为经济资源配置由集权的行政命令方式向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总之,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的发展促进和造就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和繁荣。
(一)私有经济发展引导市场发育和扩张
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清一色的公有制经济是很难引导市场发育和扩张的。私有经济之间,由于有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它们只能通过市场的交换来建立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取得各自需要的商品。那么,通过彼此的经济联系,展开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求扩张就成为一种永久的趋势。就是说,在社会化的条件下,私有经济是必然地同市场的发育和扩张联系在一起的。
(二)私有经济发展强化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只要市场经济存在,就必然会有竞争。竞争是市场主体在经济条件下争夺自身经济利益的方式。市场经济中各私有经济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利益的主体,它们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在各个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必然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技术,通过竞争,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私有经济发展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私有经济的崛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外国资本对中国产业及市场的渗透更使得这种竞争具有挑战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私有经济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行为方式,影响和推动着公有制经济行为方式的改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私有经济资产的增大有利于盘活公有资产的存量、改组国有企业和实现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转移。引入私有经济成分参与国有经济存量的调整与重组,既不增加财政负担,又可以分散国有银行的资产风险,既可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又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私有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支持
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而难能可贵的是,在实现高增长的同时,又保持低通货膨胀,即基本保持宏观经济的均衡。当然20世纪90年代我国也出现过高通胀时期,如1994年通胀率达23%,1995年为15%,1996年回落到6%,1997年为9%,以后更下降到3%,被称为“软着陆”。一般认为“软着陆”是国家采取了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然而这同90年代私有经济的迅速增长有着极大的关系。从总供给来看,私有经济发展对于抑制通胀的作用大于国有经济。从总供给方面缓解通胀,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的总供给,即要保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私有经济在促使资金总供求与商品总供求的平衡和相互平衡中,发挥了有益的作用,缓解了总供求矛盾对价格上升的压力。私有经济向国家上缴税金在不断增加,为减少财政赤字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因扩大财政赤字而加大通胀压力,起了缓解作用。私有经济的投资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中,投资需求拉动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扩大私有经济投资,不但不会造成通胀,反而会有助于控制通胀。因为投资需求是否拉动价格上升,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投资效益是否良好,二是投资与产出时间差。如果投资效益好,有效供给能满足需求,投资周期短,那么不仅不会引起价格上升,反而保持价格的稳定,私有经济一般符合上述要求。私有经济在收入分配上,也比国有企业更具约束力。近年来,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对通货膨胀产生推动作用。这同国企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和国有经济集团消费失控有关。而私有经济对成本与利润核算有约束力,不可能出现分配超生产现象。
大力发展私有经济可以创造国民收入,支付改革成本,避免社会动荡,支持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过去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旧体制被逐步废除,新体制的正常运行又需要磨合期,这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改革需要新的投入,因为调整利益格局需要尽力保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以减少改革的阻力,这都要以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为前提。1992年以来迅猛发展的私有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体制的建立已经和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私有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私有经济比重上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新体制建设步伐比较快;落后地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连吃饭财政都难于维持,旧体制的色彩较浓。实践表明,私有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反映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又是加快改革步伐的重要条件。
(五)私有经济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走了一条特殊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实行赶超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战略和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这种产业发展战略在初期为促进工业化打下一定基础,但造成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工业比重高而服务业比重低。工业比重不仅比同时期的一般低收入国家高出12个百分点,而且比一般中等收入国家高出10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却比一般低收入国家低15个百分点以上。②制造业份额高且具有鲜明的重工业主导型特征。中国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一直占30%左右,1975年高达34.5%。比低收入国家高出一倍,也大大高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比当时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还高。而且中国的制造业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1978年重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54.4%,远高于一般低收入国家水平。③生产专业化程度非常低,“大而全”、“小而全”成为中国企业的普遍现象。④产业区域分布趋向分散化,中国工业区域分布极不合理,50年代初期工业集中在东部,后来出于战略需要,又搞“大三线”、“小三线”,产业结构形不成合理布局。总之,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多年在国有经济推动下的工业化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应了理论界的一句话:重工业畸形增长,人民生活畸形低下,人民在经济增长中没有得到任何实惠。
改革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产业结构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得到了初步调整和改善。与改革前政府主导型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同,近三十年的结构调整基本是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导向转变的过程调整的。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私有经济成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具体过程大体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对优先发展重工业赶超战略的反思,依靠市场调节的作用,推动轻工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到了80年代后期,由于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产业滞后的制约,使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于是又出现了加强基础工业发展的要求,在轻重工业比例中,重工业又有所增加。到90年代初,产业结构经过调整后,出现了以家电等新一代消费品及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为重点的高速增长期,重工业比重在80年代下降后,90年代初有所回升,到90年代后期逐步趋于平衡。在整个调整和升级过程中,私有经济对产业调整和升级中的作用持续上升,特别对轻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私有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私有经济作为我国一种新生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兼容,尤其在一些新兴产业、非规模经济行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与公有制经济的互补性。国有企业长期独家垄断的一些产业或部门也走向市场化,形成多元市场主体共同经营、公平竞争的新格局。
(六)私有经济发展促进形成统一完备的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取得发展,但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市场体系的薄弱环节。而私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私有经济资产量的增大和所有者权益比重的上升,为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追求利润最大化提供了条件。私有经济的发展唤醒了人们的个性和自我意识,强化了人们对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认识。在私有企业中,企业和职工可以双向选择、多次选择,实行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和价格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而个体、私营企业主队伍的不断成长壮大,也为我国经营管理人才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这些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统一完备的市场体系的建立。
(七)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发展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私有财产权的发展壮大,要求政府规范其行为,并对政府依法行使职权、致力于保护私有财产形成压力。旧体制下的政府机构臃肿,主要从事微观经济管理,以计划为主要手段组织国民经济运行。私有经济是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用不着政府来负责生产和经营,它们的发展为削减政府机构和人员、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条件,使政府致力于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从而建立起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辅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而且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强化了“财富成功”这一价值目标和文化目标,促使不满意现有地位低于自己能力的部分党政机关官员投身于个体和私营经济,从而减少政府机构改革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