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颅脑损伤诊疗的一般原则
一、诊断原则
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而又复杂的创伤,它不单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伤,同时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将接踵而至,促使病情加重。加以各种合并性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则更使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复杂化。
1.颅脑损伤的检查
颅脑损伤病人往往是伤情重、情况急、变化快,又常因意识障碍而不能配合检查,如何有重点地收集病史和简洁扼要地查体,是迅速作出判断的关键。但也不可忽视全面的系统检查,既要重点突出,也要顾及整体。
(1)病史颅脑损伤病人因常有逆行性遗忘,往往不能自述病史,对目睹者或陪送人应详加询问,仔细了解受伤时间、致伤原因、病情表现和处理经过。
(2)查体
颅脑损伤病人的查体,除神志清楚,能主动配合检查者外,一般都难以做到完整细致的全身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尤其是对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检查;但通过认真的床旁观察,视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客观存在的体征和反射也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如肢体瘫痪、脑干反射的变化等。
2.辅助检查
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除了根据病人的致伤机制和临床征象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各种有关的辅助检查。正确利用辅助诊断手段,既不过分依赖仪器设备,也不偏废临床判断。
二、治疗原则
(一)急救与转送
1.急救
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是否及时正确,十分重要。因为绝大多数颅脑损伤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原发性昏迷,失去自我救助的能力,更需要做好现场急救。
(1)气道阻塞
急性颅脑损伤后,由于病人失去主动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立即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侧俯位,放置口腔通气管或气管内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出血性休克
主要见于颅脑开放伤或身体其他部位并发伤,首先应辨明出血部位,及时予以临时止血及包扎。
2.转送转送前必须有初步检查的记录及病史,同时在病人呼吸道已通畅、休克得到纠正的情况下,始可转送,途中应备有必要的抢救器材及药品。
(二)病人的分类处理
根据伤情和就诊时的情况,可按伤情分为以下4种情况,分别予以处理。
1.紧急抢救
伤情危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持续昏迷或曾清醒再昏迷,GCS3~5分,颅内压增高,一侧瞳孔散大或对侧也开始扩大,生命体征改变明显,情况危急来不及作进一步检查,应根据受伤机制和临床特点定位,直接钻孔探查,行开颅手术抢救。
2.准备手术
伤情严重,昏迷超过6h或再昏迷,GCS6~8分,生命体征提示有颅内压增高改变,应立即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定位,安排急症手术;若辅助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则非手术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
3.住院观察
伤情较重,昏迷时间20min至6h,GCS9~12分,有阳性或可疑的神经系统体征,生命体征轻度改变,辅助检查有局限性脑挫伤未见血肿,应收入院观察,及时复查CT。
4.急诊室观察
伤情较轻,昏迷时间在20min以内,GCS13~15分,神经系统检查阴性,生命体征基本稳定,辅助检查亦无明显阳性发现时,应留急诊室观察4~6h。
第二节 头皮损伤
单纯的头皮损伤一般不引起严重的后果,但在头皮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必须重视是否有颅脑的损伤。临床将头皮损伤分为头皮擦伤和头皮挫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
一、头皮擦伤和挫伤
[概述]
头皮擦伤损伤仅累及头皮表层,挫伤损伤累及头皮全层。常为钝器直接打击或碰撞后所致。
[临床表现]
头皮擦伤有不同程度的表皮脱落,创面不规则,有少量出血或渗血。头皮挫伤表面可见局限性的擦伤,擦伤处及其周围组织有肿胀、压痛,有时皮下有淤血。辅助检查:颅骨X射线及CT有助于排除颅骨及颅内病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不难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单纯的头皮擦伤一般不引起严重的后果,但在诊断和治疗中必须重视是否有颅脑的损伤。单纯头皮擦伤和头皮挫伤,仅需将创面及其周围头发剪去,肥皂水及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局部给予消毒、包扎或暴露治疗。
二、头皮血肿
[概述]
头皮血肿分为3种: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头皮外伤后,组织内血管破裂出血,而头皮仍然完整。
[临床表现]
1.皮下血肿
血肿位于皮下组织层,比较局限,无波动,周边较中心硬。
2.帽状腱膜下血肿
血肿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较广泛,可蔓延及整个头部,波动感明显。
3.骨膜下血肿
血肿位于骨膜与颅骨之间,一般不超越颅缝的范围,张力大,可有波动。
4.辅助检查
颅骨X射线及CT有助于排除颅骨及颅内病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皮下血肿可误诊为凹陷骨折,采用X射线切线摄片可鉴别。骨膜下血肿常有颅骨线形骨折,可行头颅X射线或CT检查。
[治疗]
皮下血肿无需特殊处理,大的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需行穿刺抽血。
1.基本治疗方法
先采用冷敷,48h后改为热敷助其吸收,较小的血肿一般1周内可以吸收。如果1周后仍未吸收的血肿或较大的帽状腱膜下血肿,应在严格皮肤准备和消毒下,穿刺抽吸积血后局部加压包扎,2~3d可重复进行。
2.在处理头皮血肿时须注意
(1)婴幼儿巨大的帽状腱膜下血肿有时可引起休克,因此需输血、补液来补充血容量的不足。
(2)骨膜下血肿除产伤或胎头吸引外,一般都有颅骨骨折,这种血肿穿刺抽吸后忌用强力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骨折缝隙挤入颅内,引起硬膜外血肿。
(3)婴幼儿骨膜下血肿时间较久,其表面部分可钙化形成含有陈旧性出血的骨性包壳,难以消散,因此对这种血肿多主张早期穿刺抽吸。
三、头皮裂伤
[概述]
头皮裂伤系头皮的开放性损伤,有单纯裂伤和复杂裂伤两类。单纯裂伤常为锐器直接刺伤或切割伤;复杂裂伤多为钝器损伤或头部碰撞所致。
[临床表现]
单纯裂伤裂口平直,创缘整齐无缺损;复杂裂伤裂口多不规则,创缘有挫伤痕迹。有时裂口不易张开而出血较多,伤口内可有头发、泥沙等异物。辅助检查:颅骨X射线及CT有助于排除颅骨及颅内病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不难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复杂裂伤常伴有颅骨或脑损伤,可行头颅X射线或CT检查以排除。
[治疗]
尽早控制出血和施行清创缝合,同时应给予抗生素及TAT注射。
1.只要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即使伤后达到24h,仍可进行清创缝合,对于头皮单纯裂伤,清创时先将出血控制,将伤口周围6~8cm的头发剃光、常规皮肤消毒,由外及里逐层清创,包括清除失活的组织及残存的异物,清创完毕后缝合帽状腱膜和皮肤,注意检查有无颅骨骨折。
2.有头皮缺损的复杂裂伤除遵循一般清创原则外需作头皮缺损成形术。原则上要把整形带来的张力分散到远离伤口的部位,避免张力过大,否则伤口边缘将发生坏死、崩裂和感染。具体操作方法有皮下松解、减张缝合转移皮瓣及植皮术。
第三节 颅骨损伤
颅骨的连续性遭到破坏称为颅骨骨折。颅骨骨折的重要性不在骨折的本身,而在于它对颅腔内容物及其他有关组织结构的损伤程度。
颅骨骨折按骨折的形态可分为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按骨折的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按损伤的性质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
一、颅盖骨折
[概述]
颅盖骨折即穹隆部骨折主要有3种形式: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由暴力作用于头部所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引起。
[临床表现]
1.颅盖骨线形骨折
线形骨折多发生在暴力的冲击部位。受伤的局部头皮有挫伤及血肿提示有线形骨折的可能性,但需拍摄颅骨X射线平片才能确诊。骨折呈线条大多是单一的骨折线。
2.颅盖骨凹陷性骨折
此类骨折为致伤物直接冲击所致。受伤的局部多有头皮挫伤或血肿,触诊时可摸到局部颅骨下陷。颅骨正侧位与切线位照片可确诊,并可了解凹陷骨折的范围及深度。婴幼儿乒乓球性骨折亦属凹陷骨折。
3.颅盖骨粉碎性骨折
为暴力直接作用于颅盖骨,头皮局部有明显损伤及血肿。颅骨X射线正侧位可见到形成多条骨折线分隔成多数骨折块。
4.开放性凹陷性骨折
常系强大打击或高处坠落在有突出棱角的物体上所致,往往头皮、颅骨、硬脑膜与脑同时受累而引起开放性颅脑损伤。
5.辅助检查
颅骨X射线多可确诊,颅脑CT对了解颅内情况有重要价值。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受伤的部位、体检结合颅骨X射线与头颅CT多可确诊。重要的是排除有无颅内损伤。
[治疗]
单纯线形骨折无需特殊处理;凹陷性骨折多需整复;开放性骨折要尽早清创,变开放性为闭合性。
1.颅盖骨线形骨折本身无需特殊治疗,但要警惕颅内出血和脑损伤。
2.闭合性颅骨凹陷性骨折的手术指征:①凹陷骨折片深度超过1cm;②广泛凹陷性骨折,引起颅内压增高;③因凹陷骨折导致癫痫、偏瘫、失语等神经损害时。
对于小儿的颅骨凹陷性骨折,为了避免影响发育,应积极地进行手术复位。
3.对于开放性颅骨凹陷性骨折都应手术。要尽早清创,变开放性为闭合性防止感染,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4.对于静脉窦附近的凹陷性骨折,若临床上未伴有颅内血肿或静脉窦受压引起颅内压增高,则不急于手术。即使需要手术,最好在伤后2周后进行,以免造成大出血。
二、颅底骨折
[概述]
颅底骨折为发生于颅前、中、后窝的骨折。绝大多数都是由颅盖部骨折延伸至颅底而致,少数因头颅挤压伤造成。
[临床表现]
1.前颅窝底骨折出现迟发性眼脸皮下及眼结膜出血(熊猫眼征);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常合并嗅神经、视神经损伤及额叶底部损伤。有的合并气颅。
2.中颅窝底骨折可见到颞部软组织肿胀,乳突部皮内淤血,耳出血或脑脊液耳漏。可合并第七、八脑神经损伤,出现周围性面瘫,听力丧失和颞极损伤。
3.后颅窝底骨折枕下或乳突部出现皮下淤血,可出现后组脑神经损伤,时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舌肌瘫痪。
4.辅助检查X射线平片不易显示颅底骨折;CT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诊断与鉴别诊断]
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颅底骨折经X射线检查确诊率仅为30%~50%,CT可了解颅内情况。
[治疗]
颅底骨折与耳鼻腔及外界相通,有人称为开放性骨折,应积极预防颅内感染,及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1.对于耳鼻流血或脑脊液漏者严禁堵塞,以免使污染之液体逆流于颅内。要保持耳鼻孔清洁,尽量避免擤鼻、打喷嚏及咳嗽等动作,以防引起颅内积气。
2.应用抗生素药物2周;有脑脊液漏者,至漏停止后1周以上。
3.脑脊液漏者宜保持头高位(30°~40°),一般1周以内自行停止。
4.对脑神经损伤可用神经营养药及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针灸对脑神经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节 脑损伤
一、脑震荡
[概述]
脑震荡是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即刻发生的一过性脑功能障碍。脑震荡是脑损伤中程度最轻的一种,可以单发也可与其他脑损伤并存。
脑震荡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认为脑震荡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的受损有关。
正常情况下,脑干网状结构的非特异性上行激活系统是通过它对丘脑内侧、下丘脑和大脑皮质的激活作用,使大脑皮质处于醒觉和兴奋状态下的。当此系统受到损伤时,动物则由清醒转入睡眠或昏迷状态。
[临床表现]
1.意识障
碍外伤以后立即发生意识障碍,神志恍惚或完全昏迷;持续时间为数秒、数分钟、十几分钟或更久,但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2.逆行性遗忘
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3.伤后短时间内表现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肌张力降低,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此后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常在数日内好转、消失。部分病人症状延续较长。
4.神经系统检查
一般无阳性体征;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偏低,其成分化验正常。
5.辅助检查
X射线平片、CT或MRI、腰穿取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对诊断有帮助。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脑震荡的诊断依据是:①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②受伤当时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多在30min之内完全清醒;③有逆行性遗忘;④伤后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压、脉搏、呼吸正常;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和细胞数正常。
2.鉴别诊断
需与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等相鉴别。CT或MRI、腰穿取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卧床休息,静养为主。可适当辅以药物治疗。
1.大多数脑震荡无需特殊治疗,一般只需卧床休息5~7d。
2.除给予镇痛、镇静对症药物外,减少外界刺激,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对脑震荡的畏惧心理也十分重要。
3.多数病人在2周内恢复正常,预后良好。但有少数病人也可能发生颅内继发病变或其他并发症,因此,在对症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意识状况、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
二、脑挫裂伤
[概述]
脑挫裂伤多发生在脑表面皮质,也可发生在脑深部:位于表面者呈点片状出血。如脑皮质和软脑膜仍保持完整即为脑挫伤;如脑实质破损、断裂,软脑膜亦撕裂即为脑裂伤。严重时均合并脑深部结构损伤。
脑挫裂伤的继发性改变,早期主要为脑水肿和出血或血肿形成。脑损伤后脑内Ca2+聚积,神经细胞Ca2+超载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血脑屏障受损,通透性增高,导致脑水肿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已为人们所重视。水肿涉及的范围,最初只限于伤灶而后向四周扩展,严重者则迅速遍及全脑。
此外,脑挫裂伤常并发弥漫性脑肿胀,以小儿和青年伤后多见,一般多在伤后24h内发生;两侧大脑半球广泛肿胀,脑血管扩张、充血,脑血流量增加,脑体积增大,脑室、脑池缩小。由于脑水肿、脑肿胀导致颅内压增高或脑疝,严重者引起死亡,轻者3~7d后逐渐消退,颅内压也随之降低,那些被损坏的脑组织,最终由小胶质细胞清除并由星形细胞增生所修复。
[临床表现]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远较脑震荡复杂,但可根据下列症状及其发展规律进行诊断。
1.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伤后多立即昏迷,由于伤情不同,昏迷时间由数分钟至数小时、数日、数月乃至迁延性昏迷等。长期昏迷者多有广泛脑皮质损害或脑干损伤存在。一般常以伤后昏迷时间超过30min为判定脑挫裂伤的参考时限。
2.颅内压增高症状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呕吐,头痛症状只有在病人清醒之后才能陈述。如果伤后持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一度好转后又复加重,应究其原因,必要时可行辅助检查,以明确颅内有无血肿。对昏迷的病人,应注意呕吐时可能吸入引起窒息的危险。
3.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
除某些“哑区”伤后不显示体征或意识障碍不能判断失语、偏盲等外,常立即出现相应体征。脑干损伤时,两侧瞳孔不等大或极度缩小,眼球位置不正、分离或同向偏斜,两侧锥体束征阳性,肢体肌张力增高及去脑强直等症状。当延髓损伤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下丘脑损伤主要表现为昏迷、高热或低温,尚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糖尿病、尿崩症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症状。
4.生命体征多有明显改变。一般早期都有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浅快,这是因为颅脑损伤后脑功能抑制所致,常于伤后不久逐渐恢复。如果持续低血压,应注意有无复合损伤。反之,若生命体征短期内迅即自行恢复且血压继续升高,脉压差加大,脉搏洪大有力,脉率变缓,呼吸亦加深变慢,则应警惕脑疝的可能。脑挫裂伤病人体温亦可轻度升高,一般约38℃,若持续高热则多伴有丘脑下部损伤。
5.脑膜刺激征
脑挫裂伤造成蛛网膜下隙出血,引起颈强直,屈腿伸直实验阳性(Kernig征)。颈抵抗于1周左右逐渐消失,如果持久不见好转,应注意有无颅颈交界处损伤或颅内继发感染。
6.辅助检查
(1)脑挫裂伤在CT上呈散在高密度或高低混杂密度,多发生在额极或颞极部位。CT能清楚的显示脑挫裂伤的部位、程度和有无继发损害,如出血和水肿情况。
(2)X射线平片、MRI也有帮助,腰椎穿刺也有助于了解脑脊液中含血情况。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头部外伤史,伤后意识障碍较深,持续时间较长,头痛、恶心和呕吐症状较重,伴有脑膜刺激征,腰椎穿刺脑脊液为血性时即可确诊脑挫裂伤。
2.鉴别诊断
需和脑震荡、颅内血肿等相鉴别,有赖于辅助检查。
[治疗]
脑挫裂伤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减少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防止颅内血肿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患者应卧床休息2~3周,给予脱水、补液、止血及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血压、瞳孔、呼吸和意识的变化,以便早期发现颅内血肿。
2.对伴有颅内血肿30ml以上、CT示有占位效应、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或颅内压监护压力持续超过30mmHg(4.0kPa)或顺应性较差时,应及时施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及挫伤组织。
三、原发性脑干损伤
[概述]
指伤后立即发生的脑干病理性损害,包括脑干震荡、脑干挫裂伤伴灶性出血。多见于中脑被盖区,脑桥和延髓被盖区次之。暴力作用在头部,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暴力都会引起脑组织的冲撞和移动。
脑干在坚硬的颅底上擦挫致伤之外,还受到背负的大脑和小脑所给予的牵拉、扭转、挤压和冲击等致伤力,尤以挥鞭性、旋转性和枕后暴力对脑干的损伤最大。
[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是原发性脑干损伤最常见的症状,其程度与脑干受损的部位和程度有关。一般昏迷程度较深,时间持续较长。
2.生命体征改变
呼吸中枢受损可表现呼吸表浅、不规则或呼吸深慢、呼吸暂停等呼吸功能衰竭的表现。心血管中枢受损可出现低血压、脉搏频数、心律失常,还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体温调节失衡出现高热,甚至高达40℃持续不退。
3.瞳孔的改变
脑干损伤常出现眼球分离、双眼同向凝视或同向运动障碍,瞳孔大小多变且形态不规则;或双瞳缩小如针;或散大固定;也可双侧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
4.锥体束征
由于脑干锥体束损伤,可出现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可出现一侧或双侧病理反射。
5.去皮质强直为中脑受损特有的症状。全身肌张力增高、阵发性肌张力增高和四肢过度伸直,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样。受到刺激时发作更加明显,常提示伤者病情严重且预后不良。
6.辅助检查
高分辨率CT可发现脑干高密度,或高低混杂密度改变。对脑干的细微损害,MRI明显优于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颅脑损伤后立即陷入深昏迷,瞳孔大小多变,眼球分离,四肢肌张力增高,去皮质发作,生命体征不稳定。若CT排除颅内血肿,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就可以成立。
2.鉴别诊断
原发性颅脑损伤与继发性脑干损伤的区别在于症状、体征出现的早晚。继发性脑干损伤的症状、体征皆在伤后逐渐发生,颅内压持续监护亦可鉴别;原发性颅内压不高,而继发性明显升高。同时,CT和MRI也是鉴别诊断的有效手段。
[治疗]
基本上与脑挫裂伤相同。支持、对症治疗,促醒和全身营养,防治并发症等。
急性期主要是给予激素、脱水、降温、供氧,纠正呼吸和循环紊乱,尽可能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保护脑干功能不再继续受损。如果出现脑干创伤性水肿时,CT或MRI见脑干肿大、密度减低,脑池压闭,死亡率则高达70%,则应及时给予大剂量激素、强力脱水、冬眠降温及巴比妥治疗。
恢复期应着重于脑干功能的改善,可用促醒药物、高压氧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治并发症。
四、丘脑下部损伤
[概述]
丘脑下部是自主神经系统重要的皮质下中枢,与机体内脏活动、内分泌、物质代谢、体温调节以及维持意识和睡眠有重要关系。因此,丘脑下部损伤后临床表现往往较重。
单纯丘脑下部损伤较少,大多与严重脑挫裂伤和(或)脑干损伤伴发。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受伤早期的意识和睡眠障碍、高热和低温、水和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以及急性肺水肿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其诊断依赖临床表现和MRI检查。
[治疗]
与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基本相同。
第五节 颅内血肿
一、硬膜外血肿
[概述]
硬膜外血肿以急性型最多见,约占85%。多发生在头部直接损伤部位,是因颅骨骨折(约90%)或颅骨局部暂时变形、血管破裂,血液聚积于硬膜外间隙所致。发生率为各种颅脑损伤的1%~3%,占颅内血肿的25%~30%。
多数单发,少数可在大脑半球的一侧或两侧,或在小脑幕上、下同时发生;或与其他类型血肿同时存在。
出血来源为硬脑膜中动脉和静脉、板障血管、静脉窦等损伤。因此血肿多位于颞部、额顶部和颞顶部。随着血肿扩大,可使硬脑膜自颅骨内板剥离,又撕破一些小血管,出血越来越多,结果形成更大的血肿。
[临床表现]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可因出血速度、血肿部位及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从临床特征看,仍有一定规律及共性,即昏迷清醒再昏迷。现以幕上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为例,概述如下。
1.意识障碍
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这类病人的意识变化有3种不同情况。
(1)原发性脑损伤较轻
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这类病人容易漏诊。
(2)原发性脑损伤较重
伤后曾一度昏迷,随后即完全清醒或有意识好转,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容易诊断。
(3)原发性脑损伤严重
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
2.瞳孔
改变小脑幕切迹疝早期患侧动眼神经因牵扯受到刺激,患侧瞳孔可先缩小,对光反射迟钝;随着动眼神经和中脑受压,该侧瞳孔旋即表现进行性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睑下垂以及对侧瞳孔也随之扩大。应区别于单纯前颅窝骨折所致的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其瞳孔的散大在受伤当时已出现,无进行性恶化的表现。视神经受损的瞳孔散大,有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3.锥体束征
早期出现的一侧肢体肌力减退,若无进行性加重的表现,可能是脑挫裂伤的局灶体征;如果是稍晚出现或早期出现而有进行性加重,则应考虑为血肿引起脑疝或血肿压迫运动区所致。晚期可出现去大脑强直状态。
4.生命体征
随着颅内压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和四曲线的典型变化,即Cushing′s反应。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呼吸缓慢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
5.辅助检查
X射线摄片可显示骨折线经过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沟;CT不仅可直接显示硬膜外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与硬脑膜间的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还可了解脑室受压和中线结构移位的程度及并存的脑挫裂伤、脑水肿等情况。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头部受伤史,伤后当时清醒,以后昏迷,或出现中间清醒(好转)期的意识障碍过程,结合辅助检查,不难诊断。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凡伤后无明显意识障碍,病情稳定,CT示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1.0cm者,可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前提下,采用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根据CT所见采用骨瓣或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妥善止血。
二、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概述]
血肿发生在硬脑膜下腔,是颅内血肿中最常见的一类。占闭合性脑损伤的5%~6%,颅内血肿的50%~60%。其中20%为两侧性,多发性占30%。按症状出现的时间可分3种类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按形成机制可分为以下2种。
1.由伴有蛛网膜破裂的脑挫裂伤灶出血引起。发生部位常与脑挫裂伤灶一致,很少出现于双侧。血肿大小视血管损伤情况而定。不少脑挫裂伤并非颅骨骨折所致,故伴有颅骨骨折者也相应较少。
2.由大血管破裂引起的血肿。其中一种系颅骨骨折累及静脉窦所致,形成的血肿常较大。另一种则由其他大血管破裂引起,多见于颅底骨折和包括火器伤在内的开放性脑损伤。
[临床表现]
1.第1种血肿
因继发于脑挫裂伤,所以血肿发生后首先使原来的神经症状加重,进而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征象。病人伤后意识障碍严重,常无典型的中间清醒期或只表现意识短暂好转,继而迅速恶化,一般表现为持续性昏迷或意识障碍程度进行性加重。由于病情进展迅速,多很快出现血肿侧瞳孔散大,不久对侧瞳孔亦散大,肌张力增高,呈去脑强直状态。
2.第2种血
肿并发于颅盖或颅底骨折,由于在其同一损伤机制下,既可能引起硬膜下血肿,也可能引起其他类型血肿。临床为急性颅内血肿的表现,但难断定血肿一定位于硬脑膜下腔。
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其形成机制与急性型相似,不同的是脑血管损伤较轻或出血较慢。症状与急性相似,但临床进展相对较慢,常在脑挫裂伤的基础上逐渐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新的神经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甚至出现脑疝。这类血肿要与继发性脑水肿相鉴别。
3.辅助检查
CT可以确诊,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多伴有脑挫裂伤和脑受压。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有较重的头部外伤史,伤后即有意识障碍并逐渐加重,或出现中间清醒期,伴有颅压增高症状,多表明有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CT可以确诊。
[治疗]
同急性硬膜外血肿。
三、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概述]
这类血肿来自轻微头部损伤,有的外伤史不清楚。多数病人年龄较大。血肿常是头部受伤后,使引流至上矢状窦的桥静脉被撕裂出血所致,而由脑表面其他小静脉或小动脉破裂出血少见。
其发病机制尚无统一认识,一般认为由于出血缓慢,故在伤后较长时间才形成血肿。一般血肿的包膜多在发病后5~7d开始出现,到2~3周基本形成。为黄褐色或灰色结缔组织包膜,靠蛛网膜一侧包膜较薄,血管很少,与蛛网膜粘连轻微,易于剥开;靠硬脑膜一侧包膜较厚,与硬脑膜紧密粘连,该层包膜有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血浆不断渗出,有时见到毛细血管破裂的新鲜出血。这类血肿通常是覆盖在大脑半球额、顶、颞的表面甚至更广泛,一般为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状(略)。
2.智力、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智力迟钝、精神失常。
3.局灶性症状如偏瘫、失语、偏侧感觉障碍等,但均较轻。
4.婴幼儿病人前囟膨隆,头颅增大,可误诊为先天性脑积水。
5.辅助检查CT扫描在血肿的期龄为3.7周时呈高密度,6.3周时呈等密度,至8.2周时呈低密度;对某些无占位效应或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MRI更具优势,对CT呈等密度时的血肿或积液均有良好的图像鉴别。
[诊断与鉴别诊断]
凡老年人出现慢性颅压增高症状、智力和精神异常,或病灶症状,特别是曾经有过轻度头部受伤史者,应考虑到此病,及时行CT或MRI检查,可确诊。
[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凡有明显症状者,即应手术治疗,且首选钻孔置管引流术,引流2~3d,多可治愈。
四、脑内血肿
[概述]
脑内血肿是指脑实质内的血肿,可发生在脑组织的任何部位。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其发生率为0.5%~1.0%,占颅内血肿的5%左右。好发于额叶及颞叶前端,占全数的80%;其次是顶叶和枕叶约占10%;其余则分别位于脑深部、脑基底节 脑干及小脑内等处。
1.外伤性脑内血肿
绝大多数均属急性,少数为亚急性,特别是位于额、颞前份和底部的浅层脑内血肿,往往与脑挫裂伤及硬脑膜下血肿相伴发,临床表现急促。
2.深部血肿
多于脑白质内,系因脑受力变形或剪力作用致使深部血管撕裂出血而致,出血较少、血肿较小时,临床表现亦较缓。血肿较大时,位于脑基底节 丘脑或脑室壁附近的血肿,可向脑室溃破造成脑室内出血,病情往往危重,预后不良。
[临床表现]
脑内血肿的临床表现,依血肿的部位而定。
1.位于额、颞前端及底部的血肿与对冲性脑挫型伤、硬脑膜下血肿相似,除颅内压增高外,多无明显定位症状或体征。若血肿累及重要功能区,则可出现偏瘫、失语、偏盲、偏身感觉障碍以及局灶性癫痫等征象。
2.因对冲性脑挫裂伤所致脑内血肿病人,伤后意识障碍多较持久,且有进行性加重,多无中间意识好转期,病情转变较快、容易引起脑疝。
3.因冲击伤或凹陷性骨折所引起的局部血肿,病情发展较缓慢,除表现局部脑功能损害症状外,常有头疼、呕吐、眼底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尤其是老年病人的血管脆性增加,较易发生脑内血肿。
4.辅助检查
(1)颅骨X射线平片只要病情允许应做常规检查,照正、侧位片或特殊位,开放伤更有必要。以便了解颅骨骨折部位、类型及颅内异物等情况。
(2)腰椎穿刺以了解脑脊液压力和成分改变,但对已有脑疝表现或疑有颅后凹血肿者应视为禁忌。
(3)CT、MR检查是目前对颅脑损伤诊断的先进检查技术,首选头颅CT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迅速明确诊断。
[治疗]
1.轻型
以卧床休息和一般治疗为主。一般需卧床1~2周,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改变,普通饮食。多数病人经数周后即可正常工作。
2.中型
绝对卧床休息,在48h内应定期测量生命体征,并注意意识和瞳孔改变。清醒病人可进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意识未完全清醒者由静脉输液,总量每日2000ml左右。颅内压增高者给予脱水治疗;合并脑脊液漏时应用抗生素。
3.重型
(1)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新症状和体征出现;
(2)防治脑水肿,降颅内压治疗。
1)卧位除休克者外头高位。
2)限制入量
每24h输液量为1500~2000ml,保持24h内尿量至少在600ml以上。在静脉输注5%~10%葡萄糖溶液的基础上,纠正水盐代谢失调,并给予足够的维生素;待肠鸣音恢复后即可鼻饲营养。
3)脱水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渗透性脱水药和利尿药两类。
常用供口服的药物有:①氢氯噻嗪25~50mg,每日3次;②乙酰唑胺250mg,每日3次;③氨苯蝶啶50mg,每日3次;④呋塞米20~40mg,每日3次;⑤50%甘油盐水溶液60ml,每日2~4次。
常用供静脉注射的制剂有:①20%甘露醇250ml,快速滴注,每日2~4次;②30%尿素转化糖或尿素山梨醇溶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2~4次;③呋塞米20~40mg,肌内或静脉注射,每日1~2次,此外,也可用浓缩2倍的血浆100~200ml静脉注射,20%人血清白蛋白20~40ml静脉注射,对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效。
4)持续脑室外引流;或对进行颅内压监护的病例间断地放出一定量的脑脊液;或待病情稳定后,腰穿放出适量脑脊液等。
5)冬眠低温疗法
体表降温有利于降低脑的新陈代谢,减少脑组织耗氧量,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对降低颅内压亦起一定作用。
6)巴比妥治疗
大剂量戊巴比妥或硫喷妥钠可降低脑的代谢,减少氧耗及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降低颅内压。初次剂量为3~5mg/kg静脉滴注,给药期中间应做血内药物浓度测定。有效血浓度为25~35mg/L。发现颅内压有回升时应立即增补剂量,可按2~3mg/kg计算。
7)激素治疗
地塞米松5~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每日2~3次;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注射,每日1~2次;泼尼松5~10mg口服,每日1~3次。有助于消除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
8)辅助过度换气
目的是使体内CO2排出。据估计,动脉血CO2分压每下降1mmHg(0.13kPa),可使脑血流递减2%,从而使颅内压相应下降。
(3)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
这类药物有氨乙异硫脲(克脑迷)、谷氨酸、三磷酸腺苷(ATP)、细胞色素C、辅酶A、甲氯芬酯(氯酯醒)、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γ氨酪酸等,可按病情选用或合并应用。
(4)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清除颅内血肿等占位病变,以解除颅内压增高,防止脑疝形成或解除脑疝。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为:①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②颅内压监测压力在270mmH2O(2.7kPa)以上,并呈进行性增高的表现;③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④尚无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幕上者>40ml,幕下者>1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结构移位明显(移位>1cm)、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者;⑤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恶化者。
颞叶血肿因易导致小脑幕切迹疝,手术指征应放宽;硬膜外血肿因不易吸收,手术指征也应放宽。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术、钻孔引流术等。
(5)防止并发症,加强护理早期应以预防肺部和尿路感染为主;晚期则需保证营养供给,防止压疮和加强功能训练等。
第六节 开放性颅脑损伤
[概述]
开放性颅脑损伤多由锐器或火器直接造成,皆伴有头皮裂伤、颅骨骨折和硬脑膜破裂,或有脑脊液漏。
致伤因素较多,可概括为打击伤和碰撞伤两大类。前者系因锐器或钝器打击在相对静止的头部所致;后者则为移动的头颅碰撞在相对固定的物体上而造成。因此,除头部的开放创伤之外,常有不同程度的脑对冲性损伤、剪应力性损伤和出血、水肿、感染等继发损害。
[临床表现]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有无继发性出血或感染而各异。
1.全身症状
(1)意识改变
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意识变化差别较大,轻者可以始终清醒,重者可出现持续昏迷;如果伤及脑干或丘脑下部时,病人常有去大脑强直及高热等表现。
(2)生命体征
开放性颅脑损伤多有失血,故常呈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表现。即使没有颅内血肿,其生命体征的变化也多不典型。
(3)复合伤
复合伤的存在是引起休克的又一常见原因。常见的复合伤多为胸腹闭合性损伤。若颅脑伤重于复合伤,临床征象大多以脑伤为主,容易漏诊复合伤,特别是对有意识障碍的病人,不可忽视全身体格检查。
(4)癫痫
较闭合性颅脑损伤多见。
(5)颅内感染
开放性颅脑损伤常有异物、骨片、毛发被带入颅内,脑内创道又是良好的培养基,故较易感染。感染初期多为脑膜炎及化脓性脑炎,病人常有头疼、呕吐、颈强直、高热及脉速等毒性反应;晚期则往往形成脑脓肿。
2.局部体征
头部开放伤重者可见伤口裂开,颅骨外露,脑组织外溢,病人常处于濒危状态。轻者局部伤口可以很小,甚至被头发所掩盖,有时系钢针、铁钉、竹筷等致伤物,经眼眶、鼻腔或口咽刺入颅内。检查时应注意伤口的大小、方向及深度,对留置在创口内的致伤物暂勿触动,以免引起出血。根据受伤的部位、失血的多少或有无大量脑脊液流出,可以判断脑原发伤情况及有无静脉窦或脑室穿通伤。
3.脑部症状
因受伤部位和范围而异。常见的脑功能损害有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及视野缺损等;脑神经损伤多见于嗅、视、面及听神经;严重的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及脑干或基底节等重要结构,病人临床表现重,预后不良。
4.辅助检查
(1)X射线平片对了解颅骨骨折线走向、凹陷深度、颅内异物、骨碎片分布以及气颅等情况均十分重要。只要病人情况许可,应作为常规检查。
(2)CT扫描可以看到确切的损伤部位和范围,并能对异物或骨片的位置、分布作出精确的定位。特别是当颅内继发血肿、积液,或后期的脑积水、脑肿胀、脑穿通畸形及癫痫病灶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3)腰椎穿刺目的在于了解颅内有无感染的征象,故仅在疑有炎症时始考虑此项检查或经鞘内给药。
[诊断与鉴别诊断]
1.开放性颅脑损伤可以直接看到创口,易于诊断。
2.但对颅内损伤的情况及有无继发性血肿、异物或感染灶则有赖于辅助检查。
3.X射线平片、CT或MRI对诊断很有帮助。
4.腰穿取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对合并颅内感染的诊断有直接价值。
[治疗]
尽早彻底清创,切除糜烂、坏死的脑组织,清除颅内异物或血肿,修复缺损硬膜和头皮创口,变开放性损伤为闭合性损伤。
清创应争取在48~72h内进行,如病人有休克,应先纠正休克。手术前后应用大量的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伤后3~6d者,伤口只做部分缝合或完全开放;伤后7d以上者或创口已严重感染者,不宜行清创手术,应使创面引流通畅,待感染控制后再作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