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发热
症状是患者主观上的不舒适、异常、痛苦的感觉或病态改变,如头痛、乏力等。体征是医生、护士为患者检查时的阳性发现,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肝脾肿大、移动性浊音。同一疾病可有多个症状和体征,同一症状和体征亦可见于不同的疾病。
正常人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口腔温度36.3℃~37.2℃,腋下温度36℃~37℃。24h内体温略有波动,下午高于早晨,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略升高,但波动范围多不超过1℃。
机体受致热源作用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产热和散热过程失衡,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一、病因与分类
(一)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均可致发热,称为感染性发热,是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
(二)非感染性发热
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所引起的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肢体坏死、大面积烧伤、内出血、白血病、大手术后组织损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药物热、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3.内分泌代谢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脑震荡等,称为中枢性发热,特点为高热而无汗。
5.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慢性心力衰竭,多为低热。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又称功能性发热,多为低热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如夏季低热、原发性低热等。
二、临床特点
(一)发热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二)发热的临床分期及各期表现
1.体温上升期:乏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等。体温上升有两种形式:①骤升型。体温于数小时内升高≥39℃,常伴寒战,小儿易伴惊厥。常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感、急性肾盂肾炎、输液反应等。②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于数日内达高峰,多无寒战。常见于结核病、伤寒等。
2.高热期:皮肤潮红伴灼热感、头痛、呼吸加快、食欲下降,重者谵妄、惊厥等,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此期可持续数小时(疟疾)、数日(流感)、数周(伤寒)。
3.体温下降期:汗多、皮肤潮湿等表现。体温下降有两种形式:①骤降。体温于数小时内降至正常或略低于正常,伴大汗淋漓,如疟疾、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等。②渐降。体温于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等。
(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将患者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各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形态或形状称为热型。
1.稽留热:体温维持于39℃~40℃,持续数日或数周,24h内波动范围<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极期(高热期)。
2.弛张热:体温>39℃,24h内波动范围>2℃,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见于败血症(又称败血症热型)、风湿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39℃)后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或间歇期可持续一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39℃,数天后又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体温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鲁士杆菌病。
5.回归热:体温骤升>39℃,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见于支气管肺炎、风湿热、癌性热等。
热型有助于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注意因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机体反应能力低下等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
三、伴随症状
1.伴寒战: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伴结膜充血:麻疹、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3.伴淋巴结肿大:白血病、淋巴瘤、淋巴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4.伴肝脾肿大: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白血病、血吸虫病等。
5.伴皮肤黏膜出血: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再障等。
6.伴昏迷:先发热后昏迷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第二节:胸痛
胸痛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病变所致。
一、病因
1.胸壁胸廓疾病:带状疱疹、肌炎、肋软骨炎、肋骨骨折、胸椎结核、白血病。
2.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胸膜肿瘤、肺炎、肺癌等。
3.心血管疾病:心绞痛、AMI、急性心包炎、肺梗死、心脏神经官能症。
4.纵隔疾病:纵隔脓肿或肿瘤、纵隔炎等。
5.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食管炎、食管癌等。
二、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青壮年者多为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风湿性心瓣膜病;40岁以上者考虑心绞痛、AMI、肺癌。
2.胸痛部位和性质:①胸壁疾病:疼痛部位局限(固定),伴局部压痛。②炎症性疾病:局部疼痛伴红、肿、热。③带状疱疹:刀割样或烧灼样痛,水疱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伴剧痛,疱疹不越过体表中线。④心绞痛和AMI:胸骨后中上段闷压样或压榨样疼痛,向左肩、左上肢内侧放射。⑤食管炎:胸骨后烧灼样疼痛,进食或吞咽加重。
3.持续时间和影响因素:①阵发性:多系平滑肌痉挛或血管狭窄缺血所致。②炎症、肿瘤和栓塞:疼痛多为持续性。③心绞痛多由劳累、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无效)。④胸膜炎、心包炎: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二、伴随症状
1.伴咳嗽、咯血:肺炎、肺结核、肺癌。
2.伴呼吸困难:肺梗死、渗出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
3.伴咽下困难:食管癌。
4.伴休克:急性心肌梗死。
第三节:咳嗽与咳痰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可借此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内的异物。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现象。
一、病因
1.呼吸道疾病:鼻咽部至小支气管黏膜受粉尘、异物、炎症、出血、肿瘤刺激。
2.胸膜疾病:胸膜炎、外伤性气胸、胸腔穿刺等。
3.心血管疾病:左心衰竭所致肺淤血或肺水肿、右心及体循环静脉栓子引起的肺栓塞。
4.中枢神经因素:脑炎、脑膜炎等。
二、临床表现
1.咳嗽的性质: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称干性咳嗽,如急性咽喉炎和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二尖瓣狭窄(增大的左房压迫喉返神经)等。咳嗽伴有痰液称湿性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水肿等。
2.咳嗽的时间与节律:突发咳嗽见于气管与支气管异物、刺激性气体吸入等;长期慢性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晨起或变换体位时咳嗽伴咳痰。
3.咳嗽的音色:咳嗽呈金属音调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支气管肺癌等;嘶哑音咳嗽见于声带炎、喉炎、喉癌、喉返神经麻痹;会厌或喉部疾患、气管受压、百日咳等疾病咳嗽呈犬吠样或鸡鸣样;声带麻痹、水肿或极度衰弱者咳嗽低微或无声。
4.痰的性质(状)和量:痰呈脓性且量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痰液静置后可分为3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或浆液脓性、下层为坏死组织;厌氧菌感染者痰呈脓性伴恶臭;铁锈色痰见于大叶性肺炎;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肺水肿;弥漫性肺泡癌患者可日咳数百至上千毫升浆液泡沫样痰。
三、伴随症状
1.伴呼吸困难:喉水肿、喉肿瘤、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水肿、大量胸水。
2.伴发热:呼吸道感染、胸膜炎、肺结核等。
3.伴胸痛:胸膜炎、肺炎、肺癌、肺梗死、自发性气胸等。
4.伴咯血:肺结核、肺癌、肺脓肿、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
5.伴大量脓性痰: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
6.伴哮鸣音: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
7.伴杵状指: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
第四节:咯血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由口腔排出。应注意与呕血和口腔、鼻腔、咽喉部出血的鉴别。
一、病因
1.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慢性支气管炎。
2.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淤血、肺梗死。
3.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4.其他:再生障碍性贫血、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二、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青壮年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40岁以上长期大量吸烟者(20支/d×20年以上)应高度警惕肺癌。
2.咯血量:①小量:<100mL/d。②中等量:100~500mL/d。③大量:>500mL/d或100~500mL/次。大量咯血主要见于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和肺脓肿。
3.咯血颜色和性状:①鲜红色: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出血性疾病。②暗红色:二尖瓣狭窄肺淤血。③铁锈色血痰:大叶性肺炎(肺炎球菌)、肺吸虫病。④砖红色胶冻样血痰:肺炎杆菌肺炎。⑤粉红色泡沫样痰:肺水肿。⑥黏稠暗红色血痰:肺梗死。
4.全身状况:全身情况差:肺结核、肺癌。全身情况尚佳:支气管扩张等。
三、伴随症状
1.伴发热:肺结核、肺炎、肺脓肿、钩体病肺出血型、流行性出血热等。
2.伴胸痛:大叶性肺炎、肺癌、肺梗死等。
3.伴脓痰: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空洞型肺结核并感染。
4.伴黄疸: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5.伴皮肤黏膜出血: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
6.伴杵状指: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支气管肺癌。
第五节: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重者张口耸肩、鼻翼扇动、发绀,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异常。
一、病因
呼吸困难的病因主要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二、临床表现
(一)肺源性呼吸困难
肺源性呼吸困难系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造成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1.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困难显著,吸气时间延长,重者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向内凹陷称“三凹征”。见于上呼吸道狭窄或不全梗阻,如喉头水肿、气管异物。
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哮鸣音。见于下呼吸道痉挛或狭窄,如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3.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呼气均费力,呼吸浅而快,常伴呼吸音异常(减弱或消失)和病理性呼吸音。见于广泛肺部病变或肺组织受压致呼吸面积减少,如大量胸腔积液、气胸。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
主要由左右心衰竭引起,以左心衰竭所致较为严重,系肺循环淤血所致。表现形式有: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加重,休息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中出现,被迫坐起);端坐呼吸(被迫取半坐位或端坐位);心源性哮喘(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闻及哮鸣音)。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二尖瓣狭窄、心肌炎。
(三)中毒性呼吸困难
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出现深大呼吸;急性感染可出现呼吸增快;有机磷、吗啡、安定中毒可出现呼吸减慢和节律异常,如潮式呼吸和间停呼吸。
(四)血源性呼吸困难
重度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致呼吸加快,同时伴心率加快。
(五)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脑外伤、脑出血、脑炎、脑膜炎等致呼吸深而慢,伴节律异常。癔症患者呼吸浅快达60~100次/min,伴口周、肢体麻木等症状。
三、伴随症状
1.伴发热:肺炎、肺脓肿、胸膜炎、急性心包炎、咽后壁脓肿。
2.伴胸痛:大叶性肺炎、肺梗死、自发性气胸、AMI、支气管肺癌。
3.伴昏迷:脑出血、脑膜炎、肺性脑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4.伴哮鸣音: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
第六节:腹痛
腹痛多由腹部脏器疾病引起,亦可由腹外及全身性疾病所致,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须外科紧急处理的急性腹痛称为急腹症。
一、病因
(一)急性腹痛
起病急,病情重。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急性胃炎、肠炎、胆囊炎、胰腺炎、出血坏死性肠炎等。
2.腹膜急性炎症: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数为自发性)。
3.腹腔内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急性胃扩张等。
4.腹腔内脏器扭转或破裂:肠扭转、卵巢扭转、肝脾和异位妊娠破裂等。
5.腹腔内血管阻塞:肠系膜动脉栓塞、脾栓塞、门静脉栓塞等。
6.腹壁病变: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等。
7.腹外脏器及全身性疾病:肺梗死、胸膜炎、急性心包炎、AMI、尿毒症等。
(二)慢性腹痛
起病缓、病程长,或为急性起病后腹痛迁延不愈及间歇性发作。
1.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
2.腹腔脏器慢性炎症:慢性胃炎、胆囊炎、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
3.腹腔脏器慢性扭转或梗阻:慢性胃肠扭转、慢性假性肠梗阻。
4.腹腔实质脏器病变(脏器包膜的牵张):肝炎、肝脓肿、肝淤血、肝癌。
5.腹腔肿瘤: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
6.中毒与代谢障碍:尿毒症、铅中毒。
7.神经精神因素(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1.腹痛部位:一般腹痛部位多为病变所在部位。①中上腹:胃、十二指肠及胰腺疾病。②右上腹:肝胆疾病。③右下腹(McBurney):阑尾炎。④脐周:小肠疾病。⑤下腹:膀胱炎、盆腔炎。⑥弥漫性或部位不定:弥漫性腹膜炎、机械性肠梗阻、腹型过敏性紫癜。
2.腹痛性质和程度: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突发中上腹刀割样、烧灼样痛。②急性胰腺炎:中上腹持续性剧痛阵发性加重。③胆道或泌尿系结石:剧烈阵发性绞痛。④消化性溃疡: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⑤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持续、广泛、剧烈腹痛伴板状腹。
3.影响因素:①高脂饮食:胆囊炎、胆石症。②暴饮暴食、酗酒:急性胰腺炎、急性胃扩张。③腹部暴力作用:肝、脾破裂。④进食缓解(饥饿痛):十二指肠溃疡。进食加重(餐后痛):胃溃疡。⑤躯体前屈加重、直立位减轻:反流性食管炎。
三、伴随症状
1.伴寒颤、发热:感染性疾病(胆囊炎、肝脓肿)。
2.伴黄疸:肝、胆、胰腺疾病。
3.伴休克:腹腔脏器破裂(常有贫血)、胃肠穿孔、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4.伴呕血及柏油样便:消化性溃疡、胃癌。
5.伴便血: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
第七节: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和未消化的食物,系肠黏膜分泌与吸收障碍或肠蠕动过快所致。正常人大便1次/d,成形,无脓血。
一、病因与分类
(一)急性腹泻
起病急骤,病程常在2个月以内。
1.急性肠道疾病: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所致急性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
2.急性中毒:鱼胆、河豚、毒蕈、有机磷、砷等中毒。
3.传染病:伤寒、钩体病、霍乱、艾滋病(AIDS)。
4.药物:氟尿嘧啶、利血平、新斯的明、垂体后叶素。
5.其他:过敏性紫癜、甲状腺危象、肾上腺危象。
(二)慢性腹泻
起病缓慢,病程常超过2个月,可反复发作。
1.胃部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缺乏。
2.肠道疾病:肠结核、慢性菌痢、钩虫病、克罗恩病(Crohn)、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
3.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广泛切除等。
4.肝脏疾病:肝硬化、胆汁淤积性黄疸。
5.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类癌综合征、糖尿病性肠病。
6.药源性:甲状腺素片、洋地黄、消胆胺、减肥药等。
二、临床表现
1.年龄和性别:肠结核多见于青壮年;结肠癌多见于中老年;甲亢多见于女性。
2.起病情况: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短、腹泻次数多(>10次/d);慢性腹泻起病缓、病程长(数年至数十年)、间断发作。
3.排便情况及粪便性状:①细菌性痢疾及结肠、直肠癌:黏液脓血便,量少、次数多,伴里急后重。②阿米巴痢疾:暗红色果酱样大便,量多,伴恶臭,多无里急后重。③肠易激综合征:晨起或早餐后大量黏液便而无脓血。
4.与腹痛的关系:①小肠疾病:脐周痛且便后腹痛不缓解。②结肠疾病:下腹痛且便后腹痛可缓解或减轻。③霍乱(分泌性腹泻):多无腹痛。
三、伴随症状
1.伴发热:菌痢、伤寒、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Crohn病等。
2.伴明显消瘦和(或)营养不良:肠结核、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道恶性肿瘤。
3.伴关节肿痛: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结核、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4.伴腹部包块: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Crohn病等。
5.伴里急后重:菌痢、直肠炎、直肠癌等。
第八节:呕血与黑便
呕血是上消化道(屈氏韧带以上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腺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应与鼻腔、口腔、咽喉部出血吞咽后呕出及咯血相鉴别。
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破坏后,其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称黑便,又称柏油样便。
消化道出血量<5mL/d,无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改变,须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称为隐血便。应注意食用动物血、猪肝等可使粪便呈黑色,隐血试验阳性,停食后正常。
一、病因
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
3.肝胆疾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癌、肝动脉瘤破裂、胆囊和壶腹部癌。
4.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合并囊肿或脓肿、胰腺癌。
5.其他疾病:流行性出血热、急性重型肝炎、尿毒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上述病因中排在前四位的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
二、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
(1)呕血前症状:先有上腹部不适及恶心,随后呕吐出血性胃内容物。
(2)呕血颜色:因出血量多少及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短而不同。出血量多,在胃内停留时间短者,呈鲜红、暗红或混有凝血块;出血量少,在胃内停留时间长者,呈咖啡渣样或棕褐色。
(3)呕血与黑便的关系:呕血者必有黑便(提示幽门以上出血或幽门以下出血量大反流入胃);有黑便不一定有呕血(幽门以下出血)。
2.失血性休克:
(1)出血量占循环血容量10%以下,患者多无明显临床表现。
(2)出血量占循环血容量的10%~20%时,可有头晕、畏寒、无力等现象,而血压、脉搏多正常。
(3)出血量大于循环血容量的20%时,有出冷汗、四肢厥冷、心慌、脉搏加快等急性失血表现。
(4)出血量大于循环血容量的30%时,则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3.发热:常于大出血后24h内出现发热,T<38.5℃,3~5d降至正常。
4.血象变化:出血3~4h后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24h内网织红细胞升高。
5.氮质血症:出血后数小时尿素氮升高,24~48h达高峰,3~4d后降至正常。
三、伴随症状
1.伴腹痛:消化性溃疡(慢性、周期性、节律性),胃癌(无明显规律)等。
2.伴肝脾肿大:肝癌(质硬、表面凹凸不平),肝硬化(脾大、蜘蛛痣等)。
3.伴皮肤黏膜出血:血液病、败血症等。
4.伴黄疸:败血症、钩体病、肝胆疾病。
5.伴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胃癌、胰腺癌。
第九节:黄疸
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34.2μmol/L(正常<17.1μmol/L)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如胆红素浓度升高达17.1~34.2μmol/L,临床无肉眼可见的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称隐性黄疸。观察黄疸的首选部位是巩膜。
过多食入南瓜、菠菜等可致手掌、足底发黄,而巩膜无黄染;老年人球结膜下脂肪积聚致巩膜发黄,内眦部明显,但皮肤不黄,血清胆红素正常。
一、病因与临床表现
1.溶血性黄疸:可由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型输血等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的疾病所引起。皮肤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多伴寒战、发热、头痛、呕吐、腰痛、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重者发生急性肾衰竭;慢性溶血常伴贫血和脾脏肿大。
2.肝细胞性黄疸: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皮肤黏膜呈浅黄至深黄色,伴乏力、食欲下降、肝功能异常等。
3.胆汁淤积性(阻塞性)黄疸:可由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氯丙嗪)、胆总管结石或狭窄、胰头癌等因素所致。皮肤呈暗黄色(不全阻塞)或黄绿色(完全阻塞),常伴皮肤瘙痒、心动过缓、小便颜色呈深黄色、大便颜色呈灰白色白陶土样。
二、伴随症状
1.伴腹痛和肝脏肿大:肝脓肿、肝癌、病毒性肝炎。
2.伴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黄疸(夏科三联征):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3.伴腹水: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
4.伴发热:急性胆管炎、肝脓肿、败血症、大叶性肺炎、钩体病、肝炎。
5.伴无痛性胆囊增大: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癌。
6.伴脾脏肿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败血症、疟疾、溶血性贫血。
第十节:水肿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致组织肿胀称为水肿,其发生机制为:①钠水潴留;②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急性肾炎);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⑤淋巴回流受阻。依发生部位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依水肿性质分为凹陷性和非凹陷性。发生于体腔内者称积水(胸、腹、心包腔积水或积液)。一般情况下,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脑水肿、肺水肿)不包括在水肿术语的范畴内。
一、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见于右心衰竭。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呈对称性、凹陷性。
2.肾源性水肿:见于急、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水肿首先出现于组织疏松部位(眼睑、颜面)且以晨起为甚。
3.肝源性水肿: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重症肝炎。主要表现为腹水。
4.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水肿呈体位性,常伴低蛋白血症。
5.其他原因:①黏液性水肿: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颜面及下肢明显,呈非凹陷性。②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前7~14d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伴乳房胀痛及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水肿渐消退。③药物性水肿: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胰岛素、甘草均可致钠、水潴留而引起水肿。④特发性水肿:几乎仅见于女性,身体下垂部位水肿。与内分泌失调和直立体位的反应异常有关。
(二)局部性水肿
1.局部静脉回流受阻:①上腔静脉受压:头面部、颈部、两上肢及上胸部水肿,常伴颈静脉怒张、胸壁浅静脉曲张及纵隔刺激症状。②下腔静脉受压:下肢、会阴部水肿,常伴腹壁及下肢静脉曲张,亦可有肝、脾肿大。
2.淋巴回流受阻:双下肢象皮肿。患部皮肤粗糙、增厚,皮下组织增厚。
3.血管神经性水肿:突发水肿。局部皮肤呈苍白色或蜡样光泽,硬而有弹性,无疼痛。多发于面、口唇、舌部,累及声门可危及生命。多有对某些药物或食物的过敏史。
二、伴随症状
1.伴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和肝颈静脉回流阳性: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2.伴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急、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3.伴黄疸、蜘蛛痣和出血倾向: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
第十一节:头痛
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见于多种疾病,多无特殊意义(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等)。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头痛可能系器质性病变所致。
一、病因
1.颅脑病变:①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等。②血管病变: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高血压脑病、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③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转移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颅内囊虫病等。④颅脑外伤:脑震荡、硬膜下血肿、脑外伤后遗症等。④其他:偏头痛、头痛型癫痫等。
2.颅外病变:①颅骨疾病:颅骨肿瘤等。②神经痛:三叉神经、舌咽神经、枕神经痛等。③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等。④其他:青光眼、中耳炎、鼻窦炎、牙髓炎等。
3.全身性疾病:①急性感染: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肺炎球菌等病原体引起)、细菌性痢疾等。②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③中毒:一氧化碳、有机磷、酒精、药物(颠茄、水杨酸类)、铅等中毒。④其他:肺性脑病、肝性脑病、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期、中暑等。
4.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及癔症性头痛。
二、临床表现
1.发病情况:①突发持续性头痛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无发热:颅内血管性病变,如蛛网膜下隙出血(SAH)。②慢性进行加重的头痛伴颅内高压:颅内占位性病变。③慢性头痛突然加剧伴意识障碍:脑疝。④长期反复发作或呈搏动性头痛:偏头痛或神经官能症。
2.头痛部位:①一侧头痛:偏头痛。②前额或全头痛:高血压。③头痛伴颈痛:蛛网膜下隙出血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④全头痛:全身性疾病或颅内感染。⑤局限于枕部:枕大神经痛。
3.头痛程度与性质:①剧烈头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脑膜炎、蛛网膜下隙出血。②胀痛或波动性痛:高血压性、血管性及发热性疾病。③重压或紧箍感及钳夹样痛:肌肉收缩性痛。
4.头痛发生与持续时间:①短暂:神经性。②持续性且清晨加剧:颅内占位性。③与月经周期有关:女性偏头痛。
5.影响因素:①咳嗽、打喷嚏、摇头加重:颅内高压、感染、脑肿瘤、血管性头痛。②颈部运动加剧:颈肌急性炎症。③应用麦角胺后缓解:偏头痛。
三、伴随症状
1.伴发热:全身或颅内感染。
2.伴喷射性呕吐:颅内高压。
3.伴眩晕:小脑肿瘤。
4.伴视力障碍:青光眼。
5.伴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蛛网膜下隙出血。
第十二节: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一、病因
1.全身性疾病:①重症急性感染:伤寒、中毒型菌痢、脑型疟疾、败血症、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肺炎。②内分泌与代谢障碍: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糖尿病、低血糖、甲状腺危象。③循环障碍:阿-斯综合征、重症休克。④外源性中毒:镇静剂、麻醉剂、有机磷、一氧化碳、酒精等中毒。⑤物理因素及缺氧性损害:触电、溺水、中暑。
2.颅脑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SAH)、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二、临床表现
1.嗜睡:患者处于病理性睡眠状态,可被轻刺激(语言)唤醒,并能正确回答问题和作出各种反应但迟钝,停止刺激很快又入睡。
2.意识模糊: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经强刺激(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答非所问。
4.昏迷: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
(1)轻度(浅)昏迷: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应(表情痛苦,肢体退缩);生理(角膜、瞳孔对光、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存在。
(2)中度昏迷:对剧烈刺激尚(或)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3)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异常。
5.谵妄: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见于急性感染发热期、药物中毒(颠茄)、酒精中毒、肝性脑病、循环障碍或中枢神经疾患。因病因不同,有些患者可恢复正常,有些可发展为昏迷状态。
三、伴随症状
1.伴发热:先发热后有意识障碍见于急性重症感染性疾病(流脑、乙脑等);先意识障碍后有发热见于脑出血、SAH、巴比妥类中毒。
2.伴呼吸缓慢:吗啡、巴比妥、有机磷中毒(呼吸中枢受抑制)。
3.伴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肾炎(尿毒症)。
4.伴心动过缓:颅内高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吗啡中毒。
5.伴瞳孔改变:①瞳孔缩小:吗啡、巴比妥、有机磷中毒(双侧);桥脑出血(单侧或双侧)。②瞳孔散大:颠茄、酒精、氰化物中毒;癫痫、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