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让成长更精彩
今年,花城出版社再次邀我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生选编一套好的作文年选图书,纳入其品牌丛书“花城年选”系列旗下。由此就有了这套“花城版”的作文年选。
时下,的确有很多同学为写好作文而烦恼,很多家长为孩子的作文水平不高而焦虑,很多老师为学生作文难教而迷茫。选编一套好的作文图书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快捷、更实效、更轻松地学好作文,这也是我内心由来已久的一个夙愿。
现在,《中国初中生作文年选(2017版)》终于跟大家见面了。我希望,打开这本特别的书,你会发现一个迷人的世界,这里有飞扬的文字、欢快的笑声、天真的童趣、精彩的成长,还有你要探寻的一个个秘密,那就让我们在书中畅游,一起出发吧!
一、选文新颖
在这里,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应考,而是一种自然的表达、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篇文章都源于生活,发自内心,它们或承载梦想,或寄托爱意,或书写成长,或描绘美景,或洋溢奇幻。它们有的虽稚嫩,却热情;虽懵懂,却鲜活;虽张扬,却个性。它们纯净、美好,如三月的桃花般芬芳扑鼻,如五月的油菜花般鲜妍绮丽。
在这里,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刻意地去追求“满分作文”,而是力求贴近同学们的内心。在同学们的笔下,每一个生命都变成了立方体,折射出光彩夺目的天性;每一篇作文都是璀璨的星空,映透着蓬勃斑斓的思想;每一个文字都有最美的一笔,它是传递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演绎着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展现着同学们的写作才华。
在这里,文字的意蕴无处不在,它根植在同学们的心怀里。每一篇文章都讲述着一个故事,表达一种心声,文字成为一座贯通现实和想象世界的桥梁。在文字的世界里,你可以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一个神通广大的超人;你可以是一个伟大的编剧,一个平凡的工人;你可以是阳光下的一滴水珠,月光下的一朵小花。你可以自由无羁地体验着写作的快乐。
二、以文见人
文如其人,见字如面。每一篇文章都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情感,每一个文字都是同学们思想的流露,读者透过文字,看到的是一个个有生命、有灵性、有思想的人。在书中每一篇文章的推选理由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篇文章的水平,更看重的是作者文字背后的人。
读其文,如见其人。在陈东旭同学的《外婆,我想您了》文章中,作者记叙了两件事:一是与外婆一起看天上的星星,静谧夜色下,祖孙俩相依为命的深情融进了温暖的对话中;二是外婆为“我”买零食,从文章的细节描写中透露出的是外婆对“我”的关心和宠爱。简单两件事,祖孙情深已尽显无遗。动情的文章无需过多渲染,往往越是细节处,越是贴近生活,这样的情就容易来得真,来得深。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字一句皆饱含着对外婆浓浓的思念。刘玉洁同学的《最美的一瞬间》,是一篇描写父爱的文章,语言平淡自然,但字里行间却渗透着父亲对孩子无言沉默而伟大的爱。作者抓住父亲目光这一细节,用独特的视角写出其实父爱无处不在,他永远在背后追随着孩子,默默地关注着自己的孩子,这种无声的无言的父爱令人动容。就像文中作者说的那样“那目光仿佛一直随我到天边,目光灼灼,其爱也灼灼”。当作者发现父亲的目光其实从未离开,才深深理解了深深的父爱也许就在那简单的注视中,非常贴近生活。在关凯帆同学的《清明节》文章中,写的是一个孩子在匆匆的光阴中失去至亲至爱的心情!文章的语言清新纯真,开头引用朱自清的《匆匆》引出曾祖奶奶去世一事,字里行间饱含着痛失亲人的真情留恋与惋叹,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的生老病死的哲学思考,使整篇文章既有情味,又值得深思。
选择阅读这些有真爱、善良、纯净、积极思想的文章,就是和一群心中有爱、眼中有情、骨子里有善的人做朋友,它们会让你的成长更健康、更快乐、更精彩。
三、以文育人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作文教学担负的任务和功能除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注重学生人文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培养,而通过阅读好的范文,不仅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更是对学生思想和人格的良好熏陶。
学习作文要多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文,因为同龄人的生活和思想多相通之处,语言表达多相近之处,没有时代的隔膜和语境的差异,更容易理解其优异之处,学习其表达上的长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书中所选的文章,我们在每篇文章的后面设计了“推选理由”,目的就是为了在阅读中学文兼明理、读好文而做好人,使同学们体会读书的快乐,感悟做人的道理。
书中作文,是从“为学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获奖作文中精选出来的,大赛公信力高、学生覆盖面广、作文真实性强。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理解和汲取文字背后的思想品质,相信你会获得更多的收获,也会让自己的成长更精彩。
2017年4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