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也没有为难他,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现在的生活也好了,谁还在意那些。再说,很多事情都是他小时候惹的祸,小孩子调皮,大人还能当真么。之所以会生气,会恨他,这和他后来到外面瞎混有很大关系。
人就是这样,王秋璋在外面做混子,其实对村里反倒没那么大影响了,回村的时间很少,比起以前在村子里住着的时候,反倒是少了很多矛盾。但是,村子里的人,反而是更看不起他,更讨厌他。
怎么说呢,村子里的人,爱家长里短的说别人家的事。像何忠展,读书,是好的,在大家眼里,就是有出息,有前途,大家都看得起他。而王秋璋,做混子,是坏的,定是捞不到好,大家都避着他,看不起他。其实,外出读书的何忠展,和外出做混子的王秋璋,又当真跟村里的人有多少交集。
或许,趋利避害,是一种本能吧。
村里的事办完了,王秋璋回家去看了下奶奶,洗了澡,换了身衣服,拄着父亲新砍了一根拐棍,就去找何忠展。这新拐棍,是父亲临时做出来的,时间太紧,做得也不好,他说回头再重新做一个,王秋璋试了试,挺好用的。
按照之前说的,王秋璋在柑橘园的管理房住了下来,任务是看管柑橘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管理房旁边,砌了一个灶,他可以自己煮东西吃,米和菜,王俊龙会给他送过来。他算是在这里长住了,平日里,何忠展不允许他外出,也不许有不三不四的人来柑橘园。
之所以如此,是要看看他究竟能不能踏踏实实的安稳下来,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在家就是待不住。先就这样让他待着,家里也不让回去,出了柑橘园,谁知道他会走到哪里去。反正离他家又不远,王俊龙他们随时可以过来看他。
在柑橘园里,王秋璋算是做长工,工钱还是有的,因为他腿瘸了,能做的事并不多,只能是看管这园子,所以工钱也不多。当然也不是欺负他,给得很少,何忠展还不至于如此。虽说是有工钱,但是这钱他是拿不到的,要给也是给王俊龙,何况,何忠展借钱为王美艳治病,这钱也是要还的。
王秋璋是想去医院看看的,但是没有去,王美艳的病是心脏有问题,需要动手术,王秋璋的出现,难免会引起小女孩情绪上的一些波动,这对她现在的状况,是不好的。
村子里的人,多多少少还是都为王美艳捐了一点钱,不管过去的恩怨怎么样,也不关小孩子的事,大家一个村的,看着长大的娃,多少还是有些感情的。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好了,几十百把块钱,也不是那么紧张,有些捐得多一点,有些捐得少一点。
凑出来的钱,算了下,还是要差十万余,也没别的办法了,医院那边正等着用,时间也紧迫,再说,拖得越久,住在医院每天都是有费用的,能省当然要省。十万余的钱,就这么被何忠展结了出去,家里的人,是不高兴的,但是现在的何家,算是何忠展当家了,既然都借出去了,也没人再多说什么,话多了,也只会闹得大家都不高兴。
说实话,借出去十万余的钱,还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一来是何家一直比较和谐,家庭内部的关系是比较好的,很少吵闹。二来,是现在有钱了。何家有钱,是的,村里人都知道,柑橘园的收入,是明摆着的,大概的数,都能估摸出来,农家乐的收入,就不好说了。
张开山现在是主管农家乐了,公司盘出去了,工程不做了,人都老了,做着还有啥意思。女儿、外孙女,都过得挺好的,他也没啥焦心的了,日子过得比以前舒服多了。
何家的老俩口倒是劳碌命,闲不下来,闲下来反倒是觉得身体不舒服,每天都要去干点活。
王美艳的手术做了,情况很好,一家人也算是把这道坎度过去了。欠的债,只能慢慢的还,何忠展是没追过的,因为王俊龙做事还算实诚,有一点钱就会给何家送来。倒是何忠展常常跟他们说不着急,家里的吃穿用度该花还是要花,身体不能垮了,钱慢慢还就是了。
王秋璋终于是见了女儿,女儿对他的态度有些冷漠,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还是住在柑橘园,也没别的地方要他这样的人,能在柑橘园做个看守的活,算是难得的好事了。王俊龙倒是时常带着王美艳过来看他,王美艳是不爱来的,但是爷爷就是要她跟着。
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说慢也慢。说快也快,平淡的日子,如流水一般,静悄悄的就飞逝而去。
万桐镇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在省道两边,一些厂子建了起来,也有很多外地的人,来这里做工。镇子里也有了新的规划,镇子要扩建了,要新建许多住宅楼,同样,也有一些商业街。
人口越来越多,不扩建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了。一些农村的土地被征用,农民得到新的安置,从此就不在是农民了,地都没有了。
这一片土地,已经开始走上了,农村向城市转变的道路。这是时代的推进,社会发展的趋势,一片一片的在改变着。
黄角村的村民,去外地务工的,基本上没有了,因为现在在周边就有很多务工的机会。有的人,进了厂子,有的人,做起了买卖,有的人,给别人打工。特别是土地被征用了的,总要想办法混口饭吃,不做工,怎么能行。
种地的人也更少了,因为一家一户的地本来就少,即便是种植花椒,还是没有多少收入,干脆就不种了,现在这么多做工的机会,做工去吧。
种地的人虽然少了,土地却没有多少荒废的,还在种植花椒的人,把别人不种的土地拿过来管理上了,这样子,自己家的花椒树就多了,收益也增大了,大家都挺好的。
大集体之后,土地下放到了户,家家户户都守着自家那点土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大家都穷,村子也穷,地区也穷。
后来,外面的发展搞起来了,大家就外出务工,土地就荒废了,日子有的过得好了起来,有的还是老样子,贫富就分化了。地荒了,人少了,地里也种不出个啥,务工的虽说挣了钱,也不算多富裕。
再后来,地区开始搞开发,寻求自身的发展,何忠展赶上了,一大批人跟何忠展一样,搞起了个体,种植养殖,发了财。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
地区推广大面积种植花椒树的成功,让更多的人富了起来,原住人口回流,地区经济日渐繁荣。
地区开始搞开发,外来人口的增加,让地区经济飞速在发展,日新月异,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
以前大面积的农村土地,现在一座座高楼在凸起,一条条道路在通车,工业,商业,学校,医院等等,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城市正在形成。
当年,何忠展毕业,回到农村的时候,跟胡理堂两兄弟聊天,胡理堂说起芝麻和西瓜,现在,西瓜已经开始出现了,曾经只能捡芝麻,现在已经抱起了无数的西瓜。发展,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
在这条发展的道路上,大多数的人,只是随波逐流,能做啥就做啥。只有少数的人,有着胡理堂那样的见解,所谓先见之明。
预见未来,追逐未来的人,引领着这片土地走向繁荣昌盛。随波逐流的人,见证了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过的痕迹。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生活在这个时代,见证着这个时代,创造着这个时代。
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开始在城市里出现,轻轨。当第一条轻轨通车,就像蜘蛛网拉上了第一条丝线,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
轻轨修到了万桐镇,这是大家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地处偏远,哦,这是早些年的事情了。现在修了很多的路,已经不单单只是一条省道了,交通便利,发展迅速,已经不能再说是偏远了。
轻轨对于出行的便利,是极大的,周边很多地方,都开始征地,建设各类工业厂房,商业街,住宅小区等等。
发展,起步的时候是比较缓慢的,往后就越来越快。
一片一片的农田消失了,一个又一个坡头被削平,深沟被填了起来,地形,在现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记得当年修省道的时候,还是比较费劲的,修建的速度也比较慢,因为丘陵地形上修路,需要挖掉的坡头很多,需要填高的深沟也很多。
现在的速度就快多了,一旦动工,没有几天就大变样子。
几年时间,新建起来的工厂、街道、学校、市场等等,就已经数不胜数了,占地面积比以前的镇上,大了何止数十倍。
这才真是,日新月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