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那年乡土那年人
17310800000062

第62章 拆迁之后

对何忠展一家来说,如果说换一个地方,再去租用一片土地来种植柑橘,继续搞种植园,倒是不错的,技术也有,资源也有,环境也挺适合几位老人养老的。

只是这样的话,会影响到孩子读书的,好的学校,都是在城市里,城市里,是不可能搞种植园的。

为了孩子,就这一个理由,就把很多事情都否决了。

不搞柑橘园了,何忠展夫妻又能去做什么呢?其他的,也没有多少会做的啊。

给人打工?说实话,打工也不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来呢,再说了,工资收入太少了,不合适啊。

自己做生意?可是做什么生意好呢?隔行如隔山,虽说是研究生毕业,自己搞种植园也发了家,但是现在为了孩子的将来,要住到城市里去,还真就不知道做啥好了。

张开山在城市里还有一套房子,一家人暂时可以住过去,但是有些拥挤,这不是长久之计。

肯定还是需要另外在买房子的,买哪里的房子,主要就看哪里有好的学校了。

没钱的人,苦恼,有钱的人,还是苦恼。

王俊龙一家人,搬到了村里的一户人家里住,这户人的房子不在征收的范围内,而且房子一直是空着的,他们家的人,几年前就搬去城市里住了。

这户人的房子,还算不错的,是修建的楼房,楼上存放这主人家的东西,王俊龙一家,就住在一楼。

可是一楼只有两间卧室,王俊龙一家人也有些住不下来,好在王秋璋去了电子厂上班,住在厂里,回来的少,回来的时候就睡在客厅。两间卧室,王俊龙夫妻住一间,孙女跟奶奶住。

这户人也很好,知道王俊龙一家困难,房租受得很低,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点,而且还把土地给了王俊龙一家耕种。

王俊龙一家住在这里,也可以帮着照看下老房子,房主还是很乐意这事的。

原本土地征收以后,眼看着一家子的生活成了问题,困难重重的王俊龙一家,现在看起来日子终于是有了盼头。

王秋璋虽然腿有残疾,在工厂做工挣的钱确是不少,加上他还有残疾人的福利,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王俊龙家的土地被征收了,但是别人送给他种的地,还真不少,甚至有些多了,王俊龙夫妻还是都接受了,辛苦肯定是辛苦的,但是没有办法,孙女要读书,需要用钱,还有欠着何家的钱,要还,只能辛苦些了。

谢惠兵家的补偿款,由女儿和女婿拿去了,女儿和女婿在城里又买了一套房子,离女儿和女婿住的地方不远,这房子,就是给两位老人住的。至于安置房,等拿到手了再说吧。

这是谢惠兵没想到的,因为以前的关系不好,女儿女婿回来得很少,还以为这次拆迁回来就是想拿拆迁款的,却不曾想到,会把他们两个老的接到城里去居住。

虽说拆迁款是女儿和女婿拿走了,但是谢惠兵也打听了,那些钱,是不够买这房子的,说明买这房子,女儿和女婿,是添了钱的。

谢惠兵也不再生气了,对女儿女婿的看法也改变了,一家人生活比以前和谐了很多。

也就是住到了城市里,才知道原来女儿和女婿也是很忙的,城市里的生活,不太容易,什么都要钱买,还死贵死贵的,这房子住着,不光有水费、电费、燃气费、电视费,还有什么物管费,这开销,气得谢惠兵差点和物业的人打起来。

谢惠兵跟老伴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很快就加入了抢菜大军,成天从这个超市逛到那个超市,遇到打折的菜,就飞快的抢购。

儿女和女婿倒是对此没有意见,只是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怕他们受伤。

一直住在农村的老人,来到了城市里,就怕生活不习惯,又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们做的,谢敏跟丈夫每天做生意又忙又累,也没有很多的时间来照顾他们。

现在他们有事情可以做,这挺好的,多出去走走,对身体也好,人的精神也好。

谢惠兵现在对周围的情况,是相当的熟悉,大街小巷,哪里有个什么店,都很了解。特别是有大超市的地方,不仅仅是周围,远一些的地方,他都经常去,因为乘车有老年卡,不花钱,这真是太好了。

要想离婚多分房的王俊晔,婚是离了,户口却没有能拨开,房子终究是没有能多拿到,离了婚的妻子,拿着补偿款,跑了。

这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黄景忠跟刘丽秀补上了结婚手续,最后才发现,办不办这个手续,都差不多。

办理了结婚手续,刘丽秀的户口也没能签进来,而因为刘丽秀在黄景忠这里,已经有了好多年的时间,就算没有登记结婚,也是属于事实婚姻的存在,该得到的,也是能拿到的。

对此黄景忠一家人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刘丽秀在黄家的这几年,大家相处得还是不错的,登记上了,虽然没有在拆迁中多拿到什么补偿的钱,但是这事也并不是什么坏事情。

至于前妻钱丽磬,该分给她的房子,还是由她回来处理的,这本来就是属于她的,当初离婚的时候协议就是这么定的。

钱丽磬的那套安置房,留给了儿子,她并没有要走,这样以后住房不够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一家人也没有了顾虑。

单身的江静合结婚了,找的那个老伴,是邻村的,一样是这次拆迁的对象。

江静合年轻时候的妻子,离了婚带着孩子走了就再没回来,江静合也算想通了,自己要是死了,这财产都没有人来继承的。

找的这个老伴,是邻村的罗玉凤,大家也算相互了解情况,她有两个女儿,都已经成家了的,家庭关系还算好。

罗玉凤不想去跟女儿一起生活,老了也需要有个伴,大家都有安置房,都有补偿款,还有养老保险,反正两个人有生之年是不愁生活了。

罗玉凤的两个女儿,也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不管怎么说,母亲都不愿意去跟他们住,又需要有人照顾,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

想骗江静合钱的人,终究是没能成功,还让江静合有了找老伴的想法,成就了一对老来做伴的人,也算功德无量了。

如果没有那些人闹腾,也许江静合还真没有找老伴的心思,这得感谢下他们。

房子的拆迁,还是有人一直拖着不搬走,最后没有办法,工作人员只能每天都跑村里的催促。

不搬迁的人,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也只能搬走了。只是这时候,想要租房子,就不太容易了,好的房子,都让人租走了,剩下的,要不就是很破烂,要不就是租金要得很贵。

真是后悔没有早点租房搬家,这一住,就是好几年的事情,太破烂的地方,住上好几年,也不太合适,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多次搬家的问题,这搬家可不容易,东西太多了。

最后没有办法,只能租比较贵的房子住,算起来,这住上好几年,又要多花掉不少的钱,真是的,又亏了。

何忠展一家,最后还是在城市里买了房,孩子读书要上好学校,不住到城市里,真是不行。

张开山现在没事做,成天就带着何尚校出去钓鱼,这里离江边比较近,到江里钓鱼还是不错的休闲。

两个老头,鱼没见钓到几条,却是越钓越上瘾,几乎天天都去,也不知道他们在江边,成日的这样守着,也不见鱼,到底有什么意思。

秦沫沫每天就买菜,做饭,偶尔会在小区里跟人闲聊。

何忠展夫妻买了个门面,开了个小店,做的是一米菜地的生意,就是在房屋的阳台上种菜,有专门的架子、菜盆、土壤、种子、肥料等等,需要的面积不大,还是很受人欢迎的。

顺带的,也卖一些花卉和植物,喜欢养花的人不少,生意也还算不错。

媳妇张萍每天要接送孩子上学,空了也到店里帮忙,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好。

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回老家去看祖坟,这里以前的房子已经被推到了,工程队的人已经在开始施工了。

土地征收的面积很大,工程队也是刚来到不久,还在建设施工基地,人并不多,主要是在建设工人的住房。

另一边,也有机械开始挖山头,泥土和碎石拉去填平深沟的地方。

村子的样子,已经在开始改变,以前熟悉的人,都看不到了,搬走了,以前熟悉的地方,正在渐渐被改造成新的模样。

看完祖坟,一家人又到柑橘园去看看,柑橘园的柑橘树,已经没有了,农家乐的房子,也推到了。

站在楠竹林的坡头上,一家人看着周围的变化,说着以前的事。

何尚校夫妻,对这里的感情,是众人之中最深的,他从小生长在这里,没有外出过,在这里种了一辈子的地。

说起以前的事来,基本上也就是他在絮絮叨叨的说,其他人都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