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再没有老鼠光临院子。第二天晚上还是没有老鼠光临。
第三天半夜时分,依依越出了围墙,像风一样出了镇子,像风一样扑向山林。
黑夜里的风格外有劲。松涛浩荡,声撼山谷——小猞猁,你终于回来啦!
猞猁依依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山林亲切的呼吸。它深深吸一口气,来不及等到呼完,又深吸一口。纯净、清新、混合着松针芳甜和辛涩的空气充盈了依依的肺叶。哦,竟是如此熟悉呢!依依被感动了,辛辣的激情像火一样燃烧起来,它觉得自己每一缕肌肉都因胀满力量而在战栗,觉得自己的胸腔已扩张到了巨大。它在森林里不顾一切地狂奔。它无法遏止狂奔的欲望,跑啊,跑啊……它用整个身体在呼喊——山啊,林啊,我回来啦!
忘情地狂奔,忘情地狂奔……
依依终于感到了疲劳,还有——饥饿。
山林里没有食盆。哪里有吃的呢?
林涛的背景上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声音——对了,是水的声音。它向有水的方向走,不久就到了一条小溪边。它用舌尖触了一下流水,然后,啧啧地痛饮了一番。它几次将脑袋整个儿扎入水里,感受水的凉凉的刺激,随即抬起头恣意地咳嗽。它小心地走到水边一块圆溜溜的石头上,打算趴在那儿好好休息一会儿。趴下只一小会儿,它就站了起来——不行,得去找点吃的。哪里有吃的呢?
它沿着小溪逆流而走,本能地改用了悄无声息的小步子。野兽确实有许多无师自通的技能,但有些技能是必须由后天学来的,比如根据足迹或气味来判断情况就是一种需要教授的高级课程。依依这会儿的逆流而上纯粹是盲目行为。
依依的运气不错,不久就遇上了一头狩猎归来的狐狸。依依恰好在下风处,它发现狐时,狐还没有发现它。依依迅速地闪避在一棵歪倒的老树后,在枝叶间露出一只眼睛来观察敌情。它还没有将狐确定为猎物,它太缺乏经验了。
从上风处来的是一只母狐,嘴里叼着的是一只半大的鸡。鸡是黄色的,远远看倒像是狐狸身体的一部分。拖着猎物,又是上山,母狐已经很吃力了,放下鸡吁吁地喘过一会儿,走到溪边去喝水。倒霉的狐不知道它已经进入了一头猞猁的扑杀范围。“一路顺风”在丛林里绝对不是一句吉利话。
依依发现狐的身量要比它小不少,便决定出击。用身量来估计食肉兽的强弱多半不会错。
为求个痛快,狐也将脑袋整个儿扎进了水里……
依依出击了。这次是一击命中目标——可惜依依将死鸡当作了扑击的第一目标。
狐慌忙起跳,仓促间跳进了小溪,拼命泅到对岸,狼狈不堪地逃进了灌木丛。
依依叼起死鸡掉头就跑。
母狐的这一惊非同小可——一头狐绝对不是一头猞猁的对手,何况猞猁在暗处,自己在明处呢!如果,刚才猞猁把它当作目标,它这会儿早就在猞猁的牙口间了。可是……奇怪,这猞猁扑击的为什么不是自己而是死鸡呢?
能这样提出问题的动物必定是了不起的动物。这头饱经磨难的母狐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回答了这个问题——它认定这头猞猁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傻瓜。基于这样的猜测,这头了不起的母狐竟然为了它的嗷嗷待哺的孩子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夺回猎物!
利用小溪中几块凸出的石块,母狐几个腾跃就越过了小溪,敏锐的嗅觉一下子就捉住的猞猁的气味。
依依没有攀上树去就餐,而是将两块巨石之间的狭窄地带当作了安全地带。这是依依犯下的第二个错误。
依依定下心来时才发现这是一只鸡。幸亏这是一只黄鸡而不是白鸡,要不然它不知会如何来处理呢。它正待撕吃呢,猛听得头顶上爆响起一声尖锐的怪叫:“喳——”
母狐追踪而至了。母狐在巨石上吼叫,充满了恫吓和挑衅。它一边吼,一边在两块巨石之间迅捷地来回跳蹿。它要用这个策略来造成“这儿有好几只狐”的假象。孤陋寡闻的依依果然中计,也顾不得带走猎物就仓皇冲出石缝,蹿上附近的一棵树。等它再回头看时,石缝间的鸡和石头上的狐一齐没了踪影。
依依知道中计,赶紧下树追赶。狐的气味却在不远处被小溪切断了。依依好懊丧,转悠着又回到了倾斜老树那儿,趴在老树上茫然地看着溪水一亮一亮地向山下流淌。还能到哪里去找吃的呢?它想。
松涛依然起伏不息。
松涛在这会儿唤醒了依依幼时的记忆——小时候,也是在山林的小溪边,在狮吼似的松涛声里,它被饥饿折腾得奄奄一息……
远远地传来一个它非常熟悉的拖腔拖调的叫声:“喔喔喔……”
鸡鸣使依依的耳郭激灵了一下,转向了鸡鸣传来的方向——小镇就在那儿呢!
“喔喔喔……”
鸡鸣不断传来。鸡鸣使依依想起了林家院子,想起了那个白色的食盆。
依依站起身来,朝鸡鸣的方向急急地奔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