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感悟
17490600000002

第2章 有进有退,机会多多

“进”与“退”都是处世的技巧,是“圆”。“方”是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把握中庸,便有了进与退的判断标准,是进是退都有章法。不会该进的时候不进失去机会;该退的时候不退惹来麻烦,甚至是祸害。

依圆方之理行进退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妥当地进退。“进”不张扬直奔要害;“退”不委屈妥善收场。

1.精通进退之道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既能功成名就,又能远灾避祸是修身处世的秘诀。世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时世的盛衰和人生的沉浮也是如此,所以必须待时而动,顺其自然。这就意味着,为人处世要精通时务,懂得“激流勇进”和“激流勇退”的道理。

兵器就是凶器,作战就是逆行,争斗就是下策。暗中图谋逆行,喜欢玩弄凶器,用自身去尝试种种下策,这样做一定不利,会遭到惩罚。

想要保持盈盛的人,必须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想要节制事理的人,必须效法地道的因时制宜;想要平定颠覆的人,必须懂得人道的谦卑受益。如既然打了败仗,就只有忍辱退让,用谦卑的言词和厚重的礼物去求和,无论条件多么苛刻,都得答应,哪怕你亲自去给吴王当仆人。

忍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不忍则乱大谋。

物价贵贱的变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决定的。谷贱时应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应平价售出。

2.进退适宜,知足常乐

为人处世,遇事都要有退让一步,这样才算高明,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做好准备;而待人接物抱以宽厚态度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为人处世宜宽厚,虽然有时退让和宽容是建立在自己苦忧的基础上的,但也应把快乐让给别人。宋代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做人态度,应是修养品德和心性的方向。乐的结果可能转化为苦,苦的结果可能转化为乐,苦乐相循是自然法则,其理恰如日月星辰的旋转。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万事难以成功,苦尽甘来乃是不变的真理。名利地位固然能鼓励人奋发向上,但是假如过分重视名利,有时也会给人带来无限苦恼。通常所说的“知足者常乐,”就某种意义来说显得有些消极,但是对于那些为追逐名利而贪赃枉法的人,这句话仍不失为至理名言。因为“让一步”、“宽一分”待人处世是把苦留给自己,把功名留给别人,这种牺牲精神可以求得自我的精神慰藉,也足以赢得世人的敬重。

有些人失败是因为他永不知足。许多事情无全非也无完美,因此,不要将完美视作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应改为使它尽可能完美。智者有句话:像暴君一样去挤奶,得到的只会是血。先哲将所有的智慧归结为中庸,因此做人做事要懂得适可而止。

3.谦逊辞让,把握进退之机

大海广阔无比,因处于低下,所以能使百川归之。圣人居人之上,因其对人谦下;要在人前,自己应在人之后。所以,圣人居于人之上而不以为累,处于人之前而人不感其危害。因此,天下人爱戴和乐于拥护他。由于他不争,天下没有谁能和他相争。

与人相处,不仅利不能贪,功也不能贪,名也不能贪;不仅功要让,利也要让,名也要让。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慢,就多一分侮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分灾祸。

天玄子说:“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吕子也曾经说:“退己而让人。”约束自己而丰厚他人,谦逊辞让,是人性中的第一美德。

现实生活中,脱离不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不能没有交往。有交往,就必须有个准则,使大家共同遵守,才不致于乱套,这就是对待人的道理。对待人的道理,最高的准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在于求取最完美最高尚的道德。”能有所追求,一方面在心中有所持守,另一方面在执行时有所遵循。这就是准则,又称之为规范。

你不能完全把功劳归在自己名下,过失却必须极力承担。这样当你幸运之时,获得的将是无上的荣誉,而较少厄恶,而在不幸时,那受你惠及的朋友就不会撇下你不管。不是每个人一生都是幸运的。有了过失,决不可固执不改,这并不是韧性。要学习与他人分享你的成功,并把它转化成进一步获得成功的条件。许多事情是有惯性的,应善加利用。

(1)以“退”为进

当你和某人一同进行某项工作并发生困难时,“真糟糕,这下子可要失信于对方了!”你可能会抱头苦恼。然而实际上,你没有必要抱持这种消极的想法。

在阻挠发生时,以“退”为“进”,“扩展人脉的机会出现了”,你不如抱持这种想法。人与人之间,会透过困难产生亲密情谊的。当然了,如果因为发生困难导致工作失败时,不仅无法得经济性的利益,也会失去社会的信赖。然而,纵使在毫无收获的情形下,人脉仍必然存在着。即使工作以失败告终,由于一同渡过困难,此时你和同伴之间的连带感必将随之提高。彼此都会抱有下次一定要成功的念头。

反过来说,即使在困难发生时也未离开自己,继续与自己交往的人,可以成为真正的人脉。在工作进展顺利期间,你无法确知对方是否是真正可以持久交往的朋友。只有在你进展顺利时,超越必要范围亲近你的人,才会在你失败之际仍然留在你身边。

无法成为人脉所拥有的特征是,当工作进展顺利虽然会按部就班完成工作,然而一旦遇上困难时,立即表现出事不关己,推卸责任的态度。不但不尝试加油,反而一溜烟逃走。

这种人的精神力量,在面对败绩时即可测知。比方说,在大四学生里,有些外表看来弱不禁风的女孩子,却出人意料地拥有坚强的一面。在最后面试遭淘汰时,她们仍表现得十分坚强。

在另一方面,平常看起来精神饱满的男孩子,原本自信满满的,面试淘汰后,即失魂落魄得不成样子,神情落寞地离去。

对这种逆境表现软弱的类型,在工作上也难以获得信任。因为这种人立即就向困难投降。由此亦可推知,他们也无法成为可以长期交往的人脉。

(2)进退之术

进退之术,古人多有阐发,像“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以进为退”,如此等等。

然而,这些“金玉良言”却总是被我们忽略,当作了“耳边风”,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般说来,不外乎是有这样两种原因。一种是身处逆境之人虽能识之,但不能做;另一种是身处顺境之人虽能做之,但不能识,不是吗?

身处逆境,思量最多的就是如何能摆脱眼前的不利局面,力争早日振作起来,因此,他们脑子里萦绕最多的便是这一句:“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思来想去,总觉得自己背水一战,退无可退,他们是到了悬崖的边上,想退却发现已没有退路了。那么——只能向前踏进,而结果,依然是落了个“山穷水尽”的地步。

相反,身处顺境的人,思量最多的则是如何抓住眼前“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大好局势,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好风须借力,送我上青天”,正处于人生得意的金字塔尖,尽管也时时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人能想到“退”之一字呢?他们有的是退的资本,可是,他们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进退之术,因此搁浅了。到头来多因退不及时而遭殃生祸,更有甚者身败名裂,不得善终,未免就太遗憾了。

4.明贵贱,知进退

人人都有一颗为我之心,只有圣人才能克制这颗心。大凡我所想所得的东西,人人都有所思、所得;我的所成,是人人都想的所成;他人得到而我失去了,我不甘心、不愿意;我得到了而他人失去了,他人也不甘心、不愿意。于是就要有克制自己而让人这一优点,以达到他人的愿望,这样就能服人。他人得到了好处和名声,而我得到了这个人的心。这就是所说的失的小,得到的大。

曾国藩说:“凡是有血气的人,都有争胜的心。人的好胜之心,谁也不及我。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于人,这就是强恕之道。一日强恕,天天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时间长了就慢慢自然了。以这样来修身,就顺应而安然;以这样来处世,就和谐而吉祥。”强恕的道理,就是克制争胜的心理,什么事都要便宜他人,谦让他人;什么事自己吃一些亏,把利益让给他人,哪个不是有血性、有人情的人呢?我按照我的心,即使不能服他,也不会有什么忧虑的。

老子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众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对待名而不与人争名,对待利而不与人争利,对待得而不与人争得,对待功而不与人争功。不仅自己不争,而且帮助他人去得到,像这样,又怎么会害怕人们不服从、争就必先人、上人,先人,上人就使人们生出嫉妒之心,甚至生出加害之意。所以老子的观点是“处下”、“居后”。

《礼记》中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能做到后己就与人无争,无争就无忧患。这就是“不争之德”的好处。

不要认为他人的成功是靠意外的运气取得,我们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获得荣誉时的辉煌,却忘记了他在背后洒下的汗水。必须有超凡的智慧和奇异的机会,才可以像甘罗那样12岁就出将入相。

(1)魏王贵贱不明,自投罗网

秦国在华阳打败了魏国,魏王准备到秦国去朝见秦王。他的臣下不同意他的做法,便对魏王说:“宋国有个出去求学的人,三年后返回家就喊他的母亲的名字,他母亲说:‘你求学三年,回来却喊我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儿子说:‘我认为最贤良的人,没有谁超过尧、舜,而尧、舜也是叫名字;我认为最大的事物,没有大于天地的了,而天地也是名宇,如今母亲的贤德超不过尧、舜,母亲的伟大超不过天地,所以我才叫母亲的名字。’他母亲说:‘你对于所学的东西,是否准备全部实行呢?望你能改变叫母亲名字的作法。你对于所学的知识,是否有些东西不去实行呢?希望你暂且把叫母亲名字的事放在后边,大王要去侍奉秦王,还有改变入秦称臣的其他办法吗?希望您改变这种作法,把入秦朝拜的事放在后边考虑。'”

魏王说:“你是担心我进得去出不来吗?许绾曾向我发誓说:‘如果进得去而出不来,请用我的脑袋为您殉葬。'”

魏王的臣下说:“这样一个卑贱的人,怎么能够作抵押呢?如果现在有人对我说:‘进入不可探测的深渊一定能出来,如果出不来,我用一只老鼠的脑袋作抵押。’我是肯定不会去的。如今,秦国是虎狼之国,犹如深不可测的深渊;而许绾的脑袋,就像一只老鼠的脑袋。大王被送入不可测之深渊,而用一只老鼠的脑袋作抵押,我认为是不能这样做的。况且失掉大梁与失掉河内哪一个更紧急呢?”“当然是失掉大梁更紧急。”“失掉大梁与失掉生命哪一个更重要呢?”魏王说:“当然是失掉生命更重要。”魏王的臣下说:“如今秦国连次要的东西都没有要求,您却把主要的东西送上去,难道能这样做事情吗?”

魏王不敏,竟然要自投罗网而不自觉。见事不明,处事不当,实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如此一来,魏王有灭顶之灾,魏国也难保平安。

天降大福须有大气度受之。小心谨慎者未必不敢豪放,只是常记着盛时亦作衰时想,因此有了好运气,也不会大肆享用。细水长流未尝不是守福保家的一大法则。

5.激流勇退,避祸有方

退隐家园,不问世事应当是在事业颠峰时做出决断,急流勇退;而平时居家,养生度日最好选择一个与世无争的安宁之地居住,以便清修。

一个人的事业、功绩,发展到了非常时期,尤其要知道怎样去妥善对待、处理。即使不激流勇退,也应避祸有方。

古人说:“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所以,韩信被捕时,自我感叹地说:“果然像人们所说的那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安定了,我固然应当死啊!”这就是韩信不能激流勇退,又没有避祸有方的结局。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历代之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功败垂成。稍有成就,便自满得意,骄矜无忌,贪得无厌,树敌无数,惰怠荒废,随心所欲,不知谨守不失的道理。要想谨守不失,全在于知止知足。知止知足,就知道创业的艰难,就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无敢无试。

庄子借北海之神的口气说:“懂得道的人,一定能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一定明了而随机应变;明了而随机应变的人,不会受到外物的伤害。道德崇高的人,火不能烧他,水不能淹他,寒暑不能损伤他,禽兽不能伤害他。这不是说人有意去触犯有害之物,而是说明他明察安危,对祸福的来临冷静对待,谨慎进退,所以无法加害他。因此说,不要用人事毁灭天然,不要用世事毁灭天命,不要因考虑得失,而为功名作出牺牲。牢记这些道理,就达到了反璞归真的境界。”

雄才大略的人因伟大的天赋而成为最伟大的人。伟大的天赋只须一种,即可使你超凡入圣,俯视芸芸众生。有的人处处都求大,普通的用具也如此,但最根本的襟怀却因一味求大反而受限。伟大应力求精神上的伟大,英雄豪杰必须以广大宏伟为特征,他的一切行动,他的一切言辞,也必定有非凡的壮丽。

张良谦恭处世,全身而退

汉朝建立第二年,刘邦为了酬谢部下,决定论功行赏。那些文人武士,投笔从戎,仗剑从军,出生入死,为的就是功名富贵。这一天终于到了,他们激动不已,猜测自己能封什么侯,地盘有多大,人户有多少;相互之间,夸耀自己的战功,贬低别人,有的竟争得脸红脖子粗,手已按在利剑上,差点就拔了出来。刘邦见状,就先封功劳最大的萧何为赞侯,食邑八千户,此举在将军们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去找刘邦“论理”,说自己被坚执锐,征战沙场,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萧何未尝有汗马之战,只在后方操持文墨,凭什么封他这么多?刘邦以打猎为例,说他们只是猎狗,而萧何是猎人,硬是把他们的不满给压了下去。

在这场群臣争功的闹剧中,张良冷眼旁观,封赏之事似乎与他无关。后来,刘邦对张良说:“你自己从齐地选三万户吧。”萧何才封八千户,当年刘邦去咸阳,萧何比别人多送他二百钱盘缠,刘邦因此又加封萧何两千户,两项加起来,总共才一万户,而刘邦封给张良的,是萧何的三倍!西汉初年,这三万户是六七个县的地盘!刘邦让张良从齐地选三万户,也有特定原因:自春秋以来,齐地最为富庶。无疑,刘邦对张良的封赏是最高规格的,换了别人,肯定会欣喜若狂。谁知,张良却是一脸平静,说他不敢当三万户,把留封给他就足够了。张良如此谦让,使刘邦感叹良久,答应了他的要求,封他为“留侯”。

这次争功事件,更显示出张良的谦让。

开国元勋们不但封侯,还有高官厚禄。像萧何,官拜相国,岁禄万石;周勃,官拜太尉,岁禄也是万石;曹参,出任齐国相国,岁禄也是万石。汉代,一般亩产量为三石,一万石就是三千三百亩地一年的亩产量!这些相国、太尉,不仅俸禄丰厚,权势也极其显赫,炙手可热。古代中国,本就是本位主义,权力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张良是个少见的例外,帮助刘邦打下江山后,别的开国元勋一个个冠冕朝笏,非公即卿,张良却什么官职都没有。这倒不是刘邦不给他,而是他不要。

但张良尽管不要官职,点子还是照样出。

刘邦打算以洛阳为国都,并且已在洛阳南宫安身。齐人娄敬,一个拉小推车的成卒,去西北服役,路过洛阳,找到同乡虞将军,请他引见去见刘邦,要劝刘邦西都长安。娄敬穿着一件破羊皮袄,虞将军要给他换一件,他不干,就穿着破羊皮袄进了皇宫。见了刘邦,他指出洛阳乃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而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地。刘邦手下的将士大都是关东人,不愿到遥远的关中去,反对西都长安,说什么秦朝二世而亡,可见关中非吉祥之地云云。刘邦无所适从,又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与娄敬所见略同,也劝刘邦西都长安。刘邦向来看重张良的意见,遂下令迁都长安。

在西汉开国元勋中,不慕功名权势,注重养生延年,修身养性的,只有张良一人。别人虽然也渴望延年益寿,但又舍不了那份功名权势。一部“二十四史”,也找不出几个像张良那样的人。后人对张良此举,只有感叹,做是做不到的。李一本《过留侯辟谷处》:

一个尘埃士,兴刘仗秘猷。

殊中超百代,蚤见异群候。

借箸开基远,封留雅志酬。

泛湖同比迹,远害去遐州。

6.居安思危,处进思退

事业顺利进展时,应该有一个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将来像山羊角夹在篱笆里一般,把自己弄得进退两难;刚开始做一件事时,就要预先策划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罢手,以免将来像骑在老虎身上一样,无法控制局面。

悬崖勒马、江心补漏固然是对危局的补救措施,但毕竟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骑虎之势已成,世事不由自己,至此悔恨都已晚矣。

假如人凡事都弩马恋战,不能在权势头上猛退,到头来难免像山羊触藩一般弄得灾祸缠身。做事要胸中有数,不要贪恋功名利禄,不要做无准备之事;做事要随机应变,随势之迁而调整。做事是为了成事,一股劲猛进不可取,犹犹豫豫也不可取,应当知进知退,有张有弛,居安思危,处进思退才是行事的妙法。

在任何情况下都须具有坚忍的品质,你的职位越高,这条准则越有必要。流言蜚语总是在进退两难,事无成果之时飞来。稳扎稳打比赢得俗气的吹捧喝彩要好一百倍,即使后效来得迟。我们要养成一种对事业的恒心,首先要培养自己对事业的嗜好,然后再培养一种不求速达的心理状态,循序渐进。

良臣为国计必深远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太后刚刚执掌赵国的政权不久,秦国就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说:“赵国必须用长安君作人质,我们方能出兵援赵。”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儿子,所以,赵太后不愿意这样做,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左右说:“如果再有人来劝说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我一定要当面唾他。”

此时,左师触龙说想见太后,赵太后很生气地等待着。触龙慢慢地走进去,到太后面前自己请罪说:“我的脚有毛病,走不快,以致好久没有来拜望太后您了。我在私下里宽恕自己,但又担心太后的身体也不太好,所以很想来拜见太后。”太后说:“我现在是靠车辇走路。”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没有减少吗?”赵太后说:“我只是喝粥而已。”触龙说:“我近来食欲不振,于是就去散步,每天行走三、四里路,饭量就稍有增加,身体也舒服了一些。”太后说:“我已不能这样做了。”这时,太后的面容稍微有了好转,怒气也消了一些。左师触龙说:“我有一个不肖的儿子叫舒旗,他年纪尚轻,没有什么本领。但是我已经老了,很爱怜他,我希望让他来做一名宫廷卫士来保卫王宫,我冒死来向太后说明我的请求。”

赵太后说:“好啊,有多大岁数了?”触龙说:“十五岁了,年龄虽然小,但我希望在我未死以前,能把他托付给大后。”太后说:“您也疼爱自己的儿子吗?”触龙说:“疼爱之情胜过太后您。”太后说:“我也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的。”触龙说:“我私下里以为您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完全错了,我爱燕后远不如爱长安君。”触龙说:“做父母的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为他们作长远的打算,当燕后初嫁时,您老人家跟着她,为她远行而悲伤。到后来她出嫁了,您也十分思念她。但到祭祖的时候则祝福她说:‘千万别让她回来。’因为您希望她的国家不要灭亡。这就是为她作长远的打算啊!您希望她的子孙能继承王位。”太后说:“很对。”

触龙说:“现在追溯到三代以前,到赵国的开国时赵烈侯的子孙被封侯的,今天还有人存在吗?”太后说:“没有了。”触龙说:“不但是赵国没有了,其他国家子孙封侯的,到今天还有继续存在的吗?”太后说:“没有了。”

触龙说:“所以说,近者灾祸就降临到这些人本身,远者则降临到他们的子孙身上。难道国君的子孙一定都是坏的吗?不是的,原因是他们位高而无功,俸禄丰厚而无所事事,所拥有的资财又太多了。现在,您老人家一再提高长安君的爵位,把丰腴的土地都封给他,又把国家的许多重宝送给他,如果现在不让他为国立功,有一天您老人家去世之后,那长安君又怎能自己在赵国立足呢?我认为您没有为长安君作长远的打算,所以我说您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

太后说:“您说得真是有道理啊!就听凭您安排使用他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百辆车子,到齐国去做了人质,接着齐国发兵救赵。赵国贤士子义听到了这一消息后说:“国君的儿子是至亲骨肉,同样也不能依靠无功的尊位和先人的俸禄而守住财宝,更何况做人臣的呢?”

今天看来,触龙所讲的道理并不复杂,但触龙所用的方法却是十分高明的。首先,触龙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对象,即一位十分钟爱自己儿子的母亲;其次,她又不是一位一般的母亲,而是执掌赵国大权的太后;第三,已经有许多人劝谏过了,太后不听,而且要对劝谏的人“唾其面”,对触龙也是“盛气而揖之”。所以,触龙如果要想用一般的方法去说服太后是不可能的。触龙说赵太后的过程可分为三步:一是“套近乎”,使太后在感情上转移了注意力,减少了对触龙的抵触情绪;二是表示要把自己的小儿子送到太后的身边当侍卫,表明自己爱护子女的态度;三是由此引出太后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的看法,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父母爱子女当为之计深远”的结论,使太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触龙的观点,送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

人之爱子女,要为之计深远,这恐怕就是大爱和小爱的区别了。

7.退己进人,谦让处世

欹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由于腹中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欠缺一些,也不要过分美满。

处处让人,处处谦退,处处居下,这就是老子先人后己、下己上人、损己益人、退己进人的广博教化。

吕东莱的《官箴》说:“做官的法则,只有三件事:一叫做清廉,二叫做谨慎,三叫做勤俭。懂得这三件事的人,就懂得节制自己了。然而世间治理的人,临财当事,就不能自我克制,经常自认为不会败露。世间贪污奸诈的人,大多这样而失败。持着不会败露的观念,就会无所不做了。然而事情往往会败露,并由不得自己。所以设身处事,警戒在于当初,不得不省察。即使利用权势和智慧,进行百般补治,幸而得免,损失已经太多了,还不如当初不那么做的好。”

治理贪的毛病,领导在于严刑,在于严罚,在于诛杀罪魁祸首。查出一两名权贵显赫、亲近宠幸的大官僚诛杀他,就会使卑贱疏远的人自我禁止了。这是作为最高领导综合治理政治官道的要法。身在百官之中的人,要以明大体、少欲望为要点。明大体,就有为有守;少欲望,就知足知止。做官要善于安守清廉,不受富贵的侵害。看重自己,懂得自己身重于天下,就会把外物看得轻淡,功名利禄,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心志了。在得到利益的时候,不仅要将自己看重,外物看得轻些,而且要把真正的名利看得清楚些。

贪小名的人,大名难立;贪小利的人,大利不到;贪小富的人,绝对没有大富的气象;贪小贵的人,绝成不了大贵人。自己处处不为名,将名声让给他人,然后大名能立;自己处处不要利,把利推让给他人,然后大利到来。大富大贵,大功大德,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对待别人要宽厚,当别人犯错误时,像他没犯过错误一样原谅他,这样才能使他心平气和地走向正路;要求自己则要严格,应在自己无过错时,设法找出自己的过错,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品学精进。无论是审察别人,还是审察自己,都必须坚守一个“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原则。所以说,待人要圆,律己要方。

郭子仪宽以待人,受诬不辩

唐朝汾阳王郭子仪受诬而不辩。一次,他父亲的坟墓被人盗了,有人怀疑是太监鱼朝思叫人干的,皇上召见郭子仪时,谈起这件事。

郭子仪只流眼泪,不提抓盗墓人或鱼朝思涉嫌之事。他说:“我长期带兵,不能完全禁止部下做些不好的事,比如士兵就有挖人家坟墓的。今日我父亲的墓被人偷了,这乃是老天爷的报应,不关别人的事。”这样一件事就这么算了,朝廷内不起一点波澜。

还有一次,鱼朝思邀请郭子仪游章敬寺。宰相元载当时专权,怕他们联合起来攻击自己,就先进行离间。他暗中派人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思将要对您做不利的事了。”言下是叫郭子仪不要去赴约。郭子仪不听,坚持要去。他手下的将士们要求全副武装随从,郭子仪也不答允。

他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天子的命令,敢害我吗?若有天子的命令,那你们这样做是干什么?是想违抗圣旨造反吗?”

他只带了几个家童仆人去见鱼朝思。鱼朝思见他这样轻车简从,连警卫人员都没有,惊奇地问他为什么,郭子仪说:“外边有人告诉我,您要趁这个机会害我。所以我特地不带警卫人员,免得您花费心思,等动手时多添麻烦。”

鱼朝思感动得流着眼泪说:“如果不是您这样一位忠厚长者,能不产生疑虑而准备刀枪前来吗?”

郭子仪能宽以待人,更能严以责己。还有一次,郭子仪的家仆在靠近皇家墓的地方杀猪宰羊,违犯了皇上的禁令。金吾将军裴谞马上报告皇上。当时郭子仪正被皇帝封为“尚文”,等于承认他是“父辈”,地位高得不能再高了。

有人劝裴谞说:“你这样做就不为郭令公的处境想一想,这不是要使他难堪吗?”

裴谞说:“我这样做,正是为郭令公的地位着想呀!郭令公功劳大声望高,皇上年轻又刚即位,没有什么威严,朝中大臣都去巴结郭令公了。我这是故意揭发他的小错误,让大家明白郭令公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做了错事,照样可以上告、揭发、批评。我这样做上可以尊重天子,下可以安定大臣,难道还不应该吗?”

对这样一个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的小军官,肚宽胆大的郭子仪既不怪他,也不害他,这真难得!所以明朝李赞认为,裴谞也是郭子仪的知己、郭子仪的忠臣,这是很有见地的评价。但他偏重于裴谞,殊不知没有郭子仪的肚量,哪会有裴谞的胆量!裴谞九分成全了郭子仪,而郭子仪却十分成全了裴谞。裴谞要不是碰上郭子仪而是鱼朝思、元载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像郭令公这样挨过整而不整人的人,真可以称得上是宽宏大量的“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