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良言
17490700000001

第1章 基础与技巧

“业余人士总是力求掌握曲线球之类的技巧,专家则练习腿上功夫。”这是难以言喻的象征与差异。我们大多数人羡慕专业人士精湛的技术和技巧,但是从来没有去想过是什么在支持着这些专业人士获得成功。

日本职业棒球队乐天利的王牌选手村田兆治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经历。

1973年,新教练金田正一来到乐天利执教,他见到村田第一句就是:“喂!你小子去年是怎么搞的,才胜了三次?”

“……”村田支支唔唔地不说话。

于是金田正一教练又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只胜了三次吗?”村田兆治老实地回答道:“不知道。”

“告诉你吧,因为总不跑步的原因。你投球的姿势是左膝弯折,然后猛提左膝。把屁股对着击球手,再使劲把球投出去吧?”

“是的。”村田应声道。

“这就是了,那意味着你比任何投球手用一只右腿支撑体重的时间都长。但是,因为你跑步的时间不够,右腿也好左腿也好肌肉都很弱,根本支撑不住你的体重!所以,你用一条右腿站立的时候,上半身总是歪斜的,平衡保持得不好。所以,无论如何,你首先得练跑步,要多跑才行!”

村田于是按照金田教练的说法去练习跑步。结果,下一年获得八胜,又跑了一年,这年获得了十二胜。这时相应地乐天利在职业棒球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培养身体素质是艰苦而单调的,但是没有基本的力量作为身体的支撑,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对于棒球运动员,首先要锻炼腿。正如金田教练所说:“无论如何,你首先得跑,要多跑才行。”

如果不锻练腿上的功夫,村田最终只不过是一个三流的投球手。从这一点来看,将跑步作为努力训练的中心,可谓是杰出的着眼。无疑,它才是导致村田投球成功的唯一的好点子。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个技术精湛的专家,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腿部力量”是否跑够支撑自己的身体平衡,保证自己的动作“不走形”。

任何基本功的训练都是漫长的艰苦过程,不像一些花里胡哨的技巧那样能立竿见影,哗众取宠,但它却是一切技巧的基础。

卖短袜的少年

不少人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仅仅是为了生计而需要它,可又没什么机会可以选择新的工作,这时候许多人的态度是:混。

我们先来讲一个美国作家威·莱·菲尔普斯的故事。在一个明朗的下午,这位作家去逛纽约的第五大道,突然想起来自己的袜子划破了,需要买双新的短袜。至于买一双什么样的,作家觉得那是无关紧要的。他看到第一家袜子店,就走了进去,一个年纪不到17岁的少年店员,迎面向他走来,询问到:“先生,您要什么?”“我想买双短袜。”作家看到这位少年眼睛闪着光芒,话语里含着激情。“您是否知道您来到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袜店”?作家一愣,发觉自己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他的需求仅仅是一双短袜,走进这家商店纯粹就是一种偶然。

少年从一个个货架上拖下一只只盒子,把里面的袜子展现在作家的面前,让他鉴赏。“等等,小伙子,我只要买一双!”作家有意提醒他。“这我知道,”少年说,“不过,我想让您看看这些袜子有多美,多漂亮,真是好看极了!”

少年的脸上洋溢着庄严和神圣的狂喜,像是在向作家启示他所信奉的宗教的玄理。作家立刻升起了对这个少年的兴趣,把买袜子的事情抛于脑后。作家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对那个少年说:“我的朋友,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热情,如果这份热情不只是因为你感到惊奇,或因为得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如果你能天天如此,把这种热心和激情保持下去,不到十年,你会成为美国的短袜大王。”

大多数人都是厌恶工作的,除了工作的前三天能够给他们带来从未经历过的新鲜感觉之外,他们可能从来就没有真正工作过。尤其像这种卖袜子的职业,更是让我们大多数人倒胃口,别提产生什么长久的关注与热情了。但是问题是,你做工作连起码的情趣都失去了,还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

英国分析哲学家罗素说过:“在现实生活中,建设性劳动的快乐是少数人特有的享受,然而这少数人的具体数字并不少。任何人,只要他是自己工作的主人,他就能够感受到这一点。其他所有认为自己工作有益且需要相当技巧的人均有同感。没有了自尊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而对自己工作引以为耻的人是没有自尊可言的。”

没有选择、无法改变时,至少还有一点可以选择改变:选择自己是去投入地享受还是被动地受折磨,是否改变自己的心态。

中国男足

我们时常想:“平时可以放松一点,到了关键的时刻再发挥好一点不就行了?”我们对自己说:“等到真正比赛的时候,我一定会怎样怎样,我一定会如何如何!”

你见过以往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训练吗?曾经有外籍教练这样评价当时的中国队:“这是一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队伍。”因为中国国家队的队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非常懒散,往往是练一会就休息半天。不认真听教练的指导,一个人摆些花架子,尽练些不实用的技术。这种平时懒散的作风已经在队伍里蔚然成风。即使是打一些教学比赛,也总是看到国家队的队员无精打采地在场上“走动”,一旦有一个球稍微传得大了一点,就懒得去追。当教练责怪他们的时候,他们常说一句话:“这又不是真正的比赛,干嘛那么正式呢?”

不错,这确实不是正式的比赛,但是平时的训练就不重要了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没有平时兢兢业业的千锤百炼,上了战场怎么能够对抗实力强大的敌人。反观其他足球发达国家的训练,都是高强度,高对抗,尽量能够使每场训练和比赛都符合真实比赛中的状况。

我们私底下的每一次训练和准备都是为我们的成功作准备,成功并非唾手可得,需要我们在成功的过程中抛头颅,洒热血,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够获得成功。那些轻视平时比赛,轻视平时训练,在比赛真正来临的时候只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那些在平时训练和准备过程中认真对待的人则相反,由于一直接受了高强度的模拟训练,他们更容易在关键的比赛中在关键的时刻表现出镇定的姿态,因为,在他们心中这无异于平时的一场简单的比赛和训练。更重要的是,任何行为方式与动作技巧都会受到巨大的习惯力量支配,并不是事到临头我想怎样就会怎样,平时懒散惯了的人,重要场合让他紧张十分钟他就会难以忍受。相反,如果平时就已然很严格地要求了自己,那么在一些紧要关头,他会比平时更认真。这二者如是相比较,其间距离相差可以说是天上地下了。

黎明前的黑暗

体育运动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生理极限,其实其他领域中也有这样的状况,很多人就在极限来临的那一瞬间放弃了。

当年上大学时,我有位同学叫小新,他原先并不喜欢音乐。有一天他在学校草坪上看到了一个同学的吉他表演,那潇洒的弹琴姿势,畅快淋漓的手法,美妙动人的节奏,使小新彻底地心醉了。他问那个同学能不能教他学,那位同学告诉他说:“去找阿竹吧,他比我强上十倍,跟着我你很快就学不到任何东西。”

小新依着同学的指点,找到了那个全校公认第一的吉他手,居然很顺利地成为了人家的记名弟子。为了激励自己学琴的兴趣并保持练习的状态,小新斥“巨资”买了一把韩国产的吉他。在好琴好师傅的帮助下,小新进步很快,一下子超过了练琴较他早得多的同学。小新有点得意,但又有点迷惘,因为在内心他知道自己的琴艺依然比师傅还差很远,他焦急地希望青出于蓝的日子早日来到。不料师傅毕业的日子竟如此快地到来了,胜于蓝的日子却没能并驾齐驱。师傅临别时嘱咐:“你要每天好好地练琴啊!”

每当想起这句话,小新就不由得打心眼儿里痛,因为他现在面对的是尘封将近半年之久的吉他——那个高价买来的韩国琴。他觉着自己很难有所突破提高,加上学业忙碌,他已许久不练琴了。就在师傅离开一周年那天下午,小新接到了久违的师傅从远方捎来的一封邮件,信里说:

“小新,离开你已经一年了,很想你。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一年来的坚持已经带来了你琴艺的突破。你现在已经能够轻松自如地应用各种技巧了吧?那天没有告诉你,这一年是你最难熬的日子,因为你虽然已经入门,但是要真正地成为一名高手,尚需要技巧的纯熟,这可能会耗费你一年的时间去反复锤炼。这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值得的,现在你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了,是吗?……”

那天晚上,小新把那把吉他仔细地擦试了一遍,忧郁地弹了几首曲子,然后默默无语地把琴收了起来,直到一年后我们毕业,我们再没见他弹过琴。前年我出差到他所在的城市,在他家客厅里又见到他那把琴。小新告诉我,工作后,他又拿起了琴,坚持练了下去,自觉又上了二个境界,他与阿竹始终保持着联系。他说:阿竹真是一个好老师。

当困难看起来难以克服时,放弃似乎是最容易摆脱困境的出路。尤其是在面临突破、上一个平台境界的时刻,往往总感觉长时间的徘徊不前,一种涅架般的痛苦。在生活中,很多人失败了,不是因为他们缺少知识和才能,而是他们放弃了。成功并不遥远,只不过你的耐性差了一点点。其实这时候往往就是黎明前的黑暗,越接近成功时,可能越艰苦难熬。

生活就是这样,成功者可能仅仅比我们这些失败者多忍耐了几分钟,他们就成功了。英语中有一句非常贴切的话来形容这种情形:一个英雄并不在于他比别人更勇敢,而在于他比其他人勇敢的时间多出了十分钟。

看热闹

“看热闹”是中国街头的特有风景之一。当那些人伸着脖子、探着头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他们也在告诉着别人:我的生活太无聊了!

有位退休的老大爷住在北京一条主要街道旁的高楼中。老人家一有空就要趴在窗户边看街上的热闹,有时候手里正干着什么事呢,听得街上传来一声刺耳的急刹车声,他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迅速地跑过来。甚至半夜三更也是如此,听到街上急刹车声,就要披衣起床看个究竟,如果真有事,马上就会下楼赶到现场去看。这不是笑话,是确有此人此事,他儿子就是我的一位朋友的朋友。

我们还经常会碰上这种情况:宽敞平坦的封闭式大马路,车走得好好的,忽然就走不动了,排成一条长长的车龙,缓慢地移动,心里想:前边肯定是发生交通事故了。等好不容易开到前边了,发现果然是出了事故。但可笑的是:往往是路边出的事故或另外一侧反方向车道的事故,并不在自己行驶的路线上。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条车道的拥挤,只是因为此条道上的司机的都要在经过的时候慢下来看一眼热闹,许多人甚至看得很有兴趣很仔细。中国道路上的堵车多是这样,一是因为出事故,二是因为看热闹,而在这种分神看热闹的过程中,又会出新的事故。

看热闹的人无非是出于好奇心,并不是要热心地帮助解决问题,这种人多半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很无聊,没有挑战刺激性,没有压力,悠哉悠哉,碰上点新鲜事儿,岂能轻易错过?

看热闹的人会从这些“热闹”中得到什么好处呢?一是满足一点好奇心,二是增加点谈资。那么坏处呢?一是耽误时间,有这些时间干点正事好不好;二是易使自己陷于是非之地,无助于解决问题,使自己出现新问题的概率比较大。

中国人喜欢看热闹、凑热闹是出了名的,有些不法分子常利用这点达到目的。比如说某些旅游景点或火车上,经常有人制造些“热闹”,吸引你去看,当你看进去时,再对你的财物下手。

“烧包”心理

“昨天我先生搞了两张内部票,我们看演出去了。”“你看这是我朋友刚给我从国外买回的香水。”“你去找某某办事啦,早说嘛,我认识他们总经理……”

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会有这么一两位的“烧包”,他们口无遮拦,时时刻刻都想向周围的人炫耀他的每一个收获和每一份优势,而不管你是否感兴趣或者心里是否舒服乐意。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烧包”们也有一定的可爱之处:他们胸无城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没多少防人之心,也更没有什么害人之心。和他们在一起,倒比较省心。

但是“烧包”们却常常让人不舒服甚至于得罪人,为什么呢?

首先,“烧包”们太爱夸张地弦耀自己的一点点优势与得意了,他们渴望处于中心和优势地位,处处要显摆自己。这种招摇过市的行为常常让人觉得刺眼、反感。

其次,“烧包”们要向人们炫耀优势,通常会以那些弱势人群为对象:自己有的,他们没有,这样才能在人家的恭维、羡慕中获得快感满足。大度宽容的人倒无所谓,碰上个小心眼的,就可能会觉得受伤害。也许是本无恶意,却惹出是非来。

再说“烧包”的这种肤浅也会让人瞧不起,真正有本领的人才不会这样呢。

美丽的遗憾

“我当时要是大胆向她表白就好了。”“我要是早点去这家公司应聘,哪会有他的戏呀!”大作家沈从文曾给自己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几条人生忠告,第一条就是摔倒了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

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已经摔倒了,只要能记住这次摔跤的教训就行了,再继续欣赏这个坑,顾影自怜,自怨自艾,于事无补,还把心情搞坏了;第二,这种欣赏会耽误以后的路程,而且由于心情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再摔跟头的概率反而会更大。

陶渊明说:觉今是而昨非。用今天的眼光与标准来评判昨天的事物,我们总会发现其中的诸多问题,有些遗憾可能还有机会去补救,但还有许许多多的遗憾则永无机会去弥补了。

我们每个人在对每件事做决策时,已知的确定性因素是决策的依据,但总会有许多未知的、不可确定的因素,需要我们用经验、能力去分析判断,这种感觉与判断同样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对现有信息的占有不可能完全充分,对未知因素的估计不可能完全正确,这就注定了摔跟头、犯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永不犯错的想法本身就是个错误。

摔跟头、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驻足于你砸的这个坑前,忘记了前行或是不敢向前,应吸取经验教训,养伤蓄力,再度向前。

不要总去“欣赏”那些坑,不要总把那些遗憾挂在嘴上心中。人生中会有数不清的遗憾,这本就是人生的魅力,十全十美的人生也许才是最没意思的人生呢!接着走下去,前边会有新的遗憾,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无论你的主观意愿如何,反对意见总是在所难免的。你的每一个观点,都会有与之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见解。

当你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发展新的思想,提高自我价值,但是千万不要屈服于别人的见解和情绪的压力而放弃自我,也不要打乱自己的计划安排,去应付这些无休止的指责,因为无论你怎样做,还是会有人反对你,你的成功事实是唯一对你有利的证明。“别跟猪打架——到时候你弄得一身泥,而它们却乐得很呢。”

二元论者

许多人有一种认死理儿的心理定式:任何事物都有对错好坏之分,非此即彼,他们以这种定式去衡量一切。

记得美国什么文献中曾有这样一句名言:在我们讨论问题时,不要开一条门缝,让真理溜进来。初读此话,不明所以,很长时间后方如梦方醒:它指的是我们不能以二元化的思维模式去简单断别多元化的世界,凡事都要分出是非曲直,都要讲出真理,是不可能的。而且会给许多人一个借口:真理在我手,以捍卫绝对真理的大棒去打击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

其实很多选择只是导致它们的结果各不相同,本身并不能够说明谁对谁错。就像你自己买了一件新衣服,总有人说好看,也总有人说不好看。众人的观点永远是不会相同的。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你应该明了,当我们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有权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结果,什么事情都不能被我们自己一下子都给占全了。

在现实生活中,绝对正确的选择是没有的。当我们把正确的帽子无意中扣到自己的头上的时候,我们就用那些所谓正确啊,合理啊,理性啊等等的框框围住了自己,使自己动弹不得。只有打破这些框框,我们才能摆脱优柔寡断的困境,使自己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更从容更切合实际地选择。

法律只能够决定一件事情合不合法,却不能决定它的对错。一个多世纪以前,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指出:“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我们所压制的是不是错误的意见。即使我们压制的是错误的意见,压制意见的做法也比错误意见本身更邪恶。”

每一个问题只可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这是很多人的想法。沿着这种思路,人最容易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不允许别人也对一下。他们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同时也要求别人来符合他们的意见,而不允许异样的声音。他们容易沉醉在自己设置的完美境界中,从来不去关心还有其他可能的存在。在他们的眼睛中,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大概都是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因为答案只有一个。

1969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盖尔曼教授曾援引过华盛顿大学物理系教授卡兰得拉一篇名为《气压计的故事》的文章,来说明“唯一标准答案者”的困惑。在这个故事中老师给他的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是:“试证明怎么用一个气压计测定一个高楼的高度。”卡兰得拉教授在这个故事中充当了一位试题的评分鉴定人。当他得知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把气压计拿到高楼顶部,用一根长绳子系住气压计,然后把气压计从楼顶往下坠,直到坠到楼底为止,然后通过度量绳子的长度来求出高楼的高度。这个答案在中国人的眼睛里绝对是一个大逆不道的答案,但是卡兰得拉教授却认为它完全正确,然后又鼓励这个学生写出更多有趣的答案。结果学生思如潮涌,一下子写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答案。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可是很多人却偏偏相信如果提出了一个问题就只能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同样,你很难找出一个纯粹的好人,也很难找出一个纯粹的坏人,大多数的人都是亦正亦邪的,很多“好”的成份以及“坏”的成份就在一个人身上不可思议地和谐地统一存在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视角不同,感受不同,结论自然不同。

美国高等法院法官霍姆斯说:“如果说,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在数学推理中是存在的话,在法律这样一门学科里则是不存在的。因为,法律解决的是生活中的问题,适用的也不是数学的逻辑,而是生活的逻辑。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有不止一个的答案。”

牺牲自己,迎合别人

有意识地牺牲自己而帮助别人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但许多人却在无意识不自觉地牺牲自己而迎合别人,这些人是失去自我的人。

你是否因为别人表露出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就改变自己的立场?你是否因为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而感到消沉、忧虑?你是否在饭馆吃饭时,饭菜的口味并不令你满意,而你不敢提出意见,或者退回去,因为这样你怕服务员会不高兴?你是否处心积虑寻求别人的赞许,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未能如愿时就情绪低落?

曾有位年轻朋友这样向我诉说他的苦恼:每当听到同事吆喝下班后一块去吃饭、喝酒、唱歌时,他便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中。按个人意愿,他一点也不想去,只希望回家好好休息,看书,听听音乐,静静地享受独处省思的乐趣。

但是他知道若是把这些想法讲出来作为婉拒的理由,会被同事取笑而成为笑柄。于是他压下了自己的意愿,顺从同事的模式,在喧闹、放荡、嬉笑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吃喝玩乐的夜晚。

他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痛恨自己,想改变这种令他厌恶的上班式无味之友谊,想大声向同事们说“不”,可又总提不起勇气。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头被人牵来牵去的猪。

还有一位书生气很浓的朋友下海经商。朋友们都说他不是一块经商的料:不抽烟、不喝酒、不会拉关系,不会与人讨价还价等等,好像商人应具备的资质他全没有。但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他的公司在经过了一段艰难的沉寂之后,竟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他说:我只做好了最基本的几点,以诚待人,守诺守信,保证质量,客户们刚开始有些不习惯,现在都挺喜欢同我打交道的,省心省力还踏实。

有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或大家都习惯的做法未必是完全正确的,也未必适合于你,只要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坚持一下又何妨?

一旦寻求别人的认同、赏识和赞赏成为你的一种需要,并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潜意识的习惯,要想做到保持自我并逐渐进步就很困难了。如果你非要得到别人的夸奖不可,并常常向他人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有人愿意坦诚相见了。有些人虽然会奉献出他们的赞美之辞,但其内心未必对你有什么好感。同样,你更容易无法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想法,你会为了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观点,甚至牺牲自己的价值。

与猪打架的人

在别人指责我们或者对我们进行攻击的时候,我们就会方寸大乱,手足无措。其实你应知道: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令所有的人都满意。

有一位咨询专家在做一次大型的演讲,当时有一名听众显然难以接受他的某些观点。最后这位观众再也忍不住了,他抓住演讲人提出的一个枝节上的问题发难,说出了许多带有侮辱性的话。他企图使演讲人上钩,诱使他卷入一场无意义的舌战。可是,演讲者在听到这一大通发难之辞后,只是说了声“OK”,便继续进行他的演讲。他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不敬之辞,从而表明他不会依照别人的思想感情来确定他自己的价值。这样,发难者自然是自讨没趣了。

无论你的主观意愿如何,反对意见总是在所难免的。你的每一个观点,都会有与之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见解。当你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发展新的思想,提高自我价值,但是千万不要屈服于别人的见解和情绪的压力而放弃自我,也不要打乱自己的计划安排,去应付这些无休止的指责,因为无论你怎样做,还是会有人反对你,你的成功事实是唯一对你有利的证明。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的一次谈话中说:“如果要我读一遍针对我的指责,更不用说逐一作出相应的辩解,那我还不如辞职算了。我在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尽力工作,而且将始终不渝。如果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那些反对意见就会不攻自破;如果事实最后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有十个天使启示说我是正确的,也无济于事。”

况且有些无事生非的人是一种习惯性的找碴生事,如果你受他们影响或分散精力去反击,那就如同艾伯拉姆斯将军说的那样:“别跟猪打架——到时候你弄得一身泥,而它们却乐得很呢。”

举轻若重

总把专业术语和名词挂在嘴上,是卖弄知识呢,还是透露自己的狂妄和浅薄?

真正成功的人与智者,是那些能把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人。浅薄的人则喜欢卖弄自己的专业知识,他们喜欢对你说几个乱七八糟的术语,看到你吃惊的表情之后来一句:“不懂就不要和我说嘛!”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说明自己很牛。其实越让人不理解的东西,就越得不到众人的支持;得不到众人的支持,就意味着没有市场。你看看现在的家用电器,越来越简单,从来没有哪一个电器上说你一定要先懂得某个分子物理学的科学原理才能够正常地使用。

拿电脑说来,从basic高级语言到今天的windows系列都十分强调简单而不是复杂和专业,你现在只用点点windows的图标就能完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不是说你一定要掌握了专业人士的技术和知识,懂得计算机的机器语言才能使用。谁都不懂怎样使用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好东西,好东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它简单。人也一样,如果你说大家都不懂的话,满口术语,未必能够打动人,也未必是什么真正的学问。

我们有时候在和并非自己专业的人交流的时候就不能把握得恰到好处。因为自己的所学的就是这些概念,所以我们在与其他人交流的时候,也常常提到自己专业上的概念和原理而又不加解释,弄得别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而我们却以别人不懂来作为评判自己的标准,自己说的东西别人不懂的越多,就证明自己越有知识,水平越高。真的是这样吗?恐怕未必。只不过术业有专攻,每人的兴趣不同爱好不同,所以掌握的东西也一定不同,如此而已。

我们经常会看到,真正的大师在讲话和写文章时,往往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把许多深奥的东西表述得简单透彻,通俗易懂;而许多刚入门的年轻人却满口术语,过于标榜、卖弄自己的一点专业水平。其实这种表现往往只是给自己的低水平作出一个准确的注解而已。把你的专业术语和名词放在学术论文中献给导师,日常生活中还是讲些日常用语为妙。

诺言

遵守承诺一向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但有的时候,由于一些不可预料因素的出现,你会处于一个艰难的境地:是打肿脸充胖子呢?还是冒着失信的危险?

生活中我们常常充满了矛盾的选择,在我们对别人承诺以后,可能会发生一些紧急的情况,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选择一个并不意味着对另外一个不负责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涉及到重要性、责任和义务的问题。需要是最根本的原因,而欲望则无止境。在各种需要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考虑责任和义务。认为自己的诺言就是永远不可更改,只能够说是一种顽固,而不能说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王先生由于吃了一种不知名的蘑菇,不小心食物中毒,整夜呕吐不已,不仅觉得浑身发冷,胃痉挛更使他几乎难以招架。虽然隔天还是有点不大舒服,他还是准时到了饭店,去参加小马的婚礼。没到半小时,王先生就支持不住了,一下子倒在了地上,小马急忙招呼人抬住他,匆匆忙忙打了辆车,去了最近一家医院的急诊室。一经诊断,发现王先生由于食物中毒以后没有好好休息,已经发了高烧,而且有危险的脱水现象。王先生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在逐渐恢复,当别人问他为什么当天不打电话给小马,告诉小马自己的身体不舒服,不能去参加婚礼。王先生则有他的说法:“我已经答应小马了呀!我这个人一向是信守诺言的,因此就算自己再困难,怎么也得做好自己答应别人的事情。”

王先生在这里口口声声说要为答应别人的事情赴汤蹈火,而且必须把这件事情做好,可是他真的能够做到吗?在故事里我们看到,王先生的到场并没有给婚礼增加喜庆气氛,反而由于他不幸病倒当场,给人家添了大麻烦,帮了一个倒忙。这绝对是好心办了坏事。

一位警察答应在家照顾病危中的妻子,可是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传来的紧急命令,要他马上去解救10个处于危难之中的人。他该怎么办?

一位外科医生一直在盼望女儿毕业典礼的到来,他已经答应去参加这个女儿一生中只有一次的重大活动。所有的宾客都到场了,还有20分钟大会就要开始,可是他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让他回去给一位发生意外事故重伤的人做手术,挽救他的性命。这位外科医生应该如何抉择?

事事强求信守诺言的人非常贪心,他们谁都不想得罪,他们每一种责任都想完成,他们想把事情做得最美,希望每一件事情上自己都能够左右逢源,处处得志,十全十美。但是世事难预料,我们把世界上的事情变数都自己一个人承担下来,太高地估计自己了吧?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一成不变的事情,苛求信守所有诺言显然也只是痴心妄想。

再者,最好在做出承诺时就给自己留点退路,话通常不要说得那么绝对才好。

过分的关心

前两年有本畅销书叫《绝对隐私》,随后跟风出了一堆“隐私”书。看来喜欢知道别人隐私的人还真不少。

人际沟通专家指出,如果一个人老是喜欢追问别人的不幸或者隐私,往往就会变成不受欢迎的人。所以除非是涉及到工作上的问题并且你打算承担全部的责任,否则最好不要挖别人的隐私。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同事,也应该尽量尊重他的隐私。有时,旁人过度的关心反而会帮了倒忙。尤其是当一个人正在承受痛苦时,通常他可能需要的是疗伤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静静地呆一会儿。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在他们耳边唠唠叨叨更叫人心烦了。

西方有一句很精彩的谚语“curiosity can kill the cat”,也就是说好奇心是致命的,会死人的。在东方人们也常说“打听人机的人,易遭人怨;泄露天机的人,易遭天谴”。现在好像是由于流行商务通、掌上电脑,有时候经常是初次见面,就详细地询问别人的生日喜好或者家庭情况。有的人认为这是办事情的好方法,结交陌生人的好手段。因为他们相信,一旦一个人把比较私人性质的事情告诉你的话,就会对你产生特别的依赖和信任。真的是这样吗?

的确,要跟一个人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分享他的秘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常常会使用各种手段,他们可以为你算命,为你填表,为你做心理测验的游戏,也可以用他们的秘密来交换你的秘密,甚至用“假秘密”交换你的“真秘密”。但是每个人在他对你说出他的秘密之后,都可能不安心,因为他不知道你会不会把他的秘密说出去。所以,最简单的方法,他也会要求你说出你的秘密。这就好比黑社会,对于新加入的成员,为了考验他的忠诚,要他去执行一个任务,或者在械斗杀人时,把枪交给新手,让他补上那要命的一枪。照做了,就是共犯,从此脱不了身。所以,如果别人对你说出了他的秘密,同时也交换了你的秘密,你就要小心了,如果你说出他的,他也一定会说出你的。

如果事情真是那么单纯倒好了,问题是如果你在参加黑社会的时候没有冲上去开那一枪,或者你不愿意说出你的秘密,再或者你真是没有什么东西好说的话,恐怕你也要倒霉,那一枪很可能就要打在你的头上,就算对方没有枪,不能立刻对付你,在他的心底,也一定会暗含杀机。因为你知道他的东西太多,他却没有牵制你的把柄,有一天,发生危险,你难保他不会对你趁机落井下石毁灭活口。

古语云:“交浅而言深,既为君子所忌,亦为小人所薄。”别人的隐私我们没必要知道,自己的隐私也没必要去诉别人,适当的距离是人际交往最需要把握的尺寸。

批评之箭

我批评你是为了你好,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明白?

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史金诺经由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久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久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的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会招致怨恨。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我们身边的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状况,一点好处都没有。

卡耐基在他的大作《挑战人性的弱点》一书中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一家营建公司的安全检查员,他的职责是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没有戴上安全帽。一开始当他发现有不戴安全帽的违规行为时,他便利用职位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常显得不悦,而且等他一离开,便又常常把帽子拿掉表示对抗。于是他总结经验改变方式,他看到有工人不戴安全帽,就问是不是帽子戴起来不舒服,或是帽子的尺寸不合适。并且用愉快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时最好戴上。这样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很多,也没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往往都是不经意地脱口而出,而且还会声明:“我这是对事不对人,也是为了你好。”但是这并不能减轻批评对别人的伤害,也不能减少批评所带来的负作用。还有一些人似乎养成了不以为然的坏习惯,他们动不动就批评、指责他人,好像不如此不足以显示他的权威力量。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射出批评之箭,中伤他人:“你怎么总是这样,说过你多少回了。”其结果往往是要么伤害他人,要么被人抵挡,弄得自己反被人伤害,弄得个头破血流。

美国公认的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在年轻的时候,不仅喜欢评论是非,而且还经常发表文章讽刺别人。有一次,他在一个镇上的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讽刺某位自视甚高的政客,全镇的人轰然引为笑料,结果那个政客极端愤怒,要求和林肯决斗,以便维持自己的荣誉。幸好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了他们,才终止了决斗。这是林肯一生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事情,在生死的边缘处也让他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的艺术。从此以后,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再任意嘲弄人了。也正式从那时开始,林肯开始逐渐地向一个伟大的总统目标迈进。

可以说,大部分批评者的动机都是好的,许多人也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但这种方式却仍难以被大部分人所接受,而且往往达不到预计的效果,也许我们应该尝试一些更为妥当的方式。

知人之明

一个人要想认识自己都很困难,就别说别人了。可就有许多人轻易地对人做出各种结论。

我们时常在生活中习惯这样评价一个人:“这个人实在是太差了,这件事情都做不好。”于是我们在心里刻上了这个人的印象,我们以后就沿着这个思考方向去想这个人,始终觉得他没有前途。但是我们也常常发现自己判断错了,那个人居然出奇地获得了成功。于是我们也立马改变自己的观点,跟别人说:“这个人我早就看出他的才能了,你看,今天终于获得了成功。”

让我们来看看松下幸之助是怎样识人的:大正十二年,也就是关东大地震那年。年末的一天,松下先生走进工厂的锻冶车间,看到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个子师傅正在开着车床,便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我是H工厂的,借用一下车床。”他回答。这人留着长发,看上去不像是锻冶车间的工匠,乍一看倒像是搞美术的学生。H工厂是松下的委托加工厂,按约定有紧急的修理业务或用车床时可以随时使用松下的锻冶车间。这个年轻人遇上了东京大地震,来大阪求职,说是最近刚进了H工厂。观察了一会儿他干活的样子,松下觉得他手脚麻利,动作在行,有熟练的技术。几天后,松下见到H工厂的老板时问到了这个青年人。“那人不行,不满太多,对我厂里的事情这啦那啦地净是意见!”听到这话,松下觉得很有意思,马上就把那个青年要来聘用了他。这个22岁的青年就是后来的松下副社长中尾哲二郎。要成就非凡的事业,必须先具备非凡的眼光,那些成功企业家的故事一再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看一个人要看他的能力,看他能够为公司做多少贡献,而不是在一两次接触之后,就给人家“盖棺定论”,这样常常会把英雄当成了狗熊,失去了提高自己或者招纳贤士的机会。

而且,通常情况下,人发挥自己的才能需要一个合适的空间和岗位。这个客观环境有时需要自己争取创造,但如果领导能慧眼识荆,则就会更快更好地发挥人才的效用,而不至于造成浪费。

综合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真实才干与潜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很多时候不宜匆忙地下结论,而应多换些角度仔细观察,也应该多给年轻人、下属一些表现才华的机会,比如换换工作岗位,适当地交办一些有难度的事情等。

众所周知的是刘邦与韩信的故事。韩信不被项羽看好,转投刘邦,而刘邦也并没拿他当回事,只给了一个小小的“中尉排长”。在这个位置上,韩信的本领根本无从施展,多亏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才有了数百年的汉家江山。此类的正反面例子都很多,知人、用人可谓是天底下的第一大学问。

有很多人都是非常感性地一次就把对一个人的答案想好,很长时间都不能改变。还有的时候,我们评价另外一个人,仅仅凭借的是其是否对应自己的个人口味,因对方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惯、言谈举止等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对其作出否定的评价,或因其在某些方面与自己合拍就全面肯定他。我们不希望别人片面地对待自己,那么自己也不要片面地对待别人。

我脾气不好,多原谅

你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大加辩护:“人嘛,总都有生气发火的时候”、“我要不把肚子里的火发出来,非得憋死我不可”。在这种借口之下,你总是不停地大发雷霆,想让别人都怕你发怒的样子。

有这样一位妈妈,她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每当孩子淘气时,她总是大发脾气。可是,她越发脾气,孩子们就越淘气。她惩罚他们,把他们关在屋里,大声叫骂,激怒不已。与其说她在当妈妈带孩子不如说她在带兵打仗。她光知道大声叫骂,一天下来,犹如从战场归来,累得精疲力尽。你看,孩子们知道他们淘气准会惹妈妈生气,可他们仍然不听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愤怒就是这样捉弄人:它根本不能改变别人,只能使别人更想控制动怒的人,或更加与你对抗。如果要上面提到的孩子们说出他们淘气的理由,他们或许会这样告诉你:“知道怎么样让妈妈动怒吗?只要说这样的一句话,做那样一件事情,就可以控制她,让她气得头脑发昏。你会在屋里给关上一会,那是无所谓的;多好玩呀,我们应该这样多逗逗她,看看她会气成什么样!”

每当你以自己愤怒的表现来对待别人的某种行为时,你常常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好好行事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而且会喜欢你。”然而,别人永远不会理解你,也不会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我行我素的。世界就是如此,我们不可能期待别人永远顺着自己的意愿,照顾到自己的感受,这一现实永远不可能改变。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情动怒就是自寻烦恼。每当你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不喜欢的事情动怒,你其实是不能正视现实,不过是让自己接受自己情感的折磨罢了。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经常在向别人咆哮之后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脾气不好。这更是一种要命的误区;你为什么不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反而要别人努力地去宽容你?

当年上大学时,我们班上有位女孩,从小就让父母兄长给宠坏了,娇滴滴的,动不动就撒娇邀宠,班里的同学都让着她,可唯有一位女同学敢教训她,而不在意她那委曲的?目水。这位女同学说:她喜欢、习惯被人宠是她自己的事;但是否宠她是我的权利,她应该改正她自己,而不是以此为借口去要求别人来迁就她。

好话也要说前边

“本来想多给他们点钱的,但他们活干成这个样子,算了吧。”其实把话说在前边,你就会得到好的服务。

台湾作家刘墉讲过自己经历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叫印刷工人送来印好的新书。书很多,堆了一摞又一摞。因为堆得不整齐,他特别请工人们别堆得太高,以免倒下来伤人。几千本书,总算堆完了。他看工人们忙得大汗淋漓,于是除了运费还给了他们不少小费。看到小费,工人们很不好意思地说:“早知道您要给小费,我们应该给您特别堆整齐一点。”说着再跑到书堆前想重新整理一下,但是几千本书已经都摞好了,再推也没有用。从这件事情上,刘墉先生自称得到了一个不小的教训:在国内没有给小费的习惯,所以如果你希望服务更好一点而给小费,最好当着面事前先说清楚。有处罚的原则,也应该事先说好。

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激励效应。人的内心中常常存在着需求激励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则要通过本人对自己的鼓励或者外部的激励来完成。缺乏激励就会导致人没有足够的热情。我们这里谈到的现象就和人对外部激励的需求有关。激励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激励可以看作是把事情完成后的小费,而消极的激励则可认为是如果事情办不好、完不成的惩罚。

笔者本人曾有几次搬家的经历。搬家公司的工人把大件家具和电器给你搬到新居后,往往搬进门就算完事,而懒得给你摆放到指定位置。也许从他们的标准来说,门对门嘛,我给你搬进门就算完事。但对我们而言,挪动这些大件却是一件很吃力的事,往往想请他们顺手给摆放一下。但第一次搬家时,工人以各种理由推脱了,我们只好自己动手干,本来想多给他们些钱的想法自然也就算了。以后几次搬家时,我就学乖了,把好话也说到前边,于是双方皆大欢喜。

所以说,不只是丑话说前边,好话也应说在前边。

对领导敬而远之

怕与领导接触、躲得远远的人不但不会让领导了解你,而且非常容易给上司留下一种消极怕事和不主动的印象。这会使他误会你是因为能力不足才这样做,久而久之他就会更加确认你在他心目中的印象,从而完全把你列入无能力又无勇气的等级行列中了。

小陈是一个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专业成绩相当好,而且为人也很热情,知道他的人无不伸出大拇指来称赞他。可是技术归技术,人缘归人缘,小陈无论怎么努力好象都得不到上司的赏识。为此,小陈很苦恼也很消沉。后来远在异地的父亲来北京看望小陈,得知他的情况后,仔细在脑中分析了一番,然后对忧郁的儿子说:“孩子,你什么都不差。但是做人啊,一定要大胆一点,你与群众关系好是应该的,但不该总躲着领导,不是去巴结他,而是正常积极地接触,你的领导会喜欢你的。”

这一招果然奏效,不久小陈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部门经理。后来我们从小陈父亲那里才得知,小陈从小就胆子比较小,在上学的时候就因为不善于和老师交往,见了老师就像耗子见了猫一样,总觉得心里害怕,所以一直都默默无闻。甚至在高中的时候为班上做了很多事情,但是由于不知道经常和老师沟通交流,连一次三好学生都没有评上。做父亲的当然了解小陈的脾气了,这回来了,了解情况后就逼着小陈跨出这艰难的却很有意义的一步。最后真的成功了,小陈从此之后,面对上司再也不紧张了。

对自己的上司敬而远之,不敢与之接触这在我们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情况。又没有做亏心事,干嘛要怕见到上司呢?与上司良好的交流往往能够让上司更加了解你,或者是激发他对你的兴趣。在他用人的时候,他才会自然的想到你。可是我们有的人,在公司举办休闲联欢,领导们的兴致也很不错,加入了欢乐的队伍之后,他的一举一动立刻变得不自然起来。不一会,他就因为受不了领导在场的气氛,离开大家,独自一个人坐到角落里喝咖啡。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过很多回,但是他们好象天生就是畏惧领导,一次都不敢出头。他们害怕在领导面前抛头露脸,甚至在午餐的时候遇到上司,不是主动打招呼,而是假装没看见,远远地就避了开去。有时候,自己的上司不在,主管找上门来,也畏缩在一旁,一概装作不知道,马虎应付了事。

面对上司,大可不必过分紧张,上司又不是老虎,并不会随便吃人的。偶尔在公众场合见到自己的上司,不必理会对方是否认得你,大大方方地打个招呼有什么了不起?躲避和退让会让别人觉得你没有礼貌。但是也不必多说话,以免打扰上司的正常安排。离去的时候,别忘了也招呼上司一声,让他觉得你这人还不错,心中有他。上司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人,应抱着为了公司也为了自己的态度努力办事情,给上司一个良好的印象,也为自己的才华不被埋没出一分力。如果上司主动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说聚会、野营、春游等,应该学会愉快地接受,好好享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之后,也别忘了表达自己的谢意。这样有利于你们互相了解,也有利于大家齐心协力把公司的工作搞好,真是一石二鸟两全其美的处世方法,何乐而不为之?

对领导的态度是尊重中稍带些热情为好,自然而大方,没必要躲得远远的,也不宜过分亲热巴结,低三下四。说到底,一切的基础都是你的实力、水平,与领导的交往只是人际交往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而已。

办公室里的爱情

办公室里的恋情常常都是以不欢而散成为其最后的结局,而且浪漫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动不动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负面的批评一般大于正面的肯定。办公室爱情受到质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有违工作的伦理。因为,“公平、公正、客观”很可能会在两个人的私人关系中被质疑。谁能够相信亲密无间的情侣不会在工作上互相偏袒对方呢?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绝对不是没有根据的胡说,心理学家指出,得到异性的赏识是男男女女们潜意识中非常渴望的一种认可需求。所以,在众多的办公室中,不时会有一些工作之外的微妙因素在起作用。不论是耳闻还是目击,办公室里总是有一大箩筐的艳事不停流传:谁跟谁好,谁跟谁有意思,看见谁和谁又在一起了,谁又和谁分手了……

没有人能够否认,办公室确实是一个培养男女感情的好场所。法国女作家维耶娜对办公室里两性之间的距离的描述为:“办公室内,两性之间的距离最大不超过三尺。”她认为办公室两性之间最喜欢的姿势是和对方隔着一张桌子坐着,而中间的宽度即为三尺。在这么近的距离内,有时候不由得你不胡思乱想。假如你有幸目睹一位潇洒男士干起工作来干练、自信的模样,你很难不对他产生倾慕;同样的,如果你看到一位仪态优雅、容貌秀丽的女士从影印间走出来,你恐怕也很难忍住对她的心神向往。

办公室促成感情融合的原因也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近距离,同时也是和心理上的亲近分不开的。大多数办公室恋情的故事开头都是一样的,由于常常是两个条件相同的异性被分在了一起,共同完成了一件差事,经常一起加班、出差、吃午饭,结果呢?当然是很容易产出点什么果实了。像这种同事之间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情愫,很容易就变成相濡以沫的爱情。而且,工作关系愈密切,滋生爱情的机会就越大。

办公室毕竟不比家里,在一个强调等级和地位的环境,两性之间的密切关系绝对是危险的。你或许不以为然地反驳认为自己可以不受私情影响,绝对可以做到公私分明。但是,俗话说得好:“公道来自人心。”到了那个时候,恋情是否真的会影响工作精神与办事能力,通常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周围的同事与老板究竟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因为他们总是把自己认定的标准(而不是你认定的标准)当成真正的事实。

一般而言,多数企业不喜欢内部出现任何形式的男女关系,老板更不欣赏那些没有把精神全部放在业务上面的人。台湾的很多公司甚至明文规定,禁止员工之间谈恋爱,任何触犯禁忌的人都要被迫换工作。某些作风开明的公司,譬如美国花旗银行,也规定彼此在工作岗位上不得为直系亲属关系,万一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其中一人必须调到其他部门。

人际关系专家欧恩·爱德华就曾经提出警告说:“办公室爱情比办公室政治更需要高明的技巧、冷静的头脑,否则无法得到善果。”

我们知道,爱情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倘若我们真的在办公室里发现了意中人而共坠爱河怎么办?难道说就一定要慧剑斩情丝?当然不需要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但也要“舍卒保车”,最好其中一位能另谋高就,最不济也要调到另一个部门工作。这不仅是工作上的便利,也是夫妻之间处好关系的一个前提。

没有人领情

这些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有什么可值得称赞的?

有一个美国农妇在劳累了一天之后,为干活的几个男人准备了一大堆干草当晚餐。愤怒的男人问她是不是疯了,农妇答道:“嘿,我怎么知道你们会在意呢?20年来,我一直煮饭给你们吃,你们从不吭声,也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你们并不吃干草啊!”

在美国曾有人做过一项对离婚妇女的调查:在对家庭生活不满意的众多原因中,比例最高的一项就是:“没有人领情”。我相信,许多对家庭不满的男人也许也有同样的理由。虽然我们自己也常常心里感谢另一半所做的一切,却从来没有说出或者不懂得如何说出自己的感激之情。不知道适时表达出自己的赞赏之情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一个毛病。世界著名的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也把它列为人性的一大弱点。

在简单而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留意的话,很多东西都是值得赞赏的。儿女从学校里带回一份考得不错的成绩单,我们应该赞赏他们,这样他们会继续努力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妻子买了一件新衣服,我们应该赞赏她的眼光,这样的话,她穿起来的时候就会既漂亮又迷人;当疲累的店员耐心地拿出货物让我们一一挑选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称赞他们优秀的服务态度……但是,可惜的是,我们常常在这个时候,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理所当然,说不出一句赞赏的话来。对这个美德的忽略,真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所有的这一切,看起来每个人都在做着份内应该做的事而已,没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这种想法不能说是错,但至少是不完全正确:我们忽略了他人的努力、热情与进步,没有促使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人做事情的动机不外乎两点:性冲动和渴望伟大。美国学识最为渊博的哲学家之一约翰·杜威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何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对他人施以称赞之辞?

在社会的大流水生产线上,我们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自己份内的事。你在给别人提供着服务,同时也在享用着别人给你提供的服务,你需要得到赞美和肯定,别人亦是这样,如果大家都吝惜的话,结局就是谁也不付出谁也得不到,那该多么可怕。

懒得打招呼

许多人在与人交往时,往往会把自己置于一个退缩防守的状态,这样会使人际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记得我们在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几乎所有系都有人认识他。我看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比较大胆地和他打招呼,即使是仅仅见过一面、曾经在一起踢过一次足球的人,他也总是热情地和人家打招呼。这样久而久之,不熟的人也就变得熟了起来;不认识的人也就成了朋友,交际圈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由于他在认识人方面的“杰出成就”,我们有同学戏称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认识他的人。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断地结识新的朋友。总的来说有的人交际圈比较广,有的人交际圈就比较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在别人为自己介绍他的朋友的时候,总是迅速地伸出手来和那个朋友的朋友握手,然后说一声:“幸会!”我们也常常看到有的人在别人为自己介绍他的朋友的时候,总是羞羞答答不好意思,直到人家对方主动地伸出了手才勉强地把自己的手也伸出来应付一下,并没有结识一位新朋友的兴趣与诚意。这是两种不同的处世方式,很明显前一种人的交际圈子大,后一种人的交际圈子小。我并不是说,交际圈子小的人就绝对的不好,但是身处于一个社会环境里,多点朋友总会好办事情,愿交新朋友也是一种积极心态的表现。

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呢?很多人在与别人面对面的一刹那并不是没有打招呼的欲望,只是他们可能想:他还记得我么?他愿意理我么?我会不会打扰他呢?就因为脑海中的几个问号,就迅速地把自己退缩到一个坚固的防守工事中来,错过了一个建立感情投资的机会。

其实人们并不像他想的那样不容易交往,也很少有人会在大街上思考导弹升天、卫星落地的大事,即使是认错了人,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打招呼,最坏也不过是得到一个惊异的眼神,而大多也会回报给你一个善意的微笑。你看,打一个招呼并不会使你失去什么,而它带给你的回报却是令你难以想像的。那可能是一个新的工作机会,或是一段新的友谊,甚至是你梦寐以求的爱情。而一点点的不自信,就会令你失去这一切。

“别的意思”

我又没什么别的意思,只不过是关心关心她们而已,怎么就搞得流言四起呢?

小吕曾是我在公司里的同事,我们当时同住一个单身宿舍,所以我对他很了解。小吕这个人不错,就是有个特点,喜欢和女同志聊天攀谈。作为一个男人,他其实只是更想在异性跟前表现自己而已,有时候和她们攀谈也不过是想知道自己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助她们。每次和熟识的女性同志相遇,小吕都会主动地凑上去,热情地问长问短,从不厌烦。有一次,另一个科室的一位女同志曾问我:“你宿舍那个小吕是怎么回事?每次见到女人就滔滔不绝跟人家说话,女同志都挺烦他的。”我心里明白,其实小吕只不过是想跟公司里的女同志们都搞好关系而已,他心地是很善良的。但是,在众人的眼中,他显然被归入了比较“色”的人群中。

所以说对女人热心肠的男人不一定有好果子吃。热情过度只会激发女性本性中的防卫情绪,从而把好事情给弄糟了。与女性交往必须学会把握分寸,缺乏分寸的言语会对你和女性的交流产生障碍。因为女性比男性更敏感,她们会认为你不怀好意,动机不良。有时候过于热情的问话容易产生突兀的问题,一旦触及女性较为私人的话题,很可能被她们视为你闯进了她们的“禁区”,甚至可能让她们感到难堪。

除非女性乐意主动告诉你,否则,千万不要随意打听,更不要刨根问底。因为,在女性面前随便说话,这本身就是不礼貌的。女性只有面对自己信任的人,才会坦率地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对方,平时她们最渴望别人的尊重,希望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与女性交往更要注意影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同样,一个总爱往男人堆中泡的女性也不见得受人欢迎,异性之间的距离尺度应有一个适度的分寸。

尊姓大名

“你叫什么名字来着?你瞧我这记性,总记不住人家名字,对不起。”

在与人谈话的过程中,有些人很少提到他人的名字,更有甚者他们总是忘记别人的名字。当你怎么也想不起对方的姓名时,对方会认为你重视他吗?一个连人家名字都忘记的人,当然不会引起对方的好感和兴趣,这样便影响你进一步与人交往。

姓名不仅是一个人的符号,更是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你或许会有这种经验,当小孩出生时,双亲为了希望他将来能够成功、幸福,千挑百选地为他命名。从懂事以来,这个一听到就会令人亲切的名字,不知道被唤过多少回。历经几十年,由自己的口中说出,手中写出,大家都对自己的名字有种莫名的感情,自然会非常重视它。然而,如此重要的名字有时候竟然被人写错,被人忘记,或是公司的上司无视它的存在,随口说“喂,你来一下……”。被如此对待,没有人会心里愉快的。

多数人没有记住别人姓名,只因为他们没有下必要的工夫与精力把姓名牢记在心。他们为自己找理由:他们太忙。但他们大概不会比美国总统罗斯福更忙,日理万机的罗斯福甚至对于所接触的机械师的的名字也努力下工夫去记忆追想。罗斯福知道一种最简单最重要的获得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他人的姓名,使别人感觉重要——但是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在这个细节上去努力这样做过呢?

一个政治家的第一课就是:“想起选举人的姓名就是从政之才,忘记就是湮没。”很多时候,我们被介绍给一位陌生人,交谈了几分钟,在临别的时候,连那人姓什么都不记得。其实,记住人的名字并不是很困难,听完介绍后要立即在心中将它默念几遍,分手后要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把这个人所有的资料尽快梳理一遍,这样印象就会比较深刻。当然,我们手头有很多的东西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别人的姓名,比如名片夹、电子记事簿都是很好的工具,但是由于我们在这方面注意力常常不足,所以这些东西很多时候在见了面才想起来用,等你匆忙之下翻阅你的名片夹,查找电子记事簿的时候,也许那位被你“漠视”的老兄早已暗下决心,无论你的条件多么好,你的任何要求他都会对你说“No! ”

借钱的艺术

“这家伙借这么多钱,连个借条都不打,万一……”、“这家伙又来借书了,真烦人。”

在现实生活中,谁也免不了向别人借点什么东西或钱应急一用,谁也有被别人借东西的体会,这应该说是人情往来的正常内容之一。借钱借物,当然要奉还,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但除了要还以外,还有许多常人忽略的小地方也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首先是借钱的问题。

一则是借了就一定要还。有的时候我们临时手边不凑巧,向同事或朋友借用点零钱或小数目的钱,大家关系不错,钱又不多,当你还的时候,朋友多半会说:算了吧,这点钱还什么呀!但你千万不要也随声附和,不管多少,一定要还。否则长此以往有占小便宜之嫌。

二则是借钱的数目大一些时,一定要打收条。中国人好面子,往往会说:咱们谁跟谁呀,不用来这个。这时候你也不要随声附和,人家这么说,有高度信任你的成份,也有客气的成份,为了让人家安心,一定要打借条,这是一个正常手续而不是交情问题。而且,许多时候借主不好意思主动提出来,那么你应主动提出,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生活中因此类事而起的纠纷太多了。再者说好的日期尽可能要按期归还。人家不可能收咱们利息,但你要明白人家的机会成本:人家完全可以用这些钱来炒股票、干点什么,就是在银行也有利息收入呀。如果我们借钱是用于生意,那么赚了钱应该表示,至少不应低于同期银行利息;如果是生活上的应急,还钱时也应有一点谢意为宜。

其次是借东西的问题。借来的东西要爱护好并尽快归还,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有时候,许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他不知道,他借的这些东西正是主人的心爱之物,尽管他并不在意。

就拿笔者本人来说,书和影碟都是挚爱之物。我不会轻易地买,但要是买回来的,必定是极喜爱且准备多次翻阅和收藏的。我有位很好的朋友,到我处来时经常会向我借书或影碟。奇文共赏,佳片共看,我当然是有什么借什么,还热心为他推荐。可这位老兄总是忘了及时归还,或是转借他人。有一次当书回到我手中时,面目全非,而那是我极为喜爱的三联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金庸全集啊!此后我就不再借给他书和碟了。

对许多人而言,他借的书或别的东西只是一件普通物件,可对主人而言,却是倾注了很多感情的心爱之物,还是请多珍重为好,否则人家会向你关上这扇方便之门的。

清议派

高论高见满肚子都是,可就是什么都不做,而且无论你做什么怎么做,他都会找你的错。有位哲人说过:中国历来盛产清谈人物,而缺少埋头拉车的实干家。

中国清议派人物的势力范围很大,从古到今,从朝到野,莫不有此类人物的存在。这些人物的特点是: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但又不能成为有所建树创新的理论家;有很多高见高论,有很高的“事后诸葛亮式的智商水平”,从不在事先说话,总在事后评论是非,总结别人的经验教训用以训斥别人;他们深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总是超然地把自己置身事外,只是“置嘴其中”,不负责任地乱讲话;批评性意见多,建设性意见少;他们高声大嗓,引经据典,你碰巧成功了,他们会把你捧到天上,你不幸失败了,他们会把你踩到地下;或见风使舵,或推波助澜,或摇旗呐喊,或落井下石……

任事艰难,非身在局中,非亲临其境,很多内情实际情况是难以知晓的。正如一位前线将军对后方评论家说的那样:“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当时紧急情况下,敌情不明,我只能依据我的判断、经验去做出决策,为我的士兵性命负责。你现在心平气和地和我探讨各种可能性,我告诉你,当时没时间也不可能像你这样想,等不到你想明白,敌人的刺刀刺进你肚子啦。”

任劳难,任怨更难,况且但凡做事,不可能就十全十美,没有点滴疏漏。从主观上讲,做事者多会尽力而为,从客观上讲,总难免有差错。不犯错误的人就是只说不干的人。

空谈误国。我们首先不要做这样的人,不要养成动不动就不负责任地大发议论的习惯,再者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清议人物,你不要去理他,做自己的事好了。不动脑子、因循守旧的人只会沿着自己习惯的轨道生存工作。在他们的眼界中,新鲜事物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那都是别人的事儿,他们被动地承受着各种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而无论这种影响是好是坏。

另一种人则善于学习新东西和发现新机会,会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为自己谋取福利,他们会学习一些新的理财观念,不仅仅依靠出卖劳动力赚钱。他们会运用智慧,把现有的每一块钱都看成自己的雇员,有效地经营管理它们,让它们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

绝对的公平

我们的脑子里是否不时会闪现这样的一种念头:这太不公平了!可惜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成为生活的法官。在现实生活中过多地沉醉于那些公平的思考已经使我们中的好多人背上了沉重的“渴求平等”的包袱,从而完全演变成为一种对生活和自己的苛刻。

有的人总是抱怨别人与自己干的工作一样多,但工资奖金却比自己的高。有的人总是认为那些文体明星的收入太高,这实在不公平,并由此对这个社会失去了希望。他们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寻求公平的落脚点,并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刚正不阿的执法裁判的地位上审视这世间各种不公平的事情,并痛心疾首地大声呼唤着公平、公平!

强求公正是一种注重外部环境的表现,也是一种逃避现实责任的好借口。好像在寻求公平的人的眼中,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就是这么永远保持对公平的执着和追求。可是不公道的现象总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因为没有绝对公平的起跑线、绝对公平的机会,就宣布退出人生的角逐和比赛。我们可以抗议,可以去争取,但更要在逆境中增进自己的实力,在精神上不为这种现象所压垮,然后努力使这个世界看起来公平一点。

在这个世界上,应该说公平是存在的,得失恩怨之间其实是有一种规律、法则在其中运行,天行有常,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系统里去看,公平是存在的。就如同马克思对价值规律的表述一样: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长期来看,价格与价值肯定是一致的。

我想这段话同样适用于社会公平原理,从长期来看,社会肯定是公平的,但我们不可能任何时候、地点,任何事情都强求绝对公平,就如同你不能要求价格每时每刻都绝对等同于价值一样。

爱默生说:“……一味愚蠢地强求始终公平,是心胸狭窄者的弊病之一。”因为我们不可能对人生投“弃权”票,所以就必须在抗争的同时,学会宽容。

有原则的宽容

是他先对不起我的,那么,我今天对不起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报还一报嘛。

经济学家茅于轼有这样一次经历。一次他陪一位外国朋友去首都机场转一圈,打了辆出租汽车。等到从机场回来,他发现司机做了小小的手脚:没有按“往返”计费,是按“单程”的标准来计价,多算了60多元钱。

这时候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向主管部门告发这个司机,那么他不但收不到这笔车费,还将被处罚;二是认倒霉,算了;三是指出其错误行为,按应付的价钱付费。

外国朋友建议用第一种方法,茅于轼选择了第三种。他说:这是一种有原则的宽容,我不会以怨报怨,也不要去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你错了,如我仅还以德,你还会错下去,实则在纵容你,我若还以怨,斤斤计较,大家的效率都低下。我指出你的错误,然后公平地对待你。

我认为茅于轼先生的选择是一种包含了大智慧的作法,既有仁慈宽容的胸怀,也有理性正真的原则。经常开车的朋友在路上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司机不怎么守规矩,有时候强行超车、并线什么的,弄得你很生气,要不是你反应快,踩脚刹车,说不定就撞上了!很多人会一踩油门追上去:别那家伙一下。这样就开成了“斗气车”,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中我们被他人侵犯、伤害、妨碍的时候很多。

有的人可能是无意中冒犯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某种原因冲撞了你,有的人可能就是总想占些小便宜让你不快等等,话高话低啦,钱多钱少啦,总会让人心中不舒服。

这些人、这些行为有出格越轨之处,但算不上是大奸大恶,多是道德领域中的事情,不够法律的高度。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确实让人头疼不已。

就这样算了吧,心中又咽不下这口气;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吧,本来就不是阶级敌人,让斗争冲突继续升级,最后很有可能两败俱伤,他知道了你的厉害,也会在心中长久地种下仇恨和敌意,不定什么时候,又会卷土重来。我想茅于轼先生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多一份宽容的胸怀,世界就是海阔天空,工作生活也就会少好多的烦恼,很多些许小事可以一笑置之,无须萦怀,潇洒前行就是了。

宽容不是纵容,我不会让你得寸进尺,把错误当成理所当然的权利,继续侵犯我的领空。我会把大家应遵守的原则挑明,柔中带刚,思圆行方,我可以宽恕你的行为,但你要改正自己的错误。

说来容易做来难,个中尺度分寸也不好把握,但我们总可以用这样一种态度去试着做,会有自己的感觉的。

两个小本

灵感和创意总在瞬间来临,有心人把它们珍重地储备起来,有的人则一会儿就丢到了脑后。在我做记者的时候,采访过一位企业老总。采访提纲中照例有一项是“经验之谈”。需要声明的是,我们的私交也还可以,平时可以以“哥们”相称的。这哥们从手包中拿出了两个小巧精致的笔记本,放在桌上说:你自己看。

翻开本子,我发现一个是工作备忘录性质的,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每天的日程安排,标好了顺序,有些前边还画着记号,他解释说:做记号的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能产生直接效益的。

另一本则要杂乱得多,没有日期,没有顺序,有许多字还很凌乱,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一句话,有的则是名人名言。他告诉我:这是思想库。有好的想法与灵感随手就记到上面,给自己以触动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也记到上面。累了的时候,没办法的时候,就会首先拿出这个小本来补充营养。要说有什么秘诀或独到之处,这也许能算一点吧。

从那次采访以后,我也给自己买了两个小本装身上,期待着也把自己的宝贵火花收集起来,有一天让它们成为“燎原之势”。

灵感和创意总是瞬间来临的,如果你不把它们以最快的速度记下来以备以后的日子使用,你很有可能就会把他们忘记。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自己想到的灵感和创意记录下来,不仅能够时常翻翻加深印象,而且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它们有系统地组织起来,成为自己未来应付各种情况的点子军火库。

灵感和创意其实就是我们日后伟大事业的素材和砖瓦,忽视它们就是忽视成功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突然的某一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产生了一个极为不错的创意,有的人在早餐的时候有可能就把它给忘了,有的人在创意出现的时候就把它快速地用笔给记录下来,提醒自己今天又有一个伟大的创意一个伟大的发现。

老干部

人们嘲笑因循守旧的人时常说“老干部遇到了新问题”,在看着别人掉队时别以为自己就高枕无忧了。如果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创造力,用不了多久,你也会成为“老干部”。

你有没有观察过小孩子玩游戏,你有没有发现,当小孩子玩游戏的时候,老是喜欢变更规则、界限、角色和游戏方式?他们通常花在翻新游戏上的时间,甚至比实际游戏的时间还多。大多数小孩子不喜欢受限制,不喜欢千篇一律,喜欢不停地创新规则改变规则。也许你不得不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接受的条条框框就越多,而且打破他们的激情也日益地减少。你已经变得世故、墨守成规起来。

198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当时17岁的张德培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蓝道,获得冠军。事实上,在这场比赛接近尾声的时候,张德培不但受了伤,而且已经疲惫不堪,他以不按牌理出牌的方式,舍弃强有力的下压式发球改为低肩式发球,使蓝道措手不及,未能有效回应,球挂了网。而在最后的胜负关键时,面对蓝道时速一百二十五公里的强力发球,张德培竟然站在有效进球区内,准备以上网方式接球,弄得蓝道满头雾水,连续失误两次输掉了比赛。张德培勇于改变人们想像的惯常策略,不但为网球史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而且改变了他在世界网坛的地位。

一位父亲把苹果放到地毯中间,对几个孩子说:“谁能不用东西勾,又不踩到地毯而取到苹果,就算赢!”当几个大孩子尽力伸手伸脚勾苹果时,最小的孩子却把地毯卷起来拿到了苹果。在1992年美国大选中,布什说:“我有丰富的经验!”而克林顿却说:“我们要改变游戏规则。”我想,布什落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输在墨守成规“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改变规则。经验丰富的确是一个成功的要素,但是一个人如果对他所拥有的经验过于迷信的话,就意味着他更愿意遵守某些固定的已有的规则和观念,他的思想就会受制于许多的框框,阻碍他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在我们情况最好的时候,发展最快、最得意的时候,就要思图改变。一个人最可怕的心态就是习惯于某一种固定的旧模式,认为:“我过去做得很好啊!为什么要改变?”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其实,失败往往在此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作家刘墉说:“当你发现原来的计划和一般做法行不通时,不要去想那个计划花了多长时间,或者有多完美,因为不通就是不通,再完美也没有用。”

确定下限

许多人做事情时不给自己确定时间的下限,那么这件事他就会无限期地做下去,永不会完成。

美国商业精英鲍伯·费佛在他的每个工作日里,一开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当天要做的事情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所有能够带来新生意、增加营业额的工作;第二类是为了维持现有的状况或使现有状态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一切工作;第三类则包括所有必须去做、但对企业和利润没有任何价值的工作。在完成所有第一类工作之前,鲍伯·费佛绝不会开始第二类工作,而且在全部完成第二类工作之前,绝对不会着手进行第三类工作。“我一定要在中午之前将第一类工作完全结束”,鲍伯给自己规定,因为上午是他认为自己最清醒、最有建设性思考的时间。

“你必须坚持养成一种习惯: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在规定好的几分钟、一天或者一个星期内完成,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如果坚持这么做,你就会努力赶上期限,而不是永无休止地拖延下去。”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身上可能存在的惰性,必须时刻去提醒自己克服这种惰性,我们必须铭记:每件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否则,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多少时间就花多少时间,甚至即使给我们很长的时间都不够用。

而且在许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想法,加上事情本身又没有期限限制,那么就再花些时间把它做得更好些吧,反正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了,再拖几天也无妨。在这种泥沼中,你会越陷越深。

真正的问题

想做饭发现家里没盐了,去买盐时发现旁边那把切菜刀不错,买刀之前决定到另家商场再比较一下价格,结果却发现了一套自己喜爱的衣服正打折……最后穿着新衣服去看电影了。这是笑话吗?

世界知名的管理顾问彼德·杜拉克在从事诊断顾问工作时,情形常常是这样的:双方坐定之后,雇主总会提出一大堆问题向杜拉克请教。杜拉克常常推开这些问题,然后对客户说:“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您为什么要去做呢?”“您现在正要做什么事呢?”“您为什么这样做呢?”

杜拉克的工作作风就是不替顾客解决问题,而是为他们界定问题。他放开客户所问的问题,而改用反问的方式,提出一连串问题反问顾客,逐步缩小包围圈,最终使顾客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想要得到的东西是什么,然后让顾客自己动手去解决那个最需要处理的问题。

通常客户愉快地离开杜拉克的办公室,都会说:“这些我都知道,为什么我自己不去做呢?”而杜拉克则说:“如果顾客离开我们的办公室,他觉得学到了很多新东西,那么不是我的效率太低,就是他是个笨蛋。”这个世界是由于有问题的存在才不断进步的,问题为我们制造困难,问题为我们制造危机,正是这些不断出现的问题要求我们人类总是处于忙忙碌碌的解决问题的浩大工程之中。但是,有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解决的,或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跑了题”,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和浪费。就像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二的话都是废话一样,我们一生中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根本不能够称其为问题。

我们可以依据杜拉克的方式养成自己的工作逻辑思维习惯,每天问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正在做的这些事情与之有什么样的关系?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衡量自己工作效率的标准不是你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你所解决问题的价值高低。

有多少钱做多少事

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1万块可以开个小卖部,10万块就开个小饭馆。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创业思维。

自己的钱是有限的;只有团结更多的力量才可以有更大的机会发展自己,所以与别人合作,吸引别人的投资,利用别人的智慧和金钱就成为今天必不可少的手段。所谓强强联合,战无不胜;弱弱联合,也可以弱胜强。金钱在每个人手中利用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仅凭借自己的力量赚钱的人,如果不具备筹措资金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积极地去利用活用别人的金钱,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的发展都是行不通的。

有个人非常穷,为了讨口饭吃,他想用养鸡下蛋换钱花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他连买鸡的钱都没有。怎么办呢?他想出一个很好的主意:他和别人商量好条件,借别人的鸡来养,即人家的鸡都由他来养,下两个蛋的话,给出鸡的人一个,自己留下一个。结果他一年就从十几只鸡,发展到一百多只鸡,又过了一年后,发展到三百多只,成了一个富户。这就是借鸡生蛋的故事,时光流转到现在,这种方法延续下来,已成了经济竞争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中国深圳赛格集团,1985年组建,一开始完全是负债经营。他们先从外商手里要回定单,然后再在深圳及内地组织产品,仅三年时间就增值10亿多元。闻名世界的麦当劳快餐的经营者雷蒙德·A·克罗,开始在一个小餐馆里,既当店员又当推销员,边挣钱边学习技术和管理。当他挣下第一笔钱,并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之后,又借一笔钱买下了麦当劳餐馆。不长的时间,由于经营良好,他便收回了270万美元的餐馆投资。80年代后,通过借鸡生蛋的方法和原理,麦当劳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国食品公司,在世界上共有1.7万个快餐店,公司雇员达到12万以上。

如果你还停留在用自己的钱赚钱的想法之上,那么你的思想还在封建时代停留着呢,与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简直是格格不入。时至今日许多人仍认为负债是件不光荣的事情,很多企业家张口闭口就是“既无外债,亦无内债”,这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在当代社会,用钱找钱,以人吸人,天下的人、财、物皆能为我用者,方为智者也。

两个司机

保守的人只知道紧紧地抓住自己的钱袋子,再拼命地用劳动力去赚钱,聪明人则会充分运用智慧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扬,我国国内的油价也接连上调,在半年的时间内,竟然连续上涨了六、七次,涨幅达50%左右。不用说,这肯定会造成很大的连锁反应。我们来看两个司机在加油站的对话。两个出租车司机来加油。甲说:“他妈的,这油价涨个没完没了,这活都没法干了,挣的这点钱全让石油公司拿去了。”

司机乙说:“油价涨了不少,可你没买点石油公司的股票吗?从第一次涨价起,我就买了些石油公司的股票,都翻了一倍多了。”

这两个出租车司机从表面上来看,其身份是一样的,他们的谋生手段也是一样的:都是靠跑出租拉客人来取得收入,以此谋生并养家糊口。油价的上涨必然增加其运营成本,减少其收入,从而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

但他们的另一种身份却不同:司机甲纯是石油的消费者,油价的上涨对他有害无利;而司机乙不但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他购买了石油公司的股票,油价上涨虽让他蒙受了一点损失,但从另一个市场上,他却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他在分享着石油公司的利润。这边他加油时多花了几百元,另一边他从股市上则拿回几万元。在某种程度上,他还是位老板,有人去为他工作。

不动脑子、因循守旧的人只会沿着自己习惯的轨道生存工作。在他们的眼界中,新鲜事物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那都是别人的事儿,他们被动地承受着各种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而无论这种影响是好是坏。

另一种人则善于学习新东西和发现新机会,会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为自己谋取福利,他们会学习一些新的理财观念,不仅仅依靠出卖劳动力赚钱。他会运用智慧,把现有的每一块钱都看成自己的雇员,有效地经营管理它们,让它们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

这些并没有你想像的那样困难,你完全可以同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小中见大,把常见的因素加以分析利用。比如说这两位司机,他们可能是对油价最为敏感的人之一,司机乙则能从油价的变化中想到石油公司的股票,司机甲只知一味地忍受抱怨,如此而已。这种你所熟悉领域、行业的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你永远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消费者、打工者、旁观者,而不去从一些新角度去思考去行动而已。

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财富也随处都有,关键看你自己能否动脑子。

等攒够了钱再买吧

在西方,一个能借到钱的人往往受到别人的称赞,因为他具有让人相信的实力,也就是他具有信用。在东方的中国一个人借到了钱,人们却这样想:你看,他又欠了一笔钱!这是多么不同的观念啊!

有一个笑话如是说:一个中国老太太死后上了天堂,当她看到上帝的时候,她对上帝说:“我这一生是幸福的,我在死之前终于凑足了买房子的钱。”这个时候一位外国老太太推门而人,上帝问她在进入天堂之前有什么可说的,这位外国老太太回答到:“我这一生是幸福的,因为我在死之前终于还清了我买房的贷款。”简简单单的一个笑话,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和西方人消费观念是多么不同,结果是多么不一样。通过这个笑话,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老太太其实除了攒钱以外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外国老太太却既住进了大房子,又攒钱还清了贷款。显然谁的生活是真正幸福的,我已经不用再说明了。

中国人爱储蓄也是出了名的,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在银行里有一大笔存款,以便为养老作准备或者应付不时之需。但是我们恐怕没有想过,人花钱不是一定要到老年或者出现灾祸的时候才花的,也许到时候你还花不上了呢,如本文开头笑话中的那位中国老太太,虽然攒够了买房的钱,但自己却永远住不上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花钱,也需要花钱,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至于像个苦行僧似的一辈子就知道攒钱。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太懂得花钱的艺术,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误解,只有自己的钱才能花,只有攒足了钱才能买东西。所以他们常常错过物价最低的时候,或者常常错过自己最需要的时候,而只能面对自己的需求望洋兴叹。在中国还有这样的观念,一个人借钱是不好的,因为还要还,这种想法真是很幼稚可笑。就像吃饭一样,反正吃了也会饿,干嘛还要吃。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钱可以用,而是缺乏花钱的艺术。

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时代,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同钱打交道,不知你想过没有:在现有的收入条件下,如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安全,提高生活质量,还能用它去给自己赚钱呢?最好还是学些关于钱的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