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之道1
17496800000001

第1章 别在小习惯的阴沟中翻船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那些不显眼的小习惯,你也许会漫不经心,觉得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缺一而,正是那些小习惯,时间一长反而会变成老习惯、坏习惯,使你看不清前进的方向。所以,小习惯绝不能小看。

小习惯不可小看

在社交活动中,人们常常忽视一些小的坏习惯,以为无可厚非;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很多时候,一些被你忽视的小习惯可能损坏你的美好形象,让人对你退避三舍。因此,你如果有下列这些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戒除。

一、当众掏耳和挖鼻

有些手痒的人,只要他看见什么可以用,就会随手取一支来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厅,大家正在饮茶、吃东西的当儿,掏耳朵的小动作,往往令旁观者感到恶心,这个小动作实在不雅,而且失礼。即使你想洗耳恭听,此时此地也不是时候。同样,用手指挖鼻孔也是非常失礼的动作。

二、当众打呵欠

当你和朋友在一起谈话的时候,尤其是当你的朋友在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时,那时你也许感到疲倦了,你能按捺住性子让自己不打呵欠吗?

打呵欠在社交场合中给人的印象是,表现出你不耐烦了,而不是你疲倦,在与别人交谈时打呵欠会引起他人的不快,所以,一定要控制住自己。

三、当众剔牙

宴会席上,谁也免不了会有剔牙的小动作,既然这小动作不能避免,就得注意剔牙时不要露出牙齿,不要把碎屑乱吐一番,不然则是失礼的事情。假如你需要剔牙,最好用左手掩住嘴,头略向侧偏,吐出碎屑时用手接住。

四、当众双腿抖动

这种小动作多发生在坐着的时候,站立时较为少见。这种小动作,虽然无伤大雅,但由于双腿颤动不停,令对方视线觉得不舒服,而且也给人有情绪不安定的感觉,这也是失礼的表现。同样,让跷起的腿儿钟摆似的打秋千也是相当难看的姿态。

五、留长指甲和有污垢

留长指甲可能是一种癖好,但也有一些人却疏于修剪,而且也疏于清理指甲内的污垢,这就近于失礼了。当和对方握手、取烟、用筷时,半月形的指甲污垢赫然在目,实在不雅之至!

六、频频看手表

假如你不是忙人,而且又无其他重要约会,那当你和朋友攀谈时,最好少看自己的手表。这样的小动作会使你的朋友认为你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会把谈话继续下去;同时,你的小动作可能引起对方的误会,以为你没有耐心再谈下去。

七、以“喂”来喊人

打电话时,人们为了接通线路,故有“喂”一声,待互通声音以后,照例是“早安”或者是“你好”,然后再说下去。

但是有些人,平时见到朋友也像接电话一样先来“喂”一声,这就有失礼貌了,应该以姓和称呼来招呼对方才对。我们也常见有些人问路,也是“喂”一声,虽然对方是路人,但为了礼貌起见,也得来一声“你好,请问阁下……”

总之,古人那句老话说得很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小节不拘伤大节

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坏习惯不论大小,都应坚决摒弃,以免小节不拘伤大节。

当同桌的几个人围坐在餐桌旁准备就餐时,你自己一个人手拿筷子敲打碗盏或者茶杯;主人尚未示意开始,自己一个人就已经狼吞虎咽;不等喜欢的菜肴转到自己跟前,就伸长胳膊跨过很远的距离甚至屁股离座挑食菜肴;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叭叽叭叽”作响;用餐尚未结束,自己的饱嗝已经连连打出,等等这些习惯都可看出一个人不拘小节。那么,怎样的吃相才算雅呢?

在入座之后,一面做好就餐的准备,一面可以和同桌的人随意进行交谈,以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用餐气氛。不要旁若无人,兀然独坐,也不要眼睛紧盯着餐桌上的冷菜之类,显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或者下意识地摆弄餐具。开始用餐时应注意只有当主人示意开始时,客人方可开始;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的客人,也不要把盘里的拨到桌上,更不能打翻盘碗。使用筷子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礼仪上的忌讳: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二忌掷筷,即在发放筷子时要轻,相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上;三忌叉筷,也就是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或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四忌插筷,即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把筷子插在菜上或饭碗里;五忌挥筷,在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盘里翻来搅去,也不能让两个人的筷子在碗中发生交叉;六忌舞筷,也就是在说话时不能把筷子作道具在空中乱舞或者用筷子指点别人。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小节:

一、不要当众搔痒

大家都知道搔痒的举止不雅。搔痒的原因通常多是由于皮肤发痒而引起的。其中有些属于病理的原因,例如体质过敏,皮肤好发疱、疹,有时奇痒难忍;有些属于生理的原因,如老年人因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也容易产生搔痒。在出现这类情况时,当事者要按所处的场所来灵活掌握。如处在极严肃的场合,就应稍加忍耐;如实在忍无可忍,则只有离席到较隐蔽的地方去搔一下,然后赶紧回来。因为不管你怎样注意,搔痒的动作总是猥琐的,总以避人为好。尤其有些人爱搔痒纯粹是出于习惯且无意识,只要人稍一坐停就不断用手在身上东抓西挠,这更是不好的习惯,应尽量克服。

二、要防止发自体内的各种声响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人,对发自别人体内的声响都不太欢迎,甚至很讨厌。诸如咳嗽、喷嚏、哈欠、打嗝、响腹、放屁等等。当然,这些声响有的只在人们犯病或身体不适时才有,例如打喷嚏,常常是在一个人患感冒的时候才发生。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正确的做法可用手帕掩住口鼻以减轻声响,并在打过喷嚏后向坐在近处的人说声“对不起”以表示歉意。但是,有的却也是由于习惯所造成,主要是因本人不重视、不关心别人的心理所致。比如,有些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断哈欠或者连连放屁,竟然也不脸红。像这样就是很不好的习惯了,应当注意改正才是。

三、不要将烟蒂到处乱丢

许多人都反对抽烟,究其原因,与不少抽烟者缺乏卫生习惯不无关系。有些吸烟者往往不注意吸烟对别人所造成的不便,他们不了解,不吸烟者除了害怕烟味会引起呛咳外,还讨厌随风吹散的烟灰,它不但使人感到不舒服,有时带有余烬的烟蒂还容易引起事故。这些都使不吸烟者有一种自发地抵制吸烟的情绪,所以,如果吸烟者随意处置吸剩的烟头,将它们丢在地上用脚踩灭,或随手在墙上甚至窗台上捻灭等,都是很令人讨厌的。对此,也必须自觉加以纠正。

四、吐痰务必人盂

随地吐痰,也是一种令人侧目的坏习惯。有些人由于积疾较深,随意将痰到处乱吐。甚至在水泥和木头地板上也如此,这确实是种令人作呕的不文明行为。因为,随地吐痰之惹人厌恶,不仅由于痰是脏物,吐在地上会直接弄脏地面,而且还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损害许多人的健康。所以,文明的做法应当是将痰吐人痰盂;如果周围没有痰盂,就应到厕所里去吐痰,吐后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行为举止的习惯并不仅仅如上面所说的各种规范的约束,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特点。同时,它的其中一部分内容也已经被用作表示礼貌、增进感情、扩大交流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某些举止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正确掌握和使用这些举止或动作也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教养水平。现择其要者作一简单介绍。

握手。多数用于见面致意或问候,也是对久别重逢的亲友相见或辞别时的礼节。习惯上握手还是一种表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比方说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后,都可以用握手来表示祝贺、感激或鼓励之意。

点头。这是与别人打招呼时使用的礼貌举止。通常多用于迎送的场合,尤其是在迎送者有许多人时,用点头就可以向许多人同时致意,表示对见面的喜悦或对离别的惆怅。在其他场合有时也用到点头。

举手。这也是与别人打招呼的礼貌举止。通常用于和对方远距离相遇或仓促擦身而过的时候。它的用意在于表示自己认出了对方,但因条件限制而无法站停施礼或对方交谈。用这种随机的礼貌举止可以消除对方的误会,并感到与正常招呼差不多的满意。

起立。这是位卑者向位尊者表示敬意的礼貌举止。现常用于集会时对报告人到场或重要来宾莅临时的致敬。平时,坐着的男士看到站立着的女子,或坐着的年轻者看到刚进屋的年长者,或者在送他们离去时,也可以用短暂的起立来表示自己的敬意。

欠身(弯腰)。欠身或者弯腰,都是向别人表示自谦的礼貌举止,也就相当于在向对方致敬。它与鞠躬的差别,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已,即鞠躬要低头,而欠身或弯腰仅仅是身体稍向前倾,但不一定低头,两眼可直视对方。

鼓掌。这是表示赞许或向别人祝贺的礼貌举止。通常用于在聆听别人的长篇讲话和讲演,看完、听完别人的表演、演奏或献计之后,用以表示自己的赞赏、钦佩或祝愿。鼓掌一般当然出声,但也可以不出声而仅仅做出鼓掌的样子,不过应当让对方直接看到。

抱拳。这是身份相仿者之间相致敬意的礼貌举止。它是由我国古人在相互见面或告辞时,互作长揖的礼仪动作演变而来的。由于它简便易行,所以目前不少人仍喜使用。

合十(即两手合拢置在胸前)。这是兼含敬意和谢意两重意义的礼貌举止。最初仅通行于出家人即佛门弟子之间,以后逐渐流传到俗家人之间。因为这种礼貌举止很文雅,为雅俗共赏,所以不少人也乐于使用。

拥抱。这是表示亲密感情的礼貌举止。通常仅用于外事及送往迎来的特殊场合。有时,有前嫌的双方在误会消除时也常常用拥抱来表达一些难以用语言来说明的复杂感情。但这种表达方式我国在异性之间都比较慎重,轻易不大使用。

表示礼貌的举止习惯当然不止这一些,这里提及的是其中比较常见的若干种。从根本上说,这些礼仪举止没有哪一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所不能做到的,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些,这些举止中所包含的各种思想感情已经明明白白地传送了出去,不仅说明了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更可以使你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顺畅自如。

站有站相坐有坐姿

站相坐姿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中,一些最基本的动作应具备的礼仪规范。一些人因不注意这些小的动作而形成了不良习惯,结果后患无穷。

所谓站有站相,主要是指站姿要正直。人的正常站姿,也就是人在自然直立时的姿势。其基本要求是:头正、颈直,两眼向前平视,闭嘴、下腭微收;双肩要平,微向后张,挺胸收腹,上体自然挺拔;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压裤缝;两腿挺直,膝盖相碰,脚跟并拢,脚尖张开;身体重心穿过脊柱,落在两脚正中。从整体看,形成一种优美挺拔、精神饱满的体态。这种体态的要诀是:下长上压,下肢、躯干肌肉群绷紧向上伸挺,两肩平而放松下沉。前后相夹,指臂后夹紧向前发力,腹部收缩向后发力。左右向中,自己感觉身体两侧肌肉群从头至脚向中间发力。这种站立姿势除少数人员作为工作体态外,主要是用来作为体态训练,它是其他各种形式站立的基础。不注意基础训练或训练中不得要领,会使人产生躯体型或习惯性畸形。常见的畸形有含胸、脊柱后弯、凸胸腆肚、探颈、视线高而鹅步、扣肩驼背,造成缩颈耸肩、胸部发育不良、臂部肌肉下垂、膝盖突出、站立重心偏移,易产生塌腰、背肩、拱臂、O形腿等。

平时站立时,两腿可以分开不超过一脚长的距离,如果叉得太开是不雅观的。站立时间较长时,可以以一腿支撑身体的重心,另一腿稍稍弯曲,但上体仍需保持挺直。

在站立时,切忌无精打采地东倒西歪,耸肩勾背,或者懒洋洋地倚靠在墙上、桌边或其他可倚靠的东西上,这样会破坏自己的形象。站立谈话时,两手可随谈话内容适当做些手势,但在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小动作,如摆弄打火机、香烟盒,玩弄衣带、发辫,咬手指甲等。这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以缺乏自信和经验的感觉,而且也有失仪表的庄重。

所谓坐有坐相,是指坐姿要端正。人的正常坐姿,在其身后没有任何依靠时,上身应挺直稍向前倾,头平正,两臂贴身自然下垂,两手随意放在自己腿上,两腿间距与肩宽大致相等,两脚自然着地。背后有依靠时,在正式社交场合,也不能随意地把头向后仰靠,显出很懒散的样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坐如钟”。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不可能处处这样端庄稳重。为了保证坐姿的正确优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落座以后,两腿不要分得太开,这样坐的女性尤为不雅。二是当两腿交叠而坐时,悬空的脚尖应向下,切忌脚尖向上,并上下抖动。三是与人交谈时,勿将上身向前倾或以手支撑着下巴。四是落座后应该安静,不可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给人一种不安分的感觉。五是坐下后双手可相交搁在大腿上,或轻搭在沙发扶手上,但手心应向下。六是如果座位是椅子,不可前俯后仰,也不能把腿架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架在茶几上,这都是非常失礼的。七是端坐时间过长,会使人感觉疲劳,这时可变换为侧座。八是在社交和会议场合,入座要轻柔和缓,直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造成紧张气氛,更不能带翻桌上的茶杯等用具,以免尴尬被动。

总之,坐的姿势除了要保持腿部的美以外,背部也要挺直。不要像驼背一样,弯胸曲背。座位如有两边扶手时,不要把两手都放在两边的扶手上,给人以老气横秋的感觉,而应轻松自然、落落大方,方显得文静优美。

除了站相和坐相以外,行走的姿势也是每个人的最基本的行为动作,它的姿势也是行为礼仪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容。每个人行走总比站立的时候要多,而且行走一般又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所以,要非常重视行走姿势的轻松优美。人的正常行走姿势,应当是身体挺立,两眼直视前方,两腿有节奏地向前迈步,并大致走在一条等宽的直线上。行走时要求步履轻捷,两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走路时步态美不美,是由步度和步位决定的。如果步度和步位不合标准,那么全身摆动的姿态就失去了协调的节奏,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步韵。

总之,走路的正确姿势应当是:轻而稳,胸要挺,头抬起,两眼平视,步度和步位合乎标准。走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走路时,应自然地摆动双臂,幅度不可太大,只能作小幅度的摆动,切忌做左右式的摆动。二是走路时,应保持身体的挺直,切忌左右晃动或摇头晃肩。三是走路时,膝盖和脚踝都应轻松自如,以免浑身僵硬,同时,切忌走内八字或外八字。四是走路时,不要低头或后仰,更不要扭动臀部,这些姿势都不美。五是多人一起行走时,不要排成横队,勾肩搭背,边走边大说大笑,这都是不合礼仪的表现。有急事需要超过前面的行人,不得跑步,可以大步超过,并转身向被超者致意或道歉。六是步度与呼吸应配合成有规律的节奏,穿礼服、裙子或旗袍时,步度要轻盈舒畅,不可迈大步行走,若穿长裤步度可稍大一些,这样才显得活泼生动。七是行走时,身体重心可以稍向前,它有利于挺胸收腹,此时的感觉是身体重心在前脚上。

理想的行走轨迹是脚正对前方所形成的直线,脚跟要落在这条线上。若脚的方向朝里,会形成罗圈脚;脚尖过于外撇,会造成X形脚。这些都是不正确、不规范、不雅观的习惯。

千万不要“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所谓的礼貌语言,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好意思”的习惯还真不少。但如果你处处都“不好意思”,恐怕就麻烦了。

事实上,“不好意思”是一种个人的习惯,像有些事根本与道德、羞耻无关,别人也不认为做了这种事应“不好意思”,但有些人就是不敢做,例如追求女朋友,有人就会“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就是自己想的,而不是别人想的。

当今世界,人人暴露欲望,个个展现实力,慢一步就没有了机会,因此面临生存竞争,你应该认清“不好意思”的真正原因,大胆地表现你的想法,并采取必要的动作,否则你“不好意思”,别人反而笑你笨,尤其以下三件事,你绝对不能“不好意思”。

关于你的事,你千万不可“不好意思”,你应该大方大胆地争取、保护,你如果因为“不好意思”而丧失权益,是不会有人感激你的。

想拒绝的事。很多人就因为同事、朋友、亲戚的关系而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借钱给别人、为了担保、甚至冒险为其“两肋插刀”。结果一句“不好意思”,帮了别人,害了自己。

该要求的事,很多人就因为“不好意思”,而有很多话“不好意思”说,结果事情做不好,对方得不到好处,你也苦了自己。尤其是当领导的,在工作上,绝对不可以“不好意思”要求,否则将失去权威,被下属欺瞒。

这几件事如果能做到不会“不好意思”,在人性丛林里就不会有生存的问题了。

不过,“不好意思”的习惯要去除不是很容易,只能慢慢学习,逐步改善,只要你愿意,也能了解生存竞争的残酷,经过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不会动不动就“不好意思”了。

家务劳动要分担

在家庭生活中,家务是一项很繁琐的事务,所以干家务也是一种很辛苦的劳动。做饭、洗衣、打扫卫生……似乎永远有干不完的活。但现在的女性可不像从前那样足不出户,整日呆在家中专事家务,她们早已成了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们需要工作、需要社交,当然也就不可能包揽所有家务。她们非常希望自己的丈夫能为她们分担一部分家务,以减少生活带来的压力。但有不少作丈夫的,还抱着传统的习惯,把一切家务都推到妻子身上。他们虽然也知道男女平等,但从不让这种平等体现在干家务上。归根结底,他们还是不爱干家务。

摊上了不爱干家务的丈夫,作妻子的该如何办呢?笔者认为妻子应适当地忍耐。夫妻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不可用一般的尺度去衡量。尽管丈夫有一些不足之处,可能是懒一些,家务干得少,但做妻子的应该不要过于计较。不要用“男女平等”这类大字眼去衡量或解释家庭中的一些小事情。否则,很容易伤害夫妻之间的感情。

另外,这种“忍”从一方面看似乎是有所吃亏,但从另一方面讲却是有所增益。简言之,这种在家务活承担量上的大小与在家庭中的权力的大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你干得愈多,你在家中的权力也愈大、地位愈高;你干得愈少,相应的权力也小、地位也低。

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那些在家里经常干家务活的妻子,她常常可以很随便地指使丈夫去做点什么,而且,对于家里的某件事、某个决策,也拥有较多的权利,包括买点什么东西、添置什么家电设备等等。而且,在这样的家庭中,当丈夫的似乎也很愿意听从妻子的指使和安排,通常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对意见,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些情况关键在于一种潜在的补偿关系。一方面,妻子在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之后,便很自然地会形成一种这个家实际上是由自己在主持的感觉。这样,一种责任心便油然而生,在这种习惯的驱使下,她很自然地会主动地对家里的工作做一些必要的安排和决定;另一方面,做丈夫的由于在家里承担的义务较少,也常常会感到自己没有对家里尽什么责任,而且妻子还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得有条不紊。也就非常容易接受妻子的安排和指派。

事实证明,光有忍耐也是不够的,做妻子的还应该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改变丈夫不爱干家务的习惯。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夫妻感情要好。否则,妻子即使做出努力也不会见效,说不定还会引起反作用。如果夫妻感情有所欠缺,应在首先加深夫妻感情的基础上,再采取措施改变丈夫不爱干家务的习惯。改变的办法有几种,总的宗旨是:遵守“愉快改变”的准则,任何一种办法都不可引起丈夫的反感。

例如,经常称赞丈夫的每一个优点,让他感觉你很欣赏他、尊重他,使他完全撤掉对你的心理防线,乐于接受你的建议。在这样的心理气氛之下,你可以试着提出你对他的家务要求,提要求的方式最好是间接的、婉转的,避免采用命令形式。如有时可在交谈中隐晦地表达你的要求:“我知道你很爱我,我真幸福。要是我很忙的时候,你能帮我一把,那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一个爱妻子的丈夫几乎都愿意让妻子幸福,他可以从中感受到作丈夫的自豪,因而有意识地往这条路上引,丈夫们多半会不知不觉人“圈套”。

从小事开始引导,称赞最微小的进步。这一条对任何家务都不爱干、不会干的丈夫来说,尤其重要。如果你成功地引导他干了一件小的事,比如擦桌子,你也应立刻赞扬他桌子擦得真干净。这种诚以嘉许、宽以称道的方式,会使他在受到甜丝丝的鼓舞之后,大大激发做家务的热情。即使他干得不如你意,你也千万不要指责、唠叨,否则他很可能再也提不起干家务的兴致。

同时,可以根据丈夫的兴趣、爱好,让他干比较贴近他兴趣的事。比如许多男性都对电器、电路之类有兴趣,那么,把家里有关电器的维修、电灯的安装等承包给丈夫,是人尽其才的好办法。又如丈夫比较有美术修养,喜欢装潢之类,就可把家庭布置的任务放手交给他,由此收拾房间的事也就捎带着归他了。这种非常自然的分工一旦被丈夫接受,做妻子的就要善于放手,不可干涉他的主张。即使你有不同的意思,也要委婉地提出你的方法,和他商量。

另外,做妻子的可对家务劳动实行适当简化、科学安排的策略,使其不至于成为一项过分繁重的负累。家务事本是可大可小,可多可少的,同是三口之家,有的家庭每天用于家务的时间不过两小时,有的家庭却要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小时。这种状况的形成大部分取决于对家务的要求。有的妻子对此要求太高,对家庭的清洁度、对饭菜的质量等等都过于严格,往往导致家务的膨胀,有的丈夫对妻子的苛刻难以理解继而袖手旁观。所以,改变家务标准,非但有助于减轻家务负担,更能促使丈夫在心理上乐意分担家务。在安排家务上努力做到科学、合理,是另一良策。利用机械化自不必言,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也是个好办法。洗衣可每周一次,稍微花点钱买几套内衣,可省却许多麻烦。打扫房间也可定期。和丈夫订个协议,夫妻每周用两小时共同打家务歼灭战,合理分工,互相协助,边干边聊,亦不失为增进夫妻情感交流、解决家务负担的有效方法。另外,充分利用家务时间的每一分钟,尽快干完家务也是提高效果之途。如开着洗衣机打扫房间,坐上饭锅再择菜等等。

凡此种种,都在于一个目的:尽力减少家务劳动的时间,减轻家务劳动的强度,以腾出更多的精力从事工作和其他活动。否则,终日被家务所累,难免心绪恶劣,滋生抱怨情绪。如此一来,非但对丈夫的“愉快改变法”难以实施,恐怕还会殃及夫妻关系。所以,明智的妻子自应选择以上明智之举。

随便的习惯不可有

不少男性有吸烟的习惯,以往人们认为男性吸烟是一种绅士风度,可如今当众吞云吐雾则成了令人讨厌的行为。所以,假如你是一个有吸烟习惯的男性,必须注意自我约束,切勿不分场所毫无顾忌地吞云吐雾,自得其乐。

首先,在挂有“禁止吸烟”或“请勿吸烟”等标志的场所,是绝对不能吸烟的,如果你满不在乎地吸起来,肯定会受到制止和指责,即使在没有禁止吸烟标志的公共场所,也不能“畅吸无阻”。在飞机、轮船、火车上,一般也是禁止吸烟的,作为乘客当然也不能对此熟视无睹;在会议室、礼堂、车站、影院、商场等公共场所,甚至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也禁止吸烟,要吸烟可以到休息室或专门的吸烟室;在宴会上,切忌一边吃东西一边吸烟;在别人家里作客,一定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方可吸烟。另外吸烟时也存在礼貌问题:

1.与人共处一室时,特别是当室内有老人、儿童或者妇女时,自己想吸烟应先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得到允许后再吸才显示出自己的修养;若室内有“请勿吸烟”的标志,则应严格遵守。

2.吸烟时烟灰、烟蒂、火柴棍不要丢在地板上,当别人替你拿来烟灰缸时应道谢。

3.不要嘴里叼着烟和人说话,不要猛吸或嘴里发出声响,更不能把烟雾喷到别人脸上或身上。

在社交场合中,女性应表现出温柔、轻盈、娴静和典雅之姿,动作要有柔性,给人一种虽动犹静的美感。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女性应该注意这些习惯:一是与别人谈话时,要注意聆听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二是置身于许多男子之间时,因男性的话题比较广泛,作为一名女性如果不便于言谈,可以保持缄默,但必须有一种乐于倾听的态度,这样周围的人才会对你产生一种好印象;三是在社交场合,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间,女性一定要态度大方,不要扭捏作态。否则容易让人产生孤芳自赏的感觉;四是与人谈话时,面部表现要自然大方,该笑则笑,不该笑则不宜笑,不要挤眉弄眼,给人以献媚的感觉。不讲话时,要自然闭嘴;脸部静止时,要注意口形的中正,不要歪扭;讲话时,口形要适度,不要有意无意地咧嘴;笑的时候最好不露出牙根,以笑不露齿为原则。

女性的姿态美也是很重要的,这种美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迷人魅力。一个相貌平平的女性,如果能有美丽的姿态和风度,便可发挥出无穷的魅力。

总之,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公众的面前不能有随便的习惯。

对熟人不可太放肆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交友处世常常习惯认为:熟人之间彼此了解,亲密信赖,如兄如弟,财物不分,有福共享,讲究客套太拘束也太外道了。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熟人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

熟人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讲客套,这样,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和谐深沉的交往,需要充沛的感情为纽带,这种感情不是矫揉造作的,而是真诚的自然流露。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用礼仪来维护和表达感情是人之常情。当然,我们说熟人之间讲究客套,并不是说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僵守不必要的繁琐的礼仪,而是强调好友之间相互尊重,不能跨越对方的禁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熟人之间过于随便,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因这种不经意的习惯引起隔阂和冲突。

譬如,不问对方是否空闲、愿意与否,任意支配或占用对方已有安排的宝贵时间,一坐下来就“屁股沉”,全然没有意识到对方的难处与不便;一味追问对方深藏心底的不愿启齿的秘密,一味探听对方秘而不宣的私事;忘记了“人亲财不亲”的古训,忽视熟人是感情一体而不是经济一体的事实,花钱不忌你我,用物不分彼此,凡此等等,都是不尊重熟人,侵犯、干涉他人的坏习惯。偶然疏忽,可以理解,可以宽容,可以忍受。长此以往,必生间隙,导致熟人的疏远或厌恶,友谊的淡化和恶化。因此,熟人之间也应讲究客套,恪守交友之道。

对熟人放肆无礼,最容易伤害熟人,其表现有如下种种,不能不小心约束:

一、彼此不分,违背契约,使熟人对你产生防范心理。

熟人之间最不注意的是对熟人物品处理不慎,常以为“熟人间何分彼此”,对熟人之物,不经许可便擅自拿用,不加爱惜,有时迟还或不还,一次两次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指责,久而久之会使熟人认为你过于放肆,产生防范心理。实际上,熟人之间除了友情,还有一种微妙的契约关系。以实物而言,你和熟人之物都可随时借用,这是超出一般人关系之处,然而你与熟人对彼此之物首先有一个观念:“这是熟人之物,更当加倍珍惜。”“亲兄弟,明算账。”注重礼尚往来的规矩,要把珍重熟人之物看作如珍重友情一样重要。

二、过度表现,言谈不慎,使熟人的自尊心受到挫伤。

也许你与熟人之间无话不谈,十分投机。也许你的才学、相貌、家庭、前途等等令人羡慕,高出你熟人一头,这使你不分场合,尤其与熟人在一起时,会大露锋芒,表现自己,言谈之中会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这样会使熟人感到你在居高临下对他说话,在有意炫耀抬高自己,他的自尊心受到挫伤,不由产生敬而远之的意念。所以,在与熟人交往时,要控制情绪,保持理智平衡,态度谦逊,虚怀若谷,把自己放在与人平等的地位,注意时时想到对方的存在。

三、不识时务,反应迟缓,使熟人对你感到讨厌。

当你上熟人家拜访时,若遇上熟人正在读书学习,或正在接待客人,或正和恋人相会,或熟人准备外出等,你也许自恃挚友,不顾时间场合,不看熟人脸色,一坐半天,夸夸其谈,喧宾夺主,不管人家早已如坐针毡,极不耐烦了。这样,熟人一定会认为你太没有教养,不识时务,不近人情,以后就想方设法躲避你,害怕你再打扰他的私生活。所以,碰到这种情况,你一定要反应迅速,稍稍寒喧几句就知趣地告辞,珍惜熟人的时间和尊重熟人的私生活如同珍重友情一样可贵。

四、乘人不备,强行索求,使熟人认为你太无理、霸道。

当你有事需求人时,熟人当然是第一人选,可你事先不作通知,临时登门提出所求,或不顾熟人是否情愿,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参加某项活动,这都会使熟人感到左右为难。他如果已有活动安排不便改变就更难堪。对你所求,若答应则打乱自己的计划,若拒绝又在情面上过意不去。或许他表面乐意而为,但心中就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所以,你对熟人有求时,必须事先告知,采取商量口吻讲话,尽量在熟人无事或情愿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随便反悔,不守约定,使熟人对你感到不可信赖。

你也许不那么看重熟人间的某些约定,对于熟人们的活动总是姗姗来迟,对于熟人之求当时爽快应承,过后又中途变卦。也许你真有事情耽误了一次约好的聚会或没完成熟人相托之事,也许你事后轻描淡写解释一二,认为熟人间应当相互谅解宽容,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殊不知熟人会因你失约而心急火燎,扫兴而去。虽然他们当面不会指责,但必定会认为你在玩弄熟人的友情,是在逢场作戏,是反复无常、不可信赖之辈。所以,对熟人之约或之托,一定要慎重对待,遵时守约,要一诺千金,切不可言而失信。

六、过于散漫,不拘小节,使熟人对你产生轻蔑、反感。

熟人之间,谈吐行动理应直率、大方、亲切、不矫揉造作,方显出自然本色。但过于散漫,不重自制,不拘小节,则使人感到你粗鲁庸俗。也许你和一般人相处会以理性自约,但与熟人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画脚,或信口雌黄、海阔天空,或在熟人言语时肆意打断,讥讽嘲弄,或顾盼东西,心不在焉,也许这是你自然流露,但熟人会觉得你有失体面,没有风度和修养,自然对你产生一种厌恶轻蔑之感,改变了对你的原来印象。所以,在熟人面前应自然而不失自重,热烈而不失态,做到有分寸、有节制。

七、过于拮据,斤斤计较,使熟人认为你是悭吝之人。

你可能在择友交友时,认为熟人以友情胜于一切,何必计较经济得失,金钱不能使友情牢固。这种思想使你与熟人相处时显得过于拮据,事事不出分文;或患得患失,惟恐吃亏。对熟人所馈慨然而受,自己却一毛不拔,这会使熟人感到你视金如命,是个悭吝之人。所以熟人之交,过于拮据显得悭吝小气,而慷慨大方则显得豪爽大度,它会使友情牢固。

八、用语尖刻,乱寻开心,使熟人突然感到你可恶可恨。

有时你在大庭广众面前,为炫耀自己能言善辩,或为哗众取宠逗人一乐,或为表示与熟人之“亲密”,乱用尖刻词语,尽情挖苦嘲笑讽刺熟人或旁人,大出其洋相以博人大笑,获取一时之快意,竟不知会大伤和气,使熟人感到人格受辱,认为你变得如此可恨可恶,后悔误交了你。也许你还不以为然,会说熟人之间开个玩笑何必当真,殊不知你已先损伤了熟人之情。所以,熟人相处,尤其在众人面前,应和蔼相待,互敬、互慕、互尊,切勿乱开玩笑,用恶语伤人。

成功不要说“如果”

生活中,有些人在面对失败时,不是去积极努力争取成功,而是习惯沉湎于过去,作些无谓慨叹。其实,人生中没有什么事情比懊悔更浪费时间了。纽约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在即将结束他一生的职业生涯时指出,他发现帮助人们改变生活的最有用习惯,是他所谓的“四字真言”。头两个字是“如果”。他说:我的病人很多都是把他们的生命花在过去,为他们在许多状况中没有做到应做的事情而身心痛苦。例如:

“如果我为面试多准备一下就好了……”

“如果我把我的真正感觉告诉老板就好了……”

“如果我接受过会计训练就好了……”

如果一个人过于沉醉于悔恨的大海中,情绪就会严重萎缩。克服这一习惯的办法很简单,从你的言语中消除这两个字,而用“下次”来取代。例如,我们可以把上边的三句话改为:

“下次我要好好准备……”

“下次我要说出我想说的话……”

“下次有机会我要接受训练……”

实行这个简单的办法直到养成习惯为止。永远不要再重提你过去犯的错误。当你发现自己仍在想着过去的错误时,你要忠告自己:“下次我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做。”你会发现,这样就关闭了过去事情的大门,使你脱离困扰,而能把你的时间和心力集中于现在和未来,而不是用于过去。

顺其自然戒强行

人的智力和才华,是随着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而逐渐丰富的,而既是积累,就需要有一个实践和感悟的渐进阶段。对自己要求过急、过高、过苛,期望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可能,也是不好的习惯。

一位建筑师设计了位于绿地四周的办公楼群。竣工后,园林管理部门的人问他,人行道该铺在哪里?“把大楼之间的空地全种上草。”他回答。

夏天过后,在楼间的草地上踩出了许多小道,优雅自然,走的人多就宽,走的人少就窄。秋天,这位建筑师让人沿着这些踩出来的痕迹铺设人行道。这是从未有过的优美设计,和谐自然地满足了行人的需要。

可见,顺其自然,可以使事情变得容易,而且又符合自然规律。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是许多年轻人,特别容易急躁,他们往往一上来就想把弓拉得满满的,以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实力。他们不懂得,此时的他,即使自认为把弓已经拉得很满,但在许多经验老道的人看来,这恰恰是一种幼稚的表现。因为即使你能把弓拉得很满,这张弓也是一张并不具有太大实力的小弓。而且你一旦拉满了这张弓,就不能再有丝毫懈怠,人们在今后对你工作的评判,就会以“满弓”的标准来评判你所干的每一件事。结果,你不可能力冠群雄,事事都达到“满弓”的程度,那么,别人就会认为你这个人缺乏潜质和后劲,最终反而落得前功尽弃,反而让后来者居上。

真正老练的弓箭手,都是稳稳地拉弓、缓缓地加力、一旦拉满,力贯千钧、势不可挡。当一个人蓄势待发,胸有成竹时,也就掌握了拉弓的真谛。这个真谛就是不断地积累、蓄势,让人们不断地领略你那日见深厚的潜质。有潜质的人,是最具有职场魅力的人,也是最具有成功希望的人。

记住:不论是天道还是人道,一切应顺其自然。要弄脏一条河流是很容易的。但未澄清之水,你却不能通过动手动脚使其清澈,只能任其自清。

敢想才能敢做

生活中,有些人在成功面前积蓄了一生的能量,可从来没有去做过。甚至连想都不敢想。拥有这种习惯的人又何谈成功呢?

有人问康拉德·希尔顿何时即得知自己将会成功,他说当他还潦倒困顿到必须睡在公园的长板凳上时,他已经知道自己日后将会成功,因为他知道一旦他下定决心要功成名就时,就表示他已经向成功之路迈出第一步。所谓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现在认定自己必定会成功。

曾经有个常到各国旅游的人告诉我,他每次下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表上的指针转到当地的时间,并即刻融人当地的生活当中。追求成功就如同这样,一旦我们设定好目标,即应抱持一种已然达成目标的心态去看待事物。我们必须以成功者的心态自居,即使我们的外在生活事实上尚未有明显的改变。

当你下定决心实践你的梦想时,小心我所知道的最危险的人——专家。专家通常对你打算进行的事(或希望成为的人)毫无所知,但他们会说服你这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

他们会告诉你千百个理由,都只是要告诉你为什么你决意要做的事无法运作而且不能实现。

如果你能预见你创意完成时的情景,现实中它就一定有完成的方法,如此一来,你就不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完成这个想法而裹足不前。你可能会花上数星期、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去做,也许要尝试许多方式,但如果你执著于你的目标和理想,你终究会发现实现的途径。

大多数的时候当人们告诉你他们并无恶意时,他们的确如此深信着。但如果你饥饿时,你最好的朋友喂你毒药,你仍然会死亡,即使存在着他是你好朋友的这个事实。

同样的道理,面对你的创意和梦想时,最具善意的人可能喂你吞下足以扼杀创意的毒药,但他却始终认为帮了你一个大忙。这就看你是否能坚定信念拒绝毒药,而保有自己的习惯。

你要永远记得,建构伟大的梦想不一定会比渺小的梦想花费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一次空手道表演赛中,黑带高手以七段的实力,徒手劈开十余块叠在一起的实心木板,赢得观众热烈的喝彩与掌声。

表演结束后,一位好奇的小孩到后台找这位空手道高手,请教他是如何做到的。

黑带高手将十余块木板叠了起来,亲切地搭着男孩的肩膀,问他:“如果你想劈开这叠木板,你的着力点会放在木板的哪里?”

男孩指着木板的中心:“这里,我想一定要放在中心点。”

空手道高手笑道:“也对,木板架高时的中心点,的确是最脆弱的部分。不过,如果你将着力点放在最上面这块木板的中心,当你的掌缘击中那一点时,将遭受同等力道的反击,令你的手掌反弹疼痛不已。”男孩不解地问:“那究竟该把注意力放在哪个部分?”

空手道高手指着最下面那块木板的下方:“这里,把你所有的注意力及使力点,放在整叠木板下方的某一点。当你的注意力只看到木板的下方时,由上而下砍劈的手掌,就能轻易地通过每一块木板,而达到你心里所想的那一点。”说着,空手道高手右手一扬,又劈开了那叠木板。空手道高手的话,是我们实现梦想、达成目标的最佳启示。

一般人之所以不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永远将注意力放在木板的最上方。于是眼中见到的,只有困难、挫折、不可能……等等,种种的阻碍横亘在他们的意识中。并非他们不能成功,而是他们将注意力定在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之上。

成功者和一般人的差别在于,他将眼光放在整叠木板下方的那一点。成功者只看到他想要的目标,并不在乎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去达成。当他真正想要达到那个目标时,便会引导自己通过学习而获得足够的能力,然后通过所有的障碍,正如手掌通过木板一般,成功地达到目标。

不要再将习惯的能量耗损在无聊的事情上。用心地、认真地去凝聚注意力于你真正想要的目标之上。然后,用力一击。马上行动,通过不断地努力工作,就能达成成功者的目标。

别把怒气压心底

生活当中,人们有时对一些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怒。然而大怒之下,往往会导致身心受损。怒气在胸,就会有种不明的压力,使你情绪不稳,心神不安,整天恍恍惚惚。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不仅工作、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还有可能出现差错和事故。

小王一次因家务事,与丈夫发生争吵,由于语言过激,两人互相打斗起来。小王一怒之下,背过气去,丈夫见此状急忙收手,马上惊呼救人。小王在众人一阵手忙脚乱的掐人中、撸胸口、捶后背的救治下,总算缓过这口气来。可是她落下了终身都无法治愈的毛病,手脚抖动,给自身及家庭生活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危害和不便,以至后悔莫及。俗话说:气大伤身后悔迟。像小王这样无节制地动怒,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岂不晚矣。

现代医学认为,人在发怒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高,交感活动性物质增加,诱发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致使血压升高。同时,发怒时会使人体内甲肾上腺含量增高,会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愤怒还可以使人的食欲降低,消化不良,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发怒既对身心有害,那么是不是一定要把怒火压在心底呢?

当然不是。

发怒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样对健康无益。英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认为,积贮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可能会酿成大难。正确的态度是疏泄怒气,适度释放,可将心中的不满坦率地讲出来,找知己好友无所顾忌地倾诉;写信、写日记,使怒气在字里行间得到排解。

还可到室外打球、跑步、爬山、呼吸新鲜空气,让怒气与汗水一起流淌出来;亦可通过情绪转移的方式,或埋头工作,或欣赏音乐、戏曲,以求得心理平衡。

学会排解愤怒,也是道德修养的表现。养身贵在戒怒,戒怒就是养怡身心,尽量做到不生气、少生气,思想开朗,心胸开阔,宽宏大量,宽厚待人,谦虚处世。

这样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也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于人于己都会有益而无害。

容易动怒的人们,光知道如何排解怒气还是不行的,最主要的是如何让自己制怒,学会让自己尽量不发脾气,不轻易动怒,才是上策。这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事事宽解为怀。

宽容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风度。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宽以待人,才能让自己心态平和,心胸开阔,心里永远充满阳光。

该知道如何对待自己易怒的情绪了吧!遇事冷静是根本。遇到不随意的事,尽量通过别的途径去解决,动怒不光于事无补,反而对已有害,何苦呢?

还是让我们以平和的心境来对待生活中繁杂的事情吧!小心别伤害了自己,只有健康才是生活的本钱。有了无法避免的怒气,学着适度地释放它,不要自我封闭。有时为缓和四处蔓延的紧张气氛,我们首先应该降低生活步调,使心情回复平静,不再焦虑暴躁,保持稳定与和谐。

曾经有位医生在替一位企业家进行诊疗时,劝他多多休息。这位病人愤怒地抗议说:“我每天承担巨大的工作量,没有一个人可以分担一丁点儿的业务。大夫,您知道吗?我每天都得提一个沉重的手提包回家,里面装的是满满的文件呀!”

“为什么晚上还要批那么多文件呢。”医生讶异地问道。

“那些都是必须处理的急件。”病人不耐烦地回答。

“难道没有人可以帮你忙吗?助手呢?”医生问。

“不行呀!只有我才能正确地批示呀!而且我还必须尽快处理完,要不然公司怎么办呢?”

“这样吧!现在我开一个处方给你,你能否照着做呢?”医生说道。

这病人听完医生的话,读一读处方的规定——每天散步两小时;每星期空出半天的时间到墓地一趟。病人怪异地问道:“为什么要在墓地待上半天呢?”

“因为……”医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希望你四处走一走,瞧一瞧那些与世长辞的人的墓碑。你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生前也与你一样,认为全世界的事都得扛在双肩,如今他们全都长眠于黄土之中,也许将来有一天你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然而整个地球的活动还是永恒不断地进行着,而其他世人则仍是如你一般继续工作。我建议你站在墓碑前好好地想一想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医生这番苦口婆心地劝谏终于敲醒了病人的心灵,他依照医生的指示,释缓生活的步调,并且转移一部分职责。他知道生命的真义不在急躁或焦虑,他的心已经得到平和,也可以说他比以前活得更好,当然事业也蒸蒸日上。

释放生活的步调还要克服好操心的赞美。好操心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能使我们心绪不宁,要克服好操心,可用以下方式:

1.告诉自己,“操心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凭着信仰的帮助,任何习惯我都能改变。”

2.你因为常操心而变成好操心的人,若能相反地培养更强而有力的信仰习惯,就可以免除操心。以你的一切力量和耐性开始信仰吧!

3.对于过去那些你会消极地谈论的事情,今后请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去谈论,不论任何事都说得积极些吧!例如,不可说“今天将成为可怕的一日”,而应断言“今天将是辉煌的一日”;不要说“我不会去做那件事”,要断然地表示“我要去做那件事!”

4.绝不可参加闷闷不乐的谈话,同时自己的言谈必须表现乐观,若以悲观的态度说话,将会使周遭的人都感染好操心的个性,所以要尽量谈些令人振奋的话题,改变压迫性的气氛,而使每个人都感觉到希望和幸福的存在。

5.多与充满希望的人交朋友,特别是那些积极的、有信仰的及对创造性气氛有帮助的朋友,让他们围绕在你的四周。他们将会以积极的心态来鼓励你。

6.须了解自己能够帮助很多人治疗他们好操心的习惯。帮助别人克服好操心,则你本身的心理就能获得更大的力量。

总之,要学会适度宣泄,宣泄是一种排解负性情绪的有效方法。找朋友倾诉或是干脆痛快地哭一场,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怨天尤人是精神的毒药

一个经常失败而又不知道从哪里爬起来的人,在寻找失败的借口和原因时,往往习惯于责备社会、制度、人生,抱怨运气不好。对于别人的成功与幸福,总是愤愤不平。因为他认为,这些都足以说明生活使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愤愤不平是企图用所谓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来为自己的失败辩护,使自己感到好过一些。可实际上,作为对失败者的安慰,怨恨是非常不可取的办法,比生病还糟。怨恨是精神的烈性毒药,它使快乐不能产生,并且使成功的力量逐渐消耗殆尽,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自己并没有多大本领而又非常怨恨别人的人,几乎不可能和同事相处得好。对于由此而来的同事对他的不够尊重或者领导对他工作不当的指责,都会使他加倍地感到愤愤不平。

怨恨是使自己觉得自己重要的一种习惯。很多人以“别人对不起我”的感觉来达到异常的满足。从道德上来说,不公正的受害者和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似乎比那些造成不公正的人要高明。

心怀怨恨的人,是想在人生的法庭上证明他的案子,如果他有怨恨之感就证明生活对他不公平,而有一些神奇的力量将会澄清那些使他产生怨恨的事情,使他得到补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怨恨是对已发生之事的一种心理反抗或排斥。

怨恨的结果是塑造劣等的自我意象。就算怨恨是真正的不公正与错误,它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因为它很快就会转变成一种习惯情绪。一个人习惯于觉得自己是不公平的受害者时,就会定位于受害者的角色上,并可能随时寻找外在的借口,即使对最无心的话在最不确定的情况中,他也能很轻易地看到不公平的证据。

习惯性的怨恨一定会带来自怜,而自怜又是最坏的情绪习惯。这个习惯已根深蒂固,如果离开了这个习惯,就会觉得不对劲、不自然,而必须开始去寻找新的不公正的证据。有人说这类人只有在苦恼中才会感到适应,这种怨恨和自怜的情绪习惯,会把自己想像成一个不快乐的可怜虫或者牺牲者。

产生怨恨的真正原因是自己的情绪反应。因此,只有自己才有力量克服它,如果你能理解并且深信:怨恨与自怜不是使人成功与幸福的方法,你便可以控制住这种习惯。

一个人有怨恨之心,他就不可能把自己想像成自立、自强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自己灵魂的船长、命运的主人。怨恨的人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把自己的感受和行动交给别人支配,他像乞丐一样依赖别人。若是有人给他快乐他也会觉得怨恨,因为对方不是照他希望的方式给的;若是有人永远感激他,而且这种感激是出于欣赏他或承认他的价值,他还会觉得怨恨,因为别人欠他的这些感激的债并没有完全偿还;若是生活不如意,他更会觉得怨恨,因为他觉得生活欠他的太多。

畏缩不前是成功的天敌

不论干什么,只有真正去做,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克服不愿行动的惰性和用来支持这种惰性的习惯,你就很容易地投入行动并放弃以往的荒谬想法。

人们通常存在一些心理失常现象。有人极力贬低、诋毁自己;有人对同伴原因不明地狐疑敌视;有人经不起些微挫折,而这些又都是由于自己的惰性耽误了一些重要计划或行动的结果。

于是,他们就把自己视为“先天不足”、能力低下的弱者,为此而“痛感”自卑,错误地认为,自己今朝此世再也无法更改“命运”的安排,进而导致“误解——惰性——自卑——更严重的惰性”的恶性循环。只有真正去做,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行动使你抛弃习以为常的想法。虽然你畏惧与生人谈话,但强迫自己经常与他们交谈,那么你的种种担心,诸如他们可能恨你、伤害你或给你带来灾祸等,都将难以存在。

同样,强迫自己有规律地学习或写完一篇文章也是证明你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些。任何自信如:“我知道我能做到,完成学习任务或写篇文章并不会掉脑袋。”在得到具体实践之前都难以称作真正的信念。你只有真正去做了,才能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当你只是说“我知道我能时,”你仅仅证明你认为自己具有能力。

因此,在自我根除这种习惯或至少显著地消除这种习惯倾向的过程中,努力去做显得非常重要,甚至缺它不可。再如你想找个新工作,可拖延着不去面试,你给自己布置的作业可以只订一个每周至少进行若干次(如5次)面试的目标,然后保证达到这个数目。你若能完成这个作业,就会不仅不再继续拖延,而且打消对面试的错误看法。

比如,你也许相信:你进行面试的能力差;不能忍受自己在这方面的无能;即使得到新工作也可能做不好;做不好就得感到羞耻;不能忍受安排和进行面试的麻烦。然而,你只要强迫自己每周试5次就会不知不觉地自动驳倒这些假想并会彻底改变它们。

不仅如此,你在进行面试的同时还可以自我布置思想作业,有意识地对自己的习惯进行挑战。要反驳那些荒谬的看法,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何以证明我的面试就一定会砸锅?即使对此缺乏经验,我就成为无能的人吗?找到新工作后我肯定干不好吗?干不好就可耻吗?就算面试很麻烦,我为何不能克服这些困难呢?”

若能自己规定这两类作业,克服不愿行动的惰性和用来支持这种惰性的习惯,你就很容易地投入行动并放弃以往的荒谬想法。而当你战胜自己的惰性,并积极行动起来,那么成功便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交朋友不能好过头

有人以为,作为好朋友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其实不然。好朋友见面和交往的机会虽然比其他人要多,可是任何事都有个“度”,超越这个度你得到的就是相反的结果。

小雷与吴瑞是同一宿舍的好友,也是因为住在一起才成为朋友的,他们戏称宿舍是他们的家庭,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标签”,甚至工资也混在一起,两人为这种关系骄傲,别人的眼里流露的也是羡慕的目光。不久,吴瑞有了女友,经常出去逛逛商场,吃顿饭,于是两人的合作经济出现了危机。起初,吴瑞觉得没什么,小雷也不在乎,后来吴瑞提出实行AA制,小雷考虑再三同意了。

但后来,还是因为不习惯而放弃了。事有碰巧,一天小雷的母亲病了,当小雷回宿舍取钱时,面对的都是空空的抽屉,小雷不由地问吴瑞:“钱哪儿去了,工资不是才发了3天吗?”吴瑞说:“为女友买了条项链。”小雷无言地离开了。他在别人那里借了钱为母亲看了病。两人的友谊出现了裂痕,有一天,两人提及此事,大吵了一架,不得已分手了。

两人的AA制,不因感情的冲击而放弃,那么他们的友谊也不致破裂。

试想,如果当初交往过密还表现在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占用朋友的时间过长,把朋友捆得紧紧的,使朋友心里不能轻松、愉快。

林颖把王怡看成比一日三餐还重要的朋友,两人同在一个合资公司做公关小姐,由于劳动纪律非常严格,交谈机会很少。但她们总能找到空闲时间聊上几句。

下班回到家,林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王怡打电话,一聊起来能达到饭不吃、觉不睡的地步,两家的父母都表示反对。

星期天,林颖总有理由把王怡叫出来,陪她去买菜、购物、逛公园。王怡每次也能勉强同意。林颖可不在乎这些,每次都兴高采烈,不玩一整天是不回家的。

王怡是个有心计的姑娘,她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偷偷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星期天,王怡刚背起书包要出门,林颖打来电话要她陪自己去裁缝那里做衣服,王怡解释了大半天,林颖才同意王怡去上电脑班。可是王怡赶到培训班,已迟到了15分钟,王怡心里很不痛快。

第二个星期天,林颖说有人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非迫着王怡一起去相看,王怡说:“不行,我得去学习。”林颖怕王怡偷偷溜走,一大早就赶到王怡家死缠活磨,王怡没上成电脑班,最终男朋友也吹了。王怡郑重声明,以后星期天要学习,不再参加林颖的各种活动。

林颖一如既往,满不在乎,她认为好朋友就应该天天在一起。有时星期天照样来找王怡,王怡为此躲到亲戚家去住。这下林颖可不高兴了,她认为王怡是有意疏远她。林颖说:“我很伤心,她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可她一点也觉察不到。”

其实,林颖的主要错误在于她没有觉察到朋友的感觉和想法,过密的交往几乎剥夺了王怡的自由,使王怡的心情烦躁,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林颖早已主动与王怡疏远了,可是她惊奇地发现,她们的友谊反而更加深厚了。

总之,维持朋友间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是往来有节,互不干涉,这样友谊才能地久天长。如果以为朋友之间什么都可以互通有无,习惯成自然,便会在无形之中摧残相互的感情。

急功近利事难成

中国人常习惯说这样一句话:“无事不登三宝殿。”其意思是只有有事相求才登门拜访。会处世的人常常无事也登“三宝殿”,平日很注意与人保持联系——哪怕是一个电话也好,这样可以让别人知道,他们在自己心目中占一席之地,如果非到有事才找人,未免显得功利主义,惹人反感。

例如,一个很久未与你有联系的昔日同事,突然打电话请你帮他贷笔巨款,恐怕你感到的不仅是为难,还有极大的不快吧?

八小时之外常到同事家做做客以加强联系、沟通有无,看来还是必要的,但却要把握一定的分寸,懂得做客的学问。免得落个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1.预约的拜访要严守时刻,别忘了“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预约的拜访不能准时赴约,要提前挂电话通知,即使责任不在自己,也要道歉。

2.主人向自己介绍新朋友时,一定要站起来,以示谢意,同时一定要在第一次介绍中记住对方的姓名,免得谈话里不好称呼。对一些自己不认识的长辈或领导同志,要主动站起来,先自我介绍,让对方了解自己。介绍自己要亲切有礼,态度要谦虚,不能自我吹嘘。

3.在同事家做客,受欢迎的人绝不大大咧咧地径直坐到席上,如果主人力邀才能“就座”;等人时,不要左顾右盼;主人奉茶之后,先搁下来,在谈话之间啜之最为礼貌。

4.在进同事家门之前,要先看看鞋上是否带泥。擦拭之后,先行敲门再走进去。雨具、外衣等要放到主人指定的地方。如果主人较自己年长,那么主人没坐下,自己不宜先坐下。自己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要锁好,放在不影响通道的地方,如果放的位置不好或忘锁被盗,不仅自己受损失,也给主人带来麻烦。

5.要知道吸烟属个人嗜好,有人喜欢有人厌,抽烟时一定要征得主人特别是女主人的同意,因为间接吸烟亦危害人家的健康。如果主人家未置烟灰缸,多半是忌烟的。如果掏烟打火,让主人匆忙替你找烟灰缸,是不尊重人的举动。

当然,同事应酬中没有永远的主人,永远的客人,做个懂礼之客固然重要,做个能得体待客的主人也要紧得很。事先得知同事将来访,要提前准备好茶具、烟具。客人进门后,要热情迎接并请上座。如果客人是从远道而来,要问问是否用过餐。对一般客人,在饭前只给烟茶就可以了,茶壶可以放在桌上,对尊敬的客人或领导、长辈、同事,要在另外的屋里把茶倒好送进去,每次倒茶要倒八分满,宜于客人饮用。

另外,如果是“不速之客”,也要起立相迎。室内来不及清理,应向客人致歉。不宜当着客人的面赶忙扫地,弄得满屋灰尘。还有,接待时,要问明来意。比方说:“你今天怎么抽空来了呢?”对方如答:“有事要麻烦您。”可又不一下子直说出来。就不要立即追问,恐怕是因为还有家中其他人在场,难以启口。那就不妨改变一下接待方式。

可见,在与人的交往中,我们考虑的不应该是登不登“三宝殿”的问题,而应是如何登的问题。无事常登三宝殿也并不是不可以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其中的技巧。

说到就得做到

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评论这个人好,那个人诚实。那么,判断一个人的好坏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呢?答案往往出乎意料。因为人们之所以钦佩、感激某人,常常是出于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种看法当然出于习惯上的主观。人们之所以深深感动,是因为那些事在当事人的心目中关系重大,故而铭记在心。事情的起因无论多么微不足道,但它却与人的品质习惯紧密相联。

假设一位十分繁忙的世界名人,在一次办完事后,与一名普通人偶然交谈,并开口承诺了一件小事。因事情是在即将分手时顺便提到的,所以当事人也不抱什么希望,随时光流逝,或许淡忘了。

然而,在一个出乎意料的时刻,那位名人把自己承诺的事情圆满地办好了,当事人万分感激。“那位大忙人,连一件小事都记在心上……。”

“诚”字拆开,为一“言”字和一“成”字,即说到做到,信守诺言。哪怕承诺的是一枚邮票,一张火柴商标。其意义并不在于金额的多少,货物价格的高低。重要的是让人觉得对方尊重自己,没忘掉自己。这样,无论何时,别人都会感到,自己没忘记对方,对方也不会忘记自己。

反之,把别人忘掉,这是最伤人的。因为,问题不在于忘记的事情大小,而是它意味着忘掉一个人的存在。因此而刺伤人的心。忘却会失去对方的信任,也伤自己的心。因此不要承诺毫无希望、没有把握的事情。

已经约好的事情,应该留心记人笔记本。如笔记本没有备忘栏,有人会在完成的事后划对钩,在未完成的事后划红圈。这种人自然会博得与其交往共事的人们的赞誉。

应当改正的小毛病

有的人似乎天生下来就令人讨厌,而他们却从来不会自我觉察。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交谈习惯,更没有形成正确的交际观念,以下五种小习惯正是这种没有交际修养的表现。

一、说话枯燥无味

这种人通常是个脾气很坏的人,他常常有些自私,可他自己并没有察觉。他常以为人家对他所讲的事物也像他自己那样感兴趣。他之所以冒犯人家,并不在于讲话太多,而是因为说话太枯燥无味。在他所说的话中,没有一点波澜和惊奇。他说的话,常常也是他自说白话。他的习惯非常单调,因此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使人感到厌倦。

在一个令人厌倦的谈话中,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句子:“让我来告诉你们我自己的设想吧!”,“六个月前我们在船上的时候”,“我记得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等等。这些七拉八扯的话,能不叫人厌倦吗?

二、经常打断别人谈话

插嘴插舌的人是一种不让你把话说完的人。你说话正说到一半,他就插进来说,有时竟能把你的结论也说了去,而他为你说完的结论,并不是你本来的观点,你当然是非常讨厌的。然而他并不自觉,还是得意洋洋地炫耀他自己的光彩。

插嘴插舌者最令人讨厌的,便是从不预先告诉你他要插话了。他也不说“我知道你这故事的结果”,或“让我替你把它讲完吧”,或“你想说的是这样的”,他只是突然地自半山腰里杀出来,使你不得不偃旗息鼓而退了。

人们相信,总有一天,那些令人厌倦的言谈“滔滔不绝”者和那些“插嘴插舌”者,会在人们面前自讨没趣,羞愧而退的。

三、说话心神不定

心不在焉者在开始谈话时似乎有严密的逻辑,可是他的心神是浮荡不定的。如果你告诉他一个你觉得很有趣味的故事时,他却把他的注意力分散到别的地方,好像灵魂早已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似的。这时你一定觉得他没有礼貌而感到扫兴。

然而这也许是你的过错。或许你讲的事物使他很难提起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你自己也许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可即使如此,他也不会被人原谅,因为他完全可以避免的。

“心不在焉”的人,常常这样说:“对不起,你刚才说什么?”,或“我刚才没注意听”,以及“我想我已想到别的事情上了”。

四、傲慢自大的人

傲慢自大的人,他只看到人家的短处,从不称道他人的长处。他常常扫人家的兴致,打断人家的话头,当我们在称赞一个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时,他便说那人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工作而已。他是个冷笑专家,在他的脑子里,别人的一切都是恶劣不堪的。

轻视他人者常常喜欢攻击别人,假如你钓到一条五公斤的鱼,他便会喊起来说,有人曾在这里钓到过十公斤的鱼呢!他常抱有一种妒嫉的心理,而且他并不能将这种心理深埋在心中。有时你可以从下面的一些话里听出他是一个轻视他人的人:“是的,可是在他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以及“那毫无价值,你等着再听听这一件事吧!”

五、说话哕哩哕嗦

虽然他的话并没有伤害你,也不会引起你嫉恨的,可是他那滔滔不绝的言谈,确会使你感到代人受过般地难过。

说话哕哩哕嗦的人大多为女人,而她们的心情倒确实是良好的。她因为热心而兴奋,所以哕哩哕嗦地想把一件非常琐碎而无趣的事情说得有趣而重要。这种人是生活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因为她没见过大世面,所以便特别把琐碎的东西看得有价值了;因为她没有见过大世面,所以见过世面的人倾听这种乏味的言谈,真是哑巴吃了黄连了。

“让我告诉你我们前天晚餐时所准备的菜肴吧!”,“我想我要替苏珊买一件新衣裳了”。这些都是一个哕哩哕嗦的女人想要说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不幸养成了以上五种不良的习惯,不妨对照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