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之道大全
17496900000002

第2章 技巧核心

与战争同步的,是他的爱情。

与伊莎贝尔分手后,小沃森很长时间对女孩子都提不起兴趣来。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奥丽芙·考蕾。

那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小沃森约了一位哈恩中学的同学和他的夫人一起去滑雪。他们约好在一家旅馆门口接小沃森,当他们的车在旅馆门口停下的时候,小沃森惊奇地发现,车的后排座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年轻姑娘。

六七个小时的路,因这个漂亮姑娘的出现变得温馨而短暂。小沃森对她一见倾心,两个人谈了一路,到旅行结束的时候,他们已经是难舍难分了。

奥丽芙不仅是个美丽的姑娘,而且谈吐高雅。她出身上流社会,家里虽不怎么有钱,却也足以令她衣食富足。

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像其他富家千金那样,整天只想着吃喝玩乐、嫁个好丈夫。她有着自己的事业追求。

奥丽芙是罗伯特公司的签约模特儿,上过多次杂志的封面,也拍过不少广告。尤其是有一张她为《走运》杂志拍的手拿一片烟叶站在烟草地里的广告,更是广为人知。因此,很多人非常熟悉她的面孔。走在大街上,经常会有人拦住她说:“我们在哪里见过?真是面熟。”

更令小沃森动心的是奥丽芙的宽容和慷慨,这使她有着很好的人缘。在小沃森眼里,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格。小沃森接触过不少漂亮姑娘,但只有奥丽芙真正打动了他,走进了他的心里。

虽然两个人也闹过一些小别扭,但小沃森心里始终没有放下过她。

当家里人听说小沃森在和一个模特儿谈恋爱时,很不以为然,因为小沃森总是喜欢做一些出格的事。

小沃森非常珍惜和奥丽芙在一起的时光,奥丽芙也总是给小沃森一些善意的规劝和建议。

战争的日渐临近使小沃森感到了时间的紧迫,他想尽快与奥丽芙结婚。

于是,在华道夫大饭店的舞会上,小沃森掏出了他准备好的钻石戒指,正式向奥丽芙求婚,奥丽芙立刻就答应了。

两个人在奥丽芙的姑姑家举行了盛大的订婚仪式,并计划在圣诞节之后举行婚礼。

但是不久传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件,所有的美国人都对这个噩耗感到难以置信,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战争是不可避免了。

小沃森所在的分队接到命令:移驻加利福尼亚。他立即给奥丽芙打电话,请求马上举行婚礼。

于是,和其他赶在战前结婚的年轻人一道,他们仓促而又草草地举行了婚礼。

小沃森特地请父亲做他的伴郎,战争的来临使他彻底地消除了与父亲的隔阂,父子俩的关系前所未有地亲密起来。

结了婚的小沃森认识到自己已不再是一个孩子,在奥丽芙的帮助下,他开始逐渐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向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准靠近。

对待爱情的态度,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小沃森选择了善良、美好的奥丽芙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而奥丽芙良好的品行对小沃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利文沃斯军校

小沃森所在的分队奉命来到加弄13福尼亚的圣伯纳地诺,任务是进行海面上的侦察飞行。

可是在这里,小沃森和上司尼尔森上校关系极不融洽。

尼尔森上校工作态度蛮横,方法简单,对小沃森有很深的成见。小沃森在无奈之余,只好提出调动,但上级不为所动,他只好向父亲求助。

他在电话里对父亲讲了事情的经过,说:“我想调动,不是出于逃避危险,只是不想和他共事。我想请您帮忙让我去开轰炸机。”

老沃森在电话沉默良久,才回答道:“汤姆,我不愿意这样做。我担心可能会把你送到更危险的境地去。但是,我答应你,我会让尼克尔去见马歇尔将军。”

尼克尔是IBM的二把手,对老沃森一直忠心耿耿。

可是小沃森并没有相信爸爸真的会叫尼克尔去见马歇尔将军,因为像马歇尔那样身处高位的将军,在小沃森眼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可老沃森就是这样,他总是直奔最高目标。即使是在向员工传授推销之道的时候,他也经常告诉他们要直接找客户公司的最高领导。

但是,一个星期后,小沃森被叫到长官的帐篷里去。

“沃森中尉,这是一份有关您的电传。”

小沃森接过电传,上面写着:“请托马斯·沃森中尉到堪萨斯州利文沃斯城的指挥参谋学校报到。”

这太出乎意料了,他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唉呀,真不知道我会不会喜欢这个地方……”

“要是让我得到这份电传该有多好啊,我一定去。你可真走运。”这时,一位上校不无羡慕地说。

到了利文沃斯军校,小沃森才知道,这是一所高级军事院校,它集中了全美最优秀的军人,几乎所有的高级指挥官全出自这里。

这里的学习比销售学校还要严格。学习期间,每个人一共要写13篇论文,评分有三个等级:良好、及格、不及格。如果有3篇论文不及格,就要被淘汰。

小沃森的开局还不错,第一篇论文就得了一个良好,可是紧接着第二篇论文就得了个不及格。

这可把小沃森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赶紧从与奥丽芙同住的公寓搬到了学校的宿舍,拼命地苦读起来。但是不久,他又得了一个不及格。

回想起父亲的教诲和为他所做的一切,看到两位同学因不及格而被淘汰出局的眼泪,小沃森更加发奋。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保住了成绩,没有出现第三个不及格。

结婚后,奥丽芙始终陪伴在小沃森身边,即使是在利文沃斯军校学习期间,奥丽芙也在当地住下,不时地提醒和帮助小沃森,矫正他的行为。

有一次,小沃森的一位大学同学叫做尼克的来看他,正好小沃森刚完成了一篇论文。两个人都想放松一下。就去了烛光舞会。

那个尼克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早在大学期间就和小沃森趣味相投。两个爱搞恶作剧的家伙凑在一起,当然免不了有人要吃苦头了。

尼克悄悄地对小沃森说:“你看,这儿的椅子都是铁做的,咱们偷偷地从桌子下面爬过去,把蜡烛放到那两个家伙的屁股下面,你说会怎么样?”

小沃森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两人一拍即合。

他们两个刚刚回到自己的座位,就有人惊叫着跳了起来。

就在小沃森为自己的杰作感到得意的时候,有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基地副司令的副官,他不无挖苦地说:“老弟,你可真能干,连副司令也被你们逗乐了。”

奥丽芙亲眼目睹了这一场闹剧,回家后,她郑重地同小沃森进行了一次谈话。那些话深深地打动了小沃森,他永远也忘不了,并且也因此永远感激她。

奥丽芙说:“你别拿这些事情当儿戏,不要让别人把你当成马戏团里的小丑。别让你的父亲在出席你的毕业典礼时感到丢脸。”

在小沃森毕业典礼那天,老沃森真的来了。小沃森看得出来,父亲这一次是真正地为他感到骄傲。

利文沃斯军校的学习,使小沃森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军人,一名指挥官。

军校近乎苛刻的要求,培养了小沃森坚韧的性格。有时苛刻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激发你的潜力和自信。正是经过了种种苛刻的考验,小沃森才终成大器。

空军上尉

过去,飞机一直作为进攻的一种辅助手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二战的进程,各个国家开始认识到这是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立体战争。尤其是谁控制了制空权,谁就会赢得战争的主动。

因此,美国空军开始扩编,由原来的35万人骤然增至200多万人。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飞行员,小沃森被分配到了空军第一师工作。

可是上级分配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并不是飞行,而是推广一种叫做“连环”训练器的使用。

这实际上是一种类似推销的工作,小沃森在IBM的工作经历派上了用场,他开始一展身手。

所谓“连环”训练器,是一种原始的飞行模拟器,通过大量的模拟训练,飞行员可以闭上眼睛飞行,而不迷失方向。

这时,很多飞行员还不懂得根据指令飞行,有时飞入云层就迷失了方向,因此而导致的坠机事件时有发生。

虽然各个空军基地都有这种“连环”训练器,但是并没有在训练中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很多飞行员都不知道它。

小沃森在各个基地之间飞来飞去,大力宣传这种训练器。

他经常会像在IBM工作时那样,直接找到基地的最高长官:“您好。我想了解一下‘连环’训练器在这里的使用情况。”

他还卖力地收集了很多训练数据,像用打孔机和一个姑娘比较那样,提供给基地的指挥官,以便他们进行对比。

如果训练器在一个基地的使用效果很好,他还会请求高级军官们写信推荐使用训练器:“这样做,您会拯救更多飞行员的生命,整个空军都会感激您。”

当然,在这里需要的工作技巧比在IBM要简单多了,但是体力上要更辛苦些。在短短的时间里,训练器的使用量增加了六倍。

这项工作涉及到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小沃森感到非常有意义。

有一天,小沃森接到通知,他所在的空军第一师的师长福利特·布拉德利上将要见他。

“听说你的训练器推广工作做得不错。”

“那是我的责任。”

“愿意做我的副官吗?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

这太突然了,小沃森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将军的副官,实际上是等于为他个人工作。

他在为空军工作和为上将个人工作之间权衡再三。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

很快地,小沃森就喜欢上了布拉德利。布拉德利是美国空军的先驱者之一,他第一个把无线电信号从飞机上传送回地面。并且驾驶技术娴熟,富有领袖气质。

对布拉德利的敬佩,使小沃森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

他除了为上将驾驶飞机外,还跟随他到处巡视,每巡视一处后,都会为布拉德利提供一份详细的报告,讨论各种他所看到的问题。

对此,布拉德利给予了极大地鼓励。他经常在报告批阅道“非常感谢”,或“很好”、“棒极了”。同时,他也常常暗示小沃森是一个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善于动脑思考的好军官,他有着不同寻常的能力。不仅如此,布拉德利也尽力使其他人认识到了这一点。

有一次,他们一起飞往华盛顿,小沃森照例问:“我们这次有什么任务?”

“晋升你为上尉。”

“什么?”小沃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的工作非常出色,这是你应该得到的。”

在办好了书面手续之后,布拉德利把小沃森带到了老军需库大楼的一个房间,亲自为他换了肩章,并认真地把它别好。

小沃森激动地向布拉德利敬了一个端正的军礼,心里充满了感激。此刻,他感觉,布拉德利对待自己就像对儿子那样,既慈祥又充满疼爱,还有——骄傲。事实上,小沃森也确实使布拉德利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战前在英国驾驶B—17飞机表演时遇难。

28岁的小沃森感到自身的价值前所未有地得到了实现,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证实。这里,没有什么总裁的儿子,只有上尉托马斯·沃森。他彻底摆脱了父亲的影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自信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啊!正是由于这种自信,小沃森在决定IBM的前途时一锤定音,使IBM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把飞机运给斯大林

战争在不断升级,苏联的形势已不容乐观:北方的列宁格勒被重重包围,在南方,德国日益逼近斯大林格勒和巴库油田。苏联迫切地需要美国在军备方面的救援。

就在那个夏天,布拉德利他们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把飞机运给斯大林。

这无疑是一次困难而又危险的任务。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绕开战场和轴心国的控制区,还要兼顾小型战斗机航程较短的特点,分段飞行。

“你能否和我一起去?”布拉德利用探询的目光注视着小沃森。

其实这时奥丽芙已经怀孕了,小沃森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避开这次任务。

但是,经过利文沃斯军校的培训和在空军期间的工作,这时的小沃森已经被磨练成了一个极富责任感、勇敢精干的军官,他义无返顾地回答:“没有别的事情比它更令我振奋的了。”

事实上,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不知道是否能活着回来。

这就是战争。

布拉德利亲自挑选了10名机组人员,小沃森作为副驾驶员随机出航,因为他在驾驶四引擎飞机方面缺乏经验,机长由轰炸机驾驶经验丰富的李·菲格尔担任。

经过了大量复杂的准备工作之后,他们开着新征用来的B—24轰炸机上路了。

B—24飞机是最先进的轰炸机,在小沃森眼里,它可真是个庞然大物,因为它足有28吨重。这对于只开过民航飞机和小飞机的小沃森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李·菲格尔是个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小沃森在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两个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可是,既然是一件困难的任务,就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在飞越大西洋的那个晚上,小沃森照例对机组进行检查,当到达领航员的前舱时,他惊讶地发现,领航员竟不是当初挑选的那个人。

“你是谁?这是怎么回事?”

“我是在出发前最后一刻接到通知的,我叫比利。”

“那么好吧,比利,我是副驾驶员沃森。能告诉我,我们现在的位置吗?”

比利的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半天也没说明白。

这时小沃森发现机舱的地面上有20多个小纸团,他立刻感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头。

“到底怎么了,比利?”

“该死的南半球!我实在看不明白这些星星。”

小沃森立即找来了李·菲格尔,可是大家讨论了半天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好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飞行的方向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不知道自己的方位。

“只好按他的方向继续飞了。或许天亮后,我们能够找到陆地。”小沃森也无可奈何。

天刚刚亮一点,大家就开始焦急地寻找陆地。可是到处是茫茫的海水,他们又不知道自己的方位,只好凭感觉了。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到了预定时间,他们还是没有找到陆地。所有人的表情都严肃极了,整个飞机上静悄悄的,谁也不说话。

又过了好长时间,终于有一个人突然大喊了起来,“看!陆地!”大家都看清了,一条黑色的线出现在前方。大家欢呼起来。

终于,在油箱的指针指向零时,他们着陆了。这时已比预定时间超过了一个小时。

他们休整了一下后继续飞行,几天后,终于到达了苏联的领空。

按照预定安排,他们准备在黑海的巴库着陆加油。

降落前,小沃森像往常一样爬到飞机腹部去检查前轮。

可是,就在他检查到一半时,李·菲格尔犯了一个要命的错误——他放下了前轮。

小沃森发现正在检查的前轮忽然重重地压了下来,大吃一惊,赶紧往旁边的领航舱一跳,但是就在他快到成功的时候,一条腿被别住了。

小沃森用领航员的耳机向李·菲格尔报告,“我的腿被着陆装置门别住了,如果你继续着陆的话,运动着的前轮会使门砍断我的腿。”

大家都来为小沃森的腿想办法。无线电发报员一看到这情景就昏倒了,被人抬回了安全的炸弹舱。

布拉德利也下来了,他琢磨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到底姜还是老的辣,他指挥大家放松了装置门后部的绞链,小沃森终于得救了。

可算到达了莫斯科,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只有布拉德利,需要和苏联人就运输飞机事宜进行谈判。可是谈判并不顺利,原定一个月的停留时间,他们呆了三个月。

最终,美苏双方达成了协议,运输航线得以确定下来。这就是布拉德利开辟的阿拉斯加——西伯利亚运输线。

为了庆祝美苏双方关系的进展,布拉德利把他们的飞机命名为“莫斯科人”号,并用俄文把名字喷在机身上。

小沃森他们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按照预定安排,他们要先到中国会见一位美国将军,然后穿过西伯利亚飞到阿拉斯加。

再次看到中国,令小沃森感到十分亲切。在大学毕业后的那次远东之行中,中国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悠久古老的文化,古色古香、富有浓郁东方风情的建筑,又好又便宜的丝绸和瓷器,以及他在当地结下的一份份友情,都令他难以忘怀。

在甘肃沿长城飞行时,小沃森为长城的气势所震撼,但当他得知这同北京的那段长城是同一座长城时,更加震惊了。

他们在成都着陆。可是,在这里,小沃森遇到了困难。他发现,机组成员们对他一点也不友好。

“是我对他们的要求太苛刻了吗?”小沃森开始反省自己。

他认识到,如果和大家相处不好就无法完成好工作。他开始有意识地改善和大家的关系。

有时,他会用车拉着大家去重庆享受美食,还把在成都买的小纪念品送给他们。

他也开始在细节上关心他们,比如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是否收到家人的来信等等。

小沃森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同大家的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时,他不禁想起了父亲。老沃森最著名的管理箴言中有一句话——“尊重每一个人”,小沃森现在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在中国停留了几天后,他们向雅库茨克出发,准备在那里飞往阿拉斯加的诺姆市。

但是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严重地破坏了引擎的运转,他们不得不在飞离雅库茨克之后又返航回来。飞机玻璃被雪盖住了,这使得他们的飞机差点坠毁。

飞机报废了,他们只好乘坐一架苏联运输机离开。

在离开雅库茨克的前一天晚上,布拉德利把小沃森叫到他的房间,他炯炯有神的目光在小沃森身上落了很久。终于,他开口了:“李·菲格尔对手下人的工作不太满意,不想干了。”

小沃森马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试探性地说:“要不要我再找他谈谈?”

“汤姆,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想让你当机长,这次执行任务你进步很大,学会了不少东西,我相信你能胜任。”

小沃森感到全的血液一下子沸腾了起来,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他要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官衔,而是自己的能力得到承认。

他也同时想到了李·菲格尔,李·菲格尔的心里会多么难过呀。还有其他机组成员,他们会接受他吗?

但是显然,这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他的表现和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加上小沃森自己在缓和同他们的关系上所做的努力,这仿佛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小沃森他们开辟的这条航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二战结束时,美国的近8000架飞机沿着这条路线飞抵苏联。

在美国的军事支持下,在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下,德军在严寒的冬季再也无法前进一步,战争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小沃森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箴言“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珍贵。

在五角大楼工作

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的所在地,是美国的军事中心。

布拉德利将军被提名担任新设的空军督查职务,主要负责解决空军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

“还愿意继续做我的驾驶师吗?”他征求小沃森的意见。

“当然。”小沃森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工作中结下深厚的友谊使两个人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不过你也有其他的职责。我将任命你为技术督察,你需要做的就是到各个空军基地巡视,检查飞机的保养情况。”“您放心,没问题。”

两个人默契地相视而笑。

除了检查飞机的保养情况外,小沃森还协助布拉德利对空军中的一些欺骗和偷窃行为进行调查。

这可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小沃森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事。他逐渐学会如何与人周旋,对“人”这个词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小沃森还得学会从多个角度严密地去证实它,否则对方的辩护人会抓住一个非常小的漏洞进行翻案。

有时,稍不注意,还会被对方进行人身攻击,什么草率从事啦,什么威胁当事人啦。

还有一次,他处理了一个高级军官受伤的飞机坠毁案件。案件的受害者是恩特将军。

事故发生时,恩特将军正准备从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飞往圣安东尼奥。他的副驾驶生病了,基地临时给他换了一个人。

就在准备起飞时,恩特将军无意中唱起了歌,还边唱边用手打着拍子。

这时副驾驶以为将军的手势在示意他抬起着陆架,而当时飞机速度很慢,还无法起飞。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飞机起飞后才能抬起着陆架。他疑惑地抬头看了看将军,而将军正在自得其乐地继续打着拍子,头还随着节奏一点一点的。于是副驾驶以为将军是在点头表示同意,他抬起了起落架。

还没来得及起飞的飞机失去了着陆架的支撑,机身着了地,靠将军一侧的螺旋桨由于巨大的撞击飞了出来,插到了机身上,也插进了恩特将军的背部,脊梁骨严重受伤导致了瘫痪,将军再也站不起来了。

面对副驾驶犯下的这种低级错误,小沃森很不理解,他问那位副驾驶:“你明知道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应该抬起着陆架,为什么还要那么做呢?”

那个人委屈地说:“我以为是将军要我那么做的,我必须执行他的命令。”

从这件事中,小沃森吸取了两点教训,一是要正确理解别人的意图,二是对上级不要盲从。

在工作中,小沃森得到了将军们的赏识。因为,他工作效率高,善于与人相处,还能为上级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他的军衔也升到了少校。

五角大楼的工作,使小沃森学会了如何与所有人相处,如何细致地工作,以及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他感觉在这里学到的比在任何地方学到的都要多。

不畏权威,不盲从上级,这是小沃森的经验,也是对我们有益的启示。如果哥白尼和布鲁诺盲从权威,那么就永远也不会发现宇宙的奥秘;如果小沃森盲从父亲,那么就永远也不会有如此辉煌的IBM。

飞越驼峰

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布拉德利将军在一次任务后病倒了,长期的高空缺氧环境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心脏。他不得不退休了。

最敬爱的老上司离开了,小沃森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经常回想起两人共事的时光,对这个忘年交的老朋友充满了眷恋。

与布拉德利恰恰相反,新上来的上司琼斯将军严肃、呆板,甚至还有点笨拙,小沃森一点也不喜欢他。

他总是对小沃森指手画脚,有时还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比如,他总是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不知所措,或者在飞机时速高达180英里的时候突然要求着陆。小沃森不得不一边盯着琼斯,防止他在飞行时做出什么危及大家生命的事;一边时刻提醒他,纠正他的一些低级错误。

琼斯开始依赖小沃森,但也开始讨厌他。他既不让他走,也不提升他。

小沃森非常压抑,他想离开这个地方,参加战斗。最终,他选择了参加飞往中国的空中运输行动。

因为日本已占领大半个中国,美军只有从印度的阿萨姆山谷起飞,飞越世界之巅喜马拉雅山,把物资运到昆明。这个飞行行动,也被称为“飞越驼峰”行动。

这条运输路线是所有运输线中最为危险的一条。除了要受到日本敌机炮火的阻截外,他们还要应付恶劣的天气。加之在喜马拉雅山超常的海拔之上,飞机飞行十分不稳定。所以,经常传来有飞机坠毁的消息。

尽管如此,这条运输线还是每天都在忙碌着,有时有的飞行员要一天两趟地飞行。

小沃森从小就喜欢做新奇、富有冒险性的事,因此他选择参加这样一个行动不足为奇。

阿萨姆的条件很恶劣,机场的跑道是由碎石子铺成的,因此飞机走在上面非常颠簸。加上高温和暴雨,工作的困难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小沃森终于争取到一次参加行动的机会。

小沃森是副驾驶员,他的搭档是一名年轻的机长——卡彭特,他们的任务是运输4吨油。

出发前,他们戴上了氧气罩,穿上了笨重的靴子和降落伞。令小沃森感到不解的是,除了飞行图外,他们还带上了地图和钱袋。

“我们带这些东西做什么?”

“如果我们被击落,这些东西就有用了。我们可以凭着这张地图走出丛林,用这些钱向当地人买东西,直到找到部队。当然我们也很有可能用不上这些东西——安全返航或以身殉职。”

“击落?以身殉职?”尽管以前也曾听说过,但这一次,小沃森真正感觉到了死亡的威胁和恐惧。

整个飞行进行了4个小时。天还没有亮,他们就在大雨中出发了,艰难地越过高高的山脊,他们在2.1万英尺的高度飞行。其中有2个小时,他们飞行在日本的控制区内,靠着不少浮云的保护,他们总算安全通过了。

第三次来到中国,小沃森倍感亲切。

昆明机场被日本人炸得到处是弹坑,军方一边忙着接收物资,一边忙着修补弹坑。

把油交上去后,卡彭特带着小沃森来到一家非常简陋的小饭馆,没办法,条件如此,只好因陋就简了。

他们一进门,店小二就一溜小跑地过来招呼他们。

“Eggis,eggis。”他不停地说。

“他说什么?”小沃森被这种汉语不汉语、英语不英语的语言弄糊涂了。

“他说的鸡蛋,他们只有鸡蛋。”卡彭特看来已经习以为常了。

“那好吧,就来鸡蛋。”小沃森心里不断地想着“eggis”,忍不住要笑。

他一口气吃了8个鸡蛋,连自己也感到吃惊。

返航的时候,卡彭特让小沃森驾驶,当跑道在阿萨姆机场降落的时候,小沃森感到了一种胜利的喜悦。他终于征服了它。

那天晚上,小沃森兴奋得很晚都睡不着,他一次又一次地回味着这次飞行的每一个细节。他甚至想,应该在各空军站之间组织一次比赛,看哪个站能把物资最多地运到“驼峰”的那边。

几天后。小沃森回到昆明,在那里,他找到了组建著名的“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请求加入“飞虎队”。陈纳德将军非常欣赏他的勇气,同意为他向上级请求。但是,小沃森的上司琼斯将军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没有同意。

另一次运送伤员的飞行,也给小沃森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那是一次超低空飞行,需要穿过几个山口后到达缅甸,把那里大批的伤员和患有痢疾与伤寒的危重病人运送出去。

这次飞行和飞越驼峰那次有所不同,飞越驼峰是超高空飞行,而这次超低空飞行,但是同样凶险。

机长泰勒非常了不起,在气候恶劣和可见度极差的情况下,他总能说出他们所在的位置,小沃森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避开了日军的轰炸和浓重的大雾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缅甸。

那里的情形惨不忍睹。热带丛林里充斥着难闻的气味和飞舞的苍蝇,加上那些浑身肮脏的伤员和病人,极其令人作呕,到处笼罩着死亡的阴影。

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和死亡的考验,小沃森彻底脱胎换骨,被战火锤炼成了一名无所畏惧、成熟果敢的军人。

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历,使小沃森能够始终勇于面对挑战,从不怯懦,永往直前。这种过人的胆略,使他在残酷的商战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决定回IBM

在二战中,IBM对于应征入伍的职员,坚持发放相当于在职时工资四分之一的钱,以鼓励他们为国献身的勇气。公司还定期为他们寄送毛衣或手套,尤其是圣诞节时,会寄给他们一盒食品和礼物。

这主要是老沃森希望这些熟悉业务的员工能在战后回到公司,增强公司的力量。所有的IBM员工在战时都感受到了公司的关怀。

小沃森也得到了相同的待遇。而且无论在何地,他都能收到辗转送来的公司自办报纸《商业机器》。从中,他能够及时了解公司业务的进展情况。

像小时候一样,虽然爸爸没有明说,小沃森还是感到,爸爸想让他回IBM。

可是,小沃森只想飞行,在与布拉德利共事的那段日子里,他甚至想在空军干一辈子。

布拉德利退休后,小沃森想,也许战后空军不一定需要这么多人,他也可以在航空公司做飞行员。

他太热爱飞行这项事业了。

战争还没有结束,可是和平的曙光已经初现。前线捷报频传,轴心国节节败退,盟国的胜利基本上已成定局。

于是小沃森回到纽约,告诉父亲:“我不想回IBM,我想继续当飞行员。”

出乎小沃森的预料,父亲并没有做他的思想工作,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助手尼克尔帮助儿子在航空界寻找机会。

尼克尔行动迅速,立即为小沃森提供了几家可供参考的公司。

可是,小沃森不知怎么,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他总在想,“我是不是太令父亲失望了?他一定为此很伤心。他为什么不阻拦我?”

回华盛顿后,有一天,退休后在一家公司担任副总裁的布拉德利正巧来华盛顿出差,于是小沃森约他来家里吃饭。

在开车同布拉德利回家的路上,布拉德利问:“汤姆,战后你打算干什么?”

“飞行!你知道的,我喜欢这一行。可能会去联合航空公司当飞行员。”

小沃森以为他会说“太好了,你是个出色的飞行员,一定能胜任。”

可是布拉德利却说:“真的吗?我以为你会回IBM。”

小沃森的心像被击打了重重的一锤,好长时间他都默不作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问了一句在他心里问了自己无数遍的问题,甚至在12岁时泪流满面哭着回家时就很困惑的问题:

“你认为我有能力管理IBM吗?”

“当然。”布拉德利肯定地说,语言简洁而有力。

整个晚上,小沃森一直思考着和将军的谈话。送将军回家后,他一个人在驾驶室里坐了半个小时,和将军父子般的感情使他认识到,这是将军的心里话。

回到家,他对奥丽芙说:“将军认为我有能力管理IBM。”

可是奥丽芙装作没有听见,半天没有回答他。

小沃森只好直截了当地问她:“你认为呢?你认为我能吗?”

“你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也有很多坏习惯。但是,当你专注于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你从未失败过。”

小沃森激动地看到,在空军的几年里,自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不再是一个无所事事的花花公子了。

小沃森感到,自己的激情此刻就像一座喷发的火山。他再也坐不住了,立即打电话给父亲:

“可能在哪个周末我会回去一趟,我十分想念大家。如果您还需要我的话,我可能回IBM。”

“太好了。我非常高兴,欢迎你回来。”尽管父亲极力压抑着内心的喜悦,小沃森还是听得出来,父亲的声音中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选择回IBM,对于小沃森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事实上,在他的内心里,早就渴望着回IBM了。

看清自己的内心并不容易,要勇敢地面对它。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转舵

194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小沃森正式来到IBM报到。

他特意穿着老沃森所倡导的,也是IBM的员工所特有的衣着:一身深色的西服套装,白色的硬领衬衫,规规矩矩地打着领带。

他知道,这样会让爸爸很高兴。

父子俩亲切地握了握手,爸爸指着另一个房间说:“你见过查利·柯克了吧?你的工作就是做他的助手。”

查利·柯克是IBM的现任执行副总裁。他和老沃森一样出身清贫,靠着自己出色的销售业绩当上了一个分部的经理。尼克尔退休后,老沃森把年仅41岁的他提拔上来做自己的副手。

这样的安排使小沃森很不舒服,他原以为爸爸会给他安排一个经理或者什么其他领导职务的工作。而事实上,叫他仅仅做一个“助手”。

要知道,他回到IBM,就是奔着最高职务去的。他想的是,有一天他能取代父亲的位置。

小沃森来到柯克的办公室报到。柯克非常热情,他拉过一把椅子放在他的办公桌前,说:“你就坐在这儿。工作时我恐怕没有时间跟你解释太多,你只需看着就会明白。”

一连几个月,小沃森就这样看着柯克工作,跟他一起开会,一起出去参加各种活动,一起研究问题,形影不离。

柯克是一个决策能力很强的人,工作雷厉风行,这使小沃森深感敬佩。

坐在柯克旁边,小沃森学会了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如何进行决策,他也感到这使他比在公司的任何地方都能很好地全面了解公司的各个方面。

这时,他才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而IBM,正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在战时,IBM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持美国参战,新建了很多生产军火的工厂。尽管老沃森不愿意让人们说他是发战争财,把利润压得很低,但是销售额却比战前翻了三倍。

战争结束了,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军工厂,这些工厂和那些战争中入伍、战后返回IBM的员工亟待安置。如果IBM退回到战前的规模,这些人就会失业。

更令老沃森担心的是,那些战争中租赁给军队的机器,战争一结束就会退回来,这无疑也将大大影响公司的收入。

这些日子,公司总在开会研究这些问题。老沃森也会经常看看工程师们研究出了什么新东西。可是令人失望的是,那些技术上的革新都在原有领域中进行的,缺乏振奋人心的对新领域的探索。

同在大萧条中的对策一样,老沃森再三强调要扩大销售网,力图以最大的推销量弥补战争结束带来的损失。

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IBM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订单像雪片一样地飞来。

原来,战后消费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如汽车、住房、家用电器和服装,而这些在战争中是受到控制的。战后的美国不仅没有出现经济萧条,反而迅速繁荣起来。

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如银行、保险和零售业,也得到了有力的推动,而这些行业,正是IBM的主要客源。

经济越繁荣,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越大,IBM的机器就卖得越好,当然钱也就赚得越多。

3月的一天,小沃森跟随柯克出差的时候,拜访了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埃尼阿克实验室。

埃尼阿克的学名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研制历时近三年的时间。刚刚投入运行。它的发明者是宾西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莫奇利教授和他的学生埃克特博士。

实验室位于宾州大学莫尔学院的一间170平方米的地下室里。

一进实验室,小沃森他们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浪。3月的天气不至于热成这个样子吧?

“怎么这么热?”小沃森无意地说了一句。

“因为这个屋子里有1.8万个电子管,7万个电阻和l万个电容。”埃克特彬彬有礼地说。

“这家伙可真是个庞然大物。”小沃森感叹道。

“是啊。足有30吨重,几乎整个实验室都被它占据了。”

“那么它们现在在干什么?”

“计算弹道轨迹。”

为了解释清楚,埃克特拿出了纸笔,在上边画出炮弹在空中的飞行曲线。

“你看,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炮弹,我们必须准备计算出它在飞行中的每一瞬间的位置。这就需要大量的计算,而埃尼阿克用很快的速度就能解决。”

“有多快?”

“比炮弹飞行的时间还短。它用2小时解决的问题,一个物理学家要用100年才能完成。”

这个庞然大物计算速度之快令小沃森惊讶不已,但作为一种商品,小沃森认为它还缺乏市场前景。

在回去的路上,他想听听柯克的见解:“你觉得埃尼阿克怎么样?”

“虽然速度很快,但是它太大、太昂贵了,而且用了那么多的电子管、电阻和电容,运行的稳定性和质量就值得商榷。谁会去冒这个风险呢?”柯克同小沃森的意见几乎完全一致。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小沃森在公司总部四处转悠,无意中走到了一处挂有“专利开发”牌子的房间。

一个工程师正在把打孔机接到一个一米高的、带黑色金属盖的盒子上。

“这机器是干什么用的?”小沃森问。

“用电子管做乘法。你看,这是一张工资单:工时工资乘上工时数,减去保险等项扣款,最后是实发工资数。”

机器工作的时候,小沃森好奇地在一边看着。

那个机器工作得很快,在打孔机工作还不到十分之一的时候,就计算完了,它老是在等打孔机。

电子管工作的效率和机械工作的效率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一下子令小沃森想起了埃尼阿克。

他觉得自己有如挨了当头一棒,立刻被打醒了。

他立刻找到了老沃森,说:“爸爸,那东西简直太神了,我们应该把它推向市场。即使只卖出几台,我们也可以宣布我们有世界上第一台商用电子计算机了。”

IBM立刻着手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自己的计算机,并进行了大肆宣传,他们称之为“IBM603电子乘法器”。

原来他们只想能租出几台就不错了。因为,虽然计算速度很快,实际上它没有提高多少工作效率,因为与之相接的打孔机根本跟不上电子乘法器的速度。可是,他们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售出了上百台,这样的成功是沃森父子和IBM上下始料不及的。

电子是一个新兴领域,电子产品在人们眼中也是极为时髦的,而且同埃尼阿克相比,它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也不那么昂贵,因此受到了广大用户的热烈欢迎。

趁热打铁,一年后,换代产品IBM604诞生了,它不仅会做乘法,也会做除法,成功解决了机械做除法的高成本问题,使电子计算机变得更加实用了。新机器卖出了几千台。

敏锐独到的眼光使小沃森成功实现了IBM由机械领域到电子领域的转舵,IBM从此步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这种伟大的预见,是小沃森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独到之处。这种预见,来自于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信息的大量占有和捕捉。

柯克之死

在小沃森初到IBM的几个月里,柯克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对此小沃森十分感激。但在小沃森心里,柯克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不仅由于柯克精明能干,在公司中有很高的威信,而且他和老沃森建立了父子一般的感情,这让小沃森嫉妒不已。

柯克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为IBM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如果有人工作得很出色,老沃森会说:“这活像柯克干的。”

为此,虽然在工作上他们还合得来,但是在生活中却难以成为朋友。

有一次下班后,柯克约小沃森和几个同事到他住的公寓去玩。

柯克把一瓶酒扔在床上:“汤姆,喝点酒吧。”

“不了,谢谢。我还是喝点别的吧。”

“过去你不是喝酒吗?”柯克显然听说了小沃森在战前的情况。

“事实上,两年前我就戒酒了,现在我滴酒不沾。虽然爸爸不喜欢下属喝酒,但我确实没有指责你们的意思,现在是下班时间。”

柯克半信半疑地看了看他,没有再说什么。

大家一起端着酒杯,谈起了过去的往事。而此刻小沃森感觉自己成了局外人,无法融入他们的圈子里去,于是他起身告辞了。

在小沃森和柯克工作了四个月后,柯克突然患了阑尾炎,休了六个星期的病假。

在这段时间里,小沃森根据前段时间掌握的情况,学着柯克的样子,处理了很多事情。

在别人看来,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一则因为他是柯克的助手,再者他是总裁的儿子。

小沃森在柯克不在的日子里,不仅把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还和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这不仅使老沃森很满意,也使上班后的柯克大吃一惊。

柯克从小沃森进公司那天起,就没把他当回事。因为小沃森战前的名声实在是不怎么样,一个花花公子,能有什么作为呢?

但是现在,柯克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他在心里也暗暗地把小沃森当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更令柯克不安的是,就在他上班的那个月,年仅32岁的小沃森被任命为IBM的副总裁。

两个人逐渐从暗地较劲上升到了矛盾公开化,有一次甚至惊动了老沃森。

为了缓和他们的矛盾,老沃森派他们俩到欧洲去出一趟差,但是中途在里昂一家饭店休息的那个夜晚,正在熟睡的小沃森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

“快!快!沃森先生,柯克先生得了重病。”原来是他们的秘书。

小沃森赶紧披上睡袍来到柯克的房间,柯克已经昏迷,人事不省了。

匆忙赶来的医生没能挽回柯克的生命,一小时后,柯克因心脏病发作英年早逝。

老沃森为柯克在恩地科特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葬礼,请了很多商界名人。当送葬的队伍走出教堂时,他还亲手扶住灵柩的外沿,为柯克送行。

柯克的意外死亡,使老沃森十分难过,也是IBM的一个重大损失。但是在客观上,却为小沃森最终执掌IBM大权扫清了道路。

小沃森能够在仅仅半年的时间里,就适应了副总裁的工作,这决非偶然。一个人想要成功,没有这些丰厚的积累,是很难的。就像是一座高楼大厦,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那无异是空中楼阁,怎么会坚固呢?

社交界的新星

IBM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老沃森在社交界的重要影响。

早在大萧条时期,他就和罗斯福总统结为莫逆之交,经常在纽约帮助远在华盛顿的罗斯福总统接待各种各样的客人。这一点总统毫不避讳,可见二人相交之深。

他还独具慧眼,力邀艾森豪威尔出任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校长,为其当选总统立下了汗马功劳。

老沃森从来没有在联合国担任过任何职务,但是他利用自己强大的社交网和在国际商界的影响,促成了很多事情。很多情况下,IBM的员工不只为IBM工作,也为联合国工作。

他经常参加一些各种各样社团的活动,举行盛大的宴会,公司里的庆祝活动也名目繁多。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那种推销员式的社交方式。

每当他出席各种大型活动时,他总是要同每一个他认识的人打招呼,向每一位IBM的员工及家属致意,仅在一个晚上,他就能会见400人之多。

在结交权贵方面,他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他经常仔细地阅读报纸,每当发现有哪个人有什么好事时,他总要发去一封贺信或贺电,比如今天祝贺某某人获得了什么荣誉,明天祝贺某某人取得了什么令人瞩目的职位等等,不一而足。几乎每个名人都会收到他的一大堆贺信,有的人甚至和他都不太认识。但这种做法颇具效果,这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他个人的名气远远大于IBM的名气。

他经常告诫儿子:“对于一名企业主管,业务之外的活动与真正的业务同等重要。它经常会令你获得意外的收获。”

小沃森对此可是个外行。

他最初对此极不适应。但是随着在公司地位的日渐上升,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应对大量的应酬。

渐渐地小沃森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为每位新认识的人建立了一份个人档案,包括他(她)的姓名、配偶的姓名、地址、电话,以及性格、爱好,免得时间长了会忘掉。每次会面后,他还会给对方寄去一封短信,说能够认识对方感到很高兴。或者如果双方在谈话中谈及了对方的爱好,那小沃森还会寄去一本相关的书籍。因此,他渐渐地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另外,他还尽量地向大家介绍自己。

在一次宴会上,他遇见了州长杜威先生。于是他友好地伸出手去:“您好,杜威州长,我是小托马斯·沃森。”

这令杜威州长大加赞赏。他说,很多人总是显出很亲热的样子和他打招呼,可他根本不认识那个人。

正说着,一个人走过来了,大声说:“嘿!州长先生,我敢说您一定不记得我了。”席间又出现了好几个这样的人。

小沃森由此得出结论,你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是谁。

所以他在和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时,总是说出自己的名字。

除此之外,他还在坐火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结交朋友的好办法。

他发现,每天早晨上班,搭早班车的都是那些正在拼搏奋斗的尚未功成名就的年轻人,而那些有点身份地位的人总是在稍晚些时候搭乘火车。于是他调整了一下时间,也改搭晚班车走。

在火车上,他结交了很多生意人。有广告大亨斯坦利·莱索、中央汉诺威银行退休了的董事会主席乔治·戴维森等,通过他们小沃森还认识了许多其他的朋友。

无意中,他还参加了一个叫做“美国推销经理协会”的组织。这是一个规模不大,但在一些行业很有影响的组织。这个组织的成员每年举行两次会议,主要是介绍本公司的历史和成功经验。在这里,小沃森学到了很多知识。当然,他也代表IBM讲了自己公司的一些经验,这时他总是感觉很自豪。

不久,老沃森为他做了一次意义重大的安排,那就是将他在商界咨询委员会的位置让给了小沃森。这个委员会是美国最有名望的商人组织,能够加入这个组织,是一个商人实力的象征。

通过这些社交活动的历练,小沃森在社交界开始如鱼得水,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大为提升,人们开始认识到,老沃森要让他接自己的班。当然,人们也开始发现,小沃森和他的父亲也确实有所不同。

企业的成功除了产品市场的广阔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形象的推销;而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也无疑是对企业形象推销的有力促进。

执行副总裁

1949年9月,也就是在小沃森35岁的那一年,他被任命为IBM的执行副总裁,也就是IBM的二把手,地位仅次于老沃森。

作为执行副总裁,小沃森的工作范围比过去在做销售工作时大了很多。老沃森也一直想考验一下儿子在管理方面的才能。

有一次,老沃森把儿子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递给他一封下属写来的匿名信。

信是反映工厂的工作环境太差的问题的:

尊敬的沃森先生:

……我们50个人都挤在一间厂房里工作,这座房子本来是做仓库用的,暖气不好还不说,厕所也只有一间。像IBM这样有名气的公司让工人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实在有辱自己的名誉……

老沃森说:“你去处理这件事吧,我相信你一定行。也借这件事树立一下你的威信。”

小沃森二话没说,拿着信就走了。

来到了那家工厂,小沃森经过调查,证明情况属实。

原来,确如写匿名信的人所说,那间厂房原来是一个仓库,采暖设备有问题,冬天一直很冷。

但是,这一年为了改善采暖情况,有人就建议把它拆下来进行大修。

当时是5月份,经理认为天气已经转暖了,暖气也用不着了,于是就同意了。

没想到,忽然来了一股寒流,已经拆除了的锅炉当然无法取暖,于是把工人们冻得够呛。

小沃森赶紧采取措施,他先是叫来了经理:“先去弄一套临时取暖设备来,马上安装!”经理一看副总裁亲自出马处理此事,不敢怠慢,赶紧叫人照办。

还不到一个半小时,临时取暖设备就安装好了,屋子里立刻暖和了起来。工人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另外,”小沃森继续发号施令,“找一些人来,马上在这间屋子后面挖地基,多盖几间厕所。”

经理赶紧安排。

“去把所有的工人都找来,我要说几句话。”小沃森吩咐道。

听说副总裁来解决他们的困难,所有的工人都来了。

小沃森搬来一把梯子,爬了上去,这样他便显得鹤立鸡群,能看见所有的人了。

“大家好!我是IBM的执行副总裁小托马斯·沃森。有人给公司写了这封信,向我们反映了大家的困难。我要说,他写得好,我要感谢他。很遗憾他没有署名字,我希望今后大家能相信我,写上你们的名字!你们看到了,那些人正在打地基,我计划给你们盖八间厕所。另外,暖气问题我们也将彻底改善。”

他挥了挥手,做了个强调的手势,感觉自己像个领袖。

工人们热烈地鼓起掌来。他们还奔走相告,互相传颂着小沃森如何雷厉风行地解决了这些老大难问题。

小沃森自己也十分得意。

回到纽约后,小沃森向父亲汇报了这件事,老沃森对此颇为赞赏。他欣慰地看到儿子日渐成熟了。

令老沃森高兴的还不止这些。

IBM早在1939年就买下了一个电动打字机公司,开展了生产、销售电动打字机的业务。电动打字机具有很多一般打字机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打字又快又整洁,也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气,用起来非常轻松。但是,它的价格比一般打字机要贵几倍,因此销售情况总是不理想,一直在亏本。

小沃森有一次忍不住对打字机部门的负责人科里斯特说:“我宁愿把它卖掉,也不愿它总是亏本。”

这样尖刻的语言令科里斯特大为恼火,“我们仍在创业阶段。”他针锋相对地说。

“创业?你们已经创业了13年!我们的销售队伍非常强大,这一点你是清楚的,如果能成功的话,你们早该成功了!”

“或许你很明白销售是怎么回事,可是你根本不懂打字机这一行!”

话不投机,两个人没法再谈下去了。

“我一定要改变它!”小沃森暗下决心。

他找到了父亲。

“不能再用科里斯特了,他老是亏损。我们应该试别的人。”

“你有合适的人选了?”

“米勒,威尼斯·米勒。你了解他。”

“可是他职位很低,要他来负责就意味着越级提拔,你有把握吗?”

“越级提拔,他也不是第一个,如果他真能行,那也值得。至于把握,我认为值得一试。”

“那好,你决定吧。”

米勒是一个意志坚强的推销员。本来他的家庭很富有,但他父亲在1929年股市大崩溃时破产了,他不得不从普林斯顿大学辍学,去推销吸尘器。后来,辗转来到IBM当推销员。

事实证明,小沃森是慧眼识珠。

米勒挖空心思去向用户们介绍电动打字机,他让人把打字机漆上各种颜色,利用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吸引用户;他还在交易会上,演员一样地表演,为打字机大做广告;他甚至还动员老沃森献给教皇十二世皮尔斯一台白色的电动打字机。那些诗一样的赞美性语言、漂亮的外观和大人物们的试用,使电动打字机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

结果,以后电动打字机的营业额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这次由小沃森提议的重大人事变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向人们展示了他伯乐般的用人眼光。

小沃森的种种行动表明,他是一个称职的二把手,他完全有能力接父亲的班。

处理棘手问题和善于用人,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有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才能。

国防计算机

一天,小沃森收到了一封来自华盛顿的信,那是他的朋友拉莫特寄给他的。

……不久前,我派人参加了全国各地的工程学会议,发现现在全国大约有19项重大的计算机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他们大多采用磁带储存信息。IBM处在计算机发展的前沿,你们为什么不参加这样的活动,从中了解到一些新的情况呢?我个人认为磁带代替打孔卡是历史的必然,或许你们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这正是小沃森头痛的问题,最近他不断接到用户的意见反馈,其中尤为尖锐的是都市人寿保险公司和《时代》杂志社。

那天,都市人寿保险公司的副总裁马登先生特意把小沃森请到了他的办公室。

“汤姆,请原谅我的直率,恐怕我们难以继续合作下去了。我们用了整整三层楼来存放那些卡片,继续增加的卡片我们不知道该放在哪儿。听说有一种新技术可以用磁带存储数据,那样可以节省很多空间。”

《时代》的总裁拉森先生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同时他对打孔机的工作效率也不满意,“你们的打孔机工作得太慢了,根本跟不上业务量的增加。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恐怕我们要寻找别的合作伙伴了。”

小沃森早就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是,他现在还不是IBM的总裁,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要取决于父亲的态度。

他知道,如果跟父亲说打孔机落伍了,父亲一定会把他踢出房间。因此他想出了一个既能反映问题,又使父亲信服的办法。

他挑选出公司最出色的系统专家中的18人,组成了一个特别工作小组,来研究磁带应用的可行性。

在进行了三个月的研究之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把小沃森气得够呛,结论是:打孔机是目前最好的会计使用机器,IBM不应生产磁带机。

小沃森不甘心,他又请来了公司的高级推销员,向他们介绍磁带的功能,但是白费了半天唾沫,大家还是坚持认为打孔卡比较好。

小沃森只好直接去找父亲,看看能不能说服他。

“爸爸,您不认为我们应该尝试一下磁带吗?听说那东西既方便又节省空间。”

“我看那东西可不怎么可靠,打孔卡多可靠啊,不论什么时候拿出来都可以一目了然地读出数据。而磁带行吗?可能你干了半天,拿出来一看,上面什么东西也没有!”

“我们的产品需要更新换代!”

“是需要,我们需要的是计算得更快的机器和能容纳更多信息的打孔卡!”

“这就是您的那些发明家们说的?”

“他们发明出了最好的机器!”

“他们只是一群光会拧螺丝的工程师!难道您还没有意识到吗?机械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电子时代的挑战!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吧,它跟过去完全不同了。我们必须雇用大量新型的工程学毕业生,才能实现技术的更新!”

老沃森没有说话,他伸手按了一下铃,秘书进来了,老沃森告诉他去把负责工程设计的副总裁找来。

不一会儿,他进来了,老沃森说:“我儿子说我们没有一个像样的研究组织,是吗?”

他想了一会儿,谨慎地找着措词:“我们有世界上最出色的研究组织。”

小沃森气得瞠目结舌,摔门而去。

就在小沃森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一个人帮了他的大忙。

这个人就是IBM的财政部长威廉斯。

威廉斯进行了一项研究,他对IBM和美国无线电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成功的公司进行了一下比较,发现IBM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开支远远落后于其他公司,其他公司用了收入的3%,而IBM只用了2.5%。

他赶紧拿着这些数据去找老沃森:“数据表明,我们在研究开发方面落后了。”

老沃森无法不相信这些数据,他终于认识到了这个事实。于是他下令,全面加强研究开发工作。

拿到了尚方宝剑,小沃森就开始物色人选了。他选中了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才生麦克道尔,任命他为工程部主任。

麦克道尔上任伊始,就开始了招兵买马,网罗电子领域的人才。六年间,他使IBM的工程师和技师从500人增加到4000多人。

拥有了这样一支庞大的工程技术队伍,小沃森信心十足地开始向电子计算机领域进军了。

他先是派人到五角大楼做了一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制造一台用于国防的全用途科学计算机,会非常受欢迎。但是需要300万美元设计和制造样机,整个计划的费用要超过1000万美元。

1951年元旦后不久,工程技术部门拿出了这种计算机的设计图,小沃森他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爱国主义感情的名字——国防计算机。

为了取得父亲对这笔巨额经费投入的支持,小沃森派人到五角大楼所有走访调查过的部门进行推销。结果不到两个月,这种月租金为8000美元的计算机就赢得了11个客户的订单,另外还有10个可能订购的客户,这令小沃森他们振奋不已。

有了订单,老沃森没说什么就批准了儿子的计划。

国防计算机取得的进展,使小沃森赢得了很多原本持反对意见的人的支持,它也标志着IBM的计算机从科技领域进入了商业领域。

老沃森为了保持IBM在计算机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曾先后投资开发研究了马克1号和程序选择式计算机。但他并没有把计算机视为商品,而是仅仅把它作为一种科技产品。

真正开启电子计算机市场大门的,是年轻的小沃森。

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是IBM的优势。而拥有一支高素质、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决胜的关键。

父子争锋

“嘀……嘀……”小沃森桌子上的蜂呜器响了起来。

他抬头看了一下表,下午5点钟。

“天哪!又来了!父亲能不能不再在我快下班的时候找我呢?”

已经工作了一天,累得疲惫不堪的小沃森无奈地摇了摇头,强打起精神走进父亲的办公室。

76岁的老沃森看上去还是神采奕奕的,可是小沃森知道,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已大不如前。他总在工作间歇时偷偷地休息上一会儿,有一次还差点搞砸了一次演讲。

“我要派法威尔到克拉马祖去。”老沃森开门见山。

“爸爸,这事我们不是已经谈过了吗?不是已经决定不让他去了吗?”

“我又进一步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去好。”

“可是我已经通知了那边,说他不去了。”

“可那么做并不合适!”

争吵就这样开始了。不过,在办公室里,他们还是比较有节制的。

争吵比较容易升级的地方,是在老沃森的家里。

小沃森的家住得离公司很远,有时因工作需要睡得太晚或起得太早时,就住在父母家里。

有一天晚上,聚会之后,小沃森照例回到父母家里。他回到家的时候,父母还没有回来。

就在他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见有人轻轻地敲门,然后推开门走了进来。

他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父亲。

“有什么事吗?”

“我只是来道个晚安。今天的聚会还好吧?”

“还不错,不过都是老一套。致词、祝酒、鼓掌、交谈……”

“又结识什么新朋友了吗?”

“这样的聚会总是能认识新朋友。”小沃森不无幽默地说。

“是的。”父子俩默契地相视而笑。

“顺便提一下,”父亲开始切入正题了,“我想再管管西销售区,最后一次。”

小沃森立刻明白了,父亲是对他这次有关西销售区问题的解决不满意了。

“西销售区根本没有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它根本不需要您,我完全应付得了。”

“可是我对你这么处理一点也不满意。”

“不满意?那是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您知道吗?”

“结果!我要的是结果!你们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可这是我的工作,您不该再这样对我的工作指手划脚了!”

“不要对我那样说话!IBM的事我都要管!”

父子两个像两只正在斗架的公鸡,都激动得面红耳赤的。

“行了,小伙子们,你们把整栋楼的人都吵醒了。现在是睡觉的时间,都赶紧给我回到床上去!”奥丽芙适时地出现在了门口,她穿着睡衣,头发蓬松,还不时地打着哈欠。

父子俩停止了争吵,互相怒视着,谁也不说话。

父亲先扭转了身子,干巴巴地说:“晚安!”

就在他要转身离开的时候,小沃森的手搭上了父亲的肩膀,“对不起,爸爸,我不该那么说。”

小沃森看着父亲的白发,眼睛湿润了,能干的爸爸怎么转眼之间就变得这么老了呢?

老沃森也转过头来注视着儿子,看着儿子湿漉漉的眼睛,老沃森也忍不住掉下泪来,儿子为了IBM已经是殚精竭虑了,为什么还要责备他呢?

父子两个人不由得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为了他们共同的IBM,两个人的怨气消除了。

然而争吵还是没能停止,他们总是产生意见上的分歧。

这不,两个人又拍上桌子了。

“你和艾尔那样管理销售根本不对!”

“那您认为应该怎么管?”

“所有的分部经理和地区经理都应该看所有的信号报告。这样你们才能知道客户需要什么,我们的销售情况怎样。”信号报告是推销员在遇到一个可能的顾客后所写的书面报告。

“爸爸,IBM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公司的规模扩大了好几倍,仅一个销售区现在每天就能收到近4000份报告,地区经理看得完吗?我们现在是大公司了,大公司有大公司的运作方式,我们不能再像管理过去的IBM那样来管理它了。”

“我用不着让你来教我怎么来管理IBM!是我,是我创办了它!我在IBM摸爬滚打创业的时候,你在哪?你还在你妈的怀里吃奶呢!”

“你!你!你简直太不可理喻了!”小沃森气得拂袖而去。

他来到了在IBM工作的一个远房亲戚查利的办公室,一进门就不顾体面地倒在沙发上大哭起来。

查利从未见过小沃森这样子,大吃一惊:“你怎么了?出了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你经常和你父亲大吵大闹吗?”小沃森一边擤着鼻涕,一边问他。

“当然,”查利一下子就明白了,“不过我们总能重归于好。”

这话听上去令小沃森感觉好多了。

有时,小沃森也尽量避免和父亲发生直接的冲突,他会想一些其他的办法使父亲妥协。

国防计算机的试制和投产,需要大约1000万美元的资金,这笔巨额费用只有通过银行借贷才能解决。

小沃森去动员父亲:“爸爸,我们向银行贷款吧,相信不久我们就能收回成本,还上贷款。”

“不行,借债度日,那可不是我们IBM的做法。”

“可是我们现在需要钱,不然前期投入的钱可就都打了水漂了。”

“我总是告诉你们要节俭、要节俭,可你们就是不听,花钱老是大手大脚,现在怎么样?”

“那些钱不是浪费了,而是花在开发研究新机器上了。”

“可是也用不了那么多钱吧?我们研究开发程序选择式电子计算机才花了100万,而你们现在要1000万!”

“爸爸,这可是两回事。程序选择式电子计算机只生产了一台,根本无法收回成本。而我们的计算机已经有十几个客户了,而且还在发展新的客户,很快就会收回成本。”

“那能不能想办法利用现有的资金,而不用借贷?”

“也有。我们可以不雇那么多的推销员了,因为我们手头的订单足够了。”

这可是一刀插在了老沃森的心口上,在他的心目中,推销员的数量和企业的发展应该是同比增长的。

他拿着那张写有贷款数额的单子,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按铃叫来秘书说:“请给我同银行约时间。”

小沃森的迂回战术取得了胜利,他们得到了老沃森协调来的高于他们所提数额的贷款。

这对个性都很强的父子都力图改变对方,父子想让儿子更听话,而儿子想让父亲给他更多的自由,这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除非有一个人退出。

他们之间的分歧,实际上并非个性上的不同,而是新旧观念的冲突。当然,也是一种权力之争。

对任何一项工作,分歧都是难免的,关键看你怎么去对待它。一方面要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其他一些迂回的方式解决。

终于当上了总裁

无休止的争吵使小沃森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一方面他爱父亲,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大动肝火;可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坐视IBM落后于时代的潮流。

作为执行副总裁,小沃森已基本全面掌管了IBM。但是有很多事情,他仍需向老沃森请示。毕竟,父亲是公司的总裁。

而老沃森则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IBM国际贸易公司上,国内方面的事务多由菲利普斯做中转传达。

可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小沃森有事向菲利普斯请示时,菲利普斯总给予极大的肯定。但是请示了父亲后,却总是被否定。

小沃森气坏了,有一天当他得知自己的请求再次被否决后,他怒不可遏地冲进了父亲的办公室。

“还是请你的秘书来当总裁好了,每次我向他请示他总是同意,可是当他征求了您的意见后,就推翻了他的决定。这让我无法工作。”

老沃森一反过去针锋相对的态度,冲他说:“你先到接待室等一会儿。”

然后他把老菲利普斯叫到他的办公室,两个人关上门嘀咕了起来。

小沃森感到很奇怪,这不是父亲的作风啊,他们在嘀咕什么呢?总不会真的是让菲利普斯当总裁吧。

过了一会儿,他们打开了门,父亲带着一种古怪的神情对小沃森说:“我们决定了,让你当总裁。”

小沃森呆住了,他本来以为又要大吵一通的,他也想过会有那么一天,他坐上总裁的位置,但是没想到会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想到会是这么快。

“怎么了?难道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吗?”父亲问。

小沃森没有感到一丝自豪和愉快,相反,他感到非常难受,他觉得,一定是自己伤了父亲的心,才使他这么做的。

老沃森也同样很难过,他连个招呼也没打,就旅行去了。他临走,把小沃森接任总裁的事,安排给了菲利普斯。

1952年,38岁的小沃森正式升任IBM总裁。

在升任总裁的前一天,他给父亲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信:

亲爱的爸爸:

我非常感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我相信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它是解决我们之间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您可以借此休息一下,颐养天年。当然您还肩负着我们公司的重大事项的决策,我希望您能继续担任董事长职务。

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使IBM永往直前。IBM是您的事业,也是我的,即使没有高工资和股份,我也会一样热爱IBM,就像我永远热爱您一样。

我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当上IBM的总裁,就像您希望的一样。但是如果得不到您的满意,那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世界上没有一个儿子像我这样崇拜自己的父亲。

爱您的汤姆

在小沃森任总裁后的半年里,IBM的年利润突破了2.5亿美元,比6年前小沃森刚回IBM的时候翻了一倍还多。

当上了总裁的小沃森更忙了,他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纵横驰骋在电子计算机行业当中。

尽管小沃森终于登上了总裁的宝座,但是他并没有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种温情脉脉的方式安慰了父亲。真诚、坦率,尊重每一个人,这是小沃森人格中的一个闪亮点。他以这样的为人之道赢得了对手的理解和支持。

从宗教中受到启发

已经步入中年的幸之助,眼光更加开阔,他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就要从更广阔的范围内调动人的潜能和积极性。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是他长久思索的一个问题。

就在这时,有一位热心的宗教信徒苦口婆心地劝幸之助信奉宗教。幸之助当然不会轻易答应他,只是应允到教会总部去做一次参观。

他去了,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教会的建筑、基地和学校,最令他感兴趣的莫过于教会所开办的制材工厂了。

制材厂颇具规模,100多名工人都是信徒,自愿地到这里无偿地做工。他们只求奉献,不拿工资;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厂里没有任何强制。工厂所加工的木材都是各地信徒捐献的,加工后的产品用于宗教建筑。

幸之助以一个企业家的目光,一眼就看出,制材厂的那种使人人都愿意倾尽全力用于工作的经营方式,完全可以引进到松下电器中去。

幸之助感到,如果说宗教的目的是使有烦恼的人消除烦恼,是一种伟大的事业;那么,企业的目的是生产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同样是一种伟大的事业,完全可以把企业经营到像宗教那样神圣。

回想起来以往走过的路,幸之助觉得到了总结一下的时候了。自从辞去电灯公司的工作,这中间自己做了很多的事,但总归是为了生存,为了赚钱,这是一种低层次的经营,现在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了。

幸之助一向是想好的事情就会去做。他从教会回来后,便着手改造他的松下电器了。

1932年5月5日,幸之助召集企业的167名代表开了一个会。这个会,名义上是庆祝松下电器成立15周年,但日子选在5月5日,还有另一层含义,因为这一天是日本传统的“男孩节”,是年满18岁的男孩庆祝成人的节日。幸之助的用意十分明显,松下电器从这一天起,算是长大成人了。

他在会上发表讲话:“企业家的使命就是要彻底消除贫困,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这就是生产再生产。如果我们把生活物资变得像自来水一样无限多,就可以降低售价,消除贫困。这就是松下电器的真正使命,让人们过上舒适幸福的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使命呢?”幸之助继续说下去,“从今天起,往后算250年,作为达成使命的时间。把250年分成十个阶段,第一阶段的25年,就是在座的各位所要活动的时间。第二阶段以后,由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用同样的方法重复实践,依此类推,直到第十个阶段。换句话说250年以后,我们要把这个世界变成一个物质丰富的乐土。”

“如上所述,我们的使命,任重道远。从此刻开始,我们要把这个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使命,当做我们松下电器的使命。你们应该要自觉勇敢地承受使命。若某人没有这种自觉的意识,我不得不认为他是与我们松下电器无缘的人。我们并不需要人数众多,我们需要的是,有使命感的人团结起来,朝着目标前进,这才是有意义的事。在此我必须声明一句话:我们的使命重大,理想崇高,因此,有时我不得不以严峻的态度要求你们,可是对各位的辛劳,也一定会重重地酬谢。”

“松下电器从未设立过创业纪念日,也未曾举办过纪念典礼。可是今天我要指定5月5日是我们的创业纪念日,以后每逢这一天,一定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来祝贺。我要把今年取名叫‘知命’创业第一年,以后应当是知命第二年、第三年……依此类推,直到‘命知’250年。‘知命’的意义就是‘知道生命’的意思。过去15年,还只是胚胎期,今天新的生命终于诞生了。”

在演讲结束以后,他非常庄重地宣读了事先拟好的《创业宣言》,全文如下:

我松下电器制作所,创业于大正七年(公元1918年)。经过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在我业界,被公认为有贡献者;同时,也成为业界的先觉,被大家所指望期待。我们的责任,非常重大,特别选定今天这个吉日,作为向将来前程更加迈进的创业纪念日。生产的目的,在于使我们日常所需要的日用品充足、丰富,这也是我们的愿望。我们松下电器的制造者,要以达成这个使命作为我们的目标,今后更要尽力向前迈进。请亲爱的诸位,一定要了解我的真意,协助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尽职责,完成任务。

从此以后,这一篇宣言,于每年的5月5日以及其他重大节日,都要拿出来朗诵一遍。

在幸之助读罢宣言之后,员工总代表致答辞,全文如下:

今天我们能够参加第一届的松下电器的创业典礼,感到无限光荣,我们全体从业人员,得到了业主的谆谆教悔,无以为报,心感歉疚。可是今天我们听到了宣言,如同梦中听到警钟,我们一定尽全力体会它的真义,为达成任务,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是以为誓。

听完幸之助的宣言之后,全体员工都很感动。幸之助自认为没有学问,也不大会说话,大家不可能被他的演讲所迷醉。但事实上全体员工个个听得痴迷入神,场内鸦雀无声。这是什么道理呢?幸之助认为可能是由于他从内心的强烈信念中表露出来的真理,才引起了大家共鸣吧。那天会议的情景真是非常热烈,紧接着员工一个接着一个登台讲话。有的人甚至表示,愿意为使命而牺牲。慷慨激昂,令人感动的场面一幕接一幕地出现。后来由于要求讲话的人太多,不得不将发言时间由3分钟改为2分钟,后来又缩短为1分钟,因为实在无法让所有的人都上台讲话。

这次会议,在松下电器的厂史上被称为“知命庆典”,1932年则被称作“知命创业第一年”。

后来幸之助为了使每一个人都时刻牢记松下电器的历史使命,须臾不可忘记,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把员工应遵守的纪律分列出来,张榜公布,使人人尽知。这样,便有了“松下员工守则”,共计五条,又称“五大信条”。其大致内容如下——

生产报国精神

光明正大精神

亲爱精诚精神

奋斗向上精神

遵守礼节精神

为了使这些“精神”深入每一个员工的骨髓,恪守不忘,幸之助又创造了一种近似于宗教仪式的“朝会”和“夕会”,即每天早晨上班时要将“五大信条”诵读一遍,晚间下班时要做一次总结。松下电器的这一做法一直坚持了几十年,雷打不动,日日如此。

从成立“步一会”到发布“五大信条”,幸之助在创建企业文化上步步深入。他深知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生产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对松下的“五大信条”还应做具体分析,不同国度的不同企业,大可不必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