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创业的人生
17498000000001

第1章 池宇峰创业传奇

——洪恩创造 思者无疆

池宇峰档案

池宇峰,男,1971年生,湖北人。

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大学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探索人生。

1994年,进入广州浪奇宝洁(P&G)公司。

1995年,在深圳开始其人生第一次创业,公司产品“洪恩电脑”一度成为深圳市第一品牌电脑。

1996年11月,创立“北京金洪恩电脑有限公司”,凭借《开天辟地》、《随心所欲说英语》等产品一举奠定了其在软件领域的地位。洪恩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具实力的教育软件开发商和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2001年4月,荣获由共青团中央、信息产业部、全国青联共同颁发的“中国软件行业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2年2月,荣获首届“中关村十大优秀创业者”称号,其名字被永远刻在中关村文化碑墙上。

2002年8月,荣获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市青年企业家协会联合颁发的“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

水木清华:梦开始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个秋天,池宇峰正是怀揣着美梦成真的喜悦迈进了清华大学的大门。

但喜悦过后,徜徉在大学校园无比自由的空气中的池宇峰突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一连串的问题长久地盘桓在脑海里,苦苦地纠缠着他:我为什么而生活?我的未来是什么?在我未来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怎样才算是没有虚度此生?18岁的池宇峰开始在自己的同学中寻找答案,但令他失望的是,20多个人问下来所有人回答的都是同一副茫然的表情:不知道啊,没想过!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池宇峰从小的学习动力都来自于一个最简单的理由:让父母高兴,对人生从没有过一个清晰的认识。但与旁人所不同的是,一旦心中产生了疑问,他就一定要找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这时,传统教育对池宇峰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好好地回报养育自己的人们!那么又该怎样为周围的人群来服务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一个理念在池宇峰的头脑里变得越来越明晰:对整个社会来说,经济是发展的核心,整个人类的进程都是和经济息息相关的,要发展经济就应该走实业报国的道路。既然中国至今还没有一家能够跻身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那么就让我来打造第一个世界级的民族企业!

多年以后回头审视当年,池宇峰也笑称那时自己的幼稚,但正是当年的那个大胆梦想使他的天地在刹那间变得豁然开阔起来,那个作为传统且标准的好学生的池宇峰从此留在了过去的记忆中,而一个完全不同的他走向了那些未知的岁月。

为了实现自己打造世界顶级企业的梦想,他开始“疯狂”地尝试一切能够挣钱的方法:卖报纸、卖贺年卡、捣腾火车票、炒股票、到中关村站柜台、开办化工厂……凡是有利于增加自己商业经历的事池宇峰都要亲自去试一下。

既然是尝试,就会有成功的狂喜和失败的惨痛。上大三的时候,池宇峰对股票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他毫不犹豫地逃课,跑到学校附近的证券交易所去了解情况、熟悉行情,然后正式注册。不幸的是,其时正值中国股市一泻千里的熊市低谷期,不知深浅的池宇峰几乎是一个猛子就赔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这次败走麦城的经历使他从此坚定了一个信念:凡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绝不能“赌博”。他发誓:今生今世,除非自己的公司发行股票,否则永不再踏入股市一步!

一年后,一张贴在电线杆上的宣传单使蛰伏已久的池宇峰再次蠢蠢欲动。宣传单上称有人欲低价转让一种彩漆喷涂技术和设备。以前他曾见过这种做法,觉得简单易行,而且利润可观。于是动了心的池宇峰找来合伙人,用1万多元人民币把技术和设备买了回来,认认真真地办起了化工厂。

清华门外的一间四处漏风的小平房成了池宇峰的实验室兼厂房,用铁棍、铁筒、螺旋桨组成的简易设备在北京冬季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对照几年后轰轰烈烈地席卷了中国各大名校的大学生创业风暴,当年这个清华学子创建的第一个化工厂虽然颓败却也不失先知先觉的悲壮,尽管其最终的结果与池宇峰的设想大相径庭:一个冬天的努力,产品出来了,事实却是:这个技术转让实际是个骗局。1万多元买来的技术其实什么也不是,做出的成品粗劣不堪。

所有的积蓄,加上所有的热情和希望换来的却是一堆废品?池宇峰不甘心!作为清华化学系的一名在校生,他决定用自己的学识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接下来又是一段没日没夜的苦干,第二个样品终于出来了。限于他们当时所掌握的技术和财力,这个产品依然不尽人意。尽管后来产品的销量竟比预料的要好得多,但池宇峰终究不喜欢这种对自己的产品没信心还要违心说好的感觉,不久就结束了这次冒险经历。

在后来的创业历程中,为了追求质量的尽善尽美,池宇峰宁愿错过最佳的出品时机,因为他始终忘不了办化工厂把产品推销给客户时自己的那份不自信,那份不安与愧疚。

掘金深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94年的夏天,在学校里“折腾”了整整5年的池宇峰顺利地结束了自己的学业,并接受了广州浪奇宝洁公司的聘书踏上了南下的征程。在宝洁的洗衣粉厂,他创造了自己的第一套生产信息统计系统。他的工作才华也很快就受到了公司的赏识,美国老板想提拔他做总裁助理,并承诺将其送到美国培训。

但是在清华园里就当惯了“异类”的池宇峰这次又让所有人跌破了眼镜:在美国老板通知他去美国进修时,得到的却是立即辞职的回答!虽然所有人都对他的这一举动百思不得其解,但池宇峰却是理由充足:一是那时的他有着一种现在看来很盲目的爱国主义思想——特别看不起那些出国的人;二是他已经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创建一个世界级的民族企业,“去浪奇宝洁的目的就是要看看老外是如何运作他们的企业的”。更重要的是,池宇峰认为,既然自己的事业在中国,离开这家美国公司也就是迟早的事情。如果在对方送他出国后他再离开,势必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这样很容易让老美对中国人的诚信度产生怀疑。出于一种朴实的正义感,池宇峰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

离开广州,池宇峰怀揣着大学毕业证书去了深圳。在那个人地生疏的南方都市里,他除了理想和一张大学文凭外一无所有。为了养活自己,池宇峰不得不重操旧业——在当地最大的电脑集散地站起了柜台。不久,他的大学同学“老狼”也站到了他的身边。他们在后来的日子里携手创建了“深圳洪恩实业有限公司”。

公司开张,两个清华毕业的“工程师”穿上了最干净的衬衫,等候为用户攒机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第一个客户终于上门了,这使整个公司都沸腾了起来。但客户只在门口站了不到5分钟就打算走,因为他们的公司实在是太小、太破了:几张破桌子、一个别人不要的破沙发几乎就是公司的全部财产。卖电脑,连一台样机都没有,只好把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各放一桌,还显得多一点儿。但是,千万不能绕到背后去看,因为所谓的主机实际只是一个空机壳……

情急之中,两位工程师拿出自己的毕业证书:我们是清华的毕业生,请相信我们的技术和信誉!听了这话客户居然真的留了下来,而且还一下子付了6000元的预付款。

1995年9月5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池宇峰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他和伙伴们终于做成了公司的第一笔业务。此后,从3天卖1台到1天卖3台,直到有一天整整卖出300台……凭借着薄利多销的原则和良好的服务,这个清华学生开的小公司一度成为深圳市最大的电脑兼容机供应商。

然而到了1996年,池宇峰再次陷入了迷茫之中: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世界级的企业?生来就是一个宁可放弃现有的一切也要追求更大目标的他在一个装了十几台电脑的晚上突然向伙伴们宣布:明天一早我就回北京,寻找新的机会!

第二天一大早,池宇峰真的搭上了北上的列车。回想起当年,池宇峰认为,就是在那个清晨,一切都悄然地起了变化。

重回北京:“开天辟地”大展鸿图

1996年的夏天,时隔两年重回北京的池宇峰召集了一帮昔日的同窗好友,筹划未来大计。那时,虽然电脑的价值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很多人还只是将其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但比尔·盖茨的名字已经作为一个神话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在这个当代神话的感召下,池宇峰与同伴们确定了自己今后的方向:开发软件。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硬件的关键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以中国的国力,短时间内不可能与之争锋。而软件,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我们固然没有什么优势,但别人也没有走得太远,大家有得一拼!

主意已定,池宇峰开始用那个曾让大家都激动不已的“创世界顶级企业”的梦想八方游说自己的同学们。最终,在《科技日报》当记者的王彤彦、供职于广州税务局信息中心的陈小江都在他的鼓动下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和仍在清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几个同学一起成为了池宇峰最亲密的合作者。

下一个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到底要开发什么样的软件。这时池宇峰在深圳卖电脑的经历再次帮助了他们。那时,洪恩的电脑售出后95%以上的客户都会再找回来,说电脑有问题。而所谓的问题又有95%以上是因为客户不会使用或者操作有误所致。比如,有时池宇峰他们不辞辛苦地从很远的地方赶到客户家里去维修电脑,却发现对方的电脑根本没有插上电源,有的人则拿着鼠标在空中挥舞说电脑没反应……这些没完没了的解释几乎快把池宇峰他们逼“疯”了,他想将来不如就写一本书,教教大家如何使用电脑。

想起这些使池宇峰有了主意:就出一套电脑教育软件,用最轻松、最简洁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画面来教会第一次接触电脑的人从打开机器、到掌握具体文档的处理,及至消除病毒等所有的基本使用操作方法。

时逢学校放暑假,清华的老师免费把办公室借给他们作实验室,于是这个梦开始的地方再次成为池宇峰创业的新起点。

一天,池宇峰一边在校园里骑着车,一边展望着创建世界级大企业的美好前景以及他们现在正在研发的第一个产品,不禁热血沸腾起来。接着他又想到,电脑的发明绝对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质变,它使人类的能力得到迅速地延伸。学会使用电脑,是人类技能的巨大进步。再过1000回过头来看人类的发展史,电脑的发明绝对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些思想交织在一起使池宇峰的头脑高速运转了起来,并最终集结为四个字:开—天—辟—地。他当即掉转车头,飞一样地骑回实验室,推门就大喊起来:“开天辟地!就叫开天辟地!”

于是洪恩软件的第一个产品有了自己的名字,这个寄予池宇峰所有希望和雄心的名字日后还真的帮助他的企业披荆斩棘,一路前行。

当然,成功并非如此简单。暑假过后,办公室归还给了老师,池宇峰只得在清华东门外租了几间小平房——尽管在深圳挣了几十万元家底,但当时没人知道做一个软件公司到底要花多少钱,软件最终能否卖得出去,所以钱还得省着花。

那是一段异常艰苦的日子,平房里没有暖气,也没有自来水。冬天,北风从窗户缝呼呼地往屋里灌,大家却连电暖气也舍不得买。实在太冷睡不着觉,他们就干脆起来继续开发软件,等白天暖和一点儿了,再在地上铺上垫子睡觉。

熬过两个月苦行僧似的生活,《开天辟地》迎来了第一位检验者——一个同学的女朋友。苦了这么长时间,大家急于在人前显示显示自己的成果,迫不及待地把那女孩按在了椅子上。在演示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围在她的周围,等着听她的赞扬。但是,女孩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演示完了,她只说了一句话:“我都快睡着了。”

对池宇峰们来说,这无异于遭受了当头一棒:本来是要做一个生动活泼的软件,可怎么能让人家快睡着了呢?闷头想了一夜,大家痛下决心——重头再来!

至今池宇峰都很感激那个女孩的直言不讳。正是她的一句话,才有了后来深受大家喜爱的小教授、小博士和他们之间有趣的对话。亲自撰写稿件时,池宇峰一直想象着身边就坐着自己那对电脑一无所知的双亲,他就是在教自己最亲的人学习使用电脑。

文稿完成后就该配音了。没有钱的洪恩不可能拥有自己专门的配音员和配音室,于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池宇峰和公司里的另一位同事王震宇就分别化身为小博士和小教授,在小平房里一唱一和。现在如果有人细听《开天辟地》的第一版,一定会从中听到一些隐隐的杂音,其实那是夜半偶尔驶过的汽车和小平房附近铁路上疾驰而过的火车发出的。

1996年11月21日,北京金洪恩电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不久,《开天辟地》的开发也接近尾声,只差压盘和外包装了。这时,正好赶上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要开一个计算机展览会。大家一商量,决定把软件拷在硬盘上,直接搬到国展去。

谁也没想到,《开天辟地》一亮相立刻引起了轰动,当天就有300多人在订购本上留下了姓名和地址,有些人怕买不到货甚至坚持要留下全款……首战告捷,在巨大的精神鼓舞下,《开天辟地》快马加鞭正式闪亮登场,1个月后销量就突破了1万套……目前,这套软件已有200多万正版用户,盗版更是多得不计其数。

“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全国人民的电脑知识提高那么一点点,就是令人骄傲的事情!”一路走来,池宇峰首先实现的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人生抱负。

“畅通无阻”的洪恩发展之路

在池宇峰最初的设想中,他们的电脑教育软件中应该包含软、硬件和网络的全部常识,但长达8个月的艰苦开发、颠三倒四的生活使每一个开发者都疲惫不堪。他和同伴们商量后决定,一边先把教授软件部分的内容推向市场,一边继续开发后续的产品。先面世的就是《开天辟地》,侧重于讲解电脑硬件的第二个产品则被命名为《万事无忧》。

由于当时刚刚起步的洪恩没有充足的资金做产品广告,池宇峰他们就在《开天辟地》的包装盒里放入了一张《万事无忧》的宣传页,虽然他也清楚这实际上是个极为冒险的举措——如果用户使用后对《开天辟地》印象不好,就绝不可能再去购买后来的《万事无忧》。但事实上,《开天辟地》几乎成了《万事无忧》的最佳广告。在接下来的四五个月里,无数的客户急不可待地打电话到洪恩询问《万事无忧》的上市时间。1997年5月这个被客户们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产品一问世立即在市场上掀起了又一股销售热潮。

一年之后,中国进入了上网年,再次踏准节拍的洪恩适时地推出了历时一年制作完毕的第三个产品——上网教学软件《畅通无阻》,继续高奏凯歌……在最初的5年里,“洪恩软件”以每年高于100%的速率迅速成长,并于1999年7月被中国软件协会评为中国教育软件第一品牌。

“刚好踏在了个人电脑兴起的浪尖上,所以幸运地实现了理想。”面对迅疾而至的成功,池宇峰冷静地做出了如上的总结。但洪恩日后的业绩却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这个年轻人的崛起决非如此简单。

在漂亮地打完《开天辟地》、《万事无忧》和《畅通无阻》三大战役之后,洪恩将目光迅速投向了与电脑同样炙手可热的英语教育领域。1998年5月,他们的英语教育软件处女作——《随心所欲说英语》面市不到3天,就创下了销售8000套的纪录,写下了中国软件业新的奇迹。

当随后的《耳目一新读英语》、《听力超人》、《开天辟地背单词》、《英语世纪行》等英语教育软件在市场上势如破竹之时,永不知足的池宇峰又开始了儿童教育、学生教育、校园管理等新领域的开拓。几年下来,池宇峰与他的洪恩软件不仅掌握了中国50%以上的多媒体软件市场份额,也迎来了众多的奖项和荣誉:洪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其一起成长的池宇峰如今已经不再强调自己“创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理想。这并不是因为他失却了梦想的能力,而是因为成长使他变得更加理智。在他描摹的新世纪蓝图中,洪恩将成为除大学和出版社之外中国最好的教育企业、一个国际性的数字化教育企业集团。在这个数字化教育王国中,他希望每一个从0岁到80岁的中国人都能接受语言、电脑、素质、管理等各种角度的软件、VCD、图书、磁带、手持设备、网络等各种媒介的洪恩教育。

“未来哲学家”

“我并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纯工作的人,但不幸的是我现在几乎就是一个纯工作的人。”坐在公司的大会议室里,池宇峰不禁发出了如此的慨叹。由于他一日三餐都在公司“解决”,他家的厨房成了地道的“装饰品”。池宇峰始终坚信,生活在有13亿人口的中国,没有超人的努力和付出,就不可能得到超人的回报。所以默默中他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行为准则:以生命的极限铸造企业的辉煌。

工作越来越忙碌,曾自认为生活挺有情调的池宇峰已经把自己的大部分“生活情趣”都牺牲了,但有一个爱好他却从没放弃过,那就是读书。他经常说,现在的我不是企业家而是教育家,而这个教育家也是暂时的,最终我会是一个哲学家。

“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个哲学家,应该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哲学体系,用其能够解释现实中的每一个自然及社会现象。”这是池宇峰从学生时代就建立的一个信念。从大三开始,他就为了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而疯狂地读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论理学……方方面面的图书都在他的涉猎之中。

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池宇峰认为那时的自己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个社会的运作规律、已经搞清楚了自己这一生到底要干什么,并建立了一套“对别人不一定很正确,但对我来说却解释周遭的所有问题”的哲学体系。这三点的实现使他在今后的道路上不再产生方向性的困惑,也使新生的洪恩基本避开了所有发展过程中的弯路。

学化学出身的池宇峰习惯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世界,他说自己的核心思想就是遵循自然,追求本质,这使他可以拨开迷雾看到事物的核心。对一个企业来说,它追求的本质就应该是满足客户需求。客户需求是什么?求实,求真实而不是想当然。

要理解池宇峰的求实哲学,不妨让我们来看看使他的企业5年势不可挡的3大法宝:

不拘一格纳贤才

“洪恩”是英文Human一词的谐音,当初之所以如此给企业命名就是因为池宇峰坚信人才是企业的立业之本。

对于衡量人才的标准,池宇峰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洪恩的人才,德比才重要;洪恩最渴求的是创造性人才,最摒弃的是机会主义者;洪恩的干部必须具备两大品质:善良和宽容。因为只有善良的干部才会对下属好,才不会产生各种勾心斗角。只有宽容的干部才能培养自己的干部,懂得如何激励别人。

只要符合自己的人才标准,哪怕是一些奇才、偏才与怪才池宇峰也愿意将之收于麾下。于是洪恩就有了“永远完成不了任务”的技术总监,有爱电脑如命的程序员,也有纪律严明的业务员……“让那些与众不同、有所专长的人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随心所欲,有所作为。”在他的这一思想指导下,目前3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共同生活在洪恩这个大家庭里。

曾经,池宇峰用“以生命的极限铸造企业的辉煌”的人生格言来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公司的员工。但现在“我的思想变了,我觉得应该通过这个舞台使大家得到快乐、财富和成就。这才是美好的人生”。

在工作中,洪恩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尽其才。所有员工无论资历深浅、职位高低,只要有好的创意和实干的精神,就有可能被委以重任。而身为公司最高决策者的池宇峰却很少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而是在公司的各个部门间流动办公,随时与大家进行充分地沟通,及时地发现和培养年轻的技术、管理骨干,以各种形式鼓励成绩卓著者。

在生活上,洪恩哪怕是最艰苦的创业阶段都为员工免费提供食宿。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大家的生活、办公条件也在不断地改善。现在,洪恩办公区的楼上是宿舍,楼下是多功能餐厅、图书室、健身房和篮球场……

在宽松、自由而活跃的气氛中,洪恩的员工从没有让池宇峰失望过:为了赶一个产品,连续几个月主动放弃休息,从周一到周日,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10点甚至到凌晨三四点,这在洪恩是常有的事;为了求得技术与内容的最佳结合,大家常常可以为了一个新思路推翻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努力;为了用最快速度将产品推向市场,销售人员可以连续作战,吃住在火车上。一个开发人员为了赶洪恩的一个新产品,甚至推迟了研究生毕业的时间。而这一切努力,都化作了洪恩的产品,化作了频传的捷报。

用智慧摆脱竞争

“百年洪恩,播种教育。”看了许多成功企业家传记后的池宇峰,比照着中外著名企业的发展历程,为自己的企业写下了这样的座右铭。

“所谓百年,就是说我们打造的是一个长年发展的企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就好像爱立信、摩托罗拉这样的企业,他们现在做的事和50年前做的事都是不同的。这是一种品质,像生物体一样顺应社会变化不断进化的品质,而支撑这种应变能力的就是企业的创造力。”

池宇峰坚信,就像发明创造是社会财富增加的真正原因一样,它也是一个企业摆脱残酷的市场竞争、永立不败之地的奥妙所在。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企业内部提出了“洪恩创造”的概念。

只要你和池宇峰深入地交谈过你就一定会发现,他是一个思维异常活跃的人。完美主义训练系统、数字神经网络系统、任务完成统计系统、定时邮件系统……他的很多想法都成为洪恩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其中一些创意已经或即将成为洪恩的产品。但池宇峰说这还远远不够,“洪恩创造”不是“池宇峰创造”,而是所有员工共同的创造,所以他最应该做的就是建立一个促进员工迸发创造力的体制。“洪恩应该是创造力的工厂、创造力的流水线。”

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池宇峰煞费苦心地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创建一个公司上下平等交流的内部系统BBS.,要求每名员工为公司的管理、研发、市场工作出主意,提建议每个月至少一条。点子好的将受到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则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起初,很多人对此都不适应,觉得这种硬性要求太死板,但时间久了大家养成了习惯,感觉到了出BBS.的好处。现在,无论池宇峰什么时候进入这个内部系统,都发现里面是人声鼎沸,一片热闹。虽然处理员工们的意见要占去他日常工作中很大一块时间,他却觉得乐在其中。

纵观洪恩5年来的发展,正是这种群策群力、勇于创新的劲头使它一次次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迅速壮大。

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无理要求

洪恩的员工现在都认同这样一句话:满足用户的所有无理要求,虽然这句话刚刚被池宇峰提出时曾在公司内部引起过激烈的争论。

当时有些人认为,如果客户的要求是合理的,那应该满足。如果客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就应该坚持原则,不能一味迁就。池宇峰却认为,合理要求是商家必须办到的,这不叫服务。所谓不合理的要求,是不同的人对服务要求的尺码不同。在客户看来,他的要求肯定是合理的,是他应该享有的服务。而与客户争论服务内涵的标准是没有意义的。无论你有理没理,结果都是大家不欢而散。失意的用户还会再来找你吗?结果,池宇峰再次说服了大家。

在洪恩正版产品的包装盒中都配有服务手册、产品用户卡、信息反馈卡、用户服务中心反馈卡及意见投诉卡,甚至包括写好了地址邮编的信封。服务手册除包括所购买产品的相关介绍及说明外,还会有公司简介、用户服务须知及其它产品介绍。其中洪恩郑重承诺:无论您在电脑领域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得到洪恩软件技术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承诺的后面附着公司的联系地址、咨询电话、E-mail地址。对于任何建议及投诉,洪恩保证做到“信信有答复,件件有回音”。

由于洪恩在公司和用户之间架起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用户的反馈也特别的多。至今,洪恩已收到了几十万封用户来信。

洪恩的服务不仅带来了用户的支持和好评,也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市场回报。公司建立的用户信息数据库,不仅成为提供用户服务的依据,更成为了企业发展、产品市场定位的依据。用户群的构成,男女比例、年龄、受教育程度、所从事职业,对产品的需求及评价,甚至购买途径及经常关注的媒体,都为洪恩提供了一个持续动态并量化了的信息。公司通过这些信息及时了解了自己产品的用户群及其兴趣点,了解了用户及其周围潜在用户的需求,这些鲜活的信息成为公司把握市场需求源源不断的养分,保证了公司遵循现代市场的运行规律。即市场需要什么,洪恩就生产什么。

同时,通过用户信息反馈,洪恩不仅了解到了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还建立了一个用户对洪恩运行机制的监督网络。公司哪种销售渠道在用户中影响大,哪种服务方式产生的效果好,甚至公司哪个部门用户满意度高,都可以得到准确快速的反馈。这种沟通确保了公司始终处在一个适应市场需求与变化的良性发展状态……

5年前的冬天,池宇峰被伙伴们推举为洪恩软件的带头人,不爱出风头的他曾戏称自己是“被同志们牺牲了”。5年后的今天,他说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坐在这个职位上,这个职位造就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池宇峰。因为在这个职位上,他必须承担所有的压力和负担。重压之下的他也就成为这个年轻团队中成长最快的人,以前靠激情去思考的他被现在成熟和理智的青年所代替,“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