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必读1
17499300000001

第1章 成功者的故事

第一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

希拉斯·菲尔德先生,他的名字到现在仍为人们所传颂,他为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当菲尔德先生退休的时候,他已经为自己积攒了一大笔钱,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几年生活。然而这位可敬的老人根本没有歇下来的想法,他的脑子里有了一个伟大的计划,而且在当时来说,这个计划还相当浪漫——他要在太西洋里铺设一条电报线路,让欧洲和北美成为两个相邻的村庄!

当计划一旦确定,他就很快投入到实际操作中去。整个工程相当浩大,仅仅是前期基础性的工作,就要建造一条一千英里长、从纽约到纽芬兰的电报线路。纽芬兰有四百英里长的电报线路要穿过人迹罕至的森林,所以,要建成这条电报线路,就必须修筑一条等长的公路。此外,电报线路还要穿越布雷顿角全岛。

菲尔德先生首先想到的合作伙伴,就是英国政府,如果有了英国政府的支持,整个工程会变得容易得多。但是英国的议会从来以保守闻名于世,对于菲尔德先生的计划,他们的反对之声是如此强烈。但毕竟这个计划最后还是得以顺利实施,当英国议会这些政客享受到这条电缆带来的便利时,他们就悄悄地闭上了嘴巴。

铺设工作开始了。电缆的一头搁在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该舰停泊在塞巴斯托波尔港;另一头放在美国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这是由美国海军新造的豪华战舰。可是当电缆铺设到五英里的时候,却突然被卷到了机器里面,弄断了。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

菲尔德先生并不灰心,很快进行了第二次试验。这次试验同样一波三折,在铺设到二百英里时,电流突然中断,但就在菲尔德先生决定放弃这次试验,即将割断电缆时,电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现了。当夜,舰艇以每小时四英里的速度缓缓航行,这时,无妄之灾突然降临,舰艇莫名其妙地发生了一次严重倾斜,当制动器紧急制动时,又恰恰割断了电缆。第二次试验又宣告失败。第三次试验又开始了。因为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次的电缆铺设相当顺利,消息传出之后,大西洋两岸一片欢腾,可是乐极生悲,另一个不幸的消息接踵而至:电缆里没有电流通过!

所有的困难都没有吓倒菲尔德先生。他又组建了一个新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并且亲自设计制造了一种性能更加优于普通电缆的新型电缆。

1866年7月13日,又一次挑战开始了。经过十余天的努力,电缆顺利接通,并且发出了第一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电报内容如下:

“7月27日晚上九点,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上帝一直与我们同行!电缆铺好了,运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尔德。”

成功总是建立在一次次失败的基础上,机会总属于坚持不懈的人,尤其是在从事一项开创性工作时,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所以,当我们面对失败时,更要注意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因为成功也许离你只有一步之遥,眨眼之间,你就能够得到胜利女神的拥抱!

失败并不丢脸

多年以来,海尔一直在担任银行职员,有一天他失业了。他知道,公司裁员不是他的错,但他仍然觉得很丢脸。所以被解雇后的几个月里,他还继续搭火车,假装自己还在上班。他在逃避家人,逃避朋友,更在逃避自己。

最后他不得不重新去找工作,但各种有关工作的消息更让他沮丧。“他们告诉我,现在有很多失业的主管,尤其是五十岁左右的。”他在报纸上找到一些面试信息,可是同样处处碰壁。“人力资源部的人嘴里说得很漂亮,他们拒绝我的理由也很新鲜,如‘你的条件太好’等等。实际上还是因为我的年龄,这件事只有上帝可以帮忙。”

心情越来越沮丧,存款一天天在减少,海尔太太终于知道了这个可怕的事实,她鼓励他,让他明白自己并不是失败者,并努力地激发他的想像力。海尔渐渐从失意中走出来。“我不再郁郁寡欢,也不再怨天尤人。我知道某个地方有个好工作在等着我,现在我只需要耐心地寻找。”

两个星期后,海尔偶然来到机场的餐厅。一位男士端着餐盘经过海尔身边,突然又回过身来,满脸惊讶地说:“哎呀,海尔,好久不见啦!”海尔仔细一看,竟然是以前的大学同学乔许,多年前他在银行与海尔共事,后来辞职走了。海尔和乔许曾经是好朋友,两人常在业余时间一起玩回力球,于是海尔邀他一起坐。

乔许告诉海尔,他这辈子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离开银行。他又回到了以前的大学去工作,替母校募款,现在已经是这个部门的经理了。海尔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工作,但鬼使神差地,他问乔许,能不能让他也加入这个工作。“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我以为这次又要碰钉子,”海尔说,“但是乔许没有忘记我们过去的友谊,他一下子就答应了我的要求。当然,也许是我的勇气起了作用,我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居然还敢尝试一个从未干过的工作,而且并不太在乎薪水。”

事实上,海尔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千得非常出色。以前,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在交际和谈判上有什么特殊才能,但他的新同事都为他的成绩拍案叫绝。一年以后,校董事会提议由他取代乔许的职务,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直到他被告知乔许已经升职,而且是乔许本人推荐他来代替这个职务时,一切都变得完美了。

当灾难从天而降时,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呢?抱怨和颓废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只会进一步把你拖入失败的深渊。而事实上生活上的无所适从与不稳定感,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新的突破。但是请你记住,带来这一切的不是奇迹,而是你开放的心灵以及乐于接受帮助的心态。如果我们放弃某种失败的模式,或者挣脱那些限制自我的东西,上天就会随时对我们伸出援手。

当生活抛弃了你

马修是个忙碌的妇产科医师,他的事业如日中天,虽然这不是一个抛头露面的职业,但是他还是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人物,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但是上帝有时也会开一些恶意的玩笑。在一场滑雪中,灾难发生了,他失去了右手,这就是说,他不能再从事现在的职业了。“未来和右手,一起在滑雪坡上摔得粉碎。”马修悲伤地说,“没有了右手,我失去了人生目标。我的父母都是医师,我继承了他们的遗志,我热爱我的职业,我不想改做其他的工作,也没有从事其他职业的能力和兴致。但我现在已经完了,我不再有前途,不再有快乐,不再有梦想。”

上帝的恶作剧仍在继续,马修的太太又被诊断出子宫癌,必须马上手术。马修说:“我想逃离现实,我想放弃一切,但为了三个还在求学的孩子,还有我亲爱的太太,我无法逃避。”他不得不把眼光瞄准医学以外的行业,试图寻找一个值得一千的工作,但是他很失望。他已经是个老大不小的人了,没有把握去掌握一门新技术。

“法医这个职业我略有兴趣,但要进入这个领域,我也不得不花上好几年去学习。”马修说,“但我太太需要我的照顾,我的孩子需要我抚养,我没有时间和精力潜心学习。我知道一个癌症患者的痛苦,我宁愿这种痛苦由我来承担。”

朋友们给他介绍了许多工作,他自己也在书上、杂志上、网络上寻找,但是他无法找到让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

就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的太太健康逐渐好转,马修带她到巴哈马度了几天假。他们在海滩上深情地交谈,像初恋时一样沉浸在美景中。奇迹发生了,上帝在给了他足够的考验后,终于给了他重新崛起的机会。马修只觉心血来潮,进入了长久的思考,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实在离不开医学,惟一能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教书。

于是上帝又给他安排了一场巧遇,马修遇到了以前教他的教授,教授对这个杰出的学生记忆犹新,也很同情他现在的遭遇。两周后,这位教授打电话给马修,告诉他在妇产科正好有个副教授的缺,问他是否有兴趣。马修整个人愣住了,他没想到他的祈祷这么快就应验了,于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个工作。

马修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教师,而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很快喜欢上自己的新职业,并从教导学生中得到了成就感,这种感觉丝毫不此当初他做医生时的感觉逊色。“当我看到我的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时,就好像过去看到新生儿诞生那么高兴,从事热爱的工作,真让人非常心满意足。”

噩梦不会长久地存在,雨过之后必然又是一个大好晴天。上帝的考验也不是要让人得到无谓的痛苦,而是要让人们在痛苦中更加感觉生活的幸福。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有的人只会哭泣,或者放弃长期以来的理想和事业,而一旦噩梦醒来,那就后悔莫及了。

希望的灯光

一艘小艇孤独地在大海中航行,克里是它的一名乘客。一连几天都是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克里感觉自己是在夏威夷的近海度假,而不是漂泊在浩淼无边的大海上。

突然有一天风暴来临,船在风暴中损坏沉没了,大部分的船员和乘客都不幸遇难,克里侥幸获得一艘小小的救生艇而幸免于难,在大海上的暴雨和骇浪中,他的小艇就像一片叶子一般被吹来吹去,他迷失了方向,救援的人也没有找到他,于是,他离出事海域越来越远了。在孤独和绝望时,幸存的人往往会以为当场遇难反而是一种解脱。

天色渐渐暗下来,饥饿、寒冷和恐惧一起折磨着他。他除了这赖以活命的救生艇之外一无所有,甚至连自己的眼镜也掉进了海里,高度的近视让他几乎看不清所有的东西。他的心情灰暗到极点,只能无助地望着天边,希望能够发现一些救他出苦海的东西。忽然,他看到了一片片灯光,在遥远的地方闪耀,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激动的了,他奋力划着小船,向那片灯光前进,但是,灯光如此遥远,一直到天亮,他还没有到达。

但他现在不会放弃了,既然能从那里看到灯光,必然是因为有一座城市或者港口。他知道只要靠近了海岸线,就会有生存的希望,求生的欲望在他心中燃烧着,足以让他克服一切苦难和绝望。白天时,他看不见那希望的灯光,只有在夜晚,那片灯光才在远处闪现,像美丽的生命女神,在对他招手。

一天、两天、三天……饥饿、干渴、疲惫更加严重地折磨着他,每当他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就会想到远处的那片灯光,他又陡然添了许多力量,继续前进。

已经不知过了几天了,他依然在向着那片灯光前进,直到他昏迷了,梦境里依然闪现着那片灯光。

而就在这天晚上,一艘经过的船只把他救了上来。当他醒过来时,他才知道,自己不吃不喝,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十个昼夜。当有人问他是怎么样坚持下来的时,他指着远方的那片灯光说:“是那片灯光给我带来了希望。”

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哪里是什么灯光啊,那只不过是天边闪烁的星星而已!但无论如何,他已战胜了死亡,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任何一个城市和海港了。

在困境中,真正能够把你救出苦海的,往往只有你自己。而在现实中,往往会有人主动放弃自救,因为他在困境中看不到希望,看不到目标,也就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决心和信心。所以无论是谁,无论是否处于灾难当中,最重要的是先确定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会成为你生命的灯塔。

克尔的坚持

克尔曾经是一个不错的新闻记者,他在一家知名的报社当记者,但他觉得做记者体现不了他的人生价值,他需要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职业,于是,他选择了广告业务这么一个职业。于是他辞去现有的工作,在同事和朋友诧异的目光中,来到另外一家报社,当了一个广告业务员。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向经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自己的业绩抽取佣金,经理当然乐意答应他的要求。他从经理手里要了一份客户名单,但这份名单比较奇怪,上面每一个企业都是有实力的企业,但是在这以前,报社去的每一个广告业务员都无功而返。所有的同事都认为那些客户是不可能与他们合作的,但克尔并不这样认为。

每次当他去拜访这些客户前,克尔总是先把自己关在屋里,站在一个大镜子前面,把客户的名称和负责人的名字默念十遍,接着信心十足地说:“一个月之内,我们将有一笔大交易。”

他坚定的信心成为他成功的催化剂。仅在第一天,就有三个所谓“不可能的”的客户和他签订了合同;到那个星期五,又有两个客户同意买他的广告;一个月后,名单上只有一个名字后面没有打上勾。

第二个月,克尔在拜访新客户的同时,每天早晨,只要拒绝买他的广告的那个客户的商店一开门,他就进去请这个商人做广告,但是每一次这位商人都面无表情地说:“不!”可是每一次,当这位商人说“不”时,克尔都不放在心里,然后继续前去拜访,就像拜访新客户一样。

很快又一个月过去了,连续对克尔说了六十天“不”的商人突然有了兴趣与他交谈几句:“你已经在我这里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事实上我什么也没有给你,我现在想知道的是,是什么让你坚持这样做?”

克尔说:“我当然不会故意到这里来浪费时间,我是到这里学习的,你就是我的老师,我从你这里学习如何在逆境中坚持,事实上我们都在坚持。”那位商人点点头,对克里的话深表赞同,他说:“其实我不得不承认,我也一直在学习东西,你也是我的老师。我们都学会了如何坚持,对我来说,这比金钱更加宝贵,为了表示我的感激之情,我决定买你一个广告版面,这是我付给你的学费……而不是……我放弃坚持。”

在商人很有礼貌的“退让”下,名单上最后一个“钉子户”被拔除了。当他把划满勾的名单交回给经理时,经理顿时站了起来,向这位杰出的广告业务员表示敬意。他说:“以你的能力,不应该继续做一个业务员,所以,我将向社长提议,专门为你成立一个部门。”

第三个月的第一天,以克里为经理的广告二部成立了,三十多个员工成了克里的下属。在这里,克里找到了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全新空间。

当一个目标成为众人追逐的对象时,最能坚持的往往会笑到最后。在人们的生活和事业中,往往会因为缺少这种精神,而与成功擦肩而过。优秀的人总是坦然地面对一时的失利,然后一直坚持到胜利来临。

成功的阶梯

美国前副总统亨利·威尔逊,自幼家境贫寒。当他还躺在摇篮里的时候,贫困就悄悄地威胁着他一家人的生存。他幼年时最深刻的记忆是:有一次他向母亲要一片面包,而母亲手中什么也没有,当时她的神情是多么痛苦啊。

十岁时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的家,到附近的小镇当了一名学徒工,而且一千就是十一年。这十一年里,每年他可以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这是他一辈子成功的开始,至于这十,年艰辛工作的报酬,只不过是一头牛和六只绵羊而已。这些东西最后换成了八十四美元现金。

在他生命的前二十一年里,他从来没有在娱乐上花过一分钱,他精心算计着自己的每一分积蓄。对他来说,脱离贫困是当务之急。

他刚满二十一周岁,就跟着一支伐木队来到人迹罕至的大森林里,将一棵棵大树砍下来,顺着河水运到远方的城镇。每天,当树梢出现第一抹曙光,他便大声招呼伙伴们起来,然后一直辛勤地工作到天黑。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挣了整整六美元,相当于他做学徒工时一年半的收入,在他看来这是多么丰厚的一笔薪水啊!

即使在这样贫困的环境中,威尔逊先生仍然牢牢把握着人生的方向。他决心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也不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溜走。当别人把业余时间放在酒瓶中喝掉,或者卷在雪茄里燃烧的时候,他则把这些时间用在学习上。在他二十一岁之前,也就是在他做着学徒工的时候,他仔细阅读了一千本好书——这些书是如此来之不易,他自己没有钱去买书,所以,他不得不通过各种方法借阅。比如说,他会很乐意为别人清理草坪,报酬就是借阅若干本他感兴趣的书。

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所以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他加入了内蒂克的一个辩论俱乐部,并且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再接着,在马萨诸塞州议会上,他发表了一篇著名的反对奴隶制度的演说,演说相当精彩,也相当成功,从此以后,他确立了在马萨诸塞州政界的显赫地位。并为他以后进入国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贫困不是消极的理由,每一个不思进取的人总能找出千百个理由为自己开脱。而事实上,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从贫困中走出来的。贫困是他们辉煌一生的最好磨炼。因为有了贫困的经历,他才可以笑对人生中的一切坎坷。因为有了忧患的意识,他们才更加坚定走出贫困的信心。成功之后,他们仍然不会忘记贫困时的经历,因而克勤克俭,兢兢业业,最后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来。

华特的新生活

四十二岁的华特是某科技公司的业务总监,五年的从业经历,他都在很大的压力中度过,以致体重增加了四十五磅,还得了高血压,可喜的是,他的工作还算顺利。最近,他在高级住宅区买了房子,妻子也辞了工作,打算做个称职的家庭主妇。儿子也争气,进了当地一所著名的大学。一切都顺风顺水,华特可谓是春风得意。

然而只在一夜之间,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所在的公司资产重组,一批骨干人员遭到了清洗,不幸的是,华特也在被清洗名单内,危机笼罩在他头上。

三个月后,华特找到了新工作,一家科技公司聘用他担任业务总监,总的来说,还算幸运。新的工作内容和以前差不多,而且新公司规模比较小,工作压力也许要小一些,然而实际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想像。

很快地,华特发现,虽然是新环境,面对新的面孔,自己仍然感到窒息,烦琐的公文和会议可以把他活埋了。他终于明白,自己过去的那套管理办法需要改革,甚至说,一切都需要推翻重来。

新的工作干了还不到两年,华特便迫不及待地辞职了。人们都以为华特疯了。但他自己心中有数,如果不赶紧脱身,就不可能放手一搏,那么更多的时间将被浪费掉。他说:“紧急刹车的确会损坏汽车,但总比一头栽下悬崖要好一些。”

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华特可以真正地思考了,他想明白自己到底需要怎样的事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想做什么样的事。

“我的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华特说,“在第一家公司,我侥幸当上业务总监。但我原本是网站工程师,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是我的朋友,我们常常待在一起,有一天业务总监的职位出缺,他便让我干上了。”

吸引华特的,是业务总监的薪资以及权威性,但他对管理根本不感兴趣。多年以后,华特终于明白,只有创意才能带给他最大的成就感,这使他下定决心当一名自由工作者。“也许别人会因此认为我是一个失败者,这可是个不好的名声,但我只犹豫了一会儿,我觉得成功的生活方式对每个人来说都各不相同。”华特的新事业非常顺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比起过去担任业务总监时,他现在更加健康、更加具有创造力。他说:“坚持到底的确需要勇气,但是适时退出也不失明智。”人生就像一次没有指南针的远航,偶尔的迷路总是在所难免的。优秀的船长会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方向,而失败的船长却总是固执于一条错误的航线。

为身体的缺陷而庆幸

1929年的某一天,班·符特生悠闲地整理自己的菜地,洋葱长得很好,西红柿也快成熟了,豆苗长出了两尺多长。他决定去弄一些树枝来,给豆苗搭一个结实的撑架。

他在附近的小山上砍了一大堆胡桃木的枝干,全部装在福特车上,然后一路吹着口哨,满载而归。这时,意外悄悄来临了,车子急转弯的时候,一根树枝从车顶滑下来,恰恰卡在引擎里。车子猛烈地翻出路面,符特生被摔出了驾驶室,并狠狠地撞在一棵树上。

他的脊椎受了重伤;两条腿因此而瘫痪,那一年他才二十四岁,从此他不能再走一步路。轮椅成了他不可分离的伙伴。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心中充满了愤恨和难过,他抱怨命运,甚至仇视所有想帮他的人。一句问候,他会认为那是讽刺,一个微笑,他会认为那是别有用心。他的脾气变得如此古怪而暴躁。时间一年年过去了,岁月磨去了他所有的忿忿不平,符特生渐渐明白,每个人对自己都很好,每个人都是没有恶意的,所以自己要做的事是,礼貌地对待每一个人。于是人们惊喜地发现,当年那个活泼开朗、彬彬有礼的小伙子又回来了。

许多年以后,有人问他,是否还觉得那一次意外是一次不幸的遭遇。他回答说:“不,不是的,”他说,“这件事情对我很重要,那是我生命的开始。”他告诉人们,当震惊和悔恨过后,他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他喜欢上了阅读,尤其热爱优秀的文学作品。他还说,在灾难后的十四年里,他阅读的书籍超过了一千四百本,书把他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让他明白了什么叫做生活,什么叫理想。他说:“你以为我的遭遇很悲惨吗?不,相对于别的很多不幸的人来说,我已经很幸运了,所以,我无法消沉。”他也欣赏音乐,尤其是节奏感非常强烈的变响曲,这种音乐以前让他觉得烦闷,而现在却经常使他感动。这些习惯使他变得善于思考了,他说:“有生以来第一次,我仔细地观察这个世界,因而有了真正的价值观。我终于明白,我过去的那些理想和努力,其实不过是在浪费宝贵的生命。”

他慢慢地对政治有了兴趣。他潜心研究社会,积极调查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张。他总是坐着轮椅去发表演说,由此认识了很多人,也被很多人所接受。接着,符特生坐着轮椅,一路走进了国会大厦,以他雄辩的口才、睿智的见识、深刻的思想成为国会山上最受尊敬的一名议员。

有一些人之所以成功,却是因为一段惨痛的经历或某一处身体的缺陷。加倍的努力可以得到更多的补偿,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奥秘。而很多健康的人却无法取得成功,无可否认,运气在很多时候会发生一些微妙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健康的人们总是满足于上帝所赐,于是不再去争取什么,这样的生活态度往往会使人蹉跎一生。

坚持不懈的收获

莎莉·拉斐尔是北美最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她曾两度获得相关的大奖,并且有自办的电视节目。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每天有八百万观众收看她的节目。

她原来是一位电台广播员,在她的三十年职业生涯中,竟然被辞退过十八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打击是无法忍受的。它可以彻底地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心,然而拉斐尔女士并没有被这样的遭遇压垮,每一次发生这种事后,她都让自己的眼光看得更高,去实现一个更远大的目标。

长期以来,美国的无线电台都认为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所以没有一家电台肯雇用她。她只好迁到波多黎各去,学习西班牙语。当她在一家通讯社工作的时候,多米尼加共和国恰好发生一次震惊世界的暴乱事件,出于种种原因,通讯社的负责人拒绝派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去采访,但这位倔强的女士自己凑够旅费飞到那里去,然后把自己的报道出售给电台。

1981年,正当她在纽约的事业逐步有了起色的时候,却又遭到了电台辞退,原因是她的上司认为她的思想过于保守,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这一次失业长达一年多。

在这一年内,她曾向一位国家广播公司电台职员推销她的清谈节目计划。“很妙的构想,我相信公司会有兴趣的!”那人说。但此人却在不久之后就离开了国家广播公司,拉斐尔失望极了。接着,她找到该电台的另一位职员,再度提出她的构想。同样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可是此人也在不久之后失踪了。最后她说服第三位国家广播公司的职员,这人表示愿意聘用她,但要求她主持政治台节目。

“我不太懂政治,我担心于不好。”她对丈夫说,而丈夫劝她尝试一下。

1982年夏天,她的节目终于启播了。她对广播节目主持早已驾轻就熟。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坚持长期形成的平易近人的主持风格。在7月4日,美国国庆的特殊日子里,她在节目中大量地加入了自己对这一节日的深刻感受,也请听众通过电话畅谈他们的感受。这种全新的主持风格,很快引起了听众莫大的兴趣,积极参加节目的听众也非常多,几乎一夜之间,人们都知道了她的节目和她本人。这成了她事业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拉斐尔说:“我遭受辞退达十八次之多,很多人都以为我会坚持不住了,他们以为我从此会一蹶不振,可是结果恰恰相反,这成了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生活是可爱的,但生活也是无情的。当生活中的厄运铺天盖地地压过来时,有的人会哭泣,有的人会愤愤不平,有的人会彻底崩溃,但这都是没有用的,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聪明的办法当然是退后一步,仔细思考一下问题的实质,然后卷土重来,东山再起。正如最骁勇善战的将军,不是每战必胜的将军,而是在每一次失败的时候都能保存实力的将军。

态度决定一切

乔·巴普的母亲是个裁缝,父亲是个穷工匠。可以想像,这样一个家庭在纽约不可能过得很宽裕。他从小在贫民区的肮脏小街上游荡,长大了一些的时候,就在附近的简陋的学校里半工半读,一直到念完高中。

他一直狂热地喜爱着戏剧,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看一场百老汇的表演,可惜他无论如何努力工作,都买不起一张门票。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坚定不移的梦想,他凭着无穷的精力和意志,当上了一家电视台的舞台监督,终于有机会到百老汇去看看那里精彩的表演了。不过,他又有了更大的愿望,他要创作一些戏剧,为那些永远买不起百老汇门票的人尽情演出。

他果然办了一个剧团,像美国许多小剧团一样,先是在教堂的地下室演出,等到积累了一点点资金和知名度后,再租个露天圆形剧场来表演。剧团创办初期,他先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然而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电视人,他深深地明白广告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他希望有剧评家来观看他的表演,只有靠他们的宣传,才会有人捐助演出经费。

有一天,他来到《纽约时报》总部,要求拜见戏剧评论家布鲁克斯·艾金生。但艾金生当时正在伦敦,他的助手亚瑟·吉尔布接待了他。

“那么,我就在这里等艾金生先生回来吧。”他坚决地说。吉尔布对他的固执非常诧异,于是询问他的来意。

乔·巴普的情绪相当激动,他告诉吉尔布,他的剧团是如何的优秀,他的演员是如何的专业,观众的掌声如何的热烈。他告诉吉尔布,他的观众大多数是从未看过真正舞台剧的移民,他们不知道他的表演是如何的出色,所以他需要帮助;如果《纽约时报》不介绍他的戏,那么他就没有经费再演下去,他的穷朋友们就再也看不到这些精彩的表演了。他的信心和决心终于打动了吉尔布,这个善良的小伙子同意在当天晚上去看他的演出。

不巧的是,当吉尔布到达露天剧场时,天上已经乌云密布;到中场休息时,滂沱大雨瓢泼而下,舞台浸湿了。吉尔布也只好跑开去避雨。乔·巴普赶过来说:“我听说剧评家从来不会评论半场演出,但我恳求你,无论如何要帮助我们。”

当夜,吉尔布果然破例写了一篇简短介绍,对那半场戏颇多好评。在文中,他提到,这个优秀的剧团亟须资助。第二天,立即有人给剧团送来了一张七百五十美元的支票。要知道在1956年的时候,这笔钱已经足够剧团维持整个夏季的演出。艾金生从伦敦回来以后,也去看了乔·巴普的表演,并在他的星期天专栏里热情地赞扬了这出戏。

不久以后,乔·巴普开始在纽约各处免费演出莎士比亚名剧,反响特别强烈。

1991年,在美国戏剧界深具影响力的乔·巴普与世长辞。在他的葬礼上,出现了很多陌生人送来的鲜花,那些人都是他的观众。

乔·巴普曾经说过,他深信戏剧对人们生活非常重要,所以他坚持不懈地完成他的事业。他说:“如果你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么你就放弃吧。”

每一个人,都要对生活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只要你有,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任何一个人面前。只要你有了,每一个了解你的人,都会对你肃然起敬。这是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品德之一。

梦幻成真

亚历克斯·哈利(Alex·Halev),美国著名黑人作家,他在1976年完成了长篇家史小说《根》,并于1977年获普利策特别奖,后来,该作品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上演之后轰动全国。以下是哈利的自述:

“我曾经有过相当落魄的经历,从中我学会了忍耐与等待,并知道了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

“许多年轻人对我说他们想当作家。当作家和写文章是两码事。大多数年轻人希望从事写作只是为了追名逐利,他们无法长期守着一台打字机,与孤独和寂寞奋力搏斗。我告诉他们:‘你们只是想发表作品,而不是想当作家。'”

“写作是一项孤独的、艰苦而得不偿失的工作。无数的文字工作者中,只有极少数能获得命运女神的垂青,而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将默默无闻。”

“当年,我毅然离开了海岸警卫队,而在那里我工作了二十年,我决心成为一名自由作家。但我对前途没有一点儿把握。”

我来到纽约,住在格林威治村的公寓大楼内一间储藏室里。这里阴暗潮湿,没有浴室。我买了一台旧打字机,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然而过了一年,我一无所成。

“推销一篇作品非常难,所挣的钱刚够糊口。在那段时光里,希望渺茫得就像幻影,每个渴望成功的人,大概都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他是我在三藩市海岸警卫队的一个老朋友,是我的债主,现在他来向我讨债了。”

“‘伙计,等我下次卖出了文章,再还你的钱吧!’我回答说。”

“‘我有一个好的提议,哈利,’他说,‘我们需要一位公共资料管理员,年薪是六千美元,你来吧,这对你有好处!'”

“六千美元在1960年是一笔大数目!我能用它还清债务,再买一座不错的房子和一辆旧车,我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写作。真是一个诱惑啊!”

“但我坚决地回答:‘不,谢谢你,我还能坚持,我一定要写下去。'”

“我开始出售一些文章。我写一些针砭时弊的作品寄给报社,例如民权、美国黑人和非洲黑人等。这个时候,我总会想到童年时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她经常给我讲黑奴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美国黑人心中灰色的记忆,人们只把它们深深地埋在心底。”

“有一天,我和《读者文摘》的编辑们一起吃午饭,不经意间说起了这些故事,我还告诉他们,我想写一部家族史,从我们的老祖宗被贩卖到美国开始写。午饭后,我得到了一份合同,他们付给我九年的生活费用,让我专心从事研究与写作。”

“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一直到1976年,这部呕心沥血的作品——《根》终于发表了。因为它,我获得了几乎是空前的声誉与成功,生活的幻影变成了眩目的光环。”

“很久以后,当我整理箱子时,无意中翻到一个盒子,里面是我在格林威治村用过的一些东西,包括两瓶沙丁鱼罐头、十五美分硬币,还有一个钱包。往事立即像潮水一样撞击着我的心扉,我仿佛又看见了那间阴冷、潮湿的陋室和那台破旧的打字机。”

“我告诫自己,这些也是我‘根’的一部分,永远不能忘记。”理想是人生的上帝,诱惑是人生的撒旦。能坚持到理想实现那一天的人,天堂就会出现。而撒旦总会在最困难的时候,抛给他一个诱饵,如果他吃了,那么就下地狱去吧。

成为生活的主宰

R.热佛尔,这个优秀的垒球运动员,曾经是一个堕落的黑人青年。他出生在底特律的贫民窟里,并且成长于此。他的童年没有亲情的关怀,稍大一些,也没有父母的管教,于是成了一个问题少年。他像所有的坏孩子那样,逃学、破坏和吸毒,而且成了这些混混中的“杰出”分子。

他刚满十二岁,就抢劫了附近一家商店,很快便被警察逮捕了,第一次进了监狱。十五岁时,他乘夜爬进一座写字楼的窗户,当他正打算撬开一个保险箱时,警察从天而降,于是他再一次进了监狱。出狱以后,他自然而然成为混混中的头目,他纠合二批年轻人,全副武装,公然抢劫了一家酒吧。当然,他还是没有逃过法律的制裁,而且是首次作为成年犯被送入了监狱。

不管热佛尔如何胡作非为,他在垒球方面的天赋却是有目共睹的。在枯燥的监狱生活中,垒球成了他最喜欢的娱乐。这时有一个年老的无期徒刑犯看到了他在球场上的表现,对他说:“你是一个天才,为什么要浪费你的天赋呢?你还年轻,还有重新再来的机会,不要再自暴自弃了。”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热佛尔的心。这一天,他没有再走上球场,而是坐在球场边,默默地思索着。他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已经是第三次走进这座监狱,每一次试图得一点不义之财,却总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这样继续下去还有意思吗?他又想起酒吧员工在自己枪口前那无助和恐惧的眼神,他们究竟又犯了什么罪,而要遭受这样的折磨呢?他还想到当别人问起自己从事的职业时,自己心中是如何的尴尬,这难道就是自己所希望的生活吗?一切都应该结束了,生活应该重新开始。他不担心自己能不能在这个社会上自立起来。他在艰苦的垒球训练中,悟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当自己的球技不如别人的时候,他就埋头苦练球技,从此不再有技不如人的苦恼;当他技术好于别人而依旧不能取胜时,他知道只有放松心情,发挥最佳水平,才能反败为胜;当他取得胜利的时候,也从不忘了鼓励对手,这样对方才会有勇气与你再次交手。人生,恐怕也是同样的道理吧。他反复思索着这个问题,最后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发誓,等他出狱以后,再也不做街头混混,而要堂堂正正、实实在在地做个好人。

机会真的降临了。底特律垒球队当时的领队B.马丁,有一天带队来到监狱与犯人们举行了一场友谊赛。本来这种业余对专业的比赛是没有悬念的,然而热佛尔却大发神威,让这些职业运动员出了好几把汗。而马丁像在灰堆里发现宝石一样眯起了眼睛,甚至忘记了还要指挥比赛。比赛之后,马丁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然后出钱出力,帮他假释出狱,并让他参加了球队的训练。一年以后,热佛尔就成为了底特律垒球队的主力队员。而五年后,他又加入了底特律老虎队,成为底特律的垒球明星。就算你曾陷于生活的最底层,哪怕是被关进过监狱。但是我们仍然有选择做好人和做坏人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区别人和动物以及其他存在物的特征。但大多数人总是不想选择,因为一旦选择,就说明要承担责任。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一旦碰到自己决策错误时,总是诿过于人,这样做的结果是:你也许能逃脱罪名,但是却无法减少损失。

表现不需要机会

在一个春天的晚上,一个盛大的宴会在西格诺·法列罗的府邸里举行,一大批尊贵的客人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他们当中有年轻英俊的威尼斯王子,有大腹便便的王公贵族,有目光狡狯的当地富豪,还有名噪一时的艺术家。

而就在宴会开始之前,管家接到制作点心的仆人的报告,那个用于摆放在桌子中央的大型甜点饰品不小心弄坏了,而现在要重新制作一个似乎也不太可能,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制作出来的,管家急得团团转。

这时一个孩子怯生生地走到管家的面前,小声说:“如果您没有别的办法的话,可以让我来试一试,我可以重新做一个来代替它。”管家低头一看,这个小孩竟是法列罗府邸厨房里干粗活的一个小仆人。“你?”管家惊讶地喊道,“你以为你可以吗,凭什么说这样的大话?”“我叫安东尼奥·卡诺瓦,我的爷爷是雕塑家皮萨诺。”这个瘦小而聪明的孩子回答道。

管家虽然将信将疑,但仍旧道:“那好吧,就让你试试吧。”安东尼奥·卡诺瓦轻轻地吐了一口气:“相信我,我会让你满意的。”其实,这时所有的仆人都已经慌了手脚。要知道如此重要的宴席,每一道菜都有着严格的规矩,如果失了这份规矩,法列罗先生丢的是面子,而这些仆人们丢的将是工作。这个小仆人在刹那之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慌不忙地要来一大盘黄油。只见他下刀如飞,不一会儿工夫,那一盘普通的黄油就变成了一头跃跃欲动的雄狮。管家顿时喜出望外,连忙亲自把这个伟大的艺术品摆到桌上。

几分钟后,晚宴开始了。宾客们在法列罗先生的陪同下,来到了餐厅。大家一眼望见餐桌上卧着的黄油狮子,立即发出一声惊叹,不禁交口称赞,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天才的作品。他们围着狮子仔细鉴赏,甚至忘了自己来此的真正目的。整个宴会成了安东尼奥·卡诺瓦的艺术鉴赏会。客人们向法列罗先生询问,这究竟是哪位伟大的雕塑家的杰作,又为什么愿意将自己的天才浪费在这样易溶的材料上。法列罗先生也摸不着头脑,他喊来管家,追问实情,于是管家就把小安东尼奥带到了客人们的面前。

这些尊贵的的客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精美绝伦的黄油狮子竟然是这个小孩的即兴之作,惊叹之余,整个宴会变成了对天才和艺术的赞美会。法列罗先生也同样面子十足,得意之余,当场宣布,他要做这个孩子的监护人,他将请来最好的老师,把安东尼奥·卡诺瓦培养成才。

法列罗先生果然没有食言,安东尼奥·卡诺瓦也没有浪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淳朴、热情而且诚实,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在各种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取得某种成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情况就是“机会”。

有的时候,机会里面有天时地利的因素,而有的时候,天时地利也不能影响事情发展的趋势,于是有人称之为“实力”。拥有实力的人,机会唾手可得。迷信机会的人,恐怕连抓住机会的实力都没有。

最成功的投机商

菲利普·阿穆尔年轻的时候是“四十九人大篷车队”的一个成员。他的所有家当只有一辆大篷车和一匹骡子,成年累月跟随车队穿梭在美国这片“大沙漠”上。他工作勤勤恳恳,很受上司的赏识。他生活俭朴,把每一分收入都精打细算,最终积攒了一笔小小的款项。这点积蓄成了他以后发展的资本。

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前夕,每一个人都知道战争无法避免。但是菲利普·阿穆尔从中发现了一个商机,如果战争爆发,美国北方各州将失去南方各州农牧产品的支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必然暴涨,如果现在开始屯积,那么战争期间,他将发一笔大财。于是他找到一个较有钱的朋友,普兰克顿先生,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普兰克顿先生并不十分肯定他的推测,但他觉得这笔投资并不算多,而且菲利普·阿穆尔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他愿意把赌注押在菲利普·阿穆尔身上。

菲利普·阿穆尔很快行动起来,他在南方收购猪肉,运到纽约之后冷藏起来。几乎没有人相信他的这笔生意可以挣钱,因为谁愿意吃这冻得硬邦邦的东西呢?

战争果然爆发了。如菲利普·阿穆尔所料,北方的物价日渐飞涨。原来人们不屑一顾的冻肉,成了主妇们竞相追逐的紧俏食品,原本十二美元一桶的猪肉,很快卖到了三十美元、四十美元、五十美元,最后稳定在五十五美元左右。就连战争发生后才开始走私猪肉的投机商都在大赚其钱,更别说早有准备的菲利普·阿穆尔了。

到了战争后期,格兰特将军向北方军队发出“打到里士满去”的命令。菲利普·阿穆尔立即意识到,战争快要结束了!1864年的一个早晨,他匆匆敲开了合伙人普兰克顿的门,大声说:“我们得赶快到纽约去,就坐下一趟火车。我们必须把所有的猪肉尽快卖出去。格兰特和谢尔曼已经带领军队发起了最后的进攻,叛乱就要停止了,战争很快就会结束,那时猪肉会跌到十二美元一桶。”普兰克顿同意了菲利普·阿穆尔的观点,他相信菲利普·阿穆尔的眼光。

菲利普·阿穆尔到了纽约,立即以每桶五十美元的价格大量抛售猪肉,引起了疯狂的抢购。纽约的投机商们都认为这个西部年轻人疯了,他甚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好心的人劝告他说,战争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猪肉价格还会涨到六十美元一桶。菲利普·阿穆尔不理会这些人,把自己的存货抛售一空。

果然,格兰特带领军队一路穷追猛打,而南方的叛军则节节败退。里士满很快重新插上了星条旗。在一片欢呼声中,纽约的猪肉价格狂跌,变成了十二美元一桶。大批的投机商慌了手脚,但是他们对于局势无能为力。只有我们的菲利普·阿穆尔先生带着净赚的两百万美元,来了一次胜利大逃亡。

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发财。一种是埋头苦干的人。他们不受外界的诱惑,外界也很少影响他们的事业。另一种是善于投机的人,他们的眼睛只盯着外面的世界,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他的商机。当然,只要有一次决策的失误,可能就会导致血本无归。

散漫的斯托克

乔·斯托克,很久以前就是餐车上的司闸员,所有的同事都非常喜欢他,旅客们也总是认为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因为他总是高高兴兴的,很善于给人们带来快乐,无论你是什么人,也无论你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会作出快乐的回答,包你感到满意。他惟一的缺点就是,他并不明白自己的真正职责,毕竟铁路上的意外事故并不多。

他的生活的确有点散漫,他还喜欢不时喝几口小酒。有人向他提出善意的批评,但他总是不以为意,露出那灿烂的微笑,轻松随意地说:“谢谢你,你的意见非常正确,但没关系的,一切正常,不是吗?”他的语调那么平和安静,那么轻描淡写,连提醒他的朋友都因此觉得自己是小题大做,危言耸听。

终于,有一个寒冷的晚上,火车在路上遇到了大风暴,于是晚点了。乔开始有些烦躁,在这种鬼天气下,这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他不时地从一刊、瓶子里往嘴里倒一点点白酒。在酒精的刺激下,他慢慢兴奋起来,又开始有说有笑了。而其他的列车员与司机一直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密切地注视着路面情况与天气变化。

当火车行驶到两个火车站中间的时候,突然间停下了。原来是车头引擎的汽缸盖冻裂了。情况变得不同寻常,因为几分钟后,将有另一列火车同方向开过来。一个列车员飞快地跑到后车厢,让乔赶快打开红灯,让那一辆火车减速。乔边笑边说:“好吧,好吧,我穿上外衣就办。”

“一分钟也不能耽搁了,”列车员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乔,那是一辆快车。”

“没问题,你放心!”乔答应着。于是列车员又匆匆回到车头上。

可是慢性子的司闸员并没有当成一回事。他慢慢穿好外衣,又掏出小酒瓶来喝了一口,做完了这些之后,才慢吞吞地找出灯笼,一路吹着口哨,沿着铁轨悠闲地踱着步子。

然而没等他走出十几步远,另一辆列车已经呼啸而来。他赶紧拼命地跑向前去,可是已经太晚了。那列火车的司机虽然看到了乔和他的灯笼,也赶快拉下了刹车,然而火车的惯性太大。一下子就撞在前一辆火车上。顿时这里成了人间地狱,千百人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丢了性命。为数不多的伤员倒在血泊里呻吟,血、火、蒸汽交织在一起。

那么乔又到哪儿去了呢?他失踪了!很多天后人们在一个谷仓里找到了他。但他已经疯了,手里拿着一个空荡荡的灯笼,见人就喊:“停车啊,停车啊。”

人们把他送回了家里,接着又把他送进了疯人院。每天他依旧凄厉地叫喊:“停车啊!停车啊!”他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喊着。他的良心从此一辈子不得安宁,即使是疯了,也不得安宁。

散漫的人看不到散漫的坏处;散漫的人还有千百个可以散漫的理由;散漫的人不会在乎任何人的忠告,直到他因此吃足苦头之后,才会醒悟过来。大部分的成功者都有一个严谨的作风,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每一个失误。这样也许他会辛苦一点,但这比起因为散漫而带来的严重后果来,这一点点辛苦还是值得的。

艺术没有阶级

克莱思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个奴隶,但是,他狂热地崇拜艺术。

在那一个野蛮的年代,这个国家正被波斯人占领着。当时的法律规定:奴隶不得从事和追求艺术,否则将被判处极刑。而在这部法律获得通过之前,克莱思已经是个忠诚的艺术工作者了,他怎么放得下这个伟大的工作呢?他感到痛苦和绝望。

而他的姐姐,美丽的克莉恩,眼看着弟弟痛苦,使她万分难受。冥思苦想之后,她终于下定了决心:“来,克莱恩,到地下室去继续你的工作吧!那里很暗,但比外面光明。”于是克莱思搬到了地下室,在克莉恩的精心守卫和照料下,继续着神圣而危险的创作。

时隔不久,所有的希腊人接到通知,被邀请到雅典参观一个艺术品的展览。这次展览规模宏大,只能在当地的大市场上举行,由伯利克里亲自主持,在他的旁边,站着他所宠爱的妃子阿斯帕齐娅,此外还有雕刻家菲迪亚斯、哲学家苏格拉底、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等等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

这里陈列的都是伟大的艺术巨匠的作品。而这些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艺术珍品中,有一堆作品更加美轮美奂——它的艺术成就超过了在列的所有艺术品。

“这堆作品的作者是谁?”没有人回答。传令官再次重复了这个问题,人群中还是无人承认。突然人群中出现了一股骚动,一个清纯美丽的少女被拖了进来。“就是她,”一个士兵大声道,“这个奴隶制作了这些东西。”

“既然如此,”伯利克里说道,“神圣的法律是不可违背的,而我又是负责执法的大臣,把她关起来吧。”

这时,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冲进人群。他大声道:“伯利克里,你放了她,这些作品都是我制作的,如果艺术有罪的话,让我来接受这个惩罚吧!”

愤怒的人群大声喊道:“把他关起来,把这个奴隶关起来。”伯利克里站起来,威严地说:“现在我在这里,决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你们看看这些雕塑吧!如果一个天才的艺术家被我们愚蠢地扼杀,神会惩罚我们的。”

在千百万的观众面前,阿斯帕齐娅把一个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戴在了克莱恩的头上。然后,她又亲吻了美丽的克莉恩。荣誉和成功之门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只要你的确出类拔萃、卓尔不群,那么,你终将获得财富和不朽的名誉。也许在奋斗的途中会有一些挫折和羁绊,那都是上天安排给每一个伟人的磨难。赖以通过这道坎的惟一法宝,就是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白手起家的乡下人

“贺拉斯,你别再穿着那套邋遢的衣服进城了。我帮你到月隙店订做一套新的吧?你应该穿得整齐一点。”斯德雷特先生说。贺拉斯·格里利仔细打量着自己的衣服,好像第一次发现它们破烂似的,他回答说:“谢谢你,斯德雷特先生,我父亲正在开创一个新环境、新事业,我必须尽力帮助他。”

贺拉斯·格里利和父亲从佛蒙特州迁移到宾夕法尼亚州,作为伊利湖《政府公报》的代理人,他每月可以从斯德雷特法官手里领到一百三十五美元的薪水。但一连七个月,他每月只给自己留下十五美元,而把其余的全部交给了父亲。他还要给父亲看守羊群,免得它们遭到饿狼的袭击,多少个夜晚他都只能在野地里露宿。

到二十一岁时,他毅然决定到纽约去寻求发展。他把一堆破破烂烂的衣服打成一个包袱,用一根木棍挑着,就出发了。他步行六十英里,穿越大森林,来到了布法罗,再乘一只独木舟顺流而下,来到了奥尔巴尼,然后改坐驳船继续前进。1831年8月18日,在太阳跃出地平线的时候,他终于抵达了纽约。整个漫长的六百英里的旅程,他一共只花费了五美元!

他选择了一个最便宜的旅馆住下,价格是每星期二点五美元。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份工作。他每天都在大街上游荡,仔细搜索张贴在各个角落的招工广告。他走进一幢幢大楼,逢人便问是否需要人手。可是每一个人都对他说:“不,我们不需要。”他那古怪的外表和衣衫褴褛的惨状,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一个逃跑的学徒。

在一个周末,他在睡觉前突然听到西部印刷公司正在招聘工人。星期一凌晨5点,他第一个来到西部印刷公司的门口。7点钟时,员工们陆陆续续前来上班,他找到了工头,请求给他一份工作。那个工头很欣赏他那份朴实和勤恳,但无法安排这个来自乡下的、没有任何经验的毛头小伙子任何一个合适的工作,他们只需要排印铅字的熟练工人。但那个工头还是说:“还是让他试试吧,也许他能让我们都吓一跳。”老板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情,当即把工头臭骂了一顿,并且对工头说,等贺拉斯第一天的活干完之后就让他滚蛋。然而当第一天工作结束以后,贺拉斯却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他干的工作比任何一个老工人都多,出错率却最少。

十年之后,贺拉斯·格里利创办的《纽约人报》,成为全美国最好的周报。稍后创办的《小木屋》,发行数量达到了九万份,创造了当时报纸发行量的奇迹。

下一步,他又创办《纽约论坛报》,仅仅六周之后,他的订户达到了一万一千户。贺拉斯·格里利的创业之路从此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眼高手低是很多年轻人爱犯的错误。他们不屑于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孰不知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从一个平凡的职务做起的,他们的成就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并不是像别人想像的那样,是幸运之神的宠儿。

木匠家走出的国务卿

八月里的一个下午,在莱克星顿的一个小农场里,西奥多·帕克怯生生地问他的父亲:“爸爸,明天我可以休息一天吗?”西奥多的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木匠,他制作的水车远近闻名。他惊讶地看了一眼最小的儿子,这可是活儿最忙的时候啊,小伙子少干一天,就可能影响他整个的工作计划。但是,西奥多企盼而坚决的目光让他不忍拒绝,要知道,西奥多平时可不是这样的。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

第二天一早,西奥多早早地就起来了,赶了十英里崎岖泥泞的山路,匆匆来到哈佛学院,参加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考试。从八岁那年起,他就没有真正上过学,只有在冬天里比较清闲的时候,才能挤出三个月的时间认真地学习。而在其他的时间里,无论是耕田还是干别的农活,他都一遍一遍地默默背诵以前学过的课文,直到滚瓜烂熟为止。休息的时候,他还到处借阅书籍,因此汲取了大量的知识。有一本拉丁词典,是他迫切需要的,但无论如何想方设法也没法借到手。于是,在一个夏天的早上,他早早跑到原野里,采摘了一大筐浆果,背到波士顿去卖,所得的钱正好换回了这本拉丁词典……

所谓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哈佛的入学考试上,他得心应手地做完了试题。监考的老师惊奇地看着这个总是第一个交卷的考生,当他听说这是一个连学校都很少去的穷少年时,更加好奇地抽出他的试卷来察看,然后对西奥多说:“祝贺你,小伙子,你很快会接到录取通知的。”

那天深夜,西奥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里,父亲还在院子里等他回家。“好样的,孩子!”当父亲听到他通过考试的消息,高兴地赞扬道,“但是,西奥多,我没有钱供你到哈佛读书啊!”西奥多说:“没有关系,爸爸,我不会住到学校里去,我只在家里抽空自学,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获得学位证书。”后来,他真的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当他长大成人以后,自己积攒了一笔学费,又在哈佛学习了两年,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岁月流逝,时光推移,这个当年读不起书的小男孩,终于成为了一代风云人物。他作为一个著名的废奴运动倡导者和社会改革家,先后成为国务卿西沃德、首席大法官蔡斯、著名参议员萨姆纳、总统加里森、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反奴协会主席温德尔·菲利普斯等人的密友和事业顾问,他在整个美国的影响力是永远无法估量的。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如果你发现自己出身于一个不好的家庭时,那么请你祝贺自己吧,因为你将创造奇迹。当然奇迹不是每个人都能创造的,只有优秀而坚忍的人,才能不受不利环境的影响,或者干脆化不利为有利,从而谱写一个完美的人生。

正义的胜利

很久以前,在波士顿一个简陋的公寓里,两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他们发誓要对一种根深蒂固的制度——黑奴制度发起挑战。

但是,这种邪恶的制度牢牢地植根于这个国家的最深层。不论是学者、政客、宗教人士还是其他千千万万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信仰和政治理念,却都一致拥护这一制度。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挑战无异于以卵击石。那么,这两个年轻人又将如何开展他们神圣的事业呢?

伦迪,两个年轻人中的一个,在更早的时候,就在俄亥俄州独立创办了一份《普遍自由精神报》。这个有着非凡毅力的年轻人,苦苦支撑着这份正义的事业。

加里森,他们中的另一个小伙子,自幼就厌恶这可恶的奴隶制度。从小他的母亲就教育他,要为这些黑人尽一个基督教徒的天职。所以,他一直坚持写解放黑奴的文章,在社会的底层有一个不小的读者群。

所以,他们决定合作办一份报纸,继续他们的使命。于是,对美国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解放者》诞生了。两个年轻人在创刊号上发表战斗的檄文:“我将像真理一样严厉无情,像正义一样不屈不挠……终有一天,世界会听到我的声音并理解我。”

他们的呼声遭到了整个社会的反对与责骂,侮辱和谩骂排山倒海般地向他们压了过来。接着,加里森被逮捕入狱,四十九天之后,在一些正直的朋友的帮助下,才得以重见天日。

而当时汹涌而至的社会舆论认为,对这种危险分子必须立即镇压!南卡罗莱纳州和附近几个州的警察局各自悬赏一千五百美元,要求捉拿《解放者》的编辑者和传播者;在乔治亚州,当局的悬赏多达五千美元;在伊利诺斯,一个名叫洛弗乔尔的牧师,衷心支持加里森的事业,为了保护加里森的印刷机,竟被一群暴民杀害;在马萨诸塞州,在这个被称为“美国自由传统的摇篮”里,所有的大资本家、权威人物和文化名流聚集在一起,要求当局严惩这位“废奴主义者”,与会的所有人中,只有一个名叫温德尔·菲利普斯的年轻律师,勇敢地发表了一篇支持加里森的演讲。

但是加里森和伦迪一直都在坚持,他们坚信,正义终会战胜邪恶。在他们以及更多的“废奴主义者”的努力之下,美利坚这块土地终于觉醒了,废奴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尤其是在北方诸省,废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先驱者和种植园主之间,开展了漫长而尖锐的斗争,连遥远的加里福尼亚,两种势力的对立也非常明显。而到林肯出任总统之后,南方势力终于发动叛乱,内战爆发了。

内战结束之后,不屈不挠英勇斗争了三十五年的加里森以国家贵宾的身份,受到了林肯总统的接见;在星条旗高高飘扬的萨姆特要塞,一位被解放了的奴隶代表所有的被解放者向他表示感谢和敬意;两个年轻的黑人姑娘,为加里森戴上美丽的花冠。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每一项正义的事业,都会受到反动势力的仇视和攻击。但是从事这项正义事业的人,总是能够在各种打击之下屹立不倒。纵使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他的旗帜也会被后继者接过。不管是牺牲的,还是坚持到胜利的,他们的名字都将永垂不朽。

为每个挨饿的人战斗

英国政治活动家理查德·科布登,是另一个被压迫者的忠实正直的好朋友。在他死后好多年内,人们仍旧一致认为,正是理查德·科布登让更多的英国穷人吃饱饭。

在科布登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科布登和他的九个兄弟只能自食其力,过着悲惨的生活。小时候,他为一个邻居放羊,以此换取少得可怜的几片面包。一直到他十岁时,才被送到了附近一所教会寄宿学校,这里的孩子都倍受虐待,从来就没有吃饱的时候,每三个月才可以给家里写一封信。到了十五岁时,他来到伦敦,在叔叔的店铺里干活。在这段辛苦繁忙的时间里,他起早贪黑,挤出时间学习了法语。

接着,他成了一名真正的商人,每天坐着马车四处奔波。这时候,英国人民正受着残酷的谷物法的吸血盘剥。当科布登看到穷人那少得可怜的面包还要被课以重税,饥饿者的食物被富有者无情地剥夺和浪费时,他忍无可忍地爆发了,他说:“这不是饥饿者自己的问题,每一个只要还有一点点良知的人都应该联合起来进行抵抗。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生存。”科布登随即拜访了约翰·布莱特,希望能够得到后者的帮助,共同反对没有天理的《谷物法》。而这时,布莱特先生的妻子刚刚离开人世,他正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在英国,存在着太多比你更大的不幸,”理查德·科布登说道,“有多少妻子、母亲和活泼可爱的孩子因为饥饿而濒临死亡。可就是他们这一点点赖以救命的面包,还要被贵族们抢去一大半。现在,哀痛已经过去了,请您擦干泪水,和我一起战斗。我们绝不妥协,绝不放弃,直到《谷物法》被废除为止。”

他们组织了一个“反谷物法同盟”。当然他们的活动遭到了贵族和富有阶层的反对。这些脑满肠肥的家伙只会顾及自己的餐桌上有没有足够的烤肉和美酒,又怎会在乎别人是否会饿死呢?所以他们也通过不同的形式,打击科布登和他的朋友们。这些人掌握着政府、议会和教会,连各种媒体也在他们的手中,科布登和他的战友们只能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战斗。

好在这一同盟的行动得到了爱尔兰饥民的大力支持,最终所有的饥民都加入了支持者的行列——1846年,勇敢的斗士们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英国的《谷物法》被迫宣布废除。科布登的名字成为当时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名字,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国王和首相。

真正的正义事业,应该是为大众谋福利时事业。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间的一切善恶。然而,在私欲和胆怯的蒙蔽下,有的人心中的镜子会失去应有的作用,还有的只敢把这份正义埋在心灵的最深处,只有少数人,才会把这面镜子里的影像,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就是平凡和伟大的最大区别。

是谁制造了法拉第

在伦敦一座破破烂烂的平房里,住着一个穷孩子,他的名字叫迈克尔·法拉第。虽然现在这个名字人们耳熟能详,而在当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报童而已。他每天很早就得出门,背着很大一捆报纸上街叫卖,他卖的报纸一便士一份,每卖一百份报纸可以赚到一个面包的钱,靠着这么菲薄的收入,他艰难地养活了自己。

稍微长大一些之后,为了寻找几顿饱饭,他到一个装订商和图书出版商那里做学徒,这么一千就是七年。有一次,在装订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时,无意之间,有一篇介绍电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接着像钉子遇上磁铁一样,他的心思就再也离不开这篇文章了,直到一口气读完为止。也就是这篇文章,像《福音书》一样,创造了一个天才。

他偷偷找来了一个玻璃药水瓶、一个旧的平底锅,还有另外几件简单的工具,开始做起了实验。一位像天使一样的顾客被这个小男孩的求知欲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把法拉第带到了著名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先生的讲座现场。在这里,迈克尔·法拉第终于听到布道者的声音,从此真正走进了化学实验的天堂。从讲座回来以后,法拉第鼓足了勇气,给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写了一封信,他用稚嫩的笔向他的传道者写了一封表示皈依的信,并把自己做的讲座笔记献给这位科学家审阅。

不久以后的某一个晚上,正当迈克尔打算上床休息时,汉弗莱·戴维先生的马车停在了他的蜗居前,一位神的仆人走下车来,赐给他一封由布道者亲笔书写的邀请信——汉弗莱·戴维先生请法拉第第二天一早去他的实验室做客——法拉第把信紧紧地贴在胸口,除此,他实在没有别的办法表达他对神的感激之情。

次日早上,他如约叩响了汉弗莱·戴维先生的大门,戴维先生请他帮忙做一些清洗实验仪器和搬运设备的工作。这天,戴维先生为他演示了一些用危险的爆炸性试剂做的实验,他的脸上戴了一副用玻璃制作的安全面具,而法拉第则虔诚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一双求知的眼睛连眨一下都不敢。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后,法拉第终于可以自己做实验了。布道者的红衣如愿以偿地披在了他的身上,天使在他身边飞舞。他天才般的悟性很快为他带来了辉煌的成绩,许多当时一流的科学研究人员都邀请他去做讲座。这个物理界的神子,终于踏着接引者的肩膀;走上了自己的宝座。

因为其辉煌的成就,迈克尔·法拉第被任命为伍尔韦奇皇家学院的教授,成为当时科学园地中最瑰丽的一株奇葩。法拉第的导师不无得意地说:“我一生中最大的发现就是迈克尔·法拉第!”

成为一个天才不容易,培养一个天才更不容易。

做一个天才只需要让自我得以真正实现就行了。而培养一个天才,既要有无微不至的耐心,又要有倾囊以授的无私,还要有坦然以对的牺牲精神。伟大的人格在他的奉献中像钻石一样闪光。

范德的新船

在科尼里斯·范德比尔特小时候,(新约全书)和(拼字课本)是他仅有的两本书。仅仅依靠这两本书,他学会了阅读、拼写和简单地翻译密码。那时候,他迫切地希望拥有一只小船,但他自己没钱,囊中空空如也。他只能求助于自己的母亲。母亲担心这个宝贝儿子会在大海中生活一辈子,暗自决定打消他的念头,故意出了一个难题来为难他。

他们家的农场里有十英亩荒地,上面全是沙砾,一直无法耕种。母亲告诉他,只要他能够在本月27日前把地整平、耙松并种上玉米的话,她就给他买一条小船。范德比尔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当然知道这个条件是很苛刻的,但他想要一条船已经想疯了。

经过好些天没日没夜的劳动,他竟然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两天完成了任务。于是,在他十七岁生日的那天,他的梦想实现了,终于拥有了一条梦寐以求的船。

可是,这份快乐存在的时间太短暂了。就在他驾着小船乘兴而归的路上,小船一不小心撞到了一艘沉船的残骸,河水哗哗地往船舱里猛灌,他一看势头不妙,拼命地往岸上驶去,可是来不及驶到浅水区,整条船就沉到了水底。

虽然少年的梦想早早就结束了,范德比尔特却并不十分伤心,他明白,只要他肯辛勤地工作,要想拥有一条船,并不像他想像中那么难。他信心十足地决定从头再来,不过,他的下一条船可不是只能用来玩玩的小船了。他更加辛勤地工作,三年之后,就积攒了三千美元,于是真正拥有了一条船。这条船给他带来了滚滚财源。他经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地工作,并与港口上所有船夫交上了朋友。

也就在这几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他很快交了好运,发财的机会来了。他跟政府签订了一份协议,负责把一些军事物资运送到城市附近的军事基地。这项工作一般在夜里进行,这一方面是因为晚上相对要安全,另一方面,他还可以利用白天的时间在纽约和布鲁克林之间驾驶他的渡船。

这段时间里,虽然他把白天所得全部收入和晚上的一半收入交给了父母,但他到三十五岁时,还是拥有了三万美元的财产,而当他离开人世时,他的十三个孩子得到了当时美国最庞大的遗产。

兴趣总能为人提供最大的动力。每个人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最好也要参照自己的兴趣。不要受太多的利益驱动,也不要太局限于世俗的眼光。因为人除了工作,除了养家糊口,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