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互联网商业思维
1760600000034

第34章 互联网时代的新平台新玩法(2)

针对达人商业运作平台,王立成总结说:一是提升了乐蜂网的流量,因为这些达人都有很多粉丝,能带动粉丝来到乐蜂网,且提升流量是免费的,与业内花钱买流量不同,这对乐蜂网来说本身就是利润。二是乐蜂网所有的品牌态度和品牌精神都是通过产品传达出去的,而这些达人品牌为其产品所带来的利润,乐蜂网可以分享。三是达人效应会带来与之相应的顾客回头率。

王立成说,“达人经济”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希望乐蜂网将来成为中国明星达人最多的聚集地,并把乐蜂网变成一个媒体化社区。“但不管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对明星达人品牌的想象力进行挖掘。”

品牌产品自主化

乐蜂网旗下的达人品牌及其品类拓展,正是基于达人商业运作逻辑演化而来。王立成认为,垂直电商如果不做自有品牌,基本上没戏。所以,乐蜂网一开始就坚持做自有品牌及产品。在国外,有一个达人多个产品和多个达人一个产品等两种达人经济模型。而乐蜂网则采取了多个达人多个产品的模型。

2009年12月,乐蜂网上线了首个自有品牌“静佳”,涉及化妆品和保健品。静佳品牌所依托的明星达人是李静。李静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及东方风行创始人。现在,静佳系列的产品有几百款。

乐蜂网的第二个品牌依托于专家达人小P。根据小P的专业及粉丝特点,乐峰网给其产品定位为“魔法彩妆百变公主”,目前产品有几十款。

乐蜂网的第三个品牌依托于来自台湾的专家达人梅琳。乐蜂网将这位造型师定位为“生活美学大师”,并开发出“肌龄”系列产品。

2011年,乐蜂网又陆续推出了Jplus、Jmixp、Siqi、Kevin等达人品牌。王立成说:“我们希望未来的达人品牌能开发到二三十个。”乐蜂网是一个全线开放的平台,除了自有品牌,还经营其他代理品牌。而乐蜂网所开发的自有产品亦是与达人品牌相对应的。

目前,乐蜂网的产品分为护肤品、保健食品、服装配饰三大类。王立成说,2013年3月前后,乐蜂网有很多新品上市,而当自主产品达到2000个品类时可能会考虑开设线下店。“我们希望把乐蜂网做成一家社会化电商,一个生活方式的展现平台。”

资源驱动效应化

无论是乐蜂网的达人商业平台的构建,还是由达人演化出来的自有品牌及其产品,都源于乐蜂网母公司东方风行的资源驱动。在王立成看来,乐蜂网之所以能成功起步,关键是成功借力了母公司的资源:一方面,借助明星达人李静的名人资源效应,广聚粉丝及人气;另一方面,借助母公司旗下的电视节目的扩散效应。

2000年,李静创办东方风行,专门制作娱乐及生活类电视节目:一类是明星访谈类节目,比如,《超级访问》《非常静距离》等;另一类是时尚生活类节目,比如,《美丽俏佳人》《我爱每一天》等。据说2007年时,李静想把公司卖给华谊兄弟。其间,她结识了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并接受了沈南鹏的商业观点—由电视节目衍生出其他商业平台。于是,李静最后决定不卖公司。2008年,红杉资本投资乐蜂网数百万美元。

目前,东方风行旗下有三大业务板块:电视节目、乐蜂网、自有品牌静佳及其他达人品牌业务。电视节目是静佳品牌及乐蜂网的资源延拓基础,乐蜂网是静佳品牌及其他达人品牌拓销的商业平台。王立成说,三大业务互为依托与互动,共同形成一个闭环商业生态体系。

网商贴士

电商盈利三种模式

授权方式:靠授权方式收取佣金,代表为淘宝。

横向方式: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盈亏平衡点,代表为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亚马逊。

垂直方式:开创自有品牌、产品及其平台,通过品牌运作来获取更高利润,如乐蜂网。

(第四节)做互联网上的“战斧”:平台必须大数据

易传媒,作为一家年营业收入达到4亿人民币的互联网公司,创建时间只有5年。如果不是2012年提出了IPO申请,大多数人恐怕还不知道这家爆发式增长的互联网广告平台公司。

“按效果付费”激发创业梦

6年前,在Adify任副总裁的郑靖伟,接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电话,正在麻省理工大学念MBA的闫方军希望在寒假的时候找个地方实习。作为之前eBay的老同事,郑靖伟欣然同意帮他安排,随后,郑靖伟把闫方军招到了自己的部门。

有了更多交流机会的郑靖伟和闫方军,从Adify的广告模式看到了创业的机会,于是两人又找到当时在Paypal的技术大拿程华奕。三位eBay的老同事再度聚首,“试图改变国内网络广告模式”这一共同的目标,使他们三人共同创建了易传媒。

易传媒的COO郑靖伟对记者说:“五年前的国内网络广告市场是门户独大的世界。大部分的广告还是按天数来购买,是把互联网广告当作户外广告在卖,当时,真正利用互联网广告的特质来做互联网广告的,其实很少。”

实际上,网络广告区别于传统广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可以很好地统计广告投放效果。因此,相比较于按天数付费的CPD(Cost per day)模式,CPM(Cost Per Mille)这种按广告展示次数的付费模式显然更好。看到机会的闫方军、程华奕和郑靖伟,在美国找到了几位知名天使投资人,然后,他们拿着120万美元回到中国,创建了易传媒。

简单却有效的商业模式

那么,易传媒是凭借什么在短短5年时间里,成长为一家营业收入达4亿人民币的公司呢?

答案就是易传媒的商业模式。易传媒的模式简单地理解,是把几百家媒体剩余的广告位整合起来,为广告主做统一投放,中间通过技术的方式帮广告主精准地找到用户。

易传媒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但广告主为什么愿意花更高的价钱在易传媒买广告位?网络媒体又为什么愿意把广告位卖给易传媒去赚钱呢?正如郑靖伟所说:“因为我们在中间创造了价值,我们帮助媒体把它卖不出去的广告位卖出去,我们帮广告主更精准地找到目标受众。”—易传媒的模式就是在供给端和需求端中间创造价值,满足广告主和媒体的需求。

“媒体的网站有很多的剩余流量,不管一个网站业绩有多好,它都一定有很多的剩余流量,甚至一些优质的广告位都卖不光。”郑靖伟说,尤其是目前经济不景气,各大网站的剩余流量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需求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多地把剩余的广告位卖出去,把这些剩余流量变成现金流。

而对于广告主这个需求方来说,需要和很多不同的网站来谈判,来购买广告位,这显然是一件颇耗精力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广告主并不知道哪些广告位对于自己来说性价比最高。郑靖伟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汽车广告的目标受众显然应该是一些有高消费能力的人群,如果将宝马的广告展示给一个在网吧玩游戏的小孩子,显然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应该将其投放给一个喜欢看财经新闻、汽车和高尔夫球信息的目标受众。”

RTB广告是未来

但对于这种低买高卖的商业模式,易传媒仍然有不满之处,并正在试图转型。郑靖伟表示:“低买高卖的商业模式中间有很多的成本,包括销售成本、策划成本、运营成本,而未来趋势的RTB广告,是收取需求端与供给端双方服务费的另一种模式。”

RTB(Real Time Bidding)这种实时竞价广告可以在同一时刻,让不同的广告主针对一个用户展示行为进行竞价,出价最高的广告主获胜。

对于媒体来说,通过这种竞价模式可以把每一个曝光卖到更高的价钱,并且实现销售过程的自动化,降低各项费用的支出。

对于广告主来说,则让广告的投放更加精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RTB广告的广告主购买的不再是广告位,而是人。“现在的网络技术可以告诉广告主一个目标受众除了姓名以外的几乎所有属性,包括他的性别、年龄、喜好、地区、消费能力等。”郑靖伟说。

在这种模式下,易传媒不再需要庞大的运营成本和销售成本,只需要将SSP(Supply side platform,供应端平台)交给网络媒体,让媒体把剩余的广告位接入SSP,再将DSP(Demand side platform,需求端平台)交给广告主。

这样,当用户访问一个网页时,供给端平台会把投标的需求通过HTTP的方式发给不同的需求端平台,这个投标的需求就会包括用户的各种属性,需求端平台就可以决定是否买这个目标受众,以多少钱买这个目标受众,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系统和软件操作的,大大节省了双方的成本。

现在,很多大型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广告交易平台,谷歌有Ad Exchange,淘宝有TANX,百度也开始了自己的广告交易所,这些媒体建立的广告交易平台与易传媒这类网络广告公司的DSP平台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郑靖伟认为,两者并非是竞争的关系:“我们的需求端平台,现在已经实现了和Ad Exchange、淘宝TANX等的对接,所以我们是合作的关系。他们不缺资源,但是也希望更多的DSP接入他们的交易平台。”

正如郑靖伟所说:“RTB广告虽然在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市场上已经有了好几个广告交易平台、20多个DSP,也有几个SSP,现在需要的是广告主更广泛的认可。”

一旦RTB模式获得了广告主的认可,整个行业必然面临井喷式的发展。到那时,对于各家网络广告平台来说,比拼的就是技术。“因为广告需要竞价,所以并没有准确的价格,出价太低可能买不到,太高又会吃亏。所以未来互联网广告做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数据以及算法,数据积累越多,算法越好,就越精准,越省钱,这可以让广告主在广告交易平台里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所需要的目标受众。”

互联网广告可以说是互联网媒介最主要的商业模式,因此易传媒达到今天的规模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无论何种商业模式,易传媒的核心就是完全满足客户—媒体与广告主的需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只要能够真正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创业并不困难。

(第五节)团购2.0时代来临

如果说,千团大战时的团购行业是团购1.0时代,那么随着大多数良莠不齐的网站出局,一直到美团盈利,并且在行业内各企业间差距进一步拉大,团购行业已经进入了团购2.0时代,其未来发展趋势有三:1.手机端将成为巨大的发力渠道;2.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热点;3.团购行业将越发凸显垂直化趋势。

2013年年初,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透露:美团网2012年全年销售额达到55亿,终于实现盈利。至此,全行业连续亏损了3年的团购行业终于出现了首家盈利者。

前不久,在团购行业首家推出“免预约”服务后,美团网的业绩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2013年7月的单月交易额就达到了14亿元,超过团购行业第二、三、四名的总和。一直鱼龙混杂的团购行业,经过了当年千团大战的团购行业,上演了无数闹剧的团购行业,至此终于形成了明确的行业格局。

风起云涌的2010

“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团购是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好的创业机会。”回忆起2010年团购行业刚刚出现时的情景,王慧文颇为感慨。那时Groupon正春风得意,华尔街对Groupon的偏爱,让众多国内创业者义无反顾地扎进了团购行业。

由于模式简单,2010年年初,中国的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每天都会有三四家新的团购网站出现,短短2个月就出现了数百家。截止到2010年年底,中国的团购网站已经超过千家,“千团大战”成为那一年中国互联网业界最火热的话题。

在那一段时间,团购模式无疑是最受资本青睐的行业,因此,对于团购行业来说,拿到融资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随着资本介入的同时,疯狂的扩张与竞争也随之展开。

2011年伊始,陆续拿到投资的团购网站迫于市场竞争以及投资商的压力,不断通过拓展员工和分站来扩张自己的市场,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高薪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既能做到打压竞争对手,又能扩张自己的势力。有的团购网站甚至直接挖竞争对手在某座城市的整个团队,2倍工资、3倍工资的挖人甚至成为团购行业的常态。伴随着恶性的挖人,团购行业仿佛一下子变成了乱哄哄的菜市场。

除此之外,广告也成了团购网站开拓市场建立品牌的另一直接手段。无论是请明星做代言,还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和地面各种渠道,铺天盖地的广告从2011年开始,就在不断沸腾着这个市场。所以,2011年也是广告行业赚得盆满钵满的一年。数据显示,2011年度,分众传媒实现净利润2亿美元,其中50%以上是来自团购网站的贡献。

风云突变的2012

王慧文说:“团购其实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对于长跑高手来说,有多少人参加和一开始跑多快都不重要,只要你保持在第一阵营,持续稳定地发力,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但是显然,许多团购网站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疯狂的扩张和大量的线下广告在快速消耗着他们并不是很丰厚的资金,当2012年资本市场风云突变,一些因前期极速膨胀而导致资金失控、和资方出现了矛盾,以及没有后续资金的团购网站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

于是乎,在2012年,曾经大战的“千团”悄然消失,只有不到百家团购网站坚持了下来,甚至有很多团购网站在上半年仍然风生水起,到下半年资本市场突然收紧钱袋,才惊觉已经没钱了。

美团的成功之道在于,没有把钱花在华而不实的广告营销以及恶性挖人上面,而是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商家身上。王慧文说:“本地商家与团购网站合作会考虑很多方面,但他们最关注的是结款速度。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决定是否跟团购网站合作的并不是老板,而是市场部负责人,如果打款速度非常慢,财务的人会来催。比如,财务部每个月3号结款,如果款项打晚了,财务部接不着款,财务部老大就会骂人。如果一旦让这种事情出现,市场部负责人绝对不敢再跟这个网站合作了。”

王慧文从2010年年底开始负责美团网产品部,但2011年一整年,从个人用户角度来看,美团的产品没有任何改变,不但是外界,就连美团内部都对此不解。对此,王慧文这个主管产品的VP说道:“为什么我们的产品不做任何改变,因为我们在做更重要的事情,我们要集中我们的产品部门做更重要的事情,要把结款这件事情搞定。”

团购新时代的三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