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狼性管理法则
1761800000013

第13章 狼性纪律管理:严肃纪律铸铁军(3)

华为公司在基本法第二条中写道: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事实上也是如此。但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够让员工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靠文化!在知识经济中,管理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在工业经济时代,管理的理念是“计划——组织——控制”;而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这一理念变为“愿景——观念——氛围”。在产业经济时代,管理是“手脚管理”,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是“头脑管理”,是一种“氛围管理”,我们需要通过文化的强大作用来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管理。

企业文化是员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共同的境界,是对于愿景的一种认同,是群体对于共同认定目标的追求,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方式。它还是一种管理氛围,企业文化形成一种正气,造成积极向上的氛围,体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企业的文化可以弥补管理制度的缺陷,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投入代价小,影响范围大的高层次管理;在它的影响下,一些不符合公司价值观和管理要求的行为将受到抑制。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大磁场,通过文化对员工的这种磁化管理将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的内在统一性,凝聚员工心中的向心力,让员工自觉自发动起来。

6、广阔的自由度

员工价值的最大化需要机会和“自由度”,也就是说企业要在制度以外创造出更大的空间,可以让员工们自由、轻松地发挥能力。发展空间的存在是员工自觉勤奋工作的前提,而这种发展空间不是招聘时企业向其描述的晋职晋级愿景,而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挥个性能力,在其价值实现后的及时褒奖。

做到以上几点员工的自觉性将大大提高。

四、制度保证主义

我们知道军队的纪律是最好的,而军队纪律的保障是因为有铁的制度。纪律无形,而制度是有形的,往往以规章、标准等形式表现出来。军人的准则就是无条件执行制度、遵守纪律。在执行的过程中所必须的是克服困难,寻求办法,圆满的完成任务。企业如同军队,让纪律制度化,把服从与执行最佳的组合,不但能造就最成功的管理者,还能培养最有前途的员工。

制度是要求组织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和规章办事的依据,没有制度就无所谓管理,无所谓纪律,组织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所指出的,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不是技术自身的演进,而是有利于制度的安排。

制度管理,意味着管理必须具备一定的刚性,不能想怎么揉就怎么揉,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在制度面前,尽量避免例外的发生,否则很容易将制度变成一纸空文。可以有这样一个选择:在制度没有修订前,必须按照制度来执行,哪怕是不恰当的,也是等到执行结束后再进行补偿。此后再协商决定是否对制度进行补充或修改。制度管理具有一定的严肃性。每一个组织成员必须明确表示对制度的尊重。对制度不满的时候,也不能否认制度的严肃性,而是通过制度反馈和修改的正当渠道进行意见和建议。因为不满的仅仅是制度的某些条款,某些内容,而不是制度的本身和制度的全部。

制度能保障纪律,在一些时候合理运用制度的力量往往能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水渠。这条水渠又宽又长,足以灌溉沿渠的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侯,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有的甚至还把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等到雨水一多,渠水上进,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条辛苦挖成的水渠,被弄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因决口而经常发生水灾,变水利为水害了。

面对这种情形,历代苟陂县的行政官员都无可奈何。每当渠水暴涨成灾时,便调动军队去修筑堤坝,堵塞滑洞。后来宋代李若谷出任知县时,也碰到了决堤修堤这个头疼的问题,他便贴出告示说,“今后凡是水渠决口,不再调动军队修堤,只抽调沿渠的百姓,让他们自己把决口的堤坝修好。”这布告贴出以后,再也没有人偷偷地去决堤放水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但是故事背后的寓意却值得我们做管理者的深思。以人管理,总是有漏洞可循的,因为人都是有弱点,有感情的。动物之间哪怕是猫和老鼠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也会相安无事。而制度呢?却能起到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著名外企业肯德基也是运用制度管理纪律的高手。

美国肯德基国际公司的子公司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达9900多个。然而,肯德基国际公司在万里之外,又怎么能相信他的下属能循规蹈矩呢?

一次,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收到了3份总公司寄来的鉴定书,对他们外滩快餐厅的工作质量分3次鉴定评分,分别为83、85、88分。公司中外方经理都为之瞠目结舌,这三个分数是怎么评定的?原来,肯德基国际公司雇佣、培训一批人,让他们佯装顾客潜入店内进行检查评分。

这些“特殊顾客”来无影,去无踪,这就使快餐厅经理、雇员时时感到某种压力,丝毫不敢疏忽。

很多企业,员工与老板经常打游击战。当老板在的时候,就装模做样,表现卖力,似乎是位再称职不过的员工了;而等老板前脚刚走,底下的人就在办公室里大闹天宫了。很多老板,会在这个时候杀个回马枪,嘿嘿,刚好逮个正着。不过,这样也不是个长期办法,老板也没有这么多精力去跟员工玩游击战,主要还是制度的确立。如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让员工意识到,无论任何时候,都须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那么,底下的员工就不会钻空子翘懒了,好好的遵守纪律了。

规范的制度如此重要,企业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企业在设计员工行为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这是指员工行为规范的各项内容及其要求的程度,必须从企业实际、特别是员工的行为实际出发,以便能够对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激励和正强化作用,对不良的行为习惯产生约束作用和进行负强化,使得实施员工行为规范的结果能够达到企业预期的强化或改造员工行为习惯的目的。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员工行为规范,即使能够对员工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也必然是十分空泛无力的。

2、可操作性原则

行为规范要便于全体员工遵守和对照执行,其规定应力求详细具体,这就是所谓的可操作性原则。如果不注意坚持这一原则,规范要求中含有不少空洞的、泛泛的提倡或原则甚至口号,不仅无法遵照执行或者在执行过程中走样,而且也会影响整个规范的严肃性,最终导致整个规范成为一纸空文。

3、合乎法理性原则

这一原则指出,员工行为规范的每一条款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即其存在要合法合理。研究一些企业的员工行为规范,常常可以看到个别条款或要求显得非常牵强,很难想象员工们是怎么会用这样的条款来约束自己的。坚持合乎法理性原则,就是要对规范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核,尽量避免那些看起来很重要但不合法理的要求。

4、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是指:

(1)员工行为规范必须与企业理念要素保持高度一致并充分反映企业理念,成为企业理念的有机载体;

(2)行为规范要与企业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保持一致,对员工行为的具体要求不得与企业制度相抵触;

(3)行为规范自身的各项要求应该和谐一致,不可出现自相矛盾之处。坚持一致性原则,是员工行为规范存在价值的根本体现,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制定的规范性要求容易被员工认同和自觉遵守,有利于形成企业文化的合力。

5、普遍性原则

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普通工人,无一例外都是企业的员工。因此,员工行为规范的适用对象不但包括普通员工,而且包括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当然也包括企业最高领导,其适用范围应该具有最大的普遍性。设计员工行为规范时,坚持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规范中最好不要有只针对少数员工的条款;

(2)规范要求人人遵守,其内容必须是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也应该做到的,如果管理人员由于工作需要或客观原因很难做到的条款,尽量避免写入;或者在同一条款中用并列句“管理人员应……,普遍员工应……”来体现各自相应的具体要求。

6、简洁性原则

尽管对员工行为习惯的要求很多,可以列入规范的内容也很多,但每一个企业在制定员工行为规范时都不应该面面俱到,而要选择最主要的、最有针对性的内容,做到整个规范特点鲜明、文字简洁,便于员工学习、理解和对照执行。如果一味追求“大而全”,连篇累牍,洋洋洒洒,反而不具使用价值。同时,在拟定文字的时候,也要用尽可能简短的语句来表达。

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企业可按以下几点进行制度建设:

1、成立“立法”部门

企业应成立专门负责制度管理工作之部门,编制或协助各个部门编制各项制度,使之各项制度的编制都建立在企业的立场上,而非从各个部门自己的角度出发。“立法”部门负责推行企业制度建设工作,

2、编制文件

企业制度不是某个领导口头表达的,也不日定夕改的,必须以文件的形式予以确定,并保持稳定。在制度文件编写的时候,必须以企业的角度去思考,以企业宗旨为中心,不能仅仅从不部门的立场出发。在涉及多个部门时,制度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立法”部门应与各个共同商讨,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当然,制度文件也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凌驾或超越国家法律法规。

3、权限确定

在制度的建立过程必须明确各阶层人员的工作权限与工作内容,制定职务说明书,避免三个和尚抬水喝。也只有明确了各自的工作权限与工作内容,各种表单的核准流程的方向才不会产生偏离,作业程序方法与流程才得以合理化、畅通化,标准作业流程才可以完善的建立。

4、宣传、沟通、教育

员工的素质良莠不齐,要员工马上改变以往不良的工作习惯,这是不切实际的,“立法”部门与企业各阶层管理人员应不断的对员工进行制度宣传、教育、沟通,了解员工的心态,帮助员工积极转变态度,使员工了解制度建设的目的,潜意思的形成对制度的遵守,矫正不良行为。

5、维护与矫正

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立法”应对各项制度进行维护,并成立稽核小组,专门负责监督企业制度的执行情况,矫正不规范的行为。同时进行调查制度的合理性、时宜性,一旦发现制度存在缺陷,进行矫正,废除过期制度,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适宜性。

6、领导重视与参与

领导的各种行为非常容易成为属下效仿的榜样,如果各阶层领导对公司各项制度不予以重视,或只是敷衍了事,那么员工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印象,会觉得企业的各项制度是用来吓唬小孩的,给外人看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当然也就不会真正去遵守各项制度,甚至还会产生破坏。可见领导的重视与参与是何等之重要,领导只有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一旦有违反行为,同样接受处罚,坚决不搞特殊化,这样才能形成下梁正的良好企业氛围,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三国的曹操就是重视制度、纪律的典范。

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出征张绣途中,下了一道命令,各位将士经过麦田时,不得践踏庄稼,否则一率斩首。一日曹操正在骑马行军途中,忽然一只班鸠受惊从田中飞出,曹操坐骑因此受惊蹿入麦田,踏坏一大片麦子。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军法处置,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违反了,如果不处罚,怎能服众呢?当即抽出随身所佩之剑要自刎,左右随从急忙解救,这时谋士郭嘉急引《春秋》“法不加于尊”为其开脱。此时曹操便顺水推舟,说一句“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但还是拿起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割发权代首”,叫手下将头发传示三军,将士们看后,更加敬畏自己统帅,没有出现不遵守命令的现象。这就是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管理制度本身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管理制度制定应尽量做到科学全面;在制度执行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谁都必须遵守;特别是企业中高层管理员工必须模范重视与参与。不然的话,管理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成为粉饰自己的“花瓶”。

正确的制度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决策与实施的速度,提高纪律的执行力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规范化的作业流程与员工工作行为,形成了企业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诞生,并维持生存。

五、森严的阶级等级

在狼的王国里,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上到狼群的首领狼王,下至刚出生的狼崽,它们都不约而同地严格恪守这些制度,它们明白若要求得群体的兴旺发达,那么对纪律的遵守就是绝对的前提。狼王是狼群里最高的统治者,在一个较大型的狼群中一般是一对属于最高阶级的阿尔法公狼和母狼担任领。

阿尔法公狼同时具有强壮的体格、狩猎能力、决策能力、强势性格,以及撼人的勇气。它可以说是整个狼群的领导者。阿尔法母狼则主要辅佐它的伴侣以及其他领导的中坚分子,组成领导团体。基本上,阿尔法母狼的个性与阿尔法公狼相匹配。整个狼群的生存,便是取决于这个领导团体的智慧、判断,以及领导能力。头狼的绝对权威是不可动摇的。狼群每次打围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头狼对时机的把握,战略战术的运用,危机时刻的决定是否正确,头狼对于狼群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狼的等级在进食的表现最突出,狼群进食的情况,有些狼的行为相当特别,他们或卑躬屈膝、或鞠躬哈腰、或低鸣等,这一切行为都是为各个成员根据其团体组织中的“地位”而定。

狼群严密的等级是为了协同作战。捕猎时,它们总是分工明确,步调一致,低级的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上一级,以保证行动统一,最终捕获到猎物。

企业里也要有像狼一样严格的等级制度,当然企业里的严格等级不是说要用官本位的态度来管理,这种等级是企业严格的纪律,领导树立绝对的权威,服众。

严格的纪律前面已经阐述,这里我们来看看领导的权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