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吕斯忧郁起来。不久前他刚刚建立起的一种信念,难道现在就需要抛弃吗?肯定是不能的。他自认为自己是坚定的,可是,他实际上已不自主地动摇。处于两种信念之间,一种信念还没有走出,一种信念则还没有进入,这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暮色只能使蝙蝠感到喜悦。马吕斯是个直爽的人,他不见到确实的光辉决不死心。半明半暗、将信将疑的态度令他感到痛苦。无论他如何要求自己要停在原处,在原地坚持,但他仍被逼着、无可奈何地在继续前进,他在不停地研究、思考,越走越远。这股力量将要把他置于何地?他走了那么远,才靠近了他的父亲,而现在,也许又要离开他。想到这里,他不免惶惑起来。他心头涌起的思绪越多,他的苦闷也就越沉重。他感到危机四伏。他发现,自己既不赞同外祖父的论调,对朋友们的观念也难以苟同。他越过了前者,却落后于后者。他承认自己孤立了——既不与老一代为伍,也脱离年轻一代。他不再去缪尚咖啡馆了。
他心绪烦乱,几乎不再去思考人生中的严肃课题了。但是,你不去管它,它却找上了门来。
一天早晨,旅店老板来到马吕斯的房间问:
“古费拉克先生说过要帮你,是吗?”
“是这样。”
“但我得收到钱哪。”
“这事得由古费拉克跟我谈。”马吕斯说。
古费拉克来了,老板走了。马吕斯把自己没打算告诉他的一切统统和他谈了。他说,在这世界上,他孑然一身,无亲无故。
“那您有何打算?”古费拉克问。
“我不知道。”马吕斯回答。
“想干些什么事?”
“没想过。”
“有没有积蓄?”
“15法郎。”
“要我借钱给您吗?”
“不要,绝对不要。”
“有衣服没有?”
“瞧,都在这里。”
“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没有?”
“有一只表。”
“是银的?”
“是金的。瞧就是这个。”
“我认识一个服装商人,他可以收购您这件骑马服和长裤。”
“那好。”
“那您就只有一条长裤、一件背心、一顶帽子和一件短上衣了。”
“还有这双靴子。”
“怎么!您总不能光着脚走路,让那两只脚丰满起来吧?”
“这已足够了。”
“我认识一个钟表商,他可以收购您的表。”
“那好。”
“可这总不是长久之计,以后怎么办?”
“由它去吧。但要诚诚实实——至少如此。”
“您懂不懂英语?”
“不懂。”
“懂不懂德语?”
“不懂。”
“那就不必说了。”
“为什么?”
“因为我有个开书店的朋友,正在编一部百科词典,如果您有能力,可以给他翻译一些德语或英语的资料。报酬不多,但足以糊口。”
“我学起来就是。”
“可学成之前怎么办?”
“吃我这衣服和表。”
服装商人来了,衣服卖了20法郎;他去了钟表店,表卖了45法郎。
回途中,马吕斯显得很是高兴,嘿嘿,加上原有的那15法郎,现在他有80法郎了。
“可还有旅馆的费用要付呢!”古费拉克提醒他。
“忘记了这档子事。”
旅馆住宿费为70法郎。
“只有10法郎了。”马吕斯付清旅馆账单后说。
“见鬼,”古费拉克感到无可奈何,“你学英语时花5法郎,学德语时花5法郎,但愿啃书本快些,啃100个苏的银币慢些。”
正在这时,马吕斯的姨妈找到了马吕斯的住处。她一直在打听他的住址。她是一个软心肠的人,看不得别人的难处。她写了一封信,把信和60个皮斯托尔,即600金法郎,装在一个匣子里,送到了马吕斯的房间。
一天上午,当马吕斯从学校回来时,发现了姨妈留给他的东西。
马吕斯把钱全部退还给了姨妈,并附上一封措词恭顺的信,信里措词恭顺,告诉老人,他有能力谋生,能够满足自己今后的一切需要。而当时,他只剩下三个法郎了。
那位姨妈一点也没有对他外祖父提起他拒收钱的事。她以为他知道了更为生气。况且他早已吩咐过:“永远也别再向我提到这吸血鬼!”
马吕斯搬出圣雅克门旅馆。负债已使他无法在那里住下去了。
五、苦难的好处
一马吕斯穷困潦倒
马吕斯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了。他吃完自己的衣服和手表之后,便过起了令人难以道出的穷日子——白天,没有面包;黑夜,难以成眠;晚间,不点蜡烛;炉子里,没有火;没有工作,没有前途,衣服露着肘,帽子破得逗姑娘嘲笑。由于拖欠房租,夜间不敢开着门。看门人和店主的傲慢态度,邻居的作弄,尊严被践踏,人格受屈辱,被迫接受的任何工作,对这一切,他不但感到厌恶,而且感到恼怒,难以对付。但是这一切他对付了。接受了。此时此刻,他多么需要爱抚和自尊呀!偏偏在这时,自己却由于衣服破旧而受嘲弄,由于穷困潦倒而成为笑料。这种年龄,应该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可是,每当马吕斯低下头来看到脚上露着脚趾的破靴子的时候,在他胸中涌起的,却是阵阵不公正的和令人心碎的羞辱感。这是一种可喜而又可怕的考验,通过这种考验,意志薄弱者可以变得卑鄙无耻,意志坚强者则可转为卓越非凡。每当命运需要闹出一个坏蛋或是造就一个英雄时,它便把一个人投入这一环境,让他接受考验。
许多伟大的行动被包含在小小的斗争之中。持久的、从未表现过的勇气在抵御着步步来临的黑暗世界的生活迫害和丑恶动机的打击。高贵隐秘的胜利是这样的一种胜利:不要任何眼睛的注视,不要任何荣誉作报偿,不用任何鼓乐对它进行歌颂。生活,厄运,孤独,遗弃,穷困,这都是战场,这个战场需要自己的英雄——无名英雄。有时,这种英雄比起显赫的英雄更加伟大。
坚强的、非凡的性格便是这样造就出来的。苦难,是虐待人的后妈,但有时它却可成为慈母。困乏是孕育坚强灵魂和强健精神的源泉,困境是培育傲骨的奶娘,不幸是培育豪杰的乳汁。
这时期,马吕斯学会了自己扫楼梯,他得亲自到水果店去,花上一个苏买布里干酪,有时要等天黑才走入面包店,买上一个面包,而且要藏藏掖掖把面包带回顶楼,好像那面包是偷来的。人们经常看到一个笨手笨脚的青年,腋下夹着几本书,神情腼腆、动作莽撞,钻入街头的肉铺,在一些满嘴脏字的厨娘中间被东推西搡。他一进门便摘下他的帽子,露出他那满是汗珠的额头,向那受惊的老板深深一躬,随后,又向那砍肉的伙计深深一躬,以便付上六七个苏,买下一块羊排骨,小心地用纸包好,夹在腋下的两本书里,走开了。他便是马吕斯。这羊排,他要亲自煮过,吃上三天。第一天吃肉,第二天吃油,第三天啃骨头。
吉诺曼姑娘千方百计让马吕斯接受那60个皮斯托尔,可愿望难以实现。马吕斯声明自己什么也不需要。如前所述,在为父亲服丧期间,他内心出现了革命性变化。从那时起,他便穿上了黑色衣服。后来,他不得不把那衣服当出去。到最后,他连上衣也当出去了,只有一条长裤还过得去。古费拉克送了他一件短上衣,他花了30个苏把它改了改。那上衣的颜色过艳,他只能等到天黑后才穿上它。夜色是他的丧服,以悼念自己的父亲。
这期间,他已被接受为律师。他把古费拉克的房间当成了对外办公处。那里雅洁,也有一些法律方面的藏书,外加一些残破不全的小说,也就凑合了。他的通讯地址也是这里。
马吕斯当律师之后,给外祖父写了一封信,把这消息通知了他。信的语调是冷淡的,但不失恭顺。吉诺曼先生看信后,双手发颤,把信撕成四片,扔进了纸篓。两三天过后,吉诺曼每逢烦躁时就独自一个人在他的卧室里高声咒骂。吉诺曼姑娘侧耳细听,听到那老人总是骂着一句话:“如果你不是个蠢材的话,就应该明白,男爵和律师是不能同时兼于一身的。”
二马吕斯一贫如洗
穷困和其他事物一样,是可以习惯的。时间一久,它就定了形,稳定下来:呆板地、一成不变地生活着,清苦,但还活得下去。下面我们看一看马吕斯对生活是如何安排的。
他逐渐地从狭路里走出,路子开阔起来。由于他勤奋、有恒心和志气,每年他的工作可以得到700法郎的报酬。他学会了德文和英文。这是古费拉克介绍他干的事,他成了那家书店一位低微的但不可少的工作人员。他写书评,译资料,作注解,编写某些名人的生平。不管旺淡,每年净挣700法郎。他以此维持着生活。过得如何呢?还不坏。下面我们看一看具体情况。
马吕斯在戈尔博老屋租了一间房子,没有壁炉,每年租金30法郎。他添置了一些必不可少的家具,把办公室移到了这里。当二房东的老妇人,为他打扫房间,供他开水,给他做午饭。他每月付她3个法郎。那午餐只是一个鸡蛋和一个面包。面包值一个苏,鸡蛋的价钱随行就市,有时两个苏一个,有时三个苏一个。傍晚6点,他走过圣雅克街在马蒂兰街转角处巴赛图片制版印刷铺对面的卢梭餐馆吃晚饭,一般是肉菜一盘,6个苏;一盘蔬菜,3个苏;甜食一碟,3个苏;面包一个,3个苏。他不吃酒,也不喝汤,以水代之。老板卢梭大娘端坐在收款台上,总是那么丰满而且鲜润。吃罢,马吕斯付给侍者1个苏的小费,卢梭大娘则对他报以微笑。就这样,他拿出16个苏,收到笑容一掬、晚饭一顿。
在卢梭餐馆里,倒空的酒瓶不多,倒空的水瓶却不少。那好像是一种安神的去处,而不是一个吃饭的地方。那老板娘有个漂亮的绰号:水族卢梭。如今,人、店均已不复存在了。
就这样,午餐花4个苏,晚餐花16个苏,每天的伙食费是20个苏,一年便是365法郎。30法郎的房租,给那老妇人36法郎的报酬,外加一些零用钱,一年共花450法郎。花上这450法郎,马吕斯便得到了吃,得到了住,得到了服侍。剩下的要花在衣服方面:外衣100法郎,内衣50法郎,洗衣50法郎。这样,加在一起,总支出不过650法郎。收支相抵,他还有50法郎的节余。钱是用不着发愁了,取暖的问题,由于根本就没有壁炉,也就可以“简化”了。
马吕斯备有两套外衣,一套是旧的,平时穿;一套是全新的,供特殊用途。无论是旧的还是新的,全是黑色。他只有三件衬衫,身上一件,抽屉里一件,另一件在洗衣妇人那里洗着。实在不能穿了,他便补充一件。这样,在他身上的衬衫经常是破的,为了掩盖,他不得不把外衣一直扣到下巴。
现在这种生活状态,是马吕斯经过几年的努力才达到的,其间他克服的困难不知有多少。不管怎么说,总算是熬了过来。他从不曾灰心过。什么样的窘困他都经历过了。他什么都干过。但一直没有借过债。他感到心安的是不曾欠过别人一个苏。他认为,债务是一具枷锁。他认为债主要比奴隶主更为可怕。奴隶主只是占有你的肉体,而债主却占有你的尊严并损害你的尊严。因此,马吕斯宁可饿肚子,但绝不举债。他曾多次整天不吃东西。他感到人间诸事诸物是脉脉相通的,物质的缺乏会导致灵魂的堕落,于是,他便唯恐有失地捍卫着自己的自尊心。在其他方面也是这样,凡是使他感到低贱或使他觉得卑劣的习俗或举动,他就强打精神,振作起来,改变处境。他不存任何侥幸,他不愿意走回头路。一种严厉的羞涩神情经常挂在他的脸上。他非常腼腆,甚至腼腆到了莽撞的程度。
在他受到各种考验时,他总是感到有一股秘密的力量鼓励着他,甚至可以说在推动着他。灵魂在佐助肉体,某些时刻甚至还在激励它。这是仅有的一只能忍受鸟笼的鸟。
在马吕斯心里,在他父亲的名字旁边另外还铭刻着一个名字:德纳第。马吕斯生来诚挚严肃,在他的想象里,这位勇敢的中士,在滑铁卢的枪林弹雨之中,救下了上校,他,德纳第,救父的恩人,头顶上是生有光轮的。他追念着父亲,同时也追念着他。他崇拜他们。在他的思想中有大龛和小龛两个分级,大的供着上校,小的供着德纳第。当他了解到德纳第陷入逆境时,那感恩图报的心情便蒙上一层重重的凄惘阴影。马吕斯在孟费梅打听到了那客店老板亏本和破产的不幸消息后,便怀着这一心情做了闻所未闻的努力去找他,想在那淹没德纳第的黑暗深渊里找到他的踪迹。马吕斯把那一带都跑遍了:谢尔、邦迪、古尔内、诺让、拉尼。三年当中他去了许多地方,几乎把钱花光,但还是没有打听到德纳第的下落。人们普遍认为他旅居国外了。债主们找德纳第的焦急心情不比马吕斯差,但个个均未如愿。马吕斯找不到恩人,便开始责怪自己,几乎怨恨起自己来。这是上校吩嘱他办的惟一一件事,如果不把事情办妥,他将愧为人子。“怎么!”他想道,“当我的父亲躺在战场上奄奄一息之时,这德纳第发现了他,把他背在肩上,在枪林弹雨之中将他救出战场,当时,这德纳第并不欠他一点什么;而我马吕斯,对于这么一个大恩人都找不见,让他处于呻吟待毙的困境之中!我怎么就不能像当时他从死亡中救出父亲那样,把他救出火海!啊!必须找到他!”为了能找到德纳第,马吕斯愿舍掉一条胳膊;为了能把他从困苦中解救出来,马吕斯也愿意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要找到德纳第,为德纳第使尽一切力气,对他说:“您不认识我,这没关系,而我,却知道您!有我在这里!您尽管吩咐好啦!”这成了马吕斯最甜蜜、最灿烂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