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1783100000006

第6章 再给我一次机会,让平凡的生命不再平凡(6)

以严苛的环境来说,“生于忧患”,为了生存,绝大多数人都会激起斗志,以期改变环境,自己的性格也会因此而呈现坚毅、强韧的特质。但也有人改变环境不成(或根本无意改变),反而成为环境下的弱者,并呈现消沉、软弱、悲观、自卑、自怜等负面的性格特质,久而久之,这种性格特质就定型而难以改变。

事实上,严苛的环境比较能使人保持清醒及自觉,反而是安逸的环境对人的影响较大,而这也正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人是好逸恶劳的,这个说法相信没有人反对,因为这是人性中很重要的一个特质,所以人每天孜孜不倦,为的就是要追求一个安逸的环境,而年轻人在找工作时,也总把“钱多事少离家近”当成首要考虑。但安逸的环境却很容易腐蚀一个人的斗志,麻痹一个人的自觉,瘫痪一个人的自省能力。当然也有人的警觉性特高,很快就脱离那个环境,但绝大多数人都会陷入这样的机制中——“满意”这安逸的环境,继而有些许的“矛盾”,继而被环境“招降”,最后与环境合而为一,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于是一个暮境,就会造成一个暮气沉沉的人,一个颓废温吞的环境,就会造就一个颓废温吞的人,这也是和环境由“相对”(被环境改造)而“相生”的结果。这种由“相对”到“相生”的过程,是因为人类“好逸恶劳”的特质,所以是“无声无息”的,令人无所抗拒,而且是不自觉的。

如果B君能在第一次创业失败后,能够自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并且能清醒的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面临失败就意味着成功即将到来。每一个人向自己的理想前进时,没有一蹴而就的,都是从无数次失败中爬起来的。又由于刚从学校毕业,理想的斑澜,使B君充满无限憧憬。但仅仅一次失败,他在这经不住风雨的毅志中倒下了。如果他能在找到一份待遇较好的工作后,消除身心的疲惫后,痛定思痛,让自己充满信心和勇气向自己定下的目标,勇往直前,相信会结出一片硕果。然而他却被生活的安逸所淹没。人生时时有机会,处处有机会。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就会成为机会的主人,否则就沦为机会的奴隶——没机会。

31.善于辩认真伪朋友

能够真心相对的朋友是难得可贵的,经常对你甜言蜜语的朋友有可能居心叵测,如果不幸交上这样的朋友,也不要悲观。“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再有机会,对这样的人拒之千里之外好啦。

经济活动的扩大,社会交往的增多,个人活动的辐射,使“朋友”在当代非常走俏。俗语:“多个朋友多条路”,其实“朋友”不仅是“路”还是信息,还是声势,还是众星捧月,还是成交鹊桥,还是躲难的法宝。当然同时是一种头痛,一剂泻药。

“朋友”在中国传统中是两弯相映的明月组合,讲究一个肝胆相照,义字当先,可惜当今正在为一个“利”字浸泡。深圳人对此看得透彻:“钱是大家赚的”,意思是朋友互掏钱包是当然正常之道。

如今的朋友确实像一些按摩情感的骗子强盗!

君不见,朋友间打伙开店,集资办厂,有几个不是亏则扯皮拉筋,赚则打斗红眼的·

一个众人争当掘金客的时代,一个个体意识代替集体意识,存在意识代替理想意识,金钱意识代替事业意识的年月,梁山泊之大秤分金,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之遗风能不搁浅·

张医生就让“朋友”弄得惨透了。

1990年8月张医生在桂林进修,碰到一个叫毛玉凤的女人心脏病发作。救死扶伤为张医生信条·马上组织抢救,这以后,两人自然结成朋友。毛玉凤金丝眼镜,文质彬彬,常说要报救命之恩。1990年8月,说自己所在的深圳公司给她分了4个股份,每股2500元,三月后可获利两万,并表示让两股以示谢恩。此等朋友、此等友情,张医生不由不信,立即将5000元交给毛。

1991年春节后,毛又对张医生说:“上次股红没分,是公司用股红做一笔大生意,三月每股回报3万。因为是老朋友,亲戚我都没给,再让两股给你,每股3000元。”话与情热乎乎的,张医生又把父亲多年积攒的6000元交给毛,毛说她这个朋友“爽”,不久,又把她介绍给自己的儿子小李。

小李对张医生说:“你是我妈的朋友,我就算你的干儿子,我一定要在经济上帮你。”

又说:“我和北京一个朋友在内蒙办3个山羊养殖厂,做羊皮出口生意,年纯利几十万元,冲你是妈妈的朋友,把一个3万元的股份给你吧,半年赚10万元。”

张医生心想友情难却,况且利大,扯债拉债借了3万元交给小李。

她天天盼分红还债盈利,不料,1991年7月的一天,得到的消息是双方的生意都亏了,张医生只觉得五雷轰顶。

莫非毛某是骗子·不像,因为她的儿子小李又来了,晃一晃50元一扎的现金,拿出一张4万元的欠条,说马上要去买一只价值连城的古瓶,买了回来能卖150万,还他张医生后还有多的。

人家举债设法还钱嘛,张医生再次为朋友之情感动,跟着小李去取那价值连城的古瓶。

谁知取到手后小李说有事要先走,于是把古瓶交给张医生,让他带回家,小李走后她又被自行车撞了一下,古瓶应声粉碎。

到小李那里去时,小李正拿着菜刀要她赔偿古瓶,张医生因此投资分文未得还给小李开了欠债20万元的欠条。

张医生这以后病倒床上,好在病后向公安局报了案。

公安局说这叫“杀熟”,一种当前极其普遍的宰朋友手段。

“杀熟?”张医生闻所未闻,她不懂朋友之道何以变得这样险恶。

她本能地喃喃一声:“既如此,人干嘛还交朋友·!”

张医生的教训是惨痛的,但不算巨大。我们手头到处有“杀熟”的惨剧,如1991年6月,江苏国营新洋农场油米场给深圳一位董姓的朋友骗去600吨大米价值63万;1992年W市210名穷教书匠给一位代理新疆某油田内部债券的朋友涮去100万。着名的“杀熟”例子恐怕得推全国最大贿案犯曾利华。她贯用的手法是以朋友的推心置腹和朋友的热情奔走,帮要房地产项目的“朋友打通关节”,当然,“关节费”是要的,一次是44万元人民币和1000美金,一次是60万人民币和2.8万美元,要到后则大大咧咧地揣到私囊里头。

人们记忆犹新的传销活动害得多少新朋好友倾家荡产,走投无路。

因此,我告诫大家:不要相信朋友。

这意思是,朋友帮忙对价钱并不划算,杀了还不好说,杀的凶险又随时存在。帮你租门面的朋友也许在当过手钱的房东,帮你资金的朋友也许要收你的高利贷,帮你介绍生意的朋友也许要狠狠杀你一笔回扣,帮你装电话的朋友至少要带走你一条红塔山、二瓶洋河酒。

朋友之情是个软绵绵的玩意,有弹性,有回旋之利,因此人们热衷将它做屠刀的刀把。

软情用硬刀杀,杀着杀着,杀者不料,软情走向硬化!

友情隐藏着商情,友道蜕变为畏途,友谊沉浸于利害,友好则难渡白头。

人生活在社会中,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朋友固然少不了。同时友情也是人们情感的一部分,可想而知一个没有友情的人,他是多么孤独和寂寞无助呀!我们要交朋友,但一定要善于交朋友,更要善于辩清哪个是真诚的朋友,哪个是虚伪的朋友。不能像张医生那样被“朋友”所骗,经过这次教训后,如果张医生再遇类似的事情,我想一定会避而远之。并且对“朋友”也会有一个新的审视标准。

32.黑暗中的荧荧之光也会指引你前行

天无绝人之路,在绝境中不要绝望。只要自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会有希望。

哈蒙德夫人是个年迈盲人,但她决心不依赖他人,每日黄昏独自外出散步,以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她用一根手杖触摸四周物体,日久便对它们的位置了如指掌,因此从未迷过路。

但有一天,有人砍倒了长在她散步必经的某条小路旁边的一些松树,于是黄昏独自外出散步时,她的手杖触不到这些熟悉的松树,这下子她可碰到麻烦了。

她停了下来,凝神静听一会,却听不到有其他人的声音,她就又往前走一两公里,此时她听见脚下有流水声。

“水?”她叫了起来,止住脚步,“我迷路了吗?大概是吧。现在我十有八九站在一座桥上,而且脚下肯定是条河。记得有人曾告诉我本郡的这个地带有条河,但我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我怎样才能从这儿回到我的小屋去呢?”

突然她听到旁边传来一名男子的友好的问话声。

“打扰了,我能帮您点什么忙?”

“您心地可真好!”哈蒙德夫人说,“好呀,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每天傍晚散步时凭借认路的一些树被伐倒了,要不是这么幸运地碰见您的话,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请您帮我回家,好吗?”

“当然可以,”那男子答道,“您住哪儿?”

哈蒙德夫人将地址告诉了他,于是他们上路了。那名男子带她回小屋后,老人邀他进来坐坐,并请他喝咖啡、吃糕点。她向他表示了深深的谢意。

“别谢我,”他答道,“我还想谢您呢!”

“谢我?”哈蒙德夫人十分惊讶,“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哦!”那男子平静地答道,“实不相瞒,遇您之前,我已在黑暗中站在那座桥边很久很久了,因为我想下决心跳到河里把自己淹死算了,但现在我再也不想这么做了。”

生活的压力、工作的不如意,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心灰意冷,甚至绝望。朋友,在绝望的黑暗中,你抬头挺胸看一看,有一盏灯正在照亮你前行的路。

这次偶然的相遇使男人从哈蒙德夫人身上感受到了信心和希望,把自己从死亡拉到生存。如果说这时男子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人或一个美满的三口之家。那么,情况就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正是由于年迈而又双目失明的哈蒙德夫人使男子重新获得生存的机会,绝望是自我封闭。只有充满信心和希望,才能遇到和把握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33.知识是成功的基础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在困难面前,当你发现知识不足时,要不断地努力学习进取,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创造机会,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一家“风仪美容院”,生意很红火。但谁也想不到,它的老板杨风,曾经是一个胆小穷困的女孩子。然而今天她依靠不停地学习新知识,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事业。

关于她的创业历程,杨风娓娓道来:

1999年10月,我经营的美容院固定顾客已经达到2000多人,在同类美容院中名列前茅。我有了自己的车,自己的房子,还有了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从打工妹到经理,可以想像这条路的艰辛。

1987年,我被青海警校录取,我天生胆小,一想到毕业后要和罪犯打交道,就怕得要命。我不想上警校,父母骂我“没出息”,一气之下,我独自一人从甘肃玉门小镇来到了北京。

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当时我的兜里揣着36块钱。接下来是拼命地找工作,我曾经做过每张铅字蜡纸7毛钱的打字员,做过一个月50多块钱的宾馆服务员;为了省钱,我曾把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最后是一日一餐。有一次饿得实在走不动了,我坐在马路边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开始寻思,难道这就是打工妹的命·我不信,也不甘心。在那瞬间,我决定还是要上学,边打工边读书。要想拿下大专文凭后再找工作,出头之日就会快一些。1988年9月,我被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夜大录取。记得当时的学费是300多块,我手里只有省吃俭用的250多块钱。我想到了卖血,那时卖200毫升血可以换54元钱。

就这样我一边打工,一边读书。1991年9月,我拿到了大专文凭。不久,我到一家文化公司打工,当时这家公司正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合办一个《相约在今宵》的节目,我主动去拉赞助,赞助拉来了就参加采编,一切竟还顺利。我想这就是我一直没有放弃读书的结果,当初做出读书的决定看来是明智的。

有一次我采访靳羽西,靳羽西的一番话让我回味了很久:“美容专业是一门美丽的人文事业,用你的品牌、你的双手、你的智慧,把世界上的女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她们一分自信。这是很好的职业。”

我是女人,我知道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搞美容是可以赚钱的。谁不想赚钱·只要赚的不是昧心钱。我萌生了当美容师的愿望。于是我离开文化艺术中心,揣着不多的积蓄去珠海拜师学美容,当然,是一边学习,一边在美容院打工。那段时间很苦,累了一天,我也不能放松自己,经常很晚了还抱着有关美容的书啃。

学习期满后,我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高级美容师和主持老师的资格。我打工的那店里的老板有意让我留在她的店里,我谢绝了。我想回北京,我觉得北京可开发的市场很大,加上我在北京已经漂泊了近五年,尽管还没有混上北京户口,但我已经和北京有了感情,我早已把自己当成北京人了。

回到北京,我听说有一家要倒闭的美容院正要出租店面。我找到那家美容院的老板。老板以为我是来租店面的,十分高兴。我诚恳地说,我是一个打工妹,租不起房子,但我能把你的店管好,让它赚钱。我有这种自信。盈利了我们利润分成,我的月薪不能低于两千。如果一年不能盈利,我情愿给你打三年工,分文不取。

听我这么说,老板对我刮目相看,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我们正式签订了协议。半年下来,店里就盈了利,这是件好事,没想到老板的心态失去了平衡,他要跟我另签一份协议。

愤怒之下我离开了这家言而无信的美容院。“我要自己当老板。”回“家”的路上,这句话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好几遍。

1996年8月,我在北京西城区的一繁华路段接手了一家不景气的酒吧,并把它改造成了美容院,这时我手中的积蓄只够交一个月的房租。好朋友劝我别冒这个险,但我相信风险和机遇同在。

这是自己的店,为了经营好它我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每天,我都会带着店里的几个美容师抽时间到繁华地带作宣传,为过往的女同志讲美容知识,讲美容的重要。能被请到店里做美容的客人,我们都细致周到地为她们服务。我还想了许多办法,进行感情投资,比如包期的顾客可在三八节、国庆节、元旦任选一次享受免费护理,顾客过生日也可享受一次免费护理。这样,我们渐渐有了回头客,这些客人还经常把自己的朋友带到店里来,顾客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我又增开了两个分店。

正是由于杨风在打工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所以忍受各种困难痛苦补充自己的知识。在机会降临时不会由于知识的不足而与之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