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南老所讲,在这一品中,释迦是以无量恒河沙比喻无量众生心的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繁杂绚丽的,同时也说明,所谓如来“五眼”并没有什么神奇的东西,沙就是沙,万物就是万物。南老语重心长劝谕一些妄想特异功能的人,不要把“幻眼”当“天眼”。这是一位过来人的殷切教诲,值得一切热爱东方文化的人尤其是现在还在修什么法的人们的注意,千万别修了半天,修出一双“幻眼”,那离精神分裂就不远了。即便是真修出“天眼”的,莫过是肉眼的延伸与扩展,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如果不具备“天眼”,也不用去修,现代科技完全可以替代那神乎其神的“天眼”。
这一品中,释迦以恒沙河喻无数佛世界,这个佛世界与我们今日所说的太空中的星球星系不是一回事,千万不可作简单的比附。现在有不少讲佛学的着作都作这样的比附,这距离真正的佛学十万八千里。这个问题上面我们已经讲过,这里不多讲。这里只是提醒人们,这里的“佛世界”,只是众生心的别称。在佛学中,心不离土,土不离心,二者是不能分的,这是佛学与东方文化最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千万不可乱套我们当代人的习惯了的主客分离、物质精神分家的文化观念,每个众生心相对的便是一片“明德”照耀的佛国土。我们哪个人的“心”,不存在一个相对的,在你眼中、耳中、记忆中、理解中、认识中的客观世界呢?这便是一个佛世界,这里面必有层层无尽的佛缘,所以都可称之为佛世界。这和自然科学发现的太空状况,是一回事也不是一回事。释迦对须菩提说“尔所国土中”,是指存在于须菩提“视野”中的世界,根本不同于我们今天说的中国、美国、日本……这样一些国界概念。“尔所国土中”是指须菩提记忆、认识、了解乃至有缘的一切客观世界,这也不能套用今天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观念。
在这里我们不细分析南老在书中大量出现的“语误”,只把原则提出来,供读者自己去辨别。
关于如来悉知一切众生的解释,前文已经说过,这里只简单重复一句:如来入一切众生心,众生心与如来不是一也不是二,所以如来悉知一切众生心。不过我们要提醒大家,要注意经文中的“如来悉知”中的“知”字,这个“知”字不能简单用“知道”、“了解”、“认识”来解释,这里如来的“知”,就是如来知的对象的“明”,这和“佛光普照”是一句话的两头说。众生被佛光所照,如来悉知众生心,是一回事,具体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该如何讲哩?
第一,当然包括佛学对人们的教育,使众生心“明明德”,即了解自己,反思自己,寻找回真正的“自我”。
第二,佛学毕竟不是教科书。佛学的核心是介绍“本愿”。“如来所以兴出世,惟说弥陀本愿海”。 正如我们上文所说, “本愿”打开了十方三世网中网的“死结”,众生便自然从“我执”中解脱出来,这个解脱意味坚冰已经打破,众生都进入“消业”阶段, “明”就是必然的事。 因为众生的“无明”, 是“我人众生寿者”的妄想覆盖而来。
第三, 如来的“明德”, 必须通过众生的“知”表现出来。 所以, 如来的“知”,与众生的“明”不是两回事,但也不完全是一回事。
第四,众生的“明”、“知”、“心”,是因缘合和所致,因缘即如来,这是从法身说的。因缘中必有如来“本愿”,这是从报身说的。也就是说,“心”“众生心”的生生灭灭,念来念去,说到底是如来的作用。“心”不过是“宇宙—生命”系统中的一个亮点明点,你自以为是你的“心”,也无所谓。这是从化身说的。 本品中最重要的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老解释这段经文是这样讲的:“一切法用之则有,不用即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虚空无着为谁安。哪里去安心?此心不需要安,处处都是莲花世界,处处都可安心。在平实中间,处处都是净土,处处都是安心的自宅。因为处处是虚空,无着无住。”
真是地地道道的“唯心主义”。我们想问一句,既然这段经文的本意是“一切法用之则有不用即空”,那如来为什么要“悉知众生心”,为什么要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如来为什么还要有“五眼”?为什么释迦反复告诫众生“于此经中。受持四偈等。其福不可思量。”?
南老,你这番话不如不说,因为现实中不存在“一切法用之则有,不用即空”的事。一切法是“在有不有,有空不空”,“空有”是同时同处而“在”呀!你用,法在,你不用法也在,这是如来的“无为法”。你用,这法也不在,你不用,这法也不在,这是世间的一切“有为法”。南老所谓的“法”是哪一种呢?如果是“有为法”,佛说“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雾亦为电。 应作如是观。”既然如此还说什么“空”与“有”呢? 如果是如来的“无为法”, 你根本“用”不了,也说不上什么“空”、“有”。一切法的“用”与“不用”只是个体人的主观幻觉。在实相中,“一切法”无时无处都在起作用,绝不会“不用即空”,这是断灭法这是断灭空。
我们也讲处处是莲花,处处是净土,南老也讲处处是莲花,处处是净土。但双方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说处处是莲花,处处是净土,是说以“本愿”为矢量,历史无时不进步,无时不发展,我们今天当下见到的一切都是实现“矢量”的“标量”。 没有这些“标量”,“矢量”无从说起。所以, 一切“标量”都在实现着“极乐世界”,都是净土。这样,不管对这些“标量”作什么样的人间文化的判断,真善美,假恶丑,都应是实现“极乐世界”的一个步伐,所以全是莲花,全是净土。南老阉割了历史进步的“矢量”,把“莲花”、“净土”的标准说成是心安与不安的问题。人类——众生的心,此心不需安,哪里去安心?“安”与“不安”,不是因为无心可安就安了,而是要知道这“心”只能是越来越明,越来越佛光普照,自然而然心就安了。安心与不安心都是莲花,都是净土。个人的心,不是自己去“安”的,是历史去安的,是如来去安的。这是佛家与道家思想的根本区别。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正好是说,不能就心修心,不能在“心”上用心修心,本无心可修、可得,还有什么可修呢?只有改变了因缘才有真实的“修心”,而一切因缘,都不是个别的而只能是整体的。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正好是说,“心”是可修的,因心本无心,心本无自性,才是可变的可修的,这个可修可变,恰是说的如来本愿可入一切众生心。如果一切心皆有“自性”,如来本愿就不可入了,或者是有的可入,有的不可入了。“如来本愿”之所以可以入一切众生心,入一切众生心的因缘,就是由于“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正是由于“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以“如来大愿”只是说“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者……实无众生灭度者。”他并不规定未来的众生心的具体的样式,虽然入了无余涅,再生之“众生心”仍是“无常”,没有标准,没有规范,是永恒之生气勃勃,永恒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舍弃“如来本愿”,《金刚经》中的任何一句都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解释。
南老!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正是“可得”呀!
知“不可得”,不正是“得”了吗?不正是明明德吗?得了什么?前文已备述,不重复。
说起禅悟,恰是需要反思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这个“是知也”,不就是说能知“不知为不知”正是“知”吗?
这一层的“反思”,正是“明明德”。释迦的三心不可得,正是“明”了“明德”的基本特点,正是由于释迦“明”了“明德”——“心”——“知”,所以改造“心”,扩展“明德”,解脱“知”的根本环节,也就在于“如来本愿”,而不在个体生命的修行、修养、修炼……
所以,这一品是从“明明德”上说如来本愿的来历,有别于前十七品。
我们恳请细心的读者,把我们的解释与南老的原着对照着读,不难发现谁是谁非。
这一品的核心是讲如来的智慧入了一切众生心。“五眼”者,智慧也,如来悉知众生心,如来智慧因缘入了一切恒河沙般的众生心,众生心本有如来智慧因缘,因本愿入了众生心之因缘,其本有智慧便明确显现了,众生心一定更明亮,更富有智慧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