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西山北上
17910400000001

第1章 第三张高考成绩单

2008年6月16日,是甘术的第二十个生日,和甘术经历的前十九个生日一样的炎热。蝉们不知道在哪棵树上滋滋呀呀的

鸣叫着。

甘术手里拽着的那根细细的白纸条已经被他手心里的汗浸出了一圈圈水印。

今天,甘术又拿到高考成绩单了,620分。比预想的低了整整十分,让甘术有些许不愉快。

这已经是甘术第三次拿到高考成绩单了。

关于复读,倒不是因为成绩。

20岁的甘术,是一个个头高大且皮肤有点黝黑的小伙子。甘术倒不是天生的黑皮肤,倘若不总是晒太阳,兴许会白一些。且只看五官的话还算得上是菱角分明的。特别是甘术那高挺的鼻梁和薄薄得嘴唇,颇有几分看头。那双眼有些凌厉,没有小伙子该有的天真的光。就是那双眉眼,让甘术不笑的时候显得有七八分的严厉和两三分的深邃。

故事还得从2006年,甘术第一次参加高考说起。

2006年,元川省理科一本线是512分,甘术作为北充县唯一一所省重点尖子班里30名学生之一,以全校第五名的优秀成绩考了592,超过一本线整整80分,各个省份的名牌大学都有甘术可以选择的专业。

但是那一年,甘术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选择了复读。

这在北充中学简直就是一个炸天的新闻。

同学和老师们就纳闷了,一个农村里来的娃,从来没有补过课,也没有家长的专程陪读,能考这样的分数,已经算是十分的不容易了。再怎么复读,在北充县也不过就能再多考个一二十分,这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成绩了。

再者说,贫困生甘术的家里还有经济让他再复读一年?

学校确定了甘术要复读之后,便准备好将甘术安排到下一届尖子班了,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带甘术认识下一届班主任老师的时候,甘术却说

“我打算回镇上复读。”

这一句不急不慢的话,让在场所有人惊呆了。

“你这傻小子,虽然你们镇在北充算是一个大镇,但是镇上的高中教学资源和我们学校比起来那可不是差的一星半点哦。”吴良工吴校长只当这个大个子没有明白过来。

“吴校长,我已经想好了,今年我要回镇上复读。”

“不要以为自己多聪明,今年能考590,有一大部分都是运气,明年能考多少,还不一定,小伙子,做人可要眼光长远,脚踏实地啊。”教导主任李良翰语重心长中带着几分不屑。

“这个穷小子当初自己就不想收的,成绩虽然是还不错,但是三番五次因为费用的问题搞得自己头大。为了这个穷小子学杂费的事情,自己没有少跑老吴的办公室。如今好不容易要送他去所好大学了,竟然如此不知足。想市里那么些家境优越的孩子,从小补习来补习去,才考到他这个分数,这个穷小子究竟在想什么,想考燕京大学不成。

学校拧不过这头犟驴,放弃了一个这么好的宣传事件让他再复读一年,兴许真的就考上个更高的分数,这个犟驴竟然如此嚣张,还要回镇子上复读,呵,没有我们学校这么优秀的教师团队,他再聪明也算个屁。”李良翰心理在心里气愤的骂道。

一想起这三年来为甘术这穷小子的各种费用操的心,李良翰就气不打一处来。

“李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我特别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我,我真的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但是我今年要回镇上去复读。是我对不起你们的培养。”甘术越说越着急,越着急越解释不清。只有深深的鞠一个躬,来表示自己的无奈。

甘术知道,自己读了三年高中,基本没有怎么花家里钱,大多费用都是学校解决了的。他也知道,自己的名字若是加上元川大学某某重点专业几个字,和前十名一起张贴学校门口的公告栏上的红纸上,那多少也是为学校挣了一份荣誉。也算是对得起学校这三年来的培养。

可是甘术还是要去复读,就在他老家的那个镇上。

“娃子,你可要想清楚啊,你去镇上可是对你的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啊,不说来年考多高分数,就是维持这个分数,也是不容易的啊。”吴校长语重心长道。

吴校长虽说和甘术没有见过几次面,但是每次考试都非常关注甘术的成绩。其中也是有缘由的,一是因为甘术家境特别的贫困,从甘术入学不久便对甘术此人有所耳闻。更重要的,是因为甘术来的那个中学--中虎镇中学,曾经是自己当了九年教师,四年教导主任,四年校长的地方,对中虎镇来的娃,还是本能多了一分关注。

中虎镇民风淳朴,吴校长甚是喜欢,唯一不喜欢的方面,便是那个镇上的人啊,太过于淳朴,少有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些老老实实的农民,都想自己的娃也是老老实实的农民。

这种现象就和曾经记者采访放牛娃一样。

记者问放牛娃:“你为啥不上学,要放牛啊?”

“为了卖钱。”

记者又问:“你卖了钱干什么啊?”

“攒钱娶媳妇。”

记者再问:“娶了媳妇然后呢?”

“生娃。”

记者追问:“生了娃之后呢?”

“让娃放牛。”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处,说的莫不是这样。吴良工不知不觉之间,一声长叹出口。

中虎镇是离市区最远的一个镇,弯弯曲曲的山路四十几公里,大巴车几个路过的场镇停停走走下来,要一个半小时才到县城。

中虎镇有着除了县上的几个街区以外最大的集市。当然,最大不以为着最好。除了各个场镇来回跑的摊贩以外,就是一些山上下来卖菜卖米的农户,还有卖菜苗、鸡鸭苗的,都是一些农村里的活计。

除了山上的竹子以外,农户们另外的营生就是种地。夏秋两季种水稻,秋冬两季上山砍竹。上山砍竹还得用绳索将那匹山砍下的竹子捆成一大捆,几个人合力拉到这匹山来。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就是三四十岁的壮汉,一天也砍不了几百斤竹子,光是拉竹子这活,就得费上两三人的功夫。

竹子砍下来自然有车来装,一车竹子也就不过百十来块钱。一天五个人上山,若是没有砍上三车竹子,那这一天算是没有什么收成了。

至于竹子拉下山要做什么,自然有老板根据竹子的品相安排。

若说起种水稻,那就更一言难尽了。

这山上陡峭的地势,水稻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还是各家把山给犁平了,才有那么一小块水稻田。以前都是种玉米的,现在玉米不好卖,喂猪猪都不爱吃,山里便开始慢慢种起了水稻。

山里人都说,多亏水稻他爸在中国,现在咱们这山上才有水稻可以种,才有这么好的收成。

水稻他爸,说的该是袁隆平吧。

所谓的好收成,不过也就是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刚好够的上一家人的口粮罢了。

若是那些孤儿寡母的家庭,没有能力种那水稻的,只能种上玉米杆子,到时候玉米养大一头猪,多少换一点米。

在这样的地方任教,吴良工对这群孩子,是既喜欢又心疼。他喜欢这群孩子们那股认真学习的劲头儿,心疼这群孩子们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许多家长比起让孩子们上一天学,更愿意让孩子们早点出去打工。

因为不少的“事实证明”,在中虎中学成绩再好,和城里娃比起来也算不得什么。就算考个啥大学,三年读下来,也是不好找工作的。那坐在办公室里的一两千块钱干不到几个月,还是和村里的娃子们一起去沿海进厂了,包吃住都能拿2000一个月。

在这样的普遍思想之下,有心培养孩子上学的家长少之又少。

所以对于甘术这个来之不易的好苗子,吴良工还是有心关注的,他真诚的希望甘术这个孩子能够走与中虎镇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路,为教育事业正言。

再多的宣讲,再多的帮扶,也赶不上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放在眼前来得有说服力。

吴良工从心底里希望甘术可以成为中虎镇大山中走出来的第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致富的人。

对于甘术要回到中虎镇复读的想法,吴良工十分的担忧。倒不是因为中虎镇中学的老师有多么的差劲,中虎镇中学的那股不学之风才是最要命的。

那是吴良工见识过的。各种婆婆妈妈的“说教”,加上本就辛苦的高三生活,在中虎镇极其难以坚持到最后的高考,参加高考的同学大多抱着走走过场,随便考一考的心态去的。

“吴校长、李老师、高老师,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回镇上复读,你们不要再劝我了,我已经满18岁了,知道自己的决定意味着什么,也请你们不要再劝我了。你们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说着说着,又是深深的一鞠躬。

甘术不知道应该怎么有什么话能表达自己的心愿,唯有深深的鞠躬。高弘文当了甘术三年的班主任,对甘术也是比较了解的,自然看得出甘术是铁了心下的决定,自然也知道以甘术是不愿意说出缘由的。

高弘文对老吴和老李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这孩子你们不用劝了,再劝呀,也是白费口舌。

吴良工和李文瀚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知道再说也是没有意义的。对甘术进行了一阵前前后后的分析之后,便渐渐收场了。

中虎镇雅棚村的一间矮土墙的院子里,几只小鸭仔儿咕咕在院落里跑着,院子里东一处西一处的鸭粪星星点点的“点缀”黑泥院坝。

院坝不大,也没有什么物什。东南角落还堆了一垛厚厚的草垛子,草垛子大约有两三米厚,比矮矮的围墙还要高出一大截。草垛子的下面是用木棍和砖头撑起来的一处不高的小空间,这小空间一是鸭仔儿们晚上睡觉和雨雪天避寒的地方,二是避免挨着地的那层麦草被泥土沆湿了。

草垛子的上方麦草还是崭新,一看便知是刚拿了几把下来当柴火烧了。

一个莫约五十来岁的汉子抬高一只脚,从竹篱笆围着的堂屋门口跨出,那脚上的军用胶鞋已经破了一个毛霍霍的洞。那汉子不高,顶多也就一米六七,但是身体倒是健壮得很,两个手掌宽大又厚实,就连手指也比别人的粗厚,手上的皮质特别的厚,手上零零星星的小口子仿佛告诉着别人“手的主人是个特别勤劳的人”。他手里拿着一把比家用菜刀厚实三倍的,农村里称作“猪草刀”的大刀。刀身黝黑黝黑的,刀口确是雪亮的,一看这刀就是随时都在使用的。那拿刀手也是满手老茧,指甲缝里也是黑黑的。

见那汉子出来小鸭仔们便都嘎嘎的围了上去。那汉子用脚恏开鸭仔儿才好下脚,可是吧唧一声便已经将一堆鸭粪踩得爆了浆。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步伐,大概已经习惯了。

这汉子倒是有一个与他身形不符合的名,叫甘乐生,便是甘术的父亲。

甘乐生走到大门口,嘘嘘几声将鸭仔儿们赶进院子便利索抬脚出门,将门关上。

说是院子的大门,其实啊,就是两扇已经裂了多处缝隙的木门罢了,那两扇门的四个角都磨圆了。特别是中央下方的两个角,是用新木板再钉上的好大一个圆乎乎的窟窿,。

甘乐生就坐在门前的门槛边上,在一个大木桩子上剁起了猪草。身旁的两个箩筐里还堆满了猪草,一看就是刚刚才去地里拔的,新鲜的猪草昂着个脑袋,仿佛还长子地里一样。

剁了一堆,甘乐生便用铲子将细细的猪草薄薄得铺开在晒垫之上。

不一会,晒垫便已经铺满了一张。甘乐生便去墙角又抱了一捆圆滚滚的竹片子编的晒垫,打开之后便又是大大的一张铺在门口。

“爸,我回来了。”还没有完全转成男中音的嗓音在不远处响起。

甘乐生埋头做自己手上的事情,头也没有抬,只轻声回了句“恩,老师今天叫你去是为了啥事?”

“没啥,就是复读的事情。”

甘术说的云淡风轻,甘乐生“哦”了一句,便再因为没有下文了。

对于读书方面的事情,甘乐生一窍不通,一天书都没读过的甘乐生只知道甘术是个相当孝顺听话的娃子,他有自己的打算,不会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