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生活总是杂乱无章
17961500000100

第100章 读《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这个名字很早以前就听到过,一开始,是因为漫画《三毛流浪记》有一个三毛。后来到了高中之后,就听说了一个叫“三毛”的女作家。不过,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三毛写了什么书,就听同学们有说过这个名字。他们似乎很喜欢她,而对我好像无关紧要。

后来听说了《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好像当时同学们谈到的就是这个。在前两天一时找不到书看才翻来瞧瞧的,内容倒还是很有趣的。当然,这本书挺好的,不过并非是我看到最好的同类型的书(当然,其中可能还包含了一些从纪录片获取到的。因为我获取知识的渠道有时候是通过影视或者电视视频的,但是印象中还是有的)。相对于这本书所写的内容,我总有一种陌生的距离感。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在非洲沙漠里打工的经历,或许才让我有真实的感觉。

书中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的事其实和现在多少还是有些变化的。毕竟几十年过去,该有的进步多少还是有的。而且我对文中说到的关于后殖民地时代的事,还是有一种微微的不舒适。这些字眼在一个现在的中国人看来,多少是一种不堪回首的往事。

当然,我知道或许从客观上讲我不该把这些因素代入到对一本书的评价中去,可始终还是摆脱不了这种让我介意的事。除去殖民地的事,这本书或许是一本充满个人魅力的书。因为三毛女士在一些事情上的做法和态度还是有一种人性的光辉在里面,这件事我是承认的。无论是在对当时非洲撒哈拉沙漠生活的记述,都是具有一种历史参考意义的。大概和今天一些旅游手册差不多。

不过,这些事是有历史的。具体如今的非洲撒哈拉是否还是往昔的模样,这件事我没亲自去一趟确认(当然,有机会去一趟似乎也挺有意义的),所以这并不好说。因为许多年前记录的信息,很多时候其实反应不了当下人们生活的真实状态。

就像中国改革开放,甚至比这本书成书的时间还要晚些,到了现在中国也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非洲撒哈拉在当时有不少落后的地方,而且一时间很难有大的转变。可是无论一个地方再怎么落后,发展还是会有的。

至于《撒哈拉的故事》写到的一些习俗上的事例,我不便多说什么。毕竟处于那种大环境下,这种情况是很难在一朝一夕间发生变化的。但是三毛女士是亲身经历者,所以她把这些事写到书上告诉我们的时候,我还是很感激她的。

而且,三毛在书中的挣扎与真实心里活动也是这本书的其中一个光芒点。毕竟,在一个跟自己认知上存在巨大差距的地方生活,这种冲突和矛盾更加能体现文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许也正是因为三毛女士的这些记述,使我对三毛女士产生了一种敬意,所以我才把这本书看完的。说真的,一开始我看到这本书所写到的时间,就并没有多大耐心和信心能看下并看懂这本书的内容。

后来看完了,我还是觉得像做了一场梦。梦中的惊险与刺激、兴奋与恐惧、反感与厌恶、快乐还有悲伤、茫然与寂寞就像走马观花一样,一幕幕既有感情上的共鸣与同情,却始终不相信这些事是真实的(但现实里却是真实发生过的)。

其实,很大程度上,《撒哈拉的故事》在阅读的体验上更像是纪录片一样的一本书籍。这些事,即便换了他人,一样是可以写的。可是三毛女士的眼光却是敏锐的,她在奇异事情上的嗅觉也很灵敏。否则也不会有书中那么多的际遇。这样一来,这本书也确实只有三毛女士能够写得出来。

可能就是因为三毛女士本身就是一个在感情比较细腻和忘我。这种情况下,使得她对外界的感知更加深刻一些。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人,其实还是她过往的经历息息相关的。我曾记得看过三毛女士的一个大致的人生履历,其实她此前的遭遇是挺波折的。这大概也是生活的考验赋予她的这种情感感知吧。

或者说,三毛女士本身在精神和感情上是一个高度自由的人。但是她却始终是内向和孤独的,因为在很多时候。她的想法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也自然使得她在交朋友的时候,是很难找到所谓的知己的。这种感觉,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常会感受到。这也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亦真亦假的地方,因为我也不能完全理解她。最多的,也仅仅是一种模糊的认同感而已,具体的感觉很难表达出来。

这种感觉,我记得我在身边的朋友身上也感受过。虽然我的朋友并不是像三毛女士那样有着写作上的成就或者拥有名气,但气息这种东西,却是真的难以捉摸。

后来我和那位朋友闹了矛盾不再联系,事后回想起来,才觉得自己和这朋友所经历的那段往事就像做了一场梦。而如今,我也在三毛女士的这本书上,也有了同样的一种感觉。说不上来的一种奇怪。

所以,就像我曾经和那位朋友闹了矛盾一样。我对这本书的感觉也是有一种奇怪的矛盾感。说真不是真,假又不是假的。因此,我对这本书本身写到的事,也存在着认知屏障吧。或许我会觉得,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就像是三毛女士自己幻想出来的。

说来惭愧,即便我的感觉是对的,我也无法证明这本书上所写内容的全部真实情况。这也是我至今为止,看到的一本具有奇闻异趣的现实类记录书籍。所以,若真要讲讲这本书的话,我怕很难把它归为现实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