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1805000000017

第17章 父母参与让孩子玩出聪明(3)

如果你的孩子对音乐涉猎广泛,他们日后往往会欣赏和享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所以,还是让你的孩子聆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听贝多芬的音乐,听莫扎特的音乐……这些音乐都非常好,也能训练孩子的大脑。不要去想孩子听得懂听不懂的问题,不同的人,对同样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个懂与不懂是不好说的,很多人把能否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境作为听懂与否的标志,其实这是在自我设限,为什么要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境呢?根据自己的生活理解音乐就行了。孩子年纪小,缺乏社会生活阅历,当然是领会不了作者的创作意境的,不仅孩子,能完全领会古典音乐的创作意境的成人也是少之又少的,但孩子正是由于缺乏社会阅历,不受习惯思维的束缚,很多孩子对这些美妙音乐的理解感受往往能让成人大吃一惊,只是他们无法用语言表现出来罢了。有研究表明,婴儿也会不自觉地对古典音乐的特质如节奏、旋律及和声作出反应。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让孩子听音乐时,音响要清晰、纯净,音量要适中和稍弱,不宜用耳塞听,这对孩子的耳膜损伤很大,听音乐的时间不要太长,每次以不超过15分钟为好,然后休息一会儿再听。音量大、时间长的话,会使孩子听觉疲劳,损伤听觉能力,严重的会造成终身遗憾,家长千万不要大意。

家长还要根据时间的需要和孩子的情绪来安排孩子听什么类型的音乐。比如孩子要准备睡觉的时候,你可以给他听安静、柔和的摇篮曲,为孩子创造安静入睡的心境,以助于快速入睡。孩子情绪烦躁不安时,可以让孩子听听节奏舒缓的音乐,帮助孩子稳定、调剂情绪,使孩子平静下来。

当然,“乐犹药也”,音乐就像是吃药——样,能活人也能杀人;能够把人的情致调得很好,让人好好地活下去,可也能够杀人。所以,奏聆者不可不慎,演奏音乐的人和聆听音乐的人都要小心。也就是说,音乐能使人提高情操,但也能使人癫狂性乱。

中国古代的音乐是以德音雅乐为最高理想的,尤其是孔子的时代,提倡定礼乐。好的音乐能使人三个月不知肉味;坏的音乐定为淫乐或俗乐。当时的音乐家讲究高雅的情操,天人合一,歌颂自然。音乐形式静而简,圆融和谐,清净淡泊,使人听后有纯化人心、天地合一,超凡脱俗之感。

古代的西方音乐虽没有提倡“德音”,但大部分着名的音乐家都是为宗教写音乐,因当时的人能感受到神的伟大,所以音乐中能表现出神圣庄严、典雅高尚的形式,使人听后有庄严华丽、宏大神圣、净化人心、脱离尘世而人天国之感。

从这个角度说,音乐的选择应以古典音乐和传统音乐为好。

儿童阶段是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奠基最深,种种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全面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孩子爱听音乐,就应该抓住机会,给他听好的音乐,没准你孩子的音乐天赋会因此得到激发,成长为一颗耀眼的星星呢!《五知斋琴谱·上古琴论》中说,“雅乐之感人也,性返于正”,孩子的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不能没有那些能使他们终身回味、受益不尽的音乐。

长听音乐会不会影响学习呢?

如果孩子沉迷于音乐中,不思学习,那当然会影响学习了,但如果把听音乐当做放松的方式,就不会影响学习了,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使孩子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有很多孩子以美乐进行“配乐”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音乐的掩蔽性,能挡住外来声音对大脑的干扰,同时阻止大脑内部其他信号的传递,提醒自己不要分散精力。而精选的美乐都是有格式的、有规则的、组织结构严密的音响艺术圣品,能给大脑规范性的影响,让孩子在音乐声波中有节奏地深度呼吸,不但可使他们充满活力,而且使大脑充满智慧的灵光。具体说,配乐学习还有如下好处:

(1)音乐声波本身就是对大脑的理疗。听音乐时,脑神经元能得到有益的补偿。音乐是一种美的信息,它通过声波刺激中枢神经,产生安静情绪,这种情绪可以焕发精神,刺激智力活动。

(2)音乐配音的学习过程中,在认真思考问题时,根本听不到音乐,虽然它仍然悠扬地在耳边流过。开始时还能听到音乐的节奏,开始思考问题后就只有美的感觉了,但并不妨碍思考,再过一会儿,就听不见音乐节奏了,也听不见其他一切,只是思维不停地运转,思路也很开阔。停下来时,又会听到音乐,再思考时,又会出现上述现象。这样,思考和学习很有效率,人也不感觉累,这是因为在思考和学习的同时,音乐正在为大脑做“音乐体操”。

10.说服以理服人,劝解以情感人

“理为天下先”,“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些道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而且在父母教育孩子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以“老子天下第一”而自居,不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不管有理没理一切都是“老子”说了算。这种家长制、一言堂的做法,势必会给孩子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卡尔·卡尔从小受到父亲严格的教育,但那并不是专制。所谓专制,是指强迫孩子盲从。他的父亲从来没有这样对待他,父亲的严格完全取决于道理。

卡尔父亲非常反对那种专制教育,无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其他方面,他都是这样做的。注重讲道理,以理服人,比其他一切的强迫都更加有力量。他对严格之所以没有对卡尔造成伤害,原因就在这里。

在对卡尔的教育上,父亲首先是尊重,他总是在不伤他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他讲某些能够理解的道理。

卡尔的父亲很讨厌那种在别人面前贬低孩子的做法,每当卡尔做错什么事受到惩罚时,父亲绝对不会当着众人的面嘲笑和奚落他。时刻都让他感受到了“爸爸是真心实意地关心我”。

每当父亲要求他必须做一件事时,会向他讲明白做这件事的必要性,告诉他这是应该做的分内的事,而并非是对他的强迫。

如果卡尔在玩耍时无意问弄坏了邻居的花园或踩伤了别人的草地,他一定会叫卡尔去道歉。无论邻居是否知道,他都要求主动去。

在卡尔7岁时的一天傍晚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那天他在外面兴致勃勃地模仿古代骑士。用一根长长的棍子代替宝剑,独自和虚拟的强盗作战。剑法绝妙极了,或是刺,或是砍。在这种玩耍中,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英雄。父亲很乐意看到他这样,这些游戏非常有利于发挥我的想象力,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父亲不喜欢死气沉沉的生活,也不希望他变成呆头呆脑的所谓学者。所以对他的这种活泼的玩耍方式,他极力赞成。

忽然,他“呀”地叫了一声,但马上愣在那里。原来,在“激战”中,他一“剑”砍去,将邻居花园中的一束花砍倒在地,花瓣和枝叶在半空中飞舞。父亲在一旁静静观察我,看怎么处理这件事。

卡尔看了看邻居的房门,并没有人出来。也没有发现父亲正在看着他。当他正想转身“逃跑”的时候,父亲叫住了他。

“卡尔……”

这时,知道这件事已经无法逃脱。慢慢地向父亲走去。“你知道你犯了个错误吗?”“知道。”卡尔小声地回答。“那你应该怎么办呢?”父亲严肃地问。“不知道。”卡尔低下了头。“儿子,听我说。你应该立刻去敲邻居的门,向他们道歉。”

“可是,我并不是有意的。”卡尔似乎在辩解,而他那时可能也未真正理解道歉的涵义。

“卡尔,你要记住,人们犯下错误,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有意的。但错误已经犯下,你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虽然邻居没有看见是你干的,但他们确实受到了伤害。你应该去道歉,人不能伤害了别人之后就逃之夭夭。你不是在扮演古代的骑士吗?骑士是勇敢的人……”

“爸爸,我明白了。”卡尔像一个真正的骑士那样敲开了邻居的房门。

第二天,当父亲遇到那个邻居时,邻居根本没有提起花被损坏的事。他只说了一句话;“卡尔牧师,您儿子是个诚实的人。”

英雄骑士是卡尔崇拜的对象。父亲用骑士来激励他,使他感觉到道歉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也让他懂得不论有意还是无意之间犯下的错误都应该由自己负责。

很多的父母把对孩子的严格教育理解为专制,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暴君而把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懦夫。他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就应该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反而使孩子对父母甚至对所有人产生恐惧和怨恨。

所以,在玩中及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理说服孩子、以情感动孩子。

11.旅游是启发智力的另一扇窗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1861~1941),出生于印度,是着名作家、诗人、艺术家。

泰戈尔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政、经等,他几乎样样精通。其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热情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外国出版发行。

泰戈尔一生硕果累累,他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和大量文史着作,并创作了1500余幅画,还谱写了许多着名的歌曲。

泰戈尔的家族是印度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最高贵的婆罗门种姓。父亲代温德纳特是位生活简朴、纯洁的智者和隐士,在社会上被尊称为“大仙”。他赞成孟加拉的文化启蒙运动,支持社会改革,对《吠陀》和《奥义书》都深有研究,是个哲学家和宗教改革家。

他对子女的管教很得法,儿子泰戈尔的智慧和个性的发展深受父亲的影响。

在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为他主持了成人仪式。仪式结束后,代温德纳特问儿子是否愿意跟他一起去喜马拉雅山旅游,泰戈尔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他当然愿意!

在桑地尼克的那些日子里,代温德纳特为在孩子身上唤起自信和责任感,让他掌管钱财,计划每天的生活开销。

旅行到阿默尔特萨尔时,父子俩又逗留了更多的日子。这里的人是有神论者,他们的宗教要义强调一元神梵天的基本精神和人的友爱。父亲定期带泰戈尔去庙里吟唱颂神曲。这一活动大大丰富和陶冶了泰戈尔的情操,令他终身难忘。他们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后来进入喜马拉雅山区。大自然的美使小泰戈尔陶醉了。

在这里,泰戈尔开始了他心旷神怡的山居生活。每天破晓前,父亲身裹红披巾,手执油灯,来床前叫醒泰戈尔,与他一块背诵梵文颂词,然后父子俩到山间林中做逍遥游。回来后,父亲教他一小时英文,然后跳进冰冷的水中沐浴。下午仍是读书散步。傍晚,父子俩在屋外平地上促膝而坐,儿子给父亲唱自己喜欢的颂神曲,父亲却给儿子讲述初级天文知识。

泰戈尔与父亲一起度过的四个月的野外旅游生活,是他童年时期最幸福快乐的日子,也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感受。

每当忆及此事,他总是十分感激父亲,是父亲使他认识了生命的真谛。

我国古代对于人的成长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要求。泰戈尔的父亲正是这样培养了他的儿子。攀越山峰、游览胜迹、长途跋涉、颂诗读书,这对于一个文学家的幼年来说,其意义不但是一段快乐奇妙的时光,更是一种受益匪浅的经历。这对泰戈尔日后的发展,无疑具有基础性的培养作用。

旅游可以让孩子饱览祖国的锦绣河山,获得美的享受,陶冶性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旅游时还能呼吸到大量的新鲜空气,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肌肉和关节得到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因此,对孩子来说,散步和旅游始终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旅游归来,边让孩子看照片、门票等纪念物边让其回忆,谈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如旅行中印象最深的事、最美的地方等,还可将见闻形成文字,或与孩子一起合作绘画、编故事,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旅游经历讲给同学和朋友们听。

总之,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过程,是孩子最开心的体验,也是家长寓教于乐的良好时机,不经意间便让孩子增长了见识。旅游能真正让孩子得到美的熏陶,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发展。趁大好春光,带孩子旅游去!

12.玩中学会倾听

一个再聪明的孩子,如果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那只能是一个“孤家寡人”。这种孩子不可能在将来有所作为,即使他是个所谓的神童,也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因为一个人只限于自己的知识,而不懂得与人相处,那么他的潜能就根本无法施展出来。这样的话,即使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那也只是个闭门造车的书呆子。

卡尔是这样叙述父亲老卡尔·威特对他的教育的:

“对于我的教育,父亲一直非常注意对我与他人相处方面的培养。为了我能够与别人相处和睦,为了让我成为有很多朋友的人,父亲曾给我提出必须做到的要求:友爱、协作、大方、开朗、公道、礼貌、自尊、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目的是让我以这些作为与他人相处的准则,让我能够与别人以适当的方式交往。”

善于与人交往就会觉得一切都很顺利,反之就会处处碰壁,以至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而且,能够与别人沟通的人永远是快乐的人,不能够与其他人相处的人是孤独和不幸的人。

有一天,父亲的一位朋友对父亲说起他家里的事:“我们有时候会出现问题,可是我们又不愿意实实在在地说出来。部分原因是由于害怕,部分原因是觉得丢脸。大家全都是这样,包括我和妻子,还有我们的孩子。”

父亲告诉他:‘我建议你们举行一个家庭会议,在会议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朋友听了父亲的话,他们每人买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下所有其他人对自己做错的事情。他们每周固定某一个时间举行会议,每次会议结束时选出一个新的领导,由他来安排所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