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1806500000003

第3章

规范应当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的。要允许孩了在制定规范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愿望。既要考虑到家长的意愿,也要适度满足孩了的要求。这些规范应当有明确的标准,什么样的要求是以的,什么样的要求违反了原则,同时要有明确的和可执行的奖励与惩罚措施,使孩子了解该如何遵守规范。

对规范的执行应当始终坚持如一

一曰。孩子的要求或言行违反了规范,就不应当满足并依照规定的惩罚措施予以处理。有时候爷爷奶奶吋能会心疼孩子,舍不得让孩丫受惩罚,或我偷偷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情况最容易使孩了不再逬守规范。因此,家庭员之间要统步调,不要有人执行严格,有人松散,这会让孩了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逍究竞怎样才是对的。如果规范是制定给全家人的,那么,家长也不应该违反。如果违反,也应当接受惩罚。

拒绝孩子后要坚持自己的立场

家长招绝了孩了的要求,孩了吋能会有这样系列行为,如哭闹、打滚等。这时候有些家民面对孩子这些招数往往朿手无策,吋能坚持会儿就妥协了,最后以孩了的胜利而终,这力万不可。这样会助氏孩了的气焰,降低家长的威信,孩子下次还会如法炮制,结果往往后患无穷。所以,家长从幵始就要坚持原则,绝对不向孩了的不合理要求妥协,要把捤好自己的立场。

另外,家长对孩了的把绝一足要前后致。不能因为今天心情好,便纵容孩子些;明天心情不好,便对孩子严格些。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把绝不足因为金钱缺乏、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动,它足一次让孩了对周围环境、对行为规则进行认识的教存机会。

“穷”养錦囊

家长必须摆正自己的观念:是生者,是养者,但绝不是一个无限付出者。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能盲目地满足,要看他的要求是否合理。也不能一看到孩子哭闹就采取妥协态度。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5放纵孩子会使孩子目中无人

放纵孩子的家庭,孩子是一家之主,而家长却要唯命是从,这会导致孩子不把他人放在眼里。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放纵孩了的情形非常脊遍,对孩子的爱甚至到了“捧在丁也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地步。问题是,我们要把捱好“爱”的度,无原则的爱就是溺爱、放纵,在“爱”的同时不进循“严”的原则就会导致孩了养成盛气凌人、骄横跋扈,做人不讲原则、做事不讲规矩的坏惯,最终咨人害己。

磊磊出生时体重不足,而且多病,婴儿期便闪常常感引起哮喘,因此,家人特别担心他受凉,他哭泣,不管什么事都出着他。渐渐地,家人发现这孩了极任性,比如他非常挑食,对于他不喜欢的食物,劝服他吃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如果试图喂他,他便会把碗摔在地上。

慢慢大了以后,由于爸爸妈妈作太忙,磊磊被送到奶奶家由奶奶带。毎年,爸爸妈妈都会不时抽空回家看磊磊,他们觉得给孩的太少了,满足孩的种种愿望似乎成为种不少的补偿行为。对于孩了的不当行为,爸爸妈妈也不加以劝服,总是说只要孩子高兴就行。奶奶和爷爷自然更疼爱这个孙了,磊磊犯了错误,他们从来不舍得说他半句。再后来,磊磊问到爸爸妈妈身边,可磊磊已变得凡涉及他的事都要听他指挥,他的意见受阻,便会大发脾气,令爸爸妈妈非常头疼。

上面这种情形,恐怕许多家长都遇到过。不同的是,有的家长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让孩了懂得什么是对的、怎样做是铅的:而另外一些家不能应对孩了的撒泼耍赖,只得乖乖就范,让孩子得寸进尺。

培荞孩子健康成长的120个锦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帮助他约束、控制自的情绪,而不能为了让孩子尽兴,就竭尽全力满足他的种种要求。因为这种味放纵的态度会鼓励孩了在自私的轨道上发展,认为生活就是我行我素。如果孩子只肴重自的利益和要求,不在乎別人的耑要,就不能正常地与他人打交道,更不要说与别人合作、走向成功了。

其实,最可怕的情形是,孩了被宠坏了,而他根本意1只不到这点。这样一来,他就会习惯別人肯定的冋答,并以为常,一0遗到合理、正当的拒绝,就会难以忍受,甚至走向极端。

孩子好比树苗,要想让其成材,家长必须注意及时修剪整枝。位教宵专家曾经说过:“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地放纵他、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个很棒的孩子,那么在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就要坚持用爱的理由祀绝他。”

特别是对孩子的缺点、毛病,家长更不能放纵,而应加以引导,孩子明白中的道理,才能使他成为个懂事的人。一些家: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不良品格、J惯听之任之,这种姑息养奸的做法,从小的地方来看会让孩子养成骄气、不可一世的性格,从大的地方来肴则可能酿成大祸。

“穷”养錦囊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两的时候,不管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拒绝是为了避免放纵孩了让他懂得凡事都不是随心所欲的。这样一来,孩了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周围的环境,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真正做到自立自强,而不是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大多数家长会因为溺爱孩子而放纵孩子,但是还有一种情形需要引起注意,就是家长因缺乏责任感而对孩子放纵。有些家长看到孩子难以管教、屡教不改,便逐渐丧失信心,于是对孩子索性不管了这种放纵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孩子的危害性更大,往往导致孩子的自暴自弃,甚至谋入歧途。

6做孩子的榜样,而不是拐杖

不要一。想着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要让孩子多动手、动脑,自己去解决问题。

孩了。从依赖到独立,是成的必经过程。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了女,家长和孩了间的情感依赖,使得家长对孩了的溺爱在无形中滋长,渐渐地,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反正有人会帮我解决”的思维定式。也有一些时候,孩子是由于没有自信做好某件事情而依赖家长。这种依赖的行为,其主要原因还是家长对孩了过于疼爱。

孩了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既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也容易失去自我。依赖性强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积极动脑,人云亦云,产中。从众心理。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孩了摆脱依赖性呢?

家长要进行自我反省

家长总希望孩了生活在他们设想和安排好的环境里,虽然有时候也会同意孩子进行自主选择,但总是用各种方法诱导孩了进入自己希蜇的轨道。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孩了的情感,而且使其不能自主,并渐渐丢失了自主选择的勇气,最终变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人。因此,家长一定要首先反省自己的言行,找到以往错误的所在,把自主的权利,即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权利还给孩了。

家长提出的要求应与孩子的能力相符合

孩子在幼儿时期,伴随着生理的发展,他们的肢体活动能力逐渐增强,相应的自主性、独立性也开始发展。此时是家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家长一定要坚持给孩了提出一些要求让他自己完成。

但是,家长在向孩子提出要求时,…定要与孩子的年龄以能力的发展程度相符合。如果提山的要求过商、难度过大,就会使孩子产虫毘难情绪和自卑心理:要求也不要过低,否则无法激发孩了的兴趣。

事实上,当孩子看到靠自己双手完成了许多車,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便会增强,从而减少对家:的依赖心理。

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对己的智商、能力产生怀疑,形成种消极的依赖心态:些事情我能做,做了也做不好,我不做还有人做。对待这样的孩子,要经常有意只地用“你定行”、“我相信你”、“你很棒”之类的语言去激励他,千万不要抹杀他的成绩,哪怕只有点点进步或闪光之处也要放大,让孩子在定中获得自信。如此来,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少一些顾虑,多份信心:少一些胆怯,多份扔气,成功的机会也越大。

让孩子建立自己的判断标准

培养孩了不仅要让孩了知逍做仆么、应该怎么做,而且还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能很好地建立起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从而自主、独立地对事愔进行正确的判断。当孩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并入情入理地加以分析,让他真正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让孩子学会灵活应对各种变化

让孩了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做自感兴趣的事,同时家长以带孩了到公共场所走…走、肴看,接触不同的情境。孩了的生活圈子扩大了,就会逐渐学会应对各种变化,面对个陌生的环境,就不会惊慌失措。当孩了独立主地决定某件事时,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如果对孩了这也限制那也约朿,会让他感到左右为难,甚至产生怠慢情绪,以致影响他各种能力的发展。

了拒绝孩子的依赖性需要若孩了已经养成了依赖的惯,家长疗先应该让孩子知道你不喜欢他这样,如可以采取暂时离开的方式,使孩了知道依赖家是没有用的。同时,对于孩了正确的选择要及时地予以鼓励,让他知道什么是被允许的,这样孩子就不会茫然无措。

对于孩子主动提出的要求,家要作出及时、亲切的冋应,不要模棱两可,更不可粗暴把绝。对于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加以持和满足;反之,则应叨确拒绝。时,不要忘记向他讲明持或拒绝的理山。

“穷”养錦囊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这是一句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凡事都靠家长包办、代勢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去做孩子的“拐杖”,而应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纠正孩子过分依赖家长的坏习惯。

7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大胆、能干的孩子,往往是由既能放心又能放手的“勇敢”家长培养出来的。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掌上明珠,小公主、小皇帝,一家人着一个孩了转,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包办,孩了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

据次对低年级小学生生活能力的调杏显示:一年级小学生,不会洗脸的占49%,不会穿衣服的37%,而不会整理书包的占90%以上。连最基本的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就更谈不上家务劳动了,这是孩子动手能力严重不足的真实写照。

其实,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需要在自己动手中学,需要家长去鼓励培荞,家长应该创造机会给孩子去锻炼,千万不要剥夺孩了动手的机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苺说过:“一个孩子为了浇花,开始提了一小桶水,接着他又提第二桶、第三桶、第四桶,结果,他累得满头大汗。这时,你不必拘心,因为对他来说,这艽实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别的苒悦都不能够比拟的真正喜悦。在这种辛勤的劳动中,孩了不仅可以了解到世界,而且可以了解到他己。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己开始的,而且这种自我了解是非常愉快的。个约5岁的孩了栽了棵玫瑰树,开出了朵很美跗的花,他不仅十分惊讶地观看着己双劳动创造山来的成果,而且还观察了己本身:“难道这是我自己做成的吗?”像这样,孩子在慢慢体验无与伦比的劳动乐趣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件事来认识他自己。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鼓励孩子自己动做事呢?

给孩子建议而不是意见

当孩子正在尝试着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正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不要去干预,更不要包办代转,因为干预表达了一种暗示:“你没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好。”如果孩了请求你帮助,那你应该用建议的方式表达你的意见,而不是“开处方”式地给孩子现成的答案,你可以这样陈述你的意见“如果……你想想会发生什么呢?”“你有没有考虑过……”“我发现……很有帮助”……告诉孩子你相信他。

如果孩了为了引起你的注意,不愿意独立思考和行动而请求你的帮助时,你就应告诉他,你对他的能力充满信心:“你以前就做得很好,所以,你现在也定能够做好。”只有你相孩的时候,孩子才会相信自己。

肯定孩子的长处

要想让孩了感觉好,就要让他觉得自己是有用之人,并且知道他的资献确实有用,受到重视。很多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在家里又仆么都不让孩了做,因为孩了做什么都难以达到家匕的高标准。

其实,要想让孩了觉得自己有用,家长应学会客观评价孩子,肯定孩子的长处,帮助孩了用自己的特长为家里作出份炎献。例如,孩子擦玻璃擦不净,但擦车可能做得很好:扫地可能扫不净,怛取牛奶、买馒头却很麻利……我们总能发现和培养出孩了做某件事的特长,使这件亊成为孩子的“专利”。常常赞扬他、鼓励他越,他会越千越好。这样,孩子当然会为自己在家中的“重要位質’而感到自豪和自信。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为他人服务

家庭也是一种集体生活,孩了也是家庭的一员。家长要引导孩了为家庭服务,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洗碗筷、收拾书房等。家长要莕于抓住孩了的兴趣,为孩了准备一呰适宜的劳动工具,如孩了的劳动服、不易碎的槊料或不锈钢碗、小扫帚、结实的小発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