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旅程,有时候我也在想别人在这个年龄的旅程又会是什么样子,小时候我是一个孤僻的人,在我的成长记忆里,我觉得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不太一样,别人家的孩子会有自行车、玩具枪、球拍,而我每到春节会准备很多玩具枪子弹,父亲母亲每到过年都会去集市卖东西,来补贴家用,而我更关注的是父亲母亲有没有把我的新年礼物玩具枪买回来,直到我长大不在需要那个玩具,同时给我印象深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单独吃一个苹果,而我家每次有苹果都会在放学后的晚上,一家人把一个苹果切成四份吃,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家里穷,所以小时候常常因为这些而感到自卑,但是长大后发现,这是别的孩子体会不到的幸福。
我的父母也和大部分的家长一样,总说别人家的孩子是最棒的,而我和别家孩子不太一样,父亲常说我给别人家的孩子擦屁股都不够,久而久之就对我的自信消磨形成了口痴,真正成为了身边所有朋友嘲笑的对象,他们模仿我的说话光张嘴的样子,对我笑,虽然那时候小,但是我心里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执念,我不差,直到摆脱家里上了初中。
我的初中就读于家乡的第四中学,重点中学一中没考上,但是在这个初中开始我可以慢慢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做我自己,我喜欢打乒乓球,很快就成为了学校的焦点,因为好强心,越打越好,正好遇到了我的人生第一个导师,刘校长,他是我在学校最好的球友,每到下午放学吃了饭,刘校长都会和我进行1个小时的乒乓球运动,围观的同学每天都绕着球台一个圈,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主角的魅力,我可以不用自卑,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别人尊重的人,但随时时间的推移,发现生活中我们奢求的远远不是我们曾经想的那样,这个社会到底不断改变着我们,像一颗植物,蔓延的根不断在寻找更肥沃的土壤,不断地成长,所要的营养也要越来越多,生活也是如此,虽说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但人的本性在不同的角度上说并无好坏对错之分,因为谁也不想让自己生活没有了营养而枯萎,在心理学的无错论我觉得就做了充分的解释,不过是个人与个人看待事物会有点和面的区别,所以产生了不同的高度的眼界,别人否认的路,或许我们正坚定的走着。
这几年,我一直在追寻自己想要的一种成就感,一种让别人嫉妒或者尊敬的感觉,从中,我跨过的三个行业,工厂打工仔、市场营销区域负责人、餐饮职业经理人,在这一路成长一路蜕变过程中,我觉得改变我的并不是挫折和委屈,而是不甘现状的心,我读了很多心理学,也看了很多心灵鸡汤,做过销售的朋友对这种感觉应该会非常的强烈,暗自对自己说加油拼、无数次的跌倒过、无赖哭泣、以及那些没心没肺的笑,和对自己说的努力回想就像是欺骗自己灵魂般的荒谬,因为真正使我们成长的不过是时间路上的每一个相遇和风景,使我们不断丰富。
18岁20岁22岁,一晃又晃,曾经一同走出社会的同学,在时程上相遇了不同的人看过了不同的风景,造就了不同的阅历养成了不同的性格,到达了不同的高度。我不敢说自己优秀,一个职业经理人,带着小小的团队负责小小的公司,在很多优秀的人面前就是胡闹般的小儿科,不喜欢再把喜怒哀乐无时无刻表现在生活圈,也不喜欢再羡慕和评判还在最底层务工者,而是选择尽量做好现有的事情,至于结果剩下的一半交给命运一半交给自己,有的人说人的一切都在于个人,也有的人说都是命运注定,我觉得一半一半吧,毕竟谁也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自然谁也无法左右未来你遇到的是什么样的一处风景会改变你什么,但是生活至少还有一半是属于我们的,这一半的属于在于我们当下如何选择和面对。
记得曾经听过的一句话。叫做“生命力在于创造”,我觉得这才是生命自己把控那一半的本质,或许个人对这个东西的说法不同,创造一个物品来说,它的前提,是有一个结构的设计,很多人了人会好奇,这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我们真正可以决定的改变,就是设计接下来我们会变成的样子,想成为的人,着装、说话、思想向那个样子去慢慢的发生改变,慢慢的随着时间,性格和习惯的养成我们就会渐变成我们为自己设计的未来样子,但是各自不同的环境就养成了每个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性格,有的人人也会越来越有人情味、有的人也会越来越自卑、有的人也会越来越圆滑、有的人也会越来越冷酷,就如外在的发型、着装、还是容貌,其实每个人都是随自己对想要变成的样子在设计。所以设计自己未来下一步要的样子,固然重要,比如未来想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做一个经理,就要从经理的标准去设计自己,表达方式、修养性格、举止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