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1814300000004

第4章 说话篇(3)

在男孩看来,自己每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他都很高兴,父母也应该是高兴的,那么他就能得到表扬。可是有的父母却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总是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孩子,所以导致孩子在很多时候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如此一来,孩子就很难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没用,慢慢地也会丧失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所以,做父母的应当随时看到男孩的进步,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进步。当男孩表现不好或者成效不明显的时候,不要打击他的信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善于从中发现孩子那小小的进步,并给予孩子赞扬和鼓励,让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和勇气,更好地完成事情。

小成刚进初中的时候,他的期末考试成绩是班上的第二十名,而他的同桌考了第一名。小成感到很难过,回到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和同桌一样在听老师讲课,也同样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是,为什么我考第二十名,而他能考第一名呢?”

妈妈只是抚摸着小成的头,温柔地说:“孩子,你已经比以前有进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到了第二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小成考了第十五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小成又想不通了,回家后,他又问了妈妈同样的问题。妈妈还是很亲切地告诉他:“你比上学期又进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就这样,小成中学毕业了,虽然最后他还是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等他毕业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前十名。

暑假的时候,妈妈带小成到大连去看大海。母子俩坐在海滩上,看着那些在海边争食的海鸟。他们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体型越小的鸟越能迅速地起飞;而那些体型比较大的鸟,像海鸥,却显得十分笨拙,起飞也很慢。这时,妈妈告诉小成说:“孩子,海鸥虽然起飞慢,但是真正能飞越大海、横穿大洋的还是它们。”

小成听了妈妈的话,豁然开朗,进入高中后,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竟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清华。

小成的妈妈并没有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孩子,而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并鼓励和赞扬孩子,这不仅影响到了孩子学习和做事的效果,还影响到孩子对学习和做事的态度。

及时称赞男孩的每一点进步,为男孩的每一点进步大声喝彩,能表现出父母对孩子的真切关怀和重视,能传递给孩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男孩更加努力和自信,还能激发孩子奋发向上,让他的成长道路更加健康快乐。

发自内心地夸奖男孩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一天,一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

客人笑着对杜鲁门的母亲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吧!”

杜鲁门的母亲微笑地回答:“是这样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感到非常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

杜鲁门的弟弟是一位农夫,但是,母亲并没有认为这位做农夫的儿子是无能的。对她来说,每个孩子都是令她感到自豪的,无论儿子是农夫还是总统。

也许正是受到了母亲的赞赏和鼓励,杜鲁门的弟弟是这样评价哥哥和自己的:“我为哥哥感到骄傲,他将是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但我同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是一名农夫,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照顾了父母。”他的这种自信正是来自母亲发自内心的赏识。

作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男孩是最好的。但是,在很多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好,这源自于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心态。但是,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总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父母的本意是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作为家长,更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总是有优点的,只要父母真正从内心去赏识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父母自豪的。如果父母没有发自内心,那么,所有的赞扬都是虚伪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假惺惺的,赞扬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他在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梦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无情地对他说:“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

他听了老师的话后,非常伤心,回到家后,他向自己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着这一切。母亲温柔地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唱歌时比昨天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

听了母亲的这番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多年后,这个孩子竟真成了著名的歌剧演唱家。后来,他在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

或许,这位歌唱家的母亲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儿子有一天能成为著名的歌唱家,也从没指望过靠那三言两语去改变她儿子的命运,然而正是由于她那句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成就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首要是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如何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重在心态。父母赞扬孩子的心态必须是阳光的,因为父母有了这种心态,即使孩子一时不尽如人意,或者犯了错误,也会安慰孩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有了这种心态,才能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相信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

赏识男孩要发自内心,从孩子本身出发,不要总是揪出孩子的短处,将它与别的孩子做盲目的比较;也不要人云亦云,别人说孩子坏,父母也跟着说孩子坏。应当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并真心地称赞自己的孩子,让他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不管自己的男孩是否优秀,做父母的都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只有把孩子当做一个平凡的人,当你在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时,你才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他。当你要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注视着孩子,无比坚定地说:“儿子,你永远是我的骄傲!”那么,男孩一定就会把这句话珍藏起来,当成至理名言一样,铭刻一生。

不要把夸奖变成口头禅

小强的妈妈知道运用喝彩这个良好的方式可以鼓励孩子,所以就经常夸赞小强:小强从学校里回来,她会夸奖小强懂事,能够独自回家,而这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小强数学得了80分,她夸赞小强比邻居孩子成绩好,而小强的成绩一直都是这个水平;小强从小就养成了起床刷牙的习惯,但只要她看见小强在刷牙,也不忘记夸奖小强一句讲卫生。夸赞小强几乎成了他妈妈的口头禅,以致后来小强都不愿意再听了,告诉妈妈如果再这样夸下去,他就不理妈妈了。

小强的妈妈从儿子的态度中明白了喝彩虽好,但也不能滥用,而要有针对性,应该在孩子出现进步或者更好的行为时才能给以夸奖,以后妈妈就注意像这样去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强的优点增多了,对妈妈的态度也改善了许多。

为男孩喝彩要有的放矢。夸奖可以在孩子最初进步之时,在孩子坏习惯改善之际等,然而决不能天天像口头禅似的没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夸赞,这样不仅达不到好的效果,还会使孩子产生厌烦。

夸奖如果像一日三餐一样,成了必不可少的经验,或者像口头禅一样,成了张嘴必出的习惯,那么这样的夸奖也就是失去了夸奖的意义。青春期男孩整日面对这样的夸奖,只会陷入两种境地:一是对夸奖产生严重的抵抗力,面对真正的夸奖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更别说因为别人的一次夸奖而增长进取的自信心了;二是离开了每日必需的夸奖,就像是一天不吃饭一样没有力量,即使本来就可以干好的事情也会因为没有夸奖而失去尝试的力量。长此以往,男孩就变得胆小、懦弱,无法承受挫折。

因此,为了避免将夸奖变为口头禅,父母应当做到以下内容。

1.孩子改正缺点时要及时表扬

有些父母发现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会不由分说地把孩子责骂一通。而这样做的结果并不能杜绝孩子的坏行为,反而会使这种行为加重。父母要善于通过对孩子现在的行为和以前的比较,发现孩子的进步,并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奖励,这样才能强化孩子正面的行为倾向,达到逐渐杜绝孩子不良行为的目的。

亮亮小时候有随意拿别人东西的坏毛病,妈妈发现后,对亮亮的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告诉他这种行为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并且告诫亮亮以后不能再偷拿别人的东西。亮亮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因为已经养成了习惯,有一次还是不由自主地偷了同学的铅笔盒。

回到家后,亮亮主动向妈妈坦白了自己的行为,并且保证下次不会再偷了。妈妈看着知道错误并且已经有了很大改进的亮亮,抱着孩子认真地说:“亮亮,妈妈相信你以后不会再有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了。妈妈知道你喜欢这种铅笔盒,你把同学的东西放回去,妈妈为了奖励你的进步,给你买一个同样的铅笔盒。”听完妈妈的话,亮亮感动得流出了眼泪,他下决心以后再也不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2.细心观察,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喝彩

父母要做到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并要从孩子的行为中发现闪光的东西,挖掘出孩子本身具有的优点、长处,为孩子高声喝彩。在孩子失意时更要如此。有了这种意外的收获,孩子不但会唤醒满腔的热情,还会提高对自己优势的认识和发挥。

小明是初一的学生,在学校举行运动会时,他报名参加了1500米的长跑项目。运动会那天,小明的爸爸来为儿子助威。1500米的项目有很多同学参加,但跑过两圈后,就有很多同学因支持不住退出了比赛。三圈后,小明也感觉体力渐渐不支,但是他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坚持到底。在最后一圈中,又有多名同学退出了比赛,小明成了最后一个,他前面还有五个同学。眼看着同学们都过了终点线,自己早已经没有得名次的希望,但小明还是一直坚持着跑到了终点。

没有人在意他这个最后一名到达终点的参赛者。只有小明的爸爸迎上前递给儿子一瓶水,陪着他又小跑了几步,并且向他伸起了大拇指,亲切地告诉儿子说:“儿子,你的韧性无人可比,你的毅力会使你终生受益。我相信你将来做任何事情都会坚持到底!”小明看着爸爸,使劲点了点头,他为有这样一位爸爸而感到自豪,并且坚定了做事要坚持到底的信念。

3.夸奖男孩每个微小的进步

孩子的行为有了好的转变,父母一定不能对此表示漠然,或者装做没有看见,这样会降低孩子继续做下去的动力,打消孩子正确做事的积极性。而积极赞赏的态度会令孩子兴奋的同时,决心把好的行为坚持下去。

在对孩子进行夸奖的同时,还要注意,夸奖不要泛滥。对每一次改变、每一次进步、每一个闪光点只进行一次真诚的彻底的夸奖就好,否则夸奖多了,就成了唠叨,也就失去了让孩子听的意义。

夸奖男孩的同时,应该加一点激励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承认和肯定,更何况是孩子。恰到好处地赞美孩子,能让他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和缺陷,培养他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然而,单纯的夸奖有时候却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一次期中测验中,小林考到了20名,这个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妈妈。妈妈认为应该赏识孩子,就非常高兴地对小林说:“不错啊孩子,恭喜你考了好成绩,今天晚上想吃什么?妈妈做给你吃!”

本来已经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没想到却被妈妈夸了一顿,小林非常纳闷。不过他还是咽着口水告诉妈妈:“我想吃糖醋里脊!”

晚饭,妈妈果然做了红烧肉,并对小林说:“这是为你取得优异成绩专门做的,以后取得好成绩,妈妈给你做更多好吃的。来,多吃点!”小林看到妈妈是真诚地夸他,于是放心地吃了起来。

原来考20名妈妈就这么满意,这还不简单。小林一边吃,一边想。于是,小林不仅没有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反而逐渐放松了。他想,反正妈妈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拿到20名的成绩就可以了,我干吗还要那么努力呢!

结果,小林的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进步,甚至有时候还在退步。为此,小林的妈妈也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这么赏识孩子,他却没有做到想象中那样好呢?

其实,小林的妈妈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只夸奖、不激励,只看到孩子的成绩、看不到孩子的不足。对于孩子的成绩,如果父母只给予肯定和夸奖,甚至小题大做,把一个本来不是很理想的成绩说成是优异的成绩,把本来准备接受批评得孩子捧到天上,而不对孩子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做出提醒和激励。这样一来,会让孩子误会父母的意图,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从而忘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变得骄傲自满,最终放弃了继续努力和积极进取的想法。

很多时候,简单的赞美容易让孩子失去新鲜感,这样反而会失去赞美的作用。所以,不仅要对男孩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赏识,更要在赏识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鼓励,让孩子在欣慰的同时,感觉到来自父母的殷切希望。父母可以这样对男孩说:“成绩还不错,不过再努力一点,你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只有这样,父母的夸奖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父母在夸奖男孩的同时,不妨用一用奖励的手段来激励孩子的进取心。但是,奖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要讲求方法和技巧的。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许多父母也在实行奖励制度,有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相当一部分父母不管奖励多少,孩子仍然是老样子,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越奖励越差,起了反作用。因此,父母在将奖励做为激励孩子的手段时,应当讲究一些方法。

1.避免奖励过于频繁

奖励应该是点缀式的,不能什么都实行奖励制度,否则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容易使孩子产生这样一种心理:不奖励就不做,做了就应该奖励,从而让孩子产生为了奖励才去做的不良心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父母应该做到奖罚分明,对于那些应该做到的,就不应该予以奖励,需要奖励的应该是那些一般难以做到的,表现突出的,进步明显的行为。

2.交替使用不同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