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1820100000008

第8章 老子(2)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那些大智慧的人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之后才能在社会中给自己找到一个准确的位置,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战胜自己的弱点,在自我完善过程中,创造出自身价值。自知之明固然重要,但正确认识别人也很重要,只有认识了别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拿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多向长于自己的人学习,逐渐完善自己。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注释】

选自《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就其名而言为道,就其数而言为一”(蒋锡昌《老子校诂》)。即道生成自己。二:指天地。三:阴阳两气相交会和形成的一种和谐状态。负:背。冲:“阴阳两气互相交冲而成的均调和谐状态”(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

【译文】

道生成自己,自己又生成天地,天地又生成阴阳两气,阴阳两气相合又生成万物。万物负载着阴阳两气,两气相互激荡而生成新的和谐物。

【赏析】

老子认为“道”就是宇宙生成的理论。何谓“道”?在此“道”就是“一”,“一”就是“道”。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天地就以时空形式,可以承载万物,因此,在宇宙生成程序上,天地先于万物。由于老子重视天地的独特存在,于是以道为本源,天地为场所,阴阳两气和谐一致,形成了宇宙间广大的和谐性,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使万物生生不息。老子把“道”作为万物的主宰,实质体现了他“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即万物自生自长不受控制。

【原文】

故足知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

选自《老子·第四十四章》。辱:耻辱。止:停止。殆:危害,危险。

【译文】

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自己的贫困而感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生存。

【赏析】

这句话既体现了老子的处世观、人生观,也体现了他的养生之道。他认为如果为名、为利而不惜生命的话,是不可取的,因为在他眼中,生命最可贵,应该保身除祸。名利本属身外之物,无法与身体和生命相提并论,只有内心知足的人,才不会费心劳神去追求,不损伤身心,自可保寿。如果只有外在行为的知止,而无内心的知足,那么,知止只是暂时的,是被动的,一旦有机会,就会再起贪心。只有内心知足,才会主动知止,才会全生保寿。如果为了贪求名利而伤损生命,真可谓因小失大。

【原文】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纳。

【注释】

选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屈:弯曲。讷:即不善说话。

【译文】

最正直的东西好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善辩说,最大的赢利好似亏本。

【赏析】

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也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原理。事物是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事物的现象,还要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而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原文】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注释】

选自《老子·第四十九章》。德:同“得”。

【译文】

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使之得于善良。诚实的人,我以诚实待他;不诚实的人,我也以诚实待他,使之得于诚实。

【赏析】

“人之初,性本善。”之所以社会上有好坏之分,都是后天所致,所以我们在对待他人的时候要宽容,切不可斤斤计较。应该用以德报怨的精神去感化他,以“善”对“不善”,在扬善之风中,不善者会被潜移默化;在倡导善行中行善,那些不善之人也无法行不善之事。对于不诚实人的教化,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也是老子提出以百姓的心为心,以善心、诚心对待所有人,使百姓都归心于善良诚实的观点。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五十九章》。事:侍奉,奉行。啬:原意是指收获谷物,泛指农事;后引申为爱惜、节俭之意。

【译文】

治理人事奉行天道,没有比节俭更好的了。

【赏析】

“众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老子也认为无论治国还是治身都该厚培根基,积聚能量。以勤俭治国可长久,治人则长生。去奢崇俭,能使民情变得淳厚质朴,无奢靡之风,就无狡诈之人,社会就能得到长治久安。节俭也能使人积聚能量,健康长寿。故清代名臣曾国藩在《家书·致沅弟》中告诫子孙诸侄:去奢崇俭才能生机勃勃,才能长享富贵,免去祸患。

【原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注释】

选自《老子·第六十三章》。作:开始。

【译文】

处理困难要从简易入手,实现大事要从细微着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开始。

【赏析】

老子主张处理事务的原则应该是先易后难,先细后大。因为只有先解决容易的问题,才能为后来的疑难问题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解决易事、做好细事,是轻而易举的,反之则要劳神费力。因此,不可忽视易事、细事。这与我们学习知识、攻克难题是相同的道理。往往在攻克难题之前,要做大量简单易懂的题,从易入难,循序渐进,最后才能触类旁通,解决疑难。

【原文】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注释】

选自《老子·第六十七章》。慈:慈心。俭:节俭。

【译文】

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慈爱”;第二是“节俭”;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赏析】

老子的三宝,是教人应有这三德。其中“慈”是这三宝中的根本,慈是父母爱子女的感情,是从人类本性根源发生的情感,所以是无所选择的、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无求施报的自然本性,拥有了“慈”,就会戒杀生以惜物命,慎翦伐以养天和,就拥有了包容万物广大的德。“俭”是节制自己,从内心的虚静到外在的俭德要求一致,老子认为为政者要抛却私心,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己心,那样就能控制自己的意念和欲望,满足天下百姓的要求,从而使国家大治。“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要求为政者体会大道无为的精神,以先取后、取下来感召天下,才能为上,为人之君。人有了“慈”就能勇;有了“俭”就能广;有了“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就能成大器。这就是老子理论中的“珍宝”。

【原文】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圣人被褐而怀玉。

【注释】

选自《老子·第七十章》。则:法则,效法。被:同“披”,穿着。褐:粗布衣,粗麻衣。

【译文】

能了解我的人极少,能效法我的人也很难遇到。圣人虽然穿着粗布衣,却怀有宝玉。

【赏析】

圣人因为身怀宝玉而往往曲高和寡,因为高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所以往往不被普通人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圣人并不因为自己不被别人理解而去迎合别人,变成身着锦绣而内心空空的人。明代王守仁在《答舒国用》中说:君子不希求别人一定相信自己,只不过要做到自己相信自己;也不希求别人了解自己,只要做到自己了解自己。由此可见圣人都具有这样的高洁情操。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往往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而觉得痛苦,而极力去迎合别人,这多是因为自己没有“怀揣宝玉”,没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而造成的。只有提高自己,才能接近圣人。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注释】

选自《老子·第七十二章》。威:第一个“威”作“专制”讲;第二个“威”作“祸乱”讲。

【译文】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时,那么大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赏析】

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当老百姓已经被为政者的各项苛捐杂税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为了生存,是会不顾一切的,就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推翻为政者的统治。历史上爆发的农民起义,每一次都是统治者的残暴统治而导致的,这也证明了老子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的这一名言。所以为政者应该懂得“官逼民反”的道理。只有使民众余裕所居,熙融所生,社会才会得以持续,得以发展,否则就会祸乱四起。

【原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注释】

选自《老子·第七十三章》。恢恢:宽大无边。疏:稀疏,不密。

【译文】

天网很大,网孔虽然稀疏但却不会有一点漏失。

【赏析】

老子认为冥冥之中存在着因果关系,天网虽大而稀疏,却从来不会有所遗漏。后来老子的这一思想逐渐演变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它用于警告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不要以为自己的犯罪事实能够得到掩盖,自己的计谋能够得逞,实际上,任何犯罪行为都不可能逃避法律的制裁。

【原文】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注释】

选自《老子·第七十七章》。损:减少。余:剩余。不然:不是这样。奉:奉献。

【译文】

天之道法,是减少有剩余的来补给不足的;而人类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养有剩余的。

【赏析】

这两句话体现了老子“均贫富”的社会理想。他认为人之道应该和天之道一样,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样,财富均衡了,才不会引起纷争。但是,人之道却不这样,现实的社会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呈现出极大的不公平。那些统治者,利用自己的地位和特权,损害百姓的利益,用剥削来的财物来满足个人的私欲,使得百姓越来越贫困,自己越来越富有。这在剥削阶级存在的社会中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封建社会贫富差距的真实写照。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注释】

选自《老子·第八十一章》。信:真诚,诚实。美:华美,华丽。善者:善良的人。辩:指能说会道。博:知道的事情多。

【译文】

真实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懂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并不真正懂得。

【赏析】

老子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人,他提倡那种大智若愚、返璞归真的生活准则。他认为那些动听的言辞,往往是华而不实的。只有那些真正善良的人,才不炫耀自己,不斥责别人,真诚待人,所以对自己的行为不作辩解。只有那些大智之人才总是谦虚地对待一切事物,因为他们知道,宇宙万物无穷无尽,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那些浅薄者,自以为自己掌握了宇宙万物,就妄自菲薄,是极为浅陋无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