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之后,侵略野心急剧膨胀,战争机器加速运转,扩大侵略战争的步伐大大加快。为了迫使国民党政府承认日军占领中国东北的既成事实,加速灭亡全中国的步伐,同时转移国际对中国东北的视线,又在上海挑起事端。1932年1月28日,日军对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大举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由于上海战事引起了其他帝国主义与日本的深刻矛盾,加之日本感到侵华力不从心,于是日本接受国际“调停”,利用蒋介石的软弱妥协态度,与国民党当局签订了《淞沪协定》。日本从此取得了在上海长期驻兵的特权,为其以后侵略华中建立了桥头堡。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稳定阵脚以后,并没有按欧美列强的主观意愿北进苏联,而是以东北三省为基地,矛头向南,首先实施其侵略“中国本土”的既定计划。1933年1月,日军夺占了东北通往关内的咽喉——山海关,2月下旬即开始向热河进犯,不到10天的工夫,就占领了热河省会承德,进而侵占热河全省。华北局势骤然紧张起来。中国军队激于民族义愤进行了长城抗战。
在日军侵略华北的过程中,蒋介石依然采取不抵抗政策,宣称“专心一志剿匪”,“侈言抗日者杀无赦”。在华北危急的情况下,国民党政府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反对,在1933年5月31日,与日本签订了出卖领土主权的《塘沽协定》。这个协定,不仅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的合法性,而且划冀东各县为日军可以“自由行动”、中国军队不能进入的“非武装区”,中国军队则退至北平(今北京)、天津附近。这样,就置华北于日军监视控制之下,为日本侵略军攻取北平、天津,进而夺取整个华北打开了方便之门。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失踪”(此人为志村菊次郎,后日本政府为掩盖事实真相,将其遣送回国,最后战死在缅甸),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以寻找士兵“失踪”为由,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日军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予以拒绝。不久,日军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共产党立即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蒋介石也于7月17日发表了关于解决卢沟桥事变的谈话。在卢沟桥战斗中英勇抗敌的29军,全国各界报以热烈的声援。各地民众纷纷组织团体,送来慰问信、慰劳品;平津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卢沟桥地区的居民为部队送水、送饭,搬运军用物资;长辛店铁路工人迅速在城墙上做好防空洞、挖好枪眼,以协助军队固守宛平城。日军见占领卢沟桥的企图实现不了,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7月25日,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中国军队随之奋起抵抗,血染平津路,壮士报国恨,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残存的一点和平幻想彻底破灭,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作出了积极反应。
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危机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族,卢沟桥畔的枪声引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圣火,将中国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抗战,以军队和居民伤亡210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的高昂代价,最终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