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江海潮
18232200000073

第73章 毕业分配

于春和巧荣策划了二班全体同学向校长写人民来信的事件后,组织部和纪委组成联合调查小组正在进行调查。

正值此时,校学生会改选。农学系的领导和向老师,在是否推荐于春当学生会一把手候选人问题上有不同意见。有的说像于春这种闹而优则仕的“刺儿头”,不能滋长了他们的歪风。有的说,学校对人民来信还在调查之中,万一反映的情况属实,被学校肯定了,如不推荐他,到时候系里的工作就会被动。向老师心中明白,反映的问题肯是子虚乌有,对于春的这种做法他是很蔑视的,他担心这次如果不提名于春,学校会认为他心胸狭窄,容不得不同意见。所以他主张还是推荐于春为校学生会一把手候选人。系领导都认为向尚不计较个人得失,心胸博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于春当上学生会一把手后筹躇满志,觉得写向尚的人民来信这一着见到了效果。这可不能忘记了同一战壕里的战友,瞿巧荣是立了功的。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巧荣已经倒戈,把他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了向尚。于春向农学系竭力推荐巧荣作为建党对象。学生会一把手的推荐意见是有份量的,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向尚真的很为难,对巧荣的为人,他是不欣赏的。但巧荣工作积极,闹出人民来信的事件后,班级工作让他管理得井井有条,自己学习成绩也不错。看得出来,他是在痛改前非,将功补过。做人要有气量,经综合权衡,还是把巧荣列入了建党对象。

学生党支部会议一散,于春就找巧荣讨好说:

“在我的力荐下,已把你作为建党对象啦,我最近还要去你老家一趟,做你的政审材料。”

巧荣知道于春讲的话是实话,他也知道他为了朋友是能两肋插刀的人。如果他知道自己出卖了他,他会怎么做呢?巧荣不敢再想下去。他佯装非常激动、非常感谢的样子说:

“谢谢大哥关照,跟着你真是没白干。”

“那还有话说,还有工作分配的事呢,好好合作一把。”于春得意的说。

“好的,好的。”巧荣没有底气的敷衍回答。

曹校长看了组织部和纪委呈送的调查报告,勃然大怒。他在报告上批示:立即启动向尚同志考察使用程序。农学系要召开师生大会进行通报,对当事人要进行批评教育,坚决遏制这种歪风邪气。

时光荏苒,一晃应声快要毕业了。应声作为培养对象被分配到市委组织部报到,至于实际到哪里工作并不知晓。巧荣被分配到省农业厅工作。这届学生毕业分配的去向很好,百分之五十的同学留在海通,其他同学大多在县农业局,分到公社当农技员的少之又少。而于春和施丽艳恰恰就在这“少之又少”之列。

于春对这种分配结果,肺都气炸了。他去找向尚,找校组织部,意见都是一致的:这是组织的决定,服从吧!

应声和巧荣只是个班长,凭什么比学生会一把手分得好?他想起他爸爸的话,人不能老实巴交,他想在应声和巧荣头上各砍一刀,看看效果再说。

下午召开学生党支部会,讨论接受新党员问题。学生支部共有应声和于春两名学生党员,和向尚一名教师党员。巧荣作为建党对象列席了会议。在讨论巧荣入党时,于春完全扯破脸皮,不给巧荣一点面子。于春此时也许还不知道巧荣早就出卖了他,不然他会怎么疯狂还说不定呢。于春把巧荣在策划二班人民来信中所起的作用描述了一通,弄得巧荣好难堪。

讨论程序完成后就进行表决,三位正式党员用举手表决的办法确定巧荣是否入党,于春投了反对票。在巧荣的档案里永远留下了三人表决两人赞同一人反对的结果。

这一着能不能改变巧荣的毕业分配方向暂且不说,可是于春另外掌握着应声乱交女朋友近乎搞流氓活动的铁证。

他跑到曹校长办公室,把二十多封情书交给他,“这样的人还能作为培养对象分配到市委组织部工作?”

原来,应声在陈老师辅导下,在校报上发表了《汗滴和下土和农业机械化》的论文后,不少女生慕名写了情书,约应声幽会,应声出于对人家的尊重就把这些情书藏在了自己的木箱里。哪里知道,于春在为应梅从应声木箱中取钱时,悄悄的把这些情书偷走了。

曹校长的意见是,不要一棍子打死,毕竟是女生追的他。可是学生已经离校,怎么调查?再说如果与应声没有关系,那他把这些信当宝贝押箱底藏着干嘛?市委组织部的意见很坚决:改派。应声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改派到海潮县柳桥公社当农技员。连农学系的领导包括向尚都不知道这是怎么会事。

正巧学校开党委扩大会,向尚已是农学系总支副书记,也列席了会议。

于春在打如意算盘,应声的这个分配名额,应该顺理成章落到自己头上。左打听右打听,早等晚等没有改派的消息,他急不可耐的去找正在党委扩大会上讲话的曹校长。

曹校长说:“等会议结束了专门接待。”于春的“刺儿头”脾气上来了,不依不饶的要校长给他个交待。扩音器把他和校长的对话清晰的传送到扬声器。于春责问曹校长,这个名额为什么不给他。这样全校人都知道了应声乱谈女朋友被改派的消息,都为应声惋惜。而于春大闹党委扩大会,没有捞到半点好处,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

应梅的分配去向已确定,留师专中文系当老师。她听说应声被改派到柳桥公社当农技员的消息后,十分惊讶,不知道应声犯了什么事。

“应声出什么事了,怎么改派到柳桥啦?”应梅找到了应声和陈麟老师,不拐弯的向应声询问。

“我也不知道,没有人和我谈过。”应声纳闷的回答说。

“你怎这么没用,去找学校啊!”应梅责怪应声说。

“不找,听组织安排,组织自有它的道理。”应声坚决的说。

“应声,你当着应梅的面说清楚,那二十几封情书是怎么会事?全校人都知道你乱交女朋友,改派就是这个原因,参加党委扩大会的人都知道。”陈老师严肃的说。

“老师别急,这事我懂,应声和我说过。而且两人还商量在领结婚证的那一天把这些女生写给他的情书都烧了,作为我们的结婚纪念。”应梅知道陈老师误会了抢着说。

“这些信都在我木箱子底下呢!”应声说。

“唉,都到校长室了,市委组织部都知道了。”陈老师非常惋惜的说。

应梅急得直跺脚,肯定是于春帮助取钱时偷走了这些信,她感到非常对不起应声。

“应梅别急,去柳桥也不错,这是你老家。我父母还在服刑,他们冤不冤,我这与父母的冤屈相比不算什么!”

应梅毅然决然放弃了留校的机会,根据她本人的要求,分配到最基层的柳桥中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