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182700000043

第43章 做人的理想版本

第10章 曾国藩——怀民胞物与之量,修内圣外王之学

第10章第1节 做人的理想版本

封建官场最后一尊偶像

他慎独、主静、求人、习劳;谨言、慎行、养气、保身。他的一生遍布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痕迹,是典型儒家思想的成功践行者。他的《家书》一气呵成,随性自然,寓人生感受于日常小事中。此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他就是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充满功过是非的重量级人物。

在曾国藩的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这一辈子实在没有白过,有过失意,有过功业,有过羞愧颓唐,也曾叱咤风云,他的军队沾满了农民军的鲜血,他的晚年又能功成身退,实现圆满人生。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又苟延残喘了半个多世纪,其功绩难有人可效仿。

传统中国人兜里怀揣的梦想是仕途顺利,拔萃翰林,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农民、街头市井的流氓混混,到吃穿不愁的乡绅土豪、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再加上那些寒窗十年,把八股文训练得滚瓜烂熟的知识分子和一向躲在士农工后面的商人,谁都想争得一官半职,实在不行,多多少少也要沾上些官气。

做官是中国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首选,做官可以享尽荣华富贵,泽被后世子孙。对于一向务实的中国人来说,当上一个官,无论官职大小,也算是能向祖宗后人有所交代了。官在大部分人眼里,是崇高的,是要低头来拜的。做个官,对那些有一定能耐的人,未必是难事,但古往今来,大官小官多了,能在官位上做到让人景仰,视为榜样,那就难了。中国人历来对于圣人是顶礼膜拜的,认为他们不仅是替天行道,是神明在人间的代言人,读书人尤其如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大概不是当皇帝,而是成为“帝王师”。

先中状元,就能做大官,再者发大财,这就是成就事业、当帝王师的一般路线。商人重利轻义,属于传统观念中被鄙视之流;地主再有钱,也得受人管制。像曾国藩那样,既是国家统治集团中超级实力派,是名震中外的“圣相”,还在学术界拥有一席之地,把官、权、名、利结合得十分完美,占尽了令人羡慕追求的一切好处,自然就走入传统理想形象的行列。

曾国藩以草根身份进入国家高层,实现了麻雀变凤凰的迅速升级,这是多少读书人日思夜想求之不得的梦想。当然,曾国藩并未沾沾自喜,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宏远抱负。他所立定的是君子之志,即“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意识到,自身修养同内圣外王的心灵终极尚有很大距离,因此初涉京畿就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作为座右铭,时时以“君子当以不如尧、舜、周公为忧,当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考中进士是曾国藩公务员生涯的起点,同时也是他新生活的开端,他甚至将自己的名号都改换门庭。曾国藩本名子城,到京城后,先改号涤生,取荡涤旧事,告别昨天之意。后又改名国藩,即国家的栋梁。正如这个带有预见性的名字一样,他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撑起晚清的大局。

走进仕途模子

曾国藩的阶级身份既不是地主,也不是读书人家庭,说起来很简单:家中兄妹九人,曾国藩是老大;曾家祖祖辈辈以农为主,生活过得不错。爷爷曾玉屏文化水平一般,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是塾师秀才。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说实话,曾的家庭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用现在的话说:很传统,很中国。

在考试上曾国藩也不算出众。他六岁开始读书,十四岁应童子试,光是秀才这一关就费了他不少时间,终于在第七次,二十三岁时考上秀才;举人也不过是湖南的第三十四名;会试考了两次 ,第二次才拿了个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此时他二十八岁。光从这些来看,曾国藩的考试之路拖拖拉拉,也不出彩,实在没有过人之处,顶多也就是个规规矩矩综合评定还算及格的学生。但在关键时刻,曾国藩超常发挥了。

进士就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当然大官还不那么容易就能做上。幸运点的就是到翰林院深造,前提是被点了翰林,这样往上爬的机会就大了。当时的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的进士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能顺利拿到翰林院的通行证。二甲的进士则必须通过“朝考”才能进入翰林院,三甲基本上属于被淘汰的那种。曾国藩没什么信心,当即就想回老家,朋友苦劝后才勉强参加了考试。谁也没想到,曾国藩实现大爆发,成绩出奇的好,列一等第三名,试卷进呈御览后,还往前升了一名,改庶吉士,成功进入翰林院。两年之后,曾国藩被提拔为翰林院检讨,从此开始了他十二年的京师为官生涯。他中进士留京后十年连升十级,至三十七岁升为二品官。在这期间,他历任工、刑、吏部的侍郎。前面几乎是蜗牛的速度,后面则堪称以火箭级别升空,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孤鸿之音

和他的高速升迁相比,清朝在高速下滑。对于一个只求靠当官来满足生活需求的人来说,管他国家怎样,老子照样拿工资就行。但放在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身上,情况就不同了。咸丰一朝,国家委靡不振,内忧外患,动荡不安。为振兴朝纲,咸丰要臣子们指出朝廷官场的弊病,拿出点建设性意见。

曾国藩针对当时官场的不良风气,上了一本奏章,无论从勇气和语气上来讲都让人佩服,他把当时官场的通病几句话捅了出来:京城里的官办事通病退缩琐屑,同事之间推来推去,谁也不站出来主动扛起责任,斤斤计较,没把大局放在眼里;地方官员办事敷衍塞责,装头盖面,拆东墙补西墙,目光短浅,满口太平盛世,表面文章一大堆。这几种类型的人多如牛毛,只求苟且偷安,混日子,不堪一用。

当时官场上流行唯唯诺诺、点头哈腰,曾国藩的建议在咸丰耳边刮起了一阵强风,提出这么尖锐的意见,除了慨叹难得,也替他捏一把汗,毕竟风险不小。曾国藩十分清楚,他坦言递交折子时已把得失祸福放到了一边。咸丰皇帝看了折子后确实很生气,要治他的罪,因为大臣求情才免了。

其实咸丰开言路,一般人都提些不痛不痒的意见,曾国藩要想保官保命,操作起来没有任何难度,只不过咸丰手上又多了几张废纸。他鹤立鸡群的表现足见他对朝廷心存责任感。他想做一名对国家有积极作用的公务员,不想拿着高薪说昧心之言。官场的腐朽之风和沉沉暮气使得整个国家老气横秋,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给领导吹吹风,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状。结果适得其反,他的要求和建议根本得不到重视,朝堂上谁也不想和他同穿一条裤子,自己在朝臣中越来越孤立。

如果历史不给他提供特殊的契机,他不会有后来的声名,他或许就是无数封建官僚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潮流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把他推向了历史的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