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1827100000004

第4章 大愚之中藏大智

“生活拒绝烦恼,生存拒绝污染。”给自己太多包袱的都是那些说活着太累的人,觉得自己左右为难。其实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一厢情愿便可以确立的,需要的是双方的相互付出,患得患失没有必要。生活自有公道,凭真性去生活,顺其自然。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装傻非傻,而是大智若愚。切忌恃才自傲,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臣子招致杀身之祸。适时“装傻”是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不把自己的高明表露出来,对于对方的错误更不能纠正。人际交往中,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好的演技你必须要有,这样才能够使你显得更加可爱,“疯”得恰到好处。具有大智若愚的神韵。

“小事糊涂”绝非事事糊涂,处处糊涂。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原则,那就真成了糊涂。糊涂并非不懂,而是一种大学问、大智慧,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不得不加以修炼。

假装糊涂是要你不糊涂装糊涂。有些事情在平常处世交往中收缩性大,变通性强,问题的真相也不甚了了,这时要想缓解矛盾你就只有用装糊涂的办法,才能摆脱被动局面。

清朝末年书画大师郑板桥的名言是“难得糊涂”。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糊涂”可以化解矛盾,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冰消雪化、云开雾散,使家庭气氛轻松。“糊涂”一点可以使人心胸坦然、精神愉快,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

总之,“难得糊涂”是指在非原则问题上不计较,不纠缠细小而琐碎的事情与问题,对不便回答的问题可以装作不懂,对危害于自身的询问假作不知,以理智的“糊涂”化险为夷,以聪明的“糊涂”平息可能发生的矛盾。

装傻装得像,窍门自然也就被其摸到了,外表一副憨相,愣头愣脑,言行举止都是傻乎乎的样子,骨子里门槛精,傻要傻在虚处,精要精在实处,一旦装傻装到了这种程度,那么自然就可以称上装傻高手了。

装傻和天生的傻里傻气是完全不同的,装傻者是危险人物。

公元239年,魏少帝曹芳受曹爽专权,架空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懿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懿,以查虚实。司马懿也知道曹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两个家仆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和他说话时,司马懿还故意做出气喘吁吁的样了。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楚。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懿,听到他不久留于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懿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去前往,司马懿便乘机发动了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将其全部处死。

在政治风云变换中,有时候危险就在你面前,通过装傻弄呆,可以极时的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佯狂诈疯,以倾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图逃脱之计。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便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膑痰涎满面,伏在地上不停的大笑。过了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疯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的“傻气”而自变愚蠢,相信孙膑真的疯了。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好贪舞弊、严重损害皇朝利益的行为,无情地进行打击,重刑惩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为了免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怒了朱元璋,怕被杀头,便假装疯癫。朱元璋说疯子是不怕痛的,叫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牙不吭。回家后,自己用铁链子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朱元璋还是有点不大相信,于是就派人去探察一下。袁凯瞪着眼对来人唱“月儿高”的曲子,爬在篱笆边吃狗屎。朱元璋听了使者的回报,才不追究。实际上朱元璋又受了骗。原来袁凯知道皇帝不相信自己疯了,还会派人来侦查,便预先叫人用炒面拌糖稀,捏作狗屎状,散在篱笆下。当来人到时,他就大口大口地吃那些假狗屎,这才救了他的一条老命。可见“推销傻气”也是多么的辛苦和不易,不到危及时刻,还是别轻易地去干这种事。

睁一眼,闭一眼。在交际活动中,如果单凭言语难以把对方说服,那么就不防采用交际情境表义,有时给对方多一些思考、体验的机会,就可产生言语所不能达到的效应。

法国有位农学家,在德国吃过土豆,很想把这种作物推广种植在法国,但他越是热心的宣传,别人越不相信。医生认为土豆有害于人的健康,有的农学家断言种植土豆会使土地变得贫瘠,土豆被宗教界称为“鬼苹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这位一心推广土豆种植的农学家,终于想出一个新点子。在国王的许可下,他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培了土豆,看田的是一支身穿仪仗队服装的国王卫兵,并声称任何人都不许接近它,挖掘它。白天这些士兵就地看守,一到晚上就全部撤走。禁果引诱了人们,他们晚上都来偷挖土豆,并把土豆栽到自己的菜园里。这样,没过多久土豆在法国就推广开了。推广种植土豆的主意获得成功,得益于绝妙的作法。直言土豆好,人们不信;由皇家种植,国王卫兵看守,暗示的情境意义是:珍稀植物。由此引诱人们占有的欲望,加之栽种后亲自品尝与体验,确信有益无害,这种作物就会完全被接受了。睁一眼,闭一眼,创造了一个使人接触土豆的契机,效应就产生了。

荒诞之中明事理。面对一个错误的推理或结论,从正面反驳可能无济于事,这时不妨用另外一个类似的,并且错误的推理,来达到批驳的目的,效果反倒更好。这种错误的推理具有很强的荒诞性,会使人在含笑中明确其中的是非,从而达到幽默的真正目的。推理越具有荒诞性,说出的话就越具有幽默感。

宋高宗时,有一次宫廷厨师没有把馄饨煮熟,皇帝龙颜大怒,就让那个厨师下了大狱。没过多久,在一次演员演节目时,扮作读书人模样的两个演员,彼此询问着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这时又有另外一个演员马上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大狱。”皇帝觉得这件事很蹊跷,问其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丙子都是生的,不是与那个馄饨生的人同罪吗?”皇帝听后龙颜大开,听懂了他的用意,就把那个“馄饨生”的厨师赦免了。演员借皇帝“馄饨生就下大狱”这个前提,把一个错误的结论演绎成:是“生”就该下大狱,甲子生、丙子生也该下大狱。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引人发笑。演员的推理语言婉转,表达含蓄,蕴涵了丰富的智慧。